#懷孕

這樣喝「水」 改善產後媽咪3大症狀!

這樣喝「水」 改善產後媽咪3大症狀!#懷孕

(優活健康網特約記者黃雅芬/採訪報導)媽媽懷胎十月辛苦生下寶寶,因此產後是媽媽調養身體的重要關鍵。亞東醫院傳統醫學科林巧梅醫師指出,懷孕過程要承載胎兒重量,加上生產過程耗氧、傷血,造成產後氣血虛弱,導致經脈失去滋養,所以產後體質會較為虛弱,易有腎虛、氣血虛及瘀血三大病症發生。產後調養不上心 恐影響第二次懷孕林巧梅醫師表示,以中醫角度來看,腎虛可能會發生腰痠背痛、骨質疏鬆、白髮及掉髮等症狀。而氣血虛則有易感冒、長白髮、尿失禁、甚至造成子宮脫垂等症狀。瘀血則是惡露排不乾淨,容易導致痛經,甚至連帶影響下次懷孕,因此,坐月子是產後保養身體最重要的一個時期。林醫師說,關於產後調理需依照個人體質決定,像腎虛體質者,平常可以吃杜仲、黑芝麻、黑豆、桑葚等,且要多增加水分攝取,有助於乳汁分泌,像是黑豆水、杜仲水都是不錯的選擇。醫師也針對一般產後婦女容易有3大症狀,提供食補改善的方式。 症狀1:奶量不足 黑豆來改善在媽媽間流行透過黑豆來改善奶量不足?這是因為黑豆本身富含女性荷爾蒙,可以刺激乳汁分泌,對增加奶量有幫助,再者,黑豆中所含的鉀離子,有助於排除體內多餘水分,減少產後身體水腫現象。媽媽們,如果對市面上現成黑豆製品有農藥殘留疑慮,建議可以選擇經SGS檢驗合格的黑豆來補充。症狀2:水腫與腰痠背痛 紅豆、杜仲來幫助之前有報導指出,在產後出現水腫與腰痠背痛,紅豆水與杜仲水能改善?主要因為紅豆成份富含高鉀,加上豐富的纖維,能幫助排便與利尿。而杜仲成份性溫,味甘微辛,能補肝腎、強筋骨,對腰痠背痛有助改善。症狀3:掉髮、視力衰退 紅棗枸杞來輔佐媽媽們產後因荷爾蒙改變、氣血不足,所以易出現掉髮、視力衰退,而紅棗枸杞能補血氣?專家解釋,紅棗味甘性溫、歸脾胃經,能補中益氣,並含有多種氨基酸、醣類、脂肪、維生素A、維生素C、微量鈣等豐富營養成份,適合產後調養使用。而枸杞潤肺、滋腎、補肝、明目,有胡蘿蔔素、甜菜鹼、鈣、磷、鐵、鋅等營養素。不過,中醫師提醒,紅棗枸杞雖然有很好的滋補作用,但有感冒發燒、發炎、腹瀉的人最好不要服用。怕農藥殘留 經SGS檢驗才安心產後調養是幫助媽媽恢復健康及回復身材的重要時期,然而市面上的藥材品質參差不齊,以及農藥殘留的狀況頻繁,建議媽媽們可選擇已通過SGS檢驗、經認證零農藥及無重金屬殘留的產品,才能較安心。

偉大!妊娠糖尿病媽媽 扎280針控血糖

偉大!妊娠糖尿病媽媽 扎280針控血糖#懷孕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母愛真偉大!高危險妊娠的婦女懷孕生產過程更是煎熬,為了寶寶的健康,媽媽得天天扎針測血糖。 衛福部豐原醫院語言治療師吳敏如,懷孕31周確診是妊娠糖尿病 ,從此天天扎7針控制血糖,到37周生產, 總共扎了280針 ,十根手指頭輪流扎,扎到不曉得該扎哪裡了,終於熬到臨盆,女兒健康誕生這一刻媽媽感動落淚,覺得一切的辛苦都在女兒的笑容中融化了。33歲的吳敏如,在懷孕31周時,做口服50g葡萄糖水負荷試驗,血糖156mg/dl(正常140以下), 第二次100g糖水測試血糖值仍異常偏高 ,診斷為妊娠糖尿病。吳敏如說當時真的很難過,但為了寶寶的健康只能認真控制血糖,她依照營養師的建議, 減少醣類的攝取,早餐吐司只能吃一片,飯麵只能盛七分滿,三餐前後和睡前都扎一針測血糖,只要貪吃一塊炸雞就會飆高,別人懷孕進補,她卻得吃的斤斤計較。糖尿病家族史要當心  嚴重恐流產豐原醫院婦產科張崑敏醫師表示,懷孕期間胎盤分泌的賀爾蒙會干擾胰島素作用,使得血糖升高,通常孕婦能夠增加胰島素分泌自行調節,如果分泌不足,血糖超過140mg/dl就是妊娠糖尿病。妊娠糖尿病不會有明顯症狀,如果孕婦有糖尿病家族史,或吃多喝多尿多體重還下降,而且又有尿糖,就要特別小心,萬一沒有發現並控制血糖,容易導致流產、胎兒健康等問題。新陳代謝科林育玲醫師也說,妊娠糖尿病關鍵是要儘早發現,在此宣導民眾於懷孕前即能針對健康檢查指數異常部分,進行必要性治療或健康生活型態調整,於控制穩定後再行懷孕較佳,並且配合定期產檢,都能有效降低母親與胎兒的合併症。另外媽媽產後6週需要重新確認是否罹患糖尿病,哺餵母乳達6個月以上,可以減少或延緩發展成第2糖尿病。

分階段補營養孕期 1000天這樣吃就對了!

分階段補營養孕期 1000天這樣吃就對了!#懷孕

(優活健康網特約記者許家瑋/採訪報導)「1000天」的孕哺概念,引起準爸媽的關注與好奇。「生命最初1000天」主要是指胎兒在孕期270天和出生後兩年的這段期間,如果胎兒能獲得充足的營養,將可讓寶寶健康成長,更重要的是,寶寶日後成長、學習速度也將高人一等,更可奠定未來成就與成年健康。1000天的影響真的這麼大?到底有哪些不可或缺的營養?就讓醫師來告訴你!計畫懷孕期補充葉酸 中、後期攝取DHA助寶寶頭好壯壯婦產科毛士鵬醫師說,有些營養成分其實在婦女準備懷孕時就要開始補充了,特別是葉酸。葉酸有助胎兒腦部中樞神經發展,他補充:「多數來婦產科檢查的婦女通常是懷孕約4-6週的狀況,已經錯過初期補充葉酸的時機,所以會建議當有計畫要懷孕時,就要開始注意葉酸的攝取。」毛醫師也表示,葉酸的營養補給品建議應從婦女準備懷孕時開始持續補充到胎兒12週,就足夠寶寶發育的營養,可減少胎兒發生神經管缺陷的機率。邁入懷孕中後期,寶寶身體的細胞大量成長、腦部發育的活性上升,需要大量的DHA供給所需,所以建議從孕期中期開始注意DHA的攝取。毛士鵬醫師說明,DHA的食物來源主要是深海魚類及海鮮,若是在飲食補充上有困難的婦女,則建議可以選擇有添加魚油成分的媽媽保健品。維生素+礦物質 孕期到哺乳期不可或缺的營養素 而在整個孕期間適度補充維生素及礦物質,對於維持寶寶生理機能及器官正常發育都有助益,可以適量攝取的維生素群有A、B群、C、D、E等維生素,無論對於胎兒初期的中樞神經發展、中後期的骨骼及肌肉發展都有幫助;而礦物質包含鎂、碘、鋅、鐵、鈣、磷,可以保護胎兒的內分泌系統及其他器官功能的健康發展。毛醫師說道:「維生素A近期被污名化,因過量攝取可能導致畸胎」,但醫師表示一般孕婦不需要特別擔心,只要均衡飲食、不過量攝取,維生素A對寶寶的視力發育仍是具有正面助益的。毛士鵬醫師表示,現在孕婦對於營養的需求越來越高,如果要挑選營養補給品,原則上應該要視孕婦的營養需求。建議可選擇含有多種重要維生素、礦物質及DHA的全方位營養品,並講求天然、值得信賴的保健食品品牌,產品要獲得當地官方衛生機構(如澳洲療效管理局TGA)認證,產品製程、來源也能說明清楚,會較安全有保障。把握寶寶的「生命最初1000天」,選對營養補給品,讓孩子輕鬆贏在起跑點,成為最令人驕傲的寶貝!

聰明投資下一代!把握生命最初1000天補充關鍵營養

聰明投資下一代!把握生命最初1000天補充關鍵營養#懷孕

(撰稿/許家瑋) (諮詢/木生婦產科毛士鵬醫師)  (圖/優活健康網) 日前世界衛生組織初提出「1000天」的孕哺概念,引起準爸媽的關注與好奇。「生命最初1000天」主要是指胎兒在孕期270天和出生後兩年的這段期間,如果胎兒能獲得充足的營養,將可讓寶寶健康成長,更重要的是,寶寶日後成長、學習速度也將高人一等,更可奠定未來成就與成年健康。而在這1000天中,有哪些關鍵營養是孕婦所需要的?又該怎麼給腹中胎兒最好的營養呢?就讓醫師來告訴妳!  計畫懷孕期及懷孕初期補充葉酸 有助胎兒中樞神經發展   (葉酸缺乏容易導致神經管的缺損,影響胎兒腦和脊柱的正常發育。) 婦產科毛士鵬醫師說,有些營養成分其實在婦女準備懷孕時就要開始補充了,特別是葉酸。葉酸有助胎兒腦部中樞神經發展,若缺乏可能會引起胎兒腦部及脊髓的先天性神經管缺陷,衛福部也建議孕婦於孕期初期,就應攝取富含葉酸的食物。毛士鵬醫師補充:「多數來婦產科檢查的婦女通常是懷孕約4-6週的狀況,已經錯過初期補充葉酸的時機,所以會建議當有計畫要懷孕時,就要開始注意葉酸的攝取。」毛醫師也表示,葉酸的營養補給品建議應從婦女準備懷孕時開始持續補充到胎兒12週,就足夠寶寶發育的營養,可減少胎兒發生神經管缺陷的機率。 懷孕中後期攝取DHA 可提升胎兒腦部發育  (邁入懷孕中後期,多攝取DHA可幫助胎兒腦部發育。) 懷孕中後期開始,寶寶身體的細胞大量成長、腦部發育的活性上升,需要大量的DHA供給所需,所以建議從孕期中期開始注意DHA的攝取。毛士鵬醫師說明,DHA的食物來源主要是深海魚類及海鮮,若是在飲食補充上有困難的婦女,則建議可以選擇有添加魚油成分的媽媽保健品。 維生素+礦物質 孕期到哺乳期不可或缺的營養素   (近期維生素A常被汙名化,但只要是適度攝取,對胎兒的發展還是相當有益。) 而在整個孕期間適度補充維生素及礦物質,對於維持寶寶生理機能及器官正常發育都有助益,可以適量攝取的維生素群有A、B群、C、D、E等維生素,無論對於胎兒初期的中樞神經發展、中後期的骨骼及肌肉發展都有幫助;而礦物質包含鎂、碘、鋅、鐵、鈣、磷,可以保護胎兒的內分泌系統及其他器官功能的健康發展。   毛醫師說道:「維生素A近期被污名化,因過量攝取可能導致畸胎」,但醫師表示一般孕婦不需要特別擔心,只要均衡飲食、不過量攝取,維生素A對寶寶的視力發育仍是具有正面助益的。 依照自己的需求 選擇適合且值得信賴的孕哺品牌  (選擇全方位孕哺產品應評估品牌歷史及成份安全性,才能挑到適合自己和寶寶的產品!) 現今由於少子化現象日益明顯,準爸爸和準媽媽更在乎孕期時的營養補充,然而市面上販售的全方位孕哺產品卻是琳瑯滿目,毛士鵬醫師表示,現在孕婦對於營養的需求越來越高,如果要挑選營養補給品,原則上應該要視孕婦的營養需求。建議可選擇含有多種重要維生素、礦物質及DHA的全方位營養品,並選擇講求天然、值得信賴的保健食品品牌,產品要獲得當地官方衛生機構(如澳洲療效管理局TGA)認證,產品製程、來源也能說明清楚,會較安全有保障。把握寶寶的「生命最初1000天」,選對營養補給品,讓孩子輕鬆贏在起跑點,成為最令人驕傲的寶貝!

產後恢復元氣 快吃紅棗烏骨雞湯

產後恢復元氣 快吃紅棗烏骨雞湯#懷孕

別名:藥鳥、神鳥、靈鳥主要營養成分:蛋白質、維生素B群、鐵、鋅、硒、黑色素美拉寧坐月子養身關鍵:蛋白質、黑色素美拉寧食療保健功效:病後或產後調理、預防貧血適用者:產後或病後的人、老年人不適用者:對肉類食物易過敏的人為什麼有益坐月子?醫師這麼說/烏骨雞中含有一種黑色的美拉寧色素,有助產婦增強免疫力。烏骨雞也富含蛋白質和鋅,兩者協同作用,可以加速傷口癒合,特別適合剖腹產的婦女補充營養,坐月子食用更適宜。營養師小叮嚀/烏骨雞的脂肪與熱量皆比一般肉雞低,營養價值卻極高,含豐富的的蛋白質和鐵,適合產婦坐月子補血、增強體力,烏骨雞中豐富的鈣也可以強健骨骼,無疑是坐月子婦女及手術後病人的滋補佳品。中醫師問診/烏骨雞性平、味甘,具有健脾止瀉、補肝益腎、益氣養血的功效,中醫典籍則指出烏骨雞有補虛弱、益產婦、治婦女病的功效,烏骨雞有助坐月子婦女養陰補血、恢復元氣。這樣吃烏骨雞才健康/烏骨雞適合加點冬蟲夏草、淮山、枸杞、當歸、紅棗等中藥材,或香菇、大蒜等食材,一起燉煮成烏骨雞湯,適合老年人、體質虛弱和產後調養食用。首烏紅棗雞湯材料/烏骨雞300克,何首烏15克,紅棗10克,薑片30克調味料/鹽1/4小匙作法/1)材料洗淨;烏骨雞切塊,汆燙。2)所有材料和水加入鍋中,以中火燉煮3小時。3)起鍋前加鹽調味即可。首烏黑棗雞湯能補益肝腎?烏骨雞含有胺基酸、礦物質,能幫助修復體內受損組織。何首烏有補益肝腎之效,讓產婦可快速補充營養。(本文摘自/吃對食物坐好月子/康鑑文化出版)

消水腫、恢復體力!坐月子必吃5大食物

消水腫、恢復體力!坐月子必吃5大食物#懷孕

1)生化湯可以幫助排出惡露?生化湯可以幫助產婦排除惡露,加速恢復子宮功能。產後子宮功能是否能恢復良好,關鍵在於第1週有沒有好好以生化湯來幫助子宮收縮,排除殘留的血塊和分泌物。這個階段體質調養得當,可降低日後罹患婦女病的機率。喝生化湯可以促進子宮收縮,幫助在懷孕時被撐大的子宮,能盡快恢復原狀;在子宮不斷收縮的同時,一天1帖溫熱的生化湯可以緩和子宮肌,舒緩收縮時產生的疼痛感,徹底排除殘留在子宮內的瘀血、組織等。自然生產的人如果沒有傷口感染或血崩,3天後可開始服用生化湯,剖腹生產的人要視傷口癒合程度,待排氣後服用,直到惡露排乾淨即可停止,多服無益。2)多吃麻油雞能滋補氣血?麻油雞可協助產婦新陳代謝,是恢復體力、補養氣血的滋補食品。產婦在喝完生化湯,排淨體內惡露,並調養、修補子宮功能後,正是進補、滋養氣血的最好階段。麻油雞裡的雞肉可提供蛋白質,能幫助乳汁更為營養;老薑、米酒可溫暖腸胃,疏通經絡、活化內臟功能,祛除體內風寒;胡麻油則可促進子宮收縮,幫助子宮恢復功能,是可以讓產婦肌肉維持彈性、紅潤光滑又年輕的滋補聖品。在烹調麻油雞時宜選擇脂肪含量低,蛋白質、礦物質含量較高的烏骨母雞為材料,麻油必須選擇低溫烘焙的胡麻油,較能達到潤澤五臟但不燥烈的效果。剖腹生產的產婦,食材中的米酒必須讓其全部揮發,以免影響傷口癒合。3)酒釀有助產婦胃口大開?酒釀含有能幫助消化的天然酵素,可改善食慾,增加胃口。酒釀是很溫補的食物,甜酒釀裡含有糖化酵素,能分解食物中的澱粉、脂肪成分,酒釀中的米酒也有溫暖身體,改善產婦手腳冰冷的作用。酒釀中所加入的桂花醬氣味清香,可舒緩心情、放鬆緊繃的肌肉,有助穩定產後不安的情緒。在產後第1週的調理期,可適量食用酒釀食物,例如酒釀煮雞蛋、桂花釀湯圓等,來補充生產過程中流失的血液與營養素;而女性產後體內荷爾蒙會發生急遽變化,也可藉由坐月子的機會調整體質。4)紅豆為什麼能消除水腫?紅豆能促進體內代謝正常運作,有消除水腫的功效。產後女性往往因為腎氣不足,出現脾腎虛弱的浮腫現象。水腫的困擾多半集中在產婦下腹、手腳或臉部,這時可以先補腎來調理體質,多吃紅豆湯、紅豆紫米粥、紅豆飯等料理,來幫助體內代謝過多滯留的水分,進而利尿消腫。紅豆適合水腫的人食用,因其含有皂?、維生素B群和礦物質鉀,可消除浮腫,改善血液循環,促進能量產生。由於皂?多存於外皮中,吃紅豆湯時最好連外皮、湯汁一起吃,消除水腫的效果更佳。5)紫米為什麼能促進乳汁分泌?紫米能幫助造血、補充體力,有助產婦乳汁的分泌。紫米性溫,有補血的功效,所含的礦物質磷,能協助人體熱量的儲存,同時紫米含有蛋白質、維生素B群、E、葉酸、鈣、鐵等,都是造血、補氣血的營養來源,有助產婦分泌滋養的乳汁,哺餵寶寶。哺乳媽媽若奶水量少,為了讓寶寶能吸收較為濃稠的乳汁,產婦可吃桂圓紫米粥、紅豆薏仁紫米粥來促進乳汁分泌。紫米的纖維質較粗硬,煮之前要先泡水,並煮到透心熟爛再食用。(本文摘自/吃對食物坐好月子/康鑑文化出版)

懷孕好辛苦!7穿搭訣竅 降低不適症狀

懷孕好辛苦!7穿搭訣竅 降低不適症狀#懷孕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懷孕初期會因為荷爾蒙變化產生不適,後期又因為體重增加、子宮脹大而產生各種痛症。降低雙腳疲勞的鞋子、選購孕婦內衣、安穩支撐胎兒體重的舒適腹帶,都是孕婦們不可或缺的輔助品,讓長達10個月的孕期不再那麼辛苦。鞋子1)必備運動鞋及室內鞋/一旦懷孕,首先要更換的就是鞋子。因為懷孕女性的平衡感及爆發力下降,合適的鞋子將會成為孕婦們輕鬆行走的最大功臣。具有鞋帶、可調整鬆緊度,內有支撐足弓設計的運動鞋,是最適合孕婦的鞋款。在家時也可以穿著襪子或室內鞋來保護腳掌為佳。2)低跟娃娃鞋易造成小腿痙攣/懷孕期間因體重增加,原本內凹的足弓逐漸變厚,腳底的肌肉變得扁平,導致雙腳肌肉負擔過重。引起小腿痠痛、痙攣、麻木等症狀。若想要穿此類鞋子,建議可以選擇內有支撐足弓設計的鞋款,穿上襪子,或者在腳跟下方墊一片海綿,盡量增加踩踏時的柔軟度。3)避免穿著高跟鞋/懷孕時下半身血液循環不佳,雙腳容易浮腫,如果又穿上擁擠的高跟鞋,就會加重腳部的疲勞感。另外也會影響孕婦的體型平衡而引發腰痛,還是以舒適柔軟的鞋子為佳。孕婦內衣1)配合胸部的變化/懷孕後胸部會首先出現變化,如同經期前症候群,胸部會變得腫脹沉重,乳頭敏感疼痛。有些孕婦因為胸部尺寸增大,以前的內衣變得窄小而乾脆不穿,但隨著乳房越來越大,不穿內衣反而會讓乳房鬆弛下垂。皮膚一旦失去彈性,就很難恢復原狀。即便麻煩,也要重新選購適當的新內衣。2)試穿後選購/懷孕初期買的孕婦內衣,可能到了懷孕中後期,又變得太小不舒適。懷孕5 個月後,如果乳房不再大幅變化,就可以根據自己的胸圍,確實留意罩杯尺寸,試穿過後再行選購。懷孕中、後期就先買可以穿到生產完的哺乳內衣,也是聰明節省的好方法。選購時應以不壓迫乳頭,脹奶時也不會太緊的寬鬆尺寸為佳。款式則以下圍較長、側邊較寬的設計,較能支撐在懷孕期間脹大沉重的胸部。孕婦內褲選擇可包覆腹部的款式/懷孕時,體內的雌激素以及子宮頸部的黏液密度同時增加,造成許多分泌物。這些分泌物是為了保護胎兒不受病毒感染的現象,會不斷持續分泌到分娩。一般內褲太薄,很快就會被大量的分泌物浸濕,最好能不時替換。若覺得麻煩,免洗內褲又太浪費,可以選擇孕婦專用的厚底內褲,毛巾材質可確實吸收分泌物,可包覆腹部的款式也能讓肚子保持舒適溫暖。托腹帶必要時才使用/懷孕時使用腹帶,可分散腹部的重量、舒緩腰痛。不過再怎麼設計優良的腹帶,還是有一部分壓迫著腹部。因此應在長久站立、大量活動等必要時偶爾使用。腹帶的作用並非腰部支撐帶,而是減輕身體負擔的輔助工具。只要透過規律的運動及正確姿勢,確實強化身體肌群,即便不用腹帶,身體自然也能負荷母體與胎兒的重量。進行懷孕瑜伽時,為了保持身體的靈活度,也不建議採用腹帶。(本文摘自/超模瑜伽老師的懷孕安胎瑜伽/采實文化出版)

魚油補充孕期營養 醫:注意EPA含量

魚油補充孕期營養 醫:注意EPA含量#懷孕

(優活健康網特約記者許家瑋/採訪報導)懷孕初期,孕婦除了注意自身的情況外,最在乎的就是肚子裡寶寶的健康了,營養是否充分、怎麼做可以補充寶寶發育的需要?台南大安醫院院長陳勝咸醫師說,醫師往往建議孕婦在懷孕期間服用葉酸與DHA等營養品,幫助補充養份。 懷孕初期補充DHA 幫助寶寶穩定發展懷胎孕期十個月,依照孕期週數,初期前三個月開始,肚內寶寶以氣管結構的生長為主,其中以神經系統與血管系統的發育最為重要。陳勝咸醫師建議,這時候開始以補充葉酸與DHA為主,特別是神經系統發育一直到寶寶六歲才會發育完整,所以婦女可以一直補充到哺乳期。三個月後,就會開始建議添加鈣的補充,由於懷孕後期會有很多產科疾病出現,即早進行鈣的補充,可以降低發生的機會。四個月後則可以添加營養素B群與優質蛋白的攝取。而後期孕婦容易有胸部腫脹不適的問題,故建議加入卵磷脂一併服用,改善症狀。 深海魚類、植物難取得 魚油可幫助提供DHA 以食材來說,深海魚類(鮭魚、鮪魚等)與深海植物(海藻等)都富有相當多的DHA,而在魚類的挑選上,陳醫師則建議,鮪魚含有較高的EPA成分,容易造成孕婦血液凝結度不強,對懷孕後期生產恐有容易出血的危險,建議在挑選上鮭魚較適合。「在不易取得食材補充下,魚油也是個很好的選擇。」陳醫師說,魚油含有豐富的DHA,但營養產品琳琅滿目,建議孕婦在挑選時,除了外包裝標籤注意EPA含量較DHA含量低外,廠商品牌的可信度、天然食材的使用、重金屬汙染的問題及魚源與魚形大小的選擇,都是消費者要去留意的。「國內認證的公信力目前受到質疑,產品若有國際歐盟認證,比較加分。」營養品雖列為食品級產品,但陳醫師建議,食用劑量以及安全服用須知需搭配孕婦自身狀況而定,消費者在購買時,若有疑慮可諮詢專業醫師說明。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