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

越老越沒「種」研究:男人年過40生育力驟降

越老越沒「種」研究:男人年過40生育力驟降#懷孕

(優活健康網特約記者陳詩婷/採訪報導)「不孕的問題,高達4成原因是來自男性!」婦產科醫師潘咸安劈頭點破傳統認為生不出小孩都是女性問題的偏見!潘醫師建議,假使準備懷孕的夫妻,試了半年以上還是沒有懷上孩子,建議雙方趁早至婦產科做不孕症篩檢,才能有助好孕,早生貴子。男人年過40生育力大下滑?根據台灣生殖醫學會研討會所發表的研究結果指出,有別於35歲以下男性,做卵子捐贈之試管嬰兒臨床懷孕率可達75%,超過40歲以上的男性,臨床懷孕率即一口氣砍半僅剩54%。對此,潘咸安醫師表示,的確在臨床發現,不孕症問題有35至45%是出自於男性,而隨著年齡的增長,男性的性功能以及精蟲的品質會越來越下滑,生育力會大大降低。事實上,男性不孕症可歸為「性功能障礙」及「精蟲」這兩大區塊,性功能障礙包含不舉、無法正常射精等問題,而精蟲部分也許是品質不好、數目過低、活動力不好,或是外觀不正常、容易流產、甚至導致畸胎。逆行性射精 做試管嬰兒順利求子除了精蟲品質外,在臨床上尚有其他生殖構造問題。潘醫師分享一個自己的臨床案例,病患是一位年約35歲的軍人,體格相當壯碩,與太太結婚兩、三年還是懷不出孩子,做了不孕症篩檢後,發現先生精液中連一隻精蟲都沒有,進一步追蹤才知道,先生射精是屬於罕見的「逆行性射精」,也就是射精後的精蟲往後跑到膀胱尿液裡,而不是往前跑。後來在先生的尿液中收集了精蟲,做了試管嬰兒,最後夫妻雙方順利得子。晚婚比率高 不孕症篩檢更要做大環境的改變,晚婚趨勢不可抵擋。潘咸安醫師指出,臨床常見許多年輕夫妻,認為自己年紀小容易自然受孕,而錯失最佳的懷孕時機,後續花更多的時間去做治療,無論是身體、精神都受到極大的壓力。建議新婚夫妻或是結婚之前可做「不孕症篩檢」,男性驗精液就行,而女性因不孕因素較複雜,必須做生殖構造(子宮、卵巢的構造是否正常)、生殖功能(抽血評估卵巢功能)以及輸卵管的檢查。假使真的出現不孕症的問題,建議可評估人工受孕,潘醫師解釋,目前人工受孕分為人工授精及試管嬰兒兩大項,可依夫妻本身的問題進一步與婦產科醫師討論;最重要的是,夫妻雙方(甚至是長輩們)切勿有「不孕都是女人的問題」想法,不管做任何檢查或治療,夫妻都一定要互相配合,如此才能有助好孕,早生貴子。

女性注意!年過35懷孕大不易

女性注意!年過35懷孕大不易#懷孕

(優活健康網特約記者陳詩婷/採訪報導)近年女星懷孕、生子的消息接踵而來,其中,透過人工受孕求子的女藝人更不在少數!像是7月出版新書、分享高齡求子的藝人范瑋琪,就在書中透露為了懷孕的心路歷程,也終於在今年1月喜獲雙胞胎。郭綜合醫院院長郭宗正表示,年齡是女性懷孕的重要因素,特別是過了35歲,因為卵巢功能開始退化,不僅自然受孕的機會逐年下降,人工受孕的成功率也相對較低。頭胎生育平均年齡 從27歲提升到30歲!根據內政部資料顯示,全台35歲以上的高齡產婦已達到88.6%,在短短的10年間,共激增約2.5倍;而頭胎生育平均年齡,更從原本的27.66歲,提升到30.51歲,十年間增加了3歲,而現代人晚婚是造成不孕症的重要因素。郭宗正醫師強調,年齡是女性懷孕的大敵,35歲後若想要懷孕,會因為卵巢功能不如從前,影響自然受孕的機會,就連人工受孕的成功率也會有所差異。根據臨床經驗發現,35歲以下的女性,人工受孕懷孕率達到5至6成、35至40歲懷孕率下降到3至4成、40歲以上僅剩2成、到了43歲僅剩下5%。懷孕大不易 4族群女性應特別注意!除了年齡的因素之外,郭宗正醫師也點出4類女性要特別注意!1)生殖系統問題/像是患有多囊性卵巢、子宮內膜異位等族群。2)壓力、情緒/工作壓力太大、情緒低落、有焦慮感的女性也不容易受孕。3)賀爾蒙失調/這類的女性平時明明吃不多卻很容易胖,而且常伴隨著經期不正常的問題。4)肥胖/BMI超過標準的女性容易影響懷孕機率,建議可先減重調理身體,才容易受孕。人工受孕可分人工授精及試管嬰兒「不孕絕對不是單方面的問題!」根據臨床數據指出,約4成的不孕原因來自男性,郭醫師建議,若有想要懷孕的男女性,婚後可先進行不孕症篩檢;假使發現不孕的問題,也可及早利用人工受孕的方式求子。其中,人工受孕又可分為人工受精及試管嬰兒,前者的臨床成功率約15%,而試管嬰兒雖成功率高,但卻因年齡而有所影響,因此呼籲想要利用人工受孕懷孕的女性,應該也要將年齡一併考慮進去,把握黃金生育期。把握35歲的生育年齡最後,郭宗正醫師提醒有孕事規劃的夫妻,應該把握35歲前的生子黃金期,若超過35歲不僅不容易受孕,就連孩子生下來先天性異常的比例也會多出5~10倍,這點可不能輕忽。此外,除了透過不孕症篩檢,生活調理也相當重要。像是抽菸,因為菸會影響精子與卵子的健康,當然不容易受孕;而飲食習慣也應該吃清淡些,養成運動的習慣,放鬆心情,才是自然受孕的最佳溫床。

未滿20歲懷孕 易生出早產、低體重寶寶

未滿20歲懷孕 易生出早產、低體重寶寶#懷孕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七夕是浪漫的節日,許多小情侶們為感受甜蜜的氣氛,精心安排約會;國健署提醒青少年朋友們,要健康快樂度過情人佳節,務必要注意約會安全,遠離可能發生危險性行為的場所;根據資料顯示,未滿20歲產子,易生出早產、體重較低的寶寶。未成年少女產子 一年竟超過3千人根據國健署資料顯示,我國15~19歲未成年青少女生育率已由92年千分之10.89,降至103年千分之4.13。然依據出生統計顯示,103年未滿20歲青少女所生之新生兒仍有3109人,其中早產、低體重及死產比率,均高於全國平均值。由於未成年青少女懷孕不僅會對個人及新生兒的健康有負面影響,也有多數青少女因懷孕生子而中斷教育,間接影響到人生規劃發展。邱淑媞署長呼籲年輕朋友,避免在沒有避孕及保護措施的情況下進行性行為。國中生逾3成未避孕 國健署訂約會3撇步依據100年及102年高中職及五專學生健康行為調查結果顯示,15~17歲青少男女曾有性行為百分比從11%下降至10.2%,但有近15%最近一次性行為沒有避孕;另依據101年與103年國中學生健康行為調查結果顯示,13~15歲青少男女曾有性行為百分比,從5.6%下降至4.9%,而高達35%沒有進行避孕措施。國健署提醒,約會A、B、C三撇步,A是Abstain「戒急用忍」,避免在沒有保護的情況下發生性行為。B是Be-responsible,要能負責才做,別心存僥倖,或存心落跑,兩性關係須建立在互相尊重及愛護對方的基礎上。C是Condom,使用保險套等避孕措施,避免未預期懷孕及性病感染。校園講座及親善門診 培養青少年健康價值觀為促進青少年健康,國健署也已建置及提供多元的服務措施及管道,如辦理校園宣導講座及親職講座,以宣導正確、健康的兩性關係、性價值觀,並去除對性的負面態度,教導安全性行為。全國各縣市65家醫療院所也設置青少年親善醫師或門診,提供兩性交往、人際關係、情緒問題及生育健康、避孕方法等議題之服務及諮詢,使青少年獲得更友善及全方位的保健服務。

懷孕6月沒寶寶!原來是葡萄胎來攪局

懷孕6月沒寶寶!原來是葡萄胎來攪局#懷孕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張致筠/綜合報導)嘔心、腹痛、停經,三者若同時發生,多數人都會確定是喜事將至,不過中國這名女子,卻沒有這麼幸運,她懷胎6個月後,肚內竟然一個寶寶都沒有,嚇壞眾人,檢查發現原來懷的是葡萄胎。懷胎6月未曾到醫院檢查 女:看別人都這樣中國江西省一名女子,6個月前感到腹部疼痛、月事久久沒來,且聞到油煙味就想吐,身旁生過小孩的親友紛紛送上祝賀,告知她一定是懷孕。但女子卻沒有到醫院檢查,並說,看身旁朋友都這樣,也健康產下嬰兒,想說應該一切正常,就放任肚子日漸變大。今年7月底,女子突然大量出血,嚇壞丈夫,便趕緊前往醫院,經檢查發現,肚內竟然一個寶寶都沒有,卻是充滿水泡狀的東西,外觀就像一顆顆葡萄,醫師說,女子懷的不是寶寶,而是葡萄胎!胎盤絨毛滋養細胞增生 葡萄胎發病機率為1/1000懷胎6個月竟然懷得不是寶寶,而是一顆顆外型似葡萄狀的水泡,如此罕見的情況令女子與丈夫不知所措,當地醫師說明,葡萄胎是指妊娠後,胎盤絨毛滋養細胞增生,形成大小不一的水泡相連,外型就像葡萄一樣,一般發病機率為1/1000,簡單來說,就是胎兒沒有正常發育,若發現肚子懷得是葡萄胎,一定要馬上處理,不然會有生命危險。女子手術後表示,相當後悔當初沒到醫院檢查,才會發生此遺憾。

8成第二胎是意外 醫:哺乳期也會懷孕

8成第二胎是意外 醫:哺乳期也會懷孕#懷孕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嘿咻雖然有助於增進伴侶間的情感,但大部分的人對於避孕仍存在著許多迷思,導致非預期懷孕的人高居不下!根據統計指出,全球每年有2.08億人懷孕,其中有4成是非預期懷孕,若以台灣來說,不僅非預期懷孕率遠超於他國,達到7成外,每年更有高達40萬人服用口服墮胎藥,加上接受手術者,墮胎量恐不容小覷。年輕人「意外」懷孕 多是沒有落實使用保險套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科陳菁徽醫師表示,年輕人與產後婦女是非預期懷孕的主要兩大族群,第一是因為年輕人的生育力強,又加上多數人不是抱持著僥倖的心態,就是沒有落實使用保險套等,使得20~40歲的女性中,平均每2人中就有1人是非預期懷孕。至於已婚婦女,雖然據門診經驗來看,超過6成夫妻都是有計畫性的生第一胎,但卻高達8成的第二胎是意外懷孕,主因除了有哺乳期不會懷孕的迷思外,還有採取體外射精、計算安全期失敗等,最後只能心不甘情不願的生下,或是忍痛墮胎。兩胎間隔太近 對母嬰都不好「哺乳期間明明就沒有月經,為什麼還會懷孕?」陳菁徽醫師表示,產後婦女哺乳初期確實沒有月經,但因工作忙碌及開始使用副食品後,就可能開始來月經,若此時沒有做好避孕措施,就很容易意外懷孕,且懷孕間隔時間太短,還可能會帶給產婦生理、心理、社會的負擔,包括產後憂鬱症、骨盆鬆弛、胎兒體重過輕、早產等。然而,過去也有研究發現,若女性在疲勞、子宮尚未恢復的狀態下,再度懷孕對媽媽及寶寶來說都不好,所以,建議18個月內不要再懷第二胎,應間隔2年為佳。保險套、避孕器 避孕方式選擇多若想避免意外懷孕,最好的方法就是選擇適合自己的避孕方式,除了一般常見的保險套、避孕藥外,也可在子宮內裝上避孕器,婦產科林思宏醫師表示,傳統的含銅避孕器是透過金屬銅對子宮內膜造成發炎反應來避免懷孕,長期對子宮內膜的環境不好,不適合還想繼續生育的婦女。而目前新型的子宮內投藥系統,則是利用低劑量黃體素,緩慢釋放低劑量黃體素,防止精子進入子宮、可抑制精蟲活動及功能,避孕效果約可維持3~5年,但需自費7000元,只要經由醫師取出,仍可恢復排卵,雖然避孕方式多種,但每種各有優缺,建議民眾依自己的需求來做選擇。

生不出來都是女性的錯?醫:4成因素來自男性

生不出來都是女性的錯?醫:4成因素來自男性#懷孕

(優活健康網特約記者陳詩婷/採訪報導)在台灣,每7對夫妻就有1對不孕。然而,不少抱有傳統觀念的父母,碰到子女有不孕症的問題,絕大部分都是怪罪「女方」,讓女性在傳宗接代上承受龐大壓力。國泰綜合醫院生殖醫學中心主任賴宗炫醫師表示,根據診間觀察,40%的不孕症問題出在男性身上,主要是因精子活動力不足、精子數量過低、精子品質不佳等3大原因。因此,對於不孕的情況,不應該是單方面所要承受,而是夫妻應該共同面對的問題。男、女不孕比例為4:5根據研究指出,台灣不孕夫妻比例約為15%,對此,賴宗炫醫師說明,進一步觀察發現,男性不孕症比例為35~40%,女性則為50%,一改傳統認為「不孕都是女性問題」的刻板印象。值得注意的是,10~15%的不孕為「不明原因」,也就是男女雙方生殖系統以醫學儀器檢查都沒有問題,但仍然有不孕的情況發生。細究不孕的原因,賴醫師解釋,男性不孕的因素比較簡單,如:精蟲品質不好、數量不夠、活動力不足、型態差,甚至是無精症等問題,都可能是不孕症的因素;而女性的問題就比較複雜,像是輸卵管不通、骨盆腔發炎、排卵障礙、多囊性卵巢症、卵巢老化或長腫瘤、卵巢或子宮曾經開過刀、化療病患、子宮內膜異位症、或是陰道發育不良等情況,都可能造成不孕的現象。此外,女性太胖或太瘦也可能造成不孕。醫師解釋,假使女性體重過重(BMI大於30)或是太瘦(體脂肪過少),都會引起內分泌失調,使得月經週期紊亂而影響排卵功能,進一步造成不孕的情況。卵巢老化 是女性不孕症主因!「現今男女性晚婚比率高,很容易就錯失懷孕的最佳黃金期。」賴宗炫醫師強調,尤其是女性過了35歲才結婚,卵巢已經逐漸老化,懷孕的成功率也會受到影響。像是診間曾遇過一位48歲才結婚的女性,婚後半年多因為都沒有受孕而到婦產科檢查,檢查出來才發現已經快要更年期了,受孕機會當然很低。也因此,賴宗炫醫師提醒,若夫妻間發生下列2種情況,就應立即尋求婦產科進行不孕症篩檢,男性主要是精液分析,女性則有超音波、輸卵管攝影、抽血驗卵巢功能,或是分泌物感染分析,如果必要,可再加做子宮鏡或腹腔鏡檢查,否則一旦錯失黃金懷孕期,要想懷孕就更加困難。1)35歲以下,正常行房一年都沒懷孕2)35歲以上,正常行房半年都沒懷孕非單一問題!不孕症篩檢男女都要一併檢查最後,賴宗炫醫師提醒,對於不孕的情況,男女雙方都該一同面對,對於各種長輩殷殷期盼的壓力以及過於關懷的心,切勿太過在意。建議新婚夫妻或是結婚之前,務必先做「不孕症篩檢」,更重要的是「男女一併都要檢查」,切勿有「不孕都是女人的問題」想法,才能有助好孕、早生貴子。

B肝孕婦意外懷孕 透過治療胎兒沒感染

B肝孕婦意外懷孕 透過治療胎兒沒感染#懷孕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一位36歲婦女,罹患慢性B肝、肝硬化合併食道靜脈曲張出血,成功完成手術及接受B型肝炎治療,兩年後又因嚴重嘔吐,以為病情惡化而求醫,結果竟是懷孕了!澄清醫院生殖醫學中心謝昌興醫師表示,在醫院跨科團隊的悉心照護下,這位產婦已順利產下健康的女嬰。目前產後仍繼續接受B肝和肝硬化的治療及追蹤,病情持續穩定中。謝昌興醫師說,此婦女2年前因黑便、吐血而被送到急診,發現她有慢性B型肝炎合併肝硬化,且因食道靜脈曲張出血而緊急手術,出院後也接受B型肝炎的藥物治療,有效控制B肝的病毒量,肝功能也較為穩定,沒想到又嚴重嘔吐而求醫。她以為自己的病情又惡化,經超音波檢查,竟發現已懷孕4個月了。有慢性B型肝炎、肝硬化,擔心胎兒是否會被她垂直感染?謝昌興醫師指出,為防止因羊膜穿刺造成胎兒垂直感染B型肝炎,最後接受非侵入性胎兒染色體檢測,抽取產婦的血就能做胎兒DNA檢測,結果完全正常,最近順利產下女嬰,經檢查新生兒也未受到B肝感染。預防母傳子   檢測+藥物治療控制病毒量謝主任強調,如果孕婦的B肝表面抗原和E抗原都呈陽性,胎兒遭受垂直感染的機會高達85%,在現有的健保制度下,新生兒必須在出生12小時內注射免疫球蛋白,來避免新生兒垂直感染B肝。但如果孕婦只是B肝帶原,這並不代表帶原的孕婦不會垂直傳染給下一代,還是有大約15%的機率會垂直感染給胎兒,而且母體內的B型肝炎病毒量越高,垂直傳染給寶寶的機會越大。因此呼籲孕婦一旦發現自己是B肝帶原者,最好接受B肝檢測,並接受藥物治療,控制好病毒量,避免在懷孕的過程中發生活動性肝炎,也降低傳染B型肝炎給胎兒的機會。

巧克力囊腫作怪難孕 中醫調理做人成功!

巧克力囊腫作怪難孕 中醫調理做人成功!#懷孕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一名30歲陳小姐月經來時,痛經嚴重,至婦產科檢查發現右側有超過5公分大的巧克力囊腫,經西醫手術摘除後,月經來時仍會下腹悶痛不適,西醫給予荷爾蒙治療,因為考慮懷孕而停用荷爾蒙,但一年後仍無法順利懷孕,再經求診中醫調理體質後,目前已懷孕成功。收至此病患的台南市立醫院中醫科張烱宏醫師說,陳小姐體質為腎陰陽兩虛夾肝鬱血瘀。而中醫治不孕女生首重沖任脈氣血盛,建議治予養腎陰陽兼疏肝化瘀,並配合針灸。2成不孕症者   有巧克力囊腫張醫師指出,巧克力囊腫在臨床不孕門診很常見,通常以痛經方式表現,而巧克力囊腫是屬於一種慢性發炎的疾病,易造成輸卵管沾黏與阻塞,局部分泌慢性發炎物質影響受孕,約佔不孕症者的20%。好在陳小姐調理一年後,經期不適症狀明顯改善外,巧克力囊腫也未復發,最後順利懷孕,現已懷孕38周待產中。所以張醫師呼籲,有巧克力囊腫想懷孕的婦女,可以透過西醫檢查搭配中醫體質調理治療,一圓生兒育女的夢想。巧克力囊腫超過5公分  應開刀摘除而張醫師也說,若巧克力囊腫小於5公分時,可透過中醫調理,使囊腫縮小甚至臨床還有消失的案例。但若腫瘤超過5公分以上,則要當心併發癌症及影響受孕,嚴重還有腫瘤破裂的可能性,建議還是開刀拿掉為佳。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