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鬱

憂鬱易致骨鬆!運動、日曬助預防

憂鬱易致骨鬆!運動、日曬助預防#憂鬱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發起「骨質疏鬆症防治與高危險群健康促進研究計畫」,發現其中憂鬱症與骨質流失有高度相關,醫師指出,積極從生活介入才能有效防治,包括銀髮族運動處方的運動介入,並強調透過日曬、飲食等有效補充維生素D3,預防憂鬱、提升骨健康。銀髮族運動建議:平緩321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常務監事黃兆山醫師指出,民眾熟知的333運動方案,並不適合60歲以上的老年人,建議銀髮運動處方「平緩321」,即選擇戶外平坦的場地、前後5分鐘為輕度緩和運動、每周運動3天但須隔天做、每次運動時間20分鐘、目標心跳率為每分鐘110下;場地的選擇上也應考量交通方便,同時配備高齡友善設施,讓老年人外出運動時能減少跌倒骨折的發生。北歐、日本等高齡化國家,公園中配備完善的高齡友善健身器材,台灣也逐漸普及,常見如扭腰機、上肢牽引機、漫步機、肩肘活動機等,民眾可多使用這些高齡友善設施來輔助運動,能幫助肌力、預防跌倒及骨流失,並選擇交通方便且安全、座椅數量足夠,且高度較高方便長輩起身、指示字體大等的公園,讓老年人外出運動時減少跌倒骨折的發生。補充維生素D3、戶外運動 有效改善骨鬆黃兆山醫師補充,維生素D3的補充對於改善骨鬆及憂鬱症皆有幫助,其重要吸收來源為陽光,根據國內運動習慣調查,60歲以上的年長者有較高的規律運動比例,且有運動習慣的民眾,約有8成會選擇在戶外運動,研究也顯示,戶外運動的確比起室內有更好的運動效能。

獨居長者過量使用安眠藥 恐增失智、憂鬱風險

獨居長者過量使用安眠藥 恐增失智、憂鬱風險#憂鬱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許多行動功能障礙、生活自理能力缺損的身心障礙者或獨居老人,需要仰賴居家照顧服務員幫忙生活起居的打理,而此類病人,因為疾病、年紀等因素,使用安眠鎮靜藥品機率高,而不正確使用的風險也較高。靠觸摸辨識 易造成錯誤服藥有鑑於此,彰基反毒教育資源中心與切膚之愛基金會合作,培訓居家照顧服務員正確使用安眠藥觀念,居家照顧服務員化身為偵測社區民眾潛在藥物濫用的哨兵,藥師可藉由第一線居服員的個案轉介及共同家訪,將藥事照顧從醫院延伸至居家。藥師與居服員合作,進行居家服務過程中,發覺不少個案具有鎮靜安眠藥物之用藥相關問題,如發現獨居個案因年紀大、視力不佳,服藥時無法準確取用藥品,都是靠觸摸來辨識,導致無意間服藥錯誤;藉由提供藥盒並協助個案整理用藥,使個案能夠自行取用正確藥物,以提升用藥安全。不同醫院就醫 導致過度用藥切膚之愛基金會居服督導員廖坤瑚表示,有時進行居家服務時,發現個案有精神不濟的狀況,詢問之下才發現,個案會到不同醫院就醫,同時拿很多藥,造成用藥過度或是重複用藥的問題;此外,也發現部分患者,藥品未依正確時間服用、習慣性囤積過期藥物、取用家人藥品服用,或因症狀未改善而自行調整用藥等不正確的用藥觀念及行為。幸照服員能敏銳的察覺個案狀況,及早發現安全風險,當發現個案有用藥問題,也能夠與藥師連繫,請藥師藉入,進行一對一的藥物諮詢,讓個案有正確的用藥觀念及習慣。16%中老年人 過量使用安眠藥此外,根據研究指出,逾16%四、五十歲以上人口,有過量使用鎮靜安眠藥的現象,鹿東醫院歐陽文貞醫師表示,在台灣鎮靜安眠藥取得容易,長期使用除有上癮之虞,也容易造成失智、中風、心血管問題,更可能增加憂鬱症風險,因此呼籲民眾,有問題應先求助專業醫師或藥師,以預防上述問題找上門。

兒時過動症未治癒 恐工作挫折就想跑!

兒時過動症未治癒 恐工作挫折就想跑!#憂鬱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致筠/採訪報導)每個國小班級中,幾乎都有1~3個特別調皮搗蛋的學生,彷彿像個彈簧般怎麼樣也坐不住;事實上,這些孩童並非家長管教不周,而是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的患者。一旦錯過國小這段黃金治療期,長大後恐會引發更多問題,如逃家、翹課,甚至是犯罪等行為。5成長大仍存症狀 低自尊、社交障礙根據研究發現,有些ADHD孩童會隨著年紀增長、發育逐漸改善,但卻有百分之50的患者長大後仍存在部分症狀。對此,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部兒童精神科醫師葉啟斌表示,由於小朋友在幼稚園、低年級時,症狀侷限於單純過動、衝動、注意力不足;但若拖到小學過後,隨著課業壓力、人際關係,可能會出現低自尊、缺乏學習動機及社交障礙。不只如此,當學習環境改變、交友圈擴大;有些症狀還會變得更複雜,包括:焦慮、憂鬱、逃家、翹課等,甚至出現退學、違規、犯法,吸毒等不良行為。葉醫師說,許多當兵後因憂鬱症、躁鬱症調單位、提前退伍的患者,都是因為過去曾有ADHD症狀,但卻從未接受治療,以致當兵受到壓力、管教時無法忍耐適應。壓力大、調解差 演變憂鬱症台北榮民總醫院關渡分院身心科醫師劉弘仁也說,孩童時期有ADHD症狀,進入社會職場也會比其他人辛苦;由於自我調解能力差、不易專注,只要遇到不順遂、挫折,就會選擇轉移跑道,變成工作一直換來換去的情況。但是,也有許多ADHD患者能夠專注於自己的工作上且表現亮眼;因此劉醫師強調,父母在子女成長階段,應讓他們多方學習才藝、從中培養興趣。而目前國內所核可的藥物治療分為兩種,「中樞神經興奮劑」如利他能、專思達及「非中樞神經興奮劑」如思銳;研究證實皆不會有成癮問題,且不影響孩童生長。另外,曾接受藥物治療的ADHD孩童,日後自尊心、社交能力及學業都比未接受治療者表現得好;因此,唯有透過早期治療、控制,才能預防後續複雜化。

今天笑了嗎?研究:常心情差 乳癌風險高5倍

今天笑了嗎?研究:常心情差 乳癌風險高5倍#憂鬱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致筠/綜合報導)動畫電影「腦筋急轉彎」中令人喜愛的「憂憂」,全身藍色、悲傷情緒的模樣擄獲不少人心;不過雖然角色可愛,可千萬別效仿這般個性!根據荷蘭一項醫學研究指出,心情不佳、長期憂鬱會增加乳癌風險,甚至還會抑制胸部發展,可說是女性乳房健康的頭號殺手!個性暴躁、易怒 乳房長不大現代人因為工作壓力大、生活品質差等原因,常處於憂鬱、沮喪、煩躁等不良精神狀態,其實這正是阻礙乳房健康生長的絆腳石。研究顯示,個性內向、脾氣暴躁、易怒或常常緊張的女性,罹患乳癌風險是他人的5倍多。此外,心情低落也會引起內分泌失調,導致經期不順、失眠等症狀,更易加重悲傷情緒。大笑能開發右腦 創造思維、擺脫煩惱研究人員指出,心情不好、壓力大容易導致免疫力差、內分泌失調、影響腸胃健康,若長期處於此狀態,還會增加乳腺增生的風險,造成乳房疼痛;由此可見,乳腺增生機率與情緒變化有密切關連,因此保持好心情是提高乳房健康的不二法門。此外研究人員還說,人在開懷大笑時,心血管系統會加速運行、胸肌也會伸展及擴張,且肺活量變大、使血液中的腎上腺素上升;不只如此,大笑還能開發右腦,創造女性思維、擺脫煩惱,同時卵巢也會正常排卵,乳腺就不會受到雌激素單方面的刺激而增生,對乳房無非是最好的保護。

小心隱性貧血!鐵質不足恐致憂鬱、自律神經失調

小心隱性貧血!鐵質不足恐致憂鬱、自律神經失調#憂鬱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請試著想想看,自己的身體是否有「鐵質」(薪水)含量不足的情形呢?是不是為了應付最低所需鐵質(固定支出),就已經很吃力了?如此一來,你沒有多餘的「置裝費」,必須領出「活期存款」甚至必須解除「定期存款」才能維持生活開銷。這種狀態稱為「潛在缺鐵性貧血」。儲備用的鐵質,會存在肝臟、脾臟裡,身體鐵質不足會從此處取用。當儲備用的鐵質逐漸減少時,身體狀況會邁向潛在缺鐵性貧血的初期,完全用盡儲備鐵質,就會轉而消耗血清鐵質。若一般健康檢查結果為「輕度貧血」時,即表示身體已經開始消耗血清鐵質。等到血清鐵質消耗完畢,則輪到組織鐵質,這時會診斷出「缺鐵性貧血」。等驗出「缺鐵性貧血」才開始想辦法補救已經太晚。健檢的數據,無法呈現「潛在缺鐵性貧血」,因此,即使健檢數字在標準值內,仍可能覺得身體不適。由於這時的不適程度,多半屬於「忍一忍就沒事」,因此很少人會想到要認真治療。若是放任身體持續缺鐵,那麼貧血會越來越嚴重,最後甚至導致自律神經失調、憂鬱症等。不要以為健檢沒有問題就可以安心,若有身體不適情形,請在還沒有演變成為疾病之前,好好照顧身體,盡力打造不容易罹患疾病的體內環境。鐵質不足檢查表□ 久坐站起時常常頭暈目眩,容易耳鳴。□ 情緒不穩。□ 早上容易賴床。□ 食慾不佳。□ 皮膚容易出現濕疹。□ 常常想吐。□ 動一動身體就覺得喘、心悸。□ 一年四季都會打噴嚏、流鼻水。□ 休息以後仍覺得「疲倦、發懶」。□ 臉色暗沉、上妝感覺不服貼。□ 容易感冒。□ 身體總在不知不覺間多出幾道瘀青。□ 牙齦會出血。□ 覺得腦袋很沉重、常頭痛。□ 洗髮很容易掉髮。□ 有水腫問題。□ 經常腰痠背痛。□ 容易便秘或腹瀉。□ 有時會感到胸口悶痛。□ 眼皮粘膜泛白。□ 容易嘴破。□ 不容易集中精神。□ 個性變得神經質,容易因為一點小事就心浮氣躁。□ 覺得沒有精神。□ 記憶力變差。□ 生理期經血變多。□ 生理期曾在一個月內報到兩三次。□ 生理痛很嚴重。□ 患有子宮內膜異位症或子宮肌瘤。(本文摘自/斷糖飲食打造燃脂體質/世茂出版)

研究:高脂食物吃太多 恐導致憂鬱症

研究:高脂食物吃太多 恐導致憂鬱症#憂鬱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駱冠蓉/綜合報導)現代人生活忙碌,大多以外食為主,能兼顧健康跟美味是很大學問,但你知道原來食物的選擇還會影響心情嗎?巴西最新研究發現,高脂肪飲食可能會引發焦慮症、憂鬱症等精神疾病的相關症狀。白老鼠高脂飲食 服藥後仍憂鬱研究人員在實驗中長時間餵白老鼠高脂肪食物發現,體重增加以外,血糖也不斷升高。除了這些變化,白老鼠開始表現出焦慮和憂鬱的症狀,使用藥物治療之後,情況仍然沒有改善。不過當研究人員停止餵白老鼠高脂肪食物,並用健康食物取代,白老鼠焦慮和憂鬱的症狀開始慢慢減輕,體重也逐漸下降,血糖也恢復正常,結果顯示,新陳代謝與精神疾病之間可能存在重要的連結,但仍需要進一步研究。過去美國伊利諾伊大學就曾提出,高脂肪的飲食可能與過動障礙和學習障礙有關係。研究證明過多的脂肪可能會改變腦袋內化學物質的新陳代謝,其中像是掌控情緒的多巴胺,會造成行為上的改變。外食族救星 10撇步健康吃三餐老是在外的民眾,該怎麼吃才能遠離高脂肪食物,進而擁有健康和好心情呢?國健署曾提出10個外食健康小撇步,供大家參考。1) 慎選用餐地點,以能供應新鮮健康食物的店為優先,不選擇吃到飽的餐廳。2)以全穀類為主食,少吃炒飯、炒麵,避免攝入過多油脂。3)每餐攝取足夠的各色蔬菜,以達每日至少三份蔬菜(1.5碗)的建議量,可增加纖維素,促進腸胃蠕動、增加飽足感。4)以白肉代替紅肉,例如以魚肉、雞胸肉取代牛肉、豬肉。5)減少油炸食物攝取,並選擇瘦肉,去除皮脂,並少用酥皮、酥脆食物以及加工食品。6)多選擇清蒸、汆燙、清燉、涼拌的食物,並減少芶芡食物。7)每天攝取兩份新鮮水果,若要喝現榨果汁,切記不要濾渣、勿加糖。8)主動要求店家減少調味料、沙拉醬用量。9)主動要求店家供應白開水或無糖茶,每日至少攝取2000 ml的白開水。10)即使是外食,三餐仍應規律進食,少吃甜食、下午茶及宵夜。

工時長、壓力大 職場「三低」族陷憂鬱危機

工時長、壓力大 職場「三低」族陷憂鬱危機#憂鬱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採訪報導)林小姐外型亮麗,曾任職於國內電子大廠業務,外人很難看出她長年飽受憂鬱、躁鬱之苦,3年前,林小姐任職的公司景氣影響,不得不開始裁員,再加上本來的業績壓力,讓原本樂觀的她漸漸變的鬱鬱寡歡,睡眠品質也大幅降低,最後不得不離開職場,並且開始足不出戶,把自己關在家中。林小姐就醫後才發現自己罹患了重度憂鬱症,持續3年的治療,終於讓她重拾笑容,也回到職場,恢復正常生活。身心科診所黃偉俐醫師提醒,憂鬱症患者常常會因為別人的一句話,造成情緒大幅波動,但透過專業協助及正確的診斷,並且搭配用藥治療,患者就能夠抒發心理壓力,讓憂鬱的症狀得到改善。職場壓力大 身心科門診量漸增他表示,景氣不佳帶來工作壓力,統計有2/3民眾會因為減薪或裁員,造成的焦慮和壓力的情形,進而可能使自殺率上升。全球需求放緩,在產業調整與市場瓶頸下,台灣出口飽受影響,呈現負成長,甚至不少大企業傳出實施無薪假、裁員減薪,造成「職場三低族」的出現,也就是低薪資成長、低生活期待以及低身心耐受。黃偉俐醫師進一步說明,面對大環境情況普遍低落,隨著「三低」族群增加,身心科門診量也逐漸增加,可以預見未來面臨壓力,身心出問題的個案數將越來越多,且恐出現「三高」風險,即是無薪假人數增加,進一步造成失業風險高、工作時間長而導致感情與失婚風險高,另外則是壓力太大造成身心健康風險高。適時尋求諮商 培養興趣抗壓身心科醫師賴虹均也表示,培養興趣,調劑身心狀態和釋放壓力,並且維持適度並良好的社交,也有助於減少壓力荷爾蒙;必要時尋求諮商,她強調,諮商不代表病情嚴重,其內容可以包括職場、職涯、家庭、人際等領域,做一番整理,再重新出發。

小看血液循環不良 憂鬱癌症恐找上你

小看血液循環不良 憂鬱癌症恐找上你#憂鬱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東洋自古以來流傳的養生祕訣──少食長壽、深呼吸長命。其中,也有「深呼吸即是長壽」的說法。深呼吸所帶來的好處,可是多的數不清。直接一點地說,深呼吸能「治百病」也不為過。因為深呼吸的最大功效,就是促進血液循環。深呼吸可以將交感神經的緊張,替換為副交感神經占優勢,以利全身的血管開通。百病的源頭,就是因為血液循環出了問題。組織會因此陷入低營養、低含氧量,體內毒素逐漸堆積,難以排出體外。因為這種新陳代謝的障礙,身體組織失去生命力、抵抗力、免疫力,進而受到傳染病和癌症等各種疾病的侵襲。透過以下三個步驟:利用深呼吸法,改善血液循環改善,進而療癒疾病。病情就會逐漸好轉。具體來說,深呼吸對下列疾病皆有效果。1)癌症/易發生於高血糖、低含氧量、低體溫的部位。深呼吸法可以避免這三項原因,癌症的症狀也會因此好轉。2)糖尿病/過量飲食是最大的問題。此外,壓力也是原因之一,而深呼吸有緩和壓力和抑制血糖值的效果。3)心臟病/壓力及精神緊張會使血管收縮,引起心肌梗塞、狹心症等疾病。而深呼吸會擴張血管、讓血液循環得到改善,因此心臟病也能夠逐漸好轉。4)腦中風/腦出血、腦梗塞等疾病,同樣也是由血管異常所引起。因此,呼吸法對於這類疾病也有一定的效果。5)高血壓/深呼吸能使血管擴張、脈搏穩定,因此能夠改善高血壓的症狀。6)肝臟疾病/由於能夠恢復全身代謝機能,進而緩和肝臟的負擔。因此,肝臟異常也能漸趨復原。7)腸胃疾病/交感神經一緊張,會帶給腸胃強大的壓力。像是胃痛和腸道痙攣等就是最典型的症狀,其他還有胃酸過多、胃潰瘍、腹瀉、便祕等。而深呼吸,可以刺激副交感神經運作,腸胃也能較為放鬆,進而促進各種疾病的自然治癒力。8)皮膚病/異位性皮膚炎,也是壓力產生的典型症狀。因此,以深呼吸來刺激副交感神經的運作,就能抑制壓力反應,進一步促進新陳代謝,排出沉積在皮膚細胞等地方的毒素,恢復健康的肌膚。9)身心症/身心症是由於自律神經的平衡遭到破壞而引發,藉由深呼吸可以使其逐漸恢復。10)憂鬱症/常常吸氣、吐氣,就能活化腦內血清素的分泌。腦內血清素被稱為理性荷爾蒙,能夠改善憂鬱症和神經官能症(Neurosis)的症狀。11)手腳冰冷、虛寒/深呼吸可改善全身的血液循環,進而讓身體恢復暖和也是理所當然的。12)白髮/造成白髮的其中一個原因,是毛根處的血液循環不順暢。由於缺乏營養和氧氣不足,會造成黑色素沉澱的作用受到阻礙。可以藉由深呼吸打開微血管,改善血液循環,因此白髮也有恢復黑髮的可能。只是,同時必須戒除肉類和動物性脂肪等酸性食品,以及相當於皮膚毒藥的合成洗髮精、造型品。13)禿頭/掉髮跟白髮的形成原因相同,只要改善微血管的血液循環不良,或許會有復原的可能。在那之前,請務必捨棄對皮膚有害的化學物質、合成洗髮精等「掉髮凶手」。在洗頭髮之前,先拒絕廣告的洗腦吧!(本文摘自/空腹奇蹟/商周出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