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

冷氣團發威 長者外出活動保健小撇步

冷氣團發威 長者外出活動保健小撇步#心血管疾病

根據天氣預報顯示,今明兩天將會是這波冷氣團威力最強的時候,對此,國健局呼籲有晨間外出運動習慣的長者,應特別注意保暖,以免因天冷誘發心血管疾病等宿疾。國健局建議,長者於晨間外出運動時,應避免太早出門,最好等太陽出來、氣溫回升後再出門運動,且最好結伴而行。在運動前要做暖身運動,慢慢開始,逐漸增加強度,運動後也要有數分鐘的緩和運動。此外,外出活動的裝備也很重要,要選擇合適的運動鞋,鞋子以富彈性具止滑效果為佳,運動地點則應選擇平整陰涼的運動場地。吃飯前後一小時內不宜運動,若運動中有任何不舒適現象,例如頭暈、胸痛、心悸、盜汗等情形時,應立即停止運動。國健局建議,有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以及腰肩頸酸痛、手腳關節急性扭傷等個別健康問題者,應請專業醫師診察,接受醫師的評估,再選擇適合的運動種類與強度,以確保長者活動安全。

壓力大、常熬夜 年輕人血管也老化!

壓力大、常熬夜 年輕人血管也老化!#心血管疾病

去年11月家喻戶曉的「國寶」茂伯因心肌梗塞,傳出在家中昏倒後猝死,讓社會大眾感到非常震驚;後續新聞也接連報導好幾起民眾因心肌梗塞猝死的消息,綜觀這些個案,之前除了偶爾心悸、氣喘之外,生前的健康狀況似乎都相當正常,甚至鮮有心臟病相關的病史,也使得一般民眾產生疑問:為什麼「看起來」這麼健康的人會突然猝死呢?根據衛生署最新公布99年國人十大死因,雖然癌症還是榜首,但心血管相關疾病已經蟬聯4年(2007~2010)十大死因第二、三名,台灣每年有近萬人罹患心血管相關疾病,足以證明心血管疾病已經嚴重威脅國人健康,成為我們不容輕忽的疾病。心臟所需的氧氣及養分都是由冠狀動脈輸送,因此冠狀動脈可謂心臟的動力。簡單地說,任何影響心臟血管系統的疾病都可稱為心血管疾病,進而造成心臟、腦部與周邊血管病變,包括心臟病、高血壓、高血糖、中風、心肌梗塞等;這些疾病都有一個共通的特點-動脈粥樣硬化(atherosclerosis)。膽固醇跟動脈粥樣硬化很有關係,當體內的膽固醇多過身體所需時,它會在通往心臟或腦的血管壁上累積,久了就會阻塞血管的血流,造成病變。但是膽固醇就是造成心血管疾病的原凶嗎?康聯預防醫學院長陳皇光醫師表示,很多人一聽到膽固醇都非常的害怕,覺得膽固醇是造成心血管疾病的原凶,但其實不是所有的膽固醇都是對人體有害的,人類的身體還是需要有一定份量的膽固醇來維持正常機能。陳皇光醫師指出,膽固醇是一種由肝臟製造出來,有點像脂肪的東西,它大致可分為2種,所謂「壞的」膽固醇會造成血管栓塞,叫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而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是另一種能清除血管內的膽固醇,所以可以稱它是「好的」膽固醇。簡單的說,壞的膽固醇越多,越容易引起心血管疾病;而好的膽固醇越多,越能減少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雖然難以預測,但從家族病史、年齡大小、飲食習慣、生活態度、空氣污染、工作壓力、氣溫高低、老化程度等原因都與心血管疾病有相當大的關聯,換言之,生活中危機因素越多的人,越容易患上心血管疾病。雖然老化是心血管疾病很重要的關鍵,但不代表年輕人就沒有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危機,臨床上出現17、18歲的青少年的血管相當於80歲的老化程度等案例已是屢見不鮮。現代社會競爭激烈,許多上班族因為工作壓力大、長期情緒緊張或抑鬱、大吃大喝又無法定時規律的運動,再加上抽菸、喝酒、熬夜等生活習慣,更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會。藉由控制這些外在環境所對健康造成的影響,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時常保持好心情,避免緊張、焦慮和憂鬱等負面情緒對血管的損害,也可以減少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會。健康小常識 ●總膽固醇(T-CHO,Total Cholesterol)的正常值範圍應低於200mg/dl。 ●膽固醇平均值會隨著年齡及性別而變動。 ●血中膽固醇主要來源為肝臟,大約20%來自於食物(蛋黃、內臟、帶殼海產、肥肉等)。●總膽固醇若持續升高,容易引起心臟的冠狀動脈硬化及腦動脈硬化等疾病。●血膽固醇高者首先要改變飲食,改吃低膽固醇的食品,如果這樣還無法降低就必須配合藥物治療。

兩臂血壓差過大 罹心血管疾病風險增

兩臂血壓差過大 罹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心血管疾病

根據《每日郵報》(Dailymail)報導指出,有醫師觀察28份病例報告後發現一個結論,雙手手臂收縮壓差超過15毫米汞柱(mmHg)或以上,是血管硬化或狹窄的徵兆,這樣的患者死於心血管疾病的機率,較一般人高出2.5倍。而這份研究報告,已被發表在國際知名《手術刀》(The Lancet)期刊上。研究領導人,艾塞斯特大學(Exeter University)克拉克(Christopher Clark)博士解釋,當一隻手臂的收縮壓小於另一隻手臂,代表低血壓的那隻手臂血流量不足,造成心血管疾病的機率提高了2.5倍。此外,如果因此影響到大腦的血流量,那麼中風的機率也提高了1.5倍。克拉克博士表示,雙臂血壓的差異,是重大疾病早期的徵兆,必須做更進一步的檢查,再針對檢查結果給予抗血栓的藥物或進行生活型態的改變。研究人員亦建議,即使沒有高血壓病史的民眾,也應該養成規律測量血壓的習慣,且要同時測量兩隻手臂,將血壓數值記錄比較。※圖為量測血壓的示意照,翻攝自dailymail.co.uk。

老人冬天水喝不夠 增心血管病風險

老人冬天水喝不夠 增心血管病風險#心血管疾病

阮綜合醫院心臟內科江俊賢主任表示,在冬季心血管疾病易於清晨剛起床時發作,首要原因是身體在低溫狀態下,週邊的血管會收縮,使血管阻力及血壓上升,造成心臟負荷增加,因而增加腦溢血和心肌梗塞發作的風險。其次是遇到天氣寒冷,大部分的人都懶得動,造成如腦、心肌、內臟等身體器官的血流量減少。加上冬季因排汗減少,水也比較少喝,尤其老年人口渴的感覺差,常常攝取水分不足,血液黏稠度增加,血管阻力及血壓上升,血栓也容易形成,增加腦梗塞和心肌梗塞發作的機會。此外,冬季容易罹患呼吸系統的毛病,例如上呼吸道感染、支氣管炎、肺炎、氣喘,都會加重原有心臟血管疾病的病情。 江俊賢主任說,當發現自己或家人有突然眩暈、劇烈頭痛、視力模糊、肢體麻木無力之中風先兆,或胸口悶痛、呼吸急促、心頭小鹿亂撞等心肌缺氧症狀時,都應立刻送醫檢查。在溫度出現大幅變化時,一定要特別注意保暖及身體狀況,除了按時服藥,做好自我健康管理之外,許多人在冬季容易大吃大喝,攝取過多熱量、鹽份、糖份,對心血管疾病患者而言,都會增加風險。江俊賢主任指出,對自己或是家有六十五歲以上老人家,應該要注意的是保暖,不要忽略穿厚毛襪,維持足部血液循環。其次要攝取適當而足夠的水份。飲食方面不要太鹹、太油,煮飯炒菜時要多採用清蒸或水煮,少吃高膽固醇的食物,如蛋黃、海鮮內臟等。且要多攝取高纖維的蔬菜水果,可以幫助降低血中膽固醇濃度。

多吃蔬菜、魚、植物油 降血中脂肪

多吃蔬菜、魚、植物油 降血中脂肪#心血管疾病

受到西方精緻飲食文化的影響,加上忙碌的現代人經常以速食或便當草草果腹,三餐老是在外的外食人口暴增,導致罹患高血脂方面疾病者越來越多。從民眾的健康檢查報告中更發現,高血脂症有普遍化和年輕化的趨勢。尤其高血脂症剛開始沒有明顯症狀,往往等到突然爆發心肌梗塞才讓人警覺事態嚴重。(圖:取自國際血脂衛教協會)阮綜合醫院糖尿病內分泌科簡誌銘醫師表示,高血脂症即是由於血中脂肪過高所產生的疾病,也是造成動脈硬化症和心臟病發生的重要危險因子,嚴重的話將造成血管阻塞、動脈硬化、心肌梗塞、腦中風和心臟病。引發高血脂症的禍首──血脂肪,就是在血管內隨血液流動脂肪,包括膽固醇和三酸甘油脂兩種。其中膽固醇分為高密度膽固醇和低密度膽固醇兩種。低密度膽固醇含有大量小體積膽固醇,很容易滲入血管內壁造成動脈硬化,被稱為「壞的膽固醇」。反過來,高密度膽固醇含有大量磷脂類,可帶走血管內的膽固醇,更發揮清潔血管的作用,防止進一步的動脈硬化,又稱為「好的膽固醇」。此外,三酸甘油脂過高,也是造成動脈硬化的重要因素,只是影響程度略低於膽固醇。簡誌銘醫師指出,高膽固醇的食物大多存在動物的內臟和蛋黃內,動物性的油脂更是高膽固醇的來源,這些食物應盡量少吃;但魚和植物油屬於不飽和脂肪酸,即可以多吃,蔬菜含有豐富纖維質又熱量低,多吃也有助降低血脂肪。簡誌銘醫師說,經過三個月生活和飲食的調整後,若改善或恢復正常,應維持並定期追蹤。若沒有明顯改善,則應該接受藥物治療,特別是有家族遺傳體質者及更年期後婦女,需要長期服用藥物控制高血脂症,以預防心血管疾病發生。

過年飲食減少鹽攝取 水果入菜增風味

過年飲食減少鹽攝取 水果入菜增風味#心血管疾病

連續九天的春節假期即將到來,家家戶戶忙著除舊佈新歡喜慶團圓的同時,國民健康局特別提醒罹患心血管疾病民眾,在享受年節歡樂氣氛的同時,也不要忽視對自己健康的照護。農曆年前,婆婆媽媽開始準備大掃除以及忙碌於過年準備事務,提醒尤其已經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婦女,忙碌中要讓自己有適度的休息,不要太勞累,以及打掃時避免突然用力提起重物等。而連續九天的春節假期,親朋好友聚集打麻將或是上網打電動,記得要定時起來動一動,注意不要熬夜或過度玩樂,以免增加心臟血管的負荷。另也要避免讓自己情緒起伏太大,以免造成血壓升高,誘發心絞痛、心肌梗塞或腦中風的發生。提醒民眾一旦於春節期間出現如胸悶、胸痛、手臂疼痛、呼吸困難、噁心、極度疲倦、頭暈等心臟病發作症狀,應立即送醫接受治療;有冠狀動脈病史者,在送醫前,可先使用醫師開立的舌下含片,做緊急救護,再送醫接受治療。另呼籲民眾牢記FAST辨別中風四步驟:一、「F」就是FACE,請患者微笑或是觀察患者面部表情,兩邊的臉是否對稱;二、「A」就是ARM,請患者將雙手抬高平舉,觀察其中一隻手是否會無力而垂下來;三、「S」就是SPEECH,請患者讀一句話、觀察是否清晰且完整;當三者症狀出現其中一種時,就要趕快送醫。四、「T」就是TIME,要明確記下發作時間,立刻送醫,爭取治療的時間,把握「急性中風搶救黃金3小時」。依據研究顯示,飲食中的鹽(鈉)攝取過多是血壓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減少鹽(鈉)的攝取,不論是一般人或是高血壓患者,均能降低血壓。春節期間、家族團圓、親友互訪時,國民健康局提醒在烹調一桌桌豐富料理款待親友時,別忘了「少鹽、低鈉」的料理主軸!衛生署建議成人每日鈉總攝取量不要超過2400毫克(即食鹽6克),民眾在過年期間可經由醋或檸檬、蘋果、鳳梨、蕃茄等水果的特殊酸味,可增加菜色的味道,減少調味料的使用以及烹調方法的改變,來減少飲食中鹽鈉的攝取,讓您輕鬆煮出美味的減鹽健康佳餚。此外,大家準備年菜購買市售食品前,應先檢視包裝上營養標示的鈉含量,避免攝取過多鈉含量的食品。春節期間,若遇寒流來襲,提醒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的三高患者,以及肥胖、有吸菸習慣、缺少運動以及有家族遺傳心血管疾病的高危險群,天氣變冷造成血管收縮、血壓上升,要特別注意保暖,除帽子、口罩、手套及保暖衣物不可少,也要注意鞋襪防濕,以避免足部受潮,而引起凍傷,尤其需特別注意,長輩最易受天寒而影響身體的狀態,家人要特別關照長輩的起居與活動,讓長輩更感受到有天倫之樂的年節氣氛。年假期間,鼓勵民眾仍保持規律運動的好習慣,建議家中有早晨出門運動習慣的長輩或心血管疾病患者,清晨起床及外出時要特別注意禦寒保暖,避免太早出門,最好等太陽出來、氣溫回升後再出門運動;最好能結伴運動,並記得運動前要進行暖身運動,慢慢開始,逐漸增加強度;運動後也要有數分鐘的緩和運動,運動中有任何不舒適現象,例如頭暈、胸痛、心悸、盜汗等情形時,應立即停止運動,必要時須儘速就醫。掌握上述春節保健小秘訣,讓您健康快樂過好年。

冬天泡湯好舒服 心血管病患可泡嗎?

冬天泡湯好舒服 心血管病患可泡嗎?#心血管疾病

時至寒冬,為心血管疾病主要發病時節。此時氣溫下降、造成週邊血管收縮,因而全身血壓上升。而冬天血液循環變差,對於一些本來就有心血管疾病的病人,這些疾病 發生的機率相對提高很多。而冬天許多國人崇尚進補大魚大肉,這些高油脂高熱量高鹽分的食物,在快速且大量的攝取進體內反而對身體不見得有幫助。冬天洗個熱呼呼的溫泉,可以放鬆全身肌肉,促進血液循環,但已知有心臟病的患者可以泡溫泉嗎?亞東醫院心臟血管內科黃姍惠醫師表示,根據日本研究指出,長時間泡在過熱的水中,深部體溫上升,導致血管內血液變濃稠,凝血功能會變強,可能導致中風及心肌梗塞;此外,泡溫泉會增加交感神經興奮,導致心跳加速、血壓上升,而增加心肺的負擔,因此對於心血管疾病患者有幾項建議:1.開始泡溫泉前,應先喝一杯白開水;泡溫泉的過程中,水分會流失,應適時補充水分。2.隨年紀增加,對冷熱感受度較差,建議老年人及糖尿病患者泡澡溫度要稍微涼一點。3.不可一下子泡在溫泉中,對血壓影響很大,可以進行半身浴(只泡到肚臍),對心肺的負擔會減輕。4.如要進行全身浴,建議不可超過15~20 分鐘。5.應有家人陪伴,如感到呼吸困難、噁心、頭暈、胸悶等不適,應停止泡溫泉。6.對於血壓控制不良或近期發生過心肌梗塞的患者,應先詢問心臟科醫師意見。哪些危險因子會造成心血管疾病?抽菸、肥胖、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男性、年紀大、家族史、停經後,這群人都是屬於高危險,比平常一般人較容易造成心血管相關疾病,應有任何症狀或是定期做健康檢查。預防心血管疾病:1.降低危險因子:戒菸、減重、飲食運動、控制血壓、血糖、血脂肪;已罹患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之病患,建議按時服藥,定時回診,監測治療效果。

不動又吃太好 年輕人罹心血管病變多

不動又吃太好 年輕人罹心血管病變多#心血管疾病

「六十八歲的老翁,睡覺醒來突然中風了!」這是在寒冷的冬天裡最常見心血管疾病。由於人體的血液循環較差,加上能量及氧氣的需要量增加,便使得原本功能不佳的血管更加「滯礙難行」,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自然也就跟著增加了。心血管疾病包含心肌梗塞及腦中風等。腦中風是國人十大死因的前三名,容易遺留身體功能殘障,造成生活自理及工作生存威脅,及整個家庭的負擔。阮綜合醫院高血壓衛教師吳曄薰表示,一般而言中、老年人最難逃這類疾病的糾纏,但隨著生活形態改變(運動量減少)及生活飲食的西化(高脂肪),有愈來愈年輕化的傾向。男性在45歲後要特別留意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女性則因為有女性荷爾蒙可以保護心血管的功能,因此通常在停經後才容易引發心血管疾病。高血壓是動脈硬化的促成因子,因為血壓過高會促使動脈硬化,導致腦出血及腦栓塞;糖尿病患者由於長期的血糖偏高,會使心血管提早硬化,引發心臟、血管的問題。除了疾病因素外,家族遺傳、體質及肥胖等。膽固醇中低密度膽固醇過高或三酸甘油酯過高的患者,易形成血管粥狀硬化,造成血管阻塞。然而高密度膽固醇本身也具有保護心血管的功能,因此提高高密度膽固醇 (建議維持40mg/dl以上),就保護了心血管。另外值得提醒的吸菸族,尼古丁已證實會加速血管粥狀動脈硬化,也呼籲癮君子戒菸。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