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寶寶

網友熱搜10大育兒關鍵字

網友熱搜10大育兒關鍵字#媽媽寶寶

企劃.文/游資芸 採訪諮詢/小禾馨小兒專科診所主治醫師、臺大醫院小兒科兼任主治醫師戴君芙.雙和醫院復健醫學部職能治療師曾雅鈴.靖娟兒童安全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林月琴.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劉黛玲 育兒路上遇到難題的時候,第一個動作常是在網路上搜尋解決方法,但從四面八方而來的答案,卻不一定正確!本次特別企畫,整理網友熱搜10大育兒關鍵字,並專訪4大領域專家傳授36招,一次解決最常遇到育兒難題Top10,拯救爸媽脫離教養困境! Top1 媽媽想放風 3個月內寶寶可以出門嗎? 3個月內寶寶儘量不要去公眾場所、醫院等,若想帶寶寶出門透氣,可選擇一般公園,或較空曠通風的地方,以減少病毒傳染機會。同時,出門務必注意保暖、防曬和吹風3件事,隨時照護寶寶的健康。 Top2 有種渴望叫「吸吮」! 口腔期寶寶怎麼照顧? 爸媽稍不注意,就發現寶寶拿著遙控器吃得津津有味,看了好氣又好笑!滿足0~1歲口腔期寶寶4大方法,包括:不阻止、給予安全吸吮物、預防寶寶拿到危險物、常洗手和消毒,陪伴寶寶度過口腔期。 Top3 寶寶一哭可以抱嗎? 寵愛與寵壞如何拿捏? 在寶寶1歲前,儘量多抱和給予安全感;等到1~2歲,開始漸進式放手,不要完全滿足孩子。但是離別擁抱、安慰性擁抱一輩子都不用停止,多給孩子愛跟關懷,未來親子溝通較良好。 Top4 以前做錯現在改! 孩子坐汽座要注意哪些事? 家長看過來!法規規定2歲內孩子要乘坐後向式汽座,並持續使用汽座至4歲,而4歲以上孩子為避免安全帶勒脖,可使用坐墊來增高。此外,並注意汽座不可放前座、儘量置於駕駛後方、撞擊過的汽座不要使用等8大要項。 Top5 寶寶半夜哭不停 爸媽何時才能一覺到天明? 訓練寶寶睡眠規律,可在3個月大後,增加他白天的清醒時間,並在清醒時就把他放到嬰兒床上,且在6個月大後建立固定睡眠時間和睡前固定活動。當寶寶半夜哭醒,爸媽可針對各月齡寶寶的生理特質,善用3方法快速哄睡。 Top6 寶寶最常中的特殊病毒有哪些? 寶寶生病的時候,距離最近、能立即給予照護的是爸媽,不是醫生,爸媽能否第一時間觀察並判斷寶寶需要做哪些緊急處理,十分重要!趕快了解孩子最常得的5種特殊病毒。 Top7 高需求寶寶的情緒像炸彈 爸媽如何拆解? 每個高需求寶寶都是一顆不定時炸彈,讓人擔心不知何時會引爆!提醒爸媽,這樣的孩子不要硬碰硬,先了解高需求寶寶的11項特質,並學會搞定他的3大絕招,面對寶寶哭鬧你也可以輕鬆以對。 Top8 長輩帶孫問題多 隔代教養如何溝通? 隔代教養常有餵食、給甜食、語言刺激少、過度保護等問題,長輩也常做傷害孩子的事而不自覺,如:燒香、抽菸、給寶寶坐學步車等,建議以不著痕跡法、老師現身說法、正面鼓勵法來溝通,若溝通無效可儘量自己帶孩子。 Top9 孩子哭鬧不給看3C 爸媽可以怎麼做? 孩子一哭鬧就給3C產品,容易讓他習慣聲光刺激的安撫方式,將影響未來的學習,甚至沉迷於3C。建議各年齡層以不同方式安撫孩子,並採取轉換環境,以及親自陪玩的方法,來終止孩子的哭鬧。 Top10 孩子愛試探大人底線 如何告訴孩子這件事不可以? 希望孩子聽懂並配合爸媽的指令,先了解孩子是否具有3大發展能力,以及各年齡層能回應哪些指令,並把握4歲前「處理大事.忽略小事」與5歲後「指令明確.多給讚美」兩大原則,幫助孩子試著聽懂爸媽的話。 ※原文刊載於2020年01月號《媽媽寶寶》395期。 ※原文連結https://www.mombaby.com.tw/parenting/babycare/articles/16219 ※延伸閱讀 高需求寶寶情緒像炸彈.爸媽不要硬碰硬!用3招拆解他的心 孩子愛試探大人底線.先別罵!2原則告訴孩子這件事不可以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s://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mombaby》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別急,慢慢學,一定會

別急,慢慢學,一定會#媽媽寶寶

文‧圖/吳品萱 Mitch和Marty兩歲多,家裡請了一位新的保母,第一次見面看到孩子還在穿尿布,就對著我說「這樣不行啦,我家小孩一歲多就戒尿布了!」這番話從比我還年輕的保母口中說出,我有點訝異。現在的家長不會讓小孩太早戒尿布,一來是器官還在發育,不太好控制;二來也怕造成寶寶壓力大,導致憋尿。 聽建議嘗試戒尿布.結果是保母走人 因為尊重每個保母不同的帶法,我們就加減試試看,加上她信誓旦旦表示一定很快就可以成功,我聽取她的建議,買了新的小馬桶和坐墊,還有學習褲。故事會寫出來,當然是因為失敗了!兩個小孩輪流弄濕褲子,保母氣餒,小孩更對這個「不讓他們穿尿布的保母」越來越反感。結局就是保母不到一個月就離職,我們也沒有再繼續嘗試。事情過了一個月之後,孩子們開始上學,看到同學們都自己上廁所,很快就戒了尿布。 我看過一篇報導說:嬰幼兒的發展有快有慢,但到了六七歲,大致上會到一樣的程度。翻譯之後就是——不管你家是十個月大會走路、一歲戒尿布、兩歲戒奶粉,還是三歲自己睡,總之,到了要上小學之前,大家通通都會了啦! 大人戒斷就很難.更何況是嬰兒 兩兄弟快要滿四歲了,很多人對於他們還在喝奶粉很訝異,問我怎麼還不戒,我都反問「為什麼要戒?」沒錯,一歲之後營養開始來自於食物,三歲以後也沒有喝配方奶的必要,甚至有的寶寶兩歲開始就不喝,但如果有好好吃飯、體型沒有過度肥胖、也不會造成經濟負擔,為何需要戒奶粉呢?我本人喝奶粉喝到七歲,也是頭好壯壯。我認為孩子會有自己的步調,也許很快有一天,他們會主動說「我們不想再喝奶粉了!」 關於戒斷,本人採取自然路線,大人戒菸、戒酒、節食都這麼難了,更何況是小寶寶。以戒奶嘴來說,Marty本來就不需要,哥哥Mitch則是一路吃到快三歲。原本還有點擔心咬合問題,沒想到有一天咬破了奶嘴,自己就說不需要了。我認為,孩子會自己長大的,每個人速度不一樣,爸媽們別急。 小孩一下就長大了,我倒還希望他們長慢一點,我現在可是超懷念他們嬰兒時期牙牙學語、蹣跚學步的樣子!   ※原文刊載於2019年12月號《媽媽寶寶》394期。 ※原文連結https://www.mombaby.com.tw/celebrities/columnist/articles/16028 ※延伸閱讀 品萱辣媽的雙寶生活日記:千教萬教,還是「身教」最重要! 品萱辣媽的雙寶生活日記:孩子,我必須告訴你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s://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從小帶著孩子環遊世界!親子旅遊作家見證孩子的成長

從小帶著孩子環遊世界!親子旅遊作家見證孩子的成長#媽媽寶寶

文.整理/劉敏涵 採訪諮詢.照片提供/親子旅遊部落客暨《非洲親子自由行》、《中東的美麗與哀愁》作者蘇菲 親子旅遊作家蘇菲,從學生時期就熱愛旅遊,育有孩子之後,仍然不阻擋她對於旅遊的熱情,從孩子還是小嬰兒時,不論是背著、扛著,也帶著孩子一起踏上旅途,逐步環遊世界,至今旅遊足跡遍及歐、美、亞、非四大洲,留下許多寶貴的親子回憶。 「旅行對我來說,就是生活的一部分,能夠體驗不同的生活,感受不同樣貌的人文風情,而有了小孩之後,我覺得除了那部分的體驗和感受外,努力去製造一家人共同的回憶,賦予了旅遊更深一層的意義。」親子旅遊作家蘇菲笑著說。 旅遊一直在蘇菲的生活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隨著她成為母親之後,更讓她領略到旅遊格外的價值。「親自帶著孩子認識世界的多樣化,不預期孩子能記得多少,或是學習到什麼,旅遊途中的每個小細節都成為了很好的機會教育。」 帶著孩子勇闖非洲.意外插曲化為美好回憶 相信一般人帶著孩子去旅遊,通常是到日本、韓國等已開發國家,不過很特別的是,蘇菲曾帶著當時4歲的女兒小饅頭一起勇闖遙遠的中東地區,今年則是嘗試實踐非洲之旅。 她說,「我和女兒都很喜歡動物,我們會一起看國家地理頻道,看到非洲大草原上獅子、獵豹追殺其他動物的情景,以及一年一度的非洲動物大遷徙,那種很浩瀚、壯闊的景象讓我們印象很深刻,因此就興起了到非洲的念頭,希望親眼看到動物自由自在、奔跑、跳躍的模樣。」 一般人對於非洲的認知有限,再加上國際媒體的相關報導,呈現的是經濟落後、飲食環境不衛生等樣貌,即使是旅遊愛好者也通常望之卻步。不過蘇菲發現,其實實踐非洲親子行其實並沒有想像中困難,只要事前做足行前準備,出發旅行之前再三確認細節,實踐非洲旅遊的夢想並不遙不可及! 「旅途中會遇到什麼事情也是無法預料的,我們能做的就是儘可能把該準備的東西備妥,遇到狀況就靠臨場應變,所有的突發事件,事後都會變成美好的回憶。」 以為孩子不見了!原來是去找人自拍 她分享,今年暑假帶當時6歲的女兒小饅頭到納米比亞玩時,到了海鮮餐廳吃飯,沒想到女兒一下子就淹沒在人群裡,讓她感到很慌張。 「我完全看不見她,因為她太嬌小了,而黑人們又都蠻高大的,當時我緊張了一下,一直用眼神搜尋她的蹤影,後來讓我發現,原來她正在跟餐廳裡的服務生們玩自拍,被圍在中間,難怪看不見她!」 她笑說,「事後服務生跟我說,是小饅頭主動問他們要不要一起拍照,真是太有趣了,比媽媽大方多了!」雖然帶著小小孩出門,到遙遠的國家旅遊會面臨許多考驗,但在旅途中有著孩子相伴,也能讓她發現孩子令人驚喜的一面!   ※原文刊載於2019年12月號《媽媽寶寶》394期。 ※原文連結https://www.mombaby.com.tw/parenting/entertainment/articles/15997 ※延伸閱讀 親子旅遊不只留下美好回憶.也能養成孩子的獨立能力 寶寶多大時適合出國?該選自助或跟團?親子旅遊作家來解答!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s://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產檢神隊友NG3行為&必做5件事

產檢神隊友NG3行為&必做5件事#媽媽寶寶

文/游資芸 採訪諮詢/光田綜合醫院護理部產兒科護理長李香嫺 懷孕不是媽媽一個人的事!每個男人在即將當爸爸前,都必須先有這個認知。現在才覺醒也不晚,從陪同老婆產檢開始吧,快學習產檢神隊友必須做到的5件事;給老婆一個充滿陪伴的無憾孕期,每個爸爸都責無旁貸。 護理長目擊!準爸爸3大不ok 有一些準爸爸,在陪同產檢時出現讓旁人搖頭、孕媽咪心碎的行為,光田綜合醫院護理部產兒科護理長李香嫺以在臨床上接觸到的案例,提醒準爸爸們不要犯同樣的錯誤喔! NG1:沒完沒了地滑手機 永遠都在滑手機,總是不停地講電話,是準爸爸在候診區最常做的事,不但等待產檢時頭也不抬,連進了診間也捨不得放下掌中機,「人來了,心卻沒來!」李香嫺護理長認為,準爸爸心不甘情不願、不耐煩的態度,會令孕媽咪感受不到孩子的爸對自己和胎兒的重視。 NG2:放孕婦一人產檢加照顧大寶 李香嫺護理長曾在門診碰到一個真實案例,一對爸媽帶著大寶來產檢,媽媽一人大著肚子產檢的同時又要照顧大寶,而爸爸專注在一旁滑手機。「平時有沒有在顧小孩,從這裡就看得出來!」李香嫺護理長嘆氣說,搞到護理人員都必須「下海」幫忙,忍不住吐槽爸爸:「你也照顧一下大寶好不好!」 NG3:孕媽咪沒得坐,爸爸霸著候診椅 掛到名婦產科醫師的診,都有一件無可奈何卻無法改變的事,就是「等」,等待的問題不大,問題比較大的是診間門口候診椅比捷運博愛座還難搶,這時候總會碰到一些準爸爸無視孕媽們的需求,巴著椅子盡情滑手機,讓孕媽咪捧著肚子有苦難言。提醒準爸爸們,坐下前,先看看四周有沒有孕婦喔! 產檢神隊友必學5件事 想當一個產檢神隊友,一點都不難,李香嫺護理長以多年臨床經驗告訴準爸爸們,陪同產檢最少要做到以下5件事: 第1件:準備陪檢包 孕期容易忘東忘西,孕婦出門易抓狂!產檢前,老公可幫忙準備需要帶出門的物品,如:孕婦手冊、健保卡等,讓孕媽咪只要準備好自己,換好衣服坐在客廳等就好。 第2件:至少要當司機 孕婦自己開車很危險,產檢神隊友對自己最基本的要求,至少要當一名盡責的司機。 第3件:做一個陪伴者 「陪伴」的定義,不是人來就好,心也要跟著來,準爸爸在產檢過程中要「人心合一」的陪伴,才能感受讓孕媽咪感受他對產檢的在意。 第4件:幫忙掛號結帳領藥 孕婦每次產檢都要驗尿、量體重與血壓,加上有時需要抽血、做檢查,容易手忙腳亂,這時準爸爸可幫忙報到、結帳、領藥及預約下次產檢日期等,讓孕媽咪只要坐在候診椅休息即可。 第5件:隨時傾聽、適時支持 受到孕期荷爾蒙影響,孕媽咪可能會變得脾氣暴躁、情緒敏感,準爸爸要當一個傾聽者,讓她可以有宣洩的出口,適時釋放壓力,並用正面鼓勵的方式,給予心理上的支持。   ※原文刊載於2019年12月號《媽媽寶寶》394期。 ※原文連結https://www.mombaby.com.tw/pregnacy/notes/articles/15907 ※延伸閱讀 老公不陪同產檢常是憂鬱主因!孕期這件事一定要注意 驗孕產檢流程好像走迷宮.護理長帶妳走一次產檢時程與流程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s://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4方法帶孩子出門旅遊不哭鬧!

4方法帶孩子出門旅遊不哭鬧!#媽媽寶寶

文/前台大醫院北護分院復健科小兒職能治療師黃彥鈞 親子旅遊比一般旅遊挑戰更大,爸媽可在帶孩子出門前先做好4個準備,包括:確認孩子生理狀況、先在家中或短程外出時先演練、嘗試適合且有效的安撫方式、使用「感覺輸入」緩和孩子情緒,以提升親子旅遊的遊玩品質。 親子旅遊對孩子的2大好處 好處1:提升適應能力 爸媽常因為怕麻煩或認為孩子太小還難習慣新環境,擔心孩子少見多怪、難以預測會發生什麼事,怕他受傷或挫折便較少出去走走,可能會漸漸地造成孩子到了新的地方就會觀望很久,或逃避拒絕嘗試新事物。這部分真的需要練習才能提升,最好的方式就是直接接觸,多去看看不同的地方、陌生的人事物,自然而然會減少畏懼的情緒。 好處2:大量的感官刺激 學齡前的孩子是各種發展的黃金期,特別是大腦的感覺統合,感統能力越好,適應環境的能力越好,速度也越快,促進感統的原則就是在生活中給予多元的刺激,出門旅遊是其中一種不錯的方式。 一開始可到家裡附近的小公園、親子館,根據孩子的狀況漸漸調整,之後搭乘不同的交通工具到遠一點地區、外縣市,進而過夜或出國,慢慢接觸到不同的景色、食物、溫濕度與生態。 從感覺統合基本的觸覺、前庭覺(速度方向)、本體覺(旅遊所需要的肌耐力和走動)到其他的視覺、嗅覺、聽覺都是很豐富的刺激饗宴。孩子可以學習習慣、忍耐、搭配、預想各種可能的情景,從中加強計劃與適應能力。 4方法讓親子出遊更融洽! 方法1:確認孩子生理狀況 出遊時多注意孩子的生理需求,如:考慮上廁所的時機、飲食及飲水的需求和時間點,孩子大概多久會累?並根據常見變數來規劃行程或做好應變措施。 方法2:先在家中或短程外出時先演練 可使用繪本或當地的旅遊資訊(看圖片或影片)做事先預告,並在家中或短程外出時預先演練。 方法3:嘗試適合且有效的安撫方式 短程外出建議至少帶3~5樣玩具或安撫小物,如:喜歡的東西、書籍、玩偶或健康的食物、水果、點心等,長途外出則需要準備更多。爸媽千萬要避免因孩子哭鬧而妥協給予電子產品(手機、平板),或是強硬要孩子順從等作法。 方法4:使用「感覺輸入」緩和孩子情緒 環境的刺激量(聲音、光線、速度、陌生人)太多、太強烈,超過孩子可以接受的量時,他們可能會侷促不安或情緒爆炸,此時可試試看抱著孩子,讓他們不要看、停止接受視覺刺激,並用手稍微遮一下耳朵降低聽覺刺激,接著使用觸覺輸入(按摩、撫摸四肢、臉龐、頭髮)、深壓覺(擁抱時加一點力氣),給他們穩定感、前庭覺(低頻率的搖晃),讓孩子擁有安心的感受。 同時,加上溫柔低沈緩慢的話語安撫,取代責怪、壓抑,引開孩子的注意力,且藉此觀察孩子適合使用何種方式,他們慢慢學習到如何從環境中調整自己,未來可接受的刺激量也會逐漸增加。   ※原文刊載於2019年12月號《媽媽寶寶》394期。 ※原文連結https://www.mombaby.com.tw/parenting/babycare/articles/16021 ※延伸閱讀 【黃老斯聊教養】從養寵物看見他人.讓孩子心中不只有自己 【黃老斯聊教養】情境式教導孩子自我保護.比說教更有效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s://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孕媽咪面試官‧月子婆婆的2好3WHY

孕媽咪面試官‧月子婆婆的2好3WHY#媽媽寶寶

文/黃煜嵐 月子婆婆分為自己私人接案和月嫂機構指派合作的月子婆婆到府服務。機構的好處是會簽訂合約保障彼此,不會出現臨時被放鳥的情形,雖然私人接案的風險較大,但人選通常都是透過親友間口耳相傳,因此不適任的機率也比較低。 月子婆婆的工作內容主要為協助照顧產婦、新生兒、料理月子餐飲與處理簡單家事。內容皆可依媽媽的期望與月子婆婆個別溝通,因為到府坐月子屬於貼身照顧,因此服務過程中非常重視溝通與事先說明。 面訪除了可以了解這個人以外,也能看到一些電訪看不到的肢體語言,藉由言語上的了解和肢體的觀察,希望媽媽都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月子婆婆。 好專業.相關證照越多越好 一位專業的月子婆婆,一定需要保母執照、受過月子課程訓練的證明或其他專門培訓的課程,在面試前,可以請月子婆婆先示出基本的證明文件,若她再三推拖,媽媽們心裡的警報器就要準備作響,畢竟是請到家中來照顧妳和寶寶的,對月子婆婆專業上的要求,媽媽絕對不能妥協。 好溝通.意見不同仍可調整 每位月子婆婆提供的服務都不太一樣,建議工作項目需要在事前就先制定清楚。其他眉角像是清潔的習慣、使用廚房的要求等,都要等到真的相處過後,才能更進一步做調整,但若妳和月子婆婆本就處在不同頻率上,再怎麼講都是陰天曬棉被(白搭),找到一位好溝通的月子婆婆,媽媽也會較省心力。 WHY.為什麼喜歡月子婆婆的工作? 月子婆婆除了要有一定的專業知識外,更需要且無法取代的是一顆愛孩子的心,若月子婆婆言語間流露出對孩子的愛,媽媽當下是會被感動的,若世界上多一個人來一起疼愛照顧妳的寶寶,相信也是這個孩子的福氣。 WHY.上一份月子婆婆的工作有做滿合約日期嗎?為什麼? 從這個問題的回答,就可以知道月子婆婆上一份工作的情況,若沒做滿原因為何?若月子婆婆委婉地說:和上任雇主觀念不合。媽媽也別急著下定論,這反而是個好機會詢問她的觀念是什麼?從答案中思考,這位月子婆婆究竟適不適合自己。 WHY.妳覺得妳能勝任我們家的月子婆婆嗎?為什麼? 月子婆婆和媽媽的關係,除了是僱傭關係外,更應視為合作夥伴,媽媽可以利用這個開放式的問題從她的回答中,得知她對自己是否有適度的自信和正向的態度,也會將此態度帶入妳的家庭裡或感染給寶寶。相談甚歡後,媽媽若是滿意這位月子婆婆,在開心之餘,也別忘了和月子婆婆簽訂合約,以保障雙方日後的權益。   ※原文刊載於2019年12月號《媽媽寶寶》394期。 ※原文連結https://www.mombaby.com.tw/pregnacy/notes/articles/15896 ※延伸閱讀 給婆婆坐月子.後悔率居然最高! 坐月子計畫分析‧選擇對妳最好的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s://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香蕉哥哥&草莓姐姐:期待做兒子的大玩伴

香蕉哥哥&草莓姐姐:期待做兒子的大玩伴#媽媽寶寶

文/高凡淳 大朋友、小朋友最愛的YOYO哥哥姐姐來囉!香蕉哥哥(林掄元)與草莓姐姐(簡皎竹)去年完成終身大事,今年帶著肚中寶貝一起登上《媽媽寶寶》雜誌封面。兩人都相當期待小生命的到來,香蕉哥哥更感性的表示,見到兒子的第一眼,我一定要說「謝謝你來當我們的家人,我們要一起加油!」 外景節目牽線.靠合作詞曲將兩人牽在一起 香蕉哥哥與草莓姐姐,都是觀眾最熟悉的YOYO哥哥姐姐,壓根沒想到兩人會就此擦出愛的火花,甚至交往過程低調到連其他的哥哥姐姐都不知道。這段戀情的導火線,香蕉哥哥解答,「其實是因為外景節目,看到草莓姐姐真實的一面,而吸引了我。」 香蕉哥哥說,由於外景節目常常一出去就是好幾天,鏡頭外的草莓姐姐,時常忘了自己是主持人,反而會跟著工作人員忙東忙西、搬運器材,毫不保留表現出樸實、簡單的一面,內心漸漸欣賞她。問到當時對香蕉哥哥的印象,草莓姐姐先開玩笑說「因為我從小是看著香蕉哥哥長大的!」讓人不禁噗嗤一笑,隨後她解釋,因為香蕉哥哥是她的前輩,在出外景時常有上山下海的行程,他就像是個大哥哥般照顧著她,讓這個小女生心裡產生了患難見真情的情誼。加上香蕉哥哥會寫詞,草莓姐姐會作曲,後來更多的合作機會,將兩人之間的距離拉得更近,而有了「在一起」的契機。 因簡單而快樂.還要加上「對的人」 「我不知道怎麼說,就是剛好到了覺得可以繼續走下去的那個moment。」香蕉哥哥努力回想決定與草莓姐姐攜手步入禮堂的那一刻,其實說不出明確的原因,只因為他覺得這個女生很簡單,在不順遂時還是不離不棄地陪在身旁,會因為找到銅板美食而開心,為彼此每天的生活創造新鮮感,讓他突然覺得這個女生可以陪著自己走一輩子。 草莓姐姐說,其實自己一直都有個少女夢,一定要有個浪漫的婚禮,但隨著年紀不斷增長,對於戀愛及婚姻變得不是那麼嚮往,在被求婚當下,雖然不知道結了婚會是什麼樣子,「但至少我知道,他是個對的人。」 到底誰懷孕?孕期不適都發生在「老公」身上 再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兒子「小新」即將出生,回想目前的孕程,草莓姐姐形容每通過一項檢查,就像闖過一個關卡,得知兒子一切正常,讓她鬆了好幾口氣。雖然過程煎熬,但她仍覺得十分幸運,從懷孕初期到現在,身體都沒有任何不適,「因為這些不適,通通發生在老公身上!」 香蕉哥哥害羞地說,從老婆懷孕開始,屬於孕婦會出現的症狀,像是想吃、嗜睡、健忘、發胖等,自己完全「身歷其境」,連半夜睡到一半,還會起床想找消夜吃,讓草莓姐姐一度懷疑家中遭老鼠入侵。 看到這,你會發現,從交往、結婚到現在有了孩子,這對香草CP始終分享給人的都是很簡單的日常生活,就像草莓姐姐在臉書分享「因為喜歡,可以跟這個人在一起好久好久;因為喜歡,是個很重要的原因。」相信等到兒子出生後,兩人還是能延續這簡單的喜歡,甘心只做「小新」的大玩伴。   ※原文刊載於2019年12月號《媽媽寶寶》394期。 ※原文連結https://www.mombaby.com.tw/mom-tv/celebrity/momtv_articles/508 ※延伸閱讀 天使寶寶來報到~香蕉哥哥&草莓姐姐期待成為兒子的大玩伴 經歷求子之路.宋米秦&女兒Ellie沉浸幸福氛圍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s://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別讓妳的職場權益介於有和沒有之間!

別讓妳的職場權益介於有和沒有之間!#媽媽寶寶

文/黃煜嵐 採訪諮詢/婦女新知基金會秘書長周于萱.律師宋雲揚 懷孕的女性在職場上,常受到許多不平等的待遇,對於那些明槍暗箭,孕媽咪可別選擇隱忍退讓,若是屬於自己該有的權益,請千萬要挺身而出、勇敢捍衛! 「職場權益,若不行使即不存在。」這是在採訪婦女新知基金會秘書長周于萱時,她讓小編印象深刻的一句話!的確,性別工作平等法已經存在我們社會中有20多年了,但不少企業依然認為:生孩子是你家的事,即便有法律保障,難以撼動的還是我們早已根深蒂固的社會文化。 在醫美診所工作的A小姐(化名),遵循傳統習俗,於懷孕3個月以後向主管告知懷孕消息,沒想到主管居然要求她退回前3個月個獎金,這件事情明顯違法! 另有一名在公司跑外勤的B小姐(化名),在孕期需安胎,因此向公司申請調至內勤或多位助理幫忙處理繁重的業務,沒想到雇主卻處處刁難,想盡辦法要讓她自動提出離職。 這2件都是非常典型且常見的職場上不公平對待,若接到類似申訴電話,婦女新知基金會都會有專人提供諮詢,並協助後續相關事宜。 善用小技巧.小蝦米也能對抗大鯨魚 很多公司都很聰明,並不會明目張膽的告訴妳:「因為妳懷孕所以.....。」造成很多女性在蒐證上面有困難,無論是在開會時有意無意的嘲諷、或是時不時的冷言冷語,這些都是會造成心理上的壓力。因此,在舉證上面,使用以下這些小技巧,立誓再也不當砧板上的魚肉! .使用mail、Line這些能留下痕跡的方式溝通,備份通訊內容以備不時之需。 .可以錄音蒐證,但是也有法律風險,可能構成妨害秘密罪。 .善用說話的藝術,如:主管對妳做出不合理的要求,妳可以向主管說「是因為我懷孕所以你們........是嗎?」將話導向懷孕這件事情上,逼出公司說出真心話! .紀錄事件發生的時間點,如:是否在向主管說明懷有身孕之後,開始有不合理的調動或刁難請假或言語霸凌? 申訴流程Fallow me.一張圖表全搞定(放圖1) 若發現職場權益被損害時,可向工作所在地的勞動主管機關(如台北市政府勞動局、心北市政府勞工局等)申訴,周于萱秘書長表示,地方勞動主管機關受理申訴後,即開始調查,包括分別訪談勞資雙方、蒐集資料,召開就業歧視評議委員會,最後做出決議等等。整個調查流程大概需要花費3至6個月,若最後調查結果認為「確認有歧視」主管機關祭出行政處分,包括要求公司期限內改善、或派專人入公司進行專案輔導,若妳對調查結果及委員會的建議不服,可以依程序聲請訴願。 以上洋洋灑灑一堆程序既冗長又繁瑣,的確,要替自己爭取權益確實耗時又費力,許多孕媽咪也會因為懷孕身體不適,無力去處理這些事情而作罷,但妳知道嗎?若連妳都不願意替自己站出來,當下情況再不公再惡劣,旁人也愛莫能助。 職場申訴電話多.卻都只是冰山一角 當婦女在職場上遭遇到不合理對待時,即便是知道有法律的保障,還是會為五斗米,將所有的不滿和委屈都往肚裡吞,周于萱秘書長鼓勵所有媽媽「唯有站出來,才會被看見」。企業也該知道,一間友善對待員工、願意付出成本的公司,才會有員工想要投入更多的心力,這種企業永續經營,才是該出現在職場上的良性循環。   ※原文刊載於2019年12月號《媽媽寶寶》394期。 ※原文連結https://www.mombaby.com.tw/pregnacy/notes/articles/15924 ※延伸閱讀 哺育媽媽重返職場後乳量不夠怎麼辦? 專家這麼建議 職場媽咪也能繼續哺乳!月子期該做的準備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s://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