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尿

洗刷洗腎王國之名,掌握最新治療三關鍵,戰勝心、腎、代謝疾病

洗刷洗腎王國之名,掌握最新治療三關鍵,戰勝心、腎、代謝疾病#蛋白尿

糖尿病一直是導致腎病變的重要原因,糖尿病控制不佳更會加速腎臟造成不可逆的傷害,且慢性腎臟病合併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發生率更高,也因此在國際糖尿病治療指引上就提及,病患除了必須要控制好血壓、血糖以外,避免腎臟發炎、導致惡化更是治療的重要關鍵。 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理事長暨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黃建寧主治醫師表示,目前洗腎人口有48%為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可說是洗腎主因;糖尿病儘管是血糖過高引起,事實上也是一種血管疾病,大血管會影響心血管,小血管就會造成視神經或腎臟病變。血糖高會造成腎絲球的壓力,不僅容易引起腎臟細胞的高壓氧化、發炎,更會導致腎小管病變出現纖維化、內皮細胞被破壞。 糖尿病與心、腎病變有高度關係 黃建寧醫師說明,人體運作是一個連動系統,代謝物質也會互相影響,從研究數據來看,糖尿病與心、腎功能有高度相關,心臟、腎臟、代謝疾病都是相關聯的,當腎臟過濾功能不佳就會影響心臟,心臟不好同時也會影響腎功能。從臨床案例來看,當有尿蛋白過量、腎絲球過濾率越低者,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就會明顯偏高(見後圖)。 由於糖尿病與血壓、血脂控制有極高關聯性,加上糖尿病及慢性腎臟病具多項共同風險因子,衛福部也積極推動糖尿病及初期慢性腎臟病照護整合計畫,希望透過有效醫療資源的整合來讓疾病管理更有效益。目前糖尿病腎病變的治療上,血糖、血壓、膽固醇、蛋白尿的控制目標如下: • 糖化血紅素:應低於7%以下; • 血壓:收縮壓應低於130 mmHg以下;舒張壓應低於80mmHg以下; • 膽固醇:總膽固醇應低於160mg/dL以下或低密度膽固醇應低於100mg/dL以下。 • 蛋白尿:蛋白尿(UACR)大於300mg/g的病人,應控制UACR有至少大於30%以上的降幅 糖尿病腎病變患者用藥需考量降糖、降血壓、抗發炎及纖維化的藥物 糖尿病患者除了要監控血糖、血壓、血脂數值,在治療方針上,更要徹底改變生活習慣。黃建寧醫師指出,當已發現初期腎病變,飲食必須與營養師擬定方針,如蛋白質攝取量必須依照不同腎病變的階段來調整,日常要多以植物性蛋白質替代動物性蛋白質,遵循多攝取蔬果、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全穀類食物,鈉含量一天不要超過5g等原則,另外戒菸、減重也是預防腎惡化必須落實的重點,也要培養運動習慣強化心肺功能,在防止腎惡化的同時也能改善肥胖問題。 當生活習慣都調整後仍舊沒有改善,就必須考慮用藥,黃建寧醫師說明,糖尿病的藥物從早期純粹降血糖、控制血壓,一直進步到能夠保護腎臟器官,以及抗腎臟發炎、纖維化的發展,對於延緩腎病變都有相當好的進步。 黃建寧醫師也強調,透過糖尿病及初期慢性腎臟病照護整合計畫,臨床可以看到參與病患在預後有相當好的改善,未來在搭配完整藥物的運用下,透過治療三大關鍵:控制血壓、控制血糖、控制腎臟與發炎與纖維化,甚至可將病患洗腎的時間延緩10年,未來若累積足夠案例運用大數據分析,相信對治療糖尿病等慢性病,都能有更好的治療效益。 黃建寧醫師 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 理事長 中山醫學大學校長 專長: 新陳代謝科 內分泌學 內分泌分子生物學

糖尿病造成腎臟發炎,拖久恐洗腎,全新治療趨勢三管齊下護心腎

糖尿病造成腎臟發炎,拖久恐洗腎,全新治療趨勢三管齊下護心腎#蛋白尿

隨著飲食型態的轉變與人口老化趨勢,台灣的糖尿病治療人數已累積近250萬。由於糖尿病早期沒有明顯症狀,發現時間普遍較晚,若延誤治療有相當高的機率造成腎臟、心臟危害,嚴重恐怕有洗腎危機。 糖尿病分為兩種型態,第1型是自體免疫造成,大多在兒童時期就發病,第2型則是屬於最常見的類型,主要是因為遺傳、飲食、肥胖、老化、生活型態等問題引起。 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前理事長暨游能俊診所院長游能俊醫師表示,糖尿病由於早期症狀不明顯,當已經有高血糖症狀,儘管還沒到糖尿病的程度,其實腎臟與血管已經是在發炎的狀態。國人更有高達500萬人暴露在高血糖的狀態未能自知,若加上本身有高血壓、高血脂問題,有相當高的機率讓腎病變提早發生。 當有巨量蛋白尿,腎功能每年以4 ml/min/1.73 m2速度退化 一般人40歲後腎功能會以每年1~2ml/min/1.73 m2的速度下降,游能俊醫師說明,當病患是超過>300mg/g巨量蛋白尿,腎功能更會加速到每年4ml/min/1.73 m2速度退化。由於血糖過高損及的血管影響遍佈全身,當有巨量蛋白尿的狀況,更會提高心血管惡化機率增加心臟病風險。 腎病變主要透過尿液中蛋白質與肌酸酐的比值來檢視,以尿液白蛋白(UACR)來看,<30mg/g以下為正常,30~299mg/g是糖尿病腎病變的微量蛋白尿期(microalbuminuria),>300mg/g就進到巨量蛋白尿期 (macroalbuminuria),另一個指標是腎絲球過濾率(eGFR),正常人腎絲球過濾率是100分(90~120 ml/分鐘),隨著年紀增長會有逐年退化現象,60分以下就表示有病變。 掌握治療三關鍵,有效延緩腎臟惡化:控制血壓、血糖、抗腎臟發炎與纖維化 糖尿病腎臟疾病的控制管理也要透過適當用藥改善,游能俊醫師表示,糖尿病用藥一開始注重在排糖,後來慢慢發展出能夠同時達到抗發炎、抗纖維化的作用,不僅保護血管,也能預防腎臟等器官病變。游能俊醫師診所這一兩年追蹤了四十位白蛋白尿>300mg/g患者,約有四分之一患者在完整使用降壓、降糖、抗腎臟發炎以及纖維化類的藥物後,在三~六個月內白蛋白排放就明顯減少了30~50%。 游能俊醫師也舉門診一位57歲男性病患為例,罹患糖尿病已四年半,尿液中的白蛋白最高達到1600mg/g,在使用完整藥物治療後,三個月就發現白蛋白降至800mg/g;由於他本身三高控制相當好,除了透過藥物,搭配生活、飲食作息的改善更是關鍵。 在國際治療指引中有提到在治療第2型糖尿病腎病變患者上,目前最重要的治療三關鍵分別是控制血壓、血糖以及抗腎臟發炎與纖維化。游能俊醫師強調,糖尿病患者除了控制三高,阻止腎臟與血管持續發炎也是避免器官病變的重要關鍵,他也鼓勵糖尿病患者,透過主動與醫師溝通,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治療,才是改善疾病最重要的關鍵。 游能俊醫師 游能俊診所院長 前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 專長: 糖尿病治療 糖尿病標竿管理及品質促進 更多影音觀看:https://www.facebook.com/reel/1441337379847287

年紀輕輕「每天3杯手搖飲」竟蛋白尿!醫揭關鍵1數字:恐有腎臟病

年紀輕輕「每天3杯手搖飲」竟蛋白尿!醫揭關鍵1數字:恐有腎臟病#蛋白尿

台灣人愛喝手搖杯飲料,尤其夏季天氣炎熱,不少人每天都會來幾杯冰涼飲料才過癮,但小心喝出腎臟問題。腎臟科醫師提醒,常見腎臟病早期,身體並沒有任何不適症狀,而唯一病徵就是蛋白尿,檢驗結果常以3等級區分,若為2+或3+可能腎臟已出問題,應盡快就醫,確認尿蛋白的數量,以及找出尿蛋白原因。

34歲女身體不適就醫竟「面臨洗腎」!醫提醒:疏忽健檢「這紅字」是關鍵

34歲女身體不適就醫竟「面臨洗腎」!醫提醒:疏忽健檢「這紅字」是關鍵#蛋白尿

根據台灣腎臟醫學會資料顯示,洗腎人口有3成以上是慢性病造成,但值得注意的是,也有年輕人因疏忽蛋白尿問題,到了中年罹患腎絲球炎讓腎功能快速衰退,等到就醫時腎功能已經嚴重惡化。醫師提醒,民眾平時應該多注意「泡、水、高、貧、倦」5大症狀來及早發現積極預防慢性腎臟病發生。 大業診所內科專科暨腎臟專科醫師鐘仁佑表示,台灣的慢性腎臟病患約200萬人,當中卻僅有不到十分之一的人知道自己罹患腎臟病,最主要原因就是早期沒有明顯症狀,導致民眾缺乏警覺。 「蛋白尿」沒追蹤,中老年恐急速腎惡化 鐘醫師的門診就有年輕的34歲女性上班族,因為身體不適就醫,檢查發現已有尿毒症狀,且是慢性腎臟病第五期(eGFR ≦15),幾乎是要馬上洗腎的狀態。後來透過低蛋白飲食加上酮酸胺基酸的治療,讓病情有所控制,延了9個月才進入洗腎;但這個案例若能提早治療,效果會改善相當多。 鐘醫師指出,年紀輕發病最主要原因就是因為早期有蛋白尿卻忽略,加上沒有追蹤,所以才會快速惡化。 國人罹患慢性腎臟病主要為3大原因,如高血壓、高血糖等慢性疾病,其次則是免疫問題致腎絲球提早退化,第三則是早年老年人自行亂服用草藥影響腎功能,另外則是尿路結構的問題等。 慢性腎臟病危害最嚴重的是可能帶來全身併發症,鐘醫師解釋,如果尿毒素隨著血液跑到全身,對於器官都會有影響,容易腸胃道出血,引起腦部病變、骨病變及皮膚病變等,特別是對於心血管的問題更嚴重,腎臟病患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會升高2倍,死亡率更會提高到1.8倍。 「泡水高貧倦」5字訣,護腎免惡化 鐘醫師提醒,民眾平時可透過5大要點「泡、水、高、貧、倦」自我觀察腎臟是否有異常,即尿尿是否有泡泡持續不散、四肢眼眶是否有水腫現象、血壓是否異常、是否有貧血及是否異常疲勞來檢視;符合指標越多,腎病變的可能性越高。 最新醫學研究:低蛋白飲食+酮酸胺基酸可有效延緩洗腎達數年 提早治療是防止腎功能惡化最佳方法,目前腎臟病患以低蛋白飲食搭配酮酸胺基酸的治療,在各項臨床實證與研究當中顯示可有效延緩腎功能惡化,並延後洗腎時間。鐘醫師說明,最主要原因是低蛋白飲食能夠讓腎臟負擔減少,而酮酸胺基酸藥物則是幫助將蛋白質代謝廢物清除,還能轉化為腎臟病患所需的營養必須胺基酸。 透過低蛋白飲食搭配酮酸胺基酸,不僅有較低死亡率及較低洗腎比例,國內許多門診案例都已證實能有效延緩洗腎最多長達5年。鐘醫師門診就有一位77歲的伯伯,同樣也是第五期才就醫,透過這樣的治療至今2年病情都控制得相當好,生活也不受影響。 鐘醫師強調,腎臟病患除了遵守醫囑,自身的慢性病如血壓、血糖更要控制好,最重要的就是配合醫療團隊的低蛋白飲食。他也鼓勵腎友確診後不要灰心,透過藥物控制與生活作息調整,只要是用藥或者是任何飲食問題,找一家信任的地方診所隨時有問題打電話或直接就診詢問,看病也能成為一種量身定做的健康生活型態。 圖/大業診所內科專科暨腎臟專科 鐘仁佑醫師

糖尿病為百病之首!醫:3成病患腎病變不知,及早檢驗遠離腎臟惡化

糖尿病為百病之首!醫:3成病患腎病變不知,及早檢驗遠離腎臟惡化#蛋白尿

蛋白尿是糖尿病腎病變最常見的首要徵兆,但糖尿病患者卻有3成不知自己有蛋白尿。醫師提醒,有蛋白尿代表腎臟已有初步損傷,若沒有妥善治療,就會讓症狀越來越嚴重。 開蘭安心診所院長陳柏瑞醫師表示,糖尿病患者如果面臨腎損傷沒有及時介入,很容易加速腎臟惡化、提高洗腎風險。由於早期腎病變沒有明顯徵兆,有些病患可能尿液只有一點點泡泡情形,若無進行尿液檢驗,也可能忽略自己有蛋白尿。如果本身具有三高,慢性病又有控制不佳的情形,更可能提高腦中風、心臟病發生等風險,「這些疾病都是不可逆的,只能透過提早發現來預防與控制。」 糖尿病腎病變,低蛋白飲食更要控制 陳柏瑞醫師說明,糖尿病患或者是腎病患者飲食的控制很重要,通常都會建議要採取低蛋白飲食,糖尿病患者會建議每公斤攝取1~1.2克蛋白質,如果已經有初期腎病變跡象,更要限制在每公斤0.8克。 蛋白質來源更要以優良蛋白質為主,像是新鮮的豆魚蛋肉類就要佔三分之二,如果是內臟或者是加工食品,因含磷量較高,對腎臟負擔大,容易造成心血管危害要盡量少吃。 另外,根據數據統計,糖尿病患者有7成合併高血壓,超過4成合併慢性腎臟病,更有超過8成有高血脂,三高族群飲食可參照「三少一多」:少油、少鹽、少糖及多纖維的飲食原則,透過飲食調整及控制,來延緩糖尿病惡化相當重要。 糖尿病用藥進步,直接排糖減少腎壓力 陳柏瑞醫師強調,現在糖尿病用藥已相當進步,從過往是單純降血糖,因刺激胰島素作用容易造成肥胖等副作用,至現今的藥物已經能夠排糖,並直接作用於腎臟,降低腎臟血流之壓力,也減緩洗腎機率,進而延長腎臟使用的壽命,對保護心臟、胰臟、腎臟都有明顯效果。 醫師門診中有一名60幾歲女性病患,罹患糖尿病至今已有8年時間,於某次回診時,發現有白蛋白尿現象(UACR數值 為36 mg/g,一般標準為30 mg/g),由於該名病患非常遵從醫囑且飲食控制、生活作息都做得很好,並定期回診,因此很快發現有異且立即調整藥物,至今不僅數值都控制非常好,有時也能品嚐甜點與紅酒來維持生活品質與樂趣。 透過基層醫療診所,做好疾病控制 陳柏瑞醫師強調,台灣人口慢慢邁向老化,獨居者也不在少數,當生理功能慢慢退化就容易產生肌少情形,若加上衰弱以及本身三高未獲得良好控制,很容易開始發展為多重用藥,加重病情。「透過基層醫療診所提早介入,醫護團隊也能提供正確醫療觀念,時時叮嚀病患,對預防重病發生有相當大的幫助。」 以台灣基層糖尿病協會來說,推出的「及時篩、腎心安」計畫讓病患透過風險評估了解自身的高風險因子並提升自我照護意識,再經醫護人員促進醫病的溝通與衛教,協助患者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更有助於延緩糖尿病腎心併發症。 糖尿病是一種新陳代謝異常的疾病,若沒有做好控制,各種併發症就容易發生。陳柏瑞醫師表示,這是台灣未來醫療環境的挑戰,但如果能在身體還及格的狀態提早預防與介入,透過基層診所監測血糖,提早發現蛋白尿與腎絲球過濾率等疾病指標,控制好三高,也能夠穩定控制並維持良好生活品質。 民眾若想進一步了解更多糖尿病相關風險預防知識,也可以透過搜尋「保腎護心卓越機構」線上衛教網站,或是直接輸入網址https://actonmrf.com/了解住家附近有哪些優質的基層診所,進行專業的慢性病風險評估與諮詢。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