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化性疾病

關節鏡手術暨一次性自體軟骨修復  提供全方位照護

關節鏡手術暨一次性自體軟骨修復 提供全方位照護#退化性疾病

隨著醫學科技日新月異,人類平均壽命不斷延長,使許多退化性疾病大幅增加,在骨科的醫療技術發展,也變得十分重要且急迫。今(16日)恩主公醫院舉辦「骨科微創中心 關節鏡暨一次性自體軟骨修復技術 臨床成果分享」,骨微創中心是由前院長吳志雄醫師於2019年成立,並在黃信彰院長帶領下積極推動,提供給全民一個兼具安全及高品質的醫療服務,除了引進最新脊椎內視鏡系統,還整合各項微創手術,包括一次性自體軟骨修復技術、機器手臂電腦導航關節置換手術、微創骨折復位、3D列印矯正切骨矯正手術、肩膝踝髖關節鏡手術系統,擁有非常專業的醫療團隊,為病患服務。 軟骨修復再生技術,一次搞定!為患者創造新「膝」望 「退化性關節炎」是全世界最常見的關節疾病,根據衛福部統計,台灣膝關節退化的盛行率約15%,有將近350 萬人飽受關節疼痛之苦,其中女性因為更年期後骨質流失,比例多於男性。近年來,膝關節退化已不再是老人的專利,運動傷害、過度的負重、肥胖或免疫系統失調等,都會讓關節過度磨損,使得罹患關節炎的病患年齡,有越來越年輕化的趨勢。最明顯症狀即為「痛感」,因其為不可逆轉的漸進性破壞疾病,其病情會逐步惡化,為患者和照顧者帶來不便造成沉重的負擔,過去治療方式常有治標不治本、治療次數多等困境,近來隨著醫學科技進步,利用一次性自體軟骨修復技術出現,也為關節退化患者帶來新「膝」望。 恩主公醫院外科部吳長晉部長指出,過去針對退化性關節炎的治療,初期會先建議患者使用止痛藥、打消炎針、注射PRP或打玻尿酸、復健、護具使用等改善病患疼痛的症狀,但效果有限,且症狀反覆治標不治本,若狀況沒有改善,就會需要手術開刀,過去常見的關節軟骨損傷的治療方式有馬賽克鑲嵌術、自體軟骨細胞培養移植術、關節鏡微創手術,嚴重的話甚至得做人工關節置換手術,但人工膝關節置換術容易因傷口較大且復原期較長,影響患者生活品質。 吳長晉部長進一步說明,「一次性自體軟骨修復技術」是由工研院與台大醫院合作研發,經完整三期臨床試驗獲得衛福部核准,是台灣第一個自主研發的再生醫學產品,只擷取少量非受力區的自體軟骨,經特殊處理後使軟骨細胞活化,再以微創關節鏡手術進行清創後,再將活化的軟骨細胞及載體植入軟骨損傷處,形成再生軟骨組織來修復軟骨缺損,不僅傷口小,感染機率低,手術約40分鐘可完成,住院約2-3天即可出院,且只需一次手術即可解決膝蓋軟骨損傷問題,讓徬徨不安的退化性關節患者,不必承受兩次開刀的風險、疼痛及奔波。 吳長晉部長也表示「一次性自體軟骨修復技術」應用於早期發現的膝關節軟硬骨病變問題上,在臨床案例中有多位患者得到改善,也讓患者避免因軟硬骨病變的惡化,導致須提早置換人工關節的地步,所以提醒有關節問題的患者應及早尋求骨科醫師做檢查及治療,維持靈活的關節行動力。 「微創手術」傷口小,術後疼痛減少,恢復生活機能快! 另一位75歲的張先生,幾年前因為右腳感到疼痛發麻,曾到恩主公醫院復健科看診,經過幾次復健後,疼痛狀況有改善;兩個月前,出門搭公車時,右腳突然無力發麻,趕緊又到醫院就醫,照X光後,發現有椎間盤突出的問題,因嚴重影響到日常生活,醫師評估後建議要做脊椎手術,當時一聽到脊椎要開刀,感到緊張害怕,經醫師詳細說明後,在上個月接受了「脊椎內視鏡手術」,傷口小只有0.6-1公分、出血量少、住院天數僅1-2天、恢復期短,對脊椎肌肉筋膜損傷小,大大降低了高齡者開刀風險。手術後背痛及下肢無力有明顯改善,目前努力做強化核心肌力訓練,慢慢恢復正常的生活。 恩主公醫院骨科微創中心許立和主任表示,椎間盤突出部分是因為脊椎的老化磨損,好發中年之後,隨著老化,椎間盤中的髓核如同我們的皮膚一樣含水量降低,椎間盤的靈活性跟避震效果也跟著降低,使得椎間盤壓力更大,當突然間的不當受力(搬重物)或外力創傷(滑倒摔跤)就容易發生椎間盤突出,也有部分發生於年輕族群因長期不良姿勢加上肌力不足造成椎間盤突出。常見症狀像是腰痛、背痛,甚至從下背部、腰部脊椎處輻射延伸至臀部和雙腿,可能從輕微疼痛到銳痛、灼痛感,嚴重時會出現極度劇烈的疼痛,有些人則會感覺麻木、刺痛或腿部無力,也就是坐骨神經痛,對日常工作及生活造成極大困擾。 許立和主任進一步指出,椎間盤突出可以透過休息、藥物止痛、物理治療等方式來減緩疼痛,如經過一段時間,狀況還是無改善,就需要進一步檢查評估是否手術治療。傳統開放式椎間盤切除,改善病患症狀成功率大於95%,嚴重的併發症<1%,無法克服的是術後的傷口疼痛、術後背部肌肉纖維化、肌肉無力等後遺症。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現階段已經邁向更精密的微創醫療,微創內視鏡相較傳統手術,傷口小、破壞少,術後恢復期也短,同時也減少脊椎內固定物(骨釘、椎籠)的使用,因此減少許多伴隨固定物而產生的後遺症。 恩主公醫院骨科微創中心 提供全方位照護 近年來,微創技術發展迅速,已成爲21世紀外科發展的主流,恩主公醫院也秉持「無私奉獻、謙卑服務」的理念,提供最優質的醫療服務與健康資訊,持續發展成為特色醫療中心。恩主公醫院在2019年成立骨微創中心,依照疾病特性整合照護資源,導入專業醫療團隊,積極與各大醫學中心醫療合作,讓民眾可以受到更細心的照顧治療與更友善的照護環境,不僅成為地區醫療與預防保健的典範,更是實踐了守護民眾身心健康的初心。

手不抖就不是「帕金森症」?!

手不抖就不是「帕金森症」?!#退化性疾病

原發性帕金森氏症是一種中樞神經退化性疾病,病變的地方主要在腦幹的黑質,因其多巴胺分泌的不足而致病。患病初期常以靜止性顫抖、步態不穩或小碎步、動作僵硬及動作緩慢來表現。  根據臨床的流行病學研究發現,帕金森氏症候群有九成都是原發性帕金森氏症,剩下的一成病人則歸類於帕金森氏症候群,臨床上依其病理變化、症狀與病程不同,又將這一成病人歸類於各式的帕金森症候群,如多系統萎縮症、漸進性上核性麻痺、皮質基底核萎縮症、路易士體症…等等。天主教耕莘醫院新店總院神經內科 劉議謙醫師指出,上述患者跟原發性帕金森氏症最大的不同處在於:這類患者對傳統的多巴胺藥物效果常常都不佳,且病程較快、併發症較多,常常也較需要更多的醫療資源來幫忙他們。以56歲的龔太太(化名)來說,近幾年來,龔太太被家人發現走路姿勢異常,一開始家人不以為意,因為龔太太除了走路怪怪的,生活起居上大小事也還是處理得很好。但漸漸的,龔太太走路卻越來越慢,常常全家人出去都要等她一個人,甚至常常不自覺的跌倒,一星期可以跌個兩三次,甚至連孫子的名子也叫錯,連去菜市場買菜也有困難。後來經神經內科醫師檢查才發現龔太太眼球上下轉動困難,再經過一連串的結構性影像學、功能性影像學檢查,也才確定龔太太為帕金森氏症候群。經過近一年的觀察與臨床藥物使用,才終於確定龔太太為漸進性上核性麻痺。此外,龔太太除走路困難外,某些認知功能退化的症狀,如常常會妄想先生外遇、外傭偷錢或燒開水燒到一半就出去買東西的危險動作,也造成家人的困擾。龔太太的家人一開始對於醫療團隊的質疑就是「她手又不抖,為什麼妳們都說她是帕金森呢?」原因就出在前述的醫學原理。劉議謙醫師表示,帕金森氏症候群其實是一群退化性的病,藥物與行為治療都只能對症狀有些微的改善,事實上並無法完全治癒。同時,這類患者反而需要更多家人的愛心與理解,一旦清楚這個病的來龍去脈就可以減少不必要的猜疑與民俗療法的誤用。現代媒體產業的蓬勃發展加上網路的推波助瀾,對於一些疾病,大多數民眾都有初步的認識與概念,這原本是好事,但有時就是因為這些認識實在太初步又根深蒂固了,反而造成醫師在解釋病情時患者或家屬常常會無法接受。這就需要醫病雙方都多一點耐心,盡量不要太拘泥於原本的觀念。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