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

無法擺脫受家暴者角色 恐有3原因

無法擺脫受家暴者角色 恐有3原因#家庭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受到丈夫家暴的妻子出乎意料的多,而且實際上,這些丈夫大多是高學歷、在一流企業工作。這些妻子無法逃離暴力的理由有三個。無法擺脫受暴者角色的三個理由第一個理由是「丈夫會對我施暴,是因為我惹他生氣」,一味認為是自己不對而隱忍著。如果從小就因為父母情緒激動而無故遭受毆打,或是經常目睹雙親間的暴力行為,最後孩子就會認為「是自己的錯」。在這種環境下成長的人會習慣暴力,所以這些妻子並不覺得丈夫施暴這件事很嚴重。即使被丈夫毆打,也會覺得「是自己的錯」,擔心自己逃走會對丈夫造成傷害,所以無法逃離丈夫。第二個理由是她們覺得施暴者是因為愛自己才施暴。就如同前面所提過的,這種情況多見於被關在納粹集中營的猶太人身上,當人在孤立無援的狀態下持續遭受不明原因的痛苦就會發瘋,或是覺得施暴者是因為愛自己才會對自己動粗。這是因為如果不相信愛情的可能性,人就無法活下去,所以創造出這種幻想。丈夫的暴力行為和這種情況相同,當妻子一直被丈夫毆打,就會覺得「這個人是因為愛我,才會對我施暴」,這是人們為了避免自己發瘋或精神崩潰而創造出來的幻想。第三個理由是不論自己逃到哪裡,都會被丈夫找到的絕望感。當人們持續承受這種不知道何時會出現的暴力,將無法逃離那個地方。不知道暴力行為是今天會發生?還是明天會發生?或是一個月之後發生,在這種未知狀況下產生恐懼感。這種不規律性會給人們帶來嚴重壓力。就像對老鼠進行不規律的電擊時,老鼠完全不想逃走,也無法行動。用以形容這種情況的專業用語為「習得性失助」。妻子被打後不逃跑的狀況也一樣,原因就是這種不知道何時會發生的殘酷行為。當自己處於孤立無援的狀態,認為任何人都絕對不會來拯救自己,不禁會覺得即使從這個人身邊逃走,也無法完全逃離,所以只能留在這裡。基於以上三個理由,女性就算被打,也很難逃離丈夫。不過,有越來越多的女性能夠下定決心逃離丈夫,即便逃走之後仍會產生一些問題。必須特別提防家暴丈夫的道歉丈夫追到妻子逃走後的落腳處,向妻子道歉,講些「對不起」或是「我愛妳」之後,許多女性又會回到丈夫身邊。女士沒有帶傘外出,結果因下雨而被淋得一身濕,她回到家後,看著時鐘等她回家的丈夫大聲怒罵:「妳是去哪裡洗澡後回來的?」即便她回答:「不是!我是被雨淋濕的。」丈夫也不願聽她說明。丈夫一邊喊著:「妳在飯店和誰見面了?」一邊不停毆打她……她覺得這樣下去自己可能會被殺死,於是赤腳逃走了。雖然躲在朋友家,但丈夫還是找到朋友家來,不停低頭向她道歉:「抱歉,是我不對。」要特別提防丈夫這句「抱歉,是我不對」。施暴的男性一定會道歉,而且為了表示自己愛著妻子,還會抱住妻子。妻子看到丈夫這樣做,就會覺得「這個人是需要我的」。最後還會頂著被打腫的臉和丈夫發生性關係。雖然這是非常奇怪的景象,但這兩個人還是繼續過著同樣的生活。然後丈夫又會因為某種原因開始施暴。要斷絕這種惡性循環,必須盡量阻止逃走的女性和丈夫見面。為了避免說出「我要回去」的女性又回到丈夫身邊,必須極力勸阻她。(本文摘自/為什麼父母的愛令人痛苦:完美的親子關係只是幻想/世茂出版)

父母也是常人!3觀點重建獨立思考

父母也是常人!3觀點重建獨立思考#家庭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生命像是一場戲劇,每一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主動或被動地寫下一套腳本,並且跟著這套腳本演出生命這場戲。時時檢視並調整這套劇本,讓你的行動可以更有彈性、用更健康的方式來營造你的生活與人際關係。(三)重新找到自己在家裡的位置即使你覺察了童年的創傷,並且決定改變現況,那也不代表你必須與家人劃清界線、恩斷義絕。因為,縱使你早已認清父母不可能給出你從童年時期就渴望的鼓勵、關愛、接納,你還是很期待與他們保持著連結。許多人覺察到自己仍然有這樣的期待時,會感到矛盾和羞愧,尤其是那些曾遭受父母性侵害、家暴的孩子。當他們看見父母長久以來的作為,對自己的確造成許多負面影響,而自己竟然還想念著與父母相處時的美好時光,渴望得到父母充滿愛的關照與撫慰,會不由自主對這樣的自己感到厭惡,覺得自己很懦弱、很矛盾。可是請你記得:你期盼得到父母無條件的愛,這並沒有錯,因為這是所有孩子都渴望被滿足的需求。沒有辦法得到這樣的愛,不是你做錯什麼,或者你不好,而是你的父母沒有能力滿足孩子這些基本且重要的需求。對大多數的人而言,即使在家裡受了傷,但多少還是曾擁有與父母、家人美好的回憶,所以會想要繼續與這個家保持連結。這種「既想逃跑,又捨不得離開;既想切斷關係,卻又想保持連結」的矛盾感受是很正常的,你必須學習與這種情緒和平共處。如果你無須走到與家人斷絕聯繫的地步,那麼,就得發展出一套更有效的自我保護方式,停止繼續讓自己受傷。你必須在這個家裡重新找到一個安全的位置,幫助自己跳脫不同於以往那種困頓無力、被動忍受,總是讓別人為你做決定的窘境。這個新的位置是動態且健康的:1)你可以依照自己的情緒、感受、需求,隨時且主動地調整你與家人的距離、互動方式,而不是像以前那樣,只能被動忍受家人的對待。2)你是需要被尊重的。即使你的家人依舊故我,你還是可以選擇用尊重自己的態度與方式與他們相處。3)你的感受是重要的。即使家人依舊否認或輕視你的心情、感受,你還是可以正視自己的情感,那是你最真實,也很需要被照顧的部分。(四)用更實際的眼光看待父母對幼小的孩童而言,父母不僅知道的事情多、充滿力量,連體型都比自己大上許多。我們在童年時期經常從低處仰望著父母高大的身影,這一幅畫面將會深深烙印在心裡,成為父母在我們心中的形象。即便我們長大了,與父母的身高差距從仰望到平視,甚至變成俯視,但父母在我們心中卻依舊保有強而有力的巨大形象。我們經常在心裡將父母膨脹成巨大且充滿壓迫感的影子,並且讓自己顯得渺小無力,感覺在父母面前,是無能、沒有力氣、只能任人宰制的。這種不切實際的壓迫感,讓我們不敢,也不相信自己有能力保護自己。現在,我們應該打破對父母不實的想像,讓這個膨脹的身影漸漸回到符合現實的大小,用平等且相互尊重的態度來與父母相處:1)父母也是常人,也有優點與缺點、喜好與害怕、情慾與需求,他們並非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聖人,他們的價值觀當然也不是唯一的正確。2)有些父母缺乏適當的教養態度,也不認為自己應該要學習如何用健康的方式與孩子互動。他們只是憑藉情緒化的反應來對待孩子,而這樣的方式很可能會對孩子造成傷害。3)針對父母以往習慣對我們做的安排、傷害等行動,有意識的選擇接受或拒絕,思考自己這麼選擇的原因,想要達到的目的,或者想要避免的傷害。重要的是:你不再是一個只能被決定的孩子,而是有能力思考、為自己做決定的成年人。(本文摘自/修補生命的洞:從原生家庭出發,為童年療傷/寶瓶文化)

調整與「家」的關係 拿回主控感

調整與「家」的關係 拿回主控感#家庭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生命像是一場戲劇,每一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主動或被動地寫下一套腳本,並且跟著這套腳本演出生命這場戲。時時檢視並調整這套劇本,讓你的行動可以更有彈性、用更健康的方式來營造你的生活與人際關係。(一)下定決心,為自己的生活負責「既然知道待在家裡會受傷,為什麼『離家』卻又如此困難?」你的答案可能會是「擔心擅自離開,會遭受父母的處罰」,也可能「是擔心父母會因為我們的離開孤單、難過」,總之,我們經常以為自己無法離家是因為家人的緣故。可是,有時候問題其實與他人無關,而是在我們自己身上。我們雖然在家裡受了傷,卻因為更害怕面對外在未知的世界而拒絕離家,把自己繼續「關」在原生家庭裡。改變前的龐大焦慮,使我們喪失行動力。我們在與父母的互動中,長時間感到被控制、動彈不得。如果有人好奇我們為什麼不改變,我們的回答經常是:「我也想改變,可是……。」這種句型充滿了無奈,使人缺乏行動力,誤以為自己真的只能被動忍受他人的對待,什麼事都做不了。想破解這種「是的,可是……」的困境,重點不在於找尋更有效的改變方法,而在於妥當處理伴隨著改變而來的焦慮。因為,你並不是「沒有辦法改變」,而是「不做改變,才能讓自己比較舒服一些」。如果你看到這裡會覺得好像被指責、有些不舒服,那你可能太習慣把「沒辦法」這三個字,用來作為避免衝突、規避風險的擋箭牌了。生命中有些事情或許真的無法回溯、重新來過,但大多數的時候,你都可以選擇要用什麼行動來因應這些情境,差別只在於行動之後的結果,能否符合你的期待。我們害怕的,其實是行動後的結果不如我們的預期,因而遲遲「不敢」做決定、「不敢」行動、「不敢」改變,而不是我們真的「沒有辦法」行動。不改變現況,就不會引發可能與父母發生衝突的恐懼、不用擔心被遺棄、不用絞盡腦汁思考新的互動方式,也不用承受行動之後可能面臨失敗的風險,而這些未知的情境,對許多人而言,可能都是很不舒服的。一旦催眠自己「沒有能力」,就理所當然「無法」做某些改變。自我催眠久了,你會誤以為自己真的沒有能力,進而喪失了行動的自主性。所以,請你告訴自己:「不是我沒辦法改變,而是現在的我,選擇不改變。」不過,即使我一直強調改變的重要性,但我的目的並不是逼迫你非得立刻做出與現況不同的行動。拿回主控感不管你做了什麼決定,真正重要的是,你必須清楚覺察到:「這是我帶著覺知所做的選擇,不是因為害怕或者討好,而盲目做的決定。」如果你願意正視這個事實,並且勇敢為自己的決定負起責任,那麼,即使最終你的選擇是不改變,或改變之後的結果不如你的預期,你也比較能甘於面對,不會覺得自己是無奈的,並且擁有為自己做決定的主控感。因為這些改變是基於你自己的意願,透過你的自主性做出來的。帶著這樣的覺知過生活,你才不會老是覺得自己被壓迫,才有機會跳出經常被困住的窘境,為目前的生活帶來不同。另一方面,當你能清楚覺察許多行動都是自己的選擇時,就必須好好面對自己的選擇,並且停止要別人來為你的決定負責任。當你能為自己做決定、為自己的決定負責時,「離家與否」將不再是令你苦惱的事情,因為,你已經在心靈層次獲得「真正的自由」。想要獨立,想找回生活的自主權,代表著不能再依賴別人來為你的生命做決定,因此你必須經常問自己:1) 我想過什麼樣的生活?我的需求是什麼?2) 我想擁有什麼樣的人際關係?我允許別人用哪種方式與我互動?3) 這種生活與人際關係可以幫助我過得更健康、更自在嗎?4) 我要如何行動,才能獲得這樣的生活與人際關係?5) 現在的生活與人際關係裡,有哪些部分是我滿意的?哪些部分還可以調整?(二)接受自己終須「離家」的事實我認為,人的一生至少會有三次「離家」的行動。第一次「離家」,是在你大約兩歲、開始學習走路時,你對周遭一切感到好奇,並且憑藉開始茁壯的行動力,嘗試遠離母親的視線去探索這世界。第二次的「離家」通常是在青春期。這階段的你,或許還沒有清楚的價值與想法,但因著第二性徵的成熟,開始覺得自己不再是個小孩。你雖然不希望父母再用對待兒童的方式來規範你,卻也不習慣要開始承擔大人賦予你的責任。第三次的「離家」,是在你出社會後、經濟獨立的那一刻起。你不再伸手向家人要錢,也無須為如何使用父母給的生活費做交代,你有充分的理由,憑藉自己的能力,過「自己想要的生活」。這一次的離家,對個人有相當重要的意義。你不只在心理上更加獨立,也象徵自己已經成年,必須為自己生活的所有層面承擔起責任。這個階段的「離家」,不只是物理上的身體離開家裡,即使工作之後,你還與父母住在一起,但你有了自己的收入,有能力,也有責任義務承擔起自己的生活。你必須重新思考:作為一個成年人,我想如何與父母互動,該與父母保持哪種方式的互動,我想與父母建立什麼樣的界限,如何建立這些界限。「離家」不是忘恩負義,也不是背叛與遺棄對於「離家」這件事情,你無須感到自責或愧疚。「離家」不是忘恩負義,也不是背叛與遺棄,而是孩子要通往成熟的必經過程,就像許多動物成長到某一階段,就會離開父母的窩,開始獨立求生的旅程。你有自己的生命旅程,必須為經營自己的生活而努力。「離家」的形式有很多種,但最重要的意義,則是設定人我之間的界限,重新定義你與家人之間的關係,幫助自己擁有生活的主控權。如果你與父母的關係還不錯,只是不太習慣他們總是習慣涉入你的生活,那麼你可以選擇在原本的生活中,多抽出一些時間留給自己,偶爾婉拒父母的某些要求。如果你的父母從小就對你的身心造成嚴重創傷,那麼,你當然可以選擇用更強烈的方式,切斷與他們的接觸與聯繫,確保自己可以平安生活,也拒絕繼續承受那些根本不該發生在任何一個孩子身上的傷害。你終究是要以獨立的姿態面對這個世界,如果你已經厭倦了總是讓別人為你所做的安排,那麼,請開始勇敢地面對自己的生活吧。(本文摘自/修補生命的洞:從原生家庭出發,為童年療傷/寶瓶文化)

兒童4種人際問題 探究家庭因素有解

兒童4種人際問題 探究家庭因素有解#家庭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對某些孩子來說,要交朋友很容易,而某些孩子則不然,他會用一些不太恰當的方式來試圖加入一個新團體。以下是孩子常見的4種人際問題,可從家庭背景因素探討: 爭強好勝孩子爭強好勝的背後往往都是希望被看到,以得到更多的關注和更多的愛。如果家長可以引導孩子,把這樣的競爭力轉化為跟自己比較,孩子就會取得更大的進步。當他跟自己比較時,家長需要更多地關注他,更多地讚賞他。這樣,就可以幫助他把這種跟其他人爭強好勝的比較心理,轉化為跟自己的比較,成為一種讓自己變得更好的力量。 畏縮畏縮可能有不一樣的原因,有的是孩子先天的性格,有的是後天養成的,還有的是因為孩子承接了家族的一些恐懼情緒和不安全感。這三者都有可能引發孩子畏縮的情況。 被欺負被欺負的孩子主要有兩種類型。一種是比較弱小,沒有安全感,缺乏自信,很焦慮、憂慮。這樣的孩子一般都比較愛哭,身體比較瘦弱,感情比較脆弱,很容易被人欺負。另外一種是因為他的言談舉止令人討厭。這樣的孩子常常情緒不穩定,煩躁不安,也不太懂得與人交往的技巧。他說話的時候該停停不下來,很容易讓對方覺得受到挑釁。這些孩子常常先惹怒別人、嘲笑別人,在激怒別人之後,被人報復,乃至被欺負。這兩類孩子,不管是哪一類,都要學習人際交往的技巧。他們要學會在被欺負的時候保持冷靜,保護自己,不要反應過大,同時也要懂得尊重自己。父母的身教也很重要。父母在生活裡要避免說別人的閒話或嘲笑別人,因為孩子的言行舉止其實是默默學習父母的結果。所以我們要反觀自己的言談舉止,教給孩子處理人際關係的技巧,讓孩子掌握與人相處的分寸感,知道什麼是可以做的、可以說的,什麼是不能做的、不能說的,孩子的人際關係就不會出現太大的問題。 愛欺負弱者愛欺負弱者的孩子通常是因為心裡非常壓抑,需要透過欺負別人來獲得關注。他們需要被愛、需要有歸屬感,但他們往往沒有得到這份歸屬感,於是他們無法控制自己,只有透過欺負別人來逃避內在的空虛感。這樣的孩子,通常家庭背後有許多的衝突與暴力。比如父母之間發生衝突、離婚,或者家族裡面有一些傷人、殺人等事件,或者有許多的情緒在這個家沒有正常地流動。(本文摘自/讀懂孩子:掌握愛與教育的祕訣/心靈工坊)

回顧「原生家庭」 找出內心高壓源頭

回顧「原生家庭」 找出內心高壓源頭#家庭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一個與我一起以Happy Talk共行將近半年的來訪者,前些日子跟我有了這樣的一段互動。「前幾天我回看過去的照片,發現之前在外商公司那段時間,雖然是光鮮亮麗的職位和高收入,大家看我都覺得我是人生勝利組,可是我的每一張照片看來都很嚴肅、不快樂,嘴角都是往下。我記得有一次趁著出差在上海和弟弟相聚吃飯,那天的食物棒透了,超愛美食的我吃得很開心,弟弟還幫我拍了照片傳給在美國的妹妹看。沒想到妹妹回覆的是:這食物是不是很難吃啊?怎麼你的表情看起來這麼不快樂?當時我還在想,是不是我老了,嘴角開始下垂了……可是前幾天,我看最近拍的照片,我的嘴角卻是上揚的了!我發現我們的身體和表情真的會告訴我們真實的狀況,只是我們有沒有察覺。」什麼是愛自己?就是不會再去挑剔自己我分享著她的喜悅,同時提出探問:「從嘴角總是往下,到現在的嘴角往上,這之間的差別,你覺得是因為什麼不同了呢?」她沉靜了一會兒,想了想,再抬起頭,她說:「對我來說,最大的關鍵,是我真正開始愛自己了。雖然現在大家都很流行說要愛自己,但是到底怎麼愛自己?以前我總覺得很抽象!是吃美食嗎?是買衣服包包嗎?是出國旅行嗎?可是這些我都做了,為什麼我還是不快樂?可是現在,我體會到什麼是愛自己了。我不會再去挑剔自己!以前不管做什麼事情,永遠有一個很高的標準在看自己。我總是批評自己這個做的不好!總是嫌棄自己為什麼那個沒想到!似乎自己永遠都不夠好。」「現在,我發現,我轉變了對自己的看法……」愛是真的 受傷也是真的我以好奇的探問帶領著她,更貼近一點的釐清自己、整理自己、看見自己。「我們一起經歷了將近半年的歷程,有過許多發現和體驗。我很好奇,如果有一個體驗與你的這個新體會最為關鍵,你會聯想到的是……?」繼續沉思了一下,她開口說:「是我們一起回去陪伴小時候那個曾經受傷的自己。」她進一步解釋:「以前我很抗拒大家說的『要回去看原生家庭這件事』,因為我會覺得, 好像是要去責備父母,是要把過錯推給他們,是把問題丟給他們。可是你陪伴我的方式不是這樣。你願意和我一起看見和理解,我的父母給了我很多的愛,我的父母對我付出很多;可是在這同時,你也讓我可以重新回去陪伴當時的自己。讓我終於可以對自己承認──我的受傷、我的傷心、我的生氣;然後在承認之後,讓我可以用現在的自己所擁有的不同觀點、不同力量,去療癒當時還小的我,一方面在得到父母的愛和溫暖的同時,另一方面也同時真實感受到的痛苦和受傷。」回到自己的位子上 你才有辦法愛自己我覺得那是一種turn off轉化!每一個人 ending 的方式不同,對我來說,當我不再否認當時的傷害,我像是做了一個儀式把它 ending 掉了。我像是把自己從那個地方拉出來了……當我陪伴了小時候受傷的自己之後,好像就ending掉我長久以來對待自己的一種方式──責備自己、覺得自己不夠完美。然後我才逐漸回到自己的位子上,不再是站在別人的位子上看自己。我的體會是,在愛自己之前,你要先回到自己的位子上,你才有辦法愛自己!」她的眼神和語氣一樣帶著飽滿的力量。內心嚴厲教練 迴旋的重複魔咒看著眼前透過緩緩地敘說往內貼近自己的她,我的腦海裡浮現出,她最初走進我的工作室時的畫面……她的外表看來完全是光鮮亮麗的人生勝利組,但其實內在的她,已經被長期的高壓力壓制到幾乎就要崩潰。我記得,在我們共行的這段心旅程中,她始終無法碰觸自己過往的傷。不是不願意,而是完全看不到、接觸不到。每一次當她說起父母,都是記憶中父母對她與妹妹弟弟的溫暖、開明、支持、付出,明亮的愛。但在這同時,我也清晰地看到,她對於自己高要求之下的焦慮與痛苦如此強烈。我們是在極緩慢、極緩慢的速度裡,才慢慢接觸到在她小的時候,當身處於高智商、高成就的爸爸、極度優秀聰明的妹妹和弟弟之間時,她的手足無措和自卑痛苦。(本文摘自/魅麗雜誌128期/5月號)

嫉妒家人 「比別人好」反而不幸福

嫉妒家人 「比別人好」反而不幸福#家庭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最原始的嫉妒來自於當我們意識到除了自己和媽媽之外,還有第三個人出現的時候,可能是爸爸,可能是手足,或是其他介入媽媽和「我」之間的人事物。「比別人好」 不會讓妳感到幸福世界觀從「兩人」進化到「三人」後,小小孩遭遇挫折時的反應會和小嬰兒不同。小嬰兒會直接聯想到媽媽,而小小孩就會想,「我無法從媽媽那裡得到滿足,是不是因為那個人(第三者)呢?」接著另一個念頭,「我所缺少的是不是都跑到另一個人那裡去了呢?」從而開始了此生競爭與嫉妒的序幕。這些起源於嬰幼兒心智的想像,和事實的全貌有不小的落差。我們每一個人的幸福,並不是像接著連通管的水桶。如果妳的水桶水少了些,就必然是透過連通管流到別人那裡去了。事實是,妳心裡的容器愈大、愈成熟,妳就能消化生活中更多的挫折,留住每天一點一滴的小快樂,迎向人生中,每次透過挑戰而成長的機會,從而孕育出屬於妳自己的幸福。創造與感受幸福的能力和妳是不是比別人好,沒有絕對的關係。切斷母女間的「連通管」 從母親的故事中走出來如果能領悟「競爭和嫉妒」存在最開始的原因,是因為我們害怕失去所愛,害怕被拋棄而失去愛,所以我們希望透過某些方法,讓生命中的美好與愛永遠留存,以為只要透過競爭與嫉妒,讓自己「比別人好」,就可以讓自己永遠被愛。而實際上,這個建立在「永遠」之上的想像,並不貼近真實的世界。客觀世界在時間之流中運作的方式,是「變化」與「無常」。那些發生在妳身上的挫折與痛苦,本質上和妳的女兒沒有關聯,是妳自己生命中有待成長的重要議題。不是因為她們過得比妳好,或是比妳差,才造成妳內心的刺痛;反之亦然。讓妳母親受苦的生命議題,只能靠母親自己,才有辦法修練。不論妳表現得優秀或糟糕,也不管妳是否讓母親感到驕傲。(本文摘自/愛媽媽,為什麼這麼難?/寶瓶文化)

一味為家庭和諧付出 恐造成反效果

一味為家庭和諧付出 恐造成反效果#家庭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妳一直認為「愛是付出」,可是超越了關係界線的付出,有沒有可能阻擋了別人的成長空間?我曾在晤談裡聽過一個故事,父母從孩子小時候就開始吵吵鬧鬧,幾個孩子們做了很多努力,希望父母不要分開,希望家庭可以和諧。每個人都需要承擔自己的責任 他人無法取代小的時候,他們幫忙傳話、幫忙隱瞞祕密、幫忙分擔家計、幫忙安慰另一個人。長大之後,他們給脆弱的一方更多照料,像是金錢和物質,再給覺得不公平的一方,更多的金錢與物質。聽到後來,我問她:「有沒有可能他們兩個人真的不適合在一起,而孩子的犧牲,讓他們可以一直不用處理彼此間的問題?」她無奈地嘆氣。每一個人都需要承擔自己在生命裡的責任,這是他人無法取代的事情。為愛的人努力付出 家庭角色錯置反而造成負向循環今天妳為所愛的人努力付出,希望免去她心裡的痛苦,也許會有短暫的幫助,但當妳的付出超過了彼此關係的界線,讓父母不像父母、夫妻不當夫妻、子女不能做子女,家庭中每個角色間的關係因此顛倒錯置,讓家庭互動陷入負向循環,這將使每一個家庭成員的能量慢慢耗竭,而無法向前邁進與向外成長。(本文摘自/愛媽媽,為什麼這麼難?/寶瓶文化)

控制型教養 易致孩子負面思考釀悲劇

控制型教養 易致孩子負面思考釀悲劇#家庭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控制型家庭之所以傷人,原因在於講求的是討好和保護父母,而不是提供家庭成員理想的成長環境和自我表達的機會。這樣偏頗的系統,對孩子自我扭曲會一直延續到成年以後。以下是成年生活和受控童年間常見的關聯,不妨注意一下哪些敘述符合你情況:情緒如果你不被允許表達傷心難過,那份哀傷可能會一直跟著你。如果繃緊神經是生活的方式,你可能現在還是時時保持警戒。如果生氣是不被允許的,你可能會覺得很難允許自己生氣,即使是在應該要生氣的時候。如果小時候你必須管好自己的情緒,現在你主要的感覺可能就是麻木。如果你的感覺被否定或禁止,你可能會對自己的感受很困惑,或是不知道該如何表達情緒。如果生氣、恐懼或憂傷等「負面」情緒受到壓抑,你可能也會壓抑自然而然產生的正面情緒。如果你的父母是剝奪型或利用型,每當有好事發生,你可能會直覺地認為一定有什麼你在乎的東西會被奪走。精神生活如果你在不當控制下成長,你可能很難找到符合你需求的精神信仰。如果父母在你心目中的形象等同於懲罰與控制,上帝在你心目中可能就等同於懲罰與控制。生理健康如果你受到不當控制,你的身體可能會付出代價,例如罹患壓力相關疾病、常常精神不濟、或有慢性疼痛的問題。如果你受到剝奪,你可能會從上癮或冒險的行為尋求慰藉。如果父母過度控制你,你可能會面臨來自飲食失調的挑戰。如果父母對你施以身體控制,你對自己的身體形象可能會有不實的認知。如果父母對你揶揄嘲諷或嚴加懲罰,你可能很難愛惜並照顧自己的身體。心理健康如果父母是完美主義者,你可能還是很努力要追求完美。如果父母是嚴厲的批評者,你的思緒可能會被一個「內在暴君」占據。如果父母有雙重標準,你可能會選擇相信別人而怪罪自己。如果父母以非黑即白的眼光看世界,你可能很難看見灰色地帶。如果父母看輕你,你就可能也會看輕自己。如果父母的言行舉止充滿恨意,你可能會覺得自己不討人喜愛。如果小時候很少受到讚美或自尊受到打擊,你可能很難建立應有的自尊。整體發展如果父母不允許反對意見,你可能會有自我表達的障礙。如果父母控制你的一舉一動,你可能很難採取主動。如果父母將你的獨立精神視為一種罪過,你可能會持續依賴父母,或不斷尋求其他能讓你依賴的人。如果父母把你當成小孩,你可能會覺得自己沒辦法負起成年人的責任。(本文摘自/如果我的父母是控制狂/橡實文化)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