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

公費流感疫苗開打!幼兒等7族群受惠

公費流感疫苗開打!幼兒等7族群受惠#疫苗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每年冬季是流行性感冒猖獗季節,為了防患未然,衛生福利部已於10月15日開始展開600萬劑公費流感疫苗接種作業。11月流感疫情報到,尤其長輩和幼童抵抗力差,建議應儘早到醫院施打疫苗。50歲以上、幼童等7大族群 可公費接種流感疫苗今年接種的三價流感疫苗可有效抵抗A型流感(H1N1及H3N2)及B型流感,10月15日起開放國內(1)50歲以上成人、(2)滿6個月以上至國小入學前幼兒、(3)孕婦及6個月內嬰兒的父母、(4)幼保、安養機構人員、(5)醫事及衛生等單位防疫相關人員、(6)禽畜業者及(7)具有潛在疾病者,包括高風險慢性病人(含BMI≧30)、 罕見疾病患者及重大傷病患者等族群,免費至各地醫療院所施打;國小、國中、高中職學生則在11月1日起在校集中施打。流行性感冒疫情 每年11月初開始逐步升溫600萬劑流感疫苗約可涵蓋全台約25%人口,羅東博愛醫院副院長盧進德表示,施打流感疫苗後至少需2週抗體才會產生,且每年流行性感冒從11月初開始到年底期間將逐步升溫,過年前達到最高峰,因此建議民眾於開放施打期間儘速完成施打。青壯年族群可獲得70至90%保護效果,高齡者則可減少50%流感併發症發生風險。每年流行的流感病毒型別不一定相同,每年均須重新接種。發燒、未滿6個月嬰兒 不宜施打民眾去醫院施打流感疫苗時應攜帶健保卡及身分證,若是孕婦或嬰兒父母、幼教人員等特殊族群則須攜帶相關證明文件,於門診掛號經醫師評估再行施打。非公費接種對象可自費接種流感疫苗,若希望有加強保護則可自費施打四價流感疫苗,可有效抵抗2種A型和2種B型流感。羅東博愛醫院呼籲,發燒或正患急性中度重疾病者,最好病情穩定後再接種;出生未滿6個月,因無使用效益及安全性等資料,不予接種;已知對疫苗成分過敏者、過去注射曾經發生嚴重不良反應者,也不予接種。疼痛反應率低 施打疫苗度流感高峰流感疫苗成分與效力國際皆同,被認為安全且是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方式,經統計僅5%民眾施打後出現注射部位疼痛等輕微反應。盧進德副院長提醒,公費施打對象把握時間儘速到院施打,平時也應勤洗手、出入公共場合佩戴口罩,增強自身抵抗力,才能抵禦病毒入侵,健康度過流感高峰季。

曾得流感免打疫苗?型別不同仍感染

曾得流感免打疫苗?型別不同仍感染#疫苗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秋冬時節流感病毒開始活躍,政府將從10月15日起實施公費流感疫苗施打。27歲李小姐1周前因為發燒、咳嗽及全身痠痛,經過快篩發現得A型流感,使用克流感幾天後開始退燒。她疑惑5天劑量克流感吃完後,如果還有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狀,是否需要繼續使用克流感?是不是得了流感後,今年就不需要打流感疫苗?醫師提醒,得過一種流感病毒感染,別誤以為對所有流感病毒株具免疫力或抗體。建議仍應接受流感疫苗施打,防範其他種的流感病毒感染。得過流感 仍可能染其他型別病毒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內科主任巫慶仁表示,克流感跟流感疫苗不一樣。克流感是得流感後,可能有效的抗病毒藥物;流感疫苗是未感染流感前施打,讓身體產生流感病毒抗體對抗它。吃完醫師建議的5天克流感後,通常不需要繼續服用,僅需症狀治療即可。但若呼吸道感染的症狀變嚴重,例如黃痰或濃鼻涕,有時及須考慮其他續發性細菌感染,並使用抗生素治療。此外,因為人類流感的病毒株主要有4種,得過1種流感病毒感染,並不會對其他種流感病毒株有免疫力或有抗體,還是建議應接受施打流感疫苗,防範其他種的流感病毒感染。政府提供公費疫苗予優先族群將開跑10月15日起,很多診所醫院將提供政府公費流感疫苗給指定優先建議施打的族群,例如50歲以上民眾、高風險慢性病人、身體質量指數BMI過高族群、罕見疾病患者及重大傷病患者,安養、養護、長期照護對象、孕婦及6個月內嬰兒的父母,或無法適時在學校施打的國小中學以上學生等。此外,如果想要自費施打四價流感疫苗,就是含四種流感病毒株的疫苗,也可先洽詢醫療院所是否有提供。巫慶仁醫師強調,要預防流感,增加群體體免疫,減少重症產生,施打疫苗產生抗體,仍是目前醫學上最有效的方式。

病蟲害疫苗新技術 免除農藥惡性循環

病蟲害疫苗新技術 免除農藥惡性循環#疫苗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採訪報導)過去農人常以速效又便宜的化學農藥來解決病蟲害的問題,但長期下來往往成效不彰,更可能造成惡性循環。農作物病蟲害的改善方法大約分為以下3種:1)化學防治法(化學農藥)/噴灑化學農藥消滅病蟲害。優點/化學農藥經由高溫高壓製成,毒性較高,可在短時間內降低害蟲的族群數量,並阻止病原菌的擴散。缺點/毒性高的化學農藥也容易導致農人中毒,殘留期長若在食用前還未分解恐有食安風險。李怡禛博士表示,長期噴灑化學農藥,病原菌害蟲會產生抗藥性,往後必需用更毒的農藥才能壓制,如此的惡性循環對人體、自然環境、農作物皆有不良影響。2)生物防治法(生物農藥)/分為微生物農藥-蘇力菌、生化農藥-費洛蒙、天然素材農藥。優點/屬於較天然的防治法,且是針對特定的昆蟲進行作用,對人體及自然環境傷害較小。缺點/作用速度慢也容易被分解。3)自製溶液/像是大蒜液、辣椒液、苦楝油等。優點/成分天然不傷害環境。缺點/防治效果最差,不見得適用每一種的病蟲害。疫苗效用 喚醒免疫反應李怡禛博士表示,在病蟲害控制方面,多醣體生物肥料能發揮類似疫苗的效用,在植物育苗期時就施用多醣體生物肥料,葉片表面的接收器可接收到多醣體,讓作物以為已被病蟲害入侵,進而喚醒本身的免疫反應,產生抗菌蛋白、分解酵素,並提高抵抗力基因、生長基因、運輸基因的表現。李怡禛博士表示,多醣體生物肥料與一般肥料的不同之處在於:一般肥料就是供給作物營養,以天然原料製成的多醣體生物肥料,不僅可提供營養給作物,同時也能提升作物對營養的吸收力與利用率, 從基因的層面加強養分的利用率,並提升作物的免疫力。

男童遭松鼠咬傷 狂犬病疫苗及時防範

男童遭松鼠咬傷 狂犬病疫苗及時防範#疫苗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彰化縣現有直達車直抵溪頭,去溪頭爬山運動的人潮增加。3歲的鍾姓男童上個月隨父母去玩,拿堅果吸引松鼠,卻被松鼠咬到右拇指。就醫處置1個月施打5劑的狂犬病疫苗處方。醫師提醒,雖然感染狂犬病的可能性不大,但還是要小心處理。如果被染狂犬病動物咬傷 發病致死率幾乎達100%彰化醫院感染科主任廖忠說明,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病毒性腦脊髓炎。如果咬人的松鼠是因為染上狂犬病而發瘋亂咬人,那是因為狂犬病毒進到腦部,該隻松鼠10天內就會死亡。如果人類被其咬傷而感染狂犬病毒,一旦發病,致死率幾乎達100%。但如果被咬傷後,及時就醫,接受狂犬病預防接種,可以有效的降低發病的風險。台灣沒有被松鼠咬傷而感染狂犬病的病例,染上狂犬病的機率非常低,而施打狂犬病疫苗是預防性處理,民眾不必恐慌。南投縣近年有鼬獾染上狂犬病毒案例廖忠信主任表示,到醫院就醫而施打狂犬病疫苗者,主要是被狗、貓咬傷,每個月總有幾件,排名前2位,被松鼠咬的偶爾有;施打者以小朋友最多,大部分是逗弄狗、貓被咬,其他像研究人員、獸醫、清潔隊員、郵差也因工作性質,追狗或被狗追而被咬傷,偶有就醫病例。彰化縣動物防疫所所長董孟治提醒,南投縣近幾年有鼬獾染上狂犬病毒案例,野生動物染上狂犬病毒的相對風險比其他地方高一點。但松鼠從沒有被分離出狂犬病毒的案例,民眾不必看見松鼠就恐慌,碰上時千萬不要餵食及不要接觸,其他野生動物也應如此對待。

旅遊愛好者必知 黃熱病疫苗一劑免疫

旅遊愛好者必知 黃熱病疫苗一劑免疫#疫苗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張先生年輕時就喜歡當背包客到處旅遊,世界各國幾乎都有他的足跡。為了慶祝結婚10周年,決定和太太重返度蜜月的巴西。張先生記得當時前往巴西前有到醫院旅遊醫學門診施打黃熱病疫苗,那時醫師提醒抗體效期只有10年。這次出發前他和太太再次前往旅遊醫學門診,詢問是否需補接種黃熱病疫苗?黃熱病危險期 會出現流鼻血等出血症狀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社區及家庭醫學部醫師包育菁表示,黃熱病是一種急性病毒性發熱疾病,主要流行於非洲及拉丁美洲等地區。在非洲,流行地區主要分布於赤道南北,範圍包括撒哈拉沙漠以南至安哥拉。西非由於推動大規模疫苗接種計畫,2015年無疫情爆發。拉丁美洲則以玻利維亞、巴西、哥倫比亞、厄瓜多爾和秘魯感染風險較高。黃熱病病人在發燒前1天到發病後3至5天期間,如果被病媒蚊叮咬,可使病媒蚊感染黃熱病毒,並終生保持傳染力。都市及鄉村地區的病媒蚊以斑蚊為主,叢林地區則是叢林蚊子。主要症狀包括發燒、冷顫、頭痛、背痛、全身肌肉痛、虛脫、噁心、嘔吐、出血等症狀,初期黃疸輕微,但會隨病程進展漸明顯。部分嚴重病人在數小時至1天後,就轉而進入危險期,會出現出血症狀,如流鼻血、牙齦出血、吐血及黑便,甚至出現肝臟及腎臟衰竭。進入中毒期的病人,7至10天內死亡率約20至50%。可至旅遊醫學門診事先接種疫苗包育菁醫師說明,預防感染黃熱病,除了在皮膚裸露部位塗抹衛生福利部核可含DEET的防蚊藥劑加強防蚊外,前往疫區前可接種「黃熱病疫苗」預防感染。民眾如有預計到上述黃熱病流行地區旅遊,可上網查詢各旅遊醫學門診合約醫院據點及服務班表(https://goo.gl/jLD1h6),就近前往接種疫苗。接種後請醫生開立一份國際預防接種證明書(俗稱「黃皮書」),以利前往旅遊的國家入境時查證。施打過黃熱病疫苗 黃皮書延長為終生有效要特別注意,過去建議黃熱病疫苗自接種日第10天起10年內有效,超過10年需補接種疫苗,但世界衛生組織於2014年根據實證科學研究結果,確認接種黃熱病疫苗後可獲得終生保護力,將原本10年證書效期延長為終生有效。疾管署也同步更改黃熱病建議施打年限,民眾如持有2016年7月11日前核發的證明書,不需換發或註記即可繼續使用。包育菁醫師提醒,接種黃熱病疫苗需由醫師評估接種。接種可能產生副作用為10至30%接種者於第5至12天可能會頭痛、肌肉痛及輕微發燒,一般1到2天即會消失。黃熱病疫苗曾在國外發生接種者神經或臟器病變,但發生率小於十萬分之1,且好發於高齡及幼齡的接種者;過敏性休克發生率約十萬分之1.8。接種後如持續不適,應立刻就醫並通報原接種醫院。

麻疹傳染力高 一次搞懂各階段症狀

麻疹傳染力高 一次搞懂各階段症狀#疫苗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聽聞麻疹非常容易傳染,那滿身都起疹子,會不會是令人聞之色變的麻疹?護理師提醒,特別是孩童、未得過麻疹的人,都潛藏感染麻疹的風險。未得過麻疹、不曾接種疫苗者 皆可能感染麻疹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護理師汪靄均說明,麻疹是一種急性、高傳染性的病毒性疾病,在中華民國傳染病防治法歸類為第2類傳染病。麻疹可經由空氣、飛沫傳染或是直接與病人的鼻腔或咽喉分泌物接觸而感染,大部分麻疹在孩童時期不可倖免,感染者多發生於未接種疫苗的人,所有不曾得過麻疹或者不曾接種麻疹疫苗的人,皆可能感染麻疹。麻疹嚴重者 恐併發中耳炎、肺炎、腦炎汪靄均護理師說明,麻疹常見症狀有發燒、出疹、鼻炎、結膜炎、咳嗽,通常發燒3至4天後口腔會出現柯式斑點,24至48小時後,典型的斑丘疹出現於耳後,再擴散至整個臉面,2至3天後慢慢向下延伸至軀幹及四肢,較嚴重者會併發中耳炎、肺炎或腦炎。感染麻疹到出疹約7至18天,一旦出現疑似症狀,宜及早配戴口罩主動就醫,向醫師說明旅遊史及接觸史。被確診麻疹的患者,應配合居家隔離休息,確實採取防護措施,防止病毒傳染給家人或同事,如果進出公共場所或人多擁擠處,要嗽應摀住口部、勤洗手,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

講座/肺炎鏈球菌疫苗

講座/肺炎鏈球菌疫苗#疫苗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肺炎鏈球菌除了引起中耳炎、鼻竇炎和支氣管炎等常見症狀,還可能引發敗血症、肺炎、腦膜炎等侵襲性疾病!特別是5歲以下嬰幼兒及65歲以上老年人,是併發重症的高危險群!要預防肺炎侵襲,可考慮預防注射疫苗。有鑑於此,雙和醫院將於5/18(五)舉辦小兒衛教講座,由李雯玲兒科衛教師主講「預防注射-肺炎鏈球菌疫苗」,提供您為孩子預防接種對抗肺炎的須知。講座內容豐富,歡迎家長們與關心家庭保健新知的民眾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日期、時間、相關辦法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參加本活動前請先上網查看最新消息或洽詢主辦單位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名稱:預防注射-肺炎鏈球菌疫苗時間:107年5月18日(五)下午15:00-15:30地點:雙和醫院2樓小兒科門診候診區和健兒門診外側洽詢:02-2249-0088

症狀似感冒 水痘發疹前2天就會傳染

症狀似感冒 水痘發疹前2天就會傳染#疫苗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去年臺北市校園水痘群聚案件攀升,以國小22件(40%)占最多,但國中以上學校較105年同期增加9成,值得關注。面對具有高傳染性的水痘疫情,學校與家長要加強防範。水痘發疹前就具傳染力 症狀似感冒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感染科主任顏永豐說明,水痘俗稱「出水珠」,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所引起,傳染性高。潛伏期約2至3週,主要由皮膚接觸、空氣或飛沫傳染。好發於冬天與早春,初期出現全身痠痛、發燒、頭痛、腹痛、倦怠、食欲不振等症狀,容易誤認感冒,但2天後會冒出紅疹,從臉部擴散至全身,逐漸變成水泡,最後結痂。水痘發疹前2天就具傳染力,容易爆發校園群聚疫情。一旦疑似罹患水痘,應盡速就醫,並請假約1週,暫停上學及所有課外活動,在家自我隔離。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戴口罩、勤洗手,多休息並補充水份。穿著寬鬆衣物,如果水泡會癢可用溫水擦拭,不要塗抹乳液或藥膏。家長可為孩子戴上手套、剪短指甲,避免抓破,留下疤痕。水痘結痂後傳染力才會下降,始可重返校園。如果家中有尚未得過水痘的家人,必須嚴加隔離。懷孕前至少3個月 施打水痘疫苗避免畸胎顏永豐主任表示,水痘二次感染的機會較低,但並非百分百,不過就算再次感染,症狀也會較輕微。從未得過水痘的人是高風險族群,成人才染上水痘,症狀會較為嚴重。一般人得水痘大約1周即可痊癒,而年長者、孕婦、免疫力差者(如癌症病人)得水痘,嚴重可能引發肺炎,致死率達10%至20%;1歲以下新生兒則可能併發腦炎,要特別小心。接種水痘疫苗是預防水痘最有效的方法,但打疫苗不代表終身免疫,接種5年後,保護力會逐漸下降,建議未感染過水痘的高危險群,可自費接種第2劑疫苗,尤其是育齡婦女,如果懷孕初期得水痘,可能造成畸胎,應在懷孕前至少3個月施打疫苗。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