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

研究:肺炎嚴重 增失能、認知障礙率

研究:肺炎嚴重 增失能、認知障礙率#疫苗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一名61歲男性平日身體健壯,沒想到因感染流感併發嚴重肺炎,入院隔日因呼吸衰竭送進加護病房搶救,撿回一命。該男性因肺部機能受損,無法自行行走,需以輪椅代步,工作也被迫暫停。出院前聽醫師建議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加強抵抗力。年長者感染肺炎初期症狀不典型 就醫時病情已迅速惡化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老年醫學科主任林志學表示,年長者感染肺炎時初期症狀不典型,往往就醫時病情已迅速惡化。即便僥倖痊癒,仍可能因肺部機能受損,大幅增加再次感染的可能性。呼籲長者可依照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的成人疫苗接種建議,終身接種一劑肺炎鏈球菌結合型疫苗加強免疫抵抗力。台灣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高達14.05 %,正式邁入高齡社會!65歲以上成人為感染肺炎的高風險族群,未來肺炎患者恐持續增加,不僅增加照護負擔,也增加醫療成本支出。根據衛生福利部國人10大死因調查,肺炎首度攀升為105年10大死因第3位。長者、慢性病患者、免疫不全者 肺炎感染高風險群林志學主任提醒,101年至105年,台中市肺炎住院就診率成長1.47倍,肺炎住院醫療費用翻倍,已造成極大的醫療負擔。台中市肺炎死亡率持續上升,可能與人口老化有關;而長者、慢性病患者、免疫不全者為肺炎感染的高風險族群,其中長者又因本身免疫力低下,罹患肺炎後症狀不典型,往往容易延遲就醫造成憾事。美國研究更顯示,因肺炎而住院後的失能風險為常人1.3倍,罹患中度認知障礙之風險更是高達2.5倍!林志學主任也補充說明,肺炎鏈球菌為社區型肺炎最常見之致病原之一,也是可用疫苗預防的致病原。呼籲民眾應依照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成人疫苗接種建議,終身接種一劑肺炎鏈球菌結合型疫苗加強保護力。

綠膿桿菌致嬰死亡 免疫力低下要當心

綠膿桿菌致嬰死亡 免疫力低下要當心#疫苗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近日曾有報導幼兒疑似接種六合一疫苗產生敗血性休克死亡,引起大眾恐慌。然而疾病管制署澄清,依照時間與病程,研判幼兒死亡非疫苗所致。綠膿桿菌侵犯抵抗力較差族群 致死率3至5成案例的9個月大男童,於2017年5月間接種六合一疫苗,後於8月出現發燒、嗜睡等症狀,疑似於疫苗接種部位出現硬塊送醫,最後因感染綠膿桿菌致敗血性休克死亡。疾管署表示,依該名幼兒接種疫苗時間、感染綠膿桿菌至死亡的時間與病程,初步研判應非疫苗所致。綠膿桿菌普遍存在人類腸道及環境中,易侵犯抵抗力較差的族群,如2歲以下嬰幼兒、免疫低下患者或長期接受抗生素治療者,一旦感染容易在短時間內引發敗血症,及由敗血性血栓引起的壞死性感染,致死率約30%至50%。接種疫苗常見反應 注射部位紅腫、酸痛疾管署為因應全球B型肝炎疫苗供需失衡,於2017年共採購六合一疫苗27.5萬劑,以替代嬰幼兒於出生滿6個月應接種之第3劑五合一及B型肝炎疫苗,截至目前使用逾17萬劑,未有接獲任何嚴重不良反應通報。接種六合一疫苗一般常見的可能反應,為注射部位紅腫、酸痛,偶爾哭鬧不安、疲倦、食慾不振或嘔吐等症狀,通常2至3天後會恢復。為保障幼兒健康,請家長攜幼兒依時程接種疫苗,如有疫苗接種相關疑問,可向當地衛生局、所通報或撥打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或0800-001922)洽詢。

1月大嬰患百日咳!醫:孕婦先打疫苗

1月大嬰患百日咳!醫:孕婦先打疫苗#疫苗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一名剛出生1個月的女嬰久咳不癒,常常痰多到堵住呼吸道,缺氧導致臉部發黑,原以為是感冒,後來才確診為百日咳。經過密集呼吸治療及抗生素療程,投新一代抗生素治療,療程5天即發揮療效。女嬰的家人也都服藥做預防性的治療,才能根除百日咳。百日咳症狀似一般感冒 恐併發肺炎、腦部病變羅東博愛醫院小兒科謝錦桐醫師說明,百日咳雖是古早疾病,但是一直存在,且目前有回溫趨勢。特別是6個月以下的小嬰兒較難察覺,雖然大多會有咳嗽症狀,但也有案例是寶寶咳嗽不明顯,只有臉部莫名間歇性發黑。百日咳初期症狀與一般感冒症狀相似,很容易被忽視。2週後有些病人會進入劇咳期,一咳就停不下來、上氣不接下氣,最後會倒抽一口氣,症狀長達3至4週,直到恢復期才減輕症狀,但還是會持續咳約2到3週,因病程非常長稱作百日咳。可能伴隨併發症如細菌感染而肺炎;痰多塞住呼吸道而缺氧導致腦部病變、抽筋;劇咳導致耳膜破裂、肋骨斷裂、甚至肺破裂、氣胸。1月大嬰兒無保護力 孕婦可於第28至36週時接種疫苗百日咳傳染途徑主要經由飛沫傳染,潛伏期1至2週,至劇烈咳嗽開始3週後仍有傳染力,傳染期將近1個月,無季節性,成人或小孩隨時可能感染。嬰幼兒得到百日咳通常是被照顧者或周遭家人傳染,家中有寶寶的家長有咳嗽現象要戴口罩、勤洗手,如果久咳超過2週,趕快就醫診治是保護孩子最好的方法。小兒科謝錦桐醫師提醒,百日咳有公費常規疫苗接種,嬰兒出生後2個月開始施打,然而1個多月大的嬰兒屬空窗期,建議孕婦於第28至36週時主動接種疫苗,讓媽媽與寶寶提早具有抵抗力。但疫苗保護力約5年會消退,家中有寶寶的成人、醫療院所工作的高危險族群可自費追加施打疫苗,增加抗體。

研究:不只飛沫 流感病毒懸浮致感染

研究:不只飛沫 流感病毒懸浮致感染#疫苗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今年流感疫情難以預測,全球均加強預防措施以控制疫情。最新研究指出,流感病毒微粒可懸浮於空氣中造成感染,不見得透過患者咳嗽、打噴嚏或說話等飛沫傳播。預防流感再也不是勤洗手、外出戴口罩這麼簡單,主動預防流感,接種流感疫苗是必要的保護。流感併發肺炎重症 嚴重恐致命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副院長高尚志指出,嚴重流感恐併發肺炎重症,為流感致命的主因。呼籲民眾積極防範肺炎重症,依照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建議,年年接種流感疫苗、以及接種一劑肺炎鏈球菌結合型疫苗加強保護力。今年全球流感疫情嚴峻,根據日本厚生勞動省統計,日本多個都府縣流感案例數都已達到警戒值,而美國遭遇10年來最嚴重的流感疫情,除夏威夷外,境內49州皆淪陷,住院率創下史上新高。而根據衛生部福利疾病管制署統計,今年年節類流感就診人次達3萬6千多人,為2015年以來次高。肺炎鏈球菌結合型疫苗 加強保護力然而僅接種流感疫苗是否已足夠?高尚志副院長表示,肺炎為流感最常見的併發症,近期疾病管制署公佈的流感重症死亡案例,多為流感後併發肺炎者。美國指出流感疫苗效力僅有45%,接種後保護效力可維持4至6個月,保護力不超過一年,接種流感疫苗後,仍有感染肺炎風險。年長者對疫苗反應較差,整體健康狀況較差的人對疫苗反應會更差。高尚志副院長提醒,國外研究顯示,先接種肺炎鏈球菌結合型疫苗,再接種多醣體疫苗可誘發較好的免疫反應。為預防流感重症,高尚志醫師提醒慢性病患者、長者、曾罹患者等肺炎感染等高危險族群,可依照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建議,年年接種流感疫苗、以及接種一劑肺炎鏈球菌結合型疫苗加強保護力!

106年後出生幼童 免費打A肝疫苗

106年後出生幼童 免費打A肝疫苗#疫苗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關心幼兒健康,疾病管制署呼籲,家有106年1月1日(含)以後出生,年滿12個月以上的幼童家長,把握機會帶家中幼童接種A肝疫苗。預防接種A肝疫苗 預計200萬名幼童受惠衛生福利部部長陳時中指出,過去因受限於疫苗基金財源有限,政府僅能優先提供A肝高風險地區幼童接種A肝疫苗。然而目前國內年輕族群多不具A肝抗體,加上國際間交流頻繁,民眾往來A肝盛行地區頻率增加,使得國內潛藏爆發A肝流行風險。醫界、學界、立法委員們的共同努力及基金會支持國家預防接種政策,讓A肝疫苗順利納入幼兒常規疫苗接種項目,造福國內更多的幼童,更感謝醫護人員長年對於幼兒預防接種工作的辛勞及付出。本次A肝疫苗捐贈計畫為期10年,共將陸續捐贈400萬劑疫苗,預估約有200萬名幼童受惠,守護下一代健康。少數發生猛爆性肝炎 嚴重恐致死A型肝炎是感染A肝病毒造成的急性肝臟發炎,多數人雖於感染後會自然痊癒、產生抗體,仍有極少數病例會發生猛爆型肝炎甚至死亡,致死率約千分之三。接種A肝疫苗產生保護性抗體後,可避免罹患A型肝炎、防止疫情,是預防A型肝炎最有效的方法。疾管署表示,A肝疫苗需接種2劑,免疫力可維持20年以上。目前自費接種每劑約新台幣1千元,納入公費疫苗後,預計可為每名幼童家長荷包省下至少2千元支出。呼籲107年起符合接種資格的幼童家長,把握機會帶孩子接種A肝疫苗。歡迎至疾管署全球資訊網https://www.cdc.gov.tw或撥打國內免付費疫情通報及關懷專線1922洽詢。

上週6例流感死亡 均未打疫苗

上週6例流感死亡 均未打疫苗#疫苗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目前為流感流行期,近期國內各地氣溫低,流感併發重症病例持續增加。疾病管制署呼籲,民眾應保持警覺,加強手部衛生、咳嗽禮節等防護措施,如有類流感症狀,應戴上口罩儘速至鄰近診所就醫並按醫囑服藥。符合公費流感疫苗接種資格,但尚未接種者儘速完成接種,確保健康。上周流感群聚案件 近7成發生於校園依據疾管署統計,國內上週類流感門急診就診人次共101,367,與前一週持平。近4週共計37起流感群聚案件,其中25起(68%)發生於校園。上週新增41例流感併發重症確定病例,其中33例未接種流感疫苗。新增6例流感死亡個案(5例B型、1例A未分型),均未接種流感疫苗,其中5例有慢性病史。自去年10月1日起,國內累計160例流感併發重症確定病例,其中17例經審查與流感相關死亡病例(14例B型、2例H3N2、1例A未分型),確定病例感染型別以B型為多(佔76%)。全球流行病毒 以A型H3N2及B型為主世界衛生組織及各國衛生部公布的流感疫情最新報告指出,近期北半球溫帶地區流感活動度持續增加,全球流行病毒型別以。目前中國大陸、香港、韓國、歐洲主要流行B型流感,美國、加拿大主要流行H3N2,加拿大近期B型流感比例有增加的趨勢,日本則以H1N1為主要流行型別。各級學校陸續於本週及下週放寒假,疾管署提醒,參與冬令營或安排國內外旅遊,應勤洗手、有呼吸道症狀戴口罩,避免出入人潮擁擠、空氣不流通的公共場所,生病在家休息,避免病毒傳播。出現類流感症狀,可至全國4千多家公費藥劑合約醫療機構就醫,凡經醫師臨床判斷符合條件,不需快篩即可使用公費藥劑。可至疾管署全球資訊網「流感專區」https://www.cdc.gov.tw查詢,或撥打國內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洽詢。

50歲以上慢性病患 流感重症高危險群

50歲以上慢性病患 流感重症高危險群#疫苗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新北市衛生局監測資料顯示,上週新北市因類流感症狀至門急診就診總人次已超過1萬7千人次,明顯高於去年同期7,352人。本週逢入冬以來首波冷氣團南下,加上近期流感疫情攀升,民眾如出現發燒、合併咳嗽等類流感症狀,請速戴口罩至診所就醫,並在家休養至症狀解除。流感併發重症病例 9成未接種疫苗新北市衛生局疾病管制科許玉芬科長表示,上週因類流感症狀至急診就診百分比為13.43%,顯示流感已進入流行期,預期就診人次將持續上升。目前公費流感疫苗只剩不到2萬劑,50歲以上及高風險慢性病人應儘速接種。自106年10月1日起迄今,新北市共累計25例流感併發重症病例,其中近8成為50歲以上且併有慢性疾病民眾,都是感染流感病毒後、容易引起併發重症的高風險族群,且重症中9成亦無接種疫苗。施打疫苗、養成手部衛生習慣衛生局強調,預防流感除了接種疫苗外,平日即應做好手部衛生,有呼吸道症狀應戴口罩、儘速就醫;生病時落實在家休息,待痊癒後再上班、上課,避免病毒傳播造成疫情擴大。出現流感症狀內48小時服用流感抗病毒藥劑效果最好,如出現發燒、咳嗽、肌肉痠痛等類流感症狀,可至新北市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合約院所就醫,依醫師指示服藥。相關資訊可至新北市衛生局網站流感防治專區或新北市流感疫苗暨抗病毒藥劑合約院所動態查詢系統www.flumap.ntpc.gov.tw 查詢,或撥打新北市衛生局02-22586923或各區衛生所洽詢。

肢體無力麻痺 腸病毒恐致永久後遺症

肢體無力麻痺 腸病毒恐致永久後遺症#疫苗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根據疾病管制署統計,國內12月17日至12月23日共增5例經審查為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確定病例,近期仍持續有重症病例出現,且多為腸病毒D68型個案,呼籲家長應格外留意家中幼童健康,如發現肢體無力、麻痺症狀應儘速送醫。腸病毒D68型 肢體無力麻痺恐是重症輔仁大學醫學院小兒神經學教授洪焜隆指出,有別於其他腸病毒常見的手足口病或疱疹性咽峽炎等典型症狀,腸病毒D68型的表現以發燒、流鼻水、咳嗽等上呼吸道症狀為主,少數感染者可能併發腦炎、脊髓炎等,一旦出現肢體無力或麻痺症狀,可能造成永久性後遺症,需長時間復健。新增的5例腸病毒併發重症確定病例,分別為腸病毒D68型、克沙奇A9型各2例,1例腸病毒71型。腸病毒D68型個案均於12月上旬開始咳嗽、流鼻水、發燒等症狀,後突發肢體無力,目前仍住院治療中。腸病毒多以糞口、飛沫傳染 應做好衛生防範措施國內2017年累計20例腸病毒併發重症病例,含1例死亡,感染型別分別為腸病毒D68型8例,克沙奇A6型3例,克沙奇B3型、A9型、伊科病毒5型及腸病毒71型各2例,克沙奇A2型1例。疾管署提醒,無論哪一型腸病毒,均透過糞口、飛沫或接觸傳染,最有效的預防方法為做好手部衛生與咳嗽禮節,減少出入擁擠的公共場所,生病時在家休息,降低傳播風險。如發現幼兒肢體無力麻痺,或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重症前兆,應儘速到大醫院就醫。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