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養

臉乾又脫屑 注意5大壞習慣!

臉乾又脫屑 注意5大壞習慣!#保養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若乾燥情形很嚴重,請注意這些小細節。長期出現乾燥、脫屑,先確認下列 5 個項目,重新檢視每天的習慣。‧ 是否在淋浴時用熱水對著臉沖洗?臉部受到淋浴的水柱強烈沖洗,角質裡的保溼因子會溶出。此外,熱水也是造成乾燥的原因之一。淋浴時,可設定為弱水壓,且水溫不可超過33℃。‧ 是否喜歡按摩或摩擦臉部?摩擦或拉扯肌膚,會破壞角質層,讓肌膚變得乾燥。特別注意不要托腮、摸臉等習慣性的小動作。托腮的習慣動作也會傷害肌膚。‧ 是否經常塗抹厚厚的粉?粉狀粉底或蜜粉,不宜使用過多。因為粉粒會吸收水分,讓肌膚乾燥。完全停用是最理想的,但若還沒辦法停用,請上得愈薄愈好。眼影也是引起乾燥的原因。‧ 空氣是否很乾燥?冬天可利用加溼器,維持溼度在40~50%。此外,從內部補充水分也很重要。以體重1 kg大約20~30 c.c來概略計算一天需攝取的水分。如果可以盡可能飲用軟水。‧ 肌膚是否有發炎泛紅?髮際線附近有發炎變紅、乾燥情形發生時,應該是洗髮精、潤髮乳、染髮劑等原因造成。可用溫熱水洗髮,停止染髮,即可治好。皮膚有狀況 堅持不化妝就對了開始執行無添加美肌保養法,可能會擔心肌膚乾燥的情形。長期一直使用美容產品的人,已經習慣肌膚溼潤的狀態。一旦什麼都沒有塗抹,當然會覺得哪裡怪怪的。因為不化妝就會顯露出肌膚原本的狀態,所以也會煩惱脫屑的問題。只要恢復健康的肌膚屏壁,這些症狀都會自動消失。請繼續堅持不化妝,直到肌膚的狀況變穩定下來。要堅持執行無添加美肌保養法一旦開始執行無添加美肌保養法,等於展開「對抗保養品誘惑」的戰爭。可能你會聽到周圍擔心的聲音「稍微做點保溼比較好吧」,可是,如果繼續使用保養品,一切都前功盡棄。不要受雜音影響,請相信自己,努力持續下去。(本文摘自/專櫃小姐不知道的保養真相!肌斷食計畫/世茂出版)

不睡覺亂花錢 季節過度害的

不睡覺亂花錢 季節過度害的#保養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季節交替,氣溫濕度的改變幅度較大,若出現心情煩躁導致失眠、亂花錢行為,可能是季節過渡期導致躁鬱症惡化的表現。精神科醫師提醒,憂鬱、躁鬱等精神疾病困擾的朋友在季節交替之際病情容易波動,建議民眾多出外走走、適度照光,保持適當的晝夜及生活節律是保養之道。勿停藥物 應規律回診接受評估治療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心身醫學組醫師蔡昀霖表示,情感性疾患患者常在季節交替之際病情變化,憂鬱症狀易在秋、冬惡化,躁鬱症的躁期則在春天好發,這段時間復發的病人相對平時確實會多一些,在此時節,病人切勿停用精神科藥物,應規律回診接受評估治療,家人亦應多關心病人情緒及症狀,適時協助就醫,避免精神症狀復發。躁期時數天不睡覺、亂跑、亂花錢躁鬱症又稱為雙極性情感型精神病,是相當常見的精神疾病,躁鬱症患者的躁期常在季節變換時發作。躁鬱症患者平時一如常人,在躁期時,可能數天不睡覺、到處亂跑、亂花錢、活動量大,招惹事端,甚至攻擊別人,讓家人不得不帶他就醫;鬱期常見的症狀包括失眠、心情沮喪、對平常嗜好失去興趣,思想悲觀,嚴重時還有厭世想法或自殺行為等。避免因為天氣不佳而足不出戶 有變化就快就醫蔡昀霖醫師呼籲,季節交替時,如果有固定服用藥物的患者,在症狀變化需要調整劑量時,應先與醫師溝通調整,平常避免因為天氣不佳而足不出戶,最重要的是觀察自己的症狀,一發覺有變化就盡快就醫。同時家屬應多注意病人是否有規律服藥及情緒症狀變化,多給予病人關懷,若病情復發時能及早接受治療,規則的服藥,多數精神疾病症狀都能獲得改善。

食療藥療 怎麼吃最健康?

食療藥療 怎麼吃最健康?#保養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食療和藥療是可以相得益彰的,缺一不可的。以平常的保養而言,「吃得好」的確能預防疾病發生、改善身體小病痛及體質。但如果你已經八病九痛、病病殃殃了,就千萬不能只有食療,還是得要乖乖接受醫師安排的療程。現代人常吃多重加工的重口味食物所以,我們要知道:怎麼「吃得好」?「吃不好」又會有什麼後果?有句俗話說:「好吃的食物都不健康,健康的食物都不好吃。」這句話並不是真理。會有這樣的說法是因為所謂「好吃」的食物,多是經過多重加工的精緻食品,通常都以高油、高糖、高熱量進行烹調的食物,如:珍珠奶茶、炸雞排、蛋糕甜點等「失去食物本來面貌」的重口味食物。當人們習慣了這樣的食物之後,再去吃燙青菜、糙米、新鮮蔬果等幾乎不加工的天然食物,就會產生這樣的想法。「民以食為天」,吃是人生大事,如果不好好重視,時間一長自然就病痛不斷。飲食最好的狀況是六七分飽、少量多餐《內經.素問》有段文字指出:「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腎欲鹹。善養性者,先飢而食,食勿令飽,先渴而飲,飲勿令過。食欲數而少,不欲頓而多。蓋飽中飢,飢中飽,飽則傷肺,飢則傷氣。若食飽,不得便臥,即生百病。」這段話說明了每一個臟腑所喜歡的飲食五味,例如蓮子心嚐起來是苦的,它的功能就是養心;南瓜是性質溫和的食物,嚐起來就是甘甜的味道,能入脾、胃兩經。想吃得好,飲食的方法也要調整:飲食不要過飽,最好的狀況大約是維持六七分飽的狀況,少量多餐,別一頓飯吃很多但一天只吃這一餐,所以時下很流行的「吃到飽」餐廳其實是不符合飲食方法的;吃太飽的話容易傷肺、太餓卻又會傷氣。吃飽後也千萬不能立刻躺下,會百病叢生的。不同食物可能會帶來健康或相剋中醫裡的「藥食同源」就是指「食物本身就像中藥一樣,具有四性五味」,不同的食物會對人體產生不同的作用,帶來健康或者是食用禁忌、相生相剋;而且每個人的體質也適合食用某些食物藉此改善身體毛病,這就是食療。這跟現代的營養學很像,當你身體吸收到了均衡的營養,就能健康。現代人喜歡吃保健食品養生,那也很好,不過在服用前還是先問一下醫生,你的體質適合服用哪些保養品,別一股腦兒亂吃,例如高血壓一類心血管疾病患者,就不適合服用含鹿茸的保養品(如龜鹿二仙膠),容易導致頭暈、眼紅、血尿等症狀;習慣腹瀉的人,如果服用六味地黃丸會瀉得更慘……等等,這種狀況會保健不成反傷身,那就得不償失了。(本文摘自/國民中醫藥保健全書/大寫出版)

年紀越大 保養品要用越貴的嗎?

年紀越大 保養品要用越貴的嗎?#保養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保養品有耐受性,要越用越好的,所以年輕的時候不能用貴的、複雜的保養品,不然到老了就沒東西可用了。對於選擇保養品,不少人都是價格導向的消費觀念,以為越貴的產品就一定更好,今天我們就來討論選擇保養品的誤區。保養品不會出現耐藥性在談論保養的的耐受性時,很多人混淆了「耐受」與「耐藥」這2個概念,所謂耐藥,是指重複使用某種藥物後,其藥效逐漸降低,如要取得與用藥初期同等效果,必須增加劑量。他是醫藥學領域的概念,又稱為抗藥性,藥物的耐藥情況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病原體的耐藥性,超級細菌的出現、結核病的捲土重來都和致病菌對治療藥物產生了耐藥性有關。除此之外,也存在由於受體變化、藥物代謝加快等原因產生的耐藥性,這類型的耐藥一般都長時間大劑量的藥物使用有關。保養品的活性成分一般含量都很低,不太可能出現類似的效果減弱情況,目前也沒有保養品中成分在什麼人身上出耐藥性報導。皮膚護理方面所談及的耐受則是另一個問題。使用保養品後逐漸適應的過程為耐受性保養品的耐受指的是皮膚對某一成分的接受程度,保養品中的一些活性成分可以發揮有益的生理效應,但是也可能帶來紅斑、刺痛、脫皮等副作用,對於這些成分,有些人在使用初期會產生不適,即對這種成分不耐受,這種不耐受通常與濃度相關,不同於意義上的過敏。隨著使用時間延長,皮膚會逐漸適應,不適的情況會消失,這個過程就是皮膚對保養品的耐受,為了使皮膚對活性成分有更好的耐受性,一方面要控制活性成分的濃度,使它發揮作用又不至於引起皮膚不適,另一方面可以通過加入一些抗炎舒緩的成分來改善。濃度高不一定帶來更好的效果舉個例子,曾有研究者比較了5%、10%尿素霜對於緩解特應性皮炎患者皮膚不適的效果,發現並沒有明顯的差異,從尿素霜這個例子可以看出,濃度高不一定會帶來更好的效果,甚至有時候濃度高還會造成更大的刺激性。比如水楊酸,在保養品中的濃度上限是2%,更高濃度會刺激皮膚引起皮膚嚴重損傷,醫院裡有時會用更高濃度水楊酸來治療座瘡、牛皮癬甚至可以用來化學換膚,但是都必須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產品優劣不能以成分複雜程度為依據成分越複雜,產生敏感和不耐受的情況出現的鈣綠就越高,舉例來說,我們知道維生素c會有美白、促進膠原蛋白表達、抗氧化等功效,但是一般的維生素c穩定性差,更多的廠商會使用維生素c的衍生物,市面上有些產品會添加多種維生素c衍生物,宣稱有更好的換膚效果,但是理論上並不是越多越好,維生素c需要在較強酸性才會有效果。總的來說,判斷一個產品的優劣不能簡單的將成分的複雜程度做為依據,更重要的是合理的配方和製劑。越貴的產品就越好嗎?應該說各價位都有優良的產品,產品價格的定位更多來自市場定位和廣告等多方面的考量,高階產品往往宣稱某一成分的神奇效果,利用資訊不對稱進行超常規定價,引起消費者關注和崇拜,鞏固他們在行業中的頂端地位,同一集團中也會推出不同價位的品牌,來創造更多梯度空間,以此擴大目標消費人群。皮膚會對保養品產生耐藥性,選擇保養品要根據自已的膚質而非年齡,同時,各種價位的保養品都有出色的產品,並非越貴越好。(本文摘自/謠言粉碎機:危言聳聽,身體請注意!/九(音勻)文化)

清水洗就好!中高齡「妹妹」保養術

清水洗就好!中高齡「妹妹」保養術#保養

(撰文/優活健康網記者 徐平) (諮詢/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婦產科主任 陳麗琴) (圖片提供/優活健康網) 你也是怕冷一族嗎?相信很多人都是只要天氣一冷洗澡水就開到最燙,然而這麼做會不會導致私密部位受到傷害呢?一般來說,因應寒流來襲,民眾家裡不僅會使用暖氣,就連洗澡水也要開到最熱,這樣一來,肌膚的水分都被環境吸收,洗澡用太熱的水、洗完以後再搭配使用暖氣,皮膚越來越乾,沐浴後仍存在肌膚保水不足造成的乾癢、敏感問題。冬日「妹妹」保養怎麼做,婦產專科醫師不藏私大公開! 洗澡水太燙、穿太多都會導致下體搔癢 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婦產科主任陳麗琴表示,洗澡水洗太燙,反而會讓肌膚水分流失得更快。45到65歲的中高齡婦女,因為正值更年期,這個年紀的婦女在停經後皮脂腺會分泌的比較少,很容易有乾癢、龜裂的皮膚,最敏感的下體肌膚容易變得乾澀。因此中高齡婦女冬日保養祕訣第一步,不建議使用太燙的水清潔肌膚。 另外,中高齡婦女較怕冷,常包得密不透風,穿太多件也會導致私密部位搔癢。此時若為了止癢,持續使用熱水沖洗並用手搓洗私密肌膚,很容易導致敏感的下體紅腫更加嚴重,甚至導致破皮,洗完澡後若為了保暖,再穿上好幾層衣褲,悶熱的衣褲也可能會導致搔癢情形不斷。   (保護私密肌,洗澡不宜使用過熱的水。 圖片提供/優活健康網)  用清水洗 最適宜的溫度約低於39度 近日寒流來襲,一般家庭洗澡水的溫度約落在42度左右,陳麗琴主任表示,中高齡婦女洗澡時,首先要注意溫度的調整,而最適宜清潔下體的溫度為39度以下,最好要比平常洗臉的溫度低、盡量和夏天洗澡的溫度差不多。 另外,洗澡時要注意,千萬不要使用沐浴清潔劑,只需用清水仔細沖洗下體部位,洗完澡後也不要使用乳液塗抹於下體部位,只要簡單用毛巾擦乾、盡量穿著通風衣褲。保養不必太複雜,只要簡單幾步驟一樣能維持私密部位清潔。 (不必使用乳液,只要用毛巾擦乾並著通風衣褲即可。 圖片提供/優活健康網) 經血量異常、失調 有可能是子宮出問題 更年期間,中高齡婦女若出現貧血,要小心子宮內膜異位症可能是元兇!在更年期時,若出現經血量異常、失調情形,很有可能是子宮出了問題,陳麗琴主任表示,臨床上許多患者曾出現過這類情形,有的認為是更年期普遍現象,有的則是害羞不敢就醫。 另外有些民眾,因為擔心看了醫師須拿掉子宮,所以一直隱忍不說,直到家人發現患者因為貧血昏倒,就醫後發現患者血色素從13降到3,詢問病徵才找出貧血主因。也有病人出現月經量異常情形,勿以為自己是提早更年期,沒想到竟是子宮肌瘤!   (許多患者不願就醫,直到貧血暈倒才發現病因。 圖片提供/優活健康網) 中高齡婦女是弱勢地位 常不好意思就醫 45到65歲的中高齡婦女,因為荷爾蒙改變,會有熱潮紅、睡不好等情形,嚴重的可能也會出現恐慌症,另外,因為控制膀胱的神經隨著年紀越大會變得越敏感,副交感神經興奮也會導致膀胱收縮、尿道鬆弛,頻尿的情形越來越嚴重,時不時就想上廁所。 另外,因為角色轉換,在家庭中,母親實際上要擔當起更大的照顧與保護責任,即便如此,中高齡婦女在社會及家庭中通常還是會被認為是弱勢地位。步入更年期的婦女經常因為繁忙的家務忘記照顧自己的身體,時常誤認為這些症狀正常而不理會,即使出現更嚴重的婦科症狀也會不好意思就醫。 維持心態活潑 有異狀盡速就醫 陳麗琴主任表示,在家中,孩子的成長與父母的衰老往往是最重要的事,然而夾在中間的母親也該時常關心自己,延誤就醫不只會影響體力,家庭也會因為失去支柱而陷入混亂。私密部位發生病變的機率非常高,只要維持心態活潑,發現異狀時盡速就醫,中高齡婦女維持健康一樣很簡單!   (步入更年期的婦女,維持身心健康、心情活潑是最好的藥。 圖片提供/優活健康網)

寒流又霧霾 呼吸道過敏暴增

寒流又霧霾 呼吸道過敏暴增#保養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日前,位於桃園泰豐輪胎的一把大火,導致黑煙造成嚴重的空氣污染,附近上千位居民出現支氣管炎與過敏等不適症狀就醫,再加上最近寒流來襲,使得有呼吸道過敏病況者更是雪上加霜。中醫師建議,除了用藥治療之外,平常也能藉由中藥膏方與茶飲來保養。 霧霾、大火 過敏性鼻炎的人變多上呼吸道過敏的病人除了會看西醫之外,利用中醫改善過敏的患者也不少。中醫師姜智釗表示,最近因為中壢泰豐輪胎大火,有很多人因為受到影響而來就醫,也有不少台商受到霧霾影響,趁著返台過年,趕緊來看呼吸道疾病,尤其是過敏性鼻炎與氣喘的病人,有變多的趨勢。 姜智釗中醫師表示,中醫治療呼吸道過敏疾病的原則除了改善不舒服症狀之外,還會調整免疫系統,因為無論是過敏性鼻炎或是氣喘,都和基因遺傳相關,要使基因表現更好,所以會用藥調整免疫系統,讓體質獲得改善。至於可以調整過敏的用藥包括有冬蟲夏草、粉光參、珠貝、葛介、枇杷葉等,這些中藥可做水煎藥也可做成膏方服用。 三九貼、中藥茶飲 調整過敏體質由於目前正值中醫三九貼的期間,也有不少過敏性疾病的人去做三九貼,調整過敏體質;姜智釗中醫師建議,冬天可用三九貼,夏天用三伏貼來改善過敏體質之外,也可以飲用可口的茶飲,以中藥太子參與白朮沖泡喝,或是薄荷、魚腥草、珠貝、北沙參與甘草等沖泡成茶飲來喝。 清熱中藥茶飲 可保養呼吸道姜智釗中醫師提醒,民眾若是碰到有霧霾,可以回到家後就趕緊飲用茶飲,或是喝些膏方來緩解不適,因為這些中藥有清熱效果,喉嚨乾不舒服時就可以飲用,一來可保養呼吸道,二來也可調整免疫系統,減少呼吸道過敏疾病發作機率。(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角質代謝保養 你做了嗎?

角質代謝保養 你做了嗎?#保養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古早美容用品與美容科技尚未發達前,「挽面」這種美容術曾風光百年之久,其目的在除細毛與去角質。古早「挽面」流傳至今,演變成為各式各樣的去角質方法,用刷子、用布、用含顆粒洗面乳…等,比比皆是。為什麼要去角質呢?大中華美容醫學醫護學會理事長蘇亮妃指出,事實上每天在洗臉的時候雖然可以清除皮膚最外層的廢棄物,但肌膚週期性產生的老化角質並不是靠洗臉就可以去除的,因此,有必要每週或定期去除角質。全面的肌膚保養,除了基本的卸妝、清潔、擦保養品外,更進階的是特別注意「角質」的保養,保養產品能不能更容易吸收,都要看皮膚角質的狀態。肌膚的老化角質細胞堆積過多,外層的角質細胞含水量不足,角質更新率不佳,老舊角質細胞排列不整齊,這些細胞因而無法自然脫落,從外觀上看來皮膚就會呈現粗糙、暗黃、失去光澤等問題。老廢角質堆積過多會影響保養成份的滲透及吸收外,也是造成粉刺、痘痘的原兇之一。肌膚角質代謝速度緩慢,肌膚看起來粗糙暗沉,對保養品吸收力自然差;但是角質過度破壞,也會造成肌膚敏感脆弱。因此妳必須慎選角質代謝產品,要掌握質地、成份溫和者。蘇亮妃說,坊間最常見用顆粒型的去角質霜用力戳洗肌膚,這是最不適合的角質代謝方式。建議可選擇天然角質代謝的洗顏成份,如鳳梨酵素及木瓜酵素,藉由酵素與老化角質充分結合的特性,溫和去除老舊角質,不會破壞新生角質細胞。居家保養則建議選擇含苦杏仁酸成份的產品,苦杏仁酸是親脂性果酸,與皮膚的親和力高,可以溫和代謝角質,加強毛孔暢通。蘇亮妃提醒,角質代謝過與不及都對肌膚有不良的影響,建議尋求醫師或專業美容師諮詢,才能真正了解自己肌膚的狀況,以免造成肌膚的傷害。

抗初老保養首重「防曬」

抗初老保養首重「防曬」#保養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肌膚老化從25歲開始,但老化的徵象還沒有顯現,對於還沒出現老化現象的肌膚要格外的注重抗老保養,因為一旦老化現象出現就很難挽回,現今的抗老化保養已經從逆齡保養進階到凍齡保養,所以抗初老保養就顯得更重要了。大中華美容醫學醫護學會理事長蘇亮妃指出,抗初老保養首重「防曬」,陽光中的UVB可造成肌膚曬傷及皮膚癌;UVA可使人曬黑,且UVA穿透力最強,可達皮膚的真皮層,使彈性纖維損傷,是造成皮膚老化最大的元兇之一。UVA穿透力強,即使處於室內亦不能倖免,因此擦防曬乳液,撐傘、戴帽均是最基本的防曬之道。甚麼是防曬係數呢?蘇亮妃說SPF指的是防曬品對中波紫外線UVB的防禦能力;PA指的是防曬品對長波紫外線UVA的防禦能力。在挑選防曬產品時不能只看係數,以為係數越高就代表防曬力越好,應特別注意是否有同時針對「UVA」和「UVB」的防曬功效,才能預防肌膚曬黑曬老。蘇亮妃提醒,現在有許多輕熟女和熟女會嘗試果酸換膚、雷射除斑、彩衝光等醫學美容療程,術後更應該要注重防曬,避免反黑現象,但由於此時肌膚角質層較脆弱,較容易有敏感、乾燥的現象,除了選擇同時能抗UVA及UVB的防曬乳外,建議可選擇添加舒緩抗敏、抗炎成份的防曬品,可使敏感肌膚防曬同時可以得到舒緩鎮定。紫外線、環境與空氣髒汙每天不斷累積傷害我們的肌膚,如果無法建立完美防護罩阻隔刺激傷害,再怎麼認真保養也無濟於事。抗初老保養首重「防曬」,但防曬的要點還是要勤擦才能有效阻隔紫外線喔!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