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

66歲翁「無性趣」 睪固酮缺乏作怪

66歲翁「無性趣」 睪固酮缺乏作怪#失眠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66歲的老黃(化名)外型健壯,退休後喜歡跟老朋友打牌、閒聊,無意間透露對自己性生活的表現不滿意,被朋友笑稱是「3秒交」先生,最近3個月症狀變本加厲,不但床上性趣全無,白天身體虛弱,出現心悸、呼吸不順,晚上失眠,還惡夢連連,求助精神科診斷才知道是睪固酮不足惹禍。失眠、情緒困擾及性功能障礙開業醫師魏福全表示,40歲以上的中老年男性最怕遇到失眠、情緒困擾,及性功能障礙3大困擾,而這些都與睪固酮低下有關,根據台灣男性學醫學會統計,在台灣40歲以上的男性每5人就有1人有睪固酮缺乏的問題。骨質疏鬆、腦中風 合併失眠、憂鬱睪固酮低下恐成為性功能障礙、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骨質疏鬆、及腦中風等疾病的高危險群,另外也容易合併引發失眠、憂鬱症、廣泛性焦慮症及恐慌症等身心障礙,男性朋友千萬別掉以輕心。  開業醫師楊聰財表示,中老年男性因睪固酮不足,前來精神科求診的患者不到1成,大部分是主訴睡眠困擾、神經質、憂鬱或注意力無法集中等問題,還有因性慾全失、性功能障礙出現無力感,覺得人生失去意義、自己快活不下去等,才找上精神科醫師求助,最後抽血檢查才發現是睪固酮不足所引起。睪固酮不足 又稱「男性更年期」台灣男性普遍不瞭解睪固酮低下問題,或以年紀大很正常、性事難以啟齒等理由延誤治療時機,男性睪固酮不足又稱「男性更年期」症狀,建議35歲以上男性,可以每半年至1年自己填寫TDS生心理評估表(LOH表),有需要時可以進一步抽血檢查血中睪固酮濃度,若發現睪固酮不足時應盡速補充睪固酮。【附表】TDS生心理評估表(LOH表)1.你的性慾是否降低? 2.你勃起時的硬度是否無法與過去同日而語?3.你是否感到沮喪,同時(或者)脾氣變壞?4.你是否發現自己「享受生活」的感受不如從前? 5.你是否察覺有體力不足,同時也有耐力不足? 6.你是否發現最近運動時,體力變差很多?7.你是否感到缺乏活力? 8.你是否發現最近工作績效每下愈況? 9.你是否在吃完晚餐後就感到昏昏欲睡? 10.你的身高有否減少?※若符合第一、第二題症狀,或其他任三題符合症狀時,您的血中睪固酮濃度可能已經不足,建議進一步向醫師諮詢。               (資料提供: 台北市昇心康禾診所)

後頸好痠睡不著? 30歲女頸椎退化

後頸好痠睡不著? 30歲女頸椎退化#失眠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30歲的徐小姐,10年的一場車禍導致頸椎受傷,治療後以為獲得改善,102年開始出現後頸疼痛、頭暈、左側耳鳴、左側鼻塞、左肩延伸至左手5指麻且無力,左眼乾澀無法對焦,眼睛好像快要掉下來一樣,有時還會喘不過氣,左手無力,雙後足腫脹疼痛,左側膏肓穴處疼痛等,長期睡不好因而起了想死的念頭。胸悶、呼吸困難、長期失眠36歲鍾小姐也因騎機車被撞,導致頸部損傷,當時未做開刀治療,直到2年前因工作常需搬重物及久站,後頸開始覺得很緊,好似被人用手一把抓住的感覺,向前向後仰及轉左側脖子都會痛,痛起來就會出現胸悶及呼吸困難,甚至拿杯子不到1分鐘手就開始痠痛,長期失眠,工作無法集中精神。肩頸痠痛、半邊臉痛、喉嚨有異物現代低頭族、3C族導致長期姿勢不良,頸椎退化引起的症狀多樣,除常見肩頸痠痛外,還會伴隨牙痛、半邊臉痛、喉嚨有異物感或吞嚥不適,患有這種疾病的人也變多,由於引發的症狀不常見,會讓病人無助不知該看哪一科,甚至被當成身心病人處理。1年不提重物 避免再度傷害神經頸椎壓迫引起的自律神經失調,初期以藥物、復健牽引、配掛頸圈、交感神經節阻斷術等保守性治療為主,如果無明顯療效,可透過手術將退化突出的頸椎椎間盤切除,再進行椎體間融合術,解除患者長年痼疾。大林慈濟醫院一般外科醫師簡瑞騰提醒,此疾病有別於運動或感覺神經壓迫,病患在開刀後有些症狀不會立即獲得改善,需經過時間耐心調養、保養,急不得,建議3至6個月,甚至1年當中,包括不能搬重物、手高舉、動作太大或粗重工作等,才能避免神經在復原中再度受到傷害。 

按穴道、喝牛奶 助你好眠

按穴道、喝牛奶 助你好眠#失眠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根據流行病學調查顯示,約30%人有睡眠障礙問題,工時長、用腦過度、夜生活豐富、酗酒過量,睡不好導致偏頭痛、精神不濟都是常見的狀況,睡眠是人體的基本生理需求,睡眠期間也牽涉到很多身體系統,如呼吸道、精神及神經系統,許多器官也都在睡眠期間努力代謝工作。口服褪黑激素 頭暈、嗜睡副作用褪黑激素是腦內分泌的一種荷爾蒙,有協助睡眠的功能,天黑時開始分泌,分泌的高峰期約在凌晨2點到4點,褪黑激素在黑暗中才分泌的多,因此若有失眠問題,關燈睡覺更能夠協助精神放鬆,更早入睡,褪黑激素有口服藥劑,在睡前3小時服用效果最佳,市售的藥品多有頭暈,嗜睡、嘔吐的副作用。降低平均體溫、代謝 自然入睡長時間睡眠品質差恐引發精神方面疾病,短時間的睡不好也可能導致頭腦較遲鈍、免疫力下降、記憶力差等症狀,若有失眠問題可以將身體的手或腳伸出棉被外,試著降低平均體溫,讓大腦在低溫時,降低代謝率,調整到想睡覺的狀態,呼吸會越來越平順,自然就會入睡。服安眠藥 睡前半小時到1小時佳如吃了1顆安眠藥仍睡不著,不可再吃第2顆,以免導致罹癌機率增加,服用安眠藥時間,以睡前半小時到1小時最佳,過度服用可能會造成藥物成癮,產生藥物耐受性,造成長期增加藥量,卻越來越無效的情形。牛奶、香蕉、穴道按摩可助眠開業中醫師廖婉絨表示,可以服用牛奶、香蕉、優酪乳等幫助入眠,也可以藉由穴道按摩放鬆身體,另外,可以強迫起床時間,限制每日睡眠的時間,充足日晒也有幫助,如此一來,對於生理時鐘的調整也有很大的功效。

坐著睡3個月 腫瘤誤當神經痛

坐著睡3個月 腫瘤誤當神經痛#失眠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坐著睡」竟長達3個月,一位26歲的出家法師遭遇罕見情況,只要身體平躺就疼痛難當,無法安眠,醫師檢查發現是罕見的脊髓內腫瘤,過去求醫被當成椎間盤突出或坐骨神經痛,術後總算能一夜好眠。 腰部痠痛 誤當椎間盤突出前年開始法師左腰部痠痛,時好時壞,起初他並不在意,後來,春節前愈來愈常半夜痛醒,一開始下床走走,繼續睡1小時又好了,最近3個月愈來愈嚴重,上床平躺就疼痛難當,輾轉難眠,只能坐起來打盹,能撐3小時就算很不錯了,長期睡眠不足曾經求醫看診,結果不是診斷成椎間盤突出,就是當成坐骨神經痛。下肢無力 膝部肌腱反應上升法師後來就醫時,已出現跛足情況,醫師透過問診,一一排除椎間盤突出與坐骨神經痛,椎間盤突出病患都是平躺時最舒服,但患者只能坐著睡,不像是椎間盤突出。其次,病人疼痛延伸到左腳,跟坐骨神經腰椎疼痛類似,但給藥2個月以上沒有改善,加上有「下肢明顯無力、膝部肌腱反應上升」等神經症狀,懷疑有腫瘤,躺著時腫瘤會壓到神經,坐著反而不會壓到,以致無法平躺,透過核磁共振檢查,證實是少見的脊髓內腫瘤。 腫瘤發生率為1‰ 生長速度慢脊髓內腫瘤是從神經外面的表皮細胞長出來,屬於先天體質,這種腫瘤佔所有脊椎疾病發生率為1‰左右,特性是生長速度慢,通常發現時就是已經大到2到3公分以上,目前沒有不開刀的改善辦法,如果一直不理它,等神經被壓扁,就會有無力與癱瘓的危險,所以只要發現就要開刀處理。

她夜夜磨牙! 戴上咬合板不傷牙

她夜夜磨牙! 戴上咬合板不傷牙#失眠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三十歲女子最近經常磨牙,搞得枕邊人難以入睡,原來她剛換工作,因為心理壓力大,才導致磨牙情況,牙科醫師指出,晚上睡覺會磨牙,枕邊人最清楚,應該要告知對方就醫診治,經由戴上咬合板,可以改善磨牙,也可避免牙齒磨損。 琺瑯質會被磨掉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牙科主任李雅玲表示,磨牙對於牙齒的傷害很大,往往會因磨牙而導致琺瑯質被磨掉,牙齒會痠以及敏感,咬合高度也會下降,屆時若要重建咬合會很辛苦,全口牙齒咬合重建很困難。 常見顳顎關節疼痛+嘴巴張不開磨牙對健康的傷害還不只是磨掉琺瑯質,李雅玲主任指出,磨牙還會造成顳顎關節疼痛、肌肉緊繃及頭痛,病況嚴重時有可能嘴巴張不開,甚至會發生下巴脫臼的情形。 先天咬合不良+壓力太大是主因李雅玲主任進一步指出,造成磨牙的原因包括先天咬合問題,壓力太大造成緊繃也佔很大比例,有很多人是因為換工作,或是家中有特別狀況,以及學生碰到大考,都可能發生磨牙。 軟性咬合板+硬性咬合板可改善至於磨牙的治療,李雅玲主任說,可以經由軟性咬合板來改善,可以在晚上睡覺時戴上,預防磨牙造成牙齒磨損,另外也有硬性咬合板可以改善磨牙出現的顳顎關節障礙。而且使用咬合板需要定期調整,大約半年就需要更換。(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針」有效! 3個月改善失眠落髮

「針」有效! 3個月改善失眠落髮#失眠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53歲的王女士,近半年多來天天失眠,半夜都會醒來2、3次,且雄性禿問題加劇,伴隨嚴重掉髮,頂上頭髮變得非常稀疏;就醫尋求中醫治療,經過每星期3次針灸,約3個月後,不但失眠情況改善,頭髮量也變多了。針灸增氣血循環收治個案的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林在裕指出,該患者合併失眠、掉髮的症狀,利用針灸穴位治療百會、印堂及神庭,可促進頭皮周邊的氣血循環,同時具有寧心安神的功效。髮為血之餘林在裕醫師表示,中醫觀點認為「髮為血之餘」,毛髮生長需靠人體充足血液來供應養分,而晚上11時經絡走到膽經、肝經,全身血液都會被運送到肝臟儲存,隔天一早再運送到全身各個器官組織,供應一天的體力消耗、腦力思考。睡得好不易掉髮林在裕醫師強調,長期失眠,肝臟不得休息,血液無法回到肝臟儲存,供應頭髮生長的血液就會缺乏,久而久之,頭髮得不到營養,就會加重掉髮現象;睡得好、肝臟血液充足,頭部新陳代謝、血液供應就會變好,頭髮自然會長得茂密且有潤澤光采若。

失眠加重掉髮 針灸治療一併改善

失眠加重掉髮 針灸治療一併改善#失眠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一名53歲的王女士,近半年多來,半夜都會醒來2~3次,天天為失眠所苦,且此時也驚覺自己的頭髮亦隨之嚴重脫落,至中醫科就診,醫師指出,她最近因嚴重失眠而加重掉髮現象,經施予針灸治療後,失眠症狀改善,禿髮現象也有明顯改善。失眠讓肝臟「加班」 影響血液供應北市聯合醫院中興院區中醫科林在裕醫師指出,中醫有「髮為血之餘」的理論,亦即毛髮生長需靠人體充足血液來供應養分,而長期失眠會讓肝臟不得休息,血液也會跟著燃燒掉,沒辦法回到肝臟去儲存,因此隔天供應頭髮生長的血液就會缺乏,長期下來頭髮得不到營養,就會加重掉髮現象。所以,睡得好則肝臟血液充足,而頭部的新陳代謝、血液供應就會變好,頭髮自然會長得茂密而有潤澤光采。防止頂上無毛   5要點保髮防禿林在裕表示,失眠又掉髮的症狀,可考慮具有寧心安神、疏通經絡的百會、印堂及神庭穴作針灸,來改善失眠狀況與促進頭皮周邊的氣血循環,有了充足且穩定的睡眠,頭髮才能充分得到生長養分與修復時間,進而滋養髮絲促進頭髮生長。視患者個人狀況,每週針灸治療3次,約3個月之後,髮量就會逐漸增加。而他也提醒以下幾點日常保髮防禿的注意事項:● 平常可多攝取新鮮蔬果及改善髮質受損食物,優質蛋白質、含碘及富含維生素E食物。●避免菸、酒、冰及辛辣刺激、油膩、燥熱、高糖份和動物性脂肪豐富的食物。●洗髮時,先用溫水充分沖濕頭髮及頭皮。取適量洗髮精,在手心,搓揉起泡後再放到頭上。用指腹輕輕按摩頭皮,之後再用溫水沖乾淨。洗頭後用毛巾輕拍頭髮,用低溫的吹風機距離十公分以上吹乾。●作息時間要規律,睡眠要充足並養成早睡早起習慣,尤其是晚上11點一定要上床睡覺。●治療掉髮要有耐心,針灸治療至少約三個月後才會有良好的效果。

助好眠不用藥 醫師提供這5招

助好眠不用藥 醫師提供這5招#失眠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失眠可說是現代最常見的文明病,偶一為之不打緊,然而若長期下來,會使人易怒、記憶力減退、免疫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不可忽視。而想要治療失眠,就必須解決背後的原因,其中藥物治療只是部份,另一部份要靠「改善睡眠衛生習慣」及「放鬆練習」。對此醫師也提供5撇步,由日常生活做起,協助從根本改善失眠問題,甚至有機會不靠藥物就可以得到好眠。失眠是家醫科門診常見問題之一。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家庭醫學科王威仁醫師指出,睡眠好壞是種主觀的滿意度,沒有統一標準。但可透過簡單的2個問題,幫助判斷是否有失眠問題:「白天會不會疲倦想睡?」及「入睡的過程是否順利?」從2方面著手  夜晚不再被綁架!王威仁解釋,失眠非「疾病」,而是一種「症狀」。通常造成失眠這種「症狀」的是其他「疾病」,例如焦慮症、憂鬱症、心肺疾病、睡眠呼吸中止症等,或其他因素如壓力、不良的睡眠衛生習慣等。因此,想要治療失眠,不論是否正在服用治療失眠的藥物,「改善睡眠衛生習慣」並搭配「放鬆練習」都是必要的。●良好的睡眠衛生習慣1)每天按時上床入睡及起床/平日白天盡量不補眠;假日補眠不超過2小時;每日應有規律之生活,多參與社交活動;規律運動;晚餐後禁喝咖啡、茶、可樂、酒及抽煙;晚餐後少喝水及飲料。2)睡前吃些小點心有助睡眠/可在睡前喝一小杯加糖的溫牛奶或麥片,但不宜太飽;睡前勿喝酒;睡前宜做溫和及放鬆身心之活動,如泡溫水澡;睡前三小時避免劇烈活動;在床上避免做睡覺以外的事,如看電視、玩手機;上床前先去一趟廁所。●放鬆練習1)冥想法/在床上閉上眼感受身體的重心,並想像一個開心、放鬆的景象。讓雜亂的思緒飄過不予理會,只專注在呼吸和想像上。2)腹式呼吸/鼻吸氣時腹部隆起,用嘴吐氣時腹部下沉。能吐多久就吐多久,「吐得慢」接著就容易「吸得深」。專注在呼吸上。可以先在床以外的地方做,等有睡意再上床。熟練後也可以直接在床上進行。3)漸進式肌肉放鬆法/坐在椅子上,逐一將身體每一處肌肉收緊約五秒,再將肌肉慢慢地鬆開約十秒。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