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失禁

婦女漏尿成因多 醫:共享藥物無效

婦女漏尿成因多 醫:共享藥物無效#尿失禁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有糖尿病史的75歲陳女士,患有「滿溢型尿失禁」,治療漏尿一陣子效果不錯,最近回診卻抱怨漏尿吃藥沒有效,醫師詢問後才發現,原來陳女士把藥物分給同樣有漏尿問題的妹妹跟小姑,因為3個人的漏尿病因各自不同,才會在吃了藥後還難以揮別尿失禁。尿失禁症狀表現不只一種臺中慈濟醫院泌尿科醫師劉昕和指出,陳女士因神經病變影響膀胱收縮力,尿總是解不乾淨,陳女士的妹妹則是尿急憋不住,同時合併頻尿、夜尿症狀;陳女士60歲出頭的小姑既沒有頻尿、憋不住小便的問題,也不會有殘餘尿感,不過打噴嚏、咳嗽、搬重物時就會漏尿。劉昕和醫師說,陳女士的妹妹屬於「尿急性尿失禁」,只要有尿意感時會不自主收縮,小便憋不住就漏尿。建議在沒那麼尿急時先上廁所或調整喝水方式,用藥著重抑制膀胱敏感度或抑制膀胱收縮、加強放鬆,改善憋不住小便的狀況。醫:藥物絕對不能共用置於患者的小姑則是「應力性尿失禁」,只要出力時腹壓增加尿就會漏出來,多半發生在多產婦、停經,或是年紀大的婦女身上。「應力性尿失禁」比較適合做「凱格爾運動」增強尿道旁的肌肉張力,如果真的運動效果不好,漏尿仍然嚴重,再考慮手術治療。劉昕和醫師提醒,分享是好事,但藥物絕對不能共用。漏尿病因百百種,治療方法不一樣,最好由醫師看診,對症下藥才能根治。她強調,不要像陳女士一個人看病,3個人吃同一種藥,或諱疾忌醫吃成藥,吃到身體出問題就後悔莫及了。

講座/泌尿健康講座

講座/泌尿健康講座#尿失禁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不只男性排尿困難,許多女性也在生產後、步入中年後開始出現尿失禁困擾,近年來,泌尿問題甚至還有年輕化的趨勢。另外,泌尿障礙的起因有可能是源於慢性病。有鑑於此,臺北榮總將在北投健康服務中心舉辦衛教講座,首次講座由泌尿部醫師、護理師、檢驗師分享,針對尿失禁’排尿困難給予詳盡的解釋及說明。並有免費尿流速檢查、備有精美小禮物,歡迎民眾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時間、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名稱:泌尿健康講座時間:106年10月28 日 (六) 08:30~11:30地點:臺北市北投區健康服務中心1樓(北市北投區石牌路二段111號1樓)洽詢:03-8561825轉分機3470、5202或3548

避癌症危機 子宮、肌瘤一起切除行嗎?

避癌症危機 子宮、肌瘤一起切除行嗎?#尿失禁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隨著年齡增長,子宮肌瘤發生率也隨之增加,不少中年婦女早已完成生育任務,不想再忍受子宮肌瘤的種種症狀,以及避免日後一再復發,於是選擇將子宮連同肌瘤一起切除;但是這個決定會帶來哪些副作用呢?女性荷爾蒙刺激 子宮肌瘤越大越多台大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童寶玲表示,子宮的功能為孕育新生命,沒有懷孕的女性,每個月子宮內膜會剝落形成月經,子宮肌瘤的形成原因是女性荷爾蒙刺激子宮肌肉層,隨著每次月經來潮,荷爾蒙反覆刺激進而造成子宮肌瘤的體積越長越大、數量也越來越多;直到更年期後,缺乏女性荷爾蒙,子宮肌瘤才會逐漸萎縮。子宮肌瘤生長位置 決定症狀表現若子宮肌瘤位置靠近子宮內膜,容易發生經血量過多、強烈痛經;子宮肌瘤太大壓迫到膀胱、腸胃道或輸尿管,會造成頻尿、尿不乾淨、無法排尿、便秘、腎臟水腫;子宮肌瘤靠近子宮內腔,則可能導致流產、不孕症。由於子宮肌瘤造成的種種症狀,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因此有許多婦女常詢問是否可以切除子宮肌瘤?童寶玲醫師表示,手術切除子宮肌瘤必須一顆顆取出,再將子宮縫合,可能發生腸沾黏,會導致便秘、腸絞痛,沾黏到輸卵管而造成不孕症,或是增加懷孕時子宮破裂的風險;但子宮肌瘤仍會持續復發,若沒有生育需求就建議將子宮切除。留意手術危險併發症 子宮次全切除副作用少子宮切除可選擇子宮全切除、子宮次全切除,但要留意手術的危險併發症。童寶玲醫師舉例,子宮肌瘤過大時,手術會增加腸道、膀胱及輸尿管破裂的風險;而子宮次全切除可保留子宮頸,切除的組織較少,腸道、膀胱及輸尿管破裂的風險較低,同時可維持子宮頸周圍韌帶構造,比較不容易發生手術後尿失禁等問題。藥物治療為優先 傳統藥物副作用多童寶玲醫師認為,治療子宮肌瘤應以藥物為優先選擇,例如子宮收縮藥物、避孕藥、止痛藥,雖然可以暫時減少經血量,但有血壓升高、強烈胃痛等副作用,且藥物使用劑量容易越來越多,最後仍需手術切除子宮肌瘤;而注射抑制腦下垂體藥物,可暫時進入假性更年期,達到縮小肌瘤的效果,但會出現熱潮紅、盜汗、失眠、心情鬱悶等副作用,長期使用更會造成骨質疏鬆,一旦停止使用,子宮肌瘤又會再復發。新型黃體素口服藥物 8成患者肌瘤萎縮近年國內已有新型黃體素口服藥物,可阻斷女性荷爾蒙刺激子宮肌瘤,連續服用3個月、停藥2個月,高達8成患者肌瘤萎縮、變小,同時減少月經出血量;即使停藥後,子宮肌瘤也不會長大。童寶玲醫師曾收治一名20多歲年輕女性,子宮布滿百顆肌瘤,造成嚴重貧血,曾使用傳統藥物治療都無效,接受肌瘤切除手術仍復發,經過使用新型黃體素口服藥物3個月後,經血量過多獲得改善,血紅素回到10g/dl,讓她終於不再愁眉苦臉。(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講座/忽略排尿困擾 小問題釀大麻煩

講座/忽略排尿困擾 小問題釀大麻煩#尿失禁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許多人都認為排尿只是日復一日的小事,但當遇到尿尿不順、頻尿誇張或急尿時,才意識到原來排尿順暢是一件相當重要的大事。您知道當排尿不順甚至出現障礙,竟然跟結石、攝護腺肥大、膀胱過動症、疝氣、泌尿道感染、女性尿失禁可能有關係?至於要如何判斷是哪一種症狀,必須盡快至醫院尋找泌尿科醫師的協助,檢查膀胱與尿道的功能是否有不正常的地方,才能精準找出尿不好的原因,給予正確的診斷與治療。烏日林新醫院特別舉辦「我與醫師有個約會-醫學講座」,本次由泌尿科碎石中心林德祺主任帶領大家認識各種排尿問題,瞭解泌尿系統的保健與治療方式,講座內容豐富實用,現場更會進行有獎徵答,歡迎民眾踴躍參加!名稱:排尿順暢就健康-排尿障礙、結石、疝氣時間:106年8月31日(四) 09:30~10:10地點:烏日林新醫院一樓大廳(台中市烏日區榮和路168號)洽詢:02-23388766分機1162 行銷企劃課汪小姐 

下體異物感 原來是子宮脫垂

下體異物感 原來是子宮脫垂#尿失禁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陳奶奶育有6個小孩,半年前自覺下體有下垂感,甚至感到有東西脫出來,下體常因此磨擦疼痛、甚至解不出小便。醫師以藥物及子宮托塞作治療,沒想到2個月後,陳奶奶的下體發炎、紅腫、破皮嚴重,確診為子宮脫垂第四級合併尿路阻塞及尿失禁。醫師以人工網膜進行子宮與膀胱懸吊及骨盆底重建手術,術後陳奶奶傷口癒合良好。症狀有腹脹、異物感、腰酸背痛大千綜合醫院婦產科醫師劉榮啟表示,發生骨盆腔器官脫垂的原因與自然產次數多、胎兒太大、以及更年期後賀爾蒙變少、皮膚彈性變差、膠原蛋白減少有關。生活中若有常提重物、常需用到腹部力量、慢性咳嗽、及遺傳疾病體質的婦女要特別留意。只要是子宮、膀胱、腸子,這些器官滑脫掉到陰道裡或外面,都屬於下垂的狀況。通常伴隨腹部脹、痛、痠、異物感、腰酸背痛、尿失禁、排尿困難等症狀。產後婦女記得做提肛運動因此劉榮啟醫師建議,一定要透過詳細評估,並配合內診、超音波、電腦排尿檢查等,才能在治療時一次解決多種器官脫垂的問題。由於骨盆腔器官脫垂常會有2種器官以上的脫垂狀況,想要預防骨盆腔器官脫垂,婦女產後要記得做提肛運動、避免長時間提重物以及減重。由於好發年齡通常是更年期後及中老年婦女,加上長輩面對此問題常難以啟齒而延誤就醫,因此劉榮啟醫師提醒民眾,要主動多關心家中長者,幫助她們遠離病痛。

尿完又想尿?少吃巧克力!

尿完又想尿?少吃巧克力!#尿失禁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醫生,為什麼我才剛從廁所回來,坐下沒多久又會想上廁所?」上了年紀後,總是感到越來越頻尿、急忙趕去廁所卻只上出一點點,但只要一坐下尿意又湧上來,有時還會因此感到憂慮嗎?小心,膀胱過動症(Overactive bladder)可能找上你!膀胱過動症盛行率18.6% 頻尿最常見奇美醫學中心泌尿外科主治醫師李高漢表示,一般人的膀胱儲尿量約為400cc,但膀胱過動症病人只要200cc左右就有尿意。根據之前的大型流行病學研究,膀胱過動症的盛行率約16.6%,是一種常見疾病,其中約有6%急迫性尿失禁患者,在台灣的研究則發現膀胱過動症盛行率為18.6%。最常見的症狀為頻尿有21.1%,有12.6%感到急尿,另外,夜尿及急迫性尿失禁也是常見症狀。除了年齡增長有影響之外,糖尿病、高血脂、腦中風、帕金森氏症、攝護腺肥大、尿失禁、焦慮或憂鬱症病人以及反覆性泌尿道感染都與膀胱過動症相關。膀胱過動症病人常常因為頻尿、急尿甚至急迫性尿失禁而造成生活上很大的困擾,容易產生焦慮甚至憂鬱、也增加了因為趕著上廁所而造成摔倒及骨折的風險,同時也會影響到生活、工作、社交與自信。避免攝取番茄、巧克力、檸檬、咖啡李高漢醫師表示,為了更好了解病人的問題所在,病人可自行記錄日誌,包括估量每次尿量及飲水量,紀錄每次有急尿感或漏尿的時候。治療方式一般從行為治療開始,行為治療包括避免攝取蕃茄、巧克力、檸檬或是飲料例如咖啡、茶、酒精,若效果不佳則可考慮藥物治療。另外也可以在每次急尿的時候,試著等5~10分鐘再去尿,這樣每一次排尿都可以增加一些膀胱容量而逐漸達到正常容量為止。骨盆底肌肉運動、磁波椅及陰道電極刺激也能夠改善急迫性尿失禁。

醫訊/骨盆腔放射線治療之復健運動

醫訊/骨盆腔放射線治療之復健運動#尿失禁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經歷過骨盆腔部位放射線治療的癌友﹙腸癌、膀胱癌、婦癌、攝護腺癌等﹚可能會有糞便失禁、尿失禁等副作用,除了藥物的控制外,可以自我訓練凱格爾運動讓骨盆底肌肉強壯有力,改善治療產生的副作用。本課程由物理治療師林祐任,講解及實際操作凱格爾運動,有助於改善骨盆底肌肉鬆弛,講座內容豐富,歡迎踴躍參加。名稱:骨盆腔放射線治療之復健運動時間:105年12月30日 星期(五) 上午11:00-12:00地點:亞東醫院南棟14樓第一教室(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二段122-23號B2)洽詢:02-8966-7000轉1709

醫訊/尿失禁民眾衛教講座

醫訊/尿失禁民眾衛教講座#尿失禁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尿失禁、攝護腺肥大的患者,不僅是生活品質受影響,甚至影響心理及社交行為,是不容忽視的問題,造成尿失禁的原因很多,例如前列腺肥大阻塞、逼尿肌活性過強等,許多男性更在步入中年後就面臨泌尿風險增加問題。為提供民眾全方位的照顧,9月25日星期(日),上午:09:00~12:10,台灣尿失禁防治協會將於台大醫學院104講堂(台北市中正區仁愛路一段1號)進行「尿失禁民眾衛教講座」,內容完整豐富,歡迎民眾踴躍參加。名稱:尿失禁民眾衛教講座時間:105年9月25日 星期(日) 上午09:10-12:10地點:台大醫學院104講堂(台北市中正區仁愛路一段1號)  洽詢:(1)電話02-22192771     (2)網路:http://www.tcs.org.tw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