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失禁

不滴不漏,做個快樂的乾媽

不滴不漏,做個快樂的乾媽#尿失禁

根據統計,台灣地區的成年婦女,大約每3個人便有1個人有過尿失禁的經驗。其中有百分之十的病患,其尿失禁發作相當頻繁且漏尿嚴重,須要積極以及完整的治療,可惜,統計上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這類患者曾尋求醫療協助,大部分不是羞於啟齒,便是不知往哪裡尋求可以信賴的醫療服務而裹足不前。其實造成尿失禁的原因相當多,臺安醫院泌尿科醫師 陳欣宏表示臨床常見的”濕濕”有兩種,第一種便是應力性尿失禁是指當腹部突然用力,如咳嗽、打噴嚏、跑跳或提重物時等動作,就會造成不自主漏尿的一種疾病。這類疾病常發生於生產次數過多或有難產經驗而造成骨盆肌肉傷害,或是因更年期後女性賀爾蒙缺乏或是尿道的黏膜萎縮老化等等,使尿道發生閉鎖不全,導致腹壓增加時,尿道壓力過低而造成尿失禁。第二種常見的”濕濕”便是急迫性尿失禁,常伴隨有頻尿現象,通常是因為支配膀胱的神經系統發生故障,使得排尿行為無法經由大腦控制,導致一有感覺尿意便要上廁所,但還來不及到廁所,便尿在褲子上的一種疾病。上述二種疾病其實只要加以詳細的診斷及給予合適的治療,大多可以獲得相當滿意的效果。本院婦女泌尿中心除了引進各種目前世界最先進的手術技術及治療材質外,更有完整的骨盆底肌力測定及刺激器、生理回饋治療等儀器,幫助輕度及中度症狀的患者可以免於手術,而獲得相當不錯的療效。除了上述尿失禁會造成婦女生活上的困擾以外,常見有些婦女合併有陰部的膀胱、小腸、子宮及直腸脫垂的問題。嚴重者甚至無法正常走路且有腹部下墬感及排尿不順的症狀,這些都可經由正確的理學檢查及動態核磁共振掃描(dynamic MRI)得到精確的診斷,並以人工網膜修補加強組織癒合的能力,而大大降低復發的機率。

常見婦女泌尿疾病

常見婦女泌尿疾病#尿失禁

相信很多婦女都曾有過排尿方面的困擾,例如排尿疼痛、頻尿、尿失禁、排尿困難、血尿、濁尿等症狀。這些問題常令人覺得尷尬不好意思或就醫時難以啟齒。根據統計,約有25%的女性一輩子會發生尿路感染。尿失禁及骨盆器官脫垂(膀胱、子宮、腸子脫垂等)發生比例也很高,80%的女性在停經後會出現生殖系統及泌尿系統老化不適的情形。所以其實婦女的泌尿生殖系統疾病就如同傷風感冒一樣是很普遍的健康問題,在此要特別呼籲請婦女同胞們以平常心看待這些疾病,千萬不要諱疾忌醫,把小病拖成大病就得不償失。為何婦女容易罹患泌尿生殖系統的毛病呢?臺安醫院 陳永泰醫師指出,除了個人衛生習慣要注重之外,女性的骨盆結構天生就與男性不同,也是罹病主要的原因:例如1、婦女的尿道很短(只有3公分左右)並且離陰道口、肛門口很近,因此會陰部的細菌容易侵入尿道滋生到膀胱炎成尿路感染。2、女姓尿道括約肌比較不發達,而且沒有男性攝護腺這個器官,加上生產後及停經後骨盆肌肉容易鬆弛因此發生尿失禁的機率就大為增加。以下將婦女常見的泌尿系統疾病作一個簡單的介紹:◎ 尿路感染:細菌或其他微生物侵入尿道、膀胱、腎臟造成發炎、感染。往往有頻尿、尿道灼熱、解尿疼痛、下腹不適、甚至血尿、腰痛、發燒等情形。應迅速就醫接受尿液檢驗、尿路檢查並服用藥物治療。如果同時有陰道發炎也必須一併醫治才不會兩者反覆交互感染。平時宜多攝取水分,避免憋尿,不要經常沖洗會陰部。◎ 應力性尿失禁:是指咳嗽、打噴嚏、大笑、運動或提重物時尿液會滲漏。病因包括尿道組織萎縮、老化及骨盆肌肉鬆弛尿道移位。宜避免經常會增加腹壓的動作,有慢性咳嗽、便秘等問題須即早治療。尿失禁輕微者可先嘗試骨盆肌肉鍛鍊運動(凱格運動),嚴重者宜接受漏尿測驗、排尿功能檢查,配合藥物或手術治療。◎ 骨盆器官脫垂:骨盆肌肉鬆弛時膀胱、子宮、直腸等器官可能從陰道膨出。尤其是腹部出力時就會察覺陰道突出一個異物。有時候可以用手輕輕推回去,但很快又會掉下來。必須做內診或攝影檢查確認究竟是膀胱脫垂、子宮脫垂或腸道下垂。有時候會同時有兩個或三個器官脫垂,並且經常合併有尿失禁的問題。因此排尿功能也必須一併做評估。早期輕度的患者可以嘗試骨盆肌肉鍛鍊,嚴重者須接受手術治療。◎ 頻尿:不到2個小時就要跑廁所,嚴重時一天要上十幾二十次。原因很多,包增微生物感染、飲水量過多、攝取過多含咖啡因的食品、糖分太高、膀胱纖維化、神經性膀胱病變或間質性膀胱炎等。宜記錄飲水及排尿日誌,並細心查證病因再對症施治。◎ 其他:婦女有較高的比例發生先天性腎孟狹窄造成腎水腫、膀胱尿液逆流引腎臟發炎以及尿道憩室、尿道口瘜肉等泌尿系統疾病。

解決產後尿失禁的困擾

解決產後尿失禁的困擾#尿失禁

隨著醫藥發展的演進,平均壽命日漸增長,老年人口越來越多,泌尿系統功能退化的問題也越來越普遍,諸如尿失禁、頻尿、解尿困難、夜尿等等。除了老年泌尿功能退化之外,育齡婦女生產過後的應力性尿失禁所造成的生活困擾,也大幅降低生活品質。傳統的醫療處置常常受限於缺乏足夠的資訊,無法確立診斷泌尿系統功能失常的根源,使得醫療效果大打折扣。目前最新的尿路動力學檢查技術,藉由精確的儀器輔助判斷泌尿道有無結構性的異常,例如泌瘻尿道管、膀胱或尿道憩室、前列腺肥大、尿道狹窄,或是骨盆底肌肉鬆弛,尿道閉鎖壓力不全,實為泌尿系統的診斷利器,協助醫療效果宏 大,可大幅改善患者生活品質。

年輕婦女性行為不舒服,尿失禁惹禍

年輕婦女性行為不舒服,尿失禁惹禍#尿失禁

日前一名年輕婦女,近期來每1小時就要上廁所,與先生恩愛時也很不舒服,才前往醫院,檢查發現罹患「陰道鬆弛合併膀胱下垂」所引起的尿失禁,經治療後,解決尿失禁問題,並重拾夫妻魚水之歡。童綜合醫院婦產部魏添勇醫師表示,這名33歲的鄭姓婦女,生產過2次,最近常發生漏尿情形,下腹悶悶的痛,分泌物變多,且每1小時就得上廁所,甚至連和先生做愛做的事也備感不舒服,影響著夫妻間的互動,經檢查發現患有「陰道鬆弛合併膀胱下垂」,造成骨盆腔鬆弛,所以只要一用力或咳嗽,就會產生漏尿症狀,也造成了生活上極大的不便。尿失禁有很多不同類型,最常見的是「應力型尿失禁」,約佔所有尿失禁的80%以上,應力性尿失禁通常發生在多產婦與停經後的婦女,主要是因腹壓增加如大聲笑、打噴嚏、咳嗽等,無法控制尿意,產生尿液外漏的情形。治療尿失禁可使用藥物治療、強化骨盆肌肉訓練的凱格爾運動,然二者只能改善症狀並無法根治應力性尿失禁。魏添勇醫師說,「應力性尿失禁」手術治療可運用最新的「陰道無張力吊帶手術」,在陰道與恥骨上緣做三個微小切口,藉由特殊材質的吊帶托住尿道中段,並結合膀胱鏡立即調整吊帶張力,確實做到尿液不外滲,此手術的優點在於傷口小、併發症少,癒後效果良好,多數患者在當天或隔天即可出院。魏添勇醫師指出,一般尿失禁的患者大多是發生在年紀較大的婦女,這名病患僅33歲算是很年輕的病患,可能與個人的生產次數與生產時間長短有所關聯,而尿失禁病人多半合併有不同程度的骨盆鬆弛問題,包括子宮下墜、膀胱脫出、直腸脫出等,因此解決尿失禁關鍵在於須將器官鬆弛疾病一併治療。若是婦女有尿失禁症狀,不要不好意思就醫,應該儘快尋求專業醫師的幫忙。

告別尿失禁的困擾

告別尿失禁的困擾#尿失禁

造成尿失禁的原因,大致可分為急尿性尿失禁、應力性尿失禁及滿溢性尿失禁,也有合併的可能。比較俏皮的說法是膀胱像浴室,而婦女的尿道就是門檻:如果浴室因為水管不通,造成淹水,當水位滿過門檻就形成滿溢性尿失禁;如果只有地板小積水,那麼在浴室中行走時,只要一用力就可能把積水淹出浴室,這就是應力性尿失禁;如果門檻高度没有問題,浴室也没有積水,但浴室裡有個小頑童興緻一來,就把水往外潑,這就形成急尿性尿失禁;如果原因重疊,就是合併型尿失禁。最常見的急尿性尿失禁,常伴隨著過動性膀胱,在膀胱脹尿時,不自覺地收縮,造成尿急,如果一時無法抑制,就產生尷尬的尿失禁狀況。這一類病人尿道並無問題,只要給予適當藥物,抑制不正常的膀胱收縮,就可以擁有良好的生活品質。其次,如果病人因為多次生產或接受過子宮切除手術,造成骨盆鬆弛,當膀胱因為外力增加時,骨盆腔無法提供足夠的力量支撐尿道,就可能造成尿失禁,所以在咳嗽、大笑、打噴嚏或跳躍、快走,都可能造成腹壓上升太多,而有漏尿情形發生。新店耕莘醫院泌尿科 蕭博仁醫師表示,目前的治療趨勢大多是先用保守療法-凱格爾運動,如果認真運動兩個月以上,仍無法提升骨盆腔的支持力道,就必須考慮手術治療。目前的手術治療不僅恢復快且復發率低,只是多半必須植入人工網膜來提高支撐力,病人只要不是太老,手術成功率很高。如果因為長時間憋尿、中風過後、慢性糖尿病或接受過子宮頸癌根除手術,造成膀胱彈性不佳,没有足夠收縮來克服尿道阻力,以致膀胱不時處於滿水位,稍不小心,就可能會漏出來。當然,病人也可能會以頻尿(因為總是尿不乾淨)或是持續性的漏尿來表現,特別是臥床或中風無法溝通的病人,家人卻常僅用尿布來解決頻尿及尿失禁的問題,忽略長時間的膀胱過脹,可能帶來尿路感染、膀胱結石甚至雙側腎水腫,進而引發腎功能哀竭。尿失禁幾乎都是可以治療的,只要拋開害羞的心態,勇於就醫,就可以擺脫尿失禁的糾纏,迎向彩色的明天。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