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燒

小傷口處理不慎 引起蜂窩性組織炎

小傷口處理不慎 引起蜂窩性組織炎#發燒

一位50多歲女性,日前因天氣不錯,與家人外出踏青,不慎遭蟲咬傷,返家後發現小腿皮膚有紅點狀,心想昆蟲咬傷,不以為意,便自己擦藥局買來的藥膏,但三、四天了一直沒好轉,後來,大小腿甚至出現紅、腫、熱、痛,並且發高燒並發冷,因此被家人送到該院急診,經診斷為嚴重的蜂窩性組織炎,血液的細菌培養也培養出鏈球菌,經過多日的針劑抗生素治療,發燒的問題才漸漸改善,腳的紅腫也慢慢回到原狀。行政院衛生署新竹醫院感染科郭漢岳醫師表示,蜂窩性組織炎的主要症狀為皮膚區域的紅、腫、熱、痛,主要發生在足背、小腿、手背等地方,發炎的區域一般集中一處,沿周圍擴散,有時會順著淋巴的循環由小腿一路向鼠蹊部發炎,雖然疼痛為蜂窩性組織炎常見的症狀,不過疼痛一般都是在碰觸到發炎地方才會發生。若發炎區域較大,有可能會引起發燒、發冷等症狀。一般引起蜂窩性組織炎的病原菌為鏈球菌及金黃色葡萄球菌,都是存在於皮膚的細菌,當表皮有受傷或破損時,細菌會順著破損處進入體內,若菌量太多或人體免疫或循環狀態不好,就可能引起組織的發炎。因此,發生蜂窩性組織炎的主要危險因子有皮膚缺損(傷口、香港腳、泡水過久)、循環不佳(動脈或靜脈阻塞、放射線治療後)、免疫不佳(糖尿病、肝硬化、洗腎)、體重過重等。一般而言,若病患有糖尿病、肝硬化等免疫不佳的情形,或是該區域血液循環太差,就有可能會感染到更深層的皮下脂肪及肌肉層,並會產生化膿的現象,此時就需要將膿瘍引流,嚴重時可能要手術切除感染部位,甚至截肢。郭漢岳醫師指出,蜂窩性組織炎的治療以抗生素為主,輕微的蜂窩性組織炎可以使用口服的抗生素,若症狀較嚴重,則需要先以針劑治療,甚至先作血液培養,找出致病菌再投藥。若有膿瘍產生,則需要手術將膿去除或引流。若在不碰觸發炎部位也會有劇痛,則要考慮已侵犯到肌膜,需評估是否要緊急手術。一般用藥到症狀消失兩到三天為止。郭漢岳醫師提及,針對有些病患已改善所有能改善的危險因子,但仍然一再發生蜂窩性組織炎,則有文獻建議可以使用抗生素做長期的預防。在國內主要以每月一次的長效型盤尼西林肌肉注射以預防之,且就其門診患者的施打情形,此方法確實能減少蜂窩性組織炎的發作次數,只是每次都須要作盤尼西林測試;若怕痛的病患也可以口服盤尼西林來治療。不論是肌肉注射或口服治療,一般建議先治療六個月,再評估停藥後是否有復發的情形。建議民眾發生蜂窩性組織炎時,還是要請醫師診治,不要自己買抗生素吃,以求正確的診斷和治療。除了治療之外,找出危險因子並儘量加以控制是很重要的,因為若不將危險因子改善,復發的機會就會很高。郭醫師提醒,蜂窩性組織炎雖然只是皮膚的感染,然而一旦細菌向深層侵犯,也會引起嚴重的併發症,早期診治及治療才能保護我們的健康。而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也是預防蜂窩性組織炎的不二法門。

小心致命!單純疹腦炎經常被誤為感冒

小心致命!單純疹腦炎經常被誤為感冒#發燒

一位二十六歲年輕女性,過去健康狀況良好,平常生活規律,也沒有不良嗜好。某天她開始感到容易疲倦及輕微頭痛,以為是感冒就自己到藥房購買成藥服用。三天後,卻被家人發現半夜意識不清及抽搐,緊急送急診,在使用抗癲癇藥物治療後住院觀察,不久病人開始發燒和逐漸意識不清,經過腦脊髓液檢查,確定是單純疱疹腦炎。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神經內科醫師陳威志指出,單純疱疹腦炎是由單純疱疹病毒引起的致命性疾病,死亡率可以高達百分之五十到七十。病毒會先感染到非神經組織,例如上呼吸道、黏膜、皮膚等,再經由血液或神經等途徑到達中樞神經系統。陳威志說,單純疱疹腦炎表現,剛開始可能沒有異狀,頭痛、發燒、全身無力、嘔吐是最常見症狀,病情可以在幾天內快速惡化到意識不清程度。此外,抽搐、半身輕癱、言語障礙或人格改變等也常常發生。他還說,一旦懷疑是單純疱疹腦炎,必須儘快安排檢查及治療,腦部影像檢查(電腦斷層或磁振造影),能夠顯示局部病灶或是腦水腫、出血等。還有腰椎穿刺也是必要檢查,因為將取得的腦脊髓液化驗可以偵測到疱疹病毒的存在。他表示,在患病初期使用抗病毒藥物治療,可以降低病人死亡率並改善預後,然而許多存活下來病人,可能遺留嚴重神經學後遺症。陳威志提醒,因為單純疱疹腦炎是一種嚴重疾病,如果發現家人或朋友有上述現象,一定要儘早就醫,以免耽誤病情。

民眾接種踴躍 北市幼兒流感疫苗將用罄

民眾接種踴躍 北市幼兒流感疫苗將用罄#發燒

近來氣候多變化,連帶出現流感疫苗接種熱潮,依據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統計顯示:本年(97)度中央配發的成人流感疫苗共30萬2,702劑,至12月24日僅剩4劑,將於當日全數施打完畢;另幼兒流感疫苗也僅餘約90劑,預計12月底將用罄。自97年12月1日開放流感疫苗擴大接種後,每天施打人數平均超過5千人以上,甚至單日有達9千人以上之情形。由於今年民眾反應相當熱烈,成人流感疫苗於12月24日已全數用罄;另幼兒流感疫苗自10月1日開始接種後至12月24日為止亦僅餘約90劑,但多已被預約第二劑補接種,預計12月底亦將用罄,衛生局呼籲民眾欲帶家中6個月至3歲幼兒前往接種前,請先打電話至預防注射專線先查詢,以免白跑一趟。另由已故台塑企業創辦人王永慶先生透過「財團法人王詹樣社會福利慈善基金會」捐贈中央之肺炎鏈球菌疫苗,因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最近又再度撥發給臺北市5百多劑,若家中有年滿75歲且5年內未曾接種過之長者,可儘快前往臺北市聯合醫院十二區院外門診部接種,欲施打者,請先打電話連絡。衛生局在此呼籲,現正值流感流行季節,請民眾務必注意保暖及個人衛生與保健,必要時可考量施打自費流感疫苗。因目前香港爆發禽流感疫情,若民眾有出現發燒、咳嗽、肌肉酸痛等類流感症狀,請務必就醫並主動告知醫師是否有旅遊史、禽鳥接觸史及是否有群聚情形,以利醫師診判與處置。若有關相關諮詢,可撥打臺北市民當家熱線:1999或預防注射專線(23754341),將有專人為您服務。

冬至過後 三九天灸療時機 防虛冷禦寒氣

冬至過後 三九天灸療時機 防虛冷禦寒氣#發燒

冬天是過敏性鼻炎、氣喘、慢性支氣管炎等呼吸道疾病好發的季節,尤其在寒流發威時,讓這些病患吃足了苦頭。俗語說:「冷在三九,熱在三伏」,即每年冬至後的三個九天,是一年中寒氣最盛的時候,為恭醫院中醫部表示,根據中醫“形寒飲冷則傷肺”的理論,寒氣對呼吸系統的傷害最大,「三九天灸」和「三伏天灸」皆為穴位敷貼療法,利用溫熱性中藥以老薑汁調成膏狀,敷貼在與呼吸系統相關的穴位上,使藥效經由穴位吸收,再由經絡傳導到人體的呼吸系統,以扶助人體的正氣,而達到治療或預防疾病的效果。【日期】今年的「三九天」,分別是12月22、31日及明年1月9日三天,每隔九天敷貼一次,以敷貼三次為一個療程。  【適用對象】對於兒童或成人患有氣喘、支氣管炎和過敏性鼻炎等疾病,或體質虛弱易感冒者,都可藉由穴位敷貼來改善體質與症狀,以提高免疫力,降低感冒頻率。【忌用對象】孕婦,皮膚易過敏者,發燒病患,正處於咽喉腫痛者。【注意事項】1.一般敷貼時間為4-6小時。 2.敷貼期間,出現皮膚過敏,或搔癢難忍,起水泡者,須立即停用。 3.敷貼當天不可洗冷水澡(以免降低藥效)。 4.飲食宜清淡,勿食冰涼飲料、生冷瓜果、辛辣物。     為恭醫院中醫部建議,接受敷貼前,最好經由中醫師診斷後再實施,若能配合個人體質的調養,療效將更顯著。

預防十一月流感高峰 呼籲施打疫苗

預防十一月流感高峰 呼籲施打疫苗#發燒

10/1起,65歲以上老人、6個月以上3歲以下幼兒、醫事及衛生等單位相關人員、禽畜養殖等行業相關人員、國小1-4年級學童及重大傷病患者等高危險族群及高傳播族群都可免費接種流感疫苗。但截至目前為止,免費流感疫苗的施打率並不高,(截至目前為止免費流感疫苗僅施打約2000人,自費更少只有近150人)。對此,羅東博愛醫院感染科主任盧進德提醒,所有符合資格的民眾,為了自身與他人的健康著想,民眾都應主動施打流感疫苗。流感是高傳染率的疾病,感染率約有40-50%,往往家中一個人患病,其它人都會跟著感冒。盧進德主任在門診就曾經見過一家老小四個人互相傳染、進而一起發燒求診的個案,這個家庭是因為小朋友仰賴阿公阿嬤照顧,阿公阿嬤感染流行性感冒後,小朋友也跟著被傳染,造成全家老小一起得到流行性感冒。又例如今年雲林縣第二監獄與第一監獄,先後傳出兩起流感群聚感染疫情,規模均超過百例,是今年少見的大規模群聚感染。由於監獄是高度封閉性的環境,又是集體生活,所以這波疫情特別嚴重。盧進德主任進一步以年輕學子為例,說明流感疫苗施打的重要性。年輕人長期在公共區域行動,很容易受到流感病毒的侵襲,不過年輕人身體狀況通常較好,因此流感的症狀在他們身上可能不那麼嚴重。但是他們極有可能會將流感病毒傳染給家中的老人或兒童,並且在被傳染者身上產生嚴重症狀。再者,年輕學生常需要參與大大小小的考試,罹患流行性感冒,多少都會對學生的課業造成影響。因此年輕學子也相當需要施打流感疫苗,以保健康。衛生署預估十一月底進入流感高峰期,十二月耶誕節前後達到最高峰,今年十月十六日國內已出現流感首例死亡個案,南部一名七十五歲婦人發病後三天便死亡。另外香港也已經傳出水禽感染禽流感案例,而且根據WHO統計,今年人類禽流感案例越南五例、死亡五例,印尼二十例、死亡十七人,禽流感死亡率極高,養禽相關人員也應該盡速接種。盧進德呼籲:六十五歲以上長者、年滿六個月到三歲幼兒等易感染流感併發重症的高危險群,以及學生族群、經常出入公共區域者、家庭照護者(照顧老人或小孩)等,都應該接種流感疫苗。

全民總動員 清除登革熱孳生源

全民總動員 清除登革熱孳生源#發燒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為呼籲市民齊抗蚊、防疫病,於昨(22)日於臺北市士林區文昌國小辦理「全民總動員、清除孳生源;遏止疫病生、幸福臺北城!」記者會,會中以話劇方式宣導「消滅病媒蚊、即無登革熱」的概念,並由衛生局邱局長、文昌國小蕭校長及臺北市市議員共同宣誓滅蚊決心,防疫小尖兵亦將示範病媒蚊孳生源清除方法,期藉由政府各部門的合作及動員各界力量將傳染病趕出臺北城,達到健康城市的目標。根據衛生署疾病管制局數據顯示,全球因暖化因素、國際間旅遊經貿交流頻繁,使得傳染病病源趁隙跟隨入境,今年登革熱境外移入確定病例呈倍數成長,8月中旬臺北市亦爆發近年來最嚴重的本土性登革熱群聚事件,截至97年8月31日止,臺北市共接獲136例疑似登革熱通報病例,設籍臺北市有98例,經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檢驗確定為登革熱陽性病例有52例,其中本土病例20例,境外移入32例。而96年同期登革熱陽性病例為14例且均為境外移入,因此不可輕忽這流傳已久的疾病。本次疫情在臺北市政府各局處通力合作下至9月21日警戒期已結束,疫情並未持續擴散,防疫雖已獲成效,衛生局要呼籲市民仍不可掉以輕心。基於傳染病觀念從小扎根理念,臺北市政府衛生局近年陸續於153所國小成立校園防疫小尖兵,透過學生參與及衛生教育宣導的方式,推動登革熱防治工作,提升市民對疫病的警覺性,落實各項登革熱防治工作,以嚴防傳染病在臺北市蔓延。 登革熱是一種環境病、社區病,經由埃及斑蚊及白線斑蚊造成傳染,而病媒蚊的孑孓喜好生存於乾淨水中,只要環境中有適當的孳生源,就有登革熱流行的可能性;「沒有孳生源,就沒有登革熱」,透過正確的除積水、清容器、滅孑孓三步驟,落實孳生源清除工作,必能澈底阻止登革熱發生。衛生局籲請市民加入傳染病防治陣線聯盟,從學校、家庭、社區聯網等同心協力防堵登革熱疫情,發揮合作無間的精神,傾全力進行居家環境清理,勿讓校園、社區潛在孳生源成為防疫的漏洞、死角,成為孑孓孳生的溫床,讓臺北市各社區邁向無病媒蚊之目標,共同打造這座健康的臺北城。

《杜絕登革熱》緊急噴藥前後須知

《杜絕登革熱》緊急噴藥前後須知#發燒

登革熱正流行,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呼籲市民應注意防治登革熱,並確實做到『除積水、清容器、滅孑孓』,落實孳生源清除三步驟。除了做好防蚊措施,避免遭蚊蟲叮咬外,萬一若出現紅疹、關節痛、發燒等疑似登革熱症狀,務必儘速就醫,如有旅遊史或接觸史也請主動告知醫師。針對登革熱緊急噴藥,衛生局也提出以下注意事項供民眾注意:《噴藥前注意事項》噴藥前請先將室內、外可能成為病媒蚊孳生源之積水容器徹底清除。 重要物品請收拾或蓋好,食物一定要收到冰箱。 人或寵物應到屋外並將門窗緊閉,不可待在室內,室內房間的門請勿上鎖以利噴藥工作進行。 若有飼養魚,蝦類請將魚缸蓋好並拔掉打氣用電源,避免接觸藥劑。《噴藥後注意事項》噴完30分鐘後打開門窗,充分通風30分鐘後再進入屋內。 本藥劑會自行揮發,亦可消滅家中塵蹣,減少氣喘發生機率。 較常接觸或使用的物品,使用溼布或地板清潔劑擦拭即可。 若因特別體質出現不適症狀,請盡速就醫。■ 噴藥問答Q&AQ1.要噴哪些地方? 緊急噴藥的範圍包含屋內所有樓層及房間內部,因此室內房間的門請勿上鎖,以利噴藥作業進行。Q2.使用的殺蟲劑有毒嗎?衛生機關於戶內噴灑的藥品為除蟲菊精成分,對人體毒性很低,若不慎沾及眼睛,請以清水洗淨。Q3.上班或噴藥時外出怎麼辦? 因要事或工作需於該段時間外出時,請將鑰匙交付鄰居或里、鄰長。若屆時無人在家,衛生機關將會同派出所員警,由鎖匠開鎖進入貴戶屋內噴藥。 Q4.可以不噴嗎,不噴會怎樣?若您不噴藥,病媒蚊會往沒噴藥的區域竄逃,增加您及家人被叮咬的危險性喔! 對於防疫工作若有拒絕、規避或妨礙情形時,得依傳染病防治法第67條第3項,處新臺幣六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罰鍰,請務必配合。衛生局也提醒各醫療院所醫師提高警覺,遇有疑似登革熱症狀者,應於24小時內通報。衛生局市民若有登革熱相關疑問,請撥打1999臺北市民當家熱線詢問。

颱風過後防”登革” 首重清掃積水容器

颱風過後防”登革” 首重清掃積水容器#發燒

備臺北市於8月中旬爆發本土性登革熱疫情,截至97年9月12日止,共有20位民眾確定得到登革熱,雖然近10天來已無新增本土性病例發生,疫情控制獲初步成效,但隨著辛樂克颱風挾帶的大量雨水,已造成各地淹水災情嚴重,如未做好登革熱的預防,極可能讓已控制的疫情再次引爆。因此,臺北市政府衛生局要提醒市民,颱風過後應積極清掃居家附近積水容器、清除孳生源,檢視周遭活動的環境是否髒亂或有積水容器孳生病媒蚊,在進行環境整理時,須事先做好防蚊措施,盡量穿著淺色長褲及長袖衣服,身體裸露部位皮膚塗抹防蚊劑,避免蚊蟲叮咬,以降低感染登革熱的機會。登革熱傳播係由帶登革熱病毒的埃及斑蚊或白線斑蚊叮咬感染,感染後有3~8天潛伏期,發病前1天至後5天期間,血液有登革熱病毒存在,此時,若受到斑蚊的叮咬,斑蚊體內病毒經8~12天後即具傳染力,叮咬人體後引起疾病發生。衛生局也特別呼籲:若自南部北上或國外旅遊返國,出現發燒、全身酸痛、頭痛及皮膚紅疹等症狀,要立即就醫,並告訴醫師旅遊史,以利醫師及早診斷,及早治療;衛生局並提醒各醫療院所醫師,若遇有懷疑感染登革熱民眾,必須於24小時內通報,以及早採取防範疾病散播之措施。鑑於登革熱疫情未歇,臺北市政府衛生局防疫團隊時時保持高度警戒,並呼籲市民共同認知:防治登革熱,光靠政府團隊的努力是不夠的,釜底抽薪的預防方式必須發動市民齊心協力,主動落實自我防範措施外,並徹底清除家戶及社區周圍環境的病媒孳生源,掃蕩蚊子的家,共同維護家園環境清潔,才能有效遏止登革熱疫情蔓延。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提供防蚊小偏方供市民參考:(1) 請穿著淡色長袖衣褲,避免穿涼鞋。(2) 在皮膚裸露處塗抹(噴)防蚊藥品,並依照藥品說明使用。(3) 居家應裝設紗窗紗門,未裝設者應儘量減少開、關門窗之動作。(4) 睡覺時請懸掛蚊帳或使用捕蚊燈。防疫工作人人有責,民眾如有疑問時,可電洽臺北市民當家熱線1999,將有專人為您服務。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