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重

GLP-1類藥物 助糖尿病患減重

GLP-1類藥物 助糖尿病患減重#體重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據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資料顯示,2000~2008年台灣糖尿病人口成長了7成,目前全台約有近200萬名糖尿病患,隨著年齡愈高,糖尿病盛行率就愈高,尤以65歲以上男性的情況最為嚴重,根據「102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統計」,40歲以上的糖尿病患,竟有近7成有過重及肥胖問題,其中男性占66.5%、女性66.1%。糖尿病患 控糖、體重兼顧兩難糖尿病患者在接受糖尿病治療後,常會因身體對於糖份利用狀況逐漸改善而導致體重增加,因此,許多糖尿病患在治療期間,將會面臨控糖及體重兼顧的兩難,而這也是許多中年糖尿病患者,經過一段治療後,血糖就算控制良好,依然看起來胖胖的。1天1次GLP-1類藥物 體重降近4公斤國內目前無論糖尿病的人數或發生率,男性皆已超越女性,且增加幅度大於女性,而心血管併發症是糖尿病患死亡的主因,臺大醫院雲林分院新陳代謝及內分泌科醫師粘榕指出,「1天1次的GLP-1類藥物」根據臨床研究顯示,若搭配基礎胰島素使用,比單用胰島素與安慰劑,糖化血色素平均能再下降1.3%、及體重再下降約3.54公斤。1名67歲糖尿病患者楊先生,罹病10年來糖化血色素一直控制的不錯,日常也相當注意飲食,但自1年前開始,隨著口服藥的劑量增加,糖化血色素卻還飆至9.2%,希望用更積極且有效的方式來控制血糖,以注射1天1次的基礎胰島素治療,糖化血色素值很快就回復到7%以下。促進分泌胰島素 助抑制食慾糖尿病治療藥物選擇多,GLP-1為腸道分泌的激素,對於人體的許多器官皆能發揮作用,而透過每天注射一次的GLP-1類似物,除了可促進胰臟分泌胰島素外,它也能幫助大腦抑制食慾,胃部延長體內胃排空時間、減緩腸胃道蠕動,達到長期穩定控制血糖及減輕體重(5~10%)的效果。 

還在節食?減重管理4步驟打造完美體型

還在節食?減重管理4步驟打造完美體型#體重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採訪報導)今年幾波超級寒流影響下,再加上年假時間長,身體在不知不覺中累積了一圈圈贅肉,實在擔心在夏天無法一展好身材。但不只是即將面對的夏天,減重對於女生來說好像是一年四季都必須面對的課題。統整目前網路常見的錯誤減重方法,不外乎都是節食、只吃單一食品或是標榜低卡、低熱量的食物,卻越減越肥,甚至把身體搞壞,得不償失。靠蔬果維持三餐 當心只減掉水分及肌肉一名35歲的上班族米米(化名),因為工作性質需要長時間坐在辦公室,因為沒時間運動加上三餐不正常,有一陣子體重飆升,聽從朋友建議下,只靠水果維持身材,一開始體重下降的狀況非常明顯,但維持沒多久就因為營養不均衡導致精神不濟,身體也逐漸浮現出許多問題。營養師劉馨嬬提醒,單一食物攝取,減去的都是水分及肌肉,只要停止就很容易復胖!呼籲民眾,正確的減肥觀念應該是要靠足夠的營養代謝來燃燒脂肪,由內而外調理健康不復胖的體質。擺脫體脂肪有訣竅 體重管理4大階段不可少!營養師說明,首先,需要控制飲食熱量並將身體中的毒素排出再淨化;接著攝取足夠的營養素為身體打好基礎、強化身體各項機能狀態,以及提升體內新陳代謝;搭配運動增加身體肌耐力,依循淨化、打底、代謝、美型等4大階段分別補充適當的營養素,打造完美體型其實一點都不難。1)淨化期/生活週遭存在著各種看不見的毒素,如:不良的飲食習慣、日夜顛倒的生活方式,或是服用過量或來路不明的藥物等,一旦身體的排毒機制不夠健全,小則便秘、肥胖;嚴重則引起慢性病、癌症上門。淨化期就是從腸道環境改變開始做起,協助身體排出老舊廢物,建議可搭配乳酸菌、纖維或維生素B群等營養素調理。2)打底期/老舊廢物淨化排除後,想順利恢復身體機能、燃燒身體脂肪,就得要好好打底!透過適量的代餐控制熱量攝取,並補充優質蛋白質、綜合營養素以及魚油等,維持身體所需營養。3)代謝期/在減重過程中,最難熬的階段就是代謝期。事實上,人體的基礎代謝率會隨年齡增長而下降,這也代表,管理體重時,「提高代謝」是減重成功與否的重要關鍵。此時,需要補充的營養素包含:優質蛋白質、綠茶素、維生素B群、共軛亞麻油酸(CLA)及卵磷脂,透過刺激提升體內循環代謝。4)美型期/「提升體內肌肉量幫助減重後的身材提升緊實感,打造身體曲線。」此時期所需的營養素中,優質蛋白質是建造肌肉的重要成分;而根據2003年及2004年發表多篇人體試驗研究報告證實,共軛亞麻油酸(CLA)可減少脂肪囤積、增加肌肉比例、減低復胖發生率,進而幫助身體將脂肪轉化為燃料與代謝。營養師補充,攝取充足的水分也很重要!每天運動後至少喝足2000c.c的水分,有助於打造曼妙曲線。

壓力大狂吃又不運動 婦體重飆升還罹癌

壓力大狂吃又不運動 婦體重飆升還罹癌#體重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55歲從事零售業的姚小姐,因為業績壓力大,心情不好就靠吃「減壓」,櫃子翻開也是滿滿的零食,毫不忌口,加上因為討厭流汗,所以也沒有規律運動習慣,體重一度飆高至90公斤,BMI高達35,兩年前淋浴時發現乳房有不明腫塊,經醫師診斷為二期乳癌,所幸在丈夫支持下,積極接受治療,術後恢復良好,但已經對她的生活造成諸多不便。BMI大於25 增17%罹乳癌風險肥胖是現代文明社會普遍的問題,也是婦女朋友要戰勝的敵人,近年來國人飲食西化,偏好高熱量高油脂食物,造成體內脂肪細胞堆積,漢堡、炸雞、蛋糕等高油脂食物不僅會讓體重上升,也會增加體內的雌激素濃度,進而刺激乳房細胞生長,增加罹患乳癌的機率。研究指出,婦女BMI如果大於25,罹患乳癌風險就會增加17%,而BMI越高,風險越高,當BMI大於30,風險就會增加37%;BMI大於35,風險將增加近6成!國民健康署呼籲,婦女朋友應均衡飲食,維持健康體位(18.5≦BMI<24),遠離肥胖,就是遠離乳癌!低脂減糖、規律運動 預防乳癌找上門研究顯示,有規律運動習慣的女性,其罹患乳癌的機率比不愛運動者降低2至4成,女性每週多運動1小時,約可降低6%罹患乳癌的機率,即便已經罹患乳癌,肥胖的病人亦被發現比身材苗條的病人預後更差,復發機率也較高,國民健康署呼籲,肥胖是婦女健康大敵,低脂減糖、規律運動,就是最有效預防乳癌的方法。二防一要 幫助人生逆轉勝防治乳癌三要素,不外乎二防一要,年輕時就要預「防」,飲食均衡,維持健康體位;此外,45歲起開始攝「防」,45~69歲婦女每2年接受1次乳房X光攝影檢查,有助發現微小病灶,把握黃金治療時間接受治療;篩檢結果為陽性者則「要」速速回診、定期追蹤,切勿諱疾忌醫。癌症登記數據顯示,乳癌終生累積發生風險高達7.5%,位居女性癌症首位,表示約每13位女性即有1位終其一生會罹患乳癌,而這一位婦女可能就在你我身邊,國民健康署提醒婦女朋友,「及早預防、及早發現、及早治療」,謹記口訣,立即行動,戰勝乳癌不是夢。

減肥要出新招!半年換一次運動方式 擺脫停滯期

減肥要出新招!半年換一次運動方式 擺脫停滯期#體重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致筠/綜合整理)一年又要過去了,你的減重計劃實行了嗎?擺脫肥肉是多數男女成天嚷嚷的事情,但常因為課業、工作壓得「沒時間」動,不然就是用錯方法,造成計畫一拖再拖、脂肪越積越多!對此,健身教練說,同套運動方法維持3~6個月後就得調整,要依據身體變化、年齡增長而更改。久坐不運動 脂肪堆積轉向老態不少女性看起來十分纖瘦,脫下大衣後,驚為天人的肚子、腰部、手臂、臀部或大腿內外側,都藏著不少脂肪!而這樣局部肥胖的問題,多半是因為長時間坐著、缺乏運動所致;不只如此,脂肪堆積及老化樣貌,也可能因為膠原蛋白、彈力纖維流失,或筋膜結締組織造成支撐力量不夠而產生。根據《優活》過去報導指出,當脂肪增生受到地心引力影響,便會下垂或位移,像是眼袋、法令紋等都會偷偷跑出來。而身體最常出現肥胖之處,多為運動不足部位,如:最難雕塑的腹部、腰邊肉、蝴蝶袖、臀部及大腿內外側。因此,在迎接新年的同時,除了穿新衣、換新氣象,減肥運動也要開始改變!慣於同套運動方式 體重易停滯不前不過,對於許多減重人士來說,為了砍掉某部位脂肪,而習慣用同一套運動方式瘋狂鍛鍊,卻在一段時間後出現「停滯期」,體重怎麼甩也甩不掉!對此健身教練表示,這是因為身體習慣同種運動方式,就像擁有免疫體一樣,再怎麼動都不會有太大變化;因此,最好在一套運動維持3到6個月後,就重新檢視體重數字、依據身體及年齡安排新的運動計劃!

甩肉有訣竅!專家:目標放遠 勿肖想一周見效

甩肉有訣竅!專家:目標放遠 勿肖想一周見效#體重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致筠/編譯)許多減肥人士都習慣將目標放在「一周甩去幾公斤」上,卻忽略長時間鍛鍊才是真正的減重方法;總經過一段時間不見成效,便投降放棄,連減肥的邊都擦不上!對此,美國減重專家說,短時間瘦身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應將目標至少設於1、2個月後,而非短短一星期!將減重目標設3個月後 勿強求一周達到美國減重專家Lauren Slayton說,有些人認為一周可以減下6~8公斤,只要沒達到便放棄,導致減肥之路遙遙無期;他說,由於每個人的身體線條與基因不同,並非所有人都可以在短時間爆瘦;儘管使出渾身解數、運動、控制飲食,還是沒辦法在短時間達到目標。因為許多減肥者,都會在剛開始幾天吃得少、狂運動,雖然體重機上的數字有明顯「回饋」,但當停止健身、正常飲食時,體重又會回到原本、甚至更高。因此,Lauren Slayton強調,減肥不應該著重於短時間要瘦到幾公斤,或是卡在一周就是要減去多少脂肪。Lauren Slayton說,必須知道一個人「可以失去」和「應該失去」的脂肪大不相同;如果想要達到減重目標,應長時間進行、持之以恆;像是替自己設定3個月以上的減重目標,無須每天運動、節食,養成一周運動幾天即可,這才是快速減肥的不二法門!

冬天容易餓?體重管理5招 不怕肥胖纏身

冬天容易餓?體重管理5招 不怕肥胖纏身#體重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冬天一到許多民眾胃口大開,吃什麼都不忌口,相揪圍爐吃熱騰騰的火鍋、羊肉爐或薑母鴨等進補方式來祛寒,然而ㄧ頓吃到飽的火鍋將近3000大卡,已遠遠超過一天的熱量需求,如此的冬令進補雖然暖了心裡,但卻胖在身體!春天體重諮詢者 較冬季多出一倍冬天容易暴飲暴食,穿厚重衣服遮蔽下也看不出身形變化,再加上寒冷天氣讓人懶得運動,使冬天的體重容易直線上升;根據國健署健康體重管理諮詢專線103年的統計發現,民眾在冬季容易忽略健康體重管理,而春天的減重諮詢比冬天高出一倍。為避免冬天體重上升,除了靠意志力少吃多動,國健署提供健康體重管理5妙招:1) 輕鬆CALL IN賺健康/國民健康署自100年起建置健康體重管理諮詢專線「0800-367-100(瘦落去、要動動)」,不僅替民眾解答飲食、運動及體重管理等問題外,更由專業營養師依據個人健康狀況,提供個人量身訂做的減重服務。2) 呼朋引伴停看聽/當親朋好友邀約聚餐時,應先停下來看看聚餐地點,避免選擇吃到飽的餐廳,用餐時掌握每餐不過量(8分飽)的原則,份量較多的餐點可與親友共享。3) 健康聰明挑好食/冬季圍爐吃火鍋或聚餐時,應注意挑選少油、少鹽、少糖、高纖及低脂的天然食材,如白肉、瘦肉、未精製全穀及無調味堅果等,並常喝溫開水取代含糖的熱飲,讓冬令進補少負擔,更健康。4) 快樂暖身動ㄧ動/適量運動除了有助維持健康體重,也能改善四肢冰冷及血液循環不良的狀況,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兒童及青少年每天應累計至少60分鐘中等費力身體活動,成人每週應累計至少150分鐘中等費力身體活動,冬天也不可偷懶。5) 揪伴天天量體重/冬季常穿厚重衣服遮蔽禦寒,不易看出體態是否變化,而忽略已悄悄上升的體重;獨自一人減重,容易缺乏競爭和意志力而成效不彰,建議揪伴天天量體重,不但互相激勵與監督,也提醒彼此應注重健康、體態不走樣。

母乳蛋白打造健康腸道 助寶寶維持標準體重

母乳蛋白打造健康腸道 助寶寶維持標準體重#體重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寶寶一歲前,母乳扮演著重要的關鍵角色,可說是幼兒的最佳營養來源,根據近來歐美分別針對母乳對寶寶腸道,以及生長發展的研究發現,母乳蛋白能夠打造健康腸道環境,降低腹瀉、幫助標準身高、體重發育的關鍵營養素,重要性遠高於其他成分。哺餵母乳 助腸道好菌生長亞東醫院小兒部陳家駿醫師表示,一般爸媽常以為蛋白質只是單純長肌肉而已,但對寶寶而言,蛋白質的重要性就如同蓋房子打地基,地基不穩,其他設計再好,房子都不會穩固。而蛋白質是由胺基酸組成,每個胺基酸對寶寶的影響都不太一樣,其組成要達到剛好滿足寶寶需求的狀態,才是好的蛋白質。根據歐洲一項實驗,將寶寶分為兩組,分別哺餵母乳及一般配方奶,2個月後發現,喝母乳的寶寶,腸胃中比菲德氏菌等益菌量是喝一般配方奶寶寶的3倍。原因在於母乳蛋白進入腸道後,會使腸道呈現有助好菌生長的酸性環境,幫助寶寶的消化功能順利運作,降低腸道感染或腹瀉發生的機會;腸道健康,營養吸收相對提升。2歲前增重太快 日後易罹慢性病除了腸胃健康,陳家駿醫師表示,蛋白質與體格的生長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如果寶寶攝取的蛋白質中胺基酸組成不平衡,有可能刺激胰島素的大量分泌,進而讓體重快速增加。一旦寶寶2歲前體重增加過快,日後超重的機會也會相對提升,甚至埋下日後罹患慢性疾病的因子! 美國一項追蹤一千多位0~2歲寶寶的研究證實,寶寶喝母乳可降低3倍以上的過胖風險,其原因就在於母乳的蛋白有均衡的胺基酸組合,不僅可提供寶寶生長發育的養分,更有助體內胰島素正常作用,維持標準身高,體重,讓寶寶長得結實不虛胖。銜接母乳 蛋白質是重點陳家駿醫師提醒,寶寶的健康與蛋白質息息相關,如果情況允許,還是建議媽媽盡量哺餵母奶。而隨著配方奶的發展越來越成熟,目前也已經有技術能將蛋白質品質升級,讓胺基酸的組成達到更理想的狀況。所以如果寶寶一歲以後,需要轉成配方奶,建議可以挑選胺基酸組成適合寶寶的蛋白質配方,幫助寶寶消化道機能發展,同時維持適當的體格及體脂表現等各方面長期健康指標。

她一年多體重掉22公斤 竟是糖尿病惹禍

她一年多體重掉22公斤 竟是糖尿病惹禍#體重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採訪報導)減肥是愛美女人一生的功課,然而如果體重突然沒來由大幅下降,當心是糖尿病找上門!一名60歲女性,無糖尿病家族史,3年前體檢無明顯異常,唯體重過重被提醒減重,卻在近16個月間,體重掉了22公斤,經檢查才發現是得了糖尿病。泌尿道感染就醫 意外驗出糖尿病收至個案的書田診所家醫科林兆啟醫師說,個案身高152公分,原本體重64公斤,在最近16個月期間,體重下降至42公斤,BMI由 27.7降到18.2,從肥胖變成過瘦。因為反覆泌尿道感染就醫,驗尿發現除泌尿道感染外,尿糖3+,加驗空腹血糖高達293.6mg/dL,糖化血色素16.6%,確診為糖尿病。林醫師問診得知,個案是素食者,平時少運動,這一年來喜歡吃剉冰、餅乾,體重剛開始下降時,還覺得很開心,當降到約48公斤以下,才覺得有點太瘦想增胖,除了餐後甜點外,還常常去吃黑糖米苔目,反而越吃越瘦,更出現多吃、多喝、多尿的症狀。4標準診斷糖尿病林兆啟醫師指出,糖尿病的典型症狀是多吃、多喝、多尿和體重下降,但有些糖尿病患者的症狀並不明顯,或是沒有典型症狀就不易發覺。目前糖尿病的診斷標準有四項:1) 空腹8小時以上血漿血糖值≧126mg/dL。2) 口服葡萄糖耐受試驗第2小時血漿血糖≧200mg/dL。3) 醣化血色素HbA1c≧6.5%。4) 臨床上有糖尿病症狀,同時任意血漿血糖值≧200mg/dL。吃得多體重卻下降 恐是糖尿病造成林兆啟醫師提醒說,體重快速下降有很多原因,若是因為吃得少造成的體重下降,可能是憂鬱、惡性腫瘤、身體發炎,如肺結核等原因引起,但若是食量沒改變甚至增加,體重仍下降,就應該注意是否為糖尿病引起。糖尿病若長期未治療,或沒有適當控制血糖,恐會引起全身性的併發症,包括腦中風、缺血性心臟病、腎臟病變、視網膜病變、周邊血管病變、周邊神經病變等,因此作息規律,養成良好的飲食、運動習慣,是預防和控制糖尿病的不二法門。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