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

痛風石啃噬骨頭 當心恐致殘廢!

痛風石啃噬骨頭 當心恐致殘廢!#痛風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夏季是痛風高發期,冰涼啤酒下肚再配上生猛海鮮,高嘌呤飲食小心痛風找上門!振興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李信興表示,痛風大多為尿酸結晶沈積所造成,發病的主因以肥胖、喝酒和肉食主義者為多,當體內嘌呤代謝異常時,尿酸合成量過多就會形成尿酸結晶,造成關節疼痛。 李信興指出,初發痛風時來如風、去如風,時間雖短但疼痛椎心刺骨,因此有「痛風」之稱。痛風大多好發於男性,又以40歲到50歲間為發病高峰期,痛風不但會侵犯關節還會造成腎臟病變,此外也會引發高尿酸血症、高血脂症、高血壓等併發症。李信興表示,嘌呤一旦超過身體負荷,尿酸濃度增加就會造成痛風,痛風發作10年間會慢慢長出痛風石,痛風石是一種尿酸結晶沉積所形成的腫塊,它會逐漸侵蝕韌帶和關節,甚至啃噬骨頭,造成全身關節破壞和變形、終致殘廢,同時也會流出白色石膏樣液體,形成慢性潰瘍。目前治療痛風性關節炎的藥物有秋水仙素、 非類固醇消炎藥物以及類固醇等,李信興建議,若有痛風症狀出現,就必須就醫對症下藥,切勿自行購買止痛藥,避免關節持續惡化。 (照片取自/優活健康網)

樂閱讀/福禍相依 飲食有法

樂閱讀/福禍相依 飲食有法#痛風

忽必烈所處的時代,正是中國空前大統一的元代。前朝唐、宋,古代中國的科學文化技術(包括醫學在內)已到達了顛峰;到了元代,中醫學、中藥學、方劑學、養生學、食療學,以及中成藥製作工藝等,均已漸趨於完善,這是忽必烈和他的子民們身體健康長壽的物質基礎之一。歷代帝王大多注重養生,忽必烈更不例外,有鑑於中年開始常受痛風之苦,他格外重視身體保養,儘管他對自身關節疼痛的機理一竅不通,元代飲膳太醫忽思慧說他「食飲必稽於本草,動靜必準乎法度,是以身躋上壽」。他設置執掌飲膳的太醫四人,負責宮廷的「補養調護之術、飲食百味之宜」,且令將每日「所職何人,所用何物標注於歷,以驗後效」,建立了嚴明的規章制度,對總結食療經驗是十分有利的。可見忽必烈除了在預防痛風方面的觀念較落後之外,其他方面做得還算科學、合理,否則很難解釋為何這位好酒好肉的大胖漢竟然活到了當時難得的79歲。值得一提的是,決定一個人長壽與否的,並非只有養生的物質基礎和方法習慣,還得看這個人的綜合條件,包括人生態度、思想修養、性格志向乃至心理素質等,而這些離不開長期的艱苦歷練。忽必烈獲得天年,但兒子早逝,最後也得「白髮人送黑髮人」。中國歷史上披荊斬棘的開國皇帝往往較為長壽,而他們過著鐘鳴鼎食日子的後代卻經常早殤,你能悟出其中的道理嗎?【遠離病榻】如何預防痛風發作?舊時皇家富貴病,飛入尋常百姓家。隨著人們物質愈來愈豐盛,痛風也變得愈來愈常見。從現代醫學角度看,預防痛風的發作應注意以下幾點?1)節制飲食,防止過胖,避免攝食過多容易引起尿酸升高的食物,如豬、羊、牛肉、動物的肝腎等內臟、沙丁魚、鴿肉、貝類等各種海鮮以及各種肉湯、港式煲湯等。2)應攝取充足的鹼性食品,因尿酸在鹼性液體中益瑜溶解並排出體外。鹼性食品包括白菜、芹菜、花菜、黃瓜、西瓜、茄子、蘿蔔、胡蘿蔔、番茄、馬鈴薯、香蕉、梨、杏、桃、蘋果等。3)戒酒,避免過度勞累、緊張、受寒和關節損傷。4)宜多飲水,每日應飲水二公升以上。飲水的時間不局限於白天,可在睡前或半夜飲水,以防止夜尿濃縮。(本文作者/譚健鍬)(摘自/病榻上的龍/時報文化出版)

大學生痛風算什麼 八歲童竟也痛風纏身!

大學生痛風算什麼 八歲童竟也痛風纏身!#痛風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現代人,因飲食逐漸西化,或是吃到飽餐廳一間一間接連開張,使得許多年輕人,飲食日漸變得不正常,導致許多原本到老年才會發生的疾病逐漸年輕化。過去,大學生因至吃到飽餐廳大吃大喝,不料卻產生痛風現象,隔天起來必須推輪椅送醫治療的事件時有所聞,現在卻傳出連八歲孩童,也遭痛風襲擊!痛風族群 二十歲以下三十年來增兩成宏恩醫院痛風治療中心主任陳峙仰指出,醫院從民國70年至今共累計4萬筆痛風患者資料庫,分析痛風發生年紀顯示,民國80年以前都是50、60歲男性、民國80年以後則降到30歲、民國100年時30歲以下患者漸增,近年來20歲的青少年族群也增加2成。才八歲 竟有罹患痛風!而他的門診中,竟有八歲童及十歲童因痛風而前去治療,經過了解才發現,兩名孩童皆有肥胖現象,且父親都有痛風的病例,十歲孩童則有天天喝含糖飲料的習慣。他說,痛風發生年紀下降到孩童或青少年,先天原因是遺傳,後天原因則是肥胖及飲食。特別注意的是含糖飲料,果糖經過人體內加工廠後成為普林,而普林是導致尿酸升高增加痛風發生的原因。 所以陳峙仰呼籲,痛風患者多半是,吃的好、動的少,屬中廣型肥胖身材,若有痛風出現不要忽略或覺得沒有疼痛發作就不理會,痛起來是一個警訊,因為痛風會合併其他心血管疾病、代謝症候群、腦中風、高血壓、高血脂等,因此民眾千萬不可輕忽痛風症狀的產生。

男大生燒烤吃到飽 竟引發痛風拄杖痛苦就醫

男大生燒烤吃到飽 竟引發痛風拄杖痛苦就醫#痛風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別以為年紀輕輕就不會罹患痛風!在國人飲食習慣及作息改變之下,許多原本只會找上老年人的疾病紛紛也都纏上年輕人。日前,一名二十歲的吳姓大學生,某晚與同學相約奔赴吃到飽燒烤店,與大量肉類及內臟拚搏,手裡還拿著啤酒暢飲解渴,隔天起床這名大學生右腳踝出現劇痛,撐著枴杖才勉強就醫,經診斷後才發現是痛風作怪。而收治這名大學生的開業診所康宏銘醫師指出,這名吳同學因為在短時間吃入大量的高普林食物,包括肉類與內臟類、喝酒,使得體內尿酸增加,而造成大量尿酸鹽晶體沉積於組織或關節腔內而引發痛風,導致右腳關節疼痛。根據衛生署統計,近10年來,國內年輕男性痛風的盛行率上升超過一倍。醫師認為,除了與肥胖有關以外,年輕族群喜歡吃到飽的火鍋或燒肉餐廳,搭配喝啤酒或大量的甜食飲料,再加上習慣熬夜,過度勞累與壓力等,自然成為痛風高危險群。對此,康宏銘提醒,若是在大吃大喝後,發生關節出現紅、腫、熱、劇烈疼痛等症狀,就要懷疑可能是急性痛風發作,應儘早就醫治療;也呼籲民眾,在這吃到飽餐廳林立的年代,應要避免在短時間內吃進高普林的食物,例如大量的肉類、內臟以及啤酒,否則小心年紀輕輕痛風就找上門來!

鳥不舉又痛風?現代年輕人毛病多!

鳥不舉又痛風?現代年輕人毛病多!#痛風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前日才有報導指出,十八歲正值血氣勃發的少年,因天天熬夜導致小鳥垂垂老矣,近日又傳出,有一名十八歲少年,因為喜好大啖海鮮鍋,導致年紀輕輕就出現痛風症狀,讓人不禁嘆息現在年輕人的作息飲食怎麼如此不正常? 十八歲少年每月都要吃火鍋、喝湯底,尤其愛吃重口味的海鮮鍋,導致痛風腳部腫脹無法行走,狼狽要坐輪椅到醫院就醫。收治這名病患的三總復健科醫師李宗穎說明,痛風原因不明,大部分患者是遺傳或體質問題導致,也有少部分是腎臟病或癌症引起。人體若無法將尿酸排出,導致尿酸在關節堆積、形成結晶,造成發炎腫脹,即為痛風。另外,痛風可能是遺傳,也可能是後天飲食習慣不良誘發,現在二十至三十歲痛風患者,已佔痛風門診一到兩成,許多患者特徵都是肥胖,具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等三高症狀,愛吃火鍋及喝酒,且經常大吃大喝。因此,振興醫院新陳代謝科醫師李文齡也提醒痛風患者應透過飲食改善與藥物控制,少吃高普林食物如紅肉、海鮮、酒、香菇等,避免普林經由肝臟代謝、形成尿酸,而產生痛風的症狀。

痛風有時難診斷 反覆發作嚴重恐致敗血症

痛風有時難診斷 反覆發作嚴重恐致敗血症#痛風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一名40多歲工程師,因左外側腳踝關節腫脹疼痛、步行困難而就醫。患者無扭傷的病史,經X光檢查,排除骨頭病變,因此,懷疑是痛風關節炎導致。台大醫院新竹分院骨科部醫師葉敏南表示,典型痛風發作的位置在大腳趾蹠趾關節,若是大腳趾蹠趾的關節紅腫熱痛,或有明顯的痛風石,較容易診斷;然而,痛風在足背、外踝、後腳跟或是整個足踝關節也會發生,這些部位的疼痛就比較不容易診斷。葉敏南指出,痛風的診斷從病史、本身原有的疾病、臨床檢查、關節液抽檢可得到初步的診斷,藥物的治療也可以幫忙作診斷。X光檢查可以排除一些疾病,血液檢查可以知道尿酸值。不過,血尿酸值高的患者中不一定都有痛風的症狀,但約有15%的人會痛風發作。然而,痛風發作時,血尿酸值不一定高,此時只有在患處發現乳糜狀尿酸鈉結晶才能確定診斷。痛風的發生在成年男性方面幾乎沒年齡之別,從青年到老年人都有可能。停經前的女性,可能是女性激素的保護作用,尿酸的排出能力比較好,因此,極少有痛風困擾。停經後的女性,痛風好發機率與男性一樣。另外,腎臟功能差的人,尿酸排出能力差,使用利尿劑的高血壓患者、癌症治療患者,好發機率均變高。葉敏南說,其實任何食物不吃多,就不容易出問題。痛風患者須要控制含嘌呤高的食物,現代人多半攝取太多的脂肪和蛋白質,所以要特別控制肉類的量,少吃紅肉、內臟、乾豆類、發芽菜類,少喝火鍋湯、肉湯、濃縮的肉汁,豆腐、豆漿等豆製品只需少吃,並不需禁吃,一天1杯豆漿的量無妨,但是急性發作期要禁食。因海產類含普林量較高,勿經常食用,建議飲用足夠的水,每日至少飲用2000 c.c.以上的水,以幫助尿酸排泄。因為酒會影響尿酸的排泄,所以禁止飲酒,尤其有一些酒類普林含量不低,如陳年紹興酒、紹興酒和啤酒。葉敏南提醒,痛風的診斷及治療,醫師都可以幫忙。但是要避免痛風的發作及復發,要靠民眾自己在飲食控制及規律運動方面的毅力與決心。如果患者未按時就醫服藥,造成痛風反覆發作,則關節周遭便有尿酸鈉鹽的沉積,形成痛風結石,當痛風石慢慢累積,嚴重會破出皮膚,引起感染,甚至敗血症。血尿酸值高的患者若無發生痛風的症狀,需飲食控制,可以不須長期藥物治療,但若有痛風的症狀時,則需像高血壓、糖尿病一樣長期藥物治療。

醫訊/痛風與血管障礙

醫訊/痛風與血管障礙#痛風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痛風是一種血中尿酸過高而引起的疾病,病人常抱怨關節疼到連風吹過都會痛,因此而得名,但是並非尿酸值異常就一定代表有痛風。對此,中國醫大附醫院特舉辦「中醫講座」,當天將邀請中國醫大附醫院林彩蕙醫師主講「痛風的中醫治療與保健」;吳依倩醫師主講「週邊血管循環障礙-聽中醫講看嘜」。活動內容日期時間人員設備項目流程地點以主辦單位最新公告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當天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中醫講座時間:102年3月23日(六)上午09:30~11:30地點:中國醫大附醫院(台中北區育德路2號)兒童醫療大樓11樓會議室洽詢:02-2392 4115轉 1185

醫訊/如何用藥控制痛風

醫訊/如何用藥控制痛風#痛風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痛風是一種血中尿酸過高而引起的疾病,病人常抱怨關節疼到連風吹過都會痛,因此而得名,但是並非尿酸值異常就一定代表有痛風。因此,台大醫院總院健康教育中心特舉辦「痛風的藥物治療」講座,由該單位陳盈宇藥師主講,賴營養師將分享如何食用生機食材最健康。活動內容日期時間地點以主辦單位最新公告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痛風的藥物治療時間:102年3月4日(一)下午15:00~15:50地點:台大醫院總院舊院區1東1樓第7講堂(台北常德街1號;捷運台大醫院站)洽詢:02-2312 3456轉62114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