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

吃對好心情!10種放鬆快樂食物

吃對好心情!10種放鬆快樂食物#情緒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推薦大家可以多多攝取的食物,讓我們的心情愉悅、情緒穩定。以下這十種食物都是在生活中垂手可得的,輕易就能安排在每天的飲食計畫中,吃對食物心情自然會變好。1)麥片/麥片是我們早餐的好朋友,既方便又營養。一般對麥片的印象就是當中的水溶性纖維可以降膽固醇,但是不知道麥片更含有很多幫助腦內神經傳導物質的營養素。像所含的豐富維生素B6,能幫助合成快樂荷爾蒙「血清素」、讓我們有鬥志的「去甲腎上腺素」,以及讓我們有戀愛感覺的「苯乙胺」等多種神經傳導物質。吃麥片實在好處多多,從早餐就來碗麥片,帶著一天的好情緒迎向挑戰。2)黃豆/黃豆實在是一種非常神奇的食物,它除了可以磨成豆漿、做成豆腐,我們更鼓勵大家多多利用它來入菜,如黃豆燉飯、黃豆蒸魚等。黃豆不但能提供豐富的植物性蛋白質,它豐富的卵磷脂更是腦細胞膜的重要成分,而且卵磷脂可以代謝成「乙醯膽鹼」,這是讓我們思考清晰、有衝勁的神經傳導物質。此外,黃豆更含的豐富色胺酸、維生素B6、菸鹼素,是合成快樂荷爾蒙「血清素」的絕佳食材。黃豆亦是含麩胺酸(Glutamine)數一數二的食物,可以在體內代謝成γ-氨基丁酸(GABA),幫助心情放鬆不焦躁。由此看來,黃豆能讓我們快樂、放鬆,有機會就多喝喝豆漿、吃吃豆腐,或以烘乾的黃豆當零食,都是不錯的選擇。3)鮪魚/鮪魚是人們常吃的魚類,鮪魚罐頭更是常見。它最為人所知的便是富含深海魚油EPA及DHA,而DHA也是我們腦細胞膜合成不可缺少的原料。此外,鮪魚也含合成快樂荷爾蒙「血清素」所需的重要營養素,如色胺酸、維生素B6、菸鹼素等。常常聽說多吃鮪魚會讓腦袋瓜變聰明,其實還會讓情緒變好喔。4)小魚乾/小魚乾實在是一種便宜又營養的食物,拿來燉稀飯、熬湯、煮莧菜,甚至當零食都很好。小魚乾富含的鈣質,是神經系統運作或是神經傳導物質要釋放時不可缺乏的營養素。此外,它豐富的精胺酸、鎂、鈣,都有助於一氧化氮的合成,可以幫助學習力及記憶力。此外,小魚乾含有非常豐富的苯丙胺酸,是合成多巴胺的重要原料,多巴胺可以讓人產生戀愛的感覺。雖然我不認為吃小魚乾時會有戀愛的感覺,但是裡面的確富含許多營養素能放鬆心情。5)菠菜/根據研究發現,如果體內的葉酸不足會有憂鬱的現象,其實這和血清素、多巴胺、去甲腎上腺素的合成不足有關,因為上述三種神經傳導物質,對情緒都有正向的影響。因此,我們應該要多吃一些葉酸充足的食物。蔬菜中的菠菜是葉酸含量數一、數二的。菠菜內的高草酸含量會抑制鐵的吸收,所以並不是補鐵最好的蔬菜,但卻是補充葉酸的好蔬菜。想讓情緒變好,正向思考,不要忘記在飲食中常吃菠菜。6)芭樂/維生素C是身體合成多巴胺、去甲腎上腺素等神經傳導物質不可缺乏的營養素。多巴胺讓我們有自信、快樂的感覺;去甲腎上腺素能產生向上的動力。此外,維生素C可以讓壓力荷爾蒙皮質醇的濃度下降,過多的皮質醇會讓人莫名焦慮,同時本身也是腦細胞殺手,所以多補充維生素C真的對情緒有正向的幫助。芭樂算是本土水果中維生素C含量最豐富的水果,也是肚子餓或嘴饞時最佳零食。多吃芭樂不但能有好皮膚,也會有好心情、好氣色。7)黑芝麻/我常推薦素食者喝豆漿時可以加上黑芝麻,主要原因是豆漿的鈣實在遠不如牛奶,加上黑芝麻就可以把鈣質補起來。三分之二湯匙的黑芝麻與半杯牛奶(約一百毫升)所含的鈣質量是一樣的,而鈣質是放鬆心情不可缺少的營養素。黑芝麻也富含很多合成去甲腎上腺素的營養素,如苯丙胺酸、葉酸、菸鹼素、銅等,讓我們有衝勁、神清氣爽。所以無論是當零食、加入飲料、或是入菜都很好,不但能提味,也補充了讓我們情緒正面的好食物。8)葵瓜子/葵瓜子是所有堅果中維生素E含最高的。維生素E的抗氧化力可以保護腦細胞。此外,葵瓜子也含豐富的鎂,能夠幫助代謝壓力荷爾蒙「皮質醇」,讓我們比較不焦慮。葵瓜子也含豐富合成快樂賀爾蒙血清素的營養素,如色胺酸、維生B6、菸鹼素等。在早餐麥片或午晚餐的沙拉裡撒上一些葵瓜子,就像在飲食中撒入快樂的種子。9)小麥胚芽/小麥胚芽算是比較不普遍的食物,不過現在有機食品店也很容易買得到。小麥胚芽的維生素E含量也頗高,這種油溶性抗氧化劑對保護腦部的細胞膜很有幫助。小麥胚芽所含的營養素,能幫助色胺酸、褪黑激素、去甲腎上腺素等神經傳導物質合成。胚芽是種子未發芽時,營養集中的精華所在,是讓一顆小小種子能「突破困境」長成樹苗的能量泉源,因此多吃一些小麥胚芽,能讓我們的生命充滿能量。10)低脂奶/研究顯示,體內鈣質濃度較低的人比較容易緊張、焦慮、暴躁,因此補充鈣質不是只是為了預防骨質酥鬆,也為了能有好的情緒。最新的飲食指南建議每日可以喝兩杯低脂奶,除非有宗教因素、體質過敏或是環保方面的考量,喝低脂奶來補充鈣質是一個有效率的方法。現代人攝取油脂的機會太多,不需要喝全脂奶。喝牛奶會拉肚子的人,可以考慮喝優酪乳或是吃起司。(本文摘自/吃對了,才有好情緒/臉譜出版)

個性大變是產後憂鬱?驚檢出腦血管瘤

個性大變是產後憂鬱?驚檢出腦血管瘤#情緒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莫名想哭、脾氣變得暴躁,可別以為產後性情跟著改變就是產後憂鬱。一名婦人隨著個性變異,經常談話到一半就不自覺恍神、呆滯,原以為是帶小孩壓力過大罹患產後憂鬱症,甚至有人說「卡到陰」,直到癲癇發作送醫檢查後,才得知腦袋裡長了一顆血管瘤,開刀治療後已恢復正常。個性大變、突發癲癇、騎車突失意識今年39歲的田女士5年前開始改變,許多親朋好友都大吃一驚,不僅整個人變了樣,說話說到一半還會突然恍神、發呆,有時甚至情緒控制不了,想哭、憂鬱、脾氣暴躁,但這些改變她自己都不知道,慢慢到後來記憶性也跟著變差。田女士的先生說,以前太太相當樂觀,生完第一胎後,感覺開始恍神,而且愈來愈不愛講話,變得很孤癖,後來在家中突然癲癇,嘴巴咬得都是血,趕緊送往醫院。田女士表示,記得有一次下班後騎摩托車回家的路上,不知道怎麼了騎到一半就失去意識,醒來時已站在路邊,路人告訴她,剛才騎車擦撞到路邊的電線桿後摔倒,當會意過來時,腦袋還一片空白,剛剛發生什麼事自己都不知道,幸好只有擦傷,但出了這種事後,家人都非常擔心,要她把工作辭掉。血管瘤出血影響腦部 可能複視、癲癇大林慈濟醫院副院長陳金城表示,婦人檢查診斷為腦內海棉狀血管瘤,此2公分大的良性血管瘤長在左邊顳葉位置,影響記憶、個性。由於出血後造成血色素沈積,刺激腦部異常放電,形成癲癇發作。一般臨床上常見的症狀包括癲癇、顱內出血、局灶性神經症狀、無臨床症狀,有時即使血管瘤長在腦幹,若重覆出血會複視、看不清楚,甚至吞嚥困難、癱瘓,每出血一次,症狀就會隨之嚴重,所以要在還可以開刀時趕緊開刀。陳金城副院長呼籲懷孕婦女,若是出現個性異常改變、記性變差、情緒低落等,除了考慮可能是產後憂鬱外,還要小心可能是腦有血管病變,應盡快就醫,做詳細檢查。

越想越焦慮 揭露不安的真面目

越想越焦慮 揭露不安的真面目#情緒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人無時無刻都會感受到不安。接下來會不會發生天災?能領得到年終獎金嗎?考試能過關嗎?今天工作順利嗎?能結婚嗎?付得出貸款嗎?……也會對人產生不安。會不會被公婆罵?丈夫永遠愛我嗎?小孩子會不會變壞?主管會不會又生氣?……不安的真面目是「恐懼」人的不安或許與「無法預見未來」有關。例如,經濟不景氣使未來變得不透明;壞事一再發生,導致不安的情緒擴大。不安是從負面想像根本還沒發生的事而開始的。很多不安出於自己的想像,但那只是想像,現實不可能改變。但腦子裡明白「想也沒用」,心裡卻非常害怕。這些無聊的負面想法完全是杞人憂天。不安不但會消耗情緒的能量,還會引發憤怒及自我厭惡。不過,你是對其他人及自我以外的事物不安?還是對自己不安?或許有人回答「我是對世間不安」,但是請仔細想一想,你會不會是懷疑自己有無「度過險惡環境」的能力?不安是妄想,是杞人憂天如果你有自信,不論未來面對何等惡劣的環境,都可以輕鬆度過的話,就不會對世間一切產生不安。可能也有人說「我沒那麼強」或「就是因為沒有那份自信,才會不安」。但是,沒有自信也無所謂。只要有心理準備,不論發生任何情況都要坦然面對。就算不是功成名就也沒關係,無法獲得世人讚賞也不要緊。只要能順應未來的現實,你的不安某種程度上就能消除。不論是否擔心,未來都會來到。要是你總擔憂自身以外的事物,你的不安就永遠不會消失。不安會阻礙我們前進,因此我們真正應該恐懼的不是未來,而是不安。(本文摘自/練習不生氣:101則與情緒和平共處的幸福人生指南/遠流出版)

心理跟癌症有關?研究揭密6大情緒

心理跟癌症有關?研究揭密6大情緒#情緒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既然個性與疾病相關,那麼,有所謂癌症個性可言嗎?現代西醫把賭注集中於遺傳基因上,試圖從中尋求癌症的解答,只有一小部分醫者注意到個性在疾病上所扮演的關鍵角色。個性在疾病上是否有舉足輕重的角色,早已被「A型人易得心臟病」的事實所證明,個性絕對與疾病有關,也確實有科學家投身研究所謂的癌症個性。1951年,克萊恩(Klein)與索賓(Sobin)觀察到有很多癌症病人有嚴重憂鬱症、自我否定、對自身疾病的過度陳述。1952年時,韋斯特(West)、布倫伯格(Bloomberg)和艾利斯(Ellis)三人的報導指出,他們利用心理測試後發現,比起腫瘤成長較慢者,癌症快速成長者有隱藏內心感受的強烈傾向,且比較沒有能力以正面行動來減低緊張。維吉尼亞大學精神科所發展的綜合個性輪廓測試法也透露,癌症病人易完全壓抑情緒和動力,伴隨此特徵的是明顯缺乏洞察力或自我察覺的力量,此外還有敵對性和依賴性這兩個特點。敵對性往往是朝自己,在意識層面以內疚和自我毀損呈現,在行為模式上則明顯有某些自殘傾向。依賴性問題則呈現在無彈性和單方向的人際關係上,常以自我犧牲來換取別人的接納與同意。個性輪廓分析並非現代的新發明。德國班琴的神祕聖尼僧─聖賀德佳(St. Hildegard)舉了35種會產生疾病吸引力反應的心理風險因子,根據她的心理治療書《生命的優點益處書》與海德堡的癌症研究機構的研究:充滿悲傷、思慮、恐懼、長期壓力和匆忙的日常生活其實非常危險,特別容易引起癌症的情緒是長期絕望或無助、懷疑感、缺乏信仰、事事擔心和悲觀性的憂傷。有助於癌症康復的個性陰陽共生,有負面的個性,也一定有正面的個性。癌症不是絕症,有不少病人絕處逢生,存活了多年,他們是怎麼做到的?他們的復癒可能與正面的個性有關嗎?是的,既然有易得癌的個性,有助於從癌症康復的正向個性應該也存在,甚至有治療師或醫師發明讓癌症病人能找回自己生命活力的方法與治療。首先來看看那些有記錄的「奇蹟」案例。卡萊兒‧賀西柏格(Carlyle Hirshberg)和馬克‧依恩‧波拉許(Marc Ian Barasch)合著的書《神奇的康復》就問了同樣的問題,他們收集了許多不可思議的療癒或自發性癒合的案例,並訪問這些病人,以找出哪些特質有助於讓人從癌症康復。初步研究發現,康復者將他們的成功歸功於下列的心理因素:‧75%相信正向的成果會出現。‧71%有積極對抗的精神。‧71%有接受疾病的心態。‧71%視疾病為一種挑戰。‧68%對自己的疾病與後果承擔起責任。‧64%有重新再活下去的欲望或意志。‧64%保持正面的情緒。‧61%有(宗教)信仰。‧61%有新的生活目的感。‧61%改變生活習慣與行為。‧59%有主宰感。‧59%改變生活型態。‧57%有自我滋育感,較能肯定自我。‧50%有社交支持。很明顯地,假如你想改善自己,在癌症的逆境中逢生,多採取上述的正面特質確實有助於提高生存機率。另外,在布蘭登‧歐雷根(Brendan O'Regan)和卡萊兒‧賀西柏格合編的書《自發性癒合:一本加註解的參考文獻》寫道:「從癌症獲得自發性癒合,在醫學刊物上是罕見但壯觀的現象……但對於它是如何發生的,沒有人有任何概念。」兩名作者為自發性癒合下了以下定義:「在沒有醫療治療、或被認為不足以使疾病徵狀或腫瘤消失的治療之下,癌症或疾病完全或部分消失掉。」自發性癒合一詞往往帶有神祕不可測的涵義,但是筆者要據理力爭的是,自發性癒合並不是如此的隱密和難求的。所有研究皆明顯地突顯出正面情緒有助療癒,若能利用正面情緒來克服相對的負面情緒,或許便可以更恰當地使用身心療法來幫助病人改變心性,得到自發性癒合的目標。(本文摘自/別讓癌症醫療殺死你/柿子文化出版)

超出工作能力別勉強 勇於求助更開闊

超出工作能力別勉強 勇於求助更開闊#情緒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我常說,努力去做自己能力所及的事就好,辦不到的事情不必刻意勉強去做沒關係。而我之所以勸大家勇於拒絕,也是希望各位能領悟一個道理,那就是:「遇到問題別逞強,記得去找別人幫忙,不要獨自承擔。」勇於求助不要逞強高敏感人一碰到問題就會自責,凡事都習慣一個人埋頭處理。尋求協助會讓他們覺得自己能力不足,而且他們會心生顧忌,不願意給別人添麻煩。這些都是自我肯定感太低才會產生的念頭。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夠成為別人的助力。因此,求助不見得是給對方添麻煩,搞不好對方會很高興自己終於可以派上用場。俗話說:「人比人氣死人。」責備自己能力不足是很簡單的事情,然而勉強去做明知辦不到的事情,才是真的給旁人添麻煩。重點在於認清個人能力的極限,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能做到的事情上面。切記求助並不可恥,也不是給人添麻煩,那是在幫助別人的美好行徑。其實大家很樂意幫助你接下來,介紹一個高敏感的女性,凡事都獨自承擔的案例。過去她都是一個人處理上司交辦的工作,即使一路咬緊牙關苦撐過來,也沒有任何怨言。因為她不擅長拜託別人,或是把工作交付出去。有一次,她決定學習心理學改變自己,過程中她來參加我的座談會。後來她改變了想法,學會接納最真實的自己,也不再逞強了。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沒有人的想法和感受是完全一樣的,所以無論自己是什麼樣的面貌都無所謂,不必去跟別人比較。當她感覺有困難時,就會請其他人幫忙,或是拜託上司寬容期限。真的撐不下去時,就會老實跟上司說她撐不下去了。即使被上司責罵,她也會明確表達自己真的已經竭盡全力了。實際上,只要她主動求助,大家都蠻樂意伸出援手的。她不再孤軍奮戰之後,發現了一個道理。在她坦承自己力有未逮,把工作都交給別人以後,閒閒沒事會讓她感到不安。於是她便重新反思,有什麼事情是自己能夠辦到的。首先,她會觀察其他人的工作內容,看看有沒有人正在孤軍奮戰,或是快要撐不下去的。如果有,她就主動提供對方協助,也因此她發現了自己的全新用武之地。放棄孤軍奮戰後,發現了新的用武之地試著放下自己無法處理的工作,尋求他人協助,反而可以發現到自己新的用武之地。高敏感人也可以像這個案例中的那位女士一樣,主動觀察其他人的反應,察覺一些周圍難以發現的訊號。活用這一點,就能在職場中發現自己新的用武之地。當她不再一個人承擔一切,開始幫助周遭有困難的人以後,不難想像職場氣氛有了多麼大的轉變。最後她跟我說:「雖然埋頭苦幹的方法並沒有什麼不好,但是試著放手求助會有不一樣的視野。就結果來說,我也確實覺得比以前更輕鬆了。」反過來活用太敏感的特質,她成功幫助了自己和同事。(本文摘自/高敏感卻不受傷的七日練習:強化心理韌性,做個對外圓融溫柔,內在強大堅定的人/采實文化)

不鼓勵喊痛?隱忍易生「次級情緒」

不鼓勵喊痛?隱忍易生「次級情緒」#情緒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順從的媳婦、不讓家人操心的病人、識大體的老婆、任勞任怨的員工、害怕打擾孩子的老父親、聽話的乖孩子、不求名分的小三……。這些被人們所稱讚,看似良好的美德,背後是否背負著多少壓抑、委屈、憤怒、無奈、哀怨……。我們活在一個否認痛的文化價值系統下,總是被要求要勇敢堅強,不能喊痛。於是很多傷痛被合理化、輕忽地對待,以為不重要只要轉念就好,這些在生命中常出現的小傷痛就被埋到心靈暗室。痛,其實是在提醒你!有時帶來最大傷害的不是痛,而是否認痛的行為。用頭腦合理化事件,以為沒關係,但負面情緒的毒素已經進入我們的身心靈裡了。心裡不舒服,為什麼不說出來?當人還小的時候,想哭就哭,想說什麼就說什麼。隨著年歲慢慢增長,社會的歷練增多,卻反而令人無法說出委屈,甚至會忘記人本來就該是有情緒的。還要想方設法地掩蓋,彷彿透露一點點哀嘆就是做錯事情。臨床心理師王意中從社會環境給人的框架來看這件事,很多時候社會文化並不鼓勵人們表達不愉快的情緒,會將之解釋成不好的事情。在華人社會中,很需要位階來保持社群的穩定:「君臣父子,各司其職。」強調每個人都有固定的角色樣態,需要扮演維持,不能隨便毀壞。很多時候在職務或身分上,都被別人期待著追隨一套特定行為舉止,而為了演出「對的」角色花盡氣力刻意維護,在這樣的情況下,允許表達真實情感的自由空間,就相對被限制縮小了。怕被貼標籤 維繫表面平和當人有了社會上的身分地位時,也就背負著一定期待,有言行的規範得遵守, 就像所謂「潛規則」,有著並非明定但得遵循的方式。對於這些社會性的要求,就像不同的演員拿到腳本,有的人拿到的角色很適合,演得有聲有色;有的人卻覺得被選錯了角色,意興闌珊,可又不敢拒演,於是被規定的言行舉止,就讓自己很痛苦,也與其他角色之間產生很多磨擦,往往內心積壓一堆獨白,不敢表達,就怕成為社群和諧的另類份子,而被排擠。「有些人心裡不痛快不說出來,是怕一直說些負面事情,會影響到別人對他的觀感。」連帶不願去正視不舒服的情緒。王意中說:「如果一個人的自信大多時候都來自別人的肯定,那就會很在意別人的評價,更不敢隨意做出可能會破壞別人既定印象的事情,那麼自然也不會隨意表達具『破壞性』的情緒,以免被貼上『難相處』『情緒化』等等的負面標籤。」認不清糾結情緒 害怕表達會傷害他人通常會被否認或隱藏起來的多半是負面情緒,像是「悲哀」「憤怒」「痛苦」「屈辱」等等。但往往越想避開的情感,就越會在內心角落龐雜糾結起來。而那些讓你越藏越痛苦、難以說清的感受,可以區分成初級情緒與次級情緒。根據《練習不壓抑》所說,初級情緒指的是因遭遇某件事自然產生的情緒;次級情緒則是因為我們發現自己的初級情緒而產生的情緒。若能接納初級情緒,不去壓抑,次級情緒就沒有機會出場,讓事情變複雜的,往往是這兩種情緒混在一起。一旦你認為自己的情緒不好,次級情緒就會隨之而來。舉例來說:有人因為情傷而持續「難過」,旁邊的人都會說,都已經一年了,你怎麼還走不出來?他因此對此事充滿「罪惡感」,這裡的初級情緒出現是原始的本能。而我們不允許出現這些初級情緒,或試圖壓抑後的衍生情緒,叫次級情緒。覺得心裡的痛很難訴說嗎?難訴說的不是「痛」,而是因為次級情緒與初級情緒糾結而成的混亂黑霧情緒。當所有情緒糾結成團時,更造成痛苦的感覺,無法分清什麼初級或次級情緒。這時只覺得一股腦地想要爆炸,由於感受到怒氣可能帶來的破壞性危險,怕自己傷害到帶給我們情緒的對方,也會是人們選擇隱忍下來的重要原因。王意中說生活中與我們親密指數越高的人,造成磨擦而引發情緒的可能越強。因為生活上非常靠近、依賴,要向他們表達出「因為你造成的不愉快」,顯得更是困難,是需要不斷地覺察和刻意練習。以否認來爭取空間 逃避雖可恥但有用明明老公已經和新歡共築愛巢好幾個月了,但太太還是告訴自己:「他只是一時愛玩而已,他會回家的。」「他只是一時被迷住了,他沒有不要這個家。」又或是安慰自己,他只要還有把錢拿回家來,就還算「顧家」,終會有回心轉意的時候。有些被診斷出特殊症狀的孩子,父母面對診斷報告,還是不停辯解「他只是頑皮,比其他小孩活潑好動一點而已。」「我的孩子只是比較害羞。」而頻頻否認。有時當生命面臨痛苦狀況,選擇否認或是不說破,也是一種保護機制。王意中說:「當生命中有意外發生時,可能會造成痛苦,剛發生剎那時的否認,通常和人的生存機制有關。」前陣子從日劇出來的大熱名句:「逃避雖可恥但有用」,王意中帶著溫和的笑意表示短時間內,這樣的邏輯是成立的。在某個階段,先否認、逃離或是不面對,是可以爭取到喘口氣的機會。「如果感知到現在的狀態沒有足夠的力氣處理,因而暫時選擇逃避,在有自覺的範圍內還算健康。」但不是長久之計,終究還是得找時間回頭面對問題,不能一直拖延不處理,否則很有可能衍生出不少壞處,像是情感上的麻痺。在《練習不壓抑》一書裡舉出因為工作需要而壓抑情緒的例子:一項以空服員為研究對象的訪談,發現空服員為了服務需要長期展現微笑,時常壓抑情緒。訪談中很多空服員都表示,漸漸對自我的感覺很陌生,有的人甚至會不太信任自己的感覺。這可能就是長期壓抑後的麻木狀態──心境慢慢成為無法流動的死水。(本文摘自/魅麗雜誌129期/6月號)

小傷小痛應宣洩 培養「心量」很重要

小傷小痛應宣洩 培養「心量」很重要#情緒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一般人最容易糾結的往往都是小傷痛,畢竟人本身就有讓事件更加戲劇化的能力。小傷小痛要看見,要承認,要想辦法宣洩而不要去壓抑,有些人忽略小痛,慢慢會累積成問題,黃鼎殷說,「魔鬼藏在細節裡,不處理細節,有一天它就會變成魔鬼。」小傷小痛 是藏在細節中的魔鬼大痛小痛是頭腦的詮釋,有一些人是藉由痛引起關注,例如小孩子就常常會用這種方式,不小心摔了一跤,或輕輕撞了一下就大叫好痛,但爸爸媽媽親一下、抱一下,馬上就好了,把這類引起注意的痛排除,生活中其他的痛要怎麼評估大小,通常是看持續的時間。痛的大小深淺,黃鼎殷解說,「即便是小事也可以引起很深、很大的痛。時間拖很長叫痛很深,影響生活功能叫痛很大。例如初戀的痛,可能距今三十年還是想到就痛,代表這個痛很深;再來是這件事情影響到你的社會功能,例如吃飯睡覺工作都失能,這便是很大的痛。除了這兩者之外的痛,我們就歸類是小傷小痛,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件,讓你不舒服。」找到屬於自己的宣洩方法 別把傷痛合理化為小傷小痛定義之後,黃鼎殷接著引導處理的方法,「這些小傷痛你可能只是需要一個可以宣洩的地方,去跟姐妹訴苦,去山裡大叫,去KTV嘶吼狂唱,去摔杯子盤子,這些是我們所說的宣洩療法,主要是給予一個管道抒發,這些宣洩的機會可以自己創造,在自己房間也可以進行。」傷痛的構成是情緒與情境,當情緒能宣洩了,情境也就走完了,這是最簡單的處理方法。問題就出在這些小痛,大家往往會不把它當作痛,覺得是自己該轉念或是想太多,但這便會形成另外一個問題:壓抑。「宣洩的對立面就是各種壓抑的方法,我以前常講『三好』:說好話、做好事、存好心,都只是想法,甚至是一個教條,而不是一個真實的內在移動。當任何方法不能為內在製造移動時,不管聽起來多麼冠冕堂皇、多有道理,對當事人而言都是壓抑,包括轉念。人的內在的確可以移動,轉念是真實可以發生的,有些修行夠的人真的可以思維一轉換,整個內在世界都轉換了。」但對於一般人來說,要真正做到轉念並不容易,反而變成另一層教條與壓抑,甚至會因為自己做不到,反而產生羞愧,又再度小傷,所以黃鼎殷建議大家要認識各種糖衣包裹的壓抑行為。能量要增加 心量也要增加黃鼎殷觀察到還有一種類型的人,他們也很容易有小傷小痛,但他們很會宣洩,完全不壓抑,但卻沒有達到紓解情緒,完成情境的自我療癒。例如辦公室大家很容易八卦,仔細一聽其實都是小事,但這些小事卻會引發很多問題。「我們常常在談能量,但很少談心量,心量在我們成長過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小孩子在生活中不必肩負太多責任,父母也會盡力給孩子幫助與照顧,因而孩子的心量很純真善良但也非常自我,長大以後開始有社會種種階段的責任,考慮的點就從自己一個人到兩個人到三個人,接著,一個善良的人,不管從事什麼工作,都會開始考慮周圍的人,這種把別人帶進自己心裡的能量,就叫心量。」把別人帶進自己心中,需要經過磨練,在這過程中會遭受到很多委屈或是不愉快,這就是小傷小痛主要的來源,黃鼎殷說,「心量磨練大了的人,就會越看越開,一笑置之,但如果一個人的心量始終沒有擴大,就會一直糾結在這些小傷小痛上,所以能量要增加,但別忘了心量也要增加。」(本文摘自/魅麗雜誌128期/5月號)

憂鬱不只情緒低落 主因是過往傷痕

憂鬱不只情緒低落 主因是過往傷痕#情緒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憂鬱的人和只是心情低落的人,還有一個很大的不同點。前者往往會繼續創造出讓自己憂鬱的處境,包括他們傾向做出那些會讓自己更加憂鬱的選擇,以及他們會用憂鬱趕跑身邊親近、可給予支持的對象,憂鬱的母親以負面的言行和女兒互動,影響女兒的情緒,讓她也不由得憂鬱起來。憂鬱的人 主因往往是更久以前的傷痕憂鬱的母親心底深處渴望有人可以分擔自己的痛苦,那些痛苦可能不是表面上她們所抱怨的那些瑣碎的事,而是更久以前的傷痕。像是在很小的時候失去雙親的照顧,或其他童年時期的創傷經驗,透過細碎、綿延不絕的負面語言,但也許內心真正想要傳達的是,「我失去了生命中的所愛,還會有人愛我嗎?」身為憂鬱母親的女兒,母親的期待是個令人兩難的問題。如果只聽表面的抱怨,她會覺得自己幫不上母親的忙,但她若了解母親更深層的痛苦,也會陷入要成為母親的照顧者這樣的困境。總為別人多想 忽略自我覺察生命並不完美。很多時候,我們沒有選擇的機會。好比童年遭遇的失落與遺憾,就算我們在之後的人生階段裡,希望透過別人或其他方法來彌補,不但無法讓自己圓滿,反而會讓傷口變成黑洞,吞噬破壞了更多美好的關係。對於那些已然發生的創傷和無可挽回的失落,真正的療癒是接受生命中這項遺憾,好好地允許自己哀傷,陪自己走完這段哀悼之路,最終再和過去道一聲沉重的再見。妳是一個多心人嗎?妳總是為別人多想一點,先做完別人需要或交代的事情,才回過頭來做自己。很多時候,妳留給自己的心力和精力少得可憐。也許妳有一個總是讓妳擔心的母親。她的辛苦與脆弱,讓妳在成長階段每前進一步,都要不斷回頭望,確認一下「她還好嗎?需要我嗎?」試著對自己的行為做一些反思,讓覺察和改變慢慢進入自己的生活,也讓妳自己在媽媽面前回歸「女兒」的身分。(本文摘自/愛媽媽,為什麼這麼難?/寶瓶文化)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