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敏

小小年紀咳嗽、喘鳴 兒童氣喘3主因

小小年紀咳嗽、喘鳴 兒童氣喘3主因#過敏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3歲的李小妹妹,父母親都有過敏家族史。上幼稚園後開始反覆感冒,夜間咳嗽加重伴隨喘鳴聲9個月,使用控制氣喘的藥物數月,仍徹夜咳嗽影響睡眠,嚴重時跑跳、走路均致呼吸喘促。就診中醫後,經中藥處方與中藥氣霧吸入治療,搭配穴位按摩與穴位敷貼。1週後李小妹妹的喘鳴聲消失,整夜無咳嗽。後續治療1個月,日夜均無咳嗽症狀,顯著改善小兒咳喘症狀。兒童氣喘3大原因 塵蟎、氣溫、病毒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主治醫師鄒曉玲表示,氣喘是兒童常見的呼吸道疾病,依據調查結果顯示,12歲以下兒童經醫師診斷患氣喘比率為6.7%。引發12歲以下兒童氣喘因素的前3名依序為塵蟎(46.3%)、氣溫急遽變化(佔37.7%)及病毒感染(佔36.8%)中醫學認為小兒生理特點和成年人不同,小兒的肺系統功能發育尚未健全、免疫功能較弱,容易受到外在細菌病毒等感冒病邪侵犯,也容易因為溫差變化、空氣微粒等致敏物質誘發咳喘等等症狀,呼吸道長期呈現慢性發炎性變化,痰阻氣逆,咳喘發作。咳嗽、呼吸短促症狀 易在夜間或跑跳時誘發誘發氣喘的內外因素眾多,包含冷空氣、塵蟎、空氣微粒(PM2.5)、食物以及寵物毛屑等等。氣喘的臨床症狀以咳嗽、呼吸喘促、呼吸夾喘鳴聲為主,常於夜間發作,影響睡眠。症狀容易在小朋友跑跳或大哭大笑時誘發,往往發現有過敏家族史或是接觸性過敏史。鄒曉玲醫師表示,氣喘常見的中藥處方如小青龍湯、定喘湯、六味地黃丸等等。依據氣喘發作急性期或慢性期,給予不同階段的中藥處方內服治療,並搭配中藥氣霧吸入、穴位按摩與穴位敷貼達到穩固氣喘治療療效、改善體質、減少發作頻率的,提升氣喘小朋友與家長的整體生活品質。

起床就擤鼻涕 中醫三九貼助緩解

起床就擤鼻涕 中醫三九貼助緩解#過敏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23歲的李小姐鼻子過敏,每日晨起鼻塞、鼻水量很多,天氣變冷時更容易發作,接觸家中寵物後症狀加重。今年夏季三伏貼時間初次就診中醫,搭配穴位敷貼與濃縮中藥治療,緩解每日晨起的鼻水,與家中貓狗玩耍也比較不會誘發鼻子過敏。冬季好發鼻過敏 三伏貼助緩和中醫學認為人體和自然環境相互呼應,冬季最冷也是人體陰氣最盛、陽氣最弱的時候。此時是鼻過敏症狀好發時節,常感覺身體能量不足、活動力下降、血液循環不良、皮膚乾燥、毛孔緊縮等,身體處於低代謝狀態。此時身體最容易受寒,平時體質虛弱的人更容易出現過敏、氣喘、腹瀉、關節疼痛、遺尿、遺精等症狀。奇美醫院中醫部醫師鄒曉玲說明,「三九貼」是傳統醫學對於慢性、虛寒性疾病的保養方法,和夏季「三伏貼」同樣屬於穴位敷貼,在特定節氣進行特定穴位的中藥敷貼,是中醫治療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的方法。三九天依照每年冬至次日開始算,第1個9天稱「一九」,第2個9天稱「二九」,第3個9天稱「三九」。孕婦、嬰兒、心肺功能不足者不適用鄒曉玲醫師表示,「三九天灸」是在三九天時使用辛散溫熱的中藥敷貼在人體背部穴位,可趨除寒邪、提高身體抗病力,減緩上述疾病發作的困擾。「三九貼」是夏季「三伏貼」的延續治療,已經接受「三伏天灸」的病人再輔以「三九天灸」可維持療效,錯過「三伏貼」的病人也可把握三九天時搭配中醫治療。穴位貼敷治療方法簡便,孕婦、一歲以下小孩、嚴重心肺功能不足及皮膚短時間敷貼會大量起泡者,不適合三九天灸治療。發燒和咽喉發炎痊癒後才可治療,治療期間不妨礙其他藥物正常使用。三九貼敷貼當日禁食生冷、油膩以及辛辣食物,以免影響治療效果。若皮膚紅腫、搔癢應立刻撕下藥餅,並塗擦適當消炎藥膏。

頭癢難耐 今年患頭蝨人數增5成!

頭癢難耐 今年患頭蝨人數增5成!#過敏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今年至目前為止,臺北市校園頭蝨個案已有68人!較去年成長近5成,國小60人佔最多,顯示國小階段孩童最容易被感染,學校及家長應多加留意,定期檢查學童頭髮。感染頭蝨 導致頭癢、過敏甚至失眠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疾病管制科陳少卿科長表示,頭蝨鮮少引發嚴重疾病,但會造成感染者頭癢、過敏、抓傷頭皮及失眠等,易影響學童的學習品質及精神安寧。頭蝨喜歡黑暗溫暖的環境,爬行速度快,只寄生於人體頭、頸的毛髮中,不會寄生在人體其他部位及其他動物上。與感染者的頭對頭近距離接觸為最常見的傳染方式,經常發生頭髮對頭髮的接觸傳染。頭蝨可能爬行或附著在感染者的服飾或物品上,共同使用梳子、髮飾、衣物、帽子,或是躺在感染者使用過的枕頭、床鋪、地毯、絨毛玩偶,也有感染頭蝨的風險。檢查頭蝨方法 將頭髮逆翻細看髮根處頭蝨檢查方法為在光線充足的地方,將頭髮從後頸往前逆向翻動,找髮根部位呈橢圓黃白色膠黏蟲卵或爬行蟲體。發現症狀儘速就醫,選用合格的去除頭蝨專用洗髮乳或藥品,遵守藥物標示使用,不可使用市售環境衛生用殺蟲劑來去除頭蝨。蝨群聚感染以住宿型學校為主,其餘為散發個案。只要班上1人感染,全班都要頭髮檢查,家中1人感染,建議全家都要檢查。有同樣病況,一定要同時治療並採取預防措施,避免互相傳染。頭蝨防治可至http://health.gov.taipei/查詢,或撥打臺北市政府衛生局防疫專線02-23753782專人諮詢。

天冷更常打噴嚏 竟是空汙惹的禍

天冷更常打噴嚏 竟是空汙惹的禍#過敏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冬季空污拉警報,台灣敏感族群將陷重度過敏危機。長期處於空氣污染中,會加重日後過敏發作的嚴重性和頻率。雖然政府已經有不少針對空氣品質管制策略,但仍沒有立即解決方案,民眾更需注意空污對過敏造成的危害。空汙加重過敏反應 易誤認為著涼氣象學家彭啟明提醒,每年10月到隔年3月空氣品質較差。根據環保署統計數據,中南部一年每2天就有1天處於「對敏感族群不健康」的空氣污染中。北部每年12月到隔年5月,每10天也有2天以上是敏感警戒,長期暴露在這種環境下,對過敏民眾的健康是一大傷害。空污引發的敏感反應雖然是人體防禦機制,讓原本對人體無害的冷刺激、塵蟎、黴菌過敏症狀加重,身體免疫走向反應趨於劇烈,產生更頻繁、更持久的打噴嚏、流鼻水等發炎症狀。此時常誤以為過敏加重是因為氣溫變化,只選擇加強保暖或放任不管,延誤病情,近期冬季過敏就診人數增加2至3成。攝取蔬果、維生素 調整過敏體質多數敏感族群在空氣品質不佳時,會選擇不出門或出門戴口罩。然而一般人不可能永遠待在家裡,也不可能永遠戴著口罩。要做到全面防護,必須積極穩定身體免疫平衡,避免免疫系統走向劇烈,產生重度過敏反應。兒科醫師巫漢盟建議,可以多吃深色蔬菜、水果,攝取足夠的維生素A、C、D,運用天然食材預防過敏。適時運用益生菌,讓好菌定殖於腸道,阻止過敏原從腸道入侵。可抑制引發過敏反應的免疫細胞活性,提升制衡的免疫細胞活性,藉此來平衡原本對過敏原過度反應的體質,降低發作時的強度。

連喝1個月豆漿 竟長疹皰、發癢

連喝1個月豆漿 竟長疹皰、發癢#過敏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60歲的顏先生,皮膚長出密密麻麻的小疹皰,而且還會發癢,因為抓撓造成手腳破皮流血。不僅自行購買皮膚藥膏擦拭沒有用,到住家附近的皮膚科診所求診也沒有效果,發癢症狀持續了2周,讓顏先生非常困擾。每天多喝1杯豆漿 基改黃豆致過敏顏先生擔心是免疫系統問題而求診,醫師在問診中發現,可能與近期改變飲食習慣有關。這1個多月來,顏先生幾乎每天早上都多喝1杯早餐店豆漿。醫師要求患者先停止飲用豆漿並用藥3天,回診時顏先生的小疹皰逐漸消退,發癢情形也明顯改善。童綜合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鄭聖翰表示,顏先生體質容易過敏,花粉類食物,像是蜂蜜都不吃。以前沒有喝豆漿的習慣,這1個月以來,為了方便,都到同一家早餐店購買早餐並加附1杯豆漿,因此推測疑似飲用基改豆漿產生過敏。基改黃豆佔大宗 體質敏感者易過敏豆漿的主要成分是黃豆,但國人食用的黃豆製品,大部分都是基因改造的進口黃豆。基改黃豆主要從作物抗蟲特性、改良營養成份的方向進行培育,透過基因改良技術,進行各物質的DNA轉移。經過基因改造的食物,可能具有人體未曾接觸過的蛋白質或其他物質,有些人會特別敏感,而產生過敏反應。鄭聖翰主任呼籲,民眾選購食品時要注意食物產地與組成。本身是過敏體質者更要小心,食品選擇以天然的最好。加工製程品要注意成分與來源,添加物越少越好,避免吃進會引發身體過敏的物質,身體感到不適。

臭襪子擾內分泌?學學環毒博士這樣做

臭襪子擾內分泌?學學環毒博士這樣做#過敏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不少人都有襪子穿了一整天之後,脫下來的那一瞬間,撲鼻而來的臭味令人受不了的困擾。有人是過敏體質,所以會挑選防臭、抗菌、防蟎的衣物、內衣、枕頭、棉被,但防臭、抗菌、防蟎衣物的製造原理,是在紡織成品中添加含有有機錫、銀離子成分的滅菌劑,或是採用滅菌紗原料,以抑制皮膚表皮細菌的增長。銀離子抗菌、殺菌效果顯著有機錫化合物已被認定為內分泌干擾物質,目前歐盟已經禁止含有機錫的紡織品進入歐洲國家,顯見有機錫化合物的毒性已受到重視。銀離子自古以來即被認定具有抗菌效果,近年來透過高科技奈米技術,將銀分解成奈米級銀離子,釋放在水溶液中,殺菌效果更為顯著,且被利用在紡織品中做為滅菌劑。銀離子的殺菌效果雖然已被證實,但對銀離子過敏的人不適合使用,挑選前一定要留意。有機化合物被洗掉 抗菌效果大打折扣細菌、塵蟎、臭味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困擾,但不要以為使用防臭、抗菌、防蟎衣物後就可以高枕無憂,因為經過幾次清洗以後,有機化合物會被洗掉,流入自然環境中,不僅效果大打折扣,還會讓進入環境中的有機化合物成為污染環境的殺手,得不償失。環毒博士這樣做1) 不購買標榜防臭、抗菌、防蟎的產品。2) 有需要購買防臭、抗菌、抗蟎產品時,一定要詳看標示,避開含有機錫化合物、銀離子成分的衣物。 (本文摘自/安心吃、放心用,權威環境毒物專家教你輕鬆打造無毒生活/平安文化)

穿內褲的健康哲學 婦科醫師說給你聽

穿內褲的健康哲學 婦科醫師說給你聽#過敏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婦產科醫生警告,穿內褲可能會增加女性陰部細菌感染的風險。美國婦女健康第一把交椅Donnica Moore醫師指出,內褲容易讓陰部積聚熱量和汗水,成為細菌的溫床。如果內褲材質是由蕾絲或不透氣材料,如:合成纖維製成,則風險會增加。這些材質會刺激陰道的細膩皮膚,引起皮疹和過敏反應。不穿內褲、穿丁字褲都容易成感染途徑Moore醫師表示,陰部也像身體其他部位一樣需要透氣,總是把女性陰部包覆起來並不好。因此,建議在可能的情況下不必穿內褲,例如在睡覺的時候。不過,她也提醒,不穿內褲容易使陰唇及外陰部被外褲的接縫處摩擦,而形成細小傷口,成為細菌感染的途徑。因此建議:若是穿著緊身褲仍應穿著內褲,並選擇棉質、輕薄的材質。丁字褲容易前後移動,對陰道及陰唇容易有摩擦,而且形成了大腸桿菌由後往前感染的途徑。洗衣精高濃度香精也容易刺激陰部此外,容易流汗或是運動後的人最好勤換內褲,因為溫暖、潮濕的環境正是孳生念珠菌及細菌最適合的條件。若有尿失禁問題,更應有替換內褲,或者使用薄衛生棉墊並勤更換。除了內褲會刺激到陰部,洗衣精、芳香烘衣紙(dryer sheets)、肥皂等清潔用品也是刺激的來源之一。陰部的組織遠比手肘的還敏感,而許多洗衣精及芳香烘衣紙含有高濃度的香精容易刺激陰部,造成陰部不適。讓陰部像花園一樣香不見得是好事。再者,研究顯示,肥皂和潤滑劑可能會損害敏感組織,並提高女性感染皰疹、衣原體(chlamydia)和愛滋病毒的風險。該研究的作者Joelle Brown表示,有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在陰部使用沐浴露和肥皂可能會增加細菌性陰道炎的風險,以及細菌失衡時發生的病症及性傳播感染。(文章授權提供/台灣女人健康網)

洗手忽略這步驟 當心終生過敏跟著你

洗手忽略這步驟 當心終生過敏跟著你#過敏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保持良好衛生絕對是維持健康的首要任務,許多人都有外出返家後馬上洗手的好習慣,但你知道錯誤的洗手方式也可能讓細菌黏著你不放嗎?曾有家醫科醫師指出,即便學校、衛生場所對於宣導個人衛生不遺餘力,大家對於洗手正確步驟仍認知不足,導致細菌如影隨形,噴嚏不斷、更易致敏!忽略搓洗時間、擦手步驟 細菌容易吃下肚多數民眾洗手時未超過20秒,洗完手也沒有擦手的習慣,手上細菌還沒被消滅、空氣中的細菌又再附著在手上,容易跟著食物吃下肚。小兒科醫師巫漢盟表示,細菌體積小、重量輕,容易飄浮在空中傳到人身上。僅止於「濕、搓、沖、捧、擦」,而忽略搓洗時間、擦手步驟,容易有健康疑慮。空氣不流通易致敏除了個人衛生外,環境衛生對於致敏與否也有很大的影響。若家中若剛好有新生兒,怕著涼不開窗,長期處在空氣不流通的室內,細菌及真菌就會讓新生兒成為過敏兒的禍首,寶寶體質更有可能被「致敏化」 ,因此維持居家長期穩定的空氣品質是每個家庭重要的課題。胚胎期、嬰兒期暴露過敏源中可能終身過敏巫漢盟醫師指出,根據研究發現,子宮內胚胎時期或嬰兒時期若曝露在充滿過敏源(細菌、真菌、病毒)的污染環境中,新生兒的體質就有可能被「致敏化」 ,一但致敏化後,就會終生變成過敏兒。高溫殺菌、多次循環達到空氣淨化如何長期穩定居家空氣品質,保障寶寶健康安全?巫醫師說明,選擇以「高溫殺菌」為訴求的空氣殺菌機,可讓家中空氣在不流通情況下進行多次循環,有效達到空氣的淨化,讓居家空氣品質到最穩定的狀態。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