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敏

3NG行為致過敏 醫:多補充益生菌

3NG行為致過敏 醫:多補充益生菌#過敏

(優活健康網記者許芝菁/綜合報導)常聽到中醫「三伏貼」可以抗敏,但你知道盛夏的三伏天為什麼是最適合改變過敏的好時機嗎?台北中山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陳欣湄表示,雖然臨床上秋冬過敏就診的人數較多,但其實過敏之所以在秋冬症狀加劇、頻率增加,可能是夏季錯誤行為累積而來。夏季3NG行為   恐增劇過敏症狀人體免疫走向的建構是一種長期的過程,埋下秋冬過敏症狀大爆發的種子,而以下3種夏天常見的NG行為,可能造成秋冬時症狀會更加嚴重:1) 冷氣冰品不離身/天氣熱很多人愛吃冰、吹冷氣,頻繁進出冷氣房。冷熱快速交替之下,容易造成冷刺激,出現打噴嚏、鼻塞、流鼻水等鼻過敏症狀。2) 環境不清惹塵蟎/塵蟎靠食用人體的皮脂分泌物或角質為生,平均一條棉被可棲息20萬∼70萬隻塵蟎。夏季高溫潮濕再加上人體流汗,更將導致棉被上塵蟎、黴菌等過敏原大量孳生,過敏症狀恐難斷絕3) 隱性過敏發炎不理睬/夏天過敏患者出現鼻子癢等症狀,不影響生活作息,多數人會放著不管,當身體長期處於隱性發炎狀態,長期會讓免疫系統過度反應,而增加過敏反應的次數,甚至加重過敏的嚴重性。調整過敏體質 「333原則」做的到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兒科主任醫師顏宏融表示,改善秋冬過敏,提升夏季免疫力為關鍵!本次中西醫首度聯手合作,結合雙方理論,提出「調整過敏體質333原則」。建議過敏族群在盛夏三伏天期間,除了貼三伏貼讓身體益氣固表、溫經通絡,增加身體免疫力;平時也可補充益生菌調節身體免疫走向,避免秋冬過敏的大爆發。顏宏融醫師表示,中醫所謂的「正氣」,與西醫「免疫力」屬相同概念。若體內長期正氣不足、失衡,體質就會長期偏向邪氣旺盛的過敏反應路線。甚至有可能誘發過敏基因表現增加,讓原本小時候過敏症狀不嚴重的民眾,就此開啟過敏生涯。

鼻水老是關不緊 找出過敏原為關鍵!

鼻水老是關不緊 找出過敏原為關鍵!#過敏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57歲家庭主婦張女士在大掃除後一直不停打噴嚏、鼻水像關不緊的水龍頭一直滴,鼻腔充滿清澈水樣的分泌物。曾至西藥房買抗組織胺服用但效果有限。經檢查發現張女士下鼻甲黏膜蒼白,抽血檢驗特異過敏原免疫反應(MAST),結果顯示張女士對家塵及塵螨過敏。水漾鼻涕及鼻塞都屬於過敏反應安南醫院耳鼻喉科醫師邱怡喬表示,敏性鼻炎常見的症狀為: 打噴嚏、鼻子癢、水漾鼻涕以及鼻塞。過敏性鼻炎的致病機轉可能源於接觸到過敏原,因而產生打噴嚏、鼻子癢、水漾鼻涕及鼻塞等一系列過敏反應。針對過敏原方面,藉由抽血來檢驗特異過敏原免疫反應(MAST),知道自己對哪些常見之過敏原過敏,以後避開讓自己過敏的過敏原,會使發作的頻率下降。另外,針對藥物及手術治療無效的過敏性鼻炎近年來可以進行減敏療法。得知過敏原以避免過高的發作頻率常見過敏性鼻炎的治療藥物如下:口服抗組織胺、口服類固醇、類固醇鼻噴劑及去鼻充血劑。其中去鼻充血劑適用於有鼻塞症狀者。症狀輕微患者建議先單獨使用口服抗組織胺或類固醇鼻噴劑;症狀一周大於四天者建議併用抗組織胺及類固醇鼻噴劑;症狀更嚴重者建議併用抗組織胺、類固醇鼻噴劑及口服類固醇。手術通常建議使用於對藥物治療無效的患者。常見過敏性鼻炎手術方式如下: 黏膜下下鼻甲成形術、無線射頻下鼻甲成形術、下鼻甲雷射手術等等。邱怡喬醫師表示,過敏性鼻炎的治療可藉由抽血得知自己的過敏原並避開以減少過敏發作,另外,有過敏發作時先以藥物治療。為了找回健康的生活品質,藥物治療無效的過敏可考慮手術及減敏療法。 

空汙只影響呼吸?恐危害腸道健康

空汙只影響呼吸?恐危害腸道健康#過敏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2017年4月,頂尖醫學期刊《刺絡針》登載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空氣中PM2.5的汙染,在2015年造成全球死亡人數的各項致病危險因子中高居第5位,估計約造成全球共420萬人死亡,而其中近6成(約250萬人)在南亞與東亞135。空氣汙染也會造成眼睛不適或過敏空氣汙染是近來的熱門議題,愈來愈多民眾重視空汙,許多人的手機裡都會下載空氣品質通報 App,隨時掌握目前所在地的空氣品質、PM2.5程度、霾害嚴重度、空氣汙染指標等,也可以知道哪些地區紫爆或紅爆,空氣品質極差。要是空氣品質下降,App還會提醒外出時應特別注意,呼吸道敏感者甚至應該避免外出。 直觀來想,當我們吸入遭受汙染的空氣時,會影響呼吸道的健康,導致咳嗽、氣管分泌物、誘發過敏氣喘、影響肺功能等,長久下來將增加罹患肺癌的風險。空氣汙染也會造成眼睛不適或過敏。但如果你以為空氣汙染只會影響呼吸道、鼻子、眼睛,那可是大錯特錯!短期暴露在PM2.5的環境中 恐誘發「心病」許多研究顯示,空氣汙染對健康的影響廣泛且深遠,除了呼吸道之外,還會增加冠狀動脈硬化、心臟衰竭、中風、胰島素阻抗性、糖尿病及肥胖的風險。著名的美國心臟醫學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曾經發表聲明,表示空氣中的懸浮顆粒(particular matter,PM)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及死亡率,短期暴露在PM2.5的環境中數小時到數星期,可能就會誘發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甚至引發死亡,長期暴露更是會減少餘命。 另一份《刺絡針》的研究報告分析了歐洲長期追蹤空氣汙染影響的22個世代研究計畫(European Study of Cohorts for Air Pollution Effects,ESCAPE),結果發現,即使PM2.5濃度在歐洲允許的濃度範圍內,但在長期暴露之下,依舊會增加死亡的風險。 除此之外,我們更難想像的是,空氣汙染還會影響腸道的健康。「什麼?怎麼可能?空氣跟腸子?應該八竿子打不著吧?」慢性發炎會影響腸道健康空氣汙染當中的懸浮顆粒和化學物質,除了被我們吸入呼吸道,也可能被我們吃進去,因為它們可能會汙染我們平常吃的食物與水源。這些化學物質一旦進入腸胃道,就會改變腸道菌叢的組成,腸道菌也會利用這些化學物質產生有害健康的物質,造成腸道發炎。 懸浮顆粒在腸道會增加氧化壓力(oxidative stress)、引起發炎、改變腸道菌叢生態、影響緊密連結的結構,導致腸道屏蔽的受損,增加腸道通透性而形成腸漏。一旦造成腸漏,就更容易讓腸道菌產生的有害物質進入我們體內的循環,造成身體慢性發炎,身體的慢性發炎又進一步影響腸道健康,形成惡性循環。我們已經知道,慢性發炎與現代許多慢性疾病密切相關,所以我們更應該盡量減少可能的發炎來源。空汙與腸躁症、腸道感染病有關研究報告指出,以發炎性腸道疾病為例,在過去20多年裡,發生率不斷提高。空氣汙染不只跟發炎性腸道疾病有關,也跟腸燥症、腸道感染疾病、腹痛有關,影響腸道健康甚鉅。國內也有學者研究發現,空氣汙染的程度與成人異位性皮膚炎的發病有顯著的相關性。 新的研究還發現,居住在空氣汙染嚴重地區的青少年,體內維生素D的濃度明顯偏低,因為空氣中的懸浮粒子與汙染物,會阻擋陽光裡紫外線UVB照射到地表的量,當人體接受UVB照射的量不足,就會影響體內維生素D的製造,再加上人們因為空氣汙染會減少戶外活動,暴露在陽光中的機會也就更少了,種種原因相加,終將導致體內維生素D的不足。然而,維生素D對健康極為重要,除了與骨骼生長發育有關,也跟體內其他各種生理反應有關,更是維持腸道屏蔽完整、避免腸漏不可或缺的重要營養素。(本文摘自/腸漏,發炎的關鍵/時報出版)

改善虛寒體質 冬病夏治就靠「它」

改善虛寒體質 冬病夏治就靠「它」#過敏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夏季是人體陽氣最旺的時節,中醫的養生觀中有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順應四時特色,在夏季來治療虛寒性疾病能有不錯的效果。二十四節氣中,小暑到立秋最炎熱、陽氣最旺盛,俗稱「伏夏」,又名「三伏天」。三伏是初伏、中伏、末伏的總稱。清代醫家提出的「天灸」療法──三伏貼,被證實能有效減緩過敏症狀,達到冬病夏治的療效。幫助改善久咳不癒、過敏鼻炎等虛寒症狀衛生福利部新營醫院中醫科醫師陳建閔表示,三伏貼的作法是在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利用辛溫香竄藥物敷貼於人體特定穴位,如:肺俞、風門、大椎。冬天咳嗽、久咳不癒、過敏性鼻炎、肺氣虛造成的喘促及虛寒體質,都能藉由貼敷腎俞、氣海俞等穴位改善長年痼疾。因以上所提的病症在冬天好發,所以可以達到「冬病夏治」的效果。藉由三伏貼可減少內服藥物的使用陳建閔醫師指出,研究發現三伏貼對於過敏性鼻炎有相當的療效,三伏貼的適應症也可針對遇冷空氣加重的過敏性鼻炎、慢性虛寒性疾病來改善。因是獨特的中醫外治法,可減少內服藥物的使用。但因敷貼藥物中有些藥物較易造成敷貼局部皮膚水泡的產生及短時間的膚色色素沉澱,故於貼敷後更要注意皮膚的護理。在「三伏天」的特定的日子前後,可以選取特定的穴位進行藥物敷貼來治療慢性、過敏性、虛寒性疾病。為方便民眾,可於7/10~9/02間進行敷貼,每次敷貼間隔10日,一共3次為基本療程,宜事先預約掛號新營醫院中醫科,以便準備藥餅。 

三伏貼冬病夏治 3年療效逾80%

三伏貼冬病夏治 3年療效逾80%#過敏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入夏以來,每天的體感溫度都超過40度,不過對於患有過敏及氣喘的病人而言,現在正是冬病夏治的最佳時機。依據傳統「冬病夏治」的原則,針對氣喘、過敏性鼻炎、反覆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在夏季透過三伏貼穴位敷貼調整體質,冬天時就可減少發作的機率。    肺系疾病都可以透過「預防醫學」改善好發於冬季的氣喘、過敏性鼻炎及慢性咳嗽,成人哮喘、老年性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等疾病,屬肺系疾病,花蓮慈院中醫部婦兒科醫師楊成湛表示,三伏貼是「預防醫學」的概念,依據冬病夏治的原則,在一年最炎熱的三伏天做預防性治療,冬天時就可減少發作的機率。也都可以經由此法改善症狀。夏至之後的第三個庚日為初伏、第四個庚日為中伏,而立秋後第一個庚日為末伏,合起來稱為「三伏」,在這一段時間是一年當中最熱的日子,楊成湛醫師表示,此時在大椎、定喘、肺俞、腎俞、天突等穴位上敷貼熱性中藥,讓藥性深入人體,疏通經絡調節臟腑,進而達到體質調理的目的,可助長陽氣減少寒冬發病率。利用中藥藥餅敷貼在適當穴位可改善過敏三伏貼是利用白芥子、延胡索、細辛、甘遂加上新鮮薑汁調製成藥餅,敷貼在適當的穴位上,這些藥物具有溫經通絡,散寒祛痰的作用,能夠改善過敏等症狀。楊成湛醫師表示,中醫流傳下來的三伏貼療效,近年獲得科學證實,臨床研究發現以三伏貼連續治療3年,可增加免疫功能與抗過敏的作用外,對氣喘及過敏性鼻炎的療效逾80%。三伏貼治療注意事項楊成湛醫師提醒,對中藥過敏或孕婦、3歲以下幼兒、嚴重心肺功能不足及發燒發炎者,不適合三伏貼治療。接受穴位敷貼治療的病友,每次敷貼時間不超過4小時,在敷貼當天配合作息、飲食調養,切忌吹冷風、避免游泳等浸泡冷水活動、吃生冷食物及冰品,才能讓三伏貼效果事半功倍,減少寒冬發病率。

三伏貼抗暑防過敏 這些族群不適合!

三伏貼抗暑防過敏 這些族群不適合!#過敏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夏至是一年之中日照最長的一天,夏至後的第三個更日人體毛孔大開,有助藥物滲透及排毒。「三伏貼」是中醫學對於慢性、虛寒性疾病的保養方法,利用特定的節氣進行特定穴位的中藥敷貼,是中醫治療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的獨特方法之一。敷貼藥材多選擇辛溫中藥調製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總醫師鄒曉玲表示,「三伏貼」所使用的穴位敷貼藥材多選擇辛溫、溫通經絡的中藥調製而成,例如元胡、細辛、白芥子等等再加上生薑汁調製成膏狀,在背部膀胱經或督脈的穴位(如:大椎、定喘、風門、肺俞、脾俞、腎俞等)進行敷貼,這些辛溫走竄的藥物作用於皮膚可以達到溫通經絡、祛除寒邪與痰濁的功效。這些族群不適合「三伏貼」穴位貼敷治療方法簡便,無毒副作用,易被小兒接受,但孕婦、一歲以下小孩、嚴重心肺功能不足、皮膚經短時間敷貼即會大量起泡者,不適合三伏貼灸治療。治療期間並不妨礙其他藥物的正常使用。三伏貼後應注意事項:敷貼當日一定要禁食生冷、油膩以及辛辣等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影響治療的效果。若皮膚起紅腫、搔癢立刻撕下藥餅,並塗擦適當的消炎藥膏。今(106)年初伏在國曆七月十二日、中伏在國曆七月二十二日、末伏在國曆八月十一日。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訂於國曆七月三日至八月十二日,中醫部所有門診醫師均有提供三伏貼治療服務,敬請有需要的民眾把握機會治療。

導正皮膚過敏 「不痛不癢」秘笈報你知

導正皮膚過敏 「不痛不癢」秘笈報你知#過敏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最近氣候不穩定,在這季節轉換時,很容易誘發過敏疾病,尤其是皮膚過敏,會在臉上或身上出現一塊一塊如花朵般的紅腫、搔癢、掉皮屑、疼痛、發熱等症狀,讓人非常困擾。專家指出,過敏是因為體內免疫系統失衡導致,過敏性疾病包括花粉症、鼻炎、濕疹、異位性皮膚炎以及氣喘等,不論是發生在眼、鼻、氣管或是皮膚,都是免疫系統反應過度造成發炎,透過飲食、運動及生活作息調整,可獲得改善。淋巴球作用造成發炎現象 進而導致過敏美兆國際健康管理機構研發處研發長劉婷婷博士表示,一般常見的過敏,是透過免疫系統中淋巴球作用,而造成的發炎現象,當過敏物質出現,淋巴球中的T細胞會命令B細胞產生很多IgE免疫抗體。皮膚及黏膜的部位存在許多肥胖細胞(mast cell),IgE會結合肥胖細胞,讓肥胖細胞釋放出組織胺,並導致微血管壁通透性改變,使水份漏到組織中局部充水,造成浮腫;微血管也會擴張使得血流量增加,所以皮膚表面會看起來紅通通,神經末梢會變得非常敏銳,使得皮膚既癢又痛。從淋巴球數量、比例 了解免疫系統平衡與否 在健康檢查時,會檢測白血球種類的比例,其中與「抗原-抗體反應」有關的「淋巴球」數量及比例,可反映出免疫系統是否平衡。劉婷婷博士指出,淋巴球一般約占白血球總數的35%,若是淋巴球的比例過高,顯示T細胞跟B細胞的作用強勢,很容易引發「抗原-抗體」的過敏反應;一旦誘發因子增加到一定程度,就會出現空前的組織胺大爆發,造成嚴重的發炎現象,短時間內難以控制。你具有容易過敏體質嗎?容易過敏的人有哪些特性?劉婷婷博士進一步指出,父母(特別是母親)有過敏體質、皮膚的保濕功能低下,乾燥性皮膚,常抓癢導致破皮、氣管/鼻咽/呼吸道脆弱、曾經發生過食物過敏或眼鼻過敏、體內氧化物很多(愛吃油炸物)、腸胃功能不佳(腸道好菌少)、自律神經失調、壓力大、免疫力低下、體內IgE抗體多以及過度清潔都容易有過敏體質。導正免疫系統 「不痛不癢」小秘笈報你知劉婷婷博士強調,「過敏/發炎」以及「免疫機能」其實是同一件事情的兩面,雖說過敏是因為「免疫系統的過度反應」,但並不因此就代表「免疫力很高」,反而是因為免疫力低下導致了「免疫力異常」或說「免疫失衡」。除了急性發作期藉由藥物緩解症狀外,有耐心地導正免疫系統的「啟動-煞車」功能,才能真正得到改善。以下是劉婷婷博士提供改善過敏的的「不痛不癢」小秘笈!● 減:1) 食量(或偶爾斷食)2) 過度清潔、彩妝3) 植物油及油炸物4) 麵粉、乳製品、蛋、菸5) 接觸溫度急遽變化的空氣6) 接觸異物抗原● 增:1) 確實保濕2) 抗氧化食物、維生素3) 益生菌健全腸道4) 優質油脂5) 提昇體溫、盆浴6) 運動、紓壓(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寶寶感冒症狀持續2周 恐為4種環境過敏害的

寶寶感冒症狀持續2周 恐為4種環境過敏害的#過敏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環境過敏原在哪裡?1) 化妝品香水/太濃的香水或化妝品,也可能對過敏性鼻炎、氣喘小朋友造成影響。不過很多媽媽因工作必須化妝,一點點的香水或淡粧影響應該不大,只要不是近距離接觸過敏兒,不需太擔心,但記得回家要先洗澡再接觸寶寶。2) 二手菸/二手菸會誘發並引起新生兒過敏,所以從媽媽懷孕開始除自己不抽菸外還要遠離二手菸,寶寶出生後一樣要避免二手菸的危害。3) 食品添加劑/包括香精、色素等添加劑,也有引發過敏的可能性。可以的話,建議減少食用顏色太鮮豔的加工製品(如糖果等),也避免選擇沒有標示的產品。4) 空氣芳香劑/有些人喜愛使用芳香劑,讓家裡隨時有淡淡香氣,如果不確定是否會誘發孩子過敏,為保險起見,還是盡量少用。了解疾病 遵照醫囑做好防範家長如果對過敏缺乏觀念,會以為孩子感冒,而一直當成感冒治療,所以最重要是了解過敏疾病的早期症狀,異位性皮膚炎比較困難,很多孩子經常咳嗽、流鼻水,反覆看醫師、吃感冒藥,過敏性鼻炎和氣喘症狀和感冒類似,很容易疏忽,假如寶寶感冒症狀一直持續2周以上不會好,就要懷疑是過敏性疾病。此外,氣喘特別容易在秋冬季節或梅雨季節發作,家長要注意平時必須與醫師配合,使用藥物預防,以減少急診機會,很多家長以為沒症狀就可停藥,這樣更容易增加誘發氣喘的風險。(本文摘自/搞懂爸媽最頭疼的小兒科實用50問/今周文化出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