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痛藥

偏頭痛如大象在腦中狂奔 有這5大症狀應就醫

偏頭痛如大象在腦中狂奔 有這5大症狀應就醫#止痛藥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採訪報導)51歲的林小姐高中開始有偏頭痛,每當發作時,她習慣先吃止痛藥,若效果不彰,就用洗頭按摩、沖熱水等方式紓緩,多年來她已將偏頭痛視為生命的一部分。她原本任職於銀行業,經常因頭痛劇烈影響工作表現,最終忍痛辭職,甚至因長期服藥,擔心藥物過量與副作用,不敢生兒育女。雖長期就診持續服藥控制,但偏頭痛未明顯改善,一度痛到被診斷罹患憂鬱症,直到三年前,改以肉毒桿菌素治療,發作頻率降到每周僅剩一次,病況大為改善。7成民眾不知偏頭痛是疾病 近半不知吃多止痛藥會惡化根據統計,在台灣每十人就有一個人罹患偏頭痛,台灣頭痛學會公布今年7月進行的問卷調查結果,發現近7成國人誤以為偏頭痛只是「症狀」,不知是一種「疾病」;近5成不知道過度使用止痛藥,反而會使頭痛惡化。醫師指出,這顯示了台灣民眾對偏頭痛不但認知不足,也普遍沒有妥善控制偏頭痛。值得注意的是,新冠肺炎疫情讓人更頭痛!國外最新研究顯示,偏頭痛患者在疫情期間的每月平均偏頭痛天數,一口氣較疫情前增加4成,更有6成患者偏頭痛頻率增加,6成4偏頭痛嚴重度增加。台灣頭痛學會理事長陳韋達分析,在家防疫期間,不少人長時間盯著3C產品,加上情緒易隨疫情起伏而吃不下、睡不好,活動空間與運動量不足等,全都容易誘發偏頭痛,並陷入惡性循環。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醫師王嚴鋒指出,偏頭痛患者以20至50歲女性居多,誘發因素包含壓力、遺傳、飲食、睡眠、環境等,據患者描述,發作時猶如大象在腦中奔跑或遭尖銳物反覆穿刺,痛到想撞牆。也因許多民眾誤以為偏頭痛是症狀,導致患者因頭痛須請假時,還得擔心遭同事誤會裝病偷懶,使患者承受著生理與心理的壓力,陷入偏頭痛加重的循環。只要頭痛反覆發生,每次持續4至72小時,伴隨噁心、嘔吐、畏光、怕吵的症狀,即符合偏頭痛定義。真的「受夠了」!逾600名患者用畫筆吶喊偏頭痛心聲新光醫院神經科醫師劉子洋表示,由於國內止痛藥取得方便,部分民眾在偏頭痛發作時,忽略尋求正規醫療的重要性,自行購買止痛藥,而輕忽過度服用止痛藥,除了傷肝傷腎,更可能導致成癮,使頭痛惡化。台灣頭痛學會提供「偏頭痛超前部署123懶人包」,每周頭痛超過1次要看神經內科、每周服用止痛藥超過2天以上恐令頭痛惡化、預防偏頭痛靠3招:運動、紓壓、預防性藥物,期望藉簡單好記的口訣加深民眾印象。醫師提醒,健保近兩年已給付多款預防性藥物,均可減少回診頻率,尤其預防性藥物療效皆不錯,副作用也低,但最重要的是病患要對偏頭痛有正確的疾病認知,即早接受治療。為使大眾能「看見」偏頭痛,台灣頭痛學會舉辦一系列關懷活動,包括「第一屆全國繪畫比賽」、「我的偏頭痛美學網路串聯」,有高達685名學生與社會人士參與首屆繪畫比賽。高中組冠軍本身亦是病友,因偏頭痛嚴重影響生活,於畫中呈現主角痛到夜不能寐,牆上日曆的滿江紅更道盡偏頭痛的血淚,甚至以《受夠了》命名作品,表達病友渴求偏頭痛改善的那天到來。

喝酒配這8種藥 當心要你命!

喝酒配這8種藥 當心要你命!#止痛藥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近日因疫情影響,一名梁姓民眾假日在家小酌怡情,某日喝酒時,一起服用醫師開立的NSAIDs類止痛消炎藥,緩解日前運動拉傷的疼痛感,沒想到竟然解黑便,嚇到趕緊就醫治療,經診斷為胃出血。藥害救濟基金會提醒,民眾應建立服藥不飲酒的正確觀念,確保用藥安全。為什麼酒精不能跟藥品併服?當酒精(乙醇)進入人體後,會透過體內的乙醇去氫酶及Cytochrome P450酵素(以下簡稱CYP450酵素)代謝成乙醛,而乙醛是一種毒性物質,除了引起頭痛、心悸、嘔吐、宿醉,也有致癌的風險,乙醛須再透過酵素(乙醛去氫酶)代謝成乙酸,最後形成二氧化碳與水,排出體外。一旦飲酒時併用抑制乙醛去氫酶的藥品,可能影響酒精在體內的代謝,導致乙醛堆積,因而發生臉部潮紅、噁心、嘔吐、頭痛等類戒酒反應(Disulfiram-like reaction)。另外,因CYP450酵素同時也是人體內藥品代謝的主要酵素,而酒精也可能會抑制或誘導CYP450酵素;因此,當酒精與藥品併用時,可能會導致藥品在體內的代謝被抑制,因而增加藥品血中濃度,提高不良反應的發生風險和增強藥品毒性的可能。另一方面,長期飲酒也可能誘導CYP450酵素生成,促進藥品代謝,導致藥品血中濃度下降,因而無法達到預期的治療效果,此外,也可能使藥品較易轉換成毒性代謝物造成肝損傷。除了影響代謝,酒精與具中樞神經抑劑作用的藥品併用時,也可能發生協同(synergistic)的效果,增加中樞神經抑制的不良反應,比單獨用藥的影響更大,嚴重時可能有意識障礙、呼吸抑制等致命的風險。臨床上,哪些藥品會跟酒精發生交互作用?依文獻發現,眾多藥品會與酒精產生交互作用,且影響程度不一,藥害救濟基金會指出,若正在服用以下藥品,切勿飲酒,否則可能因交互影響而產生嚴重不良反應:1.止痛藥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SAIDs)如ibuprofen、indomethacin、aspirin可能會增加腸胃道出血風險;鴉片類止痛藥如tramadol、codeine,會增加呼吸抑制的風險;中樞止痛藥如acetaminophen,會增加長期飲酒者肝毒性風險,甚至是造成嚴重肝傷害。2.鎮靜安眠藥苯二氮平類(benzodiazepines)類如alprazolam、diazepam、lorazepam,非苯二氮平類(non-benzodiazepines)類如zaleplon、zolpidem、zopiclone,會增強中樞神經的抑制作用,減弱警覺性,發生暈眩、嗜睡、身體平衡與協調能力降低等症狀,在駕駛或操作機械時可能會發生危險,嚴重時甚至會抑制呼吸。3.抗憂鬱藥三環抗憂鬱劑如amitriptyline、imipramine,選擇性血清素回收抑制劑如sertraline、escitalopram,正腎上腺素和血清素調節劑如mirtazapine,可能會增強中樞神經抑制作用,容易發生鎮靜、暈眩、嗜睡等不良反應;正腎上腺素與血清回收抑制劑如duloxetine,可能出現嚴重的肝傷害;多巴胺與正腎上腺素回收抑制劑如bupropion,可能增加癲癇發生的風險。4.抗生素metronidazole、co-trimoxazole、頭孢菌素類如cefamandole、cefoperazone、抗結核isoniazid併用酒精可能會產生類戒酒反應;而酒精也會增加isoniazid代謝而影響療效。5.降血糖藥酒精併用metformin可能增加乳酸中毒的風險;併用胰島素則可能使血糖上升或下降,造成血糖控制不良;與sulfonylurea類如gliclazide、glimepiride、glipizide、glyburide併用,則可能增加低血糖發生的風險,而且還可能造成類戒酒反應。6.抗癲癇藥phenytoin、巴比妥(barbiturates)類如phenobarbital併用酒精,會增強中樞神經的抑制作用;而長期飲酒可能使phenytoin無法達到足以控制癲癇的血中濃度,因而影響治療效果。7.心血管用藥酒精併用降血壓藥物如lercanidipine、doxazosin,會增強血管擴張作用,可能出現嚴重低血壓風險;與verapamil 併用會抑制酒精的代謝,增加中樞神經抑制的不良反應。8.抗凝血劑酒精併用warfarin可能使凝血時間延長或縮短,國際標準化比值(INR)可能升高或下降,因而增加出血的風險或影響治療效果。藥害救濟基金會提醒民眾,飲酒要適量,時時警覺藥酒交互作用的潛在風險;服藥期間飲水不飲酒,避免不良反應發生的風險。一旦發生不良反應時,建議回診就醫,方能安心用藥,健康又有效。

服用止痛藥的五不五要

服用止痛藥的五不五要#止痛藥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不論是頭痛、關節痛亦或是生理痛等,在疼痛難耐情況下,許多民眾選擇使用止痛藥來緩解疼痛。據行政院衛福部102年民眾用藥行為調查結果顯示,有8.3%的人表示會同時使用感冒藥及止痛藥,17.9%的人曾同時使用外用酸痛藥及口服止痛藥,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藥劑科藥師藥師提醒,當心有重複用藥及止痛藥濫用的疑慮。而目前醫療上用來緩解疼痛的止痛藥,大致分為3大類:●乙醯胺酚類止痛藥/屬於中樞止痛藥,例如普拿疼,通常用來解熱鎮痛,如發燒、頭痛、肌肉關節痛等,但不具消炎的作用,藥品本身透過肝臟代謝,一天不要服用超過4000mg,如過量可能會產生肝毒性,許多綜合感冒藥及感冒糖漿多摻有,服用時應注意是否過量。●非類固醇類抗發炎藥物/解熱鎮痛及消炎效果,常做成口服、外用製劑及針劑來使用,如有胃潰瘍或肝腎功能不佳者,需謹慎使用。●鴉片類止痛藥/如嗎啡等,止痛效果更甚於其他2類,具有成癮性,屬於管制類藥品,需經由醫師評估處方後,才可以使用。謹記5不5要 用藥更安全李敏慈藥師也提醒,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針對止痛藥使用,提供「五不五要原則,應遵守「五不」:不過量、不喝酒、不併用、不空腹、不亂買,還有「五要」,「要知道」:使用止痛藥種類,過量使用止痛藥會有傷肝臟、腸胃、腎臟等風險;「要看標示」:看藥品的藥盒或說明書的成分及注意事項;「要告知」醫生是否曾對此類藥物過敏、是否有肝臟、腸胃、心臟、腎臟等疾病,或同時併用其他藥品;「要遵醫囑」依照醫生、藥師所給予資訊用藥;「要問專業」:服用止痛藥後,如有任何不適症狀,包括過敏反應、四肢腫脹等,應速就醫。

經痛吞止痛藥無效 竟是子宮內膜異位

經痛吞止痛藥無效 竟是子宮內膜異位#止痛藥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30歲的李小姐月經來潮總痛不欲生,以為忍忍就沒事,忍不住就靠止痛藥,直到吃藥無效還伴隨肛門疼痛,才驚覺異常。前往醫院檢查,得知需切除腫瘤,做人工肛門造口,讓她瞬間崩潰。幸好經大腸鏡、核磁共振與切片檢查,確診為子宮內膜異位症,轉診至婦產科治療。經痛有兩種 六成女性分不清台北榮總婦女醫學部產科主任暨台灣婦科醫學會秘書長洪煥程表示,李小姐的經痛為續發性經痛,是子宮內膜異位症造成。原以為忍忍就好,直到異位症侵犯及壓迫到肛門口造成疼痛難耐才就醫,所幸透過新型口服黃體素治療,腫瘤得到控制,避免手術進行肛門造口,持續用藥一年,不再受經痛、肛門痛雙重折磨,重拾自信人生。近期國人關注國際傳染疾病,如何避免防疫破口成關注焦點,許多疾病也需積極「防異」!關鍵在於,先了解發病差異,來避免「防異」破口。以台灣婦女常見的子宮內膜異位症來看,經痛是最明顯的表徵。據「台灣女性經痛&子宮內膜異位症關連調查」,有近六成女性不知道經痛分為「原發性與續發性經痛」兩種。若無法分辨經痛有兩種發病差異,將是子宮內膜異位症最大的「防異」破口! 子宮內膜異位症 不孕最大元凶台灣婦科醫學會陳怡仁理事長表示,子宮內膜異位症是子宮內膜組織跑到子宮腔以外的地方,雖非惡性疾病,卻是女性不孕的最大兇手,最常見經痛、骨盆腔疼痛、性交痛等,25歲至45歲的生育婦女,盛行率約10%,經手術確診疾病盛行率僅約3.7%,國人就診率仍有提高空間,首要目標是提高病識感。陳怡仁理事長指出,原發性經痛指的是無明確的病理性疾病造成經痛,月經來潮的第一、二天,腹部痙攣和下腹疼痛,且疼痛感較輕微。續發性經痛可能是骨盆腔發炎、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肌腺症或子宮肌瘤等疾病造成,月經來之前就會感到疼痛,甚至經期結束還會繼續疼痛。經痛時自行服用止痛藥,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容易造成腸胃不適,若使用的頻率變高或出現腸胃不適,應至婦產科尋求診斷。口服黃體素新藥 復發率69%降至4%子宮內膜異位症治療分為手術及藥物治療,洪煥程主任指出,若非手術急迫性的患者,可先以藥物進行治療,除止痛藥物外,正規治療藥物包含雄性素藥物(健保)、或停經針(自費);目前最常用且適合長期治療的新型口服黃體素(健保),副作用較少,普遍接受度高。根據日韓研究指出,新型口服黃體素治療,五年復發率從69%降低至4%,且疼痛緩解反應良好,若有懷孕需求,建議停藥1至3個月,等月經規則之後便可開始進行生育規劃。3月28日為世界子宮內膜異位症日,陳怡仁理事長呼籲,若出現經痛時,應尋求婦產科醫師協助,進行詳細檢查,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常應酬釀痛風發作 亂吃止痛藥恐洗腎

常應酬釀痛風發作 亂吃止痛藥恐洗腎#止痛藥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50歲陳先生患有高血壓和痛風,事業有成的他,無奈長期應酬頻繁,沒有定期追蹤,僅痛風發作時服用止痛藥,直到近期痛風頻繁,被告知腎功能退化,恐走上洗腎一途,陳先生才配合醫囑治療,調整飲食習慣,所幸各項指數已控制良好,腎功能也無繼續惡化跡象。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李其育表示,陳先生患有高血壓和痛風,雖然近年來有做年度健康檢查,知道自身血液尿酸偏高(9-10mg/dl)合併腎功能下降,但因從商應酬繁忙,鮮少定期至就醫追蹤。 定期回診檢查 酒類高鹽食物應忌口此外,陳先生每逢與朋友聚餐,都會喝得酣暢淋漓,米酒配辣炒土豆小魚乾更是常備點心,長期下來,啤酒肚讓他成為「富爸爸」,他也因尿酸高合併痛風症狀,三不五時便至藥局購買止痛藥緩解症狀;近期他因痛風發作頻繁,就醫經醫師詳細詢問病史、抽血檢查,赫然發現他腎功能大幅衰竭(腎絲球過濾率eGFR 59 ml/min/1.73 m2),若持續惡化,恐怕短期內就會步上洗腎之路。 李其育醫師提出警告,就陳先生而言,造成腎衰竭的危險因子包括未控制好高血壓、肥胖、高血脂、高尿酸併痛風、頻繁使用止痛藥、喝酒、喜好高鹽、高磷食物等,若不改善生活習慣與飲食,並定期門診抽血檢查和治療,日後腎功能恐會持續惡化衰竭,有極高機率需要洗腎。 陳先生從此努力配合醫師建議與治療,也不再隨便服用止痛藥,後續每三個月回門診追蹤,發現血壓、血脂、尿酸皆控制良好,痛風發作次數明顯減少,腎功能也不再惡化。 李其育醫師強調,現代人生活忙碌、有繁多交際應酬,常會忽略身心健康,導致肥胖人口持續增加,出現許多「小腹婆」、「富爸爸」等腎臟病潛在患者,尤其中廣型肥胖的患者,罹患慢性腎臟病比例也相對較高,推測應是內臟脂肪分泌的發炎因子增加,造成發炎、體內自由基與氧化壓力增加、異常的腎激素系統分泌造成高血壓腎病變。 慢性腎臟病患者飲食 應掌握一青二白患者除了要控制高尿酸的問題,飲食方面,必須先戒酒,並減少紅肉、內臟、海鮮類食物的攝取,例如餐敘免不了的下酒菜小魚乾,其內臟亦含大量膽固醇,故慢性腎臟病患者除了應好好檢視日常飲食,也要避免使用不必要的止痛藥,才能預防腎功能惡化。 李其育醫師提醒,慢性腎臟病患者的飲食應把握「一青二白」,一青即多吃青菜,二白是指控制澱粉類和蛋白質攝取,並減鹽、控磷,才能活出「腎利人生」。

減緩疼痛做對了嗎?止痛藥4要點

減緩疼痛做對了嗎?止痛藥4要點#止痛藥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疼痛幾乎是現代人的文明病,很多人會自行服用止痛藥,用來緩解頭痛、經痛,或運動傷害、姿勢不良引發的手腳或肩頸痠痛等不適症狀,但是您知道如何正確使用嗎?食品藥物管理署提醒,使用止痛藥應謹記下列事項,才能讓疼痛遠離你:1) 瞭解正確使用方式/在藥局購買的止痛藥,應遵照藥師指示及藥品說明書(仿單)使用。如果有任何用藥的疑問;例如每天使用幾次、每次使用多少量、適合飯前或飯後使用、外用藥品如何塗抹?可以詢問藥師,正確用藥才能發揮最大效果。2) 正在使用其他藥品應主動告知藥師/藥品併用可能影響藥效或增加不良反應風險;例如止痛藥成分常用於退燒藥或感冒藥,一起使用可能造成藥品過量。若民眾正在使用其他藥品,購買止痛藥前應主動告知藥師。3) 用藥期間不飲酒/酒精可能會影響藥效,或增加發生不良反應的風險;例如止痛藥成分乙醯胺酚,併用酒精可能增加肝損傷的風險,而非類固醇抗發炎類止痛藥併用酒精,則可能增加腸胃副作用的風險。因此使用止痛藥期間,不應飲酒或併服含酒精飲料。4) 適時就醫治療/疼痛是身體健康出現警訊的一種症狀,如果自行使用止痛藥3天以上,疼痛仍沒有緩解甚至惡化,應立即就醫。食藥署提醒,民眾就醫領藥或至藥局買藥時,可多諮詢藥師相關正確使用的用藥資訊,以免服藥後發生不良反應!(資料來源:藥物食品安全週報第669期資料)

寧忍痛不敢用藥?突發性癌痛難受

寧忍痛不敢用藥?突發性癌痛難受#止痛藥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癌症常伴隨程度不一的疼痛症狀,但突如其來的強烈疼痛總是讓病患苦不堪言,這就是突發性癌症疼痛,持續時間通常不超過30分鐘,真正「痛得要命」,只能用各類止痛藥降低痛楚才得以維持生活品質。頭頸癌友寧可忍痛也不敢吃!嗎啡類止痛真會成癮?癌友往往因為擔心嗎啡類藥物會成癮,就算痛起來也想忍耐不敢吃,這對頭頸癌友來說實在是煎熬難耐。針對嗎啡類藥物的成癮迷思,台北榮民總醫院腫瘤醫學部藥物治療科楊慕華主任說,嗎啡類藥物有非常好的止痛的效果,最大的優點之一是它不會有嚴重的副作用,像非類固醇類的止痛很可能會造成腎功能不好,甚至造成胃出血的狀況。而許多人對嗎啡類藥物止痛有成癮的隱憂,楊慕華主任解釋,嗎啡類止痛劑量會隨著病情調整,不會成癮的問題,安全性佳,而且有良好耐受性,是目前病患最重要一個止痛藥物,尤其是頭頸癌友。而突發性癌痛持續時間不長,這類嗎啡類藥物在作用完畢後藥物體內濃度也會快速減低,其實是非常適合用來治療突發性癌痛,且不會降低病患耐受性,或額外副作用的一個重要的劑型。5分鐘就痛到不行 止痛超速效是關鍵癌症病患的疼痛中又以突發性癌痛最讓病人痛苦難耐,突發性癌痛5分鐘內會達到疼痛最高點,要減輕病患痛楚,採用超速效嗎啡類止痛藥物是目前治療主流,在最短時間提升血中濃度,儘速緩解痛楚。楊主任補充,突發性癌痛來得很快,30分鐘左右又會恢復到原來的基礎狀態,所以超速效很重要,半衰期要短,藥物在作用完畢後於體內濃度也要能快速減低,不會在身體裡停留太久。另外,服用要方便,最重要的是不會在多次使用後產生耐受性,進而降低藥效。這樣的藥物特性,讓嗎啡類止痛藥物適合用於治療突發性癌痛,而且不會造成病患有額外副作用的一個重要的劑型。新一代口頰溶片止痛劑 不走胃腸道繞遠路藥效速突發性癌痛講求止痛速效,新一代口頰溶片劑型因應而生,不僅劑量上的調整能避免天花板效應,還克服傳統止痛藥物越用越沒效的窘境。楊慕華主任補充,新一代口頰溶片劑型不用經過一般的胃腸道吸收過程,很快就能直接進入血液,達到足夠血中濃度,而醫師端則可以預期藥效劑量,不受病患胃腸道的疾病影響藥效劑量判斷。痛要大聲說 醫籲男癌友放下包袱醫師表示,疼痛是癌友接受治療的阻力,尤其是男性癌友,可能出於男性自尊使然,有時忍痛不說反而耽誤了治療,所以痛要大聲說,讓醫護人員能了解實際疼痛狀況,對症下藥提升癌友們的治療品質。(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講座/正確使用止痛藥

講座/正確使用止痛藥#止痛藥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要活就要動,動完換來痛?現代人工作量大運動量不足,偶而享受揮汗淋漓的快感,而後卻換來全身腰酸背痛,此時許多人往往會求助消炎止痛藥物,但您用對了嗎?有鑑於此,亞東醫院將於8月22日(三)舉辦藥學講座,由丁思佳藥師主講「正確使用止痛藥」,將與您分享使用止痛藥的正確觀念,讓您「要動不要痛」,相關訊息可電洽亞東醫院藥學部 (02)89667000轉分機2123。講座內容豐富,歡迎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時間、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名稱:正確使用止痛藥時間:107年8月22日(三)下午13:00-14:00地點:亞東醫院北棟一樓思源一廳(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二段21號)洽詢:02-8966-7000轉2123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