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

規律服藥 降6%中風死亡率

規律服藥 降6%中風死亡率#高血壓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日前因寶島低音歌王郭金發不幸猝逝後,網路瘋傳為了預防突發性心肌梗塞,應該隨時備有藥品「耐絞寧」,花蓮慈濟醫院心臟內科醫師陳郁志表示,耐絞寧不像是感冒藥,不是家庭常備藥,屬於醫師處方用藥,若民眾有胸悶、胸痛等症狀,應就醫檢查,預防勝於治療,而不是把急救藥物當成保命符。頸部僵硬感、早晚頭昏 容易忽略近期天氣逐漸轉冷,早晚溫差大,又到了心血管疾病好發時節,高血壓患者由於初期的症狀並不明顯,比方頸部有些微僵硬感、早晨或傍晚有些頭昏等,容易被忽略,因此又稱為「隱形殺手」,陳郁志醫師建議,要達到血壓控制目標,除了保持良好的飲食與運動習慣外,規律用藥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環。亂停藥 血壓反彈、心跳加快更危險面對門診的高血壓患者,最讓醫師頭痛的就是自行更改藥物劑量,或者任意更改用藥頻率,等到血壓表現正常,也有患者會自行把藥停掉,陳郁志醫師表示,許多病人擅自停藥後幾天血壓正常,是因為藥物維持血壓效力還在,等到藥物濃度完全消失,血壓會再度上升,有些藥若驟然停用,可能會使血壓反彈、心跳加快更危險。血壓降2mmHg 可降6%中風死亡率最重要的是積極控制血壓,遠離中風,陳郁志醫師提及,根據國外研究顯示,血壓只要下降2mmHg,就可以大幅降低6%中風死亡率及4%心血管死亡率,不過相較於高血壓,忽高忽低、不穩定的血壓更危險。定期量血壓、規律服藥 才能遠離中風心臟內科醫師王志鴻也提醒,每年秋冬交際都是心血管疾病好發的季節,提醒民眾應要養成定期量血壓的習慣,及早尋求醫師的協助且規律服藥,才能遠離中風、心肌梗塞等併發症,讓自己活得健康長久。

「四高」控制好 遠離年輕型中風

「四高」控制好 遠離年輕型中風#高血壓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南投一名34歲的陳姓男子是名業務,某天下班時家人發現他突然口齒不清、步伐不穩接著倒地不起,立即將他送醫,檢查後診斷腦中風,醫師表示陳男本身有高血壓及痛風病史,平日也有抽菸喝酒的習慣,但因無明顯不適症狀,一直未服藥。年輕型中風 佔所有腦中風人口的1/10民眾常誤認為腦中風是老年人才會罹患的疾病,據統計初次中風發生在45歲以前的年輕型中風,約佔所有腦中風人口的1/10,雖然恢復狀況較老年人好,但仍約有1/4的致殘率,對病人及家屬在身心與經濟上造成莫大打擊,年輕人也不能忽視中風,應積極預防。服藥穩定控制四高、改善飲食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神經內科主任張嘉為表示,中風是造成殘障的主因,因此提醒民眾平時應積極控制導致腦中風的危險因子,定期服藥穩定控制四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和高尿酸),必且改善日常飲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適度運動紓壓。單側肢體偏癱、口齒不清 快叫救護車職能治療師張緯珊表示,中風常見的徵兆包括突發性的單側肢體偏癱、口齒不清或詞不達意、頭暈或步態不穩、不明原因頭痛、單眼或雙眼看不見等,她強調病患當下即使意識清楚,仍要迅速打119呼叫救護車並記下發作時間,把握急性中風搶救黃金3小時。有嘔吐感 讓麻痺側位於上方側躺她表示,在救護車抵達前,應讓病人躺臥並鬆開衣物等待,以確保流向腦部的血量,若必須移動時,請以寢具或床單注意扶好病人頭部使其不會彎曲,保持身體與頭部平行安靜的移動病人,有噁心嘔吐感時,要讓麻痺側位於上方的姿勢側躺,避免嘔吐物堵住呼吸道。

醫訊/對抗隱形殺手高血壓 別讓身體比你老

醫訊/對抗隱形殺手高血壓 別讓身體比你老#高血壓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三高問題的年齡層越來越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也越來越高,為了讓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不在提心吊膽,健康的人保持健康,花蓮慈濟醫院將在十九日下午3點,於感恩樓二樓二期講堂,舉辦高血壓疾病衛教講座。除了有心臟內科陳郁志醫師分享「高血壓用藥」外,還有護理師分享「如何正確測量血壓」,透過心臟疾病防治宣導與正確的飲食觀念,傳授保養心血管的好方法,講座最後,還有有獎徵答活動,歡迎有興趣的民眾報名參加。名稱:對抗隱形殺手高血壓 別讓身體比你老時間:105年10月19日 星期(三) 下午15:00-16:30地點:慈濟醫院感恩樓二樓二期講堂(花蓮市中央路三段707號)  洽詢:花蓮慈院公共傳播室:游繡華 黃思齊 彭薇勻 新聞聯繫電話:03-8561825轉分機3470、5202或3548 行動電話:0935-232419、0953-509588 

快看!別再犯喝豆漿9大忌

快看!別再犯喝豆漿9大忌#高血壓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豆漿營養豐富,易被人體消化吸收,是預防高血壓、高脂血症和動脈硬化的佳品,但是,不是任何體質的人都適合喝豆漿。1)    脾胃虛寒者不宜喝 /豆漿性味偏寒,所以,脾胃虛寒的人要少喝,消化不良、腎功能低下的患者都要注意。急性胃炎和慢性胃炎患者食用豆製品時,會刺激胃酸分泌,過多的胃酸將會引起胃脹等不適,更有可能加重病情。2)    病後體虛者不宜喝 /大豆性味寒涼,精神疲倦、全身無力的人以及痛風患者最好不要飲用豆漿,而那些大病初癒,或者正在養病的人,他們的腸胃功能尚未完全恢復,此時飲用豆漿,容易引起噁心和腹瀉,所以,病人在恢復期間不要喝豆漿,可以適當喝一些優酪乳,有助於消化,加速腸胃功能恢復。3)    保溫瓶保溫的豆漿不宜喝 /豆漿不適合在保溫瓶裡保存,因保溫瓶內的環境比較溫濕,細菌會在其中大肆繁殖,另外,豆漿中含有皂毒素,這種物質能夠將保溫瓶裡的水垢溶解下來,人體攝取這樣的豆漿,會引起各種不適,危害身體健康。4)    加蓋煮的豆漿不宜喝 /豆漿必須煮開,而在煮的同時,要打開鍋蓋,讓豆漿裡對人體有害的物質隨著水蒸汽揮發,這樣才不會攝取到有害物質,危害健康。5)    缺鋅的人不宜喝 /豆漿中含有大量的鈣,鈣質補充過多,會抑制人體對鋅的吸收,所以,缺鋅的人不適合飲用豆漿。另外,經常喝豆漿的人也要注意補充鋅。6)    空腹不宜喝豆漿 /空腹飲用豆漿,會使得豆漿中含有的蛋白質在人體內轉化成熱量,隨之被消耗掉,其營養成分並不能被人體全部吸收,喝豆漿時,最好同時攝取一些饅頭、麵包等澱粉類的食物。7)    服用抗生素的人不宜喝同時飲用 /豆漿和抗生素中的物質會起化學反應,所以,不要和紅黴素等抗生素同時進食,兩者的時間間隔最好在1小時以上。8)    加入雞蛋的豆漿不宜喝 /雞蛋的蛋清是一種黏性蛋白,會與豆漿中的胰蛋白結合,產生無法被人體吸收利用的物質,這樣喝下去的豆漿和雞蛋,就都失去了原有的營養價值,所以,不要在豆漿裡加入雞蛋。9)    不滿一週歲的嬰兒不適合喝豆漿 /不滿一週歲的嬰兒腸胃功能薄弱,他們的腸胃還不具有用來消化豆製品的消化,豆漿也無法代替母乳和奶粉,所以不要給嬰兒喝豆漿。(本文摘自/養生豆漿美味又健康/人類智庫出版) 

醫訊/高血壓的治療

醫訊/高血壓的治療#高血壓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高血壓發作前沒有任何徵兆,因此許多人都會容易忽略,除了日常應該定期量血壓之外,飲食、生活習慣也是導致血壓波動大的主因。針對高血壓的各種迷思,將在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臺北分院舉辦講座,由心臟科醫師李適宜分享,衛教講座主題「高血壓的治療」,期望病患在高血壓的症狀認識、日常保健上,有更正確的觀念。名稱:高血壓的治療時間:105年10月19日 星期(三) 下午17:00-18:00地點: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臺北分院(臺北市內湖區內湖路二段360號)  洽詢:劉大任社工(02)2791-9696轉1008手機:0975-682-056(簡碼219148)0932-155-634

以為發胖 檢查驚現39公分腫瘤

以為發胖 檢查驚現39公分腫瘤#高血壓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一位39歲體型肥胖女性,近幾個月體重持續增加,腹部也越來越大,自認是肥胖不以為意,家人建議至醫院就診,檢查後發現患者BMI=50.12,有肥胖、高血壓、甲狀腺腫大及巨大腹圍,婦產科檢查則發現腹部有一39X29公分巨大腫瘤,術中從卵巢瘤中引流出2萬3千1百C.C.的深色液體,術後患者體重由134.8公斤減為107公斤。腫瘤佔滿骨盆腔會壓迫 產生頻尿、便祕卵巢腫瘤是女性生殖器常見的腫瘤,因卵巢位於骨盆腔深部,不易發現,卵巢良性腫瘤通常發展緩慢,且早期腫瘤較小也多無症狀,往往在婦科例行性檢查時才偶然發現,等到腫瘤慢慢增至中等大小約10公分以上時,才常感腹脹或腹痛及腹部腫塊,假若腫瘤大到佔滿骨盆腔及腹腔時即會產生壓迫症狀,如頻尿、便祕等。月經不順 30%會發生良性卵巢瘤在流行病學的研究發現,月經不規則的女性,約有30%會發生良性卵巢瘤,相對的,有良性卵巢瘤的女性,則有50%會導致月經不順的症狀,此外,良性卵巢瘤通常發生於停經前的婦女,一般而言若據有以下的危險因子之一者,較容易產生:1)    肥胖者2)    初經年齡較早者3)    不孕症患者4)    有家族史者。無明顯症狀 半年接受一次超音波檢查卵巢瘤在治療上還是以手術為主,手術的種類主要為囊腫切除術及卵巢全切除術2大類,至於該執行何種類的手術,基本上是依患者的年齡以及是否要保留生育功能為主要考量,若要保留生育力,則以囊切除術為主。總之,絕大多數的卵巢瘤都沒症狀,因此患者常不自知,預防上,只能接受婦科例行性的檢查,所以建議女性朋友半年應接受超音波檢查,尤其是屬於高危險群者,以早期發現子宮及卵巢等腫瘤,並即早治療。 

腎功能變差 竟是高血壓害的!

腎功能變差 竟是高血壓害的!#高血壓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根據10大死因分析,除了癌症之外,威脅國人健康的頭號殺手,就是高血壓及相關病變,而高血壓也是慢性腎臟病以及末期腎臟病的危險因子,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腎臟科主任莊宗芳表示,高血壓是許多慢性疾病的危險因子,經常沒有症狀,因此病人常常無自覺而忽略,不僅容易加速腎功能變差的速度,也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最終導致死亡率上升。測前不運動、吸菸、食用含咖啡因食品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護理長李虹霓表示,高血壓定義為收縮壓大於140,或是舒張壓大於90毫米汞柱,正確量測血壓的方法為:安靜坐著休息5分鐘以上,測量前不要激烈運動、吸菸以及食用含咖啡因的食品,測量血壓時應坐在椅子上,除去上臂衣物,將上臂置於桌面上,位置保持大約心臟的高度,在進行血壓量測。少吃高鹽食物、戒菸、規律運動根據統計約7成病人知道自己有高血壓,只有3成病人獲得良好的血壓控制,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院長洪弘昌也表示,高血壓是可以預防和控制的,生活型態的改善對於高血的控制相當重要,少吃高鹽食物、戒菸、規律運動、保持適當體重以及充足睡眠等,對血壓的控制都有一定的功效。配合醫師處方 規則量測血壓如果經由生活型態調整仍無法維持理想血壓,就須借助藥物治療來控制血壓,進行藥物治療時,需配合醫師處方按時服藥,並養成規則量測血壓得好習慣,在家量得的血壓可以攜帶至診間,供醫師做為調整用藥之參考,相信藉由醫病合作,可以使讓血壓可以控制在理想範圍內,進一步降低慢性腎臟病的罹病率。

刺激肌筋膜 整骨助調節慢性病

刺激肌筋膜 整骨助調節慢性病#高血壓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整骨術是一種徒手療法,這種療法對各式各樣的疾病都有一種相應的治療手法,整骨療法乃是夠透過觸診,以及特定的技法與按摩手法來進行治療,雖然有些整骨術的療法頗具爭議性,但是根據整骨協會的研究調查結果顯示,整骨療法對於許多疼痛症狀,還有某些調節障礙如高血壓等,以及偏頭痛與慢性病,都有療效。整骨在美國是一門專業研究領域整骨療法頗受一般大眾青睞,是相當熱門的治療方式,在美國甚至是大學學術殿堂裡一個專門的研究領域,也是醫師訓練的一環,學界目前正對整骨術的療法進行臨床研究評估。各器官臟腑與身體部位處於動態整骨療法背後的理論基礎認為,人體各個器官臟腑與身體部位均處於動態,彼此間互相牽動,而且這種動態關係有其必然性,因為每一個器官與身體部位都是生命流的一部分,是體內液態系統的一環。透過肌筋膜 全身上下都在液體交換對照人體內的肌筋膜系統來看,透過肌筋膜網絡,人體全身上下的確都在進行液體交換,即使身體各器官與大肌群都被包裹在肌筋膜這層外衣裡,它們並未因此受到拘束,依舊可以活動自如,這也正是人體各個器官與肌群可以順暢運作的關鍵因素。刺激肌筋膜 加快新陳代謝因此,整骨療法之所以能見效,真正原因應該是整骨治療師所運用的技法能夠刺激到肌筋膜,進而引發某些效應,例如加快新陳代謝的速度,或是使神經元產生反射與反應。科學研究已經證實,一些整骨術的治療方法確實有效果,而且這些效果都可以從肌筋膜的角度加以解釋,但是整體而言,全面性的科學仍然付之闕如,或許是因為整骨療法過於「包山包海」,面對五花八門的疑難雜症都想要一手包辦,除此之外,治療手法欠缺一致性也是一個問題。(本文摘自/肌筋膜健身全書/商周出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