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

相當一妙齡女 9學員共瘦46公斤

相當一妙齡女 9學員共瘦46公斤#肥胖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隨著飲食越來越精緻,肥胖的比率也居高不下,且肥胖乃萬病之源、不少疾病都因體重過重而起,因此減重成了全民運動,想好好享受人生,就要先有健康的身體,大林慈濟醫院為了全民的健康開辦「健康享瘦體重控制班」,9週的時間9名學員一共減下46.6公斤,其中減重成績最好的林姓學員平均1週瘦1公斤。瘦得健康 飲食、運動不可少 大林慈濟醫院開辦「健康享瘦體重控制班」,共有9名學員報名參加,學員們在9週的課程中,學習如何健康飲食、運動等正確的減重觀念,總計減掉46.6公斤,相當一個妙齡女子的體重;其中一位林姓學員,9週少了9.1公斤,BMI值少掉3.48,成為減重班成績最好的學員,他分享自己的減重經驗,表示主要是靠肌肉訓練、利用運動來提高新陳代謝率,因為自己忙起工作來、常會三餐不正常,因此覺得運動相當重要,參加減重班期間至少走了50公里路,他說瘦下來的感覺真好,明年還打算報名參加。肥胖除了讓人缺乏自信心,還會讓健康亮起紅燈,因此為了幫助肥胖眾找回健康,特別舉辦「健康享瘦體重控制班」,透過醫師和專家的幫助,如家醫科、復健科、物理治療師、營養師和有氧運動老師們提供營養衛教、飲食控制、有氧運動、體適能等方式,讓民眾瘦得健康無負擔;營養治療科技術主任黃金環表示,減重者的飲食原則,除了三餐正常、避免消夜,高油、高糖、高鹽、高熱量等食物該減少外,還需要多攝取高纖維食物和多喝水,飲食控制和適當運動才是健康減重的不二法門。貫徹正確飲食習慣 復胖不再來營養師也呼籲,減重班的學員們不僅落實營養師提醒的飲食原則,更要遵守專為個人設計的飲食份量,並將它養成日常飲食的習慣,不能因課程結束就恢復之前的飲食行為,而增加復胖的機會。

「減肥」吃對時間 事半功倍

「減肥」吃對時間 事半功倍#肥胖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編譯)俗話說早餐要吃的好、中午吃的飽、晚餐盡量吃的少,這才是比較健康的飲食方式,對於減重者來說,為了減少熱量的攝取,他們也有一套對於飲食的標準:如早餐可以吃得像國王、午餐只能像公主,晚餐就要吃得像乞丐,現在科學家也驗證了這個準則,透過飲食時間的差異,減重效果大不同。對照實驗 早餐吃越多越瘦以色列台拉維夫大學(Tel Aviv University)的研究指出,首先針對93位肥胖女性隨機分為兩組,分別是早餐組和晚餐組,食物總熱量一天不超過1400卡,進行12週的觀察,早餐組飲食方式:早餐攝入700卡、午餐500卡、晚餐200卡;而晚餐組則是相反,早餐200卡、午餐500卡、晚餐700卡,且早晚餐是供給相同的食物,來做對照實驗。結果發現,早餐組產生的生長素和誘發食慾的荷爾蒙有明顯減少的傾向,科學家解釋,這不只是所攝入食物的影響,也和我們何時吃下食物有重大的關係,這將對我們的健康產生影響;結果的差異是因為人體新陳代謝-生理周期的影響,肥胖期刊(journal Obesity)指出,適當的飲食時間能有效控制體重和培養健康的生活習慣。相同食物不同時間吃 瘦身成效不同台拉維夫大學教授丹尼拉‧傑庫包維茲(Daniela Jakubowicz)表示,一天所食的食物和在何時飲食都會影響身體消化、處理食物的方式,因此早餐組的成員在實驗結束後體重平均減少17.8磅、腰圍少了3吋,而對照組(晚餐組)僅減少7.3磅、腰圍小1.4吋,顯示出就算每天攝入的食物相同,不同時間吃下這些食物,影響身體的結果也不一樣。飲食的時間正確連帶影響調節飢餓的荷爾蒙,早餐組(相對晚餐組)有明顯較低的甜點欲望,且胰島素、葡萄糖和三酸甘油脂的指數也較低,減少了罹患心臟病、糖尿病、高血壓、高膽固醇的風險。

不想當胖爸爸 就別放任你的腰圍!

不想當胖爸爸 就別放任你的腰圍!#肥胖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明日就是父親節了,但現在大環境不景氣,父親為家中經濟支柱、需要負責家庭的開銷費用,為了工作常常三餐不正常、熬夜加班、喝酒應酬等等,這樣長期下來慢慢地體重增加了、褲子也穿不下了,這其實是一種慢性的健康傷害。依據衛生福利部公布的101年男性十大主要死因分別為:(1)惡性腫瘤 (2)心臟疾病(高血壓性疾病除外) (3)腦血管疾病 (4)肺炎 (5)事故傷害 (6)慢性下呼吸道疾病 (7)糖尿病 (8)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9)高血壓性疾病  (10)自殺。這十項中至少有六項是因為「肥胖」直接或是間接造成的,尤其是近年來快速增加的結、直腸和肛門癌更是與飲食和肥胖息息相關;另外腰圍過粗引起的代謝症候群也會直接造成高血壓、糖尿病和多項心血管疾病,肥胖真的不能小覷!台灣肥胖醫學會醫師方銀漢指出,跟女性比起來,其實男性患者是比較不在乎體重上升或是腰圍增加的,通常他們會來看減重門診大多是因為身體健康出現了警訊:像是健檢報告有異常、走路爬樓梯會喘、骨頭關節負荷不了產生疼痛、甚至是性功能障礙等等,而到了這種程度,其實或多或少地對身體健康已經產生了不良影響!所以奉勸各位男性朋友們,在辛苦打拼之餘,也要多注意自己的體重和腰圍,保持BMI不要超過24、腰圍不要超過90公分(35.5吋)。

「胖」萬病之源 三高找上你?

「胖」萬病之源 三高找上你?#肥胖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採訪報導)糖尿病是常見的慢性疾病,其中又以第2型糖尿病的患者居多,約占98%的比例,其中5成患者體重過重,因此除了先天自體免疫問題使得胰臟細胞無法自行分泌胰島素的病患外,糖尿病大多是後天因素造成,肥胖乃是關鍵的危險因子,因此醫師建議控制體重是預防糖尿病的關鍵所在。5成糖尿病患者 體重過重、肥胖萬芳醫院新陳代謝科醫師簡友梅表示,台灣有5成以上的糖尿病患者為體重過重或肥胖的情形,且肥胖和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糖尿病)等「三高」疾病密不可分,因此控制體重和改變生活形態可以預防日後糖尿病的發生,民眾日常飲食需均衡、多吃高纖、少吃油炸食物、少喝酒、少抽煙,至少維持每週3次以上的運動習慣,就能降低被文明病找上的機率。簡友梅醫師說明,糖尿病大多和遺傳、身形、體重有關,初期症狀有時並不明顯,糖尿病患者雖短時間內不會致死,但無法根治、患者僅能靠藥物控制,且併發的多種病變也不容小覷;糖尿病可能引發大、小血管病變,小血管出血可能導致視網膜剝離、嚴重者可能失明,大血管如冠狀動脈、腦血管和周邊動脈也有可能因為糖尿病而硬化阻塞,導致腦中風、心肌梗塞,甚至腎臟發生病變,恐有洗腎的危機。控制體重、避免過胖 預防和治療糖尿病的關鍵因此為了遠離糖尿病和相關併發症的威脅,做好預防保健為首要條件,民眾應避免體重過重、遠離危險因子如煙、酒和高熱量食物等,並規律運動和定期健康檢查,才能早期發現、早期控制與治療;研究也顯示,糖尿病患者能透過控制熱量、血糖,讓糖尿病獲得控制,血糖若穩定、控制得當,也能減少併發症發生的機率。 

胖子!受言語攻擊的肥胖者將更易發胖

胖子!受言語攻擊的肥胖者將更易發胖#肥胖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嘿!胖子!嗨!胖子,你今天過的怎麼樣?」,你曾經為了想刺激別人減肥,而使盡各種言語譏諷的方式,來稱別人胖,試著想要使他人變瘦嗎?但是這樣的激將法恐怕會招來反效果,如果被譏諷的對象,又是自己的另一半的話,可要快點停止這種行為!因為根據美國的研究,被嘲諷的對象恐怕會比一般人更容易發胖。被言語攻擊的肥胖者 更容易發胖根據洛杉磯時報報導,這項研究是佛羅里達州立大學醫藥學院,由2006年到2011年參與全美健康與退休研究的受訪者中,找出逾6000人,了解一般肥胖者,與受盡肥胖言語攻擊的肥胖者的差異。研究結果顯示,被肥胖言語攻擊得體無完膚的受訪者,比一般肥胖者高出2.5倍的機率,更容易發胖!至於為什麼被言語嘲諷的這些人為什麼會較容易發胖,研究指出,可能是肥胖者對於言語攻擊及歧視產生的沮喪而導致的身體反應。

吃多一點才能長大?我國小胖子越來越多

吃多一點才能長大?我國小胖子越來越多#肥胖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隨著國人飲食逐漸西化,吃到飽餐廳一間又一間的開,使得許多到了老年時才會罹患的病症,年輕時就已經出現。而日前,就有一名高一青年,因為平日飲食沒有控制,高油高糖等食物日日下肚之下,國二時就已被驗出有糖尿病的情形,但自己和家人卻不以為意,沒想到兩年後糖尿病竟併發雙眼中風,治療後一眼失明一眼則已弱勢。高油高糖加上傳統觀念 小胖子越來越多!我國孩童,因為飲食越來越偏向高熱量食物,且家長愛子心切,想說孩子就應該多吃點才能長的好,沒想到飲食西化之下,加上家長固有的傳統觀念,造就我國小胖子一天比一天還要多,到了自己的小孩小小年紀就被驗出高血壓、糖尿病時,才恍然大悟,不能再給孩子大吃大喝了!對此,台灣兒童糖尿病關懷協會理事長羅福松表示,他就曾經收治過一名高一青年,到診時孩子的體重達到了八十六公斤,因雙眼視力模糊而前去就醫,經過檢驗後發現,他的血糖值已飆到了三百多,幾乎是一般人的三倍以上,研判是糖尿病併發雙眼中風,等到治療時,這名青年雙眼視力已經無力挽回!及早注意飲食 防止糖尿病上身而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游能俊也呼籲,台灣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民眾高達一百四十萬人,而現代的孩子因為高油高糖的食物每天下肚,導致糖尿病罹患年齡層逐漸下降更早發病。提醒民眾應該及早注意飲食控制,尤其家族就有糖尿病史的人,更應該多加關注此項問題。

上班族飲食拉警報!你是肥胖一族嗎?

上班族飲食拉警報!你是肥胖一族嗎?#肥胖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上班族飲食拉警報!根據台灣肥胖醫學會的調查把上班肥胖族分為四大類,分別為「素食油油族」、「肉食暴龍族」、「甜食狂熱族」、「澱粉過剩族」,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素食油油族,一般民眾吃素本求身體健康,但因為素食多半含有多種加工食品,以及高油量煎炒使得吃素也未必對身體帶來健康!吃素未必健康!吃多還可能發胖台灣肥胖醫學會秘書長林文元指出,不少人以為多吃素食有益健康,且常誤以素食的食材和料理都很清淡,但如果吃的大多是加工類素食,且烹調方式偏油,吃素也容易導致肥胖。調查就發現,高達四成素食偏好者體內堆積過量脂肪,BMI值超標。上班族有一半以上 容易嘴饞而其他上班族的飲食,則可能因為吃下午茶習慣導致肥胖,104人力銀行的調查顯示,近半以上的上班族有吃下午茶的習慣,不是合購訂飲料,就是團購食物大家共享,一周上班五天,就有兩天半會揪團訂購,另外,還有近六成的上班族有吃消夜的習慣。對此,林文元提醒上班族,上班族偏好高澱粉、高油脂跟高糖分食物,用餐時又習慣搭配含糖飲料,是容易肥胖主因,他說,只要身體累積7700大卡熱量,就會增加1公斤脂肪,如果又不愛運動,就更容易導致腹部肥胖。也呼籲辛苦的上班族們,別因為上班壓力大,養成吃零食紓壓的習慣,以免體重不斷升高,壞了健康!

適量運動償「氧債」 運動量公式報你知

適量運動償「氧債」 運動量公式報你知#肥胖

(優活健康網記者顏賽芬/採訪報導)瘦身一族對每天攝取多少熱量斤斤計較,但要瘦得健康,除了飲食適量之外,也要做到運動適量才能瘦得有精神。到底多少的運動量才是「適量運動」呢?中華民國肥胖研究學會提供一個算式,利用最大心跳率(MHR)計算出最適合你的運動強度。根據MHR 算出最適運動量最大心跳數MHR=220-年齡,例如30歲的上班族,最大心跳數為190。運動強度反應在心跳次數上,從事低強度運動時,心跳數是最大心跳數的50%-65%,中強度運動的心跳數為65%-80%,高強度運動的心跳數則為80%-85%。身體欠「氧債」 睡眠運動能補足許多人因為工作疲勞已沒體力運動,認為多休息才能消除疲勞。復健科醫師陳易進指出,現代人長坐一整天,身體都沒運動,欠下很多「氧債」。除了睡眠可以償還氧債之外,每天運動可能幫身體充飽氧氣。也就是說,運動可以消除缺氧造成的工作疲勞。陳易進醫師建議,一般民眾每天運動可挑選中強度的運動,效果最佳。中華民國肥胖研究學會推動「吃動樂平衡」活動,推出健康外食菜單,跟著專業營養師建議點餐,讓你即使吃燒烤、火鍋,身體也不會有太大負擔。有興趣的民眾可以參考「吃動樂平衡」手冊。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