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血友病患者因為擔心關節出血腫脹問題,多畏懼運動或較不積極進行肌肉訓練,醫師表示,目前世界血友病聯盟所推崇的預防性治療已經在台灣相當普及,能大幅預防關節出血和降低關節病變的風險,讓病友能更無壓享受生活。
許多病人歷經辛苦抗癌後,每天與血便奮戰。研究顯示,約2%-20%的癌症患者因接受過骨盆腔放射線治療後產生「放射線直腸炎」,短則1年內出現解血便,長則5年、10年,有人平均一個月輸血4袋,彷如惡夢連連。
「精準醫學」已是現代醫療目標,透過最新檢測儀器的發展與個人化數據判讀與治療,能大幅提高疾病治癒機率。致力於醫療創新與國際技術同步發展的童綜合醫院,再度與西門子醫療合作,不僅引進更高階設備,同步更捐贈高雄醫學大學,期望從教育扎根帶動服務民眾最佳醫療品質。
不到50歲的林小姐,因為自己的媽媽長年洗腎,經過健康檢查才得知家裡有「多囊腎」遺傳性疾病,家中5個兄弟姐妹竟4個有多囊腎問題,林小姐檢查後才發現自己竟已腎臟病第三期,甚至還因此不敢結婚怕遺傳到下一代。
現代人對保養已有相當成熟的觀念,同時也理解提早保養的重要性,但因為疫情關係民眾已習慣戴口罩,不少人也對臉部保養稍微懈怠,結果口罩解禁後驚覺法令紋、木偶紋、皮膚鬆弛、痘痘都現形!
醫美療程越來越進步,種類也相當多,究竟要怎樣選擇適合自己的療程?為什麼有些人做了很多療程,仍覺得肌膚不夠亮麗?醫師提醒,除了療程本身,術前的準備與術後照護是最大的關鍵。
甲狀腺癌常見於女性族群,20~60幾歲都有可能發病,主要徵兆像是脖子有腫塊、淋巴結腫大以及聲音沙啞。由於腫瘤長在頸部,只要透過檢查就很容易早期發現,因此甲狀腺癌最重要的課題,是透過合適的治療方式找到根治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