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

敏感兒失眠不安 中藥調理安神紓壓

敏感兒失眠不安 中藥調理安神紓壓#中醫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大班女童出現失眠症狀,且經常坐立不安、磨牙、摳手、拔眼睫毛、易生氣、害怕及愛哭,爸媽擔心不已。後來至中醫尋求輔助治療,中醫問診評估家庭狀況、學校狀況、家族病史及管教方式等,給予孩子增加安全感的中藥,如柴胡、鉤藤、百合、合歡皮、茯神等藥物,並請家長加強關愛孩子。1個月後症狀大幅改善,也讓家長安心許多。課業繁重、家長情緒不穩 都可能讓敏感的孩子不安台大醫院新竹分院中醫科主任黃雪雅表示,中醫診治會同時評估身體與心理狀態,兒童認知發育進展,與中醫理論的心、腎相關;情緒、動作、專注力及睡眠則與中醫理論肝、心相關,再考慮兒童腸胃及免疫問題就可以處理許多兒童問題。一般來說,兒童腎氣尚未充實,老年人腎氣逐漸衰退,這2類病患非常適合以中醫藥來治療疾病或處理症狀,可以避免一般藥物副作用或體質敏感帶來不適。門診常見許多兒童有失眠、坐立不安、磨牙、夢遊、妥瑞氏症、偏頭痛、恍神、不明原因咳嗽,甚至摳手、咬指甲、拔頭髮等較嚴重症狀,都可能與壓力有關。無論是課業過度繁重、家長情緒不穩定或進入新環境等,都可能對敏感的孩子造成壓力與不安。利用安定緊張、憤怒、焦慮等中藥調理中醫可利用一些藥物來協助孩子,像是安定緊張心情的炙甘草、浮小麥;降低憤怒負面情緒的柴胡、薄荷、鬱金;減緩不明焦慮急躁感的鉤藤、百合、柴胡;改善多夢、夢遊或磨牙的龍骨、牡蠣、蓮子等。都是透過大自然藥物調整身體,啟動人體自癒能力,讓身心恢復平衡狀態,許多症狀也因而改善。在門診中常看到疲於奔命的不安孩子及焦躁爸媽。黃雪雅主任提醒家長,當孩子生病時,不該只看到「病」,而忘了「愛」,小孩的自癒能力是很強大的,如果能更溫和且全面性照護孩子,孩子及家人身心都能變得更健康。

副乳免煩惱!刺激胸部經絡來改善

副乳免煩惱!刺激胸部經絡來改善#中醫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很多女生都以為過了青春期,胸部就不會再長大了,事實上並非如此喔。也可以藉由刺激經絡的方式,使罩杯升級!胸部這裡的經絡包括手厥陰心包經、足陽明胃經、足太陰脾經、足少陰腎經、足厥陰肝經等,可以採順時鐘方向用手繞著胸部輕按,刺激所有經絡,若是有副乳煩惱的女生,也可以藉由輕按的方式,促進局部循環,改善身材。改造部位|胸部排毒經絡|手厥陰心包經、足陽明胃經、足太陰脾經、足少陰腎經、足厥陰肝經拍打方向|由內往外輕按胸部周圍美容穴位|膻中穴、乳根穴、膺窗穴1.倒 10 元硬幣大小份量的精油按摩油於手掌上,均勻塗抹於胸部周圍。2.雙手四指併攏,由內往外繞圈輕按,刺激所有經絡。3.以手按壓膻中穴、乳根穴、 膺窗穴各1分鐘,促進局部循環。(本文摘自/拍拍瘦:跟著美女中醫這樣做淋巴排毐.消除水腫.局部塑身.擊退橘皮/幸福文化)

常肩頸痠痛?4步驟舒緩「電腦肩」

常肩頸痠痛?4步驟舒緩「電腦肩」#中醫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所謂的「電腦肩」就是長期固定在同一個姿勢用電腦,且雙手懸空,肩膀一直處於不當提起的狀態,而且只要稍微扭動脖子,就會聽到喀喀聲,基本上只要沒有定時轉換姿勢,就會造成肩膀乳酸堆積,嚴重者甚至會伴隨著頭痛、腰痠背痛等毛病,不可輕忽,建議可以刺激重點穴位,並且定時放鬆肩頸,舒緩疲勞症狀。改造部位|肩膀拍打方向|單點穴位刺激保健穴位|風池穴、肩井穴、天髎穴1.倒10元硬幣大小份量的精油按摩油於手掌上,均勻塗抹於兩側肩膀。2.以魔法拍拍棒從風池穴到肩井穴輕拍1分鐘;再換另一側。3.以魔法拍拍棒輕拍雙肩的肩井穴各1分鐘。4.以魔法拍拍棒輕拍雙肩的天髎穴1分鐘。(本文摘自/拍拍瘦:跟著美女中醫這樣做淋巴排毐.消除水腫.局部塑身.擊退橘皮/幸福文化)

想好好瘦身 先找出妳的肥胖體質!

想好好瘦身 先找出妳的肥胖體質!#中醫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夏天來臨前想要好好瘦身,必須先找出自己的肥胖體質,才能根據相對應的經絡來拍打,讓姊姊妹妹們都能告別肥胖,讓身體更輕盈!氣球型胖妹妹煩躁.胸悶.口乾.口苦.暴躁.憂鬱-肝鬱型肥胖特徵:水桶腰、上半身肥厚、腹部大、虎背熊腰肝鬱型的肥胖者只要一遇到壓力就會感到煩躁、胸悶,就會靠大吃大喝做為紓解壓力的管道,因此體型主要會明顯是中廣肥胖,而且容易隨著情緒出現忽胖忽瘦的情形,像是氣球一樣伸縮自如,平時容易出現肝鬱的症狀,像是容易煩躁、胸悶、口乾、口苦等,脾氣較暴躁或憂鬱,很難控制情緒,夜間容易失眠。常見於繁忙、壓力大的上班族身上,或是大老闆、業務,或需要輪班的工程師等。-減重處方籤這類型的人若想瘦身,則必須同時調整足厥陰肝經與足少陽膽經,因為中醫認為這兩條經絡相互連結,在生理和病理上有相當密切的關係。飲食上首要均衡且清淡,可多吃含B 群和高纖的蔬果,如糙米、燕麥、小麥、深綠色蔬菜等,感到情緒暴躁時可以補充一些鈣質含量高的牛奶、豆漿等以穩定情緒。青蛙型胖妹妹腹部鬆軟.四肢纖細.臀部贅肉多-氣血虛弱型肥胖特徵:疲倦、貧血、腹部突出、代謝異常這類型的人食慾大多正常,四肢也算纖細,但小腹卻鬆軟且突出、臀部贅肉也相當多,只要稍微穿上貼身一點的衣物,就容易被發現肥胖部位,看起來就像青蛙一樣,肥胖主因大多是因為年輕時過度節食、生活作息不規律,導致身體代謝機能下降,因此氣血變得越來越虛,當血液運送出現紊亂情形時,所吸收的營養物質就無法運送到各個內臟與組織,體內多餘的物質也會在原處囤積,引起肥胖。減重處方籤建議這類型的肥胖者應該改善氣血循環,可以從拍打足太陰脾經、足陽明胃經下手,提高腸胃消化功能,平時也可多補充補血食物,恢復體內元氣,使身體代謝機能恢復正常,將體內不必要的物質排出,才能順利減肥。要注意的是,千萬不可以依靠節食方式減肥,因為體內血液含量本來就少,若是再少吃,就容易出現頭暈目眩的症狀,反而使身體更虛弱。西洋梨型胖妹妹皮膚白.水腫.懶洋洋-脾虛濕寒型肥胖特徵:虛胖、水腫、下半身肉肉的這類型的人屬於虛胖型,他們並非真的肥胖,但卻最需要接受體質調理,特徵包括肌肉摸起來鬆軟、皮膚白、水腫、糞便軟稀,早起眼睛容易浮腫,平時看起來懶洋洋、精神倦怠、沒有活力。辦公室久坐的人最容易是這類型,典型的肉肉族,尤其是下半身尤其容易水腫,看起來有點像是西洋梨的身形。-減重處方籤這類型的人通常嗜吃生冷食物,像是生魚片,因此腸胃功能不佳,脾臟也較虛弱。基本上脾與水分代謝功能有關,若是長期吃生冷食物、加上久坐少動,新陳代謝速度就會下降,導致水腫,若是想瘦身就必須從足太陰脾經下手。多多運動、吃少一點,尤其要戒吃甜食和生冷食物,才是這類型胖妹妹的瘦身之道。(本文摘自/拍拍瘦:跟著美女中醫這樣做淋巴排毐.消除水腫.局部塑身.擊退橘皮/幸福文化)

輕按腹部4穴位 改善便祕、消水腫

輕按腹部4穴位 改善便祕、消水腫#中醫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不少上班族都因為久坐又缺乏運動,長期下來肚子就累積了一層厚厚的脂肪,想要瘦小腹就要從任脈、足少陰腎經、足太陰脾經、足陽明胃經下手,只是腹部因為裡面內臟多,不適合使用魔法拍拍棒,我還是建議大家使用手指或是手掌去按壓,以順時鐘方式輕輕拍打腹部,刺激經絡,同時可以搭配精油或按摩油,使皮膚吸收天然植物精華,達到瘦小腹、幫助排便的效果。改造部位|腹部排毒經絡|任脈、足少陰腎經、足太陰脾經、足陽明胃經拍打方向|順時針輕按肚臍周圍美容穴位|水分穴、天樞穴、大橫穴、關元穴1.倒 10 元硬幣大小份量的精油按摩油於手掌上,均勻塗抹於腹部。2.以四指靠攏,用順時鐘方向,繞著肚臍輕以圓弧狀按摩,刺激肚臍旁所有經 絡。3.以手指指腹輕壓水分穴、 天樞穴、大橫穴、關元穴各1分鐘,促進局部循環。激瘦!瘦身穴位加強版-水分穴水分穴位於肚臍上面1寸處,一個大拇指寬,也就是一橫指寬的地方。水分穴顧名思義與水分代謝有關,經常按摩此穴位可以幫助排除多餘水分、消除腹部腫脹、改善腸胃炎。-天樞穴天樞穴分別位於肚臍兩側2寸處,也就是三根手指頭的地方。可以改善腹痛、 腹脹、便祕、腹瀉、水腫的問題,進而促進腸胃蠕動,達到加速脂肪代謝的效果。-大橫穴大橫穴分別位於肚臍兩旁4寸處,大約是五根手指頭的地方。大橫穴可以溫潤腹部,並能促進腸胃蠕動,改善便祕問題。-關元穴關元穴位於肚臍下方3寸處,也就是四根橫指的地方。關元穴可以改善內分泌失調、腹瀉、頻尿的問題,並加強腹部血液循環、延緩老化。(本文摘自/拍拍瘦:跟著美女中醫這樣做淋巴排毐.消除水腫.局部塑身.擊退橘皮/幸福文化)

夏季乾咳分2種 中醫食療有妙方

夏季乾咳分2種 中醫食療有妙方#中醫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連日高溫,在夏天頻繁的進出冷氣房的情況之下,許多民眾紛紛出現感冒的症狀,中醫診所台北院區許中嚴院長表示,最近短短一週內,門診中便陸續出現許多典型燥咳(乾咳)患者,其中包含七旬長者、更年期婦女、未成年幼童等多年齡層,這些患者皆因長時間處於空調環境而感冒,雖然感冒後大部分症狀都已解除,但卻咳不停,且症狀已持續數週仍未緩解,咳嗽時略感咽癢,有時會咳到引起支氣管痙攣性的收縮,產生無法克制的咳嗽,甚至會有胸痛、胸悶,感覺臟腑器官都要咳出來了,予以中藥治療後,約一週即有明顯的改善。你是乾咳或濕咳?治療乾咳以調理肺、胃為治療重點許中嚴院長指出,治療咳嗽要先區分咳嗽的類型,基本上可從乾咳(痰少)或濕咳(痰多)進行分辨,有痰牽制到支氣管發炎,痰多表示濕多,所以在呼吸道大量分泌,若有黃痰則表示感染的部分持續進行,需針對感染治療。許中嚴中醫師提到,中醫治療乾咳,可區分為外感溫燥與外感涼燥,但是上述案例之門診患者都已咳嗽數週,且服用數次西藥仍無法緩解,多由外感轉為內傷,在中醫用藥上以麥門冬湯加杏仁、厚朴為主。麥門冬湯包含了大劑量的麥門冬以及半夏、人參、大棗、梗米、甘草,可滋養肺胃,快速改善中上焦的乾燥問題;半夏的降逆止嘔,可以減緩咳不停的胃逆感;而因咳嗽已持續數週,故以人參補氣;杏仁、厚朴則是止咳開胸的常用藥,如果真的沒感覺到痰,可以再加上貝母,潤燥止咳的效果更好。自製川貝止咳膏、蜂蜜水 簡單食療緩解乾咳許中嚴院長也提到,以川貝母和水梨一起蒸熟吃來食療咳嗽,針對的就是乾咳,水梨正是處理入秋溫燥的水果,若無水梨,也可以用川貝蒸煮過後再加蜂蜜,這也是川貝枇杷膏之基本組成;或用蜂蜜1和水10的比例沖泡蜂蜜水來飲用,也是緩解乾咳的方式之一。預防之道:勤補水、搭配穴位按摩許中嚴中醫師進一步說明,因現代的空調設備普及化,導致燥症容易提前出現,若需長時間在冷氣房,應適當補充水分,也可考慮搭配有補氣、運氣作用的合谷穴按摩,可達到一定的止咳效果。最後許中嚴中醫師也特別提醒,造成慢性咳嗽的原因,可能還有鼻涕倒流、氣喘、胃酸逆流、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症、其他慢性呼吸道感染、肺腫瘤等等,當有咳嗽超過數週未緩解,請立即尋求醫師診斷與建議,再做自我保健!(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治療癌症不適 中醫穴道、食療可緩解

治療癌症不適 中醫穴道、食療可緩解#中醫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癌症治療時,有時會出現食欲不振、睡眠障礙、口乾、便秘、拉肚子等副作用。腫瘤照顧需要多科團隊合作,除了醫師、護理師,還有腫瘤個管師、藥師、營養師、臨床心理師及社工專業人員等,藉由定期團隊會議依據各癌治療指引,訂定出適合的治療計畫後,再開始進行診療,治療後還應提供完善的追蹤服務。按壓消化道及神經系統有關穴道 緩解不適大林慈濟醫院中醫師喬韻文分享癌後中醫養生調治方法,教導病友們透過穴位按摩、養生食療,啟動自身的調節能力,緩解治療時身體的不適,增進身體的健康。與消化道有關的頰車穴、內關穴、中脘穴、足三里穴,以及與神經系統有關的百會穴、神門穴及太衝穴。病友們認真確認穴位,希望在有需要時可以派上用場。放療後口乾 可選擇食用水梨牛奶、烏梅湯養生食療則推薦四神湯,以茯苓、山藥、芡實及蓮子各一兩煮湯,沒有禁忌症,適合病友用來補腸胃的功能。水梨牛奶適合放療後口乾的病人食用,但脾胃虛寒或有乳糖不耐症者不合適,若是脾胃寒的病人,可以用水梨煮薑取代。百合蓮子湯對於睡眠不好、心煩氣燥者有幫助。以烏梅、陳皮、白糖煮成的烏梅湯,對於放療後口乾的病人,能刺激唾液的分泌,但感冒咳嗽、胸悶、腸胃炎者不宜。養津茶是以麥冬10g、玉竹10g、枸杞8g、薄荷3葉煮水喝,可以補津液,改善口乾的症狀,但脾胃虛寒者要少喝。癌症癒後 減少糖份攝取、多吃蔬果大林慈濟醫院腫瘤中心營養師凃宜辰提醒,癌症癒後營養,建議病友們減少「糖」的攝取,避免含糖飲料、蛋糕等,多吃蔬果,增加植化素的攝取,多喝水、規律的運動、控制理想體重、不熬夜,「營養、保養、修養」,降低復發率。

外觀瘦仍潛藏脂肪肝!中醫調理有撇步

外觀瘦仍潛藏脂肪肝!中醫調理有撇步#中醫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採訪報導)平時身體沒有明顯不舒服,做健康檢查後卻發現竟然有脂肪肝!脂肪肝沒有特定的治療藥物,多由生活習慣、體重控制達到調整與改善。如果想要透過中醫來調理身體更健康,要從何處著手呢?體態纖細體脂肪率卻高 同樣有脂肪肝危機奇美醫院中醫部醫師鄒曉玲表示,脂肪肝就是肝臟囤積了許多脂肪,「肥胖」是最常見的原因,往往來自於飲食及生活習慣不良,攝取過多精緻油膩食物;另外體態纖細但平時不運動的人也要注意,有些人雖然外觀沒有過胖但體脂肪比率高,同樣身陷脂肪肝危機,卻渾然不知,因為罹患脂肪肝不會有明顯的症狀表現,通常只是容易疲勞或腹部悶脹感而已。以中醫觀點而言,脂肪肝患者飲食應清淡而均衡,山楂具有消積化滯、活血化瘀功效,在飲食中添加也有幫助。若以中藥治療,脂肪肝調理將從疏肝理氣兼以活血化瘀、去濕化痰的藥物為主要方向。飲食、運動方面齊改善 揮別脂肪肝建議飲食以清淡為上,避免烤、炸等油膩食物,油脂含量非常高的精緻糕點、餅乾也要少吃;養成規律的運動習慣很重要,不僅活絡全身氣血,還能幫助降低身體的體脂肪率,更能適當紓解壓力。鄒曉玲醫師特別提醒,同為脂肪肝患者,每位病人形成原因、體質不盡相同,建議透過醫師專業診斷,給予適當的處方。注意飲食及運動並且適當舒壓,才是正確的脂肪肝預防及調理之道。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