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篩檢服務

推動公職公衛師制度,健全健康治理體系

推動公職公衛師制度,健全健康治理體系#篩檢服務

作者/翁瑞宏 台北市公共衛生師理事長 中山醫學大學 公衛系教授 蔡秉兼/台北市公共衛生師理事   桃園壽山高中 健康與護理教師 今年適逢《公共衛生師法》通過五週年,回顧其立法初衷,正是為因應人口高齡化、慢性病負擔、健康不平等、新興傳染病,以及氣候變遷帶來的環境健康風險等挑戰。隨著這些問題日益嚴峻,民間機構、地方政府與學術界紛紛呼籲,應讓公衛師發揮專業,積極參與健康治理。如今正是推動「公職公衛師制度」、補足制度缺口的關鍵時刻。 更值得重視的是,台灣多年來積極爭取參與世界衛生組織,強調自身公衛能力與國際貢獻 然而,國內至今尚未建構完善的公職公衛師制度,使公衛專業人員無法制度性參與政府決策與實務工作。此一內外落差,不僅削弱我國對外爭取的說服力,也限制健康治理體系的整體效能。若要真正與國際接軌,必須正視此制度性斷裂,儘速補足公部門缺乏專業公衛師的關鍵環節。 公衛師制度的建立,是我國公衛專業發展的重要里程碑。該制度明確界定公衛師於環境健康、疫病防治、健康促進與食品安全等領域的職責,體現出台灣朝向現代化健康治理的制度設計。然而,現行政府體系仍無對應職系與職稱,使取得證照的專業人才能投入卻無定位,有能力卻無法充分發揮。借鏡公職社工師制度,儘速設立「公職公衛師」職系與職稱,賦予法定地位,健全專業人力結構,勢在必行。 面對人口老化、慢性病盛行、新興傳染病風險、食品安全與環境健康衝擊,現行政府公部門的人力配置與職責分工已難以有效因應這些複雜多元的挑戰。若要提升健康治理的專業性與韌性,補足體制中缺乏公衛師的環節已刻不容緩。設置公職公衛師,不僅是補足人力,更是推動健康治理體系結構性改革的關鍵。公衛師將成為除衛生行政與衛生技術外的「第三支柱」,專責政策研究、風險評估、健康倡導與跨部門整合,全面提升政府應變與治理能力。 在中央層級,公衛師可支援部會政策規劃、數據分析與跨部會協作,強化疾病防治、慢性病管理、新興傳染病防疫、食品風險評估、長照與健保制度等領域的科學性與整合力,補強現有職系功能,並強化決策與執行的連結。在地方層級,公衛師則能深入社區,積極投入健康促進、疫病防治、食品查核與篩檢服務,強化地方執行能量,推動社區為基礎的整合型照護模式。 目前公部門由衛生行政與衛生技術職系承擔健康任務,但其訓練內容未必涵蓋公衛核心能力,如健康促進、社區動員、跨部門整合與健康不平等介入等,仍需仰賴具系統性思維與倡導能力的公衛師。設立公職公衛師制度,正是彌補此結構性缺口的關鍵政策。雖然職稱、職等與進用方式尚需進一步規劃與協調,但仍可透過階段性試辦計畫建立制度雛型,並與人事行政及考選制度接軌,逐步實現兼具專業化與公平性的制度設計。 推動公職公衛師制度,是達成專業治理、永續發展與全民福祉的關鍵一步。唯有制度保障與專業力量並行,「健康台灣」才能從口號化為實踐。

破除錯誤愛滋篩檢觀念 衛生局:隨時都可篩檢

破除錯誤愛滋篩檢觀念 衛生局:隨時都可篩檢#篩檢服務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李玟瑾/綜合報導)前陣子舉辦的We-check愛滋篩檢活動讓不少民眾主動或是經由介紹至疾管署所指定愛滋檢查院所接受篩檢服務,但基隆市衛生局進行服務活動時發現,一般民眾普遍認為免費愛滋篩檢服務只有在特定的期間才進行服務,因此基隆市衛生局說明,只要民眾有發生感染高風險行為隨時都可以做篩檢,並不限定在特定期間才會提供愛滋篩檢服務。基隆市衛生局說明愛滋病毒不是感染特定族群,而是感染有高風險行為的人,例如,與多重、來路不明或靜脈毒癮者發生無套性行為以及共用針具。根據統計從事一次的危險性行為約有3%的機會感染愛滋病毒,共用針具的風險更是危險性行為的七倍,此外愛滋病毒有空窗期以致從感染人體到能夠被檢驗出來至少需要三個月的時間。建議三個月定期接受愛滋篩檢基隆市衛生局提醒不能避免從事感染高風險行為的人,每年只做一次的愛滋篩檢絕對是不夠的,建議每三個月定期接受愛滋篩檢,只要經過評估有感染風險的民眾,不管是採用匿名或是具名保密的方式,基隆市衛生局都可以免費提供愛滋篩檢暨諮詢服務。 

國人結腸罹癌5千人 四癌篩檢早療效果好

國人結腸罹癌5千人 四癌篩檢早療效果好#篩檢服務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李玟瑾/綜合報導)近年國人因罹患結腸、直腸和肛門癌症死亡人數共五千多人,而癌症病變只要早期發現、治療便可以遠離癌症威脅,因此,民眾應多加利用免費癌症篩檢服務,及早治療。101年國人因結腸、直腸和肛門癌死亡人數5,131人,大腸癌主要為腸內息肉變成惡性所造成,最近台灣劇場大師李國修也因罹患大腸癌第三期而病逝;乳癌死亡人數1,912人;口腔癌死亡人數2,566人,其實,癌症病變只要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都有非常好的治療效果。4癌篩檢 遠離癌症為了喚醒民眾對健康照護自我覺醒,遠離癌症威脅,基隆市衛生局結合社區醫療院所,提供民眾免費癌症篩檢服務,以達到守護自己健康為目的。4大癌症篩檢對象如下:1)30-69歲婦女每年定期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2)45-69歲婦女接受2年1次「乳房攝影檢查」 3)30歲以上吸菸或嚼檳榔民眾參加每二年一次「口腔黏膜檢查」4)50至74歲民眾參加每二年一次「糞便潛血反應檢查」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