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綜合醫院

毅力~口足畫家繪畫聯展開幕 8位口足畫家齊聚展現生命之美

毅力~口足畫家繪畫聯展開幕 8位口足畫家齊聚展現生命之美#童綜合醫院

 一般人進行繪畫創作已經非常不容易,而當失去雙手功能時,如何使用畫筆勾勒出美麗的畫作,更是實屬不易,也需要花費比正常人更多的時間與耐心,才能將創作呈現出來。童綜合醫院地下一樓轉角藝術空間這次展出「毅力~口足畫家繪畫聯展」,今天舉辦聯展開幕活動,展出謝坤山、陳世峰、童福財、林宥辰、廖瑞金、張家勳、曾啟雄、簡榮男等八位口足畫家共36幅作品,口足畫家們也帶著家人一同蒞臨參加聯展開幕典禮。 每位口足畫家都有其奮鬥的故事,而每一個故事都充滿了感人、向上的特別意義 例如代表致詞的謝坤山老師,16歲時因觸及高壓電導致雙手及右小腿截肢,右眼還失去視力,但克服困難以口代手,自學素描並後來拜入吳炫三老師門下習畫,秉持著「我從不看見自己失去的,我只珍惜我還擁有的」的理念向前邁進。陳世峰畫家在14歲時誤觸高壓電造成雙臂截肢,但不被低潮擊敗且樂觀以對,以「我還在呼吸,我還有一口氣在」信念支撐,他不僅畫得一口好畫,而且還會騎車、開車與浮潛。童福財畫家在年輕時因意外造成全身癱瘓,雖曾自暴自棄,但因緣際會因佛緣而有了「生命只是存在,但癱瘓也是存在,只要內心障礙去除,就一切海闊天空」的領悟,因此重拾少年時喜愛的畫筆,轉換成自力更生的口足畫家。 林宥辰畫家,在不到30歲的青壯年時,因工作關係遭受到意外高壓電電擊,經歷雙手截肢並瀕臨死亡的痛苦,但他不向困境低頭,從谷底人生從新再起,成為一名水墨畫口足畫家。廖瑞金畫家從小生長在育幼院,因腦膜炎造成雙手手指萎縮,但未被身體障礙打敗,用腳學習繪畫,並且還能打桌球、切菜、修水管等,自立自強的做好每一件事情。張家勳畫家,因受傷癱瘓重新接觸繪畫,在醫院志工的鼓勵下開始學習用嘴巴咬著畫筆創作,每天六小時的作畫雖然疲累卻也不斷進步,張家勳也表示「繪畫讓我重生,就算只有癱瘓的身體,但咬起筆的那一刻,我已經自由了」。 曾啟雄畫家,23歲因車禍造成脊椎損傷而癱瘓,因父親的支持與鼓勵而走出繪畫新人生,克服身體障礙而讓生命再度發光發亮,他也將堅持繼續揮灑其彩色人生。簡榮男畫家,19歲因意外導致全身癱瘓,曾因無法走出低潮而關在家中三年,但他決定走出逆境重新學習電腦相關知能,擁有一技之能可以工作賺錢之餘,接觸學習口足繪畫,雖然過程艱辛但不曾放棄,也希望能用積極樂觀的態度來鼓勵遇到困難的人們。 謝坤山老師代表這次聯展的口足畫家們致詞表示,口足畫家是一群身體嚴重殘障的藝術畫家,畫家們多因先天畸形、疾病或遭受意外重創而喪失雙手功能,進而以足或口持筆作畫。每一位口足畫家奮鬥的故事都是一篇感人的生命樂章,在畫布上揮灑出人生美麗的風景,深刻體會生命的真諦。每一幅作品可說得來不易,也希望大家對生命永不放棄的精神,能透過作品讓所有民眾都感受得到。 童綜合醫院吳肇鑫副院長指出,很感佩口足畫家們的毅力與耐力,才能讓我們能夠欣賞到每一幅美麗的作品,童醫院支持每一位藝術、設計、創意工作者,可以申請在轉角藝術空間發表自己的作品,讓到院的病人與民眾洗滌身心靈的疲憊。未來也將持續協助每位藝術家,將美的理念傳播到社會各個角落。這次「毅力~口足畫家繪畫聯展」將於3/2~5/1展出,歡迎大家都能到展覽專區欣賞每位畫作的創作。

守護健康、友善環境 童綜合醫院持續永續發展

守護健康、友善環境 童綜合醫院持續永續發展#童綜合醫院

童綜合醫院為實踐ESG並推動淨零排放,致力於追求永續發展,善盡企業社會責任。2024年1月9日由童綜合醫院童敏哲總院長、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董事長簡又新大使,在童綜合醫院各部門主管百人見證下,共同簽署「醫院永續發展倡議書」, 宣示童綜合醫院將持續推動、落實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有鑑於全球面臨來自社會、經濟與環境發展的各項威脅增長,童綜合醫院亦積極投入實現聯合國17項永續發展目標,朝向台灣2050淨零排放願景前進 童綜合醫院將健全機構治理,規劃永續發展中長期目標;並強化人力培育與職涯發展、致力聘僱與性別平等、推動職場健康促進、實踐社會關懷與服務、落實高齡友善健康照護、發展國際醫療合作等,發揮社會影響力,追求永續經營。另外也將定期盤查用電或碳排狀況,全面使用再生能源並制定相關策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與減緩氣候的影響,至少於2050年前達成碳中和,落實環境永續。 童綜合醫院不斷推動進行各項節能減碳措施,106年受「服務業ISO50001能源管理系統示範輔導成果發表會」表揚、110年參加「臺中市住商節電補助申請平台」申請獲台中市政府肯定、111年及112年獲經濟部審核通過「節能績效保證專案示範推廣補助計畫」及「服務業系統節能專案計畫」、112年響應「Earth Hour 關燈一小時」全球串聯公益節能減碳活動,以行動來力挺,實踐童醫院的永續經營企業社會責任、112年與中興大學森林系合作宣誓0.86公頃地種樹造林活動,以及112年獲頒「經濟部節能標竿銀獎」等。 簡又新大使肯定童綜合醫院多年來努力的變革,願意為環境與企業永續不斷精進策略,也在簽署儀式後進行「醫院的永續發展機會與挑戰」演講,分享如何在守護民眾健康同時,也能成為環境友善的醫院,與國際趨勢同步而行。 童敏哲總院長表示,童醫院除了提供專業醫療服務,也致力綠色醫療發展,實踐ESG理念,秉持環境永續精神,呼籲重視氣候變遷地球暖化議題,達成2050淨零減碳,並朝向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持續前進。

優活影音》寶寶抓被蓋口鼻AI秒提醒!嬰兒照護系統新突破,未來還能判讀哭聲讓父母不揪心

優活影音》寶寶抓被蓋口鼻AI秒提醒!嬰兒照護系統新突破,未來還能判讀哭聲讓父母不揪心#童綜合醫院

孩子是每個父母的寶貝,尤其是剛出生的嬰兒,因為無法用言語表達需求,在照顧上更要費更多心力。童綜合醫院與合盈光電合作推出「AI嬰兒照護系統」,不僅能以非接觸方式監測寶寶的生理狀態,同時更能細微觀測可能發生如被子遮蓋口鼻等警訊,透過科技進步,讓照顧嬰幼兒更有支援幫手。

跨越陸海空的醫者在醫療科技展 童醫提供醫療科技新知

跨越陸海空的醫者在醫療科技展 童醫提供醫療科技新知#童綜合醫院

串聯大健康產業完整生態鏈的台灣醫療科技展,自2017年起舉辦後,打造並強化了亞洲第一大健康產業平台,而童綜合醫院也連續五年參加這一場一年一度的盛會,展現童醫院醫療能量,並與其他醫療產業進行經驗交流分享,也希望提供到場參觀民眾更多醫療知識,一同掌握醫療趨勢。 全球醫療產業日新月異、不斷變革,台灣更是其中的重要一環 11/30(四)至12/3(日)在台北南港展覽館一館4樓展區N503a,童綜合醫院設置了「跨越陸海空的醫者」展區,攜手瑞鈦醫療器材公司、臺灣新吉美碩公司、合盈科技、寶捷新材料公司與圖靈證書。不僅設置了醫療知識相關趣味闖關關卡,讓參觀民眾能更認識空中轉送、急救處置、脊椎手術導航等,也舉辦一連串的講座活動,分享健康新知、醫療科技與健康醫院的推進等,與聆聽民眾與醫療同業交流討論多樣且專業的醫療議題。 11/30(四)上午11:00~12:00,由童綜合醫院吳肇鑫副院長率先進行「每分每秒守護您的寶貝」講座,將介紹與合盈光電合作研發的AI嬰兒照護系統,該系統結合AI運算技術,搭配近場雷達與RGB影像式之「非穿戴、非接觸、遠端與及時」偵測警示模式,專用於監測嬰兒呼吸、心率、體溫與環境溫度、睡眠行為偵測、翻身提醒。除此之外,也能監測嬰兒溢奶或嬰兒口鼻被異物(例如:毛巾或棉被)遮蓋,防止嬰兒因口鼻異物造成之意外,於睡眠期間追蹤並發現嬰兒異常狀況。使用在家庭中能使父母可以及時因應異常而採取行動,運用在醫院中則能輔助提升醫護人員照顧嬰兒的服務品質,進而協助減輕照護人員的工作負擔。 同日下午14:30~15:30則由童醫院資訊部蔡宏隆主任、圖靈證書杭孟澤技術長進行「醫療電子證書數位化,你知道多少?」分享醫院電子證書的現今與未來應用,電子證書如何導入醫療產業,從醫療人員受訓證明、醫院所開出的健康證明、病患就醫與診斷紀錄等,經由區塊鏈所具備去中心化、不可竄改的特性,實踐防偽、零造假,建構新的醫療數位化風潮,打造無紙化的永續社會。 12/1(五)上午11:00~12:00現場有童醫院急診部陳浩業醫師、護理部陳慈桑副主任進行「一童動手指 玩家變專家」介紹,因ACLS(高級心臟救命術),是第一線急重症醫護人員必須熟練與專精的急救訓練,對於一般民眾而言很陌生,童醫院護理部研發製作一款ACLS web game的APP,結合許多高級心臟救命術(ACLS)的情境而設計成互動遊戲,希望藉由遊戲操作提升醫療人員對急救流程的熟悉度,從容面對每個救命的時刻,並且讓參展民眾能夠透過遊戲過程,了解ACLS急救流程與重要性。 下午14:30~15:30邀請國立中興大學柳婉郁教授進行「淨零排放與醫院ESG」講座,解說醫療產業面對全球淨零排放的浪潮,如何執行才能達到淨零目標,並且之後當溫室氣體減量的概念落實在醫院經營的各個面向時,淨零排放將會往永續經營發展,此時醫院關注的重點將不再僅限於溫室氣體排放,還需要將ESG的概念納入經營的理念中,妥善執行ESG可協助醫院降低經營上的風險、提高競爭力。 12/2(六)上午11:00~12:00將由童醫院高級健檢中心暨核子醫學科曾能泉主任說明「新世代分子影像及標靶治療」,分享看得到的攝護腺癌治療效果,讓民眾了解國際醫療新趨勢。新世代影像(Next Generation Imaging)的攝護腺癌正子造影,包含奧攝敏、及PSMA正子影像,原本應用在腫瘤復發偵測,現在已經推進到診斷分期及療效評估,特別是用全身的影像精準的評估治療效果,稱作影像導引治療(Theranostics),利用PSMA結合癌細胞,並利用放射出的貝他粒子波壞癌細胞,引領癌症治療進入新的境界。 下午14:30~15:30童醫院心臟外科郭家誠醫師將帶來「數位健康與智慧 終端的照護新模式」分享,為了促使醫療能從醫院內走向醫院外的數位健康社區計畫,童醫院與鴻海集團進行遠端居家照護模式合作,心臟血管外科也結合鴻海發展Co-doctor AI 遠端ECG實時監控,使患者返家仍能接受醫院照護,達成無牆化醫院的使命。Co-doctor AI可監測心電圖、血壓、血氧、血糖、尿酸、膽固醇,提供全方位的照護;患者可在家中將資料上傳至雲端,醫師便可實時了解患者返家後的情況,給予適切的藥物調整與醫療諮詢。 12/3(日)下午14:00~15:00由童醫院耳鼻喉科陳世偉主任分享「睡眠呼吸中止症知多少?」,長期罹患睡眠呼吸中止症會有中風、心律不整、高血壓、肥胖、白天嗜睡、情緒不穩等疾病找上門,甚至會有在睡夢中猝死的風險。因為以往檢查費時又麻煩,需要在睡眠中心或家中穿戴檢測裝置睡一晚來進行數據紀錄,往往讓很多病人卻步而錯失早期發現的時機。童醫院使用最新AI影像評估系統,由寶捷新材料公司與太暘科技首創結合醫學影像、流體力學與雲端運算,開發睡眠呼吸中止症評估軟體Soteria OPZ,僅需透過醫師利用電腦斷層(CT)、拍攝病患頸部的醫療影像,上傳至雲端,提供呼吸道窄縮評估分析可視化的資訊,協助醫師判斷適合病患的治療方式。 童綜合醫院不斷積極推動智慧醫療的導入,運用AI技術來提供就醫民眾更精準的治療與照護,優化整體醫療服務過程與品質;11/30~12/3在南港台灣醫療科技展4樓N503a展區,童醫院現場提供更多醫療與健康結合的科技新知。

達文西創新應用在口腔癌 著名醫學期刊全球首篇發表

達文西創新應用在口腔癌 著名醫學期刊全球首篇發表#童綜合醫院

台灣口腔癌發生率是世界最高的國家,其中男性的罹患率遠大於女性。童綜合醫院蔡青劭副院長專精於頭頸癌的手術治療與研究,更在著名的SCI醫學期刊Cancers發表全球首篇關於達文西應用在口腔癌的論文,比較了傳統手術與達文西手術兩者預後的存活率,藉由研究成果的發表,不僅讓台灣醫療成就再度躍上國際,也促使更多從事醫療相關人員在臨床運用上更有其可參考依據。 童綜合醫院達文西機械手臂執行頭頸部手術已逾六百例,技術純熟;又以蔡青劭副院長至2013年開始進行達文西手術迄今,10年來已超越四百例,機械手臂手術技術更為專精。這次醫學研究論文是以2017/1~2021/10近5年的口腔癌患者為數值,比較使用傳統手術與達文西手術的成效,並且兩種手術的個案數皆為72例,為求更加精準,蔡青劭副院長還用以相同性別、相同年齡並相同癌症期別來比較,大大提升了互比下的公正性。 童綜合醫院蔡青劭副院長表示,台灣口腔癌30年來發生率及死亡率年年上升 但以往治療方式並沒有重大改變,傳統手術只能將臉頰骨頭切開來清除口腔病灶,術後復原慢還影響了咬合、外觀等。童醫院自2013年開始進行達文西機械手臂經口手術,因擁有更清晰手術視野與更靈活的器械運用,讓腫瘤細胞能更精確的全部清除,比傳統手術降低了2/3死亡風險。 這次SCI醫學期刊Cancers上發表的全球首篇達文西應用在口腔癌的研究,不僅創新應用獲國際肯定,更證實了達文西口腔癌手術的3年存活率顯著高於傳統手術,並且癌細胞清除乾淨程度優於傳統手術,也大幅降低了手術風險並提高預後成效。 蔡青劭副院長強調,童綜合醫院為了提供民眾優質的醫療服務,一直致力於醫學研究與醫療人才的培育,也希望能將臨床上的經驗發表來促使更多醫療從業人員獲得資訊,幫助提升未來在臨床照護與決策的品質。

保腎健康責無膀貸 台中公益慢跑活動

保腎健康責無膀貸 台中公益慢跑活動#童綜合醫院

童綜合醫院連續三天舉辦TICS-2023泌尿科國際研討會活動,為了讓來參加研討會的國內外醫療專家學者舒展身心、促進健康,在台中市政府運動局的指導下,與童傳盛文教基金會共同舉辦了「TICS-保腎健康 責無膀貸 公益慢跑活動」,童綜合醫院的醫護同仁與家人們也踴躍報名,現場有約400人左右一起在梧棲區頂寮里活動中心起跑,共同完成4公里的慢跑活動。童醫院為了善盡社會責任,現場也邀請了東勢德水園身心教養院的園生到場進行表演,不僅公益支付其表演費用,並且也設置攤位讓園生能販售自製餅干進行公益募款,讓慢跑活更別具意義。 呼籲民眾能重視健康維持良好的運動習慣 慢跑活動在6月4日星期日早上七點半正式登場,邀請全明星運動會節目賽事播報員-徐展元主播擔任此次慢跑活動主持人,由童綜合醫院總院長童敏哲、研發創新院長中心歐宴泉、醫療副院長蔡青劭、行政副院長顏振榮、美國約翰霍普金斯醫學院教授Jun Luo、台中榮總泌尿科主任李建儀等人帶領大家進行慢跑,呼籲民眾能夠重視健康、維持良好的運動習慣。 臺中市政府副市長王育敏、臺中市政府運動局局長李昱叡、童綜合醫院副董事長童瑞龍、台灣泌尿科醫學會理事長馮思中、台灣泌尿科醫學會主委王百孚、郭綜合醫院副院長梁景堯、國軍臺中總醫院航醫科主任廖丞晞、嘉義長庚紀念醫院泌尿外科醫師陳志碩、台中榮總計算生物學中心博士蕭自宏、中興大學生物醫學研究所博士陳春榮、台中市梧棲區頂寮里里長鐘金水里長等貴賓都到場共襄盛舉,一同為參加者加油打氣。 現場慢跑活動外另設置闖關活動及衛教諮詢 這次除了慢跑活動外,也設置了公益衛教闖關活動,包括有泌尿科、腎臟內科、新陳代謝科、過敏免疫風濕科、營養治療科等在現場進行衛教諮詢,另外設置體脂機與骨密機讓民眾進行測量,並有器官移植勸募推廣,只要完成闖關活動的民眾都可以拿到一盒土雞蛋,提供梧棲區頂寮里、下寮里等海線民眾一個健康有趣的假日時光,並促使民眾能夠建立完善的健康觀念。 藉由活動讓更多民眾接觸與認知醫療保健的重要性 童綜合醫院研發創新中心院長歐宴泉指出,台灣泌尿科醫學會為促進與公衛健保、社會公關媒體及產官學研緊密結合,以利推展會務,特別設立「醫療政策暨公共事務委員會」,因應TICS-2023泌尿科國際研討會活動而與童綜合 院共同舉辦「TICS-保腎健康 責無膀貸 公益慢跑活動」,提倡健康促進與全人照護之理念,也藉此讓更多民眾接觸與認知醫療保健的重要性。呼籲,泌尿道的問題及癌症一般不見得會有症狀,年紀較大排尿有問題時候有些人會當成正常的現象,所以建議男性超過50歲,至少每半年就應該要看一次泌尿專科醫師。  總院長童敏哲表示,今天跟大家一起為健康而跑,參加者從1歲多幼童到77歲老人家都有,藉此活動加強推廣每個人的健康意識。童綜合醫院持續舉辦各式健康促進活動,不僅希望幫民眾健康把關,也能照顧醫護同仁與家人的健康,未來也將為營造社區健康而努力。

達文西耳鼻喉手術觀摩中心揭牌 微創手術邁向新里程

達文西耳鼻喉手術觀摩中心揭牌 微創手術邁向新里程#童綜合醫院

台灣外科醫療手術因為AI智能的輔助運用,不斷進步並讓手術更加精準微創。童綜合醫院自2013年引進達文西手術後,2017年率先成為中部區域首家使用第四代達文西機械手臂手術系統(da Vinci Xi System)的醫院,2021年再度引進一台第四代達文西機械手臂手術系統,也為中部唯一擁有兩台最新型達文西手術系統的醫院,提供民眾最即時與適切的手術治療。     童綜合醫院蔡青劭副院長執行耳鼻喉達文西手術案例達400例,累積十年純熟的手術技術獲得Intuitive直覺股份有限公司美國總公司認可,取得耳鼻喉達文西手術觀摩指導醫師資格,促使更多國內外醫師都能到童醫院,學習如何運用達文西機械手臂系統進行頭頸部微創手術,讓精準微創手術更加普及而嘉惠更多病人。 童綜合醫院手術技術再次向上提昇 舉辦達文西耳鼻喉手術觀摩中心揭牌典禮,呈現童綜合醫院手術技術再次向上提昇,繼2020年歐宴泉院長取得Intuitive美國總公司認可泌尿科達文西手術觀摩指導醫師後,耳鼻喉科在蔡青劭副院長帶領下也大步向前邁進,讓童醫院擁有兩科手術觀摩中心。活動現場除了Intuitive-瑞士商直覺台灣分公司楊繼盛副總裁暨總經理等貴賓與會,更有三名由蔡副院長進行手術而恢復良好的病人現身分享與感謝。     53歲王姓男病人,七年前左舌原位癌進行手術治療後,一年多前又發現左側口底淋巴上皮細胞癌,進行達文西經口腫瘤切除手術,保留臉部外觀。王先生現場分享治療手術過程外,呼籲病友們都能積極面對疾病,配合醫囑進行治療,腫瘤一點也不可怕;也希望耳鼻喉達文西手術能納入健保,減輕病友們的負擔。75歲的殷女士,因為四年前檢查發現罹患右舌鱗狀細胞癌,進行達文西經口微創鱗狀細胞癌切除併頸淋巴廓清手術,不僅切除舌部腫瘤部位,還深入至頸部根除淋巴癌細胞,術後恢復與控制良好,目前定期回診檢查追蹤。殷女士則表達內心對蔡青劭副院長醫療團隊的感謝,也說真的要積極治療,一樣能像正常人的生活。63歲的沈姓男病人,因口內頰黏膜惡性腫瘤20年前接受過治療,導致張口困難。近期又因右側頰黏膜惡性腫瘤復發,三月底再進行達文西經口切除右側頰部腫瘤手術,術後恢復狀況良好,特地到場感謝醫療團隊的照護,也希望達文西手術技術能夠幫助更多病人。蔡青劭副院長表示,達文西手術除3D立體影像與放大效果,能幫助手術部位的血管、神經清楚檢視,其機械手臂的延伸與360度旋轉,更能進行受到空間侷限的困難手術,也減少術後併發症的發生。尤其口腔部位的癌惡性腫瘤,以往都要將口腔骨骼切開來去除病兆,導致手術後幾乎都會讓面貌改變。 為患者帶來更好的治療效果和生活品質 目前使用達文西經口手術方式 ,不用將臉頰骨頭整個切開來處理,還可達到幾乎無創的狀態,不僅保有原來外貌,更讓口腔功能也能維持,術後恢復更快速。除了頭頸惡性腫瘤外,達文西經口手術也適用於頭頸部良性腫瘤微創或無創手術及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童醫院達文西耳鼻喉手術觀摩中心是一個國際化的、高端的、綜合性的中心,中心將達文西機械手術結合最先進的設備和技術,包括微創手術、諧波刀手術、3D定位導航手術、複合式手術室手術等等,這些都可以為患者提供更精確、更安全、更有效的治療。 觀摩中心提供學習交流的平台 童醫院達文西耳鼻喉手術觀摩中心不但可以為病人提供最好的治療方案,同時也為醫學界提供了一個學習交流的平台,透過病例分享、手術演示等方式,讓國內外的醫生及護理人員了解達文西耳鼻喉手術的技術要點和操作技巧,從而更好地服務更多病人。     童敏哲總院長強調,童綜合醫院達文西手術醫療團隊包含了泌尿科、耳鼻喉科、一般外科、婦產科、大腸直腸外科、心臟血管外科、胸腔外科與小兒外科,因為精實的醫師陣容與手術技術讓民眾信賴,所以達文西手術案例迄今即將突破4,000例,持續推廣微創手術技術,讓更多病人都能受到最。

童綜合、西門子聯手打造智慧生物感知檢查,中台灣精準醫療再提升

童綜合、西門子聯手打造智慧生物感知檢查,中台灣精準醫療再提升#童綜合醫院

「精準醫學」已是現代醫療目標,透過最新檢測儀器的發展與個人化數據判讀與治療,能大幅提高疾病治癒機率。致力於醫療創新與國際技術同步發展的童綜合醫院,再度與西門子醫療合作,不僅引進更高階設備,同步更捐贈高雄醫學大學,期望從教育扎根帶動服務民眾最佳醫療品質。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