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時說起,女人一旦嫁進男方家中就會有冠夫姓的傳統,因此古時候許多女性的名字都會是老伴的姓氏再加上自己的名字。雖然現代社會,冠夫姓的傳統不再普及,不過結了婚後的女人,還是需要做出極大的改變,像是要離開自己原先舒適自在的家庭、與生養自己多年的原生家庭分開住,或是婚後協助照顧公婆、可能需包辦夫家的家務事、自己婚後組織家庭的家務事,或是最常見的帶娃等。《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分享女人不婚的5個原因。
老公外貌竟然會影響老婆身材?美國有一個研究顯示,另一半如果夠帥,因為擔心會降低伴侶的期望值,能成為女性減肥、變美的動力;相反的如果女性比另一半更有吸引力,對於更好體態的追求較沒有動機,也失去想要更美的想法。《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分享相關研究。
37歲的吳女士因觸摸到左乳房腫塊前往乳房外科就診,超音波檢查發現,左乳房外上方有1個不規則腫瘤,經粗針切片後,確診為三陰性乳癌。所幸,電腦斷層及正子攝影顯示未見淋巴或遠端轉移,醫師先為病患安排6次新式輔助化學治療,待腫瘤明顯縮小後再進行手術切除。
人生總有碰到心碎分手的時刻,失戀後感覺心裡空了一塊,不僅吃不下也睡不好,總覺得做什麼都提不起勁?《優活健康網》特摘兩性作家女王所撰文章,分享「失戀了要做什麼轉移注意力?」除了刪除前任的社交帳號外,最重要的是把重心放回自己身上,現在起開始為自己而活吧!
剛滿40歲的單身工程師小雯,被確診為惡性度高、且容易轉移的HER2陽性乳癌,雖然只是二期,但腫瘤約有4公分大小。主治醫師擔心癌細胞未來有轉移出去的風險,建議先以雙標靶藥物合併化療來進行術前輔助治療,讓腫瘤縮小後再進行手術切除。
到底是自然產還是剖腹產比較好?這是許多新手爸媽心中的疑惑,也是醫師在門診經常被詢問的問題之一。花蓮慈濟醫院婦產部醫師陳盈希指出,沒有任何一種生產方式是完美的,無論是自然產、一般剖腹產還是腹膜外剖腹產,都各有優缺點,但如何選擇最適合的生產方式,則必須考慮「1關鍵」。
50歲後小心骨質疏鬆讓行動力快速流失,快透過「3招」檢測你的骨骼健康!醫師指出,熟齡族常見營養攝取不均、睡眠質量不足,以及運動觀念錯誤方面等NG行為,容易讓肌肉、活動量下降,長期恐提升失能、臥床等風險,提醒民眾重視骨骼健康,留住骨本,養出健康好體質。
一名男子因長年因壓力而感到焦慮、緊繃,總在清晨驚醒且再難入睡,因為受不了長年失眠的生活,於是到診所求助。經過醫師建議後,進行功能醫學「壓力荷爾蒙節律分析」檢測皮質醇的晝夜分泌的變化,觀察到個案整天皮質醇濃度都過高,因此除了除協助其評估壓力來源外,更建議其補充色胺酸保健品⋯
台灣乳癌年輕化,死亡率逐年提升,是台灣女性的頭號殺手,特別是HER2陽性早期乳癌,由於有較高復發與轉移機率,因此被認定是預後較差的乳癌亞型,若是正處於生涯職涯都在發展期的年輕女性,面臨到乳癌的威脅,通常會更加害怕,甚至抱持著逃避心態,但這樣的恐懼有可能對疾病的控制與治療造成極大的影響。
你聽過「超慢跑」或「節拍超慢跑」嗎?近年流行的超慢跑運動,就是參考「龜速跑」概念,再加上「節拍器」輔助跑步的節奏,讓身體在跑起來的同時更不費力卻有效率,屬於低門檻訓練心肺功能的運動。《優活健康網》特選台灣復健醫學會,邀請悦滿意復健專科診所復健科專科醫師江研壹所撰此文,深入解析超慢跑哪些人適合做,以及需要注意的運動傷害,提供民眾參考。
癌症近年有年輕化趨勢,台灣女性好發第一的乳癌,同時也是40歲以下女性的頭號敵人。年輕女孩本該在花樣年華的時候盡情衝刺事業、與朋友結伴出遊,探索自己與這個世界,在無預警的確診報告出來後,女孩往往在毫無準備的狀況下,烏雲罩頂,茫然不知方向。 曾經也走過這樣歷程的米娜(潘怡伶),在32歲那年確診乳癌後,就開始在部落格「米娜哈哈記事本」分享罹癌過程,至今累積55萬人次瀏覽。2017年更創立不公開社團...
新生兒因為生理發育還不成熟,難免有些狀況讓父母覺得擔心,如:臍疝氣、皮膚疹子、嗆奶等,可說是常見問題。至於再大一點,囟門是否閉合也會困擾父母⋯《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邀請兒科醫師解答新生兒出生後的各種疑難雜症,提醒爸媽何時該具備警覺心,但何時不用太過擔心。
台灣的醫院不論平日、假日總是大排長龍,長時間的等待也可能讓病患心情浮躁,進而對醫護人員態度不佳;然而,想要加快看診速度絕對不是催醫療團隊,最好的方式是耐心等待並禮貌性表達。《優活健康網》特摘加護病房醫師陳志金所撰文章,他列出「看診10不」提醒民眾看診的基本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