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企劃:胃食道逆流

睡前做「1事」小心胃食道逆流!醫揭「正確睡姿」床頭抬高●●公分

睡前做「1事」小心胃食道逆流!醫揭「正確睡姿」床頭抬高●●公分

張媽媽是職業婦女,上班時緊張壓力大,下班後要趕回家料理家務,三餐不固定,近來胸骨下心窩處偶爾有灼熱或緊縮感,一開始症狀並不明顯,所以也沒特別注意。隨著工作加重,症狀發生率卻越來越頻繁,不僅會嘔酸水,有時甚至會出現胸骨後疼痛並傳到背後的情況,沒想到後來竟然感覺吞嚥困難,就醫經胃鏡檢查才知是罹患胃食道逆流。

特別企劃:牙齒保健

牙齒有黑點,是蛀牙還是「牙齒染色」?醫教1招判斷:看有無凹洞

牙齒有黑點,是蛀牙還是「牙齒染色」?醫教1招判斷:看有無凹洞

有些人整排牙齦「黑褐色」像沒刷牙,是蛀牙嗎?有黑點竟然更不容易蛀牙?牙醫師指出,牙齒表面出現黑色沈積,並非蛀牙,而是放射線菌與口水中的鐵結合形成的「硫化鐵染色」,雖難以刷除,但有這種狀況的人還比較不容易蛀牙,會發生在還沒換牙的兒童和少數大人身上。

孩子考試老是粗心大意?想提升孩子專注力,家長先從「4關鍵」下手

孩子考試老是粗心大意?想提升孩子專注力,家長先從「4關鍵」下手

小學生常因粗心大意導致成績起伏不定、學習表現不穩定,這讓不少家長十分苦惱。但粗心並不是能力不夠,也不是不用心,而是注意力、時間管理、自信心與情緒管理等多方面能力尚未成熟的表現。《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幫助爸媽在發生的情況下找出問題,4招教孩子有效改善。

蟑螂能不能打?為什麼蟑螂會往人身上飛?居家做到「3關鍵」速效殺蟑

蟑螂能不能打?為什麼蟑螂會往人身上飛?居家做到「3關鍵」速效殺蟑

看到一隻蟑螂,代表周遭可能有一整群或上百隻的蟑螂?或許數量不甚正確,不過確實表示附近環境髒亂已成了小強的居住地,蟑螂是群居性昆蟲,喜歡聚集在黑暗、潮濕、有食物來源的地方,例如牆縫、廚櫃、排水孔後方。《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清潔專家列出蟑螂最愛的「4大藏匿物」,看看你家是不是成了蟑螂庇護所?

血壓標準下修了!醫:最新指引更重視「居家血壓」

血壓標準下修了!醫:最新指引更重視「居家血壓」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台灣高血壓盛行率居高不下,且有年輕化趨勢,依據國民健康署統計,20歲以上罹患高血患者盛行率達3成,顯示高血壓相關疾病問題已不是中老年人才需注意,各年齡層都可能面臨高血壓威脅。而堪稱隱形殺手的高血壓,多數民眾血壓偏高時都不會有明顯感受,導致病識感不高因而忽略血壓穩定的重要性,當高血壓患者無好好控制血壓時,沒事就沒事,一有事就是大事,最後引發嚴重併發症,使終端器官損傷,造...

菸酒檳榔別碰!吞嚥困難、胃食道逆流驚「食道癌晚期」

菸酒檳榔別碰!吞嚥困難、胃食道逆流驚「食道癌晚期」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50多歲廚師,菸、酒、檳榔不離身,某天試菜時突然發覺吞嚥有困難,就醫檢查確診食道癌,醫師考量他的工作需頻繁試菜,建議採取微創內視鏡手術,搭配組織凝集儀、神經監測儀等,術後很快就返回工作岡位,不但進食沒問題,也沒有聲音沙啞等後遺症,完全不影響餐廳生意。9成食道癌是男性 好發50至70歲根據國人最新癌症登記與死因統計,每年食道癌新發生個案有2,700人,佔男性癌症發生...

中風復健把握「黃金6個月」!中醫針灸可預防中風復發

中風復健把握「黃金6個月」!中醫針灸可預防中風復發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腦中風的復健需要長期計畫,在黃金6個月內,進行密集治療以達到最好恢復效果,但這並不代表半年後就不會有進步,只是速度比較慢,只要努力治療都還有進步空間,所以也要定期回門診持續治療,才能保持最好的肢體功能狀態。腦中風後遺症 影響生活品質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楊鯉源說明,因腦部血管突發性的阻塞或破裂,造成腦細胞損傷,致身體功能喪失,即為腦中風。腦中風患者會有不同程度...

眼乾口乾連肺臟也乾!「乾燥症」好發族群、併發症圖解

眼乾口乾連肺臟也乾!「乾燥症」好發族群、併發症圖解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王女士是位乾燥症患者,由於口乾的狀況不是很嚴重,所以她一開始並沒有很在意,直到肺部出現一些症狀,才驚覺情況不對勁。高雄長庚醫院風濕過敏免疫科醫師陳嘉夆回憶,這位病人當時是坐輪椅進到診間,只要走幾步路就會很喘、非常費力,幾乎沒辦法行走。做完肺功能檢查、電腦斷層,確診為乾燥症導致的肺纖維化。經過溝通討論之後,患者開始接受類固醇、免疫調節藥的治療,並搭配抗肺纖維化藥物,陳嘉...

居家隔離最新》篩檢次數縮短!1周內「啟動全台照護」

居家隔離最新》篩檢次數縮短!1周內「啟動全台照護」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本土確診病例連續第5天破千!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自4月20日起,居家隔離及居家檢疫對象之採檢措施,最新調整如下:居家隔離檢疫最新政策調整1. 居家隔離對象採檢措施原規定隔離期間第5~7天、隔離期滿當日(第10天)、自主健康管理期間第2、4天實施之4次快篩。最新調整: 經疫調匡列為接觸者時,安排1次快篩或PCR,如為快篩陽性則以PCR確認。 原於最新調整為隔離...

QA懶人包》兒童疫苗該打嗎?國外經驗、副作用一次看

QA懶人包》兒童疫苗該打嗎?國外經驗、副作用一次看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台灣近日出現2歲童感染新冠肺炎Omicron重症首例,搶救6天無效仍宣告不治死亡。而關於兒童到底該不該打疫苗的議題,醫界與民眾又再次吵翻天,到底兒童施打疫苗需考量哪些因素?國外做法可否參考?《優活健康網》幫您整理好QA一次看!Q1:台灣開放兒童施打莫德納劑量標準?日前衛生福利部宣布,開放6到11歲兒童施打莫德納疫苗,6至11歲兒童需施打2劑,每劑0.25毫升,為成...

走路不穩「像走在棉花上」?當心「頸椎壓迫脊髓」病變

走路不穩「像走在棉花上」?當心「頸椎壓迫脊髓」病變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李先生今年65歲,近月來發現走路不穩且雙下肢力量大不如前,由於一開始症狀好好壞壞,因此不以為意,覺得可能是年紀漸長退化所致。但隨著症狀越來越嚴重,雙手的精細動作受到影響,許多日常生活的小事情,例如:擰毛巾、開瓶蓋等,都需要旁人協助,到後來必須仰賴輪椅才能移動,因此前往醫院神經外科求診。經過詳細的神經學檢查後發現,李先生四肢的肌腱反射皆有異常,雙下肢的本體感覺也明顯...

為什麼慢性病控制好困難?醫改會揭「3大關鍵問題」

為什麼慢性病控制好困難?醫改會揭「3大關鍵問題」

作者/醫療改革基金會 根據研究顯示,台灣每年丟棄的藥品重量高達193公噸。然而為何這些幫助控制疾病的珍貴的藥品就這樣被丟棄了呢?原因是在於拿藥成本太低,用藥出現問題還是因為自我照護識能不足呢? 慢性病控制為何這麼困難? 根據醫改會2019年的調查中,民眾剩餘藥品以糖尿病藥品最多。國民健康署統計,全國約有200多萬名糖尿病的病友,每年更以25,000名的速度持續...

為什麼慢性病控制好困難?醫改會揭「3大關鍵問題」

為什麼慢性病控制好困難?醫改會揭「3大關鍵問題」

作者/醫療改革基金會根據研究顯示,台灣每年丟棄的藥品重量高達193公噸。然而為何這些幫助控制疾病的珍貴的藥品就這樣被丟棄了呢?原因是在於拿藥成本太低,用藥出現問題還是因為自我照護識能不足呢?慢性病控制為何這麼困難?根據醫改會2019年的調查中,民眾剩餘藥品以糖尿病藥品最多。國民健康署統計,全國約有200多萬名糖尿病的病友,每年更以25,000名的速度持續增加。但2018年國際糖尿病聯盟大會發表的台...

嬰兒鮮紅血管瘤「持續長大」該治療嗎?醫「5點」判斷

嬰兒鮮紅血管瘤「持續長大」該治療嗎?醫「5點」判斷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4個月大的小莓被媽媽帶來常規預防注射門診。媽媽說,小莓吃得好也睡得好,出生後的這幾個月還算乖巧好照顧,生長曲線和發展都不錯,但是有件事情讓媽媽一直有些擔心。解開小莓的衣服後,可以看到她身上有一顆橢圓形凸起,超過2公分的鮮紅色血管瘤,在小莓小小的身體上顯得特別醒目。小莓媽媽說,其實從出生時就有發現她全身從頭到腳有好幾顆大大小小的血管瘤,包括眼皮、耳朵、後腦杓都有。大部分...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