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症早篩很重要!許多人對失智症存有誤解,認為它無法預防、無藥可治,但其實透過定期檢查與早期介入,包括調整生活習慣、配合藥物治療及心理支持,能大幅改善患者與家屬的生活品質。醫師呼籲,唯有正視失智症、提早檢查、積極預防,才能守住生活的品質與尊嚴。
失智症早篩很重要!許多人對失智症存有誤解,認為它無法預防、無藥可治,但其實透過定期檢查與早期介入,包括調整生活習慣、配合藥物治療及心理支持,能大幅改善患者與家屬的生活品質。醫師呼籲,唯有正視失智症、提早檢查、積極預防,才能守住生活的品質與尊嚴。
幻覺、幻聽⋯竟不是看到鬼?思覺失調症患者過去經常被當成中邪、卡到陰,尤其農曆七月到來,患者們症狀更有可能會被誤會,因而延誤黃金治療期間。《優活健康網》整理思覺失調症的相關衛教,包括原因、症狀、自我診斷、治療與日常保健,建議出現相關症狀最好就醫檢查。
70歲孫媽媽某次攙扶坐輪椅的先生起身時,腰部突然傳來「喀」一聲響,原本以為休息幾天就好,沒想到吃止痛藥也不見效,就醫後發現是骨質疏鬆導致「腰椎壓迫性骨折」。後經微創骨水泥灌注手術,術後隔天已感受明顯改善。醫師建議,40歲後可多做核心肌群訓練,攝取乳製品、深綠色蔬菜和小魚乾,有助軀幹穩定及維持骨骼健康。
84歲李爺爺突然出現右眼腫脹情形,但卻一直不以為意,直到疼痛影響視野,才至診所就診,後因症狀嚴重遂轉至台北慈濟醫院急診。在排除眼科疾病後,耳鼻喉科醫師透過電腦斷層發現其鼻竇黏膜腫脹,導致鼻竇開口阻塞,進而影響眼周,出現膿瘍情形,診斷為急性「鼻竇炎併發右眼上皮膿瘍」,執行手術後患者症狀緩解,定期回診追蹤。
兒童肥胖在台灣越來越普遍,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統計,台灣約每3名學童就有1人有過重或肥胖的情形,其中高熱量飲食、運動量不足,以及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是導致兒童肥胖率逐年上升的主因。醫師指出,肥胖帶來的不僅是外型改變,更影響孩子的長期健康與心理發展,家長應及早關注孩子的身體變化,幫助孩子在健康中成長。
夏天氣溫高,往往也是手汗分泌較旺盛的季節,手汗並不會產生異味,但卻會造成社交、工作上的困擾,到底該如何改善手汗的問題呢?《優活健康網》整理手汗的常見問題,包括為什麼會流手汗?哪些人容易流手汗?流手汗如何改善?若已經嚴重影響到日常生活,建議就醫尋求治療方法。
隨著全球人口老化,失智症已成為社會不可忽視的議題。許多失智患者在病程中會出現吞嚥困難,導致營養不良、脫水、吸入性肺炎等併發症。當家屬面對是否要插鼻胃管的抉擇時,常會感到猶豫不安。這時透過「醫病共享決策」由醫療團隊和家屬一起討論病情、治療方式和可能後果,有助於做出符合患者需求的最好決定。
你做肺癌篩檢了嗎?肺癌早期通常沒有明顯症狀,但隨著病情惡化,可能出現氣喘、持續咳嗽、痰中帶血等症狀,對健康造成嚴重威脅。根據統計,肺癌已連續21年高居癌症死因首位,為了自身的健康,呼籲符合條件的高風險族群主動接受肺癌篩檢,「早期篩檢、精準診斷、早期治療」就是最好的肺癌防治。
近年來台灣夏秋氣溫逐步攀高,各地屢創攝氏36度以上高溫紀錄,中暑風險大幅提升,特別是兒童因體溫調節能力尚未成熟,更須提高警覺。對此,中醫師提供清熱解暑小妙招,包含茶飲調養與推拿手法,讓家長在面對孩童出現臉紅發熱、流汗、噁心等暑熱症狀時,能及時採取應對措施。
父親節剛過,關心爸爸健康仍然不嫌晚。攝護腺問題是許多男性年過中年後常見卻常被忽略的狀況,隨著年齡增長,攝護腺會慢慢增生變大,可能導致排尿困難、頻尿,甚至影響生活品質,究竟攝護腺肥大有哪些症狀?和攝護腺癌有關連嗎?快跟著Podcast《優活問問》一起搞懂攝護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