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老看自己外表”不順眼” 當心”身體畸形性疾患”

老看自己外表”不順眼” 當心”身體畸形性疾患”

一位在金融機構上班的30歲男性,數年前他與朋友一起去溫泉泡湯,朋友跟他開玩笑的說他的臉很大、肩膀太窄。他回家後一直很在意這個問題,不停照鏡子,他想到以前唸書時,也有同學說他的臉很大,頓時覺得自己身材比例怎麼這麼差!終於他下定決心要整型,接受了臉部整型手術,要讓臉看來小一些。整型過後幾週,起初他還滿意,但是他反覆照鏡子,總覺得整型後兩邊臉頰不對稱,肩膀也不夠寬,他再度陷入沮喪之中,經常請假不想上班。家人察覺到不對勁,才帶他到精神科就診。行政院衛生署新竹醫院精神科詹仁輝醫師表示,上述個案係罹患了「身體畸形性疾患」,乍聽之下,這種病好像是身體有畸形,其實不然。身體畸形性疾患是一種精神科診斷,指的是對身體的某些小瑕疵不滿,並且過於在意其缺陷,深受外表問題所苦惱,導致於情緒、工作、人際關係都受到影響。日前突然過世的流行樂巨星麥可傑克森,他生前被許多人津津樂道的一項事蹟就是他接受過多次整型手術,完全看不出他有非裔血統。據說他十分不滿意自己的臉,更有人指出他患有「身體畸形性疾患」。詹仁輝醫師表示,身體畸形性疾患一般在20歲至30歲左右發病,男女比例相當。患者最常抱怨的身體部位為臉部缺陷,如鼻子不夠挺、眼睛小、斑點、痘痘、皺紋等等。有些患者會極度在意自己的肩膀寬度、手臂及大腿粗細。患者會每天花很多時間照鏡子,確認缺陷部份是否存在,也會不停詢問身邊的人其缺陷部位是否很明顯。部份患者會尋求整型外科皮膚科的協助,但是整型後仍然無法滿意其外型。其病發的原因可能是個性容易自我批判、低自尊、追求完美,也可能和神經系統中的血清素濃度不平衡有關。身體畸形性疾患對患者的生活影響很大,他們常專注於外型的缺點,上班上學無法專心,嚴重者甚至不出門、拒絕與外界來往。詹仁輝醫師指出,治療上通常醫師會開立血清素回收抑制劑來治療,較嚴重的患者會加上非典型抗精神病藥來治療。另外也會安排心理治療,了解病患是否有錯誤的認知,如過於在意美醜及誇大自己的缺點;改變其思考模式,並增加自我的肯定。一般而言,身體畸形性疾患是一種慢性疾病,必需要病患與醫療人員雙方共同努力,才能達到好的療效。

預防代謝症候群 五大絕招要做到

預防代謝症候群 五大絕招要做到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為加強民眾對代謝症候群的認知及健康腰圍的正確觀念,與財團法人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於98年8月8日(星期六)上午9時30分,於臺北市政府市政大樓沈葆楨廳(中庭)辦理「父親節健康腰圍宣導活動」。以「摟他、愛他、關心他」作為慶祝父親節主題,以「臺北市」為首,從「鄰里」出發,將代謝症候群防治工作深耕至社區,讓市民有效落實預防代謝症候群,遠離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等慢性病之威脅。■ 代謝症候群相關疾病死亡率已超過癌症97年臺北市十大死因統計資料顯示,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腎炎、腎病症候群、腎病變、高血壓性疾病之死亡百分比達31.71%,已超過惡性腫瘤(29.54%),「代謝症候群」為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之前驅,儼然成為我國及世界新興公共衛生重要議題,表示代謝症候群防治工作刻不容緩。代謝症候群並非一種疾病,而是一種會造成生理學上的異常包括血管內皮機能障礙、葡萄糖失耐及凝血因子異常等的症候群,最重要的是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罹病率與死亡率,是一種”病前”的症候群,應及早介入以預防疾病發生。■ 臺灣代謝症候群盛行率14.99%,男性是女性的1.22倍依據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91年臺灣地區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盛行率研究調查顯示,高血壓(含有高血壓史、收縮壓高於140mmHg、或舒張壓高於90 mmHg)之盛行狀況,男性(24.9%)高於女性(18.2%);高血糖(含有糖尿病史、飯前血糖高於126 mg/dL、或糖化血紅素高於6%)之盛行狀況,男性(8.2%)高於女性(6.8%),高膽固醇血症(含有高血脂史、或血中總膽固醇高於240 mg/dL)之盛行狀況,男性(10.8%)女性(10.9%)相當。國人代謝症候群盛行率,15歲以上為14.99%(男16.9%,女13.8%),男性是女性的1.22倍,且隨年齡上升而有增加的趨勢,且許多國外研究也指出,代謝症候群未來罹患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機會,分別為一般人的3倍、2倍,其衍生之心臟病、中風、糖尿病、腎臟病及高血壓等疾病,每年皆位居臺灣十大死因之列,成為我國及全世界已開發國家重要的健康議題。    ■ 代謝症候群高危險因子代謝症候群異常是胰島素阻抗及(或)腹部肥胖,與不健康的生活型態息息相關。罹患代謝症候群的高危險因子包括:身體活動不足、肥胖、年齡增加、男性、有家族史(含糖尿病、高血壓與心血管疾病)、吸菸、嚼食檳榔、無運動習慣及很少攝食蔬果等。【預防代謝症候群、五大絕招要做到】第一招:聰明選,健康吃,均衡飲食最重要。第二招:運動手,運動腳。第三招:不吸菸,少喝酒,要戒菸酒有絕招。第四招:壓力去,活力來,處理壓力有撇步。第五招:做檢查(衛生局三高篩檢與國民健康局成人健檢等),早發現。

「記憶像鐵軌一樣長」 小鎮醫師火車記憶收藏展

「記憶像鐵軌一樣長」 小鎮醫師火車記憶收藏展

小時候,每年暑假從台北搭乘普通車回嘉義祖父母家,大學時代經常搭乘火車往返台中與台北之間,當年初到羅東博愛醫院工作更是沿著鐵道旁散步而來。羅東博愛醫院感染科主任盧進德的人生重要階段都有火車相伴,觸動他收集火車文物的心,第一次拿出多年的收藏,一日起在該院文化走廊展出,與大家分享他的火車回憶。從小住在台北的盧進德主任說,幼時,祖父母住在嘉義縣的鄉下,每年暑假都會搭乘火車回祖父母家度過夏天,那時只有普通車可以搭乘,單趟旅程長達7小時,就讀中山醫學院期間,也經常搭乘火車往返台北、台中兩地,那時已經有莒光號、自強號,只要考試考得好,他就會特別選搭自強號,享受舒適的乘車感覺,兩年醫師實習生涯在長庚醫院南北院區,初次到羅東博愛醫院,更是沿著羅東鐵道旁一路散步到醫院,如今早已成為宜蘭的住民。又說,不管是幼年、大學或是工作階段,他的人生重要階段都有火車相伴,自然而然、毫無理由地開始收集火車、鐵道的紀念品。盧進德主任一開始收集鐵路相關書籍,只要和鐵路火車有關的書籍一出版立刻購入,之後,以『百年紀念』為收集目標如中國鐵路一百年、台灣鐵路一百年等等,近年本土的火車模型漸易取得,加入收藏的對象,目前這些文物全收藏在家裡的一座櫃檯裡,此次捧出收藏品與火車迷分享,盧進德主任期盼與大家共同回憶火車相伴的歲月。此次展出的火車文物包括元老級的自強號EMU100、太魯閣號 TEMU 1000、推拉式電力機車 E1000等火車模型,以及懷舊票櫃、古董小掛鐘、SA4101天皇花車(又稱蔣公專車)模型、臂木式號誌機、號誌燈、馬蘭貨運服務站招牌、台鐵舊地圖、轉轍器等,還有高雄站60週年、南迴鐵路週年、羅東站87週年等紀念車票,非常豐富。羅東博愛醫院近年來積極朝向「人文博愛」的使命邁進,在邀請文化走廊展者時,積極尋找多元的題材,讓宜蘭縣民體驗多元的藝術文化。文化走廊展覽時間上午8時至晚上8時,展期至8/31日止。

兒童醫療體驗營 讓孩童「醫」起來參與

兒童醫療體驗營 讓孩童「醫」起來參與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為了讓四到六年級的國小孩童,在暑假有個難忘的生活體驗,將於8月19、20日於該院院區內舉辦為期2天的哈斯比托(Hospital)魔法學園—兒童醫療體驗營,預計招收60名,報名費用為新臺幣300元整,報名期限至8月7日止,歡迎家長帶孩子們踴躍報名參加。臺北市立聯合醫院表示哈斯比托(Hospital)魔法學園—兒童醫療體驗營,是希望藉由活潑生動的方式讓孩童在營隊活動中,了解基本的醫療保健知識,並體驗醫護人員的工作環境,讓孩童能在聽中學、學中做,以增進自我的健康照顧概念與能力。活動簡章可洽該院仁愛院區服務台(聯絡電話:2709-3600轉3563)或是至該院網站下載報名表後填寫,送至仁愛院區醫療大樓5樓社會工作課報名繳費,該醫療體驗營預計招收60名孩童,報名費用為新臺幣300元整,報名期限至8月7日止,歡迎家長帶孩子們踴躍報名參加。

抽脂瘦小腿 反成蘿蔔腿!醫師建議多評估

抽脂瘦小腿 反成蘿蔔腿!醫師建議多評估

女人身材曲線的完美,來自於「下半身」的適當比例,而擁有勻稱細緻的腿部線條更是關鍵,夏天到了,滿街的短褲、迷你裙穿梭,卻有許多女性因為小腿肌肉太過發達,而不敢穿上清涼的衣著上街。 愛美的陳小姐(化名)從小深受小腿粗大所苦,考慮多時後,今年終於下定決心進行腿部抽脂手術,並期許自己能在夏天自信的穿著短裙上街,不料因進行傳統抽脂手術消除腿部脂肪後,小腿整體變細了,但小腿肚突起的肌肉卻變得非常明顯,導致小腿肌肉線條凹凸不平,沒想到瘦小腿卻意外變成蘿蔔腿一族;陳小姐二度上診,極力尋求其他醫師的幫助,藉由施打肉毒桿菌將腿部肌肉線條修飾,最後終於擺脫蘿蔔腿一族,自信上街! 鄭仲欽醫師指出,蘿蔔腿主要是由於腓腸肌過於發達所導致而成,由於腓腸肌位於最外側且會往兩側擴張,只要一發達形狀就很明顯,鄭醫師提醒民眾,進行手術前需先與醫師溝通並確認自己屬於肌肉型或是脂肪型的小腿粗大,才不會發生類似陳小姐的案例。 鄭醫師說,小腿太粗一直是許多小姐心中的痛,門診中主要治療的方式為肌肉切除手術、無線電頻神經切除、無線電頻肌肉破壞縮減、肉毒桿菌注射及抽脂手術;其中抽脂是處理皮下脂肪,而前述幾種方式則是著眼於肌肉肥大的部份,不同的方法可以達成的目標不同,也各自有其優缺點。例如接受肌肉切除手術,雖然治療效果較好,但容易留下疤痕;而手術或神經阻斷治療,傷口雖然較小,但因神經位置的差異,效果較難預期,或造成非預期的神經血管傷害;無線電頻肌肉破壞縮減治療,則有肌肉纖維化,疤痕化的壞處。鄭仲欽醫師表示,利用肉毒桿菌治療蘿蔔腿是最安全的微整形手術,雖然讓肌肉體積縮小的效果不如前述幾種,但仍可柔和腿部曲線,注射後除了針孔可能有些瘀血外,不會留下任何傷口及疤痕,最大的缺點則是時效較短,每隔6個月左右須追蹤追加施打,但針對孕婦或哺乳中的婦女,或有運動神經元疾病如重肌力無力症患者,以及對藥品配方中的任何成分過敏的民眾,則不建議施打肉毒桿菌素。另外,處理脂肪的傳統抽脂手術雖然能快速塑腿,但術後需要配合穿著緊身褲,恢復期較久,所以多數人較不敢嘗試,單獨施作也可能更突顯東方人常見的蘿蔔腿問題,必要時民眾可考慮針對肌肉及脂肪兩個部分一併治療。最後醫師提醒民眾,瘦腿治療前,仔細評估腿部脂肪過多及肌肉肥大兩大因素才是正確的治療概念。

動動你的”斜方肌” 減輕肩膀「沈重」感

動動你的”斜方肌” 減輕肩膀「沈重」感

電腦族、坐辦公室的人、總機小姐、計程車司機等必須長時間坐著的人,做事情時,常不自覺的會聳肩(注意一下,寫字時也會)。這在短時間內還可以,但如果長時間如此是不行的,只要超過半個小時不休息,就很可能已經超過了身體的負荷。臺安醫院復健科 - 鍾佩珍 醫師指出,如果常在工作了一段時間之後,就覺得肩膀很「沈重」,但既非痠麻、也非疼痛的感覺,且自己去捏一捏,會覺得又舒服又痠痛時,就表示斜方肌(脖子到肩膀之間的肌肉)已經疲憊,開始抗議了。鍾佩珍 醫師建議,每隔卅到四十五分鐘,就可以做做以下動作,可以使斜方肌獲得舒緩,及降低頸椎神經根被壓迫的可能。【動作一】1.找張椅子坐下,但椅子必須有邊緣可以抓著。2.左手抓椅子的邊緣,身體及頭部儘量向右邊倒,維持廿秒。3.換邊,右手抓椅子的邊緣,身體及頭部儘量向左邊倒,同樣維持廿秒。4.左右交替,各四次。如果動作已經很純熟,已經可以感受到做動作一是拉到那一部位的肌肉時,則在做動作一時,可以增加另一手的動作。【動作二】1.同動作一的步驟1。2.同動作一的步驟2,但右手繞到後頸部,壓住耳後的骨頭(乳突骨)。此時動作會有二個著力點,一個是抓住椅子下緣的左手,另一個是按住乳突骨的地方。此時斜方肌可以更充分的達到拉筋、伸展的效果。維持廿秒。3.換邊,同樣維持廿秒。4.左右交替各做四次。★注意事項】‧動作一在做的時候,要注意是往側面倒,身體不要往前或後傾,否則所用到的肌肉完全不一樣。剛開始做此動作的人,不建議做動作二,如果身體前後傾又壓錯地方,反而不好。‧動作二壓乳突骨的手,力量可以自我調節,但不要壓到感覺不舒服或疼痛的程度。很重要的是,抓椅子下緣的手,只做固定之用,不要過度用力。曾有人因動作錯誤,發生手指彎曲肌的肌腱炎,若因此而造成扳機指,就更划不來了。鍾佩珍醫師提醒,已有頸椎關節炎或頸椎椎間盤突出,又壓迫到神經根的患者,平時頸部會痠痛、手臂痠痛、下臂痠麻者,因做此動作容易加強不適感,所以不要做,先治好再說。

診斷早期胃癌 內視鏡最有利

診斷早期胃癌 內視鏡最有利

根據IARC2002年的報告,胃癌的發生率是所有癌症的第4位,僅次於肺癌、乳癌及大腸直腸癌。世界各國於2002年胃癌的發生率從每十萬人中三人至七十人。在2002年胃癌發生率估計有934,000人次。而胃癌造成的死亡率是所有癌症死亡率的第二位,約占所有癌症死亡的10%。胃癌好發的地區包括東亞、東歐及南美,而北美、北歐、東南亞及大洋洲是胃癌發生率較低的地區。胃癌好發在男性,男性發生率約為女性的1至3倍。大部分的胃癌發生在中年至老年身上,除了不分化型胃癌外,此型態之胃癌易發生在年輕女性身上而普遍癒後不好。在1962年Murakami將早期胃癌定義為胃腺癌侵犯深度局限於黏膜層或黏膜下層而不管是否有淋巴結的轉移。由於不論東方或西方的報告,早期胃癌的5年存活率均高於90%,所以認為早期胃癌是可能治癒之癌症。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消化內科主任張君照表示,大部分的早期胃癌可能是沒有症狀或者有類似潰瘍的症狀。大多數的病患是在接受健康檢查時而意外發現,此外,而類似潰瘍的症狀可以因為使用一般的胃藥而改善。因此對於胃癌盛行率高的地區:如台灣,應在其有類似潰瘍的症狀發生時,接受完整的內視鏡檢查及切片。張君照醫師指出,內視鏡是診斷早期胃癌最有利的工具。早期胃癌在內視鏡觀察的發現包括黏膜顏色的異常、黏膜表面血管的消失、黏膜層凹陷或凸起增厚、不規則的結接節、潰瘍周邊不正常的黏膜皺摺。色素內視鏡也被應用在早期胃腸道癌症的診斷。其中Lugol's solution常用於早期食道癌的偵測,methylene blue用於巴洛氏食道合併腸異化上皮的偵測。而0.1~0.8 %的indigo carmine則常用於早期胃癌的診斷。Indigo carmine是屬於一種層次性染劑,它可以將病灶與周邊正常黏膜的界限明顯區分。使用時可利用一支噴射狀導管或直接將20ml左右的indigo carmine均勻噴灑在病灶。檢查完後應將胃內殘留的indigo carmine抽掉。   早期胃癌發生遠處轉移及腹膜轉移的機會是非常低,主要是因為胃癌僅侷限在胃壁內。唯一轉移的途徑是經由淋巴管途徑。張君照醫師解釋,早期胃癌轉移至淋巴結與胃癌侵犯至胃壁的深度有關;胃黏膜癌發生淋巴結轉移的機會極低(<3%),而且主要是發生在不分化型胃癌。胃黏膜下層癌發生淋巴結轉移的機會約有20%。若胃癌侵犯至肌肉固有層則淋巴結轉移的機會就高達50%。 對於術前診斷早期胃癌的深度及判斷是否有淋巴結的轉移,可以依據傳統的內視鏡或者色素內視鏡觀察胃癌病灶的外觀,其正確率約為70-80%。此外使用高頻率內視鏡超音波(12MHz or 20MHz)可提高診斷率,但是也有研究認為二者對於評估使用內視鏡黏膜切除術術前早期胃癌深度判斷之準確性,傳統內視鏡為80%,內視鏡超音波為78%,二者並無明顯差異。內視鏡的治療方法包括傳統內視鏡黏膜切除術及新的內視鏡黏膜切除術(或稱做內視鏡黏膜下層切開剝離術)。此種方法可以局部切除早期胃癌,有機會不需要傳統的外科手術治療並且保持器官的完整性也減少術後的疼痛感,但此內視鏡的治療必須經過醫師仔細評估。本院消化內科已經成功完成十例早期胃癌、早期食道癌的內視鏡切除治療。張君照醫師強調,早期胃癌是否能治癒與否,與是否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密切相關。所以若是有胃癌家族史或是經常有胃不舒適感者,應接受內視鏡檢查及切片以其排除胃癌發生之可能。此外若不幸發現胃癌,也希望是屬於早期胃黏膜癌,如此患者便有機會不需要傳統的外科手術治療,而以內視鏡黏膜切除術或內視鏡黏膜下層切開剝離術加以治療。切記大部分的早期胃癌都沒有任何症狀。

全程無刀近視雷射手術 降低雷射後遺症兼顧視力品質與夜視能力

全程無刀近視雷射手術 降低雷射後遺症兼顧視力品質與夜視能力

四眼田雞也可變成太空人?!這個問題恐怕要變成肯定的答案。擁有全程無刀近視雷射手術臨床經驗的眼科醫師張朝凱醫師表示,全程無刀近視雷射手術擁有9成5以上的成功率,在安全、效率、品質考量上相對優於傳統使用的角膜板層刀削切加一般準分子雷射手術,另外全程無刀近視雷射手術透過前導波的角膜地形圖及虹膜定位系統,配合雷射能量精準治療技術,將近視雷射治療帶向個人化量身訂作之境界。張朝凱醫師解釋,全程無刀近視雷射手術是由削切角膜的飛秒雷射搭配虹膜定位前導波雷射所組成,先利用雷射在眼睛角膜內層打出數以萬計之氣泡形成光滑角膜瓣,再利用以虹膜精準定位的前導波雷射治療近視與散光後,角膜瓣隨即完整復位。手術精確度與安全性提高、手術時間與術後眼睛敏感度降低、視力調整品質與夜視效能之穩定程度達到符合太空人要求之視覺環境。一名空姐Amy(化名)因長期在乾燥的飛機座艙中戴隱形眼鏡工作而產生嚴重的紅眼症和乾眼症症狀,求診後確定眼睛狀態已經不適合再戴隱形眼鏡,幾經考量和評估,決定聽從醫師建議讓眼睛休息約3個月後後施行全程無刀近視雷射手術。如今術後半年,依舊排班出勤飛來飛去的Amy開心的表示:「之前聽人家說近視雷射手術的副作用會讓眼睛乾澀、畏光,讓我儘管有需要還是不敢嘗試,罹患紅眼和乾眼症的時候我眼睛一度不舒服到以為自己要瞎了!經過雷射手術的治療,我現在視力1.0,眼睛狀態很穩定,長期處在乾燥的工作環境中也沒問題,解決眼睛問題後讓我更能專心服務客人了!」眼科專科王倫亦醫師也表示,部分民眾對於近視雷射手術存有猶豫懷疑與不安全感,擔心術後會有眼睛無法對焦、近視變遠視、眼睛對光敏感等等後遺症產生,隨著雷射技術與眼球定位系統不斷改良,術後追蹤眼睛視力狀態已經相當穩定。只要民眾選擇專業有保障的眼科醫師診斷與操作,拔掉厚重眼鏡不再是空想。

Tank的”電眼妹”現身 和奧比斯共同宣導護眼

Tank的”電眼妹”現身 和奧比斯共同宣導護眼

由奧比斯基金會與yam天空所合辦之「陽光電眼美眉」公益選拔決賽,在網友的熱烈支持下,冠軍已於8月1日下午出爐!「陽光電眼美眉」冠軍得主劉語緹(17歲)不但獲得Samsonite經典花朵圖騰皮件,還將榮任2009奧比斯學生大使和HerCafe網站代言人,現場並與奧比斯校園大使Tank進行「電眼三連拍」親密互動,羨煞不少粉絲!「陽光電眼美眉」公益選拔活動時間自6月24日起至7月21日止,不僅吸引了北、中、南各地的年輕女性前來報名,甚至有遠從韓國來的華僑美眉亦跨海參選。為期一個月的選拔活動,共計吸引超過15萬人次的熱烈參與,參賽者平均年齡為22.5歲。經由網路票選出的前五名候選人,參與角逐在太平洋 SOGO百貨台北天母店所舉辦的決賽。奧比斯基金會期盼藉由最終選拔出的「陽光電眼美眉」,向年輕族群宣導護眼的重要。此外,這位「陽光電眼美眉」還將擔任台灣知名女性網站-HerCafe-的網站代言人。除定期於HerCafe首頁發布文章、HerTalk之外,她也將被邀請參與HerCafe未來所舉辦的各項活動,讓她的健康活力,一起感染HerCafe和網友們一起來做公益。想成為Tank心目中的「陽光電眼美眉」,不但需具備迷人雙眼,更重要的是擁有1.0的好視力與正確的護眼觀念。五位參賽者在決賽中,各個使出渾身解數,展現台風、創意以及各種可愛、甜美、淘氣的POSE,謀殺了不少底片。決賽美眉中年紀最小的僅有17歲,還在讀高二的劉語緹,開朗活潑的她希望能透過這個活動盡情展現自己;另外22歲的參賽美眉黃嘉琦,今年大學剛畢業,則是Tank的死忠歌迷,希望能藉此挑戰自己的勇氣,脫穎而出成為偶像心目中的電眼妹。奧比斯基金會董事長蔡瑞芳醫師表示:「很高興『陽光電眼美眉』公益選拔吸引了這麼多人的參與,五位參賽者都擁有共同的特質,就是健康的雙眼、標準的視力和正確的護眼常識。希望年輕朋友能好好地珍惜自己的靈魂之窗,並了解奧比斯全球防盲救盲的理念。」奧比斯「陽光電眼美眉」公益選拔決賽名單第一名:劉語緹,17歲,學生,桃園人。第二名:賈聖芬,17歲,學生,台南人。第三名:吳昀芸,21歲,學生,宜蘭人。優勝:張煒晨,17歲,學生,台北人。優勝:黃嘉琦,22歲,大學剛畢業,台北人。【關於國際奧比斯】國際奧比斯是一非營利醫療教育組織,肩負全球救盲使命。奧比斯透過提供醫療設備和技術,以及培訓眼科醫護人員,協助落後國家制訂長遠的救盲計劃,解決可避免的失明問題。我們積極提升各地眼科醫護人員的技術水準,期待受助地區的醫療夥伴能夠自行營運,為人們提供可負擔、方便及持續的優質眼科服務。想進一步認識奧比斯的工作,請瀏覽http://www.orbis.org.tw。

暑假啟動「防蛀列車」!5-12歲學童免費塗氟

暑假啟動「防蛀列車」!5-12歲學童免費塗氟

「張開嘴,只要咬住氟膠牙托約1分鐘,半年內蛀牙就不會找上你」,為降低齲齒率避免蛀牙不自知,難逃拔牙命運,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即將於98年8月10日起啟動「防蛀列車」-免費塗氟活動。臺北市立聯合醫院牙科醫療部部主任陳立愷說蛀牙是侵害學童最多的口腔疾病,據統計一般小朋友約70﹪有蛀牙,身心障礙或有全身性疾病的小朋友,如不懂得刷牙技巧,蛀牙率則更高約90﹪。蛀牙形成的原因主要是由牙齒、細菌、食物加上時間等因素形成。塗氟可以增加牙齒對酸的抵抗力,並可抑制細菌生長和新陳代謝,達到預防蛀牙的目的,就像為牙齒穿上防彈衣,可以減少蛀牙的機會,當然,還必須配合正確的刷牙及保持口腔衛生的良好習慣。氟化物施用方式繁多,以局部塗氟經評估是目前最安全、有效、經濟的預防蛀牙方法,絕不會致癌。目前採用先進氟膠,只需一分鐘即可完成,更加安全有效。為使塗氟達到最好的效果,陳立愷建議,要接受塗氟的兒童,應在塗氟前先將牙齒清潔乾淨;若尚未洗淨,則必須在塗氟前再刷一次;若有蛀牙,則應先治療完畢再塗氟,以免效果不佳。今年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各院區(中興、仁愛、和平、陽明、婦幼、忠孝)均將利用暑假8月10日至8月21日止,每週一~五上午9:00~12:00,下午1:30~4:30同步實施,其中婦幼院區因醫師人力不足僅提供每週一~至週五下午1:30~4:30塗氟服務,並請事先預約掛號,凡設籍北市5歲至12歲兒童均可免費接受口腔篩檢、塗氟義診(不需掛號費、健保卡,但需帶家長私章、戶口名簿及兒童牙刷),各院區每日限額40名,額滿為止(5歲以下兒童可持健保卡,不限寒暑假,任何門診時段皆可處置) ,請事先與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各院區牙科報名,電話預約就醫時間。低收入戶、身心障礙等弱勢團體不受名額限制,弱勢團體可洽忠孝院區林佳儒小姐(02-2786-1288-8203),將派專責醫師前往服務。報名時間:98年8月3日至8月21日(週六下午及周日除外)     上午9:00~12:00  下午1:30~ 4:30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