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青壯年男性長期禁慾 小心引發精血症

青壯年男性長期禁慾 小心引發精血症

所謂精血症(Hemospermia)是指患者射精時精液中出現血液的一種症狀,大部分病人都是無意中發現,很多病人甚至是在性行為後,從配偶陰道分泌物呈現深褐色或血紅色而察覺,也有病人因體外射精、自慰或夢遺而自行發現所謂「雪中紅」的現象。 臺安醫院泌尿科主任醫師 陳欣宏表示,精血症大都是發生在青壯年的男性,平均年齡約三十七歲,症狀持續的時間從一個月到二年不等。根據統計,約有超過四成的病人是屬於自發性,不容易查出病因,另外四成以上則是由於感染所引起,例如性行為的交互感染、尿路感染,其他如惡性腫瘤或外傷引起精血症,約佔二%至五%。 根據統計精血症在國內的盛行率不算低,平均每一百個泌尿科的病人中,就有二、三個是精血症的患者,臨床上有很多是發生在長期禁慾、縱慾過度,或者習慣有性交中斷等人身上;而有高血壓病史的患者,發生精血症的機率也較高。 至於長期禁慾也可能引發精血症,陳欣宏醫師指出,臨床上多發生在平日有規律性生活,但因特殊因素突然中斷性生活一段時間,部分患者如果禁慾情況持續一、二個月以上,就可能出現精血症,例如男性入部隊服役階段便可能發生這種情況;而縱慾過度者易產生精血症,則是由於頻繁的性行為使生殖系統不斷收縮、射精,造成儲精囊的細微血管破裂,才會使精液中出現血液;也有很多是因為感染引起,尤以披衣菌感染最為常見,臨床上似乎以從事特種行業的牛郎發生率較高。 儘管如此,絕大多數的精血症病人是會自己痊癒而不需任何治療,如果症狀嚴重或持續過久者,則治療方式要根據其發生原因而定,例如來自感染的因素,就要使用抗生素等藥物,如果是囊腫,可考慮經直腸超音波定位抽取術解決,也有極少部分是惡性腫瘤所表現的臨床徵兆,這時就需要接受適當手術治療,才能避免惡化。至於傳統治療使用的女性賀爾蒙或類固醇等製劑,目前醫學證明並無特殊的效果。 有趣的是,不只婦女不好意思看婦產科,男性也有避諱就醫的情況,醫師發現,很多男人發現自己有精血症的症狀,不但會不好意思找醫生,甚至還會懷疑自己的配偶有問題。陳欣宏醫師強調,男性如果發現自己有精血症的現象,千萬不必太惶恐,更不可諱疾忌醫,應該早日尋求泌尿科專科醫師診治,以免疑心疑鬼,甚至因而延誤病情,造成終生的遺憾。

內視鏡微創手術 當心山寨版!

內視鏡微創手術 當心山寨版!

想必大家一定都聽過內視鏡這項手術,但在最近諮詢這項手術的病患當中,發現有少許的診所,同樣是打著全程內視鏡的手術,實際上卻只是拿內視鏡儀器來當附屬儀器,在做完手術後藉由內視鏡儀器”看一看”而已,術後疼痛感當然會增加很多,出血量也會多出很多;那究竟什麼是全程內視鏡手術呢?整形外科專科吳榮醫師表示,當手術一開始便使用內視鏡手術,藉由內視鏡細長的顯微鏡長管,將手術部位放大在電視銀幕上,經由短小傷口避開神經、血管、慢慢的剝離組織,因此對組織傷害小,復原快,傷口就像割個痣一樣,比起傳統手術術後非常好照顧,所以出血量低、術後腫脹程度也比傳統手術減少很多,也不需再放置引流血水的引流管喔!吳醫師指出,因為內視鏡手術並不是每個診所醫師都會,所以在選擇上就必須多多諮詢,以確保安全,找到專門專科的醫師喔!吳醫師提供以下幾項簡單分辨方法,供大家參考~~一、內視鏡手術費用來的較高以拉皮來說,額頭價位約12-15萬,臉頰-約14-16萬,隆乳-價位約為16-18萬。價位太低或太高的內視鏡手術就要多加留意!二、內視鏡手術時間較長:以拉皮來說,額頭約1-1.5小時,臉頰約1-1.5小時,隆乳約2-3小時。這裡要注意的是,時間太長的內視鏡手術也要多加留意醫師是否為新手練刀。三、內視鏡手術傷口小:拉皮傷口不會超過2公分,隆乳不會超過4.5公分。四、內視鏡手術術後不需放置引流管五、內視鏡手術術後不需住院

參加「姊姊的守謢者」特映會 用愛守護癌症家庭

參加「姊姊的守謢者」特映會 用愛守護癌症家庭

在台灣,每7分多鐘就有一個人罹患癌症,全台有超過35萬個家庭正在面對癌症的挑戰。『癌症』儼然已成為國人健康的巨大威脅;而當家庭有成員被診斷罹癌時,無論是對病人本身或是周遭家屬都會造成劇烈的生活衝擊與改變。在癌症希望協會服務的過程中發現,當家中有人罹癌,對於其家庭成員而言,無論是生活、心理、經濟等方面都會受到影響,因此,除了提供癌症教育、諮詢、康復用品、治療課程外,更希望藉由各類活動的舉辦,陪伴所有癌症家庭們,度過生命的低潮。為提供更多支持的力量給癌症家庭們,由台北信義威秀影城與龍祥育樂多媒體股份有限公司所舉辦「姊姊的守謢者」電影特映會,特別提供特映票電影票券給癌症希望協會所服務的癌症病友及家屬們,除了希望將片中所詮釋的「愛」傳達給更多需要鼓勵的朋友們外,也希望讓癌症家庭們在愛的重重守護下,能更勇敢積極的面對癌症,讓生命燃起無限的希望。如果,有人需要幫助,請告訴他們希望在這裡!如果,您能提供幫助,他們的希望就是您!癌症希望協會免付費諮詢電話 0809-010-580

猝睡症的症狀(一)

猝睡症的症狀(一)

猝睡症是大腦腦區調控睡眠和清醒機制出了問題的一種慢性腦部疾病,個案最早在1877年被Westphal所提出( Westphal, 1877 ),在隔年1878年Fishert在文獻中亦探討此類疾病( Fisher, 1878 ),兩位學者提出病人具有打瞌睡情形發生,和產生有肌肉無法使力情形。直到1880年首度由法國的醫師Jean-Baptiste Edouard Gelineau所定義出來( Gelineau, 1880 ),他是首位定義猝睡症為一種多症狀的syndrome,提出猝睡症病人的猝倒發作( cataplexy )常伴隨著肌肉無力跌倒( astasia,不能站立 )發生。此種猝倒發作在1916年被Henneberg定義為猝倒症( cataplexy )( Henneberg, 1916 )。在1975年法國舉行第一屆國際猝睡症座談會(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Narcolepsy )時,與會學者定義narcolepsy如下:Narcoelpsy,被認為是一種不明原因的多症狀的症候群( syndrome ),定義含有不正常的睡眠障礙,包含有白日過度嗜睡( Excessive daytime sleepiness ),經常有夜晚睡眠受干擾情形,以及病理學上REM睡眠異常的情形產生。REM睡眠異常包含有睡眠後很快發生REM週期和干擾REM睡眠的抑制情形如猝倒症( cataplexy )及睡眠麻痺( sleep paralysis )。白日過度嗜睡,猝倒症,睡眠麻痺情形以及入睡前幻覺( hypnagogic hullucination )是猝睡症這個疾病的主要症狀( Guilleminault et al.,1975 )。猝睡症病人除了對自己有影響外,亦有可能會對他人造成困擾,對病人而言,這種突然進入睡眠的狀況會漸漸的頻繁,而且常在不適當亦或危險的時候發生,像是開車中。猝睡症病人因睡著發生交通意外事故的機率是一般人的10倍,因此研究此疾病變得很重要。依據2005年國際睡眠障礙分類標準第二版(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Sleep Disorder II, ICSD II )診斷。猝睡症有以下症狀:過多白天睡眠( Excessive daytime sleepiness ),為最不能控制的症狀且是發病後第一個會出現的症狀,通常和REM睡眠有關,定義是在白天重複的打盹進入睡眠,通常是在從事單調乏味的動作時會發生,如看電視會產生。猝倒症( cataplexy ),是猝睡症病人所特有的一種症狀。定義為突然的肌肉兩側無力,通常是在強烈情緒變化下所引起,分為正向情緒如大笑或驚訝狀態。負向情緒如氣憤狀態都有機會引發症狀( Daniels, 1934 )。肌肉無力又可以分為局部肌肉無力,或者可以包含全身骨骼肌無力。有時cataplexy會伴隨有模糊的視覺現象。呼吸肌肉通常不會受到影響,但cataplexy有時也會有窒息現象產生。Cataplexy發生時間通常很短,約幾秒鐘至最多幾分鐘,且很快就會回復正常狀態。cataplexy可以輕微有頭部微斜現象產生,肩膀下垂,下顎虛弱無力,含糊發音以及膝蓋彎曲,嚴重則會有全身癱瘓情形倒下,這種情況通常在工作中如開車情況下容易會有危險情況發生,嚴重危及病人自身安全。Cataplexy在大約2/3的病人顯示,在出現白日思睡的症狀之後,五年內會陸續出現cataplexy ( Roth, 1980; Honda, 1988 )。此外,入睡前幻覺,睡眠麻痺情形,及夜間睡眠被打斷,通常在猝睡症合併有猝倒症病人會有這些症狀。然而這些症狀在正常人及其他種類睡眠疾病的病人也會有機會發生。入睡前的幻覺( hypnagogic hullucination )  ,通常是在睡覺時發生,會有極為真實的感官體驗,認為可以感覺到某人或某件事,感覺可以包含視覺,觸覺,運動感覺,聽覺現象。重複的入睡前幻覺在猝睡症合併有猝倒症的病人有40 %-80 %的發生機會。幻覺通常時間很短,並不是每一個病人一定會產生,在正常族群也有機會被發現到( Ohayon, Priest, Caulet, & Guilleminault, 1996 )。睡眠麻痺是短暫的不能動作或說話,往往在幾分鐘後便回復肌肉控制力。睡眠麻痺是一個可怕的體驗,有時還會伴隨無法呼吸的情形產生。麻痺亦常常伴隨有入睡前幻覺,令病人驚恐的感覺增加。在猝睡症病人有40 %-80 %的發生機會。此類麻痺情形在正常人也有機會產生,要被定義為明顯的猝睡症症狀,睡眠麻痺應該是規律的發生。睡眠麻痺和入睡前的幻覺通常在白天嗜睡症狀產生之後2-7年會陸續發作( Billiard et al.,1983; Kales et al., 1982 )。夜間睡眠被打斷在猝睡症病人有50%的發生機會。REM( rapid eye movement ) sleep behavior disorder( RBD ),在猝睡症合併有猝倒症病人可以看到。猝睡症合併有猝倒症病人常會有增加body mass index( BMI ),甚至肥胖現象產生,尤其在尚未接受過治療的病人常可明顯看到。此外,BMI增加會有進一步發展成睡眠呼吸中止的可能存在。猝睡症有其他比較少見的症狀:如記憶喪失,視覺模糊現象,或者有視覺重疊產生。猝睡症的症狀(二)延伸閱讀:睡美人睡王子

猝睡症的症狀(二)

猝睡症的症狀(二)

除了依照上述所作疾病判斷外,在病人診斷上,另外還必須進行HLA genotyping,測量腦脊液( cerebrospinal fluid, CSF )中Hypocretin-1( Orexin-A )量是否有明顯下降,睡眠多項生理檢查儀( Polysomnography, PSG ),清醒度維持測試( Maintenance of Wakefulness Tess, MWT ),以及多項式睡眠潛伏期檢查( multiple sleep latency test, MSLT )等精密儀器測量,才能明確定義病人為猝睡症。猝睡症病人通常首次發病的時間在青春期15-25歲之間,少數女性個案發病年紀在35-45歲之前以及停經期階段。亦有研究指出有6 %的病人在十歲之前就產生症狀( Overeem, Mignot, van Dijk, & Lammers, 2001 )。猝睡症合併有猝倒症的病人在任何年齡層都有機會被觀察到,但很少有案例觀察到五歲以前或四十歲以後發病的情形。依照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四版,DSM-IV指出,此疾病盛行率為0.02 %-0.16 %,也就是說全世界每一萬人當中才存在有兩個到十六個人罹患有猝睡症( 孔繁鐘編譯, 1997 )。在英國和美國的盛行率則是平均兩千人中有一個病人帶有猝睡症( 0.05 % )( Brooks et al., 2002; Brooks & Black, 2002 )。在以色列盛行率只有0.002 %( Nishino, Okura, & Mignot, 2000 )。疾病在男性和女性也沒有存在性別差異。有研究指出,在日本族群中此疾病盛行率為0.16 %-0.18 %,該國人民得到猝睡症的機會比其他國家還多 ( Miyagawa et al., 2008 )。但後來得知,這些差異與不同研究方法有關,如日本科學家在診斷時,沒有經由睡眠多項生理檢查儀( Polysomnography, PSG )等做進一步確認,因此才會有以上所描述的高盛行率,經由確認PSG之後,確實發現日本盛行率有趨近於平均值現象。家族史研究指出遺傳因素在猝睡症的發生可能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在猝睡症患者的一等親人當中得到此疾病的機會約有5%-15%,其他睡眠相關疾病則為25%-50%。但是其遺傳模式至今為止,尚未被科學家所確定,可能是因為不只一個遺傳因子包含在其中( Yoss, 1970 )。另外一篇文獻提出其他研究數據顯示,在猝睡症病人的一等親中得到猝睡症的機會比正常人多10-40倍( Nishino et al., 2000 )。也有人提出除了遺傳因素之外,可能環境因素也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科學家研究顯示出生月份對發展成猝睡症而言是一個risk factor ( 在三月出生的人有高的odds ratio= 1.45,九月出生的人有較小的odds ratio= 0.63 ),證實除了遺傳因子以外,環境因子亦扮演重要角色( Dauvilliers et al., 2003 )。此外,科學家在基因研究方面找到和猝睡症有關的基因座,分別是染色體4p13-q21 ( Nakayama et al., 2000 ),染色體21q ( Dauvilliers et al., 2004 ),染色體22q13 ( Miyagawa et al., 2008 )。究竟存在有什麼樣的機轉造成猝睡症,除了食慾激素 ( Hypocretin )以外,尚未有確切的機轉被建立。猝睡症是屬於慢性疾病的一種,當發病以後便會伴隨病人終身。藥物治療方面只能針對病情給予症狀治療,如中樞神經刺激劑,或modafinil及sodium oxybate用來治療嗜睡症狀;或使用抗憂鬱劑來治療猝倒症狀。此外,除了藥物方面,病人本身和周圍朋友之間的幫助亦是不可或缺的心理支持療法。( 黃玉書及陳建安翻譯自Christian Guilleminault,Yu-Shu Huang, Chia-Mo Lin. Narcolepsy syndrome:a new view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second millennium in Pandu-Perunal SR and Monti JM Clinical Pharmacology of Sleep Basel Birkhauser Verlag 2006;43-59 )猝睡症的症狀(一)延伸閱讀:睡美人睡王子

頭重、肩酸、耳鳴…當心高血壓找上門

頭重、肩酸、耳鳴…當心高血壓找上門

高血壓是最常見的疾病之一,為目前已開發國家中引起心臟血管疾病及死亡的重要原因。長期而言,高血壓將使心臟肥厚進而引起心肌病變及心臟衰竭;對血管而言,將引起腦中風、冠狀動脈疾病、主動脈瘤、主動脈血管剝離及腎血管疾病等嚴重併發症,造成病患永久的傷害及死亡。雖然大部份的人對於高血壓防治的重要性已有認識,但事實上根據美國研究報告顯示在所有的高血壓患者中只有約百分之12~21能得到良好的控制。而在民國65年台灣地區的高血壓流行病學調查中,得到有效控制的高血壓病人僅占所有高血壓病患的百分之45。由此可見對於高血壓的防治,所須努力之處仍然很多。臺安醫院影像醫學科醫師們表示,引發高血壓的原因相當多,傳統上可將之區分為原發性高血壓及次發性高血壓。原發性高血壓就是表示其原因不明者;而次發性高血壓則表示由特定疾病所引發者。一般而言,原發性高血壓約占所有高血壓病人的百分之90~95,次發性高血壓以慢性腎臟疾病及腎血管疾病所引發者較為常見。高血壓一般而言並沒有明顯症狀,經常讓人渾然不覺,待一段時日之後,可能會有下列自覺症狀,即頭重、頭痛、耳鳴、眼花、失眠、呼吸急促、頭頸部酸痛與兩肩酸硬等。據統計,在台灣年齡超過四十歲以上者約百分之20罹患高血壓,隨著年齡的增加,高血壓的患者也愈來愈多,在這些病人中,大約只有1/5是因高血壓自覺症狀而定期服藥,並在醫院追蹤治療。這也就是為什麼高血壓被稱為「隱形殺手」的主要原因。臺安醫院影像醫學科醫師們指出,高血壓的治療包括非藥物治療及藥物治療。非藥物治療包括:1.低鹽飲食─減少食物中鹽份的攝取,約每天攝取不超過6公克的氯化鈉。2.若體重過重則必須減重。3.停止吸煙。4.增加飲食中纖維的份量,限制飽合脂肪的含量。5.限制酒精的飲用約每天一盎司左右。6.如有需要可進行放鬆治療。藥物的治療則包括:利尿劑,乙型阻斷劑、鈣離子阻斷劑、甲型阻斷劑、血管擴張劑及血管張力轉換抑制劑等。高血壓治療的成功與否,以病人是否有規則的服藥及定期的測量血壓,若血壓得到有效的控制,則病人的身體更健康。

雷射溶脂修修臉

雷射溶脂修修臉

雷射溶脂的問市,無疑再擴大了微整形的範疇;從原本的「填充性微整形」,如玻尿酸、微晶瓷注射,延展到雷射溶脂的「去除性微整形」。雖同具修飾功能,卻有相當大的差異。玻尿酸、微晶瓷都是注射性的填充物,對於臉部的凹陷處,有填補的作用,進而達到修飾臉部線條的功能;雷射溶脂,顧名思義就是利用雷射的作用,選用特定的雷射波長,將雷射光纖管深入到皮下組織的脂肪層,利用雷射的光能,將脂肪細胞間的包膜破壞,再利用雷射的熱效應,將脂肪細胞溶解掉,達到去除脂肪的目的。整形外科醫師李鐵國表示,在微整形的領域裡,雷射溶脂的功能性在於「去除」,利用雷射去除脂肪細胞,同時也結合了立即性和長久性,將不用動刀的微整形手術,向前邁進一大步。目前大多運用在手臂、上腹部、腰部、大腿側部、背部贅肉等小部位的區域,但臨床證明,雷射溶脂運用在臉部,特別是「嘟嘟臉」和雙下巴,都有相當好的修飾效果。由於是雷射的作用,所以不需動刀,比較起傳統的抽脂手術,風險大為降低,只需局部麻醉即可施行,傷口小到低於0.1~0.3公分,且雷射的熱效應還可促進膠原蛋白再生,提升肌膚的緊實度,改善鬆弛問題。李鐵國醫師指出,對於因為年齡增長所造成的肌膚鬆弛現象,如雙下巴或雙頰下垂所引起的「嘟嘟臉」,利用雷射溶脂的「去除性」,都可以達到很好的改善效果;同時又兼具緊實肌膚的功能,且不需經常性地反覆進行,術後隔天即可上妝上班,不影響日常生活作息,很適合想要一次解決問題,又害怕動刀的熟男熟女們。 一般而言,雷射溶脂的復原期約為3-6個月,不過,若是在術後二星期左右,配合高週波的術後療程,除了可以縮短復原期之外,同時也能利用高週波的特性,促進肌肉運動、消耗熱量、增進膠原蛋白再生及加速脂肪代謝,讓恢復的效果更形完美。

忠義育幼院院童-小龍的療育故事

忠義育幼院院童-小龍的療育故事

最近,知名部落客史丹利透過買願望網站(http://www.mywish.cc),為忠義育幼院院童開了一個籌募院童醫療基金的生日派對,很感謝這位素昧平生的名人會願意為育幼院的孩子做公益。讓我們先一同分享,這次史丹利所關心的院童-小龍,他所遭遇的生活故事!小龍5個月大的時候就被安置到忠義育幼院,然而來院不久後,保育員媽媽就發現小龍比起一般的孩子有肌肉僵硬的異狀,隨即送醫診斷後,卻換來不幸的消息,醫生甚至一度判定小龍的腦室過大、腦部瓣膜發展缺陷等等情形,可能活不過兩歲,讓院長及保育員擔心不已,後來幾經求訪不同的醫師後,確定小龍患有腦性麻痺,雖然解除小龍可能年幼喪命的擔憂,卻不幸地也判定出小龍已是特殊兒童身分的遭遇,須及早接受療育復健來幫助他成長,目前小龍除了每星期在醫院安排一次的職能治療與物理物療外,忠義育幼院也幫小龍安排有治療師背景的志工,定期輪流來為小龍做療癒復健。小龍總是很努力接受治療師的安排,不哭不鬧地接受辛苦的復健,即使年幼的小生命就要開始戴上輔具來矯正肌肉張力過度的情形,小龍仍舊沒有反抗地接受著醫師的安排。小龍目前已11個月大,今年8月初就要滿週歲了,目前正努力地學習翻身,練習手部抓力,雖然每一步的學習對他來說是如此的困難,但在小龍自己及保育員媽媽的共同努力下,小龍實則進步許多,雖然未來小龍仍無法像一般的孩子一樣,活蹦亂跳、生龍活虎,但忠義仍希望幫助小龍能夠學會生活自理、照顧自己。歡迎大家與史丹利、忠義的保育員一同努力,幫助小龍以及許多發展遲緩、身心受創的院童,一同接受療育復健及心理諮商的安排,幫助他們早日重建生活的機能,使其身心平穩發展。( 本文由忠義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提供,相關訊息請參考忠義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網站 http://www.cybaby.org.tw )

邀您參加史丹利公益生日派對!一塊幫助忠義育幼院童

邀您參加史丹利公益生日派對!一塊幫助忠義育幼院童

你想獲得史丹利最潮的新書-「去我的沖繩」嗎?有10本史丹利親筆簽名的新書正熱血沸騰,等你來拿!所以,請你跟我這樣做:★ 活動一,請你在自己的部落格上宣傳史丹利公益生日派對網站:http://www.mywish.cc/joinparty_join_public.php?partyid=PB200907160001,然後將你宣傳的網址貼回史丹利公益生日派對的留言板(請先加入會員),史丹利將抽出10名的幸運兒,送出他的新書「去我的沖繩」。★ 活動二,歡迎你跟我們一起熱血捐款,在史丹利公益生日派對,響應捐款的最高前5名也將直接獲得史丹利的新書「去我的沖繩」,愛心最大,不用抽獎。捐款頁面(請選擇我要捐贈,填妥基本資料後,即可選擇要使用信用卡或atm付款):http://www.mywish.cc/joinparty_join_public.php?partyid=PB200907160001《以下是史丹利的部落格分享》我的生日是在這個月,但其實我一向都是很低調過生日的,尤其實過了30歲後,每過一次生日還真是很難開心的起來。但今年的生日我有個願望,這個願望不是我一個人可以完成的。這是個幫忠義育幼院募款的活動,這是一群失去父母的小朋友們,甚至是一群需要治療的小朋友們,忠義育幼院為了照顧他們,資金已經嚴重的匱乏。……所以,希望各位能幫我完成我的願望,也就是完成忠義育幼院的願望,真的不一定要多,就算是10塊100塊也好,你的一點點貢獻,會讓這些小朋友們可以安心的成長,他們成長的過程因為有你而更健全。也因為有你的10塊100塊,會讓小朋友們擁有更多的笑容,因為這個世界有著笑容就會更美好的。史丹利部落格,相關文章分享:http://tw.myblog.yahoo.com/arsablue-stanley/article?mid=32874&page=1#32888

隱翅蟲爬過 男子雙腿出現15公分長線狀傷口

隱翅蟲爬過 男子雙腿出現15公分長線狀傷口

嘉義市一名陳姓男子在炎熱的夏夜喜歡穿著短褲在家乘涼,偶有蚊子叮咬也不在意,僅徒手驅趕。前晚小腿前側出現長達15公分長的線狀傷口,原以為不慎刮傷表皮,仔細檢視才發現左右兩腿都有,且隱約可見傷口出現水泡,陳姓男子自行抹藥後就寢。隔天一早傷口紅腫更劇,且開始隱隱作痛,陳男擔心遭受感染,就醫後醫師診斷為「隱翅蟲皮膚炎」。嘉義市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皮膚科主任何官倫表示,入夏以來,門診常見民眾因為遭到蚊蟲叮咬,或花粉、草粉接觸產生紅腫、過敏而求診的案例。其中隱翅蟲所引起的傷口通常會併有水泡、化膿潰爛,或出現焦褐色壞疽,加上患處多為紅色浮腫的長條線狀,外觀相當嚇人。不少患者由於不解隱翅蟲的特性,甚至動手拍打,造成更大範圍、更嚴重的傷害。何官倫說,隱翅蟲造成的傷害並非經由叮咬,而是只要接觸,就會引起發炎,這是因為隱翅蟲的體液含有「隱翅蟲素」(Pederin),是一種相當刺激性的物質,一旦接觸到皮膚,約10秒鐘左右就會劇烈灼痛感,而隨著隱翅蟲在皮膚上行經的足跡,就會造成典型「隱翅蟲皮膚炎」的線狀傷口。因此,遭遇隱翅蟲時,應輕輕吹氣驅離,不要徒手拍打,避免擠壓蟲體而造成毒液大量釋出接觸皮膚,緊急處理的方法,可以用乾淨的水清洗患處,或給予冰敷,減少不適。若疼痛感持續或紅腫不消,仍應就醫治療。由於隱翅蟲的體長小於1公分,寬度也僅有0.2到0.3公分,一般家庭的紗窗紗門無法阻擋,加上趨光特性,容易飛入家中,何官倫建議民眾要多加留意,尤其夜間就寢時,房間內盡量熄燈,從事戶外活動時也最好穿戴長袖衣物,避免皮膚直接暴露為佳。隱翅蟲皮膚炎的治療可使用外塗的抗發炎藥物,必要時也可配合口服藥物,傷口約在一周後會結痂痊癒。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