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賴棟材油畫水墨個展 「靈魂謳歌」在羅東

賴棟材油畫水墨個展 「靈魂謳歌」在羅東

「靈魂謳歌」賴棟材油畫、書法、水墨個展自4月1日起於羅東博愛醫院展出。賴棟材老師除精通書法、現代水墨、油畫外,也熱愛吟詩,多才多藝。此次展覽精挑細選油畫、書法、水墨畫共12幅作品與民眾分享。賴棟材曾獲全國書法比賽特優並榮獲宜蘭美展書法永久免審。97年在宜蘭文化局舉辦書法、水墨、油畫個展,同年在國父紀念館舉辦書法、水墨、油畫個展;亦曾獲南瀛美展油畫優選以及日本形象畫派台北支部最佳海外研修獎。賴棟材表示,寫字畫畫不單祇是為了得獎、獲取掌聲。創作者唯有用最真誠的心靈去感受、用情感運筆、與畫布對話,才能創造出感動自己也感動別人的好作品。這次展出作品中有多幅抽象油畫,賴棟材藉由線條、色塊以及點線面的運用,呈現出蘭陽平原土地上各種人、事、物的寫照,並表達內在情感的激盪與感觸。讓觀眾透過藝術作品,感受創作者對生命的感動。「靈魂謳歌」賴棟材油畫、書法、水墨個展,即日起在文化走廊展出至4月30日。展覽時間上午8時~晚上8時。羅東博愛醫院以「人文博愛」為宗旨,期待經由規劃多元的展覽主題,豐富宜蘭縣民的藝術文化。

水嫩白脆食品誘人  小心誤食過多添加物

水嫩白脆食品誘人 小心誤食過多添加物

清明節將近,為使消費者能吃得安全又衛生,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抽驗清明應節食品31件,檢驗結果共3件不符規定:1件潤餅皮檢出防腐劑苯甲酸;1件豆干檢出殺菌劑過氧化氫殘留;1件花生粉檢出黃麴毒素超量,不合格率為9.68%。此次清明食品於傳統市場、素食店及潤餅皮專賣店等地點抽驗,包括潤餅皮(如春捲皮、麵粉皮)、豆干/乾(絲)、豆芽菜、花生粉等,檢驗項目為防腐劑、殺菌劑、漂白劑、甲醛、黃麴毒素,抽驗結果以豆干/乾(絲)不合格率最高(1件/5件,20%),其次為潤餅皮(1件/10件,10%)、花生粉(1件/10件,10%)。此次不符規定之產品,來源屬外縣市者已移請轄區縣市衛生局處辦,屬台北市業者將依據違反食品衛生管理法第12條之規定,爰依同法33條處分製造業者3~15萬元罰鍰,並依第29條令其違規產品回收銷毀。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提醒,長期攝入過量食品添加物會對身體健康造成一定損害,食入過量的苯甲酸可能引起流口水、腹瀉、肚痛、心跳加快等症狀,並對肝、腎產生影響,故肝、腎功能不佳者,仍宜減少食入量。過氧化氫(H2O2),俗稱雙氧水,可做為食品殺菌劑,具有漂白、防腐效果,為豆製品及麵製品常見之違規添加物,依據食品添加物使用範圍及用量標準規定,食品中「不得殘留」,同時亦規定「不得使用於麵粉及其製品」。食用過多可能會引起頭痛、嘔吐等症狀,另外過氧化氫具有強氧化力,可造成皮膚、眼睛及腸胃道的腐蝕性傷害。衛生局提醒消費者可藉由開水烹煮並將鍋蓋打開揮發水蒸氣後再以多量水浸泡,並經常換水,就能將殘留之過氧化氫轉移至水中,達到去除過氧化氫的效果。在選購豆製品、潤餅皮時,應避免選擇過白、過脆或業者宣稱可常溫下保存多時之產品,以減少購買到違規食品的機會。衛生局呼籲業者應特別注意花生等榖類食品之貯存、運輸及販售過程,以防止黃麴毒素的產生,尤其是在炎熱潮濕的夏季。黃麴毒素具肝毒性,長期低劑量食用,則易導致肝細胞突變,造成肝癌的發生。衛生局建議民眾及業者注意下列事項,以減少食品受到黃麴毒素之污染:選購穀、豆、乾果類食物時,儘可能選購新鮮(製造日期最近者)、包裝完整的產品,包裝若有破損或食品光澤失常,更忌購買。乾果、穀類、豆類、種子類食品,應以乾燥的密封罐貯存。食物應儘可能貯存在低溫、乾燥處。食物發霉,應立即丟棄。民眾如有食品安全衛生問題或消費疑義,可電洽臺北市民當家熱線:1999 (外縣市民眾請撥02-2720-8889)轉1061。以上稽查結果,可上食品資訊網http://food.doh.gov.tw/或衛生局網站http://www.health.gov.tw/查詢相關訊息。

「丈夫外遇」妻子該如何跨越傷痛與找回信任?

「丈夫外遇」妻子該如何跨越傷痛與找回信任?

外遇問題已是台灣主要而普遍的離婚因素之一。台灣地區離婚率在過去三十年維持上升的態勢,民國99年有58,115對夫妻登記離婚(比98年多了1.56%),初離婚率千分之2.51,此值幾已佔全亞洲的首位,也意味著有更多台灣小孩需面對父母仳離的動盪、與需成長於環境更具考驗的單親家庭之中,於是對社會造成的衝擊,實不容忽視。當傳統式微,過去由家族聯帶(ties)以及角色互補(男主外,女主內)而來的婚姻維繫早已鬆動,「合則來,不合則去」的趨向,「承諾不足」成為現代婚姻的首要課題。何況「性」不再是鑲嵌於婚姻、成為傳宗接代的責任,因此外遇現象在社會變遷下實有增多趨勢。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精神社工科社工師董秀珠指出,外遇衝擊常導向夫妻的離婚,但也有外遇事件後仍對家抱持理想、選擇留存婚姻的夫妻,但他們常說「或許當時選擇離婚,還比較能夠重生」。外遇夫妻的關係修復,原就屬難度較高的婚姻治療任務,更有人說「外遇」等同於為婚姻投下毀滅性的炸彈。董秀珠解釋,在心理學上形容這是「依附情感受傷」的狀態,也就是外遇事件引發夫妻中的一方,強烈感受伴侶未依期待給予撫愛與安全感,而嚴重傷害配偶間的親密與信任,而且傷害難以跨越,將深化夫妻挫折與疏離感,使其更無法朝向新的良性互動親密關係邁進。同時,臨床上常見外遇衝擊的夫妻需要面對憤怒、罪惡與無力、遺棄等爆炸情緒的克服,許多時候更容易伴隨個人憂鬱與焦慮症狀發生。有學者發現,丈夫外遇的壓力使得促發妻子重鬱症發生與症狀惡化的可能性增高,另外外遇的衝擊,更常摧毀性的傷害個人自我意象與自尊,造成難以復原的創痛。董秀珠表示,針對經驗外遇衝擊、久久無法重拾生活步調的個人,過去較少以「心理創傷」或「創傷後症候群」來標定其歷程、病理,甚至也較少往這方面來進行探討,但近來漸有研究報告認為事件發生後的種種個人不適情況,似乎符合創傷後症候群的表現。松德院區婚姻家庭治療門診中,也常見到遭遇丈夫外遇衝擊的妻子們,存在有「再現」與「逃避」的不斷切換、類似創傷症候群的表現:極力躲避與事件相關的資訊、刺激,但又不斷為湧入的記憶所侵擾,並伴隨相當強度情緒反應,更可能因情緒失控而自殘或攻擊配偶。因此,當個人受配偶外遇衝擊、而陷入上述各種輕型精神疾病的侵擾,於是尋求精神科專業協助,將是迫切而需要的。在松德院區婚姻家庭治療門診的進一步發現,「丈夫外遇」的妻子們似乎比起「妻子外遇」的丈夫們,更難對這原本生命藍圖的「意外插曲」做出統整、與積極因應,也就是說,她們常更難走上心理復原之路。董秀珠說,在曾經求助於松德院區的60對夫妻當中,外遇困境仍以「丈夫外遇」型態為多(有54對夫妻屬於此型,佔總數九成)。而且丈夫外遇的妻子們心理創傷更難復原,在精神醫療協助下,(丈夫外遇)創傷妻子在半年內雖然有所緩解,但是真正到達心理復原的不到五分之一,(妻子外遇)創傷丈夫則有一半到達心理復原。有五分之二的妻子,在事件爆發後超過一年了,卻仍受到隱隱然的心理困擾、無法復原。她還說,妻子們對於配偶外遇的反應、衝擊都明顯而強烈,比如在撤退母親與妻子的生活角色、因此而自殺自傷、以及影響小孩心靈等方面,而且似乎不易自然隨時間拉長而使衝擊消退。雖然54位求助於松德門診的創傷妻子,多屬高等教育程度,然而似乎較好的學識與認知能力,並無助於更快速跳脫丈夫外遇所致的心理創傷。在復原的原因或動力上,也見到在丈夫外遇或妻子外遇兩種型態間的差異,其發現「工作投入與表現」能夠為創傷丈夫帶來極佳療癒效果,然而創傷妻子要到達復原,則亟需個人自我重建、轉化與親密關係上的改變調整。丈夫外遇妻子們的心理創傷似乎相當難以復原,加上女性也常因此陷落輕型精神疾病的困擾,深深影響個人心靈幸福與生活品質,聯合醫院松德院區門診從藥物治療到各式心理治療,能提供夫妻們最專業協助。經歷過外遇事件的丈夫們,常也有不知如何「挽回婚姻」或「讓妻子重新健康起來」困擾,而松德院區也提供相關心理衛生教育課程,讓丈夫們的挽回之愛更加有力量與更有效果。

漫談齒顎矯正

漫談齒顎矯正

文/台東基督教醫院 吳方芳咬合不正對患者造成的困擾,不僅是外表瞻觀,先天、後天顎骨位置不正常,除了會損傷牙齒和牙周組織,影響咀嚼功能以致消化吸收不良,也可能干擾舌頭運動,使得患者發音說話異常。何謂齒顎矯正王剛毅醫師說明,齒顎矯正是以各種矯正裝置,移動患者牙齒及引導骨骼,使牙齒排列整齊及咬合協調穩定。牙齒的著根之處是顎骨(分上顎骨、下顎骨),所謂矯正,正是矯正牙根在顎骨內的位置。藉由矯正裝置改善顏面骨異常發育,以及重新調整不整齊牙齒,可協助患者達到以下治療目的:恢復咀嚼功能,幫助消化及吸收。口腔衛生容易維持,預防齲齒及牙周病。發音正確。嘴唇的自然開合及齒列的完整。避免顳顎關節病變(可能引發偏頭痛等不適)。恢復臉型美觀自信。暴牙及戽斗針對上顎骨的發育大於下顎骨所致之暴牙,和下顎骨大於上顎骨所引發之戽斗,王剛毅表示,暴牙、戽斗的遺傳因子雖不容小覷,儘早接受齒顎矯正,可以有效矯正牙齒的不正常咬合和不協調的臉部曲線。所謂不正常咬合,就是當上下顎骨閉合時,上下牙床的牙齒不能對合。咬合不正類型有「骨骼性咬合不正」的暴牙和戽斗,還有「非骨骼性咬合不正」齒列擁擠和虎牙,其他還有前牙開咬型、深咬型、後牙錯咬型等。咬合不正對患者造成的困擾,不僅是外表瞻觀,先天、後天顎骨位置不正常(上下顎前後位置不正、上下顎垂直位置不正、上下顎寬度不正及其他),除了會損傷牙齒和牙周組織,影響咀嚼功能以致消化吸收不良,也可能干擾舌頭運動,使得患者發音說話異常。齒顎矯正的最佳年齡何時應進行齒顎矯正?成年人的齒顎仍能有效矯正嗎?王剛毅表示,民眾首先應慎選專科醫師,了解醫師曾在哪裡接受訓練?訓練多久?王剛毅認為三年的訓練期才足夠,建議民眾進行矯正之前,應先認識醫師。一般而言,矯正所需要的時間如下:局部矯正:半年~一年。全口矯正:一年半~兩年。特殊病例:兩年以上(含骨骼性咬合不正)。針對孩童齒顎矯正之最佳時機,王剛毅的建議是:骨骼性咬合不正:十歲左右(此時骨骼正在發育)。國小六年級~國二之間(此時骨骼仍在發育,易調整,也較能管理自己)。自己能刷牙、潔牙。牙齒長全了(智齒除外),小朋友自己有矯正意願(但矯正期的疼痛不適需要極大的忍耐)。至於未曾在童年、少年期進行齒顎矯正的成年人,還來得及進行矯正嗎?王剛毅的回答令人燃起一絲希望,他表示,成年人由於骨骼發育已完成,矯治難度相對提高,但若進行齒顎矯正,仍有療效。費用知多少提到齒顎矯正的費用,王剛毅表示,矯正這門專門技術對醫師和患者都是一場耗時費力的挑戰,到底該收多少費用才合理?紊亂的矯正收費市場,有些醫師開價20萬台幣,有些在10~12萬上下,王剛毅認為,合理的價格應在10~15萬之間。矯正期間口腔照護戴上矯正器之後,牙齒的清潔比未戴矯正器時困難許多,加上配戴矯正器的時間至少半年以上,若未正確潔牙以致堆積牙菌斑,將造成蛀牙或牙周病。牙菌斑是黏附在牙齒表面的一層黃白色薄膜,其中的細菌會產生酸性物質,致使琺瑯質遭破壞、脫鈣或蛀牙。裝上矯正器的牙齒,表面凹凸不平,更易使牙菌斑堆積,所以矯正期間不僅要注意刷牙,更要注意使用的牙刷和其他清潔工具。東基牙科提供之矯正期潔牙輔助工具要點如下:選擇合適的矯正牙刷:軟毛,用來刷咬合面、牙齒舌側面和矯正器的齒面。刷牙時,把刷毛放置在牙齒和牙齦交界處,輕輕橫刷(牙齒和牙齦交接處是最易堆積牙菌斑的位置)。牙間刷:可穿過矯正鋼線底下,清潔兩個矯正器之間的齒面,即使細微死角也可用牙間刷清潔,是矯正期不可或缺之潔牙工具。牙線穿引器:可利用前端較硬部分,引導牙線穿過矯正鋼線下方,跨過牙齒咬合面,清潔牙縫後再拉出。其他如牙菌斑顯示液(不清潔之齒面可藉由顯示液呈現紅色,使患者更有效潔牙)、抗敏感含氟牙膏、居家用氟膠(可預防蛀牙、脫鈣)。最後,王剛毅呼籲,進行齒顎矯正的患者,除了徹底潔牙,還要定期就診檢視,醫護密切合作、溝通是矯正期不可輕忽之道。另外,避免吃太硬或黏度高的食物,也是矯正期牙齒防護守則。本文轉載自「宇宙光Cosmic Light」雜誌2009年八月號第66~69頁「診療室的春天」專欄

兒童慢性咳嗽誤認為感冒 小心錯失控制氣喘的黃金時間

兒童慢性咳嗽誤認為感冒 小心錯失控制氣喘的黃金時間

文/台東基督教醫院 吳方芳小兒氣喘到底有多囂張呢?根據資料顯示,1972年台灣每年每一百名孩童僅1.3人氣喘;到了2003年,就有14.3人罹患氣喘;而近十年來,十八歲以下兒童氣喘的住院率,更從每十萬人口83.9人,上升到120.3人。話題轉到過敏兒父母最關切的「小兒氣喘」,台東基督教醫院小兒科醫師王崑伊表示,早在西元450年,古希臘就已提出「氣喘」名稱,這個歷史悠久的疾病,在古籍《黃帝內經》中也記載如下:「乳子中風熱,喘鳴肩息。」然而,歷經幾千年的研究,氣喘並未隨著醫學進步而減少。王崑伊表示,病人出現因呼吸道阻塞現象所產生的胸悶、呼吸不順及持續咳嗽等症狀,謂之氣喘。氣喘為什麼會「喘」呢?又是什麼原因導致呼吸道阻塞?王崑伊解釋,氣喘是一種氣管持續性慢性發炎反應,發炎的氣管先是水腫,繼之變窄。病況輕者,也許只有胸悶、咳嗽;但是,如果水腫嚴重,產生更多分泌物,阻塞呼吸道,肌肉壁變得更緊,通道變小,空氣更難進出,就會有哮鳴、咳嗽不停、呼吸困難等症狀。王崑伊接著說明,正常健康的氣管壁肌肉(平滑肌)是放鬆、空氣能順暢進出的;氣喘發作時,包住氣管的平滑肌會產生收縮,致使氣管窄小,同時間,氣管內的黏液分泌物也持續增加,進而影響空氣進出,患者於是益加氣「喘」。不少氣喘或過敏性鼻炎的患者,都是白白吃了許多感冒藥,繞了一大圈才恍然大悟自己並非感冒。王崑伊提醒小病患的家長,臨床上許多兒童的慢性咳嗽,常被誤診為反覆感冒,以致錯過控制氣喘的黃金時間。如果孩子有以下表現,可能就是罹患氣喘了。感冒常常咳很久,咳得很厲害,且持續兩週以上。沒有感冒症狀時,因為天氣忽然轉變而劇烈咳嗽;咳嗽現象好發於夜晚和清晨起床時刻。家裡大掃除,整理放置很久的衣物寢具、舊書報之後,出現咳嗽或喘鳴。玩耍、運動稍激烈,就會停下來喘氣及咳嗽(乾冷天氣更甚)。至少有2~3次曾被醫師告知有喘鳴聲,或醫師曾經開立氣管腫脹類藥物。面對令人受挫、甚至可能威脅性命的氣喘,首要之務是先了解氣喘的疾病因子,以便制敵機先、避開誘因或事先防護。王崑伊列舉氣喘病因如下:過敏原:如花粉、黴菌孢子、塵蟎、蟑螂、動物毛屑、粉塵等。感染:病毒、細菌或黴菌造成的呼吸道感染,都可引起呼吸道發炎而誘發氣喘。 氣溫變化:尤其是氣溫降低、溫差驟變時。藥物:如貝他交感神經阻斷劑、阿斯匹靈、某些食用色素等。情緒:壓力,情緒激動或情緒低落。運動:某些患者會因運動而衍發氣喘,應避免激烈運動或在乾冷環境下從事運動。遺傳:父母親其中一人有過敏疾病,小孩出生後發生過敏的機率大約三分之一,如果雙親都過敏,孩子的過敏機率是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先天過敏基因加上後天環境挹注,過敏症候於焉而生。其他:如油漆、乳膠、香菸、香水、某些噴霧狀清潔劑、空氣污染、月經週期變化或胃食道逆流等(胃酸逆流會使氣管痙攣,引發氣喘)。

小病變大病 老翁肚痛腸胃出現糞石

小病變大病 老翁肚痛腸胃出現糞石

一名76歲的吳姓老翁,出現嘔吐、肚子痛等症狀,至童綜合醫院就醫,經由胃鏡檢查發現12指腸處有一團圓形物體,使用「內視鏡」取出圓形物體,赫然發現是一團有點硬的蔬菜,在臨床上稱為「糞石」,一般都發生在胃部故稱「胃糞石」,病患是發生在十二指腸部位,此處情形較為罕見。該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劉忠政表示,患者陳述吃東西就會吐,並有肚子痛與吃不下等症狀,忍了3~4天才來就醫,安排X光檢查顯示有腸阻塞的現象,因考量到老翁有十二指腸潰瘍與糖尿病史,進一步安排「胃鏡」檢查,發現十二指腸球部有一團圓形物體卡在稍微變形的十二指腸處,使用「內視鏡」取出此團圓形物體,竟是一團蔬菜,經詢問患者是吃何種蔬菜,他才道出肚子痛的前一天有吃長年菜。劉忠政醫師說,患者本身是糖尿病患,腸子蠕動本來就較差,又因十二指腸潰瘍造成十二指腸球部有點變形,加上國人的觀念長年菜要整條的吃,患者在沒有細嚼慢嚥的情形下,整條長年菜往肚子吞,當然就卡住了。而取出的圓形蔬菜團已經有點發硬,是因蔬菜在胃腸裡水份逐漸被吸收,形成臨床上常說的「糞石」,大部份的情況發生在胃部,在十二指腸的較少見。老翁到醫院檢查時已有輕度的腸阻塞,未及時取出可能會造成十二指腸潰瘍出血更嚴重,所幸患者已取出糞石,解決病症。但是患者罹患十二指腸潰瘍的情形,還是繼續接受治療,不要讓小病演變成大病。要如何預防食物卡住與防止糞石的產生?劉忠政醫師說明,老年人的牙齒咀嚼功能退化,腸子蠕動較低,吃東西儘量細嚼慢嚥,青菜最好小口小口吃;另外有些食物如柿子、芹菜、葡萄皮及破布子等,較易形成腸胃道糞石,應儘量少吃。

長期腹痛嗎?「腸道急躁症」嚴重者將影響日常生活

長期腹痛嗎?「腸道急躁症」嚴重者將影響日常生活

行政院衛生署新竹醫院胃腸肝膽科許丁壬醫師表示,一位46歲的工程師,二十年來一直不斷的腹痛、腹脹而至腸胃科門診就醫,病人提及父母對子女的期望極高,他的兩個哥哥都符合父母的期望;一位畢業於醫學院,一位是律師,病人從小就認真讀書一直想向哥哥看齊,雖然最後當了一個令人羨慕的工程師,但是病人表現出來就是容易緊張、焦慮。病人說自己常常在早上起床後,肚子就急劇的收縮,開始疼痛,一段時間後症狀才消失。每次痛起來就會伴隨幾次的腹瀉,可是病人偶爾也會為便秘所苦。在門診醫師安排一系列的胃腸鏡、超音波和抽血檢查,結果都正常,最後診斷為腸道急躁症,除了藥物治療外,建議多做一些休閒活動,減輕工作壓力。許丁壬醫師表示,在腸胃科的門診,最常聽到病人的主訴就是腹痛、腹脹或是排便異常。腸道急躁症的病人,大部份的腹痛開始於早上起床後一直到白天的上班時間,疼痛的程度可由輕微到無法忍受,有些疼痛會讓人無法上班,會影響到日常的生活作息;但是當病人睡著後,疼痛自然消失,不會打擾睡眠。這些腸道急躁症的病人,大都是容易緊張、工作忙碌、不正常的飲食習慣,而造成腸道蠕動異常以及腸黏膜的敏感性增加,所以會有腹痛、腹瀉的情形。許丁壬醫師指出,針對長期腹痛的病人,醫師會依據下列的情形:血便、體重減輕超過5公斤、家族有胃腸癌病史、反覆發燒、貧血、慢性嚴重的腹瀉等,視情況需要安排糞便和內視鏡檢查以排除腸胃道腫瘤和發炎等疾病。至於,腸道急躁症的治療,輕度症狀者的治療包括:衛教、恢復信心、飲食、生活型態的調整;中度症狀者可能需要一些胃腸藥加上低劑量的抗憂鬱藥或是心理治療;至於嚴重的腸道急躁症會造成病人失能,影響日常生活,需要轉診精神科或疼痛專科治療。許丁壬醫師表示,病人對於自己的長期痛苦和複雜的症狀都有滿腔的疑慮,門診醫師除了正確診斷外,給予病人充分地病情解釋和適當的藥物治療也是重要的。因此,醫生治療病人的第一步驟是解釋病情、教育病患,讓病患知道腸道急躁症並不是絕症,只是腸道功能障礙而已,並不會威脅到生命,讓病人放心;鼓勵病人多從事休閒活動,三餐定食定量,避免食用酸辣油的食物,不宜操勞過度,配合充分的休閒時間來調節身心。

產後胸部嚴重下垂?皮膚鬆弛是主因

產後胸部嚴重下垂?皮膚鬆弛是主因

懷孕的女性通常會擔心身材變形,產後無法恢復玲瓏有緻的身形,而喪失自信心。一名36歲的婦女產後導致胸部嚴重下垂,讓她沒有自信;童綜合醫院美容醫學中心游建智醫師表示,患者遇到的困擾是懷第二胎時,體重明顯增加,產後發現胸部及副乳嚴重下垂,且乳頭及乳暈變大情形,連穿泳衣的勇氣都沒了。病患強調不希望疤痕太明顯,同時要解決乳頭、乳暈的問題,游建智醫師依據她的情形及需求,使用「乳房上提加隆乳術」及「乳頭乳暈縮小術」來改善她的狀況。手術時先由乳暈的切口將下垂的乳腺組織往上提,再將義乳放置乳腺下,將鬆弛的乳房與皮膚撐起;接著再將過大的乳暈外圍皮膚切除,而乳頭部份則是利用立體空間原理,採用乳頭中間的Y型組織切除手術,將乳頭寬度及高度縮小,以達到乳暈與乳頭縮小的效果。術後,患者恢復情形良好,除了改善雙峰下垂的情形,也展現出美麗的自信心。游建智醫師說,胸部下垂的原因,不外是隨著年紀的增長,乳腺支撐的組織委縮,再加上皮膚鬆弛,而導致乳房下垂;有些是女性是在懷孕過程中胸部變大,生產完體重很快降下來,因皮膚鬆弛,導致胸部下垂,個案就是這種情形。其實,隨著美容醫療技術的進步,微整形的手術已可幫助愛美的人士解決問題,若女性朋友發生胸部下垂、臉部鬆弛等情形而影響自信心時,可尋找專業醫學中心的協助。

肺結核初期症狀易忽略 你有長期咳嗽嗎?

肺結核初期症狀易忽略 你有長期咳嗽嗎?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藥劑科藥師方喬玲呼籲民眾應該一起重視結核病防治工作!方喬玲說,文學家魯迅的小說「藥」,描述古人迷信革命志士之血可當成治療肺癆疾病的良藥,今天仍有很多人對肺結核疾病存在著:「現在還有肺結核嗎?我只是感冒,肺結核應該離我很遠吧!」的觀念。事實上,直到2010年仍有一萬三千名新發病個案產生,顯示其嚴重性比所有其他傳染病的總和還大。為了讓民眾能以正確態度面對肺結核,方喬玲整理以下常見迷思供民眾參考:肺結核是如何傳染的呢?肺結核傳染途徑主要是經由飛沫傳染為主,帶菌的結核病患者在吐痰或藉由公共場所講話、咳嗽、唱歌或大笑時,產生飛沫排出結核菌,飛沫殘核便可經由呼吸道到達正常肺泡造成感染。她強調,並不是所有肺結核病患都具傳染力,傳染性肺結核是指痰內帶有結核菌,才會傳染給別人。被傳染後不一定會發病,只有5%的人在身體抵抗力較差的時候,受到結核菌感染時才較容易發病。得到肺結核會有哪些症狀?方喬玲指出,結核病的自我檢測方法如下:長期咳嗽(超過2~3周以上)、咳嗽有痰、胸痛、沒有食慾、全身倦怠、體重減輕、發燒等。事實上,肺結核病初期症狀易被忽略,若出現上述症狀時,需儘速就醫診治。肺結核的診斷方式有哪些?除了綜合臨床表現外,胸部X光檢查懷疑肺結核時,均需收集2~3套痰液進行鏡檢塗片耐酸性染色以及結核菌培養,若鏡檢或結核菌培養呈現陽性時,可確診為開放性肺結核病患。但若鏡檢呈現陰性,可先給予抗生素治療一周,若症狀未改善,仍應懷疑是肺結核。得到肺結核可以治癒嗎?方喬玲解釋,開放性肺結核病患經過藥物治療2~3週後,傳染力會大大減低,變成非開放性肺結核,再經過6~9個月的治療就能痊癒。以往肺結核病患服藥相當複雜,病人不易全程按規定服藥,使療效打折扣。現在有了複方製劑,加上政府強力實施DOTS(送藥到手,服藥入口,吞了再走)策略,病患服藥順從性提高,進而使完治效果提升。肺結核的治療很複雜嗎?目前一線療法是Rifater(Rifampin 120mg, Isoniazid 80mg, Pyrazinamide 250mg)與Ethambutol(400mg/tab)先服用2個月後,再使用Rifinah(Rifampin 300mg, Isoniazid 150mg)與Ethambutol(400mg/tab)四個月;每日固定時間服藥一次。常見的副作用包括:肝指數上升、輕微皮膚搔癢、 腸胃不適、末梢神經麻木、尿酸濃度上升等。若出現上述副作用時,應與醫師討論切勿自行停藥,以免日後治療產生抗藥性。方喬玲提醒,國人應重視結核病的防治,新生兒應施打卡介苗、成人應定期做胸部X光片檢查。若不幸感染肺結核,飲食上建議多攝取富含蛋白質、鐵質、維他命C與B6的食物,使病人能維持理想的體重。另外因為治療過程漫長,所以更需要家人的關懷,如此病人才能更有力量戰勝疾病!

那話兒尺寸短小不用愁 可藉由陰莖增大增長手術改善

那話兒尺寸短小不用愁 可藉由陰莖增大增長手術改善

根據美國醫學期刊報告,以有功能的陰莖勃起長度排列,美國人:15.74公分、德國人:14.48公分、以色列人:13.6公分、台灣人:12.43公分。整形外科李久恆醫師表示,一般人未勃起前陰莖長度為7~8公分,包括龜頭2至3公分。但是根據臨床上觀察,門診半數以上患者皆是低於正常標準,有的人甚至不到6公分,也因此遭到另一半的嫌棄,重創自信心。在門診治療的個案中,有一位年屆三十的竹科工程師就感嘆的說「每次交往的對象第一次看到我裸體的時候,都會因為看到我短小的陰莖而不自覺表現出驚訝或失望的樣子,讓人覺得非常尷尬,久而久之就越來越沒有自信心,有的時候甚至都沒辦法正常的勃起。」後來在李久恆醫師的建議下,經過二次陰莖增大術合併陰莖增長手術,現在陰莖未勃起就已經達到十二公分,約為原本的一倍粗,他現在完全重拾男性的尊嚴,還有了固定交往的女友,另一半也相當滿意,兩人現在非常性福。李久恆醫師指出,男性的性器官勃起程度,平均值在9~13公分。如果是生殖器大小、粗細、早洩等問題,可求助整形外科醫師,但若是陽痿的困擾,就要請泌尿科醫師診斷治療。陰莖增大手術是將人工真皮組織移植且平鋪在陰莖上,傷口非常細小,從外觀上看不出來開過刀的痕跡,植入後本身血管會長進去,真皮會與身體組織融合而成自己身體的一部份,手術過程歷時約一個小時,陰莖圓周徑可增加二至三公分。手術採局部麻醉,術後可立即回家,不需住院,術後隔天即可正常上班,但五天內需採淋浴,十天拆線,具有終身維持效果穩定的優點。陰莖分為內陰莖與外陰莖,一般人多數只能看到外陰莖,而恥骨和外陰莖之間便是內陰莖,內外比例約4比6。陰莖增長手術原理是放鬆恥骨、陰莖間的韌帶表層,調整角度,讓內陰莖伸出3、4公分,外觀上生殖器長度便有所增加,再施以特殊皮瓣轉移手術,利用特殊縫合的方法以達到增長效果,但是韌帶放鬆的角度要拿捏精準,這都要靠醫師的專業程度,否則治療效果可能會大打折扣。另外還有一種造成短小的原因,是由於肥胖或者是恥骨部位脂肪過多,此種情況可以運用抽脂手術,使生殖器官更加「突出」。李久恆醫師進一步強調,手術最重要的就是術後的照顧及注意事項,除了每天要消毒傷口,還要冰熱敷來幫助消腫,這段期間要避免菸、酒、咖啡、辣椒、茶等刺激性食物或熬夜。不管是什麼樣的需求、什麼樣的治療方式,關鍵都在於和醫師做好術前溝通,若是隨便聽信網路上的流言,出了問題根本找不到人賠償,小心得不償失。患者術前一定要慎選專業合格的醫師,才能減少手術風險。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