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卓碧蕙油畫個展 分享對家庭的愛

卓碧蕙油畫個展 分享對家庭的愛

童綜合醫院的「轉角藝術」藝文專區推出「卓碧蕙老師油畫個展」,她的畫作主要是呈現她把對生命及對家人的愛,用彩筆歌詠內心澎湃的感情,同時用畫作的模式與觀眾對話,將對家庭的愛與大家分享。此次在童綜合醫院「轉角藝術」藝文專區展出的卓碧蕙老師,生長在溫馨的家庭,小時候曾學過芭蕾舞、鋼琴及書法等,對藝術方面有極深的喜愛。為何會對畫畫產生動機?卓碧蕙老師表示,約9年前兒子在學繪畫,卻突然觸動了她的心弦,讓她拾筆畫畫,作品多以家人為背景,以人物油畫呈現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訴說著平凡就是幸福的來源。創作畫的過程難免會遇到困頓,是如何去克服?卓老師說,人生總會遇到不如意時,藉由投入繪畫與自己的內心進行對話,從而獲得一些想要的答案。同時畫畫也是一種修行,培養自己產生更積極的人生態度,來面對人生的挫折與沮喪,進而還能鼓勵幫助家人及其他人,讓我們的世界更加和諧美好。除了畫作以外,平時她還投入義工的行列,每週播空至學校學會擔任義工,再利用閒暇的時間來畫畫,生活過得很充實。雖然她不是正統班科出身的畫家,但她有著認真學習的心,讓作品不斷的成長,而畫作的靈感總是從生活當中源源不絕地產生,繪畫對她來說,是快樂的、是自在的,是一種靈性的抒發。

你洗手,我安心 正確洗手讓病菌byebye

你洗手,我安心 正確洗手讓病菌byebye

文/奇美醫學中心感染控制委員會感控組組長 陳郁慧世界衛生組織(以下簡稱WHO)在病人安全相關指引曾提出「手部衛生是預防與控制院內感染之最重要措施;實證研究也指出手部衛生結合其他感控措施,確實可有效降低院內感染及降低因不安全的醫療照護行為所造成的損失」,同時WHO也不斷的致力於推動世界各國重視手部衛生運動。奇美醫學中心秉持醫療照護品質提升及致力醫療照護感染控制之精神,多年來一直不遺餘力持續推動手部衛生活動;此次適逢行政院衛生署為響應WHO「拯救生命清潔雙手」之活動,由邱仲慶院長代表奇美醫學中心簽署「響應世界衛生組織/拯救生命:清潔雙手(Save lives:Clean your hands)」之承諾書,同時邱院長亦親自領軍成立「手部衛生計畫專案小組」致力於推廣手部衛生相關活動。為落實並提升醫護人員執行手部衛生的遵從性及執行正確的洗手時機,同時加強民眾的參與,達到全民洗手的目的;奇美醫學中心舉辦手部衛生系列宣導活動,活動期間為100年1月~100年9月,活動的內容包含有海報、宣導活動行動劇、音樂會及宣導講座等。期望透過這些活動,讓民眾能在就醫過程中,主動認識醫院裡的手部衛生設備有哪些、進出醫院及探視病人前後也能夠確實執行手部衛生,同時也提醒醫護人員手部衛生的執行,充分響應「你洗手,我安心 正確洗手,病菌bye bye」的重要性,藉以落實醫療機構的感染控制。

用愛與溫暖填補人世間的不美好 「東基、一粒麥子」服務鄉親倍受肯定

用愛與溫暖填補人世間的不美好 「東基、一粒麥子」服務鄉親倍受肯定

台東基督教醫院於1999年獲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頒贈「第三屆原住民有功團體獎」後,其創設的一粒麥子基金會於日前(3/25)再獲頒原委會第十屆原曙獎──促進原住民族社會發展之社會福利類有功團體;在九十八-九十九年超額僱用(進用)原住民員工之績優機關(構)與廠商方面,東基、一粒麥子基金會又分別榮獲優等獎、特優獎!一粒麥子基金會董事長呂信雄表示:「第十屆原曙獎──促進原住民族社會發展之社會福利類有功團體傑出成就獎,其意涵是針對原住民族有卓越、特殊具體貢獻事蹟表揚的最高榮譽團體獎,全國僅有三個,本會何其榮幸與有百年歷史的馬偕紀念醫院及全球服務的台灣世界展望會同時獲得此獎,代表本會長期在東台灣原鄉所提供的服務深獲肯定,亦大大鼓舞默默服務的工作人員與所有愛心人士的支持。我們願繼續秉持「一粒麥子」的精神,服務更多需要的人,並將此榮耀歸與上帝。」2002年,台東基督教醫院院長呂信雄有鑑於台灣的後山因為青壯人口外出謀生、人口高度老化,獨居和隔代教養情況嚴重,這些長輩除了醫療的需要外,還需要各種生活上的照顧服務,遂籌劃成立一粒麥子基金會,推動各項社會福利工作。期勉能夠效法宣教士服務的精神,以聖經約翰福音十二章廿四節經文「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裡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取名為一粒麥子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於當年十一月登記完成正式成立,2008年四月申辦改隸為全國性基金會。關懷老人、兒童、青少年、身心障礙者的一粒麥子基金會,開辦了老人日托服務、送餐服務、居家服務、社區照顧關懷據點、獨居老人緊急救援連線通報服務、兒童閱讀、兒童課輔班、行動書車、希望種子、復康巴士等服務;更秉持「哪裡有需要,就往哪裡去」的精神,分別於2005年、2009年因應花蓮縣、宜蘭縣的需要,前往當地設立「花蓮服務中心」、「宜蘭服務中心」,把基金會的服務經驗散布到其他縣市,嘉惠更多原住民朋友。一粒麥子基金會主動發掘原鄉部落的需求,結合當地社區資源,規劃合宜的服務方案。例如:2002年開始在部落成立「老人日托站」照顧老人,至今在台東、花蓮兩縣成立的十六個老人日托站中,有十一個站設立於原鄉部落,服務的族群包括:魯凱族、卑南族、布農族、阿美族、排灣族等,不但提供長輩一個可以活動、學習和人際互動的場所,也培養當地婦女成為日托站的服務員,提供她們在地就業的機會。又譬如:發現原鄉學童中輟生比率高,因其學業成就低,所以2005年五月起,開始結合社會資源發展原住民兒童課業輔導班,提供近三百位部落及弱勢學童課業指導、品格教育和營養點心。再者,連結企業資源,每年提供廿至廿五位原住民大專生暑假返鄉工讀服務機會,協助東基和基金會病患服務、社區服務、行政庶務、資料整理等工作。除幫助貧困的原住民大專生賺取學費、生活費,也瞭解台東縣的需要,鼓勵學生畢業後返鄉服務。至2010年止,已提供一百四十位學生工讀機會。經過不斷的努力,一粒麥子基金會的服務成效與成功照顧經驗,已成為各縣觀摩對象,其服務項目也屢獲評鑑優等的肯定。內政部於2006年、2007年連續兩年委託基金會辦理社區照顧關懷據點輔導團工作,負責宜花東三縣社區照顧關懷據點種子教育訓練、縣市政府訪視和年度成果展工作。原民會於2006年為推動原住民部落老人日間關懷站,委託基金會辦理台東地區「原住民部落老人日間關懷站觀摩會」,輔導台東縣原住民教會設站。2009年八八水災發生的第一時間,立即啟動救援行動,結合東基深入災區義診關懷,提供物資輸送與相關社福服務,災後也持續關懷台東縣八八水災重建工作,此舉獲台東縣政府頒發感謝狀,肯定雪中送炭的精神。呂信雄董事長表示,今後將繼續秉持「一粒麥子」的精神,服務更多需要的人,也邀請社會大眾一同關懷偏遠地區老化、獨居和隔代教養等相關的議題,一起攜手努力幫助原鄉,用愛與溫暖來填補人世間的不美好。

36歲以上婦女注意!免費「人類乳突病毒HPV 自我採檢套組」歡迎索取

36歲以上婦女注意!免費「人類乳突病毒HPV 自我採檢套組」歡迎索取

許多研究指出「人類乳突病毒」是導致子宮頸癌的主因,因此「人類乳突病毒(HPV)檢查」,有助於了解自己是否為罹患子宮頸癌的高危險群。36歲以上而且6年以上未做子宮頸抹片的婦女朋友,如欲索取免費的「人類乳突病毒採檢棉棒套組」,請至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中興、仁愛、和平、婦幼、忠孝六院區)及臺北市十二區健康服務中心。HPV自採活動即日起至100年10月31日止,凡36歲以上而且6年以上未做子宮頸抹片的婦女朋友,請踴躍至指定地點查詢相關篩檢詳情及索取,將有醫護人員提供詳細使用說明及協助,完成自我採檢後直接交給醫護人員,約兩週時間會直接郵寄報告到府。檢查結果係陽性,需至醫療院所進一步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確定是否已經有子宮頸癌前病變,但檢查結果係陰性,仍應至少每3年接受一次抹片檢查。「人類乳突病毒HPV(Human Papilloma Virus)」是一種非常微小的DNA病毒,女性一生約有5至7成的機率感染到HPV,感染後不會有明顯的症狀,約九成會在1年內消失,感染HPV沒有消失的話,未來得到子宮頸癌的機會較高。子宮頸抹片檢查自84年全面推動,子宮頸癌的死亡率由85年第4位降至98第6位,但全國約有2成女性沒有定期接受抹片檢查,依據國民健康局統計,10年以上未做抹片婦女,得到子宮頸「癌前病變」機率為一般做抹片婦女的2.5倍,子宮頸癌透過早期篩檢5年存活率最高可達90%以上,衛生局呼籲婦女朋友,抹片檢查仍是早期發現子宮頸癌最有效的篩檢工具,若您仍不願意接受抹片檢查,請儘快接受免費「人類乳突病毒(HPV)自我採檢服務」,「姊姊妹妹作伙來、簡單採檢靠自己 守護健康莫遲疑」。活動相關詳情請洽詢臺北市十二區健康服務中心及臺北市民當家熱線1999。

孩子的發展有緩慢嗎?童綜合呼籲:6歲前是重要關鍵

孩子的發展有緩慢嗎?童綜合呼籲:6歲前是重要關鍵

在婦幼節前夕,童綜合醫院特別在日前(3/26)舉辦「童寶寶林匹克運動會」,對象為97年4月~99年8月出生的寶寶,特別讓童寶寶回娘家快樂過節。活動中還有免費的兒童發展篩檢及家長座談會,幫助父母了解幼童發展狀況,幼童若有異常可達到「早期發現 早期治療」的目標。活動當天報名人數踴躍達150名幼童,一大早就有家長帶小孩,甚至阿公阿嬤都出動,讓童綜合醫院一早就熱鬧滾滾。童綜合醫院副院長遲景上醫師致歡迎詞,他表示,所謂「發展篩檢」是在6歲前,也就是神經發展的「敏感期」之重要時間當中,讓小朋友們得到適當的協助、評估每個兒童,看他們該發展的項目,有沒有按照時間序進行。如果進程慢了,就要找出緩慢的原因,看這些原因能不能避免?能不能消除?能不能減緩?且可降低日後整體的社會醫療成本和家庭負擔。活動包含可愛龜龜爬爬樂、活潑瓢蟲滾大球、淘氣松鼠保齡球與兒童發展篩檢等。當寶寶們進行瓢蟲滾大球比賽時,看著競賽的寶寶滾著大球,那雙小小的手努力推著大球,將大球推到終點站,家長比寶寶還緊張呢!看到自己的小孩以第一名抵達終點站,快樂的不得了;不僅如此,在現場還可看到每位家長手中不是拿著相機就是DV,努力的捕捉小孩遊樂的過程,整個場面快樂、幸福又溫馨。家長陳太太笑著說,看著寶寶爬行的動作很可愛,但容易分心會坐著不爬,或是爬到別的地方,為了讓她爬到終點站,另一邊的先生拿著平常她最愛的玩具吸引她,好不容易才讓她爬到終點站,這個既過程好玩又刺激;因為知道這次的活動有「兒童發展聯合評估中心」的資訊,比賽後會帶著她去做篩檢。來參加活動真是受益良多。該院的「兒童發展聯合評估中心」服務的人數從民國95年至今共12,00多人,幫助了很多家庭。一名四歲的小緯(化名),一年前因不善於說話來接受治療,經醫療團隊評估為「語言及社會情緒發展遲緩」,家長心情無限的沈重,擔心小孩未來的發展,了解病患與家長的情形,治療過程針對小緯與家人的生理與心理問題後,著手安排一系列的早期療育復健課程,並提供家長座談會等親職教育課程訊息,經過一年多的治療後,小緯已敢與其他人玩耍互動,活潑可愛的模樣,讓家長慢慢的放心。舉辨此活動的目的除了能達到寓教於樂外,並希望讓民眾知道該院的「兒童發展聯合評估中心」提供發展遲緩兒早期發現通報、早期治療與教育,以幫助更多遲緩兒獲得完整的早期療育服務。

孩童有遲緩嗎?心路基金會呼籲:請一同重視孩子身心發展的權益

孩童有遲緩嗎?心路基金會呼籲:請一同重視孩子身心發展的權益

心路基金會日前收到元富證券員工501筆捐款,500、1,000、3,000、10,000不等,捐贈金額共計704,000元。一張張捐款收據,來自林園、嘉義、虎尾、草屯、埔里…,有的寫上老公、孩子的名字,有的是紀念父母的辛勞;在此捐款銳減嚴寒時刻,讓心路份外感到溫暖與窩心!據說,這是元富第一次號召全公司同仁參與的員工募款活動,透過內部企業網絡、電子報來傳遞訊息,靜悄悄地透過線上捐款系統來進行,僅僅一個多月就獲得1143筆捐款,募款金額更高達242萬元;之後經過審慎的訪視評估,元富決定將此份涓滴成河的愛心,捐贈給包括心路基金會在內的三個早療服務單位。元富證券此次捐贈704,000元,預計可以幫助880人次的智能障礙及發展遲緩幼兒接受一年的語言認知療育服務。心路基金會6所早療中心均設有語言治療師及早療老師提供此項服務,以個別療育(抽離式的加強課程)、進班融合課程、團體的療育活動等三種型態進行;服務對象包含中心之日托個案、時段療育個案、偏遠鄉鎮之個案及就讀於幼托園所的巡迴輔導服務。0~6歲是兒童早期療育的黃金期,0~3歲更是關鍵期。對發展遲緩幼兒最重要的就是「早期發現、早期療育」。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顯示,發展遲緩兒在0~3歲黃金期接受專業啟蒙療育,未來每個孩童將可省下3~10萬美元的社會成本。每投入1元於早期療育,就可減少特殊教育3元的成本。出生即接受早期療育者平均一年支付特殊教育費用需3萬7千多美元;二歲即接受早療者需4萬2千多美元;六歲接受早療者需4萬6千多美元;小學才接受特殊教育者需5萬3千多美元。以上數據即可證明越早開始療育,未來的教育支出就越少。心路基金會呼籲各愛心企業響應元富證券的義舉,能夠重視台灣本土孩子的身心發展權益及早療復建的契機。

歡慶百年兒童節 和平婦幼將舉辦氣球教學

歡慶百年兒童節 和平婦幼將舉辦氣球教學

一年一度的兒童節又將到來,許多小朋友都歡天喜地的準備要迎接這個屬於自己的節日。不過對於受到病魔侵襲,必須到醫院看病或住院的小朋友來說,兒童節似乎特別難過。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為了讓院內小病童們暫時忘卻病痛的煩惱、拉近與醫護同仁之關係,日前(4/2)於婦幼一樓大廳,與中華基督教禮賢會、亞太兒少全人教育發展中心共同舉辦「兒童歡樂詩歌獻唱、兒童才藝表演、說故事時間、動物造型帽製作教學、卡通玩偶相聚與病房探視」。4月4日(週一)上午10:00~11:00於和平小兒科門診舉辦氣球阿姨示範教學,當日和平婦幼院區亦由小兒科醫謢團隊於門、急診與住院病房,由醫師於診療時發放兒童節小禮物,藉以減緩小朋友的病痛,並表達院方對小朋友之關懷與支持。

輻射防範工作不可輕忽 但民眾不需過度恐慌

輻射防範工作不可輕忽 但民眾不需過度恐慌

文/署立基隆醫院 院長室日本核電廠爆炸,大家除了擔心大量的輻射外洩以外同時也關心台灣如果發生核電廠外洩要如何因應。核一廠及核二廠距離基隆最近,而署立基隆醫院又身為輻傷責任醫院,更有責任做好緊急應變機制。三月下旬(3/24)當天,署立基隆醫院舉行輻傷合併大量傷患演練,從環境檢測到大量傷患除汙工作,每一個環節都不馬虎,衛生局王博恩局長也蒞臨指導,演習相當逼真。「輻傷合併大量傷患複合式演習」,係假定為某正常上班日上午9:00核二廠某工作人員因操作不當,氫氣產生壓力過高,導致圍阻結構爆炸,附近居民波及受傷並疑似遭受輻射塵汙染情形,經北區緊急醫療中心通報後,啟動本院輻災暨大量傷患救災機制。從輻射偵測門的檢查、幅傷處理中心的除污等都不馬虎。此次演習除了協助協助人員更了解院內緊急應變系統及熟悉輻傷病患處理知能,增強人員接收應變能力,以控制污染、降低危害物質污染全院區外,也期望有效發揮醫療及行政團隊的專業能力,從演練中找出可具體改善的問題,做為單位需要加強的方向。署立基隆醫院李源芳院長提到,未來一旦發生輻射事件,該院即可立即啟動應變措施,現在旅日返台民眾若有疑似受到輻射塵感染的情形,也可立即向門診求助。李院長也要提醒大家,目前為止台灣各地都還沒傳出輻射值超標情形,呼籲民眾輻射防範工作不可輕忽,不過也不必過度恐慌。

留學健檢一次搞定!全方位健檢及疫苗注射服務4月起馬偕開跑!

留學健檢一次搞定!全方位健檢及疫苗注射服務4月起馬偕開跑!

因應出國留學旺季到來,許多國外學校會要求留學生在國內進行體檢及注射完整的疫苗後才能赴學校報到,馬偕紀念醫院家庭醫學科主任鄒孟婷表示,自四月起,為提供留學生健檢服務,將提供齊全的疫苗注射及各項健檢,讓學生可以一次搞定,省時又省錢。鄒孟婷表示,家庭醫學科的留學健檢特色,包括提供腦膜炎疫苗(Meningococcal vaccine)及其他各校指定之疫苗施打,為使學生可以一次看診全部到位,包括基礎的身體檢查、病史詢問、眼科檢查等均可在家醫科直接進行,除需檢查肺結核皮膚菌素試驗(PPD)檢查、胸部X光、兩劑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MMR疫苗)或檢驗抗體等,均可當天完成,減少舟車勞頓,方便又有效率。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學校因其為人多擁擠處之飛沫傳染,有些學校要求住宿學生需注射腦膜炎疫苗,除非簽署放棄聲明(Waiver),馬偕醫院也提供腦膜炎疫苗注射,且注射完畢後會附帶疾病管制局發的國際旅遊預防注射證明(黃皮書)。有需要的留學生,應攜帶國外學校所附體檢表及疫苗接種表,並找出過去曾施打過的預防接種證明,掛家醫科5或6診白天門診(星期一下午請掛1診),除星期四外均有腦膜炎疫苗注射。鄒孟婷並提醒,若需檢查PPD者,需掛星期一或五門診,且檢查三日後務必親自回門診看結果,而需要注射兩劑MMR疫苗者,因兩劑疫苗需間隔一個月,請留學生們及早排定施打日期。有關留學健檢相關服務可上馬偕醫院網站查詢。

如何防護「輻射塵」?衛生局提供五要點

如何防護「輻射塵」?衛生局提供五要點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即日起針對生鮮冷藏蔬果、冷凍蔬果、活生鮮冷藏水產品、冷凍水產品、乳製品、嬰幼兒食品、礦泉水或包裝水及海草類等八大類輸入食品,密切監測產品輻射量,其中批發市場交易之蔬果及水產品由台北農產運銷股份有限公司及台北漁產運銷股份有限公司負責監測。衛生局則持續密切注意採樣受污染產地之產品,並參照行政院衛生署「食品中原子塵或放射能污染安全容許量標準」進行檢測,若其游離輻射劑量率大於0.2微西弗/小時(mSv/hr),會立即取樣後送合格的輻射偵測中心進行檢測分析,對於違反標準者,將依食品衛生管理法第11條規定命其產品銷毀或退運處理,以杜絕流入市面。以上檢測結果會公布於本局網站http://www.health.gov.tw/「預防輻射傷害專區」。同時為執行市售食品輻射量監測,該局除針對稽查員辦理輻射安全防護訓練外,更添購及協尋陽明大學儀器及技術支援,目前掌握4臺移動式輻射偵測儀,並開始針對日本輸入之先行放行管制異動食品及所有市售流通食品進行輻射量偵測。依據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公布的資料,一般游離輻射的自然背景值為0.05~0.2微西弗/小時(mSv/hr),若大於0.2微西弗/小時有進一步檢測的必要,目前行政院衛生署已與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共同合作,針對3月12日以後製造之日本輸入加工包裝產品加強抽驗,截至100年3月31日止抽樣自日本輸入食品,包括乳品、糖果等共計549件,檢測結果皆符合規定。衛生局表示,其中80件屬北市之先行放行產品,該局透過線上系統了解產品動向,於接獲通報後立即派員前往稽查、審核進口報單、查驗標示及貨證是否相符,並對北市進口商加強日本輸入產品之流向管理,並要求簿冊列管。因應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3月31日表示於台灣上空已量測到放射性核種碘131,每立方公尺介於0.0002貝克~0.00006貝克,測得的數據非常低,對人體幾乎不可能產生危害。對於民眾最關心的輻射塵該如何防護的問題,衛生局給予五點建議:減少與輻射塵接觸的機會。待在室內減少外出,穿著長袖長褲減少皮膚曝露,或戴口罩減少吸入。利用沐浴及洗滌衣物,有效避免輻射塵附著在皮膚上。避免食用暴露在外的食物或飲水。蔬果在食用前可加強洗滌,在室內之食物和飲水應可安心食用。碘131在大氣中及環境中會很快分解(其半衰期為8天),若對產品仍有疑慮,可以冷藏保存至半衰期過後食用。民眾如有日本輸入食品之輻射安全疑問,可電洽1999臺北市民當家免費熱線(外縣市民眾請撥02-27208889)轉7089。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