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影音/巴金森症難發現 早治療預後好

影音/巴金森症難發現 早治療預後好

53歲的陳先生,原本連走路都無法走,因為手腳會不停顫抖,雖然看過中醫,以為是腦中風,也嘗試過針灸治療,但病情一直沒有起色。後來到大醫院檢查才知道,原來是罹患了巴金森症。幸好陳先生及早接受開刀手術治療,隔年他還和朋友一同去登玉山,完成他的夢想,現在的他,已經可以和一般人一樣、過正常生活。醫師說,巴金森症是一種老化疾病,好發年齡在60歲左右,因為中腦組織的多巴胺細胞大量減少,而造成動作障礙,很多人會初期誤以為是退化性關節炎或中風症狀,而延誤治療。根據健保局資料庫顯示,台灣已有八萬多人因巴金森症、及相關疾病接受治療,因此醫師提醒民眾,若家中老人家動作變慢,走路出現小碎步或腳拖地,莫名其妙跌倒等症狀,就很可能是巴金森症的前兆,最好儘速就醫檢查,以免延誤病情。※公視新聞提供http://news.pts.org.tw/news_detail.php?NEENO=198668

兒童發展遲緩怎麼辦?把握黃金治療期

兒童發展遲緩怎麼辦?把握黃金治療期

大千綜合醫院院長徐千剛說,根據世界組織統計,兒童發展遲緩的盛行率為6~8%之間,而台灣地區通報出來的發展遲緩兒童大約是17,304人,佔全國人該年齡層人口約0.87%,而且有逐年增加的趨勢。當家長發現孩子有發展遲緩的現象時,許多家長難免會有大雞晚啼的想法,等到小孩長大的自然就會好,但是也因為這樣的傳統觀念,反而耽誤了孩子最重要的黃金治療期。家長的態度很重要,當發現孩子有發展遲緩的現象,勇敢面對,主動尋求協助,才可以讓孩子成為國家未來的主人翁。大千綜合醫院復健科(承辦兒童發展聯合評估中心)蔡建宗主任表示,所謂「發展遲緩」,是指兒童在動作、感覺、認知、溝通表達、生活自理、人際社會性、概念理解等任一發展領域明顯落後應有年齡的能力。據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發展遲緩的發生率為6~8%,事實上如果放寬標準,甚至可達12%。發展遲緩的原因大多可能是因為生理、缺乏刺激、隔代教養、家庭功能薄弱等因素造成發展遲緩。因此,如果可以在孩子發展最快速在6歲前(也就是黃金療育期)給予適當的引導及協助,效果會相當卓越。根據研究統計早期療育預的成效是:「六歲以前接受治療,效果可以加倍。如果可以三歲以前接受治療的話,則效果可增加十倍。」呼籲家長們,不要拒絕接受家中的孩童有發展遲緩的狀況,這樣只會耽誤到治療黃金期。請家長們不要排斥、不要拒絕承認,我們應該要更積極面對與處理,這才是正確的觀念。

影音/乳癌二線藥月九萬 患者難負擔

影音/乳癌二線藥月九萬 患者難負擔

拿著救命的藥品,五十歲的葉女士,不知道自己還能依賴它多久。九年前罹患乳癌,後來癌細胞移轉,不得不使用這種自費的二線藥物,但家裡有三個小孩得養,還要負擔龐大的藥費、讓她心力交瘁。一個月至少九萬塊,負擔得起的人真的不多,像這位許小姐就因為經濟壓力、擅自停藥,使得病情越來越嚴重。乳癌病友協會呼籲,健保局應該給付二線藥物,讓國內超過一千名乳癌患者安心治療,但健保局似乎有不同看法。不過目前這種藥物在醫界普遍使用是事實,健保局表示已經請廠商提供更明確的報告、重新提出申請,照程序最快三個月內可以核准。※公視新聞提供http://news.pts.org.tw/news_detail.php?NEENO=198658

影音/火鍋「加料」 當心吃進防腐劑

影音/火鍋「加料」 當心吃進防腐劑

位在台北市信義路六段的火鍋店「和式一番鍋」,被衛生局抽驗出來,火鍋料的「凍豆腐」,違法添加防腐劑「苯甲酸」,吃多了恐怕對人體有害。火鍋店老闆表示,所有不合格產品都已下架退回,也已更換來源廠商,現在店內產品都是符合規定。而除了「和式一番鍋」之外,其他像是吉林路上的「新都涮涮鍋」,以及羅斯福路3段的「錢瑾小吃店」,這三家火鍋店的凍豆腐也不合格。此外,還有內湖民善街的「家樂福」,士林福國路的「上督小吃店」,以及林森北路的「林森大道涮涮鍋」,則是米血糕被驗出含有防腐劑。衛生局強調,對於這些違法添加防腐劑的製造業者及責任廠商,將處3到15萬元罰鍰,並限期改善,同時也提醒消費者,要到有信譽的店家食用,若自行選購火鍋料,也應注意低溫保存,以確保食用安全。※公視新聞提供http://news.pts.org.tw/detail.php?NEENO=198659

影音/一條根產品 衛署:無療效

影音/一條根產品 衛署:無療效

撕開膠膜,將貼布貼在皮膚上,不一會兒就有清涼感,就是這種在包裝上印有金門一條根字樣的貼布、軟膏,有不少民眾都拿來改善酸痛,更是遊客到金門必買的伴手禮,但事實上一條根只是多種植物統稱,衛生署說根本沒有療效證明。衛生署表示,一條根並不屬於本草綱目收載的中藥材,而是民間常用的青草藥,衛生署也沒有核准含一條根成分的藥布、油膏等外用製劑,加上目前中藥製劑都需要標示成份,否則可依藥事法開罰。為了避免誤導民眾,衛生署最快本週會邀集產官學者開會來確認真正一條根的定義以及有無確實療效,衛生署再次呼籲民眾,不要隨意購買來路不明的藥品,以維護自身健康。※公視新聞提供http://news.pts.org.tw/detail.php?NEENO=198657

「定量磷」概念 洗腎病患的重要課題

「定量磷」概念 洗腎病患的重要課題

根據台灣腎臟醫學會統計,目前全台約有六萬多名洗腎病患,不論發生率及盛行率均已成為世界第一,而且每年新增加洗腎個案仍有八至九千人。針對洗腎病患常見的併發症-高血磷症,花蓮慈院血液透析團隊研發了「高磷撲克牌」,以「定量磷」的概念設計衛教撲克牌,有效幫助病友降低血磷濃度。洗腎是末期慢性腎臟病患最後的治療方式,花蓮慈濟醫院腎臟內科主任方德昭表示,很多病患認為只要定期洗腎就甚麼都不用擔心了,往往因為輕忽引起許多併發症,尤其是「高血磷症」,對洗腎病友來說,是目前已知的所有因子中影響死亡率最大的關鍵。血液中磷離子濃度超過 5.5 mg/dl 稱 「高血磷」或 「高磷酸血症」,洗腎病友因腎臟功能已受損,因此磷離子排出也降低,而日常食物中攝取進來的磷大約有800毫克~1400毫克,無法有效藉腎臟排出,而洗腎只能部分排出磷離子,造成血中磷離子濃度上昇,方德昭主任表示,高血磷一直是洗腎病患骨骼及心血管疾病的殺手,有研究指出,當血磷值大於6.5 mg/dl 時,其死亡率將增加27%,而且發生冠心病的比例也增加52%,另外高血磷症還會造成關節炎、肌肉及骨頭變形、皮膚癢、轉移性軟體組織鈣化、貧血,以及身體代謝異常等重大疾病。而使用藥物治療對腎臟功能不良的病友來說是一個沉重的負擔,最適當的方式就是從源頭控制。許多洗腎病友最頭痛的就是不知道甚麼能吃?甚麼不能吃?為了解決病友們的困擾,花蓮慈院腎臟內科團隊特別用心的以衛生署公布的食品營養成分表作基礎,實際將一百多種食材做測量與分析,以「定量磷」的概念,把每種食材中含磷量固定在100mg,拍照製作圖文,加上高血磷症的衛教宣導內容,並且結合紅綠燈的觀念,紅色代表是每100公克食物含磷量在500毫克以上的高磷食物要少吃,黃色代表每100公克食物含磷量在200~500毫克間,藍色則是每100公克食物含磷量在200毫克以下,製作成高磷食物撲克牌,最貼心的是每一張撲克牌就代表著一份,讓病友可以清楚了解每天食用的不能超過十份。

台灣之光蕭智謙 器捐救人登美花車

台灣之光蕭智謙 器捐救人登美花車

第123屆玫瑰花車遊行將於美西時間明年元月2日舉行,從1890年開辦以來,玫瑰花車遊行已經成為全美新年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花車裝扮正如火如荼在進行,今年來自台灣的這個家庭,將登上美國花車,接受大家讚揚。他是蕭智謙,6年前,年僅18歲的他因車禍過世,他捐出全身器官,造福6個家庭。媽媽說,兒子生前非常喜歡幫助別人,因此決定捐出器官讓生命延續。蕭智謙的龍鳳胎姐姐則表示,她與弟弟的感情很好,她也很驕傲弟弟能幫助這麼多人。國際器官捐贈組織今年參加花車遊行,並首度邀請全球71個器官捐贈家庭一起登上花車,蕭智謙家人是台灣唯一受邀的捐贈家庭。蕭智謙的照片也將登上玫瑰花車,接受全美民眾的讚揚。※公視新聞提供http://news.pts.org.tw/detail.php?NEENO=198667

言承旭誤觸手指骨折舊傷 無法提筆寫字

言承旭誤觸手指骨折舊傷 無法提筆寫字

今天平面媒體指出,10月份的時候言承旭才因為打籃球,造成右手食指骨折,沒想到12月初進行電影《花漾》武術訓練時,卻不小心傷及舊傷,言承旭還因此南下彰化秀傳醫院就醫。該平面媒體指出,言承旭的右手食指因肌腱撕裂拉扯造成食指中段關節骨折,他現在連拿筆寫字都有困難,應該多休息,別牽動到傷口,更別說還拍打戲。(圖片為言承旭在白色巨塔當中的劇照。)根據奇美醫院的衛教文章表示,大多數的骨折是意外造成的,例如車禍、跌傷、扭傷、壓碎傷害等;主要是骨頭承受的壓力,超過本身所能承受的限度時,便會發生骨折的情形。大部分導致骨折的原因是直接力量、扭力,施加在骨頭上所引起的斷裂、壓傷等情形;還有一些疾病也會引起骨折,像是骨質疏鬆等,會造成施加輕微外力就造成骨折,就稱為病理性骨折或自發性骨折。一般來說,治療骨折有三種步驟,包括擴創手術治療、固定患處,如果情況嚴重的話就必須要截斷,這些都需要經過醫師詳細的診斷才能知道,需要使用什麼樣的方式來治療。除了治療之外,手術過後的保養也很重要,像是手術後傷口的衛生、注意患肢位置的擺放、手術後肢體的血液循環等。還有禁止抽煙及二手菸,因為這些香菸中的毒素,容易引起血管收縮,造成手術失敗。最後就是應多吃高蛋白食物,來幫助傷口癒合。

果酸換膚變胃酸換膚?業者強調是醫療使用

果酸換膚變胃酸換膚?業者強調是醫療使用

未了要讓自己擁有一個「好面子」,很多女性會使用果酸換膚,來讓自己擁有漂亮的臉蛋。但是最近台北市衛生局針對醫學美容診所,抽驗了15件果酸產品,其中有7件的酸鹼值介於1.09至2.54之間,相當於胃酸的酸度,遠低於衛生署規範的3.5。北市衛生局表示,將要求業者回收產品並下架,違者可處6萬至150萬元罰款。化妝品業者則表示,這些產品都是在醫療院所使用,並未對外公開販賣。衛生局表示,果酸是指含有氫氧基及羧酸等酸性有機化合物,這些有機化合物具有保濕、滋潤肌膚、促進表皮更新的作用,由於果酸在皮膚保養上效果與產品之濃度、pH值有關,並不是每個人都適用,因為這些酸性物質,很容易對肌膚造成刺激,稍有不慎即可能造成傷害,像是皮膚受刺激所引起的刺痛、發癢、脫皮等不適的症狀,濃度越高發生副作用的機會也相對增大。因此法律規定果酸化粧品的pH值不得低於3.5。但是這次違規的果酸換膚產品,酸鹼值濃度竟然只有1.09至2.54,相當於胃酸的濃度,很容易造成上述的副作用,所以衛生局要求業者下架回收,否則將會處以罰款。但是違規的化妝品公司發聲名強調,衛生局所查驗的產品都是醫師專用果酸換膚的材料,限於醫療院所使用,並沒有販售給消費者作為居家保養品,因此業者將進一步了解衛生署的規範,才能依規定辦理。衛生局則是再度強調,不論由誰使用果酸產品,根據衛生署規範,果酸產品的酸鹼值不得低於3.5,上述產品本身就是不合格,不管有沒有公開販售都一樣。

半顆藥老是剝不準?怎麼辦?

半顆藥老是剝不準?怎麼辦?

身體病痛或感冒時,需要吃藥,但是大大小小顆的藥錠,有時候藥劑太強醫師會希望病人減半顆服用,或是藥劑量不夠,就需要多吃半顆,不過,怎麼剝才比較精準?也因此造成了病患的困擾,像是藥錠太厚不好剝,或是質地太脆弱容易碎裂,到底民眾要怎麼做會比較妥當? 根據網路媒體報導,署立豐原醫院藥劑科主任廖慧伶表示,為求用藥精準,所以才會有加減半顆藥錠的作法,建議服用前再處理最好,許多病患都希望藥師能夠協助將藥品事先剝半,廖慧伶主任表示,其實不管是患者或是藥師,都有半顆藥錠剝不準的問題,但藥師考量的是患者用藥時的安全與療效,例如,有些藥品的特性是比較鬆脆,一經剝半就容易碎成小片,若由藥師將數天藥量一次就剝好,恐怕患者回家後就成了一堆不成半顆的碎藥,根本就沒辦法吃到半顆藥的藥量,所以,像這種情況,藥師應向患者說明,由患者在服用前剝半顆使用比較妥。 另外廖慧伶主任在署立豐原醫院的衛教文章中也提供幾個藥物剝半的方法給民眾參考,像是一些硬度較高的藥品,可以至藥局購買「藥品剝半器」,就不容易因剪刀太鈍等,將藥物剪碎,另外多數藥錠中央都有一條刻痕,利用簡單折半的方式,就可以剝成兩半,若是患者因為服用半顆藥錠真的感到很困擾,可向醫師討論是否能夠換成其他藥品,或是調整使用次數,若真的都沒辦法改藥也無法調整藥物劑量時,建議在服用前再剝半使用,會是比較理想的作法。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