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流感病毒「猜錯」? 打疫苗後仍要注意

流感病毒「猜錯」? 打疫苗後仍要注意

每年到了冬天就是流行性感冒最猖獗的時候,因此政府不斷呼籲免疫力較差的民眾,可以到去施打疫苗,避免流行性感冒的感染;但是仍然有些施打疫苗的人得到流感,對此疾管局解釋,透過病毒監測發現,今年冬天有高達九成的B型流感者,都是感染Yamagata病毒株,跟這次接種流感疫苗中的病毒株有所不同,但是衛生相關單位「猜錯」病毒株,讓民眾擔憂會不會造成流感大流行。(圖片為流行性感冒病毒的3D模型圖,翻攝自維基百科,作者是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疾管局副局長周志浩表示,流感疫苗的組成主要是由國際衛生組織(WHO)預測,然後適用在全球每個國家。因為流行性感冒的病毒株很多,而且突變率很高,所以WHO每年預測今年全球可能流行的病毒株;也就是說流感疫苗的組成需要能夠適用全球,包括歐洲、美國、香港與日本等國;至於今年主要的流感病毒,多是易引發重症的A型流感,如果用全球疫情的趨勢來看WHO的預測,其實並沒有猜錯。周志浩強調,雖然WHO今年B型流感疫苗病毒株沒有猜中,但是對於症狀較嚴重的A型流感疫苗病毒株,還是有猜到,並且具有仍有保護力,所以周副局長還是呼籲符合公費疫苗的接種者,趕快接種疫苗,不但可以保護自己,也可以保護周遭的人。最後周副局長表示,目前因為流感死亡的病例,有兩歲多的小朋友,也有中年婦女,但是要注意的是,這些案例大部分都有慢性疾病,因此特別提醒有慢性病朋友,要特別注意防止流感,除了接種疫苗外,還要記得生病就不要上班、上學,並且帶口罩勤洗手,才能防止流感擴散。

落實節能減碳7-11全面改電子發票 全家、萊爾富明年將跟進

落實節能減碳7-11全面改電子發票 全家、萊爾富明年將跟進

電子發票的時代來臨,統一超商7-11全台4700多家門市,19日已全面導入電子發票,消費者到統一超商7-11購物,拿到的不再是傳統發票,而是感熱紙捲的電子發票,全面跨入電子發票消費的新紀元,而今年底26日在各地800多家據點,OK便利商店也會加入電子發票的行列,至於全家、萊爾富便利商店則是研擬明年跟進。傳統的紙本發票已有將近60年歷史,根據財政部統計,台灣一年耗資80億張紙本發票,若改用電子發票,一年至少省下寄送成本高達20億元,電子發票精確、安全,經由網路傳輸加以記錄雙方的交易紀錄,具有減少人工作業、縮短流程及節省郵寄費用等諸多優點,未來消費者即可直接在平台上接收發票,既迅速又便民。根據財政部電子發票資料中心網站表示,電子發票目標之一就是無紙化、節能減碳,此政策的推動分三階段進行,第一階段為「適應期」,針對未使用載具索取電子發票的民眾,仍會提供紙本電子發票因應。第二階段「成長期」,透過多元載具的應用,整合越來越多的載具,預劃信用卡、金融卡、甚至手機號碼等,均將成為索取電子發票的載具之一,讓民眾索取電子發票更為便利,可大量減少紙本電子發票的需求。第三階段「成熟期」,待多數民眾漸漸習慣電子發票後,導入電子發票的營業人,將不再提供紙本電子發票,並以落實環保愛地球為推動目標。

「捐血月」呼籲傳遞愛心 避免春節鬧血荒

「捐血月」呼籲傳遞愛心 避免春節鬧血荒

血液基金會表示,農曆春節只剩大約一個月的時間,但是這個時候卻是最容易發生缺血的情況,為了能夠及早儲備充裕的醫療用血,讓血庫當中的血不至於短缺,使緊急受傷的病人可以及時得到足夠的血液補充,救回寶貴的性命。因此血液基金會特地在100年12月21日至101年1月21日間,舉辦「捐血月」的活動,呼籲民眾能夠發揮愛心,踴躍捐血。(圖片翻攝自血液基金會,為捐血月活動的贈品幸福御守,只要揪團捐血並拍照存證,上傳到血液基金會的網站,就有機會得到喔。)今年捐血月主題為「捐血一袋袋,愛心一代代」,希望捐血人能夠傳承愛心,鼓勵年輕一代踴躍捐血。先前總統馬英九先生也發表公開信,呼籲社會大眾踴躍加入捐血救人行列;同時馬總統也於12月14日捐出500c.c.的熱血,目前馬總統捐血已達182袋(每袋250c.c.),率先以實際行動響應捐血。而內政部役政署自97年開始持續推動「有情有役,替代役百萬西西捐血活動」,捐血量從97年136萬西西累計至100年,總計達772萬餘西西,成功帶動「役起熱血,讓愛延續」的捐血熱潮。除了政府推動的捐血活動之外,很多家庭也都挺身而出,說明「捐血傳承」的意義與體驗。其中王大柱先生全家5口都是捐血人,捐血總數高達近兩千袋;王先生表示,他們家是由太太率先捐血,他在太太引導下才開始定期捐血,二位女兒及兒子則是受父母影響陸續加入捐血救人行列。另一位謝天德先生,他目前捐血高達1,000袋,他的兒子謝明哲先生(18歲,捐血45袋)也在他的影響下,目前是定期的分離術捐血人。最後血液基金會仍持續呼籲,農曆年關將近,為儲備足夠的醫療用血,以應不時之需,希望大眾在捐血月期間,能夠發揮愛心,踴躍捐出熱血,去幫助需要輸血的傷病患者,讓他們可以即時挽回生命;同時捐血可以幫助自己身體的新陳代謝,讓自己的血液可以再生,不但可以幫助到別人,也可以讓自己健康。

信用卡調查高資產戶 有錢人最重視身體健康

信用卡調查高資產戶 有錢人最重視身體健康

根據一項「台灣頂級卡卡友使用習慣與態度調查」調查顯示,台灣年收入在新台幣200萬元以上的高資產戶的人生目標以保持身體健康(92%)居首,其次為創造更好的工作與生活平衡(90%)及增加個人收入(89%),這是Visa國際組織在今年8月8日至9月23日,面訪年齡介於30至65歲的800位Visa御璽卡及無限卡的台灣持卡人所得的結果。根據維基百科的說法,對任何生物體,健康是一種動態平衡,完整的健康需要每天注意好飲食和保健。調節好一天人體的八大系統,使細胞健康,世界衛生組織定義健康為,健康不僅爲疾病或羸弱之消除,而是體格,精神與社會之完全健康狀態,由此可見,健康是指身體(生理)、精神(心理)及社會(社交) 都處於一種完全安寧的狀態,而不僅是沒有疾病或虛弱。署立台南醫院的衛教單張中介紹,不同顏色的蔬果,例如紅色的蕃茄,橙色 的南瓜,綠色的菠菜,藍紫色的葡萄、白色的洋蔥和黑色的木耳等,各有著不同的營養成分,且多種類、多顏色的天然食物可以提供足夠的維生素、礦物質、纖維、植物化學素等營養,能發揮強效的抗氧化作用,使人體增加抵抗力也能夠讓人體免於老化和罹患慢性病、癌症風險,不挑食而均衡飲食配合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加上適量運動,就是健康的不二法門。

敗血症患者福音 30分內驗出細菌 技術獨步全球

敗血症患者福音 30分內驗出細菌 技術獨步全球

敗血症是醫院當中很常見的致命死因,但是這種因為細菌感染所引起的疾病,檢測的時間往往需要2至5天,有時候造成人都已經死亡了,檢驗報告才出來。因此中研院特聘研究員和臺大物理系合聘教授王玉麟所帶領的跨校研究團隊最近發表一項醫療檢測技術上的新技術,利用奈米科技可以將敗血症的檢測時間大幅縮減至三十分鐘,可望有效提升疾病治癒率、避免藥物濫用、以及減少併發症等,可以嘉惠許多敗血症的患者。(圖片為晶片的示意圖,翻攝自中央研究院網站。)目前這項獨步全球的重要技術,已經刊登在國際知名的「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上,這樣技術的原理是直接從血液當中捕捉細菌,並且加以濃縮後,就地偵測細菌的光譜訊號,然後藉此辨別細菌種類,可以幫助醫師快速決定如何有效使用抗生素,甚至可分辨此細菌是否具有抗藥性、克服超級病菌的難題。這項的重大發明同時也獲國際奈米科技網站媒體《Nanowerk》的報導。臺大高分子所助理教授劉定宇表示,這項發明可以在幾秒鐘之內就可以取得單隻細菌的光譜,然後在短短幾小時內(甚至是三十分鐘內)篩檢出菌血症與敗血症病人血液中的細菌,因此可以有效幫助醫師快速而有效的使用抗生素,減少濫用抗生素的情形。劉定宇進一步說明,這是一種奈米科技新技術,稱為「捕捉與偵測細菌雙功能快速檢驗晶片」,這個晶片的表面上有一層「萬古黴素」,可以將血液中的細菌牢牢地抓住,然後透過第二層的「銀奈米粒子陣列」來放大細菌表面分子的訊號,這樣科學家就可以藉此訊號,來判斷細菌的種類。研究團隊表示,這個快速檢測技術不僅能針對血液臨床檢體來使用,還可以將這種技術推廣至環境污染、食品藥品微生物檢測,甚至病毒篩檢等多方面來使用,可以說是一個世紀性的貢獻。

九命怪貓!貓咪失足從11樓高摔下 奇蹟復原

九命怪貓!貓咪失足從11樓高摔下 奇蹟復原

貓咪真的有九條命嗎?根據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的報導指出,西雅圖有一隻叫做巴克斯特(Baxter)的9歲貓咪,在11層樓高的窗台上面亂走,結果不小心失足,從11樓上摔下來,當場讓他的主人戴安娜(Diana McDougle)嚇到不行,她從樓上往下看,發現巴克斯特一動也不動,以為牠已經死了,所以跟丈夫兩個人緊急到樓下察看,竟然沒有看到巴克斯特。心急如焚的她以為巴克斯特被人帶走了,沒想到居然在一輛車旁看到巴克斯特。(圖片是巴克斯特的照片,本文圖片皆翻攝自英國每日郵報。)※巴克斯特就是從這裡摔下樓(下圖)。於是戴安娜緊急將巴克斯特送到獸醫院接受檢查,獸醫師說巴克斯特的胸骨嚴重骨折、脫臼,情況十分危急,經過醫師的急救之後,終於撿回一條小命,但令人驚訝的是,巴克斯特在短時間內就已經可以起來趴趴走,活動力十足。巴克斯特的案例被主人戴安娜送到一家獸醫保險公司去申請理賠,結果被該公司獲選為11月份Hambone獎獎金得主,鼓勵巴克斯特的強烈生存意志。※巴克斯特復原後回到家裡的狀況(下圖)。

首件國人研發中藥成藥!改善化療副作用

首件國人研發中藥成藥!改善化療副作用

國人研發中藥新藥有成,第一件由國人自行研發的中藥新成藥將於21日核發藥品許可證。此中藥新藥為有機大豆發酵的內服液,由國內藥商委託國內GMP藥廠製造,並經教學醫院依藥品優良臨床試驗準則(GCP)進行臨床試驗療效評估,歷經數年時間終獲完成。該中藥新藥查驗登記申請,經提交衛生署中藥藥物諮詢委員會決議,同意核發藥品許可證,適應症為改善癌患接受化學藥物治療出現的疲勞及食慾不振等症狀。此中藥新藥為國內第二件經由中藥新藥臨床試驗(IND)及中藥新藥查驗登記(NDA)通過的新藥,除代表國內生技產業具有研發中藥新藥的能力,更顯示我國中藥的審查品質,已能依照現代化及科學化方式進行,有助於激勵國內業者,開創中草藥新紀元。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指出,業者經過14年時間、投入超過10億元經費研發,研發出有機大豆發酵內服液,且經人體臨床試驗,可改善化療後疲勞與食慾不振等情況。

百年結婚生子潮 新手爸媽育嬰煩惱多

百年結婚生子潮 新手爸媽育嬰煩惱多

建國百年掀起結婚狂潮,加上明年又是龍年,帶動了生子、育嬰潮,根據內政部截至九月底的統計,生育率較去年增加兩成,依比例估算,今年出生的兔寶寶可望達18.8萬人,而龍年將突破二十萬新生兒降臨。隨著新生命的到來,新手父母照護嬰幼兒的問題也跟著浮上檯面,新聞報導嬰兒猝死的不幸案例頻傳,令同為人父母的觀眾都感到揪心難過。日前台灣業者推出一款新型研發的「聰明嬰兒床墊」,創新的簡易嬰兒活動呼吸感測器,顛覆了市面上既有的幼兒聲音及影像的監視儀器,能以鳴聲及震動聲呼叫父母或照護人員,即時應對嬰兒呼吸過快、過慢及暫停等生理活動異常,還能感測嬰兒睡眠中、睡醒了、不在床等動作變化,隨即提供警示通知。每個小寶寶一出生就是新手父母捧在手掌心的天使,若因照護疏失而發生任何遺憾,對家屬來說都是一大打擊。尤其是脆弱的早產兒,尤須家屬的悉心照料。因此,許多忙碌的雙薪父母,為了更有效率地照護小寶寶,開始藉由高科技的監測輔助儀器,減輕居家照護上的疲勞與壓力。出生三個月內的嬰兒由於肌肉力量與協調能力不夠,若呈趴睡姿勢時,頭部週遭又有柔軟、容易凹陷的物體如床墊、枕頭、填充玩具等遮住口鼻,大多沒有能力抬頭換氣,造成窒息。目前時序入寒冬,嬰兒尤其容易因各種突如其來的病狀阻塞狹窄的上呼吸道及氣管,產生無力呼吸或呼吸暫停的情形,家長照護需要特別注意。迎接家中的新生命固然喜悅,然而在開始牙牙學語、學習爬走前,負責照護寶寶的人,尤須適當休息,以維持超長電力的體能。業者引進新加坡BreathOptics光纖呼吸感測技術,搭配無線接收器,依寶寶動作所產生的壓力,即時感測寶寶的活動狀態,並以不同符號及鳴聲通知照護寶寶的人,讓新生兒的居家照護更增添保障與安全。

埋線減肥不宜太多針 醫師籲依體質恰到好處

埋線減肥不宜太多針 醫師籲依體質恰到好處

這幾年埋線減肥法在台灣可說是非常普遍且安全的中醫減肥法,不過埋線減肥卻不是越多針越好,根據網路媒體報導,台中市開業中醫師蔡蕙君今天表示,門診發現有患者1次要求埋50針,醫師一聽覺得很驚訝,提醒想減肥又愛美的女性,埋線減肥絕對不是越多針越有效,而且埋線針數過多會耗損正氣,讓身體代謝變慢,反而不利減重,最好的方式則是要辨證取穴,針數依個別體質恰到好處。蔡蕙君中醫師表示,兩週前,一名20歲女性,160公分高,52公斤,認為自己太胖,手臂太粗,肚子過大,一開口就要求一次埋線五十針,讓他嚇了一跳,一問之下才發現,原來瘦身在中醫市場上競爭激烈,才會有其他業者使用「不限針數」埋線的宣傳手法,來吸引客人,誤導民眾以為越多針越有效,其實過度埋線,反而傷身,一次埋3、40針,身體也會變虛,容易引發暈針現象,根據賴清旭中醫師說法,埋針減肥法是將蛋白質線植入相應的穴位,刺激穴位達到局部瘦身效果,一般傳統的針灸減肥雖然也是運用穴位來達到刺激,但因埋針減肥法對穴位的刺激較長效,且造成的傷口較小,所以現在民眾大多選擇埋線減肥法,在埋線後會通常會貼上人工皮幫助傷口復原,因傷口細微,通常2小時後就可以拿掉。中醫師另外也提醒,埋線手術後2至3小時內傷口處應避免碰水,2天內更是禁止游泳、泡澡,以免傷口感染。

大陸二女子網購玻尿酸 變美不成反毀容

大陸二女子網購玻尿酸 變美不成反毀容

「玻尿酸」被女明星形容為一種可以「立即見效」,又找不到破綻的美容方法,讓許多想要變美麗、變年輕的女性朋友趨之若鶩,甚至只要市面上化妝品加上「玻尿酸」添加等字眼,馬上銷售一空,可見女性朋友為它瘋狂的程度,不過網路上的醫療美容產品,在購買時可能再三思了,根據網路媒體報導,日前中國四川成都有兩名婦女,日前上網買來玻尿酸原液,彼此互相注射,結果美容不成還差點毀容,雙雙被送進醫院。據媒體了解,一名女子在鼻子及下巴處各注射1毫升玻尿酸,另一名女子則在下巴注射3毫升玻尿酸,沒想到結果兩人的下巴紅腫不堪,還出現發高燒等現象,其中1人甚至還出現了潰爛情況,醫生表示,兩人身體的種種不良反應都是屬於局部感染後引發的全身狀況,而造成感染的兇手就是「玻尿酸」,據中國美容醫師表示,可能產品在生產的過程中就造成了污染,才導致人體受到感染。根據行政院衛生署基隆醫院衛教文章中表示,玻尿酸以細針注射入皮膚真皮的中層或深層, 將凹陷處填平, 能達到除皺的療效,另外,玻尿酸還可豐唇、豐頰、提眉、改善嘴角下垂等,不過由於玻尿酸是人體內原本就有的成分,注射後會慢慢被人體吸收,所以除皺的效果約可持續6~8個月,時間過後就可能要再注射以維持效果,不過注射時必須在無菌的空間下,且最好請專業整型外科或皮膚科醫師治療注射,才是最保險的方法。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