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林志玲好氣色 全靠保養功夫做得好

林志玲好氣色 全靠保養功夫做得好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又旻/綜合報導)面對眾多新生代女星竄出頭,名模林志玲仍是持續走紅,近日林志玲代言美白保養品時透露,雖然工作滿檔,但是仍要保養自己的肌膚。最近成功奪得新戲飾演女大學生的角色,全都是因為擁有「美白肌膚」,讓人感覺年輕而勝出。林志玲認為,要擁有好肌膚,就要慎選保養品,所以她最重視產品是否能夠滲透肌膚,讓美白效果從肌膚裡透出來。(照片提供:美白保養品公司。)名模林志玲在新作品中,跳脫年齡限制,凍齡飾演20歲女大生,其實當初就是素顏試鏡,導演認為志玲的肌膚白皙水潤,有女大生的好膚質與年輕氣色,所以才有機會贏得20歲的角色。志玲也私底下透露,第一次飾演女大生,事前確實花了一些時間研究女大生講話的方式,加上這次跟我對戲的大學生們,都是20幾歲的年輕演員,自己覺得是有點壓力,也翻了以前在多倫多念大學時的照片與手記,慢慢找回學生時代的記憶,所以現在對於女大生角色也越來越習慣。之前林志玲罹患嚴重流感,在拍攝現場幾乎失聲,原本工作人員擔心生病的林志玲,是否會在鏡頭上出現一臉倦容,但長期做足保養工作的她,氣色仍是透白亮麗。林志玲表示,市面上美白產品非常多,她最看重產品是否能滲透層層肌膚,讓肌膚從裡透白出來,也是因為如此精挑細選好的保養品,讓兩岸三地到處工作的她,依然保有美白肌膚。

確保用藥安全 堅守三「五」原則

確保用藥安全 堅守三「五」原則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整理報導)大家都知道藥物能治病,但若使用不當,反而會損害身體健康,嚴重的話還可能造成無法預期的嚴重傷害。其實只要多用點心,掌握用藥安全的三個「五」大原則,就能確保用藥安全了。(一)用藥五問「用藥五問」包括問藥名、問藥效、問使用方式、問服用時間、問注意事項。建議您在服用藥物之前,如果有不懂的地方,一定要向醫師或社區藥局專業藥師問清楚,自己吃的是什麼藥?什麼作用?怎麼吃?吃多久?有什麼注意事項?(二)對誇大不實的藥品廣告或來路不明的藥品要提高警覺,堅守「五不原則」不聽別人推薦的藥。不信有神奇療效的藥。不買地攤、夜市、遊覽車上賣的藥。不吃別人送的藥。不要推薦藥給別人。(三)正確用藥五大核心能力看病時要瞭解自己身體狀況、藥物過敏史及正在使用的藥物,並能清楚向醫師說明。領到藥品時應核對清楚。清楚用藥方法、時間。做身體的主人,拒絕誇大不實產品。與醫師、藥師做朋友,將你常看病或領藥的醫師、藥師諮詢電話列入通訊錄。以上用藥安全的三個五大原則,只要先諮詢專業醫師或藥師,了解用藥可能產生的副作用或過敏反應,就可以輕鬆守護自己的健康。(資料來源:健康九九網站)

改變國人飲食習慣 生食飲食蔚為風潮

改變國人飲食習慣 生食飲食蔚為風潮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隨著飲食習慣的西化,販賣生食的商店林立,生菜沙拉、精力湯等已蔚為風尚,不僅注重養生的長者,連許多年輕人都開始追隨生食的腳步,不過生食真的有益身體健康嗎?根據衛生署健康保險雙月刊第93期指出,生食飲食最大的優點,就是可以藉此攝取更多的蔬果養分,改變國人蔬果攝取不足的問題。其實生食飲食的觀念,是源於美國安.威格摩爾(Ann Wigmore)博士,由於安博士長期患有嚴重的關節炎、偏頭痛等疾病,靠著生食而痊癒,於是推廣生食的概念,希望大家也能脫離病痛,像是在普遍流行於上班族之間,混合水果、蔬菜、芽菜、堅果以及海藻類的強力營養湯(又稱精力湯),也是安博士所研發。生食最初的做法,是以完全不經烹煮的蔬菜、水果、種子、堅果類等食物為主,完整保留食物中的酵素及營養,雖然也有魚蝦等醃製生食,但是以植物性食物為主,蛋白質的重要攝取來源是豆類,但是含有豆類皂素的扁豆、荷蘭豆、黃豆、四季豆,屬於有毒物質,不宜生吃,否則可能會引起腹瀉或腸胃發炎。肥胖向來是國人非常傷腦筋的問題,除了可藉著生食攝取到更多的蔬果養分外,還能改變國人湯湯水水的飲食習慣,避免國人烹煮時加入許多對身體不健康的油、鹽、醬等人工調味品,減少身體的負擔。而且因為蔬果體積較大,較具飽足感,吃得少,相對攝取的熱量就低,而蔬果中富含鉀元素,可降低血壓,而其豐富的纖維質,則可促進排便順暢、降低膽固醇、延緩血糖的升高及預防大腸癌。另外衛生署提醒民眾,雖然生食有不少優點,但也必須認識其缺點,以免吃下肚危害健康,完全生食者容易發生熱量不足的問題,尤其體重原本就過輕、營養不足的人,更要注意,因此腎臟病、痛風等患者,或者是孕婦、兒童,都不適合完全生食,有可能會造成營養不足或疾病惡化。最後採用生食,一定要注意食材的來源及清洗、製程等衛生問題殘留在蔬果上面的蟲卵、微生物與農藥,無法藉由烹煮過程殺死, 以及利用高熱破壞農藥化學結構,一但吃下肚,就有可能會農藥中毒或腸道傳染病,建議食用前多清洗幾次。(資料來源:全民健康保險雙月刊第93期)

抗議動物實驗 藝術家演出受虐過程

抗議動物實驗 藝術家演出受虐過程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又旻/編譯)為了抗議動物實驗,英國牛津大學一位24歲的藝術家Jacqueline Traide扮演實驗動物,並且由另外一位表演藝術家Oliver Cronk演出實驗室技術員,在商店街的櫥窗中活生生地演出動物實驗的真相,時間長達10個小時。Jacqueline Traide表示,希望透過這次的行動藝術,揭發動物實驗室中不人道的行為,讓更多人關懷實驗動物的處境。(圖片翻攝自每日郵報。)Jacqueline Traide表示,化妝品公司為了要測試產品是否符合要求,一定要進行動物實驗,實驗室當中的動物當然不會乖乖地接受實驗,一定要將牠綁住,並且用口轡將動物的嘴巴撐開,避免牠亂咬亂動。然後會在動物的眼中滴入受試的眼藥水,或是剃光牠的毛,接受化妝水、乳液和各式保養品的測試,甚至需要經過輕微的電極測試等,對動物來說非常不人道。Jacqueline Traide強調,3年前歐盟已經下令禁止相關的動物實驗,但是在英國、美國、加拿大等地,法律都還規定這樣的動物實驗是必要的。因此她希望透過這次的行動表演藝術,能夠喚醒更多人關懷試驗動物,並且邀請民眾簽署請願書,要求化妝品公司停止動物實驗,解救更多的無辜動物。更多圖片與報導,請見:http://www.dailymail.co.uk/news/article-2134555/Lush-animal-testing-protest-Woman-subjected-experiments-horrified-shoppers.html?ICO=most_read_module

維持標準身材體重 仍有脂肪肝風險

維持標準身材體重 仍有脂肪肝風險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始終維持48公斤標準身材的Maria(化名),在一次健康檢查中卻從腹部超音波顯示有輕微脂肪肝,一般人印象中總以為體重過重的人才會有脂肪肝,因此Maria覺得很疑惑,不是體重過重的人才會有嗎?檢查出脂肪肝後,要怎麼辦?會不會哪天變成肝硬化或肝癌?由於現在經濟生活條件好,飲食習慣偏油膩,很多人喜歡吃燒烤食物,卻不知無形中攝取過多的營養熱量;再加上運動量減少、體重過重,使得現代人脂肪肝情形越來越常見,根據台灣肝臟學術文教基金會調查顯示,國內成年人約有33%有脂肪肝,這也使得脂肪肝成為國內醫界繼B、C型肝炎、酒精性肝炎後的新熱門議題。康聯預防醫學肝膽腸胃科主任林姿伶說,脂肪肝俗稱「肝包油」,脂肪肝名稱的由來,主要是因為肝臟細胞內有脂肪滴的堆積所造成的現象,而非一般人誤解的指肝臟被油包裹住。通常有脂肪肝在生活上不會有什麼異樣感覺或症狀,頂多偶而產生疲憊或食欲不振等感覺,所以並不會特別至門診就醫,因此,大多數人或者因其他健康問題、或健康檢查進行腹部超音波檢查時,才被醫師診斷出有脂肪肝。若是情形嚴重並長期置之不理的話,部分患者會造成肝細胞發炎,成為所謂的「脂肪性肝炎」,少數情況嚴重者,會導致肝硬化。林姿伶主任也提醒大家,雖然脂肪肝不是疾病,但卻代表一種身體健康情況的症狀與相關疾病發展的可能性。民眾若想要消除脂肪肝,第一還是要運動,找到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讓自己養成運動的習慣。第二、改變生活及飲食習慣,除了三餐定時外,還要少油、少鹽,並且讓生活作息正常。第三、若有飲酒習慣者,要減少或改掉喝酒的習慣。第四、養成定期健康檢查的習慣,透過健檢中的腹部超音波以及肝功能、血脂、血糖等代謝相關的血液檢查,就可定期了解脂肪肝的狀況與變化,提醒自己在生活及飲食習慣的改變,以達成健康人生的終極目標。(來源:康聯預防醫學肝膽腸胃科主任林姿伶,健康九九健康專欄)

預防憾事 旅館人員一同擔任守門人

預防憾事 旅館人員一同擔任守門人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住客自殺是汽車旅館平時最擔心的,隱密的汽車旅館竟成為燒炭的地方,旅館業者對發生燒炭自殺的意外,也感到相當頭疼,而且是防不勝防。尤其前陣子連續好幾起汽車旅館自殺案件更讓業者人人自危,為了防止住客以汽車廢氣自殺或是燒炭自殺,車庫鐵門不關到底,留條門縫讓空氣流通、在鐵門上打洞,並裝設一氧化碳偵測器,避免類似悲劇再度發生,都是業者自保的方法。臺南市政府衛生局於4月20日及4月24日共辦理二梯次「珍愛生命守門人研習」,邀請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台南分院林進嘉主任講授一氧化碳的認知宣導以及自殺企圖者危機辨識,參加對象是台南是市各旅館業第一線從業人員或主管幹部共有68家店家,共90位,事前預防總勝過事後補救,也希望顧客們在旅館享受甜蜜之餘,生命安全也多了一份保障。臺南市政府衛生局統計100年1月至12月本市自殺死亡人數共316人,其中以燒炭方式佔全數自殺者28.5%,燒炭死亡者男性與女性為5:1,最近燒炭自殺案件頻傳,顯示燒炭自殺的嚴重性。一般人認為,燒炭自殺可以在安祥睡夢當中離去,不過醫師表示,燒炭自殺的後遺症與一氧化碳中毒無異,患者大腦因為缺氧受損,以致出現相關後遺症。燒炭自殺倖存者因一氧化碳腦部傷害,造成走路不穩容易跌倒、記憶力變差等類似巴金森氏症的嚴重症狀,有的存活者合併意識不清、半夢半醒等遲發性精神障礙。存活者送到醫院,有的人是昏迷時遭到嚴重燒燙傷,皮膚都烤熟燒爛而造成肢障,有的人救了回來,卻留下無藥可救的神經病變,需要終身復健,實在很不值得。衛生局再次呼籲大家多關心家中親人與朋友,如出現負面情緒無法走出來時,衛生局提供免費心理諮商服務,由專業人員傾聽、陪伴您度過情緒的低潮,且行政院衛生署提供24小時免費安心專線  0800-788-995 (請幫幫-救救我),讓心情鬱卒的朋友們有紓發及找到出口的機會。

自閉症即早療育 可大幅改善發展

自閉症即早療育 可大幅改善發展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一位兩歲的小孩因為語言發展遲緩至台大醫院新竹分院早期療育特別門診求診,經醫師評估,該小孩除了語言發展遲緩外,其社交溝通技巧也有障礙,最後評估診斷為「自閉症」,但小孩父母無法接受此診斷,儘管如此,該院早期療育團隊仍會建議及安排家長進行教養技巧諮詢及心理輔導。台大醫院早期療育特別門診主治醫師賴彥廷表示,在臨床實務經驗上,有些父母會抗拒自己的小孩被診斷為自閉症。然而,做父母的一旦有抗拒診斷的心態,即無法積極配合孩子的後續治療,與提供孩子相關的需求協助,這是一個值得注意和思考的現象。賴彥廷醫師指出,一般早期、適當、強化的治療計畫,可以大幅改善多數自閉症兒童的發展。大多數的治療計畫,是建構在小孩有興趣的事物上,而且是有組織架構與有建設性的計畫活動。最好的治療計畫,是給予患有自閉症的孩子「個人化」的訓練計畫;也唯有具備經驗的專家與治療團隊,方能設計出「個人化」的訓練計畫。有許多種有效的治療,包括:應用行為分析,語言訓練,藥物,職能治療與物理治療等。另外,感覺統合與視覺治療,也常被使用。自閉症是複雜的發展性疾病,大多在三歲以前即會出現,主要是會影響腦部正常發育的社交與溝通技巧。自閉症常見的表現,包括有:社交功能缺失、語言與非語言的溝通缺損、處理外界感官刺激的問題、反覆的行為特徵等等。自閉症的原因,源自於「腦部不正常的生物與化學表現」所導致的;真正造成這種不正常表現的確實原因,目前研究結果還未有定論。一般認為,自閉症與父母的教養態度無關,較可能是多因素造成的腦損傷所致。自閉症的評估與診斷,通常需要搭配完整的理學與神經學檢查,和一些診斷的篩檢工具。由於自閉症包括的症狀很廣,僅單憑一次簡短的評估,可能無法預測小孩真正的能力。理想上,是由整個團隊不同的專家共同評估小孩,可能要評估有:語言表達、溝通技巧、思考能力、動作技巧、學校表現與社會互動等面向。 

多喝水很健康?一天應該喝多少?

多喝水很健康?一天應該喝多少?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沒事多喝水、多喝水沒事」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廣告詞,許多人也總認為喝水很健康,不過到底一天到底應該喝多少水,怎麼喝才能喝得健康?衛生署表示,每人1天至少要補充1200c.c.至1500 c.c.水分,至於需要喝多少水也會因體重而不同,女性體重一般比男性輕,許多女性為了愛美或健康而喝了過量的水,反而造成水腫、或眼睛腫。水是生命的泉源,人體內有60%到70%由水構成,影響著身體各項運作與循環,人體沒有食物可以撐10 天,沒有水卻3 天就死亡,由此可知水對我們的重要性與深刻的影響。至於人體1 天應該補充多少水?衛生署指出,其實,我們平常飲食中就可以攝取約1000~2000c.c.水分,因此真正需要另外補充的水量應為2000c.c.~2500c.c.。此外,也可以從排尿量來估算喝水量,一般人一次排尿量約 300 c.c.~ 400c.c.,1 天若上 7~8 次廁所,加上呼吸及皮膚所散失的水分,每人1天應該補充的水量約為2000~3000c.c.。衛生署也提醒,喝水不要一口氣猛灌喔,因為這樣反而更不健康,曾有研究發現,如果一口氣喝下500c.c.水,用超音波檢查會發現腎臟有水腫現象,表示已經超過腎臟負荷。因此,喝水要一口一口慢慢喝,1小時不超過1000c.c.,每次不超過200c.c.。由於每個人活動量及排汗、排水的情況不同,因此要喝多少水及喝水的時機也需因人而異,需不需要喝水,並不是以是否口渴為判斷標準,因為如果已有口渴的感覺,通常身體已經缺水一段時間,有脫水狀態了,因此瞭解自己要不要喝水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觀察小便的顏色,如果顏色比啤酒深,就表示喝水量太少,要多喝一點水了。另外需要多喝水的症狀中,最常見的就是便秘了,多喝水可以使大便柔軟容易排出。如果有腸胃炎,因拉肚子排出較多水分,也要多喝水,症狀輕微補充白開水即可,較嚴重時可補充電解質。還有感冒也要補充水份,因為感冒發燒使體溫上升,增加身體的水分散失,水也是很好的天然化痰藥,因此咳嗽的時候,多喝水可以將痰稀釋,幫助病毒排出,感冒就會好得快。(資料來源:全民健康保險雙月刊第92期)

皮膚遺愛捐贈 造福燒傷病患

皮膚遺愛捐贈 造福燒傷病患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目前器官捐贈的皮膚是最適合用於覆蓋燒燙傷傷口的敷料,唯來源有限,病患家屬常須另外購買昂貴的人工皮膚,結果也常令人扼腕。嚴重燒燙傷的病患受限於有限的供皮區,自體皮膚移植常常需要多次手術。有時需等待供皮區癒合後才能再次取皮,往往延遲傷口覆蓋的時間。亦或暫時以生物或合成敷料覆蓋‚敷料覆蓋的好處包括減少傷口的細菌感染及促進傷口的再生。這些敷料有人工皮,異種皮(豬皮)與異體皮(其他人的皮膚)這幾種,異體皮和人類皮膚組織相容性高,最適合於燒燙傷傷口的覆蓋,缺點在於來源相當有限。異體皮的來源主要是大體組織的捐贈。根據去年器官組織捐贈的統計表,229個捐贈人數共捐贈877個器官,其中皮膚捐贈個案僅佔30例。皮膚捐贈仍以北部居多,南部地區60個捐贈人數中,僅有2例,比率相對偏低。成大醫院統計90年至100年總共有16位捐贈案例數‚其中11位是成大病患捐贈‚經由院際分享的佔5位。這些捐贈的皮膚共造福52位燒燙傷的病人。根據分析,皮膚捐贈比例偏低的原因一是家屬希望保持大體外觀的完整性 二是擔心傷口未處理完善,會造成遺憾。依照我們多年的經驗,皮膚的摘取僅限於軀幹、背部及四肢,衣服外露的部位如頭頸部,手足等皆維持完整性,摘取過程皆由專門機器施行,皮膚厚度約0.3毫米左右,約紙般薄,所以不會影響大体外觀。另外,皮膚的摘取是在內臟器官摘取後,隨後以乾淨紗布包紮,所以不會有傷口滲血情形。成大醫院去年通過衛生署皮膚組織庫的認証,皮膚摘取前需評估有無皮膚相關的病毒感染,摘取的皮膚依標準化流程存入-80℃的冰庫中,以備不時之需。在取出使用於受贈者之前,也會再次查驗儲存之皮膚有無感染;透過皮膚捐贈大愛的宣導,造福更多的燒傷病患。

小資女壓力大冒成人痘 要如何改善?

小資女壓力大冒成人痘 要如何改善?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夏季天氣悶熱潮濕,使人體皮脂分泌量大增,若再加上工作壓力或保養不當,就很容易冒出一顆顆惱人的痘痘。20歲以後所長的痘痘就是「成人痘」,有些人到了30、40歲熟齡才開始冒痘,「成人痘」形成的原因跟青春痘並不相同,且以女性較多,女性與男性的罹患率約為4︰1,究竟這些討人厭的「成人痘」從哪裡來的?如何改善?根據衛生署全民健康保險雙月刊指出,「 成人痘 」是過了青春期後所長的痘痘,有些人青春期沒長過青春痘,卻在25 歲、30 歲以後開始冒痘;另外有些人是青春期曾長過青春痘,中間停了幾年不長,年紀大一點卻又再冒出痘痘,成人痘最常長在臉部下半部,尤其是嘴唇四週、下顎、脖子等部位形成深部囊腫與暗瘡,還會伴隨著紅腫、發炎、灼熱和刺痛感。「成人痘」產生的原因主要分成三種,一種是「壓力型」成人痘,許多剛從學校畢業,踏入社會工作,因為初次面臨工作、人際適應等龐大壓力,是最容易長痘的階段;其次是選用不適合的保養品、化妝品或清潔的方式不正確,引發「成人痘」;還有一種是吃藥引起的痘痘,最常見的是吃避孕藥引起的副作用產生的現象。文中也提醒大家,「成人痘」要從出現小問題的時候就治療,否則不但治療時間較長,也容易留下痘疤。雖然膚質中偏油性的人比較容易長成人痘,其中有 1 至 2 成患者屬於中偏乾性的敏感膚質,清潔及治療不能都當成油性皮膚來處理,容易造成脫皮、乾澀及過度刺激的問題。另外若長了成人痘,衛生署建議小問題就要治療,且在治療期間不要自行停藥、自行服藥,避免接觸包括油膩及會悶住臉的東西,例如頭髮、髮油和髮膠、油膩的枕頭套、安全帽的扣帶等會 惡化痘痘的東西,在清潔方面避免刷子、海綿、磨砂膏、含有太大顆粒的洗面乳、較油的卸妝乳以及洗臉時太用力等過度清潔,若使用保養品、化妝品,勿選用太油膩的產品容易阻塞毛孔,最後一定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擁有充足的睡眠,飲食均衡,並多吃蔬菜水果,才能避免成人痘惡化。(資料來源:全民健康保險雙月刊第92期)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