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17歲少女劇烈牙痛 原來是腦瘤作祟

17歲少女劇烈牙痛 原來是腦瘤作祟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日前一名17歲的蔡同學因下巴疼痛不已,誤以為是牙痛即前往牙醫診所求診,但檢查後未發現牙齒有異狀,回家休息好轉後也就不以為意。未料ㄧ個月後疼痛劇烈發作,至診所診斷為神經發炎,但吃過消炎止痛藥後仍無緩解,隔天立即到嘉義基督教醫院神經內科就診,吳啟順醫師診斷時發現不對勁,隨即安排核磁共振檢查,果然在腦幹上發現一顆4公分大且與神經糾結並壓迫腦幹的後腦窩腫瘤,所幸及時接受手術摘除後已無大礙。嘉義基督教醫院神經外科方文貴醫師表示,這顆腫瘤不僅深深地嵌在腦幹上,且與三叉、顏面、聽覺及動眼神經等顱神經纏繞在一起,更增加了手術的危險性。而神經內科吳啟順醫師指出,三叉神經痛 (Trigeminal Neuralgia) 是一種嚴重的陣發性顏面疼痛,一陣一陣的抽痛或如同電擊般的刺痛感,患者在輕觸、齟嚼或吞嚥時都會引發劇烈疼痛。三叉神經痛的表現與牙齦疼痛極為接近,因此常被誤認為是牙齒方面的問題,甚至因此被誤以為牙痛而慘遭拔牙之苦。方文貴醫師表示,三叉神經痛一般出現在年紀稍長的人身上,由於血管老化扭曲而壓迫到三叉神經所造成,通常不會出現在年輕人身上。因此特別呼籲,若有異常的顏面疼痛無法緩解時,切勿輕忽,應儘快就醫找出疼痛原因,及早治療。

大腸癌死亡率逐年上升 早發現早治療

大腸癌死亡率逐年上升 早發現早治療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根據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資料顯示,大腸癌連續五年為國人罹患最多的癌症,由於不良飲食及生活習慣的影響,發生率及死亡率也有逐年上升的趨勢,由於大腸癌是可以早期發現,早期妥善治療,存活率高達90%上,為此國民健康局針對50~69歲民眾,免費提供每2年1次免疫法定量糞便潛血檢查,幫助民眾早期發現與早期治療。以100年度為例,全年受檢的彰化縣民眾僅有49,665人,只佔彰化縣50~69歲人口數的17.6%,且篩檢結果為陽性的3485人中,也僅有六成民眾進一步接受大腸鏡檢查,但接受大腸鏡檢查中有一半的人確診為大腸癌,瘜肉增生者更高達6成,其中約有2成以上的患者切除瘜肉後,仍復發瘜肉增生的情形,同時研究也指出瘜肉與大腸癌有密切關係,更加凸顯定期篩檢的重要性。 為關懷彰化縣民眾的健康,及提升民眾接受定期健康檢查的觀念,與考量偏遠地區就醫交通不便等因素,除由衛生所及醫療院所提供定點的每2年1次免費糞便潛血檢查服務外,每年皆於四月起展開彰化縣27個鄉鎮共31場次的免費社區整合式健康篩檢服務,檢查項目除大腸直腸癌篩檢外,還包括一般成人健康檢查、口腔癌篩檢、子宮頸抹片檢查及乳房攝影等整體篩檢,提供可近性及更方便的篩檢服務,來維護民眾的健康。彰化縣衛生局局長葉彥伯呼籲民眾除了調整生活習慣、每日攝取足夠的蔬菜水果及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外,今年首場社區整合式健康篩檢服務將於21日鹿港國中開跑,只要符合50~69歲,2年內未做糞便潛血檢查資格者,都可攜帶健保卡前往。另提醒糞便篩檢結果呈現陽性的民眾,「糞便潛血檢查陽性進一步接受大腸鏡檢查,有1/2是大腸癌或息肉,請儘早安排大腸鏡檢查,以早期發現疾病,早期醫治」。

慎防河豚毒素中毒 去年至今五案例

慎防河豚毒素中毒 去年至今五案例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台灣四面環海,漁產種類豐富,食品藥物管理局(簡稱食管局)日前接獲一起民眾食用不知名魚種的「魚卵」後,出現頭暈、嘴麻及四肢麻痺等中毒症狀的案例,這已經是由去年到今年4月16日止所發生的第5例個案了。 (圖為澎湖縣衛生局提供)澎湖縣衛生局鄭鴻藝局長表示,經魚種鑑定為兇兔頭魨(Lagocephalus sceleratus),兇兔頭魨是屬於四齒魨科,俗名有糯米規(基隆)、烏規或規王(高雄)、麵規(澎湖)及仙人河魨等,成魚體長可達1公尺以上。河豚的毒性有種別、部位、個體、地域和季節性的差異,海水河豚種類的卵巢、精巢及肝臟均含有高量的河豚毒素。河豚毒素屬於神經毒素,即使高溫烹調也無法破壞,若誤食中毒,目前尚無解毒劑。主要中毒症狀有嘴麻、手麻、暈眩、頭痛、嘔吐、複視、無法發聲等,潛伏期約10分鐘至數小時,嚴重者將危害生命。 近年來發生的河豚毒素中毒案件,大多是因民眾不明瞭自己吃的是有毒河豚,或吃到其他含有河豚毒素的水產品而中毒。鄭局長呼籲,切勿購買及食用不知名或來路不明的魚類等水產品,如果食用水產品後感到舌頭麻痺或苦辣,應立刻吐掉,並以清水漱口,直到不適感消失為止。若症狀未改善,應儘速就醫並告知飲食內容,並保留吃剩的檢體,以利正確診斷及治療。

豪大雨過後 新北籲環境清潔防登革熱

豪大雨過後 新北籲環境清潔防登革熱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迄今,已有13例登革熱本土病例 (新北市0例),境外移入病例甚至高達53例(新北市8例)。近日氣候受到鋒面雲系和華南水氣影響,部分地區因大量降雨導致淹水,新北市政府衛生局提醒民眾務必注意環境衛生,積水退後要儘速清除戶內外孳生源,以避免登革熱發生。根據衛生署疾管局表示,登革熱傳播媒介是埃及斑蚊及白線斑蚊,臺灣地區每年的七月份至十月份為流行期,故在夏天雨季期國人更應該提高警覺,典型登革熱症狀有發燒 (38度以上) 、發燒三~四天,身上出現紅疹、全身發癢、激烈頭痛,後眼窩痛,骨骼關節或肌肉痛等,目前對此疾病並沒有一種有效疫苗可預防登革熱或特效藥可治療,因此,最佳的預防方法就是注意環境的整潔,避免讓病蚊孳生。新北市衛生局也提醒,為防止病媒蚊孳生,降低登革熱發生的風險,每週應至少1次巡視並清除居家環境內外積水容器,如出現發燒、頭痛、噁心、全身倦怠、後眼窩痛、肌痛或關節痠痛等登革熱臨床症狀,請迅速就醫,並告知醫師旅遊史,以利醫師診療。

重大突破!北榮發現白藜蘆醇可抗癌

重大突破!北榮發現白藜蘆醇可抗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根據衛生署資料指出,癌症連續27年名列國人死亡率第一名,且平均每七分鐘就有一人罹癌,讓許多人聞癌色變,不過今天台北榮總癌病中心與教學研究部發佈了一項好消息,在治療癌症的技術上有了重大的突破,發現從葡萄、堅果、核果類、藍莓中萃取出一種名為「白藜蘆醇」的物質,屬於一種多酚類化合物具有抑制癌幹細胞的自我更新能力,有抗癌效果。根據台北榮總癌病中心陳一瑋醫師指出,頑固的惡性腫瘤不容易被破壞,具有高度的放射治療抗性,且在最近的研究顯示,惡性腫瘤中存在著一小群具有自我更新能力的未分化形式細胞,即為癌症幹細胞。癌幹細胞對癌症治療產生抗性,因此容易讓癌症腫瘤復發、或轉移,降低癌症病患的存活率,且以目前的臨床治療療程而言,可能無法完全有效清除癌症幹細胞,因此如何能夠精確尋找出癌症幹細胞之特有分子路徑,以及有效標的藥物已為目前醫學研究當務之急。台北榮總癌病中心與教學研究部所發現的「白藜蘆醇」除了具有抑制癌幹細胞的自我更新能力外,在動物實驗中也顯示,在異體移植免疫缺陷小鼠的動物實驗中,證實「白藜蘆醇」具有增進臨床放療治療的效用。而台北榮總癌病中心與教學研究部所發現的這項突破,也已獲得美國專利核可(US Patent: Medium and Device for Proliferation of Stem Cells and Treatment of Cancer-related Stem Cell with Resveratrol (Appl. No: 12/501,279; Confirmation No. 4022))以及中華民國專利證書(發明第I 360576號)。本研究已完成臨床前期實驗,其研究成果發表於腫瘤放射治療學門領域之第一名醫學期刊(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目前榮總研究團隊正以此腫瘤幹細胞專利平台申請臨床試驗案件,以期改善惡性臨床腫瘤之治癒率,目前此白藜蘆醇為放療增敏劑之治療技術已申請人體臨床實驗,相信不久將直接加惠於癌症病患。

花蓮慈院把關食品安全 獲國際雙認證

花蓮慈院把關食品安全 獲國際雙認證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俗語說「民以食為天」,可見「吃」對人來說有多重要,尤其是對住院的病患而言適當的營養補充,更是治療計畫中不可缺少的一環。花蓮慈濟醫院每天平均供應一千多人次的住院病患用餐需求,因此為了保障民眾的飲食安全與健康,除了不斷的提昇就醫環境與醫療設備外,花蓮慈院對於病患與家屬用餐健康安全的講究,更獲得台灣檢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SGS)頒發食品安全管制系統認證與及ISO22000:Food Safety(UKAS) 國際驗證,成為東部地區唯一一家ISO22000及HACCP雙重認證的醫院。在醫院內除了有營養均衡的一般供餐,針對不同疾病、症狀病人的需求,還有糖尿病餐、低普林餐等各項治療伙(餐),為了讓每位住院患者都能吃得安心與健康,花蓮慈院營養組組長劉詩玉表示,花蓮慈院營養組廚區人員非常注重廚房的環境衛生與餐飲製作流程,不僅每個步驟都必須符合安全衛生,貫徹品質管理,以確保廚房環境空間保持清潔,不得有藏污納垢的情形發生;透過持續改善機制,嚴格的控制每道菜的製作流程,避免食物的污染與不潔引發食物中毒事件,層層把關,用心守護住院病患的飲食與健康。SGS公司副總裁黃世忠表示,「廚房是幫病人營養把關的無名英雄,因此任何微小的程序都必須符合衛生安全。」全台灣同時通過認證與及ISO22000:Food Safety(UKAS) 國際驗證的食品企業只有百分之二十,而花蓮慈院積極展現對各項服務品質的要求,從人員受訓、設備與流程加強管控,連菜單設計與熱量控制都由營養師調配,嚴格把關住院病患的飲食健康。花蓮慈院高瑞和院長表示,食品衛生安全相當重要,特別感恩營養組除了在病患提供營養支持及衛生食品細心把關,結合食品衛生安全提供給病患最優質的餐食,全面提升醫院的專業能力與服務品質,做好守護生命的工作。

加強環境清潔 「巡倒清刷」防登革熱

加強環境清潔 「巡倒清刷」防登革熱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天氣受鋒面影響,臺灣各地區持續局部降雨,環保署呼籲民眾應以「清除再清除、檢查再檢查」及「巡、倒、清、刷」方式,於下雨過後儘速積極檢視住家內外及周圍環境,主動清除積水容器等孳生源,環保單位將加強輔導及勤查,對於有違反公共環境衛生者,將依「廢棄物清理法」予以處分。環保署指出,民眾應重視登革熱病媒蚊之傳染力及危害性,如病媒蚊於積水處產卵,約1週後就能羽化為登革熱病毒傳播媒介,唯有清除積水器物、澈底做到「巡」、「倒」、「清」、「刷」:經常且仔細「巡檢」居家戶內外周圍花瓶、盛水盤、廢水桶、廢保利龍、廢寶特瓶、廢棄鍋碗、水缸、盆栽墊盤、塑膠帆布及廢輪胎等容易積水器物,將積水「倒掉」,不要的器物予以分類「清除」減少容器,留下的器物應澈底「刷洗」去除斑蚊蟲卵,收拾或倒置勿再積水養蚊。環保署籲請全民動員維護我們的家園清淨,對於可清理的登革熱病媒蚊孳生源則立即清理,難以清理之處,可至環保署「清淨家園顧厝邊綠色生活(EcoLife)網」(簡稱綠網)通報登革熱孳生源,隨時清理居家環境保持整潔,消除病媒蚊孳生場所。並加強個人保護措施以避免被蚊蟲叮咬,民眾如發生發燒、頭痛、關節痛、肌肉痛等典型登革熱症狀,應儘速就醫,如確定感染登革熱,應做好自我健康管理,避免傳播疫情。才能有效控制登革熱疫情。

加強食品衛生 過氧化氫試劑免費發

加強食品衛生 過氧化氫試劑免費發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宜蘭縣政府衛生局為加強食品衛生安全把關,於去年免費發放「過氧化氫DIY檢測試劑」,獲得民眾熱烈索取,因此今年度再次製作2千份試劑,民眾可於上班時間上午9時至下午4時,至本局或各鄉鎮市衛生所服務台索取,送完為止。宜蘭縣衛生局表示,過氧化氫(俗稱雙氧水)具有殺菌、漂白效果,常被用在豆干、豆干絲、麵腸、麵類等食品,讓產品賣相更好並能延長保存期限,依食品添加物使用範圍及限量標準規定,食品不得殘留過氧化氫,民眾若食用有過氧化氫的食材,可能會出現急性腸胃炎、嘔吐、腹脹、腹瀉等不適症狀。自即日起免費提供檢測試劑,讓民眾在家DIY檢測,避免黑心食品吃下肚。宜蘭縣衛生局劉建廷局長呼籲,民眾應避免選購過白的食材,選擇有信譽之商店,以確保食在安心。試劑領取後請依照說明書指示使用,並存放至安全地方,避免幼童及老人誤用。民眾如DIY檢測出疑似不合格食品,可提供購買來源資訊給衛生局,進一步確認違規之業者,為縣民食的安全把關。

嘉義衛生局:看病後向醫院診所拿收據

嘉義衛生局:看病後向醫院診所拿收據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買東西有發票,看病到底需不需要拿收據?收據如果只有寫總金額沒有收費明細可以嗎?醫療院所拒開收據應該怎麼辦?民眾可能常常會有這樣的疑慮,嘉義市政府衛生局為了維護市民就醫品質及安全,每年均會辦理督導考核以維護病人就醫權益。其中醫療費用明細及收據的開立就是其中一項。常見的醫療費用收據問題包括自費項目未列清楚、收據只有總金額無各項費用明細等,以往有些民眾因為怕得罪醫療院所不敢提出質疑,為確保病人就醫權益,嘉義市衛生局將於今年4月23日針對醫療院所進行督導考核說明會,5月份開始針對醫院及診所進行訪查以保障民眾就醫權益。為使本市的醫療環境安全,加強營造安心的就醫環境,讓民眾自費的項目及收費標準更明確合理。民眾如有不當被額外收費情形,或醫療院所拒絕開立收據,可向衛生局反映。

酒癮發作強制就醫 緊急病患反無床位

酒癮發作強制就醫 緊急病患反無床位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酒癮的問題在我們社會裡一直是潛在性危機,衛生局近日接獲多起酒醉干擾社區通報強制就醫的案例越來越多,造成醫院急診佔床的困境,導致真正需緊急送醫之精神病患無床位可用。以安南區楊小姐為例,因夫妻失和、家庭關係衝突及長期失業等因素,開始酗酒,每當喝醉後總是情緒失控,在社區大吼大叫等,路人及鄰居見狀,常誤以為是精神疾病發作而通報110或119強制就醫,甚至曾經一天內送醫2次,讓警、消人員疲於奔命。(照片翻攝自維基百科,作者Photomag)她密集送醫反覆鑑定的結果均為精神狀態正常,混亂失控行為單純因酒醉引起的,而酒醒後即恢復正常,因此不符合精神衛生法緊急安置規定,醫院也只好讓她離院返家。酒癮個案頻頻送進醫院,確實讓醫院負荷不了。行政院衛生署嘉南療養院王主任表示,最近醫院的急診留觀床常被酒癮個案佔用,造成真正需要的精神病患者無床可用,面對這種困境醫護人員感到相當無奈與焦慮。心情不好幾杯黃湯下肚,以為可以藉酒澆愁,事實上卻是「藉酒澆愁,愁更愁」。飲酒後血中酒精濃度達到高峰時會影響大腦,使人呈現失去自我控制的興奮狀態,進而達到暫時紓解壓力與不快的情緒,但這只是暫時的,所以有的人才會一再地以喝酒來逃避現實,久而久之便造成酒精依賴,事實上成癮跟心理因素息息相關,長期仍會造成身心不健康並危害社區安全。衛生局呼籲喝酒不僅傷身也傷害我們的家人,規勸各位飲君子應下定決心戒酒。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