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乳房攝影增加甲狀腺癌?網路謠言!

乳房攝影增加甲狀腺癌?網路謠言!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最近網路流傳一則訊息,標題為「乳房攝影會增加罹患甲狀腺癌」,文中引述美國一位知名醫師在電視節目中表示,建議照牙齒和乳房X光時要戴甲狀腺防護鉛套(Thyroid Shield),主要是因為他認為女性癌症中數目增長最多的為甲狀腺癌,可能跟病人在照牙科X光與乳房X光檢查有著很大的關係。由於現在民眾對於自我健康意識的提升,以及網路的傳播效益,使得最近一些醫療院所在進行乳房X光檢查時,不但會有民眾要求加戴甲狀腺防護鉛套(俗稱鉛脖子),甚至有的表示因看到相關報導而拒絕接受乳房X光攝影。國內放射診斷醫學影像專家、康聯預防醫學醫務長吳昭瑩醫師表示,這報導早在去年就引起美國醫學學者相當的關注。基本上,此議題之結論並非經由臨床數據的統計資料以及醫學研究而得到的結果,因此不足以作為醫學文獻之依據。然而透過網路的流傳,多數人因沒有醫學專業知識而無法正確判斷,反而容易被誤導,甚至因拒絕作相關X光檢查而延誤檢查。吳昭瑩醫師進一步表示,乳房攝影是使用低劑量的X光,因接受乳房攝影而導致甲狀腺吸收的輻射劑量是非常低的。由於甲狀腺是不直接曝露在X光射束照野內,故只吸收到少量(小於0.005 mGy)的散射輻射,相當於自然背景輻射暴露30分鐘所吸收到的輻射劑量。對於40~69歲每兩年接受乳房攝影檢查的女性來說,因接受檢查而散射到甲狀腺之劑量非常少,可被視為背景值。若加戴甲狀腺防護鉛套,會可能因擺放的位置遮住一些組織,對診斷造成干擾或影響,甚至因此使得病患必需重照X光,相對更增加了輻射劑量。因此,站在醫學的專業考量與操作上,在進行乳房X光攝影時,不建議顧客或病患配戴甲狀腺防護鉛套。因此,吳昭瑩醫師特別呼籲,民眾千萬不要因為網路傳言或過度誇大的報導而拒絕作相關的檢查。若有疑問時,可以先與專業醫師討論,但還是要聽從專家的意見。(資料來源:康聯預防醫學團隊)

提供長者在地服務 南市設關懷據點

提供長者在地服務 南市設關懷據點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臺南市政府照顧服務管理中心社區照顧關懷據點目前有347個據點,由據點志工針對年滿65歲以上之長者提供在地服務。今年臺南市政府藥事照護志工大隊連結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提供獨居長者社區訪視計畫、公衛社區藥局計畫及用藥安全與慢性疾病的宣導。讓社區的民眾除了生活照顧外,更能由專業藥師守護健康。今年共174家社區藥局加入「公衛社區藥局計畫」,由衛生局認證的社區藥局,會主動對顧客提供公共衛生政策之宣導。包括(1)用藥安全宣導服務(2)傳染病防治(3)戒毒減害防治(4)食品安全服務(5)菸害諮詢(6)健康減重服務(7)慢性病連續處方箋衛教。公衛社區藥局藥事照護志工隨時接受社區民眾將家中藥品攜至藥局,協助病患做用藥整理、過期藥品回收、居家用藥管理服務。衛生局特別製作「公衛社區藥局藥事照護志工手冊」,分送每個社區照顧關懷據點乙本,以利社區照顧關懷據點的工作人員,瞭解當區公衛社區藥局的資源,當社區有用藥或保健的問題,就可以就近向公衛社區藥局詢問。

女性穿紅衣 研究:最能勾起男性性致

女性穿紅衣 研究:最能勾起男性性致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說到紅色總讓人想到熱情如火、性感等感覺,現在確實有所證實,因為根據最新的一期《社會心理學期刊》刊載研究報告指出,如果女性在約會時穿著紅色衣服,相較穿其他顏色衣服更能勾起男人的性致。此項研究報告由法國南布列特尼大學的團隊所做的研究,比較120位18至21歲的男性,讓他們觀看女性穿著不同顏色的T恤,紅色、藍色、綠色、白色、黑色等,針對上衣顏色,選出覺得最讓他們有「性致」的女人,最後發現大多數男性對紅衣最有性趣。男性對於穿著紅衣的女性最有興趣,他們認為紅色代表熱情和浪漫,此外研究也發現,若穿著紅色T恤的女性相較穿著其他顏色的性感清涼服飾女性相比,男性還是受紅衣女所吸引。

預防憾事發生 網路防治一起來

預防憾事發生 網路防治一起來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針對近來多起自殺新聞報導,全國自殺防治中心主任李明濱教授特別呼籲,若發現周遭親友有自殺意念或透露出自殺訊息時,應嚴肅以對,主動關懷積極聆聽,給予支持,並協助尋求心理衛生的諮詢,如遇緊急狀況,請立刻報警,尋求立即的協助。自殺是多重因素造成的,包含重大壓力事件,如重大失落、喪親、失業、經濟問題、家庭失和等,身體疾病或精神病理等交互作用的結果,可能使人對現況產生適應障礙,陷入無助無望的情境中,進而產生自殺的想法,誘發自殺行為的發生。大部分自殺者會以直接或間接暗示方式,發出自殺警訊,這些表達可能是求救的訊號。但因為多數自殺者往往處於無助、無望的狀態,難以主動向外求救,故若察覺或發現身旁親友有透露出自殺的念頭,應慎重看待,絕對不可輕忽。大家也可發揮珍愛生命守門人的簡單三步驟:「一問」主動關懷與積極傾聽─觀察身邊親友是否出現自殺警訊,主動關心,詢問狀況。如當事人不願接受幫助或不願談論,請堅持下去。「二應」適當回應與支持陪伴─聆聽當事人的問題,適當回應與提供陪伴。開放討論,接納當事人的想法與感受,能減少當事人被遺棄的感覺,勸說當事人繼續活下去並且接受幫助。「三轉介」資源轉介與持續關懷─針對問題,幫當事人找出適當的資源,進行資源連結與持續關懷。鼓勵並陪伴尋求心理衛生諮詢或精神醫療的協助,如運用衛生署設立的求助安心專線0800-788-995 (0800-請幫幫-救救我)。即使當事人一時情緒已稍見緩和,仍應提高警覺,持續關懷。若另有就業問題或經濟困難或債務等困境,應積極尋求社會福利資源的協助。此外,因網際網路的無遠弗屆特性,可突破地域性的限制並提供多元的服務,並日益普及,社群網站的盛行更是近年網路的新生態;而Facebook是台灣使用率最高的社群網站,尤其18至34歲年輕族群使用人口為最多,占總數之95%(約770萬人),也藉此呼籲使用Facebook的網友們擔任網路守門人,自殺防治一起來。

南部大腸癌篩檢率低 化療併標靶治療

南部大腸癌篩檢率低 化療併標靶治療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近年政府大力推動大腸癌篩檢,使大腸癌得以早期發現。但南部的大腸癌篩檢觀念仍不足,因篩檢率偏低,導致大腸癌發現時多為晚期,增加了癌症治療的困難。所幸去年六月一日通過大腸癌化療藥物合併標靶治療,可讓更多晚期病友受惠。高雄榮總直腸外科王瑞和醫師說明,目前南部健康檢查觀念不足,病患確診時多為大腸癌末期,許多末期病患於治療上也不積極,失去了與家人相處及生存機會,醫師強調,只要耐心與樂觀的接受治療,即使是末期仍有許多機會控制病情並延長存活期。在高雄榮總一名六十多歲的病患,入院後被診斷為乙狀結腸癌,並合併有肺部及肝臟轉移,為第四期患者。由於病患已稍有年紀,和家屬多次溝通後,決定分次進行手術,前後約用3個月的時間完成了三個部位的腫瘤切除,術後恢復良好,並接受了約6個月的輔助性治療,至今已經追蹤3年多,沒有任何復發的現象。王瑞和醫師進一步說明,外科手術目前仍為治療大腸直腸癌的主要方式,不論原發或轉移性的病人,若能接受根除性的手術完全切除病灶,術後再施以輔助性的化療或是放射線治療,皆可讓五年存活率達到40%到70%,倘若病人因腫瘤過大無法手術時,也可先接受標靶合併化學治療,待腫瘤受到控制縮小後,再接受手術切除病灶處。而針對第四期已有器官轉移的病患,健保自去年6月起提供化學藥物抗癌妥合併標靶藥品癌思婷作為癌友第一線治療,患者整體存活時間增加至二年,且減輕病患與家屬的沉重負擔。國民健康局免費提供50-69歲民眾每2年一次的糞便潛血檢查,透過此項篩檢可以幫助發現早期大腸癌個案,請民眾們一定要愛惜健康,定期前往住家附近的醫院接受檢查。此外,飲食也已被證實跟大腸癌的好發有關,民眾應盡量避免高熱量、高脂肪、低纖維的食物,亦可有效降低罹患風險,遠離大腸直腸癌的威脅。

南部大腸癌篩檢率低發現時多晚期 化療合併標靶可治療

南部大腸癌篩檢率低發現時多晚期 化療合併標靶可治療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近年政府大力推動大腸癌篩檢,使大腸癌得以早期發現。但南部的大腸癌篩檢觀念仍不足,因篩檢率偏低,導致大腸癌發現時多為晚期,增加了癌症治療的困難。所幸今年六月一日通過大腸癌化療藥物合併標靶治療,可讓更多晚期病友受惠。高雄榮總直腸外科王瑞和醫師說明,目前南部健康檢查觀念不足,病患確診時多為大腸癌末期,許多末期病患於治療上也不積極,失去了與家人相處及生存機會,醫師強調,只要耐心與樂觀的接受治療,即使是末期仍有許多機會控制病情並延長存活期。在高雄榮總一名六十多歲的病患,入院後被診斷為乙狀結腸癌,並合併有肺部及肝臟轉移,為第四期患者。由於病患已稍有年紀,醫師擔心若同時進行多部位的手術,身體可能因過於虛弱而無法承受整個療程,和家屬多次溝通與解釋後,決定分次進行手術,前後約用3個月的時間完成了三個部位的腫瘤切除,術後恢復良好,並接受了約6個月的輔助性治療,至今已經追蹤3年多,沒有任何復發的現象。王瑞和醫師說明,上述案例只是第四期轉移病人治癒的其中之一,目前大腸直腸癌已有標靶治療可輔助傳統化療,除了治療效果更顯著外,同時也提升整體存活率與病患的生活品質,即便已發生轉移現象,也能有效控制,增加存活機會。王醫師進一步解釋,外科手術目前仍為治療大腸直腸癌的主要方式,不論原發或轉移性的病人,若能接受根除性的手術完全切除病灶,術後再施以輔助性的化療或是放射線治療,皆可讓五年存活率達到40%到70%,倘若病人因腫瘤過大無法手術時,也可先接受標靶合併化學治療,待腫瘤受到控制縮小後,再接受手術切除病灶處。此外,近年來藥物的快速發展也是大幅提升病人存活的原因之一,目前常用於大腸直腸癌的化療藥物為抗癌妥(irinotecan)或益樂鉑定(oxaliplatin),以及兩種標靶治療藥物癌思停(bevacizumab)及爾必得舒(cetuximab),醫師會依據病患的狀況選擇最適當的治療藥物組合,而針對第四期已有器官轉移的病患,健保自6月起提供化學藥物「抗癌妥/Campto」合併標靶藥品「癌思婷/Avastin」作為癌友第一線治療,患者整體存活時間增加至二年,若可將轉移病灶切除乾淨,則有近30%的機會存活超過五年,而且每年病友約省至少80到90萬的醫療費用,減輕病患與家屬的沉重負擔;另外,針對接受第一線治療後效果不佳的病患,經KRAS基因檢測結果為原始型者,也可向健保局提出使用第三線藥物爾必得舒,絕對不要輕言放棄治療。在使用大腸直腸癌各類藥物的同時,也應提高警覺注意藥物所造成的副作用,化療藥品中的益樂鉑定(oxaliplatin),易引起病人的周邊神經病變,造成四肢手腳尖端麻痺感,部分患者可能出現過敏反應,嚴重時甚至引起休克;而另一化療藥物抗癌妥(irinotecan),則會出現腹瀉及白血球數量下降等副作用。標靶藥物中的癌思婷(bevacizumab),可能出現包括高血壓、尿蛋白、出血或血栓等症狀,爾必得舒(cetuximab)則容易出現全身性的藥物過敏反應。醫師提醒,在接受治療後出現任何不適時,都應立即回診尋求協助,醫師會評估患者狀況與需求適度調整,給予最適合病患的藥物組合。國民健康局免費提供50~69歲民眾兩年一次的糞便潛血檢查,透過此項篩檢可以幫助發現早期大腸癌個案(0期與1期),請民眾們一定要愛惜健康,定期前往住家附近的醫院接受檢查,千萬別因一時疏忽未做篩檢,造成治療上的延誤。王瑞和醫師提醒,大腸癌早晚期治療成效差異大,原位癌的病患存活率可達九成以上,另外,若發現排便習慣明顯改變或是出現血便時,也應立即掛號直腸外科接受進一步的檢查,部分門診有提供硬式直腸鏡,不需任何腸道準備即可檢查約25公分的直腸鏡檢查,可立即評估是痔瘡造成的出血或是腸道病變所致。此外,飲食也已被證實跟大腸癌的好發有關,民眾應盡量避免高熱量、高脂肪、低纖維的食物,亦可有效降低罹患風險,遠離大腸直腸癌的威脅。

國內首例! 人體檢出H5N2抗體

國內首例! 人體檢出H5N2抗體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衛生署疾病管制局,近日對國內5個發生H5N2禽類禽流感疫情的養禽場之141名相關工作人員及防疫人員檢體進行檢測,141人有3名工作人員之抗體檢驗呈現陽性反應,經調查均未曾出現類流感相關症狀。衛生署疾病管制局表示,這3名檢驗呈現陽性反應人員,去年均有施打季節性流感疫苗,且在今年3、4月間亦都有接種二劑人用H5N1禽流感疫苗,也可能是施打季節性流感疫苗或H5N1禽流感疫苗後出現的交叉反應。疾管局表示,南非93年及日本94至95年間針對H5N2禽流感疫情發生場之接觸者血清監測,發現部分人員H5N2血清抗體呈現陽性反應,然這些人員均未出現類流感症狀;另研究文獻亦指出季節性流感疫苗與H5N1疫苗之接種史,有可能是造成H5N2血清抗體呈現陽性反應的原因。疾管局呼籲,預防禽流感病毒感染,禽畜相關從業人員應做好個人防護措施,民眾應避免與禽畜動物有不必要的接觸,同時應勤洗手、食用完全煮熟的禽肉和蛋類,以降低感染的風險。此外,如出現類流感或結膜炎等症狀,應戴口罩儘速就醫並主動告知醫師禽畜工作史及禽鳥接觸史。

看電視出現歪頭斜眼?電視看太久了!

看電視出現歪頭斜眼?電視看太久了!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小朋友看電視、看東西時,出現歪頭斜眼的狀況,許多家長常以為這就是所謂的「斜視」,急忙帶小朋友給眼科醫師檢查,不過專業眼科醫師陳祐瑲表示,出現歪頭斜眼這種狀況的小朋友多半沒有斜視,真正的問題反而是出在「視力」,小朋友可能因為長時間看電視造成視覺疲勞而產生假性近視或視力不平衡出現顯著散光現象,反而與斜視較無關連。陳祐瑲醫師解釋,若孩子的左眼因為眼睛疲勞而先出現顯著的假性近視而視力模糊,他可能會不自主地將頭往左邊轉動,這時左眼可得到休息,右眼順勢接管視覺,這樣一來就不會有視力不平衡的感覺,而若是右眼有顯著散光,他可能會把頭歪到右邊去讓視力比較好的左眼專心視物。另外小朋友看電視時還有一個常見的異常姿勢是,往下點頭、眼睛往上看,陳祐瑲醫師接著解釋,這通常是孩子看電視看到眼睛疲累,上眼皮開始下垂而遮蔽視線,此時低頭抬眼正好可以補償眼瞼下垂所造成的視覺影響。陳祐瑲醫師說,其它會造成看東西姿勢異常的原因包括,眼球震顫、斜頸症、眼運動神經失調、眼窩疾病等較罕見的疾患,需要由專業醫師一一排除才能確認真正原因。但看電視時所出現的歪頭斜眼現象,普遍都是孩子看電視看太久後自主發生的「視覺調整行為」,多並與身體結構性異常無關。陳祐瑲醫師也提醒,若你的孩子有這類問題,建議要帶去給專業眼科醫師檢查,排除掉斜弱視乃至其它頭頸部異常後,再針對屈光視力做詳細檢查與解釋。若有顯著屈光異常則可能需要配鏡治療,當然,最好的方法之一,就是關掉電視、走出戶外,就可以減少看到孩子怪姿勢的機會囉!(資料來源:陳祐瑲醫師)

針灸治飛蚊症 疑進針角度過大險失明

針灸治飛蚊症 疑進針角度過大險失明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很多人身體不舒服會尋求中醫針灸治療,一位五十三歲婦女近幾年因雙眼時常出現黑影,進而尋求針灸治療,希望能脫離飛蚊症的困擾,未料症狀不但未獲得改善,還刺傷眼球差一點失明,澄清醫院中港院區眼科主任尤誌君表示,這種針炙傷害的確不多見,飛蚊症是一種很常見的眼疾,但嚴重的飛蚊症是有可能會導致視網膜剝離,患者應尋求眼科專業醫師診治。根據該患者自述,她接受完針灸治療後,才回到家就發現左眼忽然有閃電般的光芒出現,並覺得黑影愈來愈多,除「蚊」不成,反而帶來眼前「閃電」爍爍,更加不舒服和緊張,於是趕緊前往中港澄清眼科求診。尤誌君主任表示,經檢查後發現該患者的左眼視網膜上方有一圓形小孔,合併有玻璃體出血之狀況,於是立即給予視網膜雷射,卻發現網膜裂口周圍已有視網膜剝離的狀況,只好另行安排視網膜手術。據病人主訴針灸位置是位於眉毛上方,依網膜裂口位置研判,應當是針灸進針角度過大,導致眼球的傷害,特別提醒民眾做針灸治療時應避免眼球周圍的扎針,以免造成眼球的傷害。尤主任強調,病患有權選擇任何的治療方式,但要避免造成眼睛的傷害,才是最為重要。尤主任指出,飛蚊症是一種很常見的眼疾,是因為眼球內的玻璃體混濁而造成,形成原因有退化,高度近視、白內障術後等,有些飛蚊症會合併網膜破洞,若不即時處理嚴重時可能會導致視網膜剝離,而有些飛蚊症是因為玻璃體出血或糖尿病病變等其他原因造成,所以建議有飛蚊症的患者,應做一次詳細的視網膜檢查排除視網膜疾患等因素,達早期治療的效果,以避免視力的受損。

少吃油炸食品 研究:可能造成癌症

少吃油炸食品 研究:可能造成癌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相信許多人對於洋芋片、薯條、泡麵這類經過油炸加工處理的食品,是愛不釋「口」!但日前有媒體報導,英國檢驗發現番茄醬、洋芋片、餅干、咖啡等 13 項產品中含有高量「丙烯醯胺」,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表示,丙烯醯胺是由食品中胺基酸與醣類於高溫加熱(100℃以上)下作用反應所成,常見於油炸馬鈴薯產品,麵包、餅乾、堅果及咖啡等烘焙食品,建議消費者均衡飲食,適量食用油炸或烘焙食品。 根據研究文獻顯示,丙烯醯胺在動物試驗中具有神經毒性及生殖發育毒性,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將其歸類為「可能會造成人類癌症的物質」。雖然目前國際上均未對食品中的丙烯醯胺含量訂定限量標準,衛生署去年所調查調製飲料類 (含咖啡飲品)、油炸類、碳烤類及烘焙類食品之丙烯醯胺含量結果顯示,以油炸類及烘焙類食品檢出之丙烯醯胺含量較高,此為產品製程加工所導致。因食品高溫加熱所產生之丙烯醯胺對人類之健康影響,國際間尚無定論,該局將持續監測與進行研究調查,以利未來風險評估。食品藥物管理局並呼籲消費者,均衡飲食,多運動,以確保身體健康。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