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鋁成分損智力?衛署籲業者採低鋁配方

鋁成分損智力?衛署籲業者採低鋁配方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中華民國消費者文教基金會日前發布了「智力殺手6成7的甜甜圈、油條、饅頭、海帶和粉絲含鋁成分」的訊息,讓消費者深感憂慮。究竟什麼是鋁?對人體有何影響? 澎湖縣衛生局局長鄭鴻藝表示,在自然環境中,鋁多與其他元素形成化合物而普遍存於地殼,並以各種型態廣泛用於工業用途(飛機機體、火藥、屋頂)、烹飪用具(鋁鍋)、食品包裝材料(鋁罐及鋁箔袋等)、食品添加物(矽酸鋁、硫酸鋁)以及醫藥品(氫氧化鋁、磷酸鋁)。 鄭鴻藝局長指出,動物實驗結果顯示,經由腸胃道攝入的鋁,大部分會經由糞便直接排出體外,被吸收的比率一般低於1%,而被吸收的鋁,也會經由血液傳送,絕大多數透過尿液排出體外。至於極少量停留在體內的鋁,主要蓄積於骨骼中。世界衛生組織(WHO)於1997年提出鋁與罹患阿茲海默症間風險的假設(WHO,2003),但至今仍未有明確的科學定論,國際間的流行病學文獻中亦甚少談到從食物(包括飲水)攝入鋁與神經狀況間的關聯,也缺乏評估老人癡呆症相關的試驗性研究數據;歐洲食物安全局(EFSA)在2008年則提出,基於現有的科學數據,他們不認為從食物攝入鋁會有導致老人癡呆症的風險。 衛生署所訂「食品添加物使用範圍及限量暨規格標準」中規定,目前我國准用的食品添加物中,共有7種膨脹劑及3種品質改良劑含鋁,包括鉀明礬、鈉明礬、燒鉀明礬、銨明礬、燒銨明礬、酸式磷酸鋁鈉、燒鈉明礬及矽酸鋁、矽鋁酸鈉、硫酸鋁。 國際間對於含鋁食品添加物的規定不一,聯合國食品法典委員會(Codex)對於部分含鋁食品添加物,訂有30~30,000 mg/kg不等的使用上限(如矽酸鋁用於乳製品的使用上限為10,000 mg/kg),部分則未制定其使用限量;美國、日本均無制定其使用限量,歐盟則限定海綿蛋糕中鋁含量為1,000 mg/kg,中國大陸是將產品中鋁殘留量訂為100 mg/kg以下。 行政院衛生署將會依據風險評估結果,適時修正食品添加物標準,與國際接軌,衛生局並建議業者採用低鋁或無鋁配方,以維護國人健康。

糙米飯難尋? 達人教你煮出好吃糙米飯

糙米飯難尋? 達人教你煮出好吃糙米飯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又旻/綜合報導)依據衛生署公告新版飲食指標,國人應有1/3的主食來自全穀根莖類。攝取全穀類食物可降低心血管疾病、第二型糖尿病、高血壓、癌症等多種慢性病以及骨質疏鬆症的發生,亦有助於體重的控制。而其中「吃糙米飯」是攝取全穀類最簡單的方法,但對外食族而言,吃糙米飯卻是一件可遇不可求的事。董氏基金會調查發現,近九成餐飲業者未供應糙米飯,甚至有業者不知道什麼是糙米。現代飲食過於精緻,蔬果纖維素的攝取量有限,因此「吃全穀」已經成為一種必然的新趨勢。歐美研究也指出,每天至少攝取約50克的實際全穀生重(如大半碗糙米飯)可降低多種慢性病發生。吃糙米可攝取維生素B1、B2、菸鹼酸、維生素E、鈣、鐵、鉀、鎂等礦物質、木酚素、谷維素、膳食纖維等,有助於控制及預防心血管疾病、第二型糖尿病、高血壓、癌症等多種慢性病發生,亦有助於體重的控制。董氏基金會在今(101)年4月間調查台北市100家便當、自助餐、素食業者供應糙米飯的情形,發現近九成業者未供應;僅4間有提供糙米飯,另有8間提供五穀飯、十穀飯或小米粥等全穀主食,進一步訪問,多數業者表示從沒有想過供應糙米飯,甚至有業者不知道什麼是糙米。花蓮區農改場宣大平課長表示,糙米由於表面存在有米糠層,粗纖維比較多,煮飯時比較難吸收水份,因此口感較硬,一般人不太接受。如果可以在煮飯前適度地延長泡水時間(一般不超過3小時),使糙米多吸收水份讓纖維稍變軟,炊煮時添加更多的水。使用電鍋時,一杯糙米約加1.3杯水,外鍋加1-2杯水。想要糙米飯更好吃,等電鍋炊煮好後,馬上進行適度的攪拌、鬆飯,讓多餘水分均勻;之後在原鍋燜至少30分鐘,燜飯過程中會讓糙米熟透,讓米飯變得更香甜。

長期睡眠不足 多是睡眠認知錯誤造成

長期睡眠不足 多是睡眠認知錯誤造成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又旻/綜合報導)隨著社會腳步加快,生活事務量越來越多,很多人都會犧牲掉睡眠時間,來完成手邊的工作,長期下來反而造成嚴重的睡眠問題。近年來失眠人口逐年攀升,甚至有人需要服用安眠藥來幫助入睡,不知不覺當中,睡眠已經成為現代社會最大的奢侈。根據台灣睡眠醫學學會在2009年的調查發現,台灣有將近21%的人有失眠的問題,也就是說每5個人當中就有1個人有失眠困擾。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睡眠中心的黃守宏醫師表示,多數失眠原因都是認知問題,進而影響到生理的反應。譬如說當一個人認為他要睡滿8小時才有辦法精力充沛,倘若有幾天睡不到8個小時,就會開始產生焦慮的情緒,或是覺得自己沒有精神,無形中就會產生一股壓力,希望強迫自己睡滿8小時。但是在這樣的壓力之下,反而不可能睡好覺,很容易形成一種滾雪球效應,逐步養成失眠的「習慣」。了解自己的睡眠認知與習慣後,我們可以開始對症下藥,清楚真正的失眠原因,才能解決失眠的困擾。黃守宏醫師強調,短期的失眠有可能是生理或心理問題所引起,但是長期失眠大多伴隨著心理障礙,因此想要免於失眠的困擾,必須要知道自己在睡眠認知上,是不是有錯誤的概念導致長期失眠。想要初步知道有無睡眠問題,可點選連結:http://focus.uho.com.tw/sleep/。如果需要詳細的診斷,請洽各醫院睡眠中心詢問。

孕期乙型鏈球菌篩檢 衛署補助五百元

孕期乙型鏈球菌篩檢 衛署補助五百元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般新生兒細菌感染疾病中最常見的細菌是乙型鏈球菌,若無進行孕婦產前篩檢和積極治療,可引起新生兒敗血症、腦膜炎、肺炎等嚴重感染,造成新生兒死亡或留下神經系統後遺症。依據國內研究資料發現,台灣孕婦產道帶有乙型鏈球之帶菌率約18 %,新生兒感染致死率約10至13 %,感染後神經系統後遺症者約15 %,且需長期提供醫療照護。目前國際上預防新生兒乙型鏈球菌感染主要乃是對孕婦全面進行乙型鏈球菌培養篩檢,對於陽性者,於產程中使用預防性抗生素治療。根據2010年最新版美國疾病管制局建議:所有的孕婦在懷孕第35至37週期間,全面進行乙型鏈球菌的篩檢。國民健康局邱淑媞局長表示,以美國經驗為例,在施行全面性孕婦乙型鏈球菌篩檢後,該國的新生兒早發型感染率下降幅度高達78 %;故衛生署經參酌先進國家的經驗,自101年4月15日起全面補助推行此項政策。衛生署自99年起,已針對低收入戶提供「孕婦乙型鏈球菌篩檢」之檢驗費用補助。100年更將補助對象擴大至中低收入戶及設籍山地原住民地區、離島偏遠地區之懷孕婦女,同時亦在「孕婦健康手冊」提供該項篩檢資訊。為進一步減輕懷孕婦女之自費負擔,以及照護母嬰健康。衛生署署長邱文達決定,自101年4月15日起,將補助資格放寬至所有孕婦,提供每例乙型鏈球菌篩檢500元的補助,凡懷孕婦女至各有該項服務合約的院所受檢,皆可獲得補助。國民健康局表示,如欲查詢補助「孕婦乙型鏈球菌篩檢補助服務方案」之院所名單,可洽當地縣市衛生局(所)或上縣市衛生局網站查詢,國民健康局特別叮嚀懷孕婦女,應於懷孕第三孕期接受乙型鏈球菌的篩檢,如經篩檢確為乙型鏈球菌陽性時,毋須擔心害怕,必要時可藉由婦產相關醫師進一步評估,及於待產時提供預防性之抗生素治療,以守護媽咪與寶寶的健康。

老人營養餐飲服務 照顧獨居失能老人

老人營養餐飲服務 照顧獨居失能老人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台灣社會漸漸邁入高齡化,平均年齡的延長,部分高齡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退損,獨居老人、缺乏足夠家庭支持的師能老人都需要基本的營養需求,因此基隆市衛生局許明倫局長表示,基隆市衛生局長期照顧管理中心提供有需要的家庭申請營養餐飲服務,讓老年人有更好的照顧。許明倫局長舉例說,像是74歲的黃奶奶20多年前因車禍左手肩膀以下及左大腿以下截肢,而與奶奶相依為命的丈夫及兒子也相繼因肝病去世,奶奶頓時失去了生活所有的依靠,然而因為截肢的關係黃奶奶自行移動需要費很大的力氣與時間,平常也只能靠著在地上爬行移動,雖然從客廳到房間只有短短三公尺距離,但對奶奶而言有如三公里的遙遠。尤其是寒冷的冬天裡為了爬行順暢而只僅能著短袖衣褲,全身則是趴在冰涼的大理石地板上,讓奶奶吃盡苦頭,奶奶家住在二樓沒有電梯,無法出門,基本的吃喝都是問題,對奶奶而言,她期望的只是填飽三餐就夠了,奶奶的朋友發現後,幫奶奶申請老人營養餐飲服務,由於奶奶行動不方便無法親自幫送餐志工開門,所以每天接近中午時間,奶奶會先爬行到客廳靠窗的椅子上,坐在那裡等待送餐人員到達後,將家中的鑰匙從窗外丟出去,送餐人員接到鑰匙後,再自行開鎖上樓,讓奶奶每天都能吃到新鮮的熱便當。基隆市衛生局許明倫局長表示,在高齡化社會中高齡者平均餘命延長,而有部分生活自理能力退損,所以對於獨居或缺乏足夠家庭支持之失能老人須維持他們基本的營養需求,來減少老人炊食之危險及購物之不便,所以長期照顧管理中心可提供有需要的家庭申請營養餐飲服務。

防乙型鏈球菌感染 孕婦全面進行篩檢

防乙型鏈球菌感染 孕婦全面進行篩檢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目前國際上預防早發型新生兒乙型鏈球菌感染,主要採行的策略,以「孕婦全面進行乙型鏈球菌篩檢」及「產程中使用抗生素治療」等策略為主流。根據美國、加拿大、澳洲等國,對於預防早發型新生兒乙型鏈球菌感染之建議,是對所有孕婦在懷孕第35至37週期間,進行全面性乙型鏈球菌篩檢。以美國經驗為例,其於施行孕婦乙型鏈球菌篩檢後,新生兒因乙型鏈球菌的早發型感染率由1.8‰下降至0.5‰,下降幅度高達78%;而新生兒因乙型鏈球菌感染致死率由1970年之50%下降至4%,實施成效顯著。 依據馬偕醫院在1984~1990及1991~1997的研究顯示,B型鏈球菌已取代大腸桿菌成為導致新生兒腦膜炎的頭號殺手。為照顧全國懷孕婦女,行政院衛生署衛生署國民健康局自本〈101〉年4月15日開始,全面擴大補助乙型鏈球菌篩檢,目前經由申請認證之合約醫療院所均可提供孕婦乙型鏈球菌免費篩檢服務。補助對象:本國籍孕婦或尚未設籍之新移民孕婦者(其配偶為本國籍者為限)且懷孕滿35週至未達38週之孕婦;搭配第7次至第9次產檢,可任擇1次搭配乙型鏈球菌篩檢,歡迎大家多加利用。

男子誤信偏方 腎功能受損出現血尿

男子誤信偏方 腎功能受損出現血尿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一名六十六歲李先生,有高血壓、糖尿病和痛風病史,多年來都有固定回診追蹤與服藥,因此病情控制良好。不料近期卻誤信一帖保肝顧腎服用後可以治百病的偏方,李老先生便自行停用醫師開立的藥,開始服用偏方,不出幾個月,李老先生出現腳腫、身體不適的情形,便前往成大醫院斗六分院就診,經腎臟科趙若雁醫師診療,發現腎臟功能受損、尿液出現血尿與蛋白尿的情形。成大斗六分院腎臟科趙若雁表示根據統計,台灣人口中有腎臟病的比例高達11%,其中較初期的腎臟病約占四成,較後期的約占六成。民眾想知道腎臟功能好壞,最初步的方法是抽血看腎功能指數,也就是所謂的肌酸酐,另外,再加上尿液檢查,檢查是否有蛋白質流失。初期的腎臟病,幾乎無任何症狀;愈後期者,腎功能愈不佳,出現水腫、心肺積水、喘等症狀,由其是當腎臟的造血功能不佳,會造成貧血、虛弱無力;若同時尿毒素無法代謝排除,可能噁心感、食慾不振、全身癢;嚴重則會出現電解質代謝異常,導致心律不整危及生命安全。民眾平時若控制血壓、血糖、尿酸,減少痛風發作,便可保護腎臟。尤其是高血壓、糖尿病、高尿酸者需特別嚴加注意飲食。某些降血壓用藥,其實有保護腎臟、延緩腎功能惡化的作用,但是使用藥物前需與醫師討論並定期追蹤。治療腎臟病需攝取低蛋白、低磷鉀食物並有足夠的營養,同時補充適當的水分,才可延緩腎功能惡化、減少尿毒症狀,並延後開始透析洗腎的時間。趙醫師呼籲,有許多民眾像李老先生一樣誤信偏方而導致腎臟病,因此,過度誇大功能的不實藥品、來路不明的草藥、常見的強力止痛藥不可隨意服用。同時許多國內外的研究已顯示,若草藥中含有馬兜鈴酸成分,可能會造成慢性腎衰竭,也易罹患泌尿系統的癌症。同時民眾若發現有腳水腫或小便有泡泡且持久不消,可能要擔心是腎功能異常或是有蛋白尿等腎臟疾病,速至合格的專業醫院做進一步檢查追蹤。

遠離腎臟病 血糖、血壓要控制好

遠離腎臟病 血糖、血壓要控制好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依據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民國100年「健康行為危險因子監測系統」電話訪問調查16,985名18歲以上成人顯示,國內18歲以上民眾約七成正確答對「有糖尿病的人,若血糖沒有控制好,後來會容易引起腎臟病」,其中糖尿病患者答對率可高達83.1%;但是在「有高血壓的人,若血壓沒有控制好,後來會容易引起腎臟病」認知方面,國內18歲以上民眾正確答對的比例則不到四成,因此有3成民眾不知「血糖未控制好易引起腎臟病」、6成民眾不知「血壓未控制好易引起腎臟病」。 腎臟是由許多腎絲球與腎元所組成,含豐富的微血管,如果血壓、血糖或血脂控制不好,會造成血管壁傷害及病變。血壓若未控制好,身體處在高血壓狀態時,腎臟無法有效過濾身體的廢物,將導致腎臟病發生,而身體處在高血糖狀態時,也將導致腎絲球硬化及腎元破壞。所以呼籲民眾要重視慢性腎臟病防治,患有三高(高血壓、糖尿病及高血脂)的民眾,應做好三高控制,定期抽血檢驗腎功能,降低病情控制不良對腎臟之危害。 中央健保局在100年8月1日起成人預防保健檢查,除維持肌酸酐與蛋白尿篩檢項目外,另新增腎絲球過濾率(eGFR)之計算,期能早期發現腎功能異常之民眾,而馬公市第二衛生所也提醒民眾,中央健保局所提供40歲以上免費成人預防保健服務,40至64歲每3年檢查1次,65歲以上每年1次,民眾可利用星期一至星期五早上空腹來做檢查,為自己的健康把關。

衛署建議:咖啡因攝取量3百毫克以下

衛署建議:咖啡因攝取量3百毫克以下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抽驗50件市售包裝飲冰品,檢驗結果衛生標準均符合規定,並針對15件咖啡及茶產品檢驗咖啡因含量,依據歐盟食品科學專家委員會的評估,每人每日咖啡因攝取量在300mg(毫克)以下,咖啡因含量調查結果含量最高為「左岸咖啡館昂列咖啡」(1瓶240ml,有效日期2012.03.15)為例,其咖啡因含量為61.45mg/100ml,因此衛生局建議民眾飲用量以不超過1天500ml(約2瓶)為宜。衛生局表示,適量飲用咖啡具有提神、利尿、舒壓的效果,但對於心血管疾病、骨質疏鬆、失眠、腸胃疾患等慢性病民眾,過量飲用咖啡將對健康造成影響。且針對咖啡因標示檢查發現2件咖啡飲料之咖啡因含量檢出值遠低於標示值,其檢出咖啡因值為45.39mg/100ml,包裝標識為70mg/100ml±30%,(誤差範圍大於35%),已輔導業者確實品管,以維護消費者知的權益。臺北市政府衛生局3月初至便利超商、超市及賣場等地點抽驗市售包裝飲料(茶、咖啡、果蔬汁、運動飲料、碳酸飲料、穀物及豆類製飲料等)及包裝冰品(冰淇淋、冰棒、雪糕、甜筒等),共計採樣50件產品,檢驗項目為衛生指標菌(生菌數、大腸桿菌群及大腸桿菌),「穀物及豆類製飲料」及「果蔬汁」加驗沙門氏菌,「咖啡飲料」、「咖啡冰品」及「茶飲料」加驗咖啡因含量。調查結果咖啡因含量由高而低依序為咖啡飲料、咖啡冰品、茶飲料,咖啡因含量,標示檢查結果5件咖啡飲料及5件茶飲料均依衛生署公告之規定於外包裝標示咖啡因含量,惟2件咖啡飲料,分別為「台灣咖啡」(有效日期2013.06.30)及「36法郎典藏焦糖瑪奇朵咖啡」(有效日期2013.10.20),咖啡因含量檢出值遠低於標示值(誤差範圍大於35%),衛生局已輔導上開業者確實品管,以提供消費者正確訊息。

天天健康蔬食 節能減碳護地球

天天健康蔬食 節能減碳護地球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四月二十二日為「世界地球日」,為了響應健康蔬食減碳生活,從十八日起,慈濟基金會與花蓮慈濟醫院社區醫學部結合社區志工發起「日食八分飽、兩分助人好」系列活動,一起走入社區,分享蔬食八分飽與健康促進新生活概念。從二十四日起,「健康足跡」也將走入花蓮市民生里、民孝里、民勤里等福氣站,鼓勵社區民眾每餐八分飽,減少身體負擔外,也能掃除內心負荷。節能減碳不能少你一人,健康蔬食也可以天天享用,十八日上午,首站來到花蓮市國興里碧雲莊社區福氣站,不僅獲得四十多位的銀髮老人熱情響應,大方分享生活中如何力行環保,更以行動體驗蔬食減碳生活。花蓮慈院許文林副院長結合健康促進概念分享,「米撲滿」、「水撲滿」、「電撲滿」結合「善撲滿」的新生活概念,他說,將每天八分飽省下的餐費,以及力行環保省下的水費、電費等零錢,都存入撲滿中,用惜福愛物的心與地球共生息外,更以實際行動幫助別人,帶動社區民眾簡約行善的健康新生活。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