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臺北市衛生局抽查涼麵 6件不符規定

臺北市衛生局抽查涼麵 6件不符規定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炎炎夏日,涼爽可口的涼麵便成了許多人的三餐選擇之一,因此,為維護消費者食用涼麵衛生安全,臺北市政府衛生局5至6月份針對市售涼麵食品進行抽驗,總計抽驗51件,其中6件不符規定,不合格原因均為經初、複抽,衛生指標菌量仍過高。共抽驗51家業者共計51件涼麵,檢驗衛生標準(大腸桿菌群、大腸桿菌),初驗結果有16件不符合規定,經通知業者限期改善,複抽結果仍有6件不符規定。對於不符規定業者,衛生局將依違反食品衛生管理法第10條及同法第33條第1款之規定,處分新臺幣3至15萬元罰鍰。衛生局表示,大腸桿菌群常被用來作為監測食品是否遭受污染,或是製程有無衛生缺失的重要指標之一,食品中檢出大腸桿菌群過多,雖不是食品中毒病原菌,不致於影響身體健康直接致病,卻足以顯示該產品衛生狀態不良。衛生指標菌如超過標準,即表示在製作過程當中的衛生狀況、食材、器具、包裝過程可能遭受污染,或工作人員的個人衛生狀況不佳所造成,至於常溫保存更是微生物繁殖的最佳環境。衛生局除抽驗涼麵食品外,並提醒涼麵製、售業者應重視製作過程、環境衛生、人員操作、衛生習慣及自主管理情形,而「冷藏」及「溫度控管」是涼麵製售保持新鮮、不變質的重要法則。衛生局同時提醒民眾,購買涼麵應選擇製售環境乾淨、整潔及商譽良好的店家,最好購買冷藏販售的涼麵,購買後應立即食用完畢,若不能立即食用,則應妥適存放於冷藏7℃以下的冰箱,且勿隔餐食用。衛生局為讓民眾安心食用涼麵,仍將持續稽查輔導業者及品質監控抽驗,以維護市民食用涼麵的衛生安全。

枕邊人鼾聲連連 當心睡眠呼吸中止症

枕邊人鼾聲連連 當心睡眠呼吸中止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你是否發現,枕邊人睡覺鼾聲連連,甚至有時候會呼吸中止現象時間超過10秒,那你可能要懷疑,他是不是得到「睡眠呼吸中止症」,通常當事人不會知道且不當一回事,但情況嚴重的重度睡眠呼吸中止症,長期可能會發生血氧濃度過低而引起高血壓、心臟衰竭、心肌梗塞或中風的危險相關疾病。睡眠呼吸中止症,是人在睡覺時,上呼吸道(包括鼻咽、口咽及喉部)發生反覆性的塌陷,因而堵住呼吸道造成呼吸變淺且變費力,更嚴重者會造成氣道完全堵塞而造成吸不到空氣及窒息。大多數人是因為肥胖造成呼吸道狹窄,或造成維持呼吸道通暢的肌肉張力不足而容易塌陷所致。也有人是因為先天下巴較小或後縮、扁桃腺或懸壅垂過大或先天顱顏缺陷,造成氣道狹小所致。國內外都有孩童因重度睡眠呼吸中止,而導致心臟衰竭的案例,此外也會有影響學習或注意力,引發智力、發育不良或心臟缺氧無力的問題,成年人則是會導致白天嗜睡、精神不濟,增加工作意外或交通事故的機率。基隆市衛生局許明倫局長提醒,若發現家人睡覺打鼾,睡覺當中有呼吸暫停現象,體重過重,脖子粗短,年輕就得高血壓或糖尿病,夜間發生之氣喘、心臟病或中風發作,白天嗜睡容易在會議中或看電視時短時間內就會睡著。只要您或您的家人有上述兩個以上之症狀,最好立即就醫,尋找醫師協助,適當的治療可以預防及矯正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的致命後遺症,

專題/糖尿病高危險群及「三級預防」

專題/糖尿病高危險群及「三級預防」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茂軒/採訪報導)書田診所曾收治一名年僅30歲的年輕人,就診時發現血糖偏高,醫師正要為其治療時,患者卻說將要到外地工作,僅說會控制飲食便不再接受治療,未料再次就醫時,發現自己的血糖嚴重失控,甚至已經引起心血管疾病等併發症。究竟哪些人是罹患糖尿病的高危險群,我們又該如何預防呢?書田診所新陳代謝科主任洪建德說,要預防糖尿病的發生,或是已經罹患糖尿病的患者要杜絕併發症的困擾,可以遵照「三級預防」的原則,避免小病拖成大病,造成日後的負擔。洪建德醫師指出,罹患糖尿病的高危險群主要的特徵有身體質量指數(BMI值)大於23(體態肥胖者),患有高血壓、高三酸甘油酯血症、黑棘皮症、多卵性卵巢、父母親有糖尿病、有過姙娠糖尿病史、沒有規則運動習慣、有特殊內分泌疾病(如巨人症、末端肥大症、甲狀腺機能亢進、庫辛氏症等)、使用類固醇者或更年期後女性等等,都是血糖偏高的高風險族群。此外,醫師強調,通常有高血壓的人,血糖也容易比較高;患有高三酸甘油酯血症的人,早晚也會得糖尿病,因此不得不特別注意。洪建德醫師提醒,血糖控制不理想的人,長期持續數十年的血糖過高,即使只是偏高(糖化血紅素7.0%至8.0%),也可能引發糖尿病的併發症!像是微血管病變(視網膜病變、腎病變)、大血管病變(心血管病、腦血管病)、神經病變、骨質密度、免疫力降低等全身性的影響,同時罹患老人癡呆症的機率也會上升。嚴重者,甚至會造成急性感染症、結核病、或急性併發症(高滲透壓高血糖症或酮酸血症等)而病危。在血糖控制方面,可分為三個層級。洪建德指出,上班族年輕人,特別是糖尿病的高風險族群,平時應多加強體能活動,注重均衡營養,保持理想體重,預防糖尿病於未然,這是「第一級預防」。第二級預防就是平時把握健康檢查的機會,儘早發現血糖異常的現象,早期發現並立即治療。第三級預防是當已經罹患糖尿病時,一定要面對它,不要忌病求醫或是長期否認,找一位專科醫師長期監控與諮詢,並且指導飲食藥物運動的配合,達成正常血糖,以避免併發症。此外,洪建德醫師也建議可透過衛生署提供的中老年人健康檢查、公司行號的定期健檢,或是自費做健康檢查,以提早發現隱藏性血糖的問題。

腰酸背痛是得了骨質疏鬆?當心輕忽恐骨折

腰酸背痛是得了骨質疏鬆?當心輕忽恐骨折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全身腰酸背痛,是不是得了骨質疏鬆?」想必是許多人心中的疑惑,高雄市立大同醫院骨科主任黃鵬如說,其實骨質疏鬆本身並不會造成任何的症狀,但不能因此而輕忽,否則會增加骨折的機會,而在診斷上,主要是靠特殊骨密度測定儀來偵測,至於一般的X光檢查只能看出較嚴重的病人。黃鵬如主任指出,人類骨頭在身體的器官算是代謝較為活躍的,經由不停分解舊的、不良的骨及不停地製造新的骨頭而達到一個穩定平衡的狀態。在正常的情形下,破骨細胞會清除舊的或結構受損的骨組織,之後造骨母細胞會生成新的骨頭並修補受損之結構,所以我們全身的骨頭約十年就會全部更新,在三十歲之前造骨的功能會大於破骨之功能,讓我們身體中的骨本增加而達到巔峰,但三十~五十歲時,造骨、破骨的功能效率會相等,所以我們的骨質幾乎維持不變;而在這之後會因破骨細胞功能增強及造骨母細胞功能降低而造成骨質下降,就是骨質疏鬆症的重要成因。在三十歲之前,因為骨本尚可累積,所以均衡營養是相當重要,主要可藉由攝取足夠的鈣及維他命D來補充,如此一來就可以有較多的骨本以供將來流失。除了營養充足之外,足量的運動也是非常重要,尤其是在年輕時多運動可達到較高的巔峰骨密度;即使是年紀大的人,運動對骨密度亦是相當有幫助。女性朋友在停經後數年內會有較大程度的骨質流失,此時除了鈣片及維他命D的補充外,可配合賀爾蒙的補充會得到較好的療效以降低骨質流失的速度。黃鵬如主任提醒,老年人常會因骨質疏鬆而增加腰椎、髖部、遠端橈骨骨折的機會,發生髖部骨折後,除了住院的支出外,只有一半的人可回復到受傷前行走的狀態,四分之一的人會因併發症在一年內死亡,四分之一的人永遠需要輪椅或需人照顧生活起居,可見骨質疏鬆影響的深遠,因此最重要的是防止老年人跌倒,以降低骨折的發生率。

進食完半小時 細菌便可形成牙菌斑

進食完半小時 細菌便可形成牙菌斑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不管長得多美,因為蛀牙或是缺牙,連微笑都不自然,如果是因為牙齒引起口氣不佳,與人交談時,都得保持距離,免得尷尬。其實每個人的口腔裡,都有許多無害的細菌,但當人們吃進食物時,有些細菌就會把這些食物當成養分,經過半小時,便形成牙菌斑,而在牙科門診中,「牙菌斑」是導致口腔疾病最重要因素之一。大部分的人都有經驗,用手指或是取一段牙線,摳摳牙齒和牙齦交界處,會清出一些黃白的污垢,這就是牙菌斑。根據國民健康局100年統計,5歲兒童齲齒盛行率為79.32%,即20.68%沒有齲齒,可見國人口腔保健觀念仍待加強。到底要如何正確刷牙呢?刷牙時一定要照鏡子,將牙刷以45~60度角,擺在牙齦與牙齒交接的地方,使刷毛進入牙齦溝。以2顆牙齒唯一個單位,左右來回(幅度不宜過大,幾乎在原地)輕輕地刷10次,以此方法刷完所有牙齒內外面。後方牙齒的咬合面,也是2顆來回地刷,全口牙齒刷完大約需要4~5分鐘。力道要輕,刷太用力會傷到牙齦, 如果聽到「刷刷」的聲音,表示太用力,刷牙的方式也不對,因為來回2顆地刷,幾乎不會發出什麼聲音,當刷牙出現分岔或彎曲時,就要換牙刷。正常情況下,一隻牙刷應該可以用2~3個月,如果在這之前刷毛就分岔或彎曲,表示刷牙的方法不對,力道太大。正常情況下,刷牙時牙齦不會出血,如果經常流血,就應懷疑是否得到牙周病,應儘速就醫。基隆市中山區衛生所主任謝鈴琴呼籲:潔牙的正確觀念,應該從小開始培養起。如果嬰幼兒或孩童可以接受刷牙,可要求至少3次,即3餐之後甚至是睡前再刷1次,每次至少3分鐘。但如果嬰幼兒無法配合時,每天2次,早餐後與睡前即可。而健保局自93年7月起,推出兒童預防保健措施,凡5歲以下的兒童,都可以持健保IC卡到特約牙醫醫療院所,接受醫師的專業塗氟防齲齒處理及檢查,每年至多2次,只須付掛號費免部分負擔。

頭頸癌成長率高 榮總成立病友會鼓舞病友

頭頸癌成長率高 榮總成立病友會鼓舞病友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頭頸癌有「區域癌化」及容易復發的特性,讓頭頸癌病患及家人在接受治療的過程中,除了因外觀改變造成進食困難、發聲異常及社交障礙外,對於接受放射治療、化學藥物治療中的不舒適感和冗長的治療及追蹤療程,都有著無所適從的感覺,為了進一步輔導頭頸癌病患走回家庭,回歸社會,台北榮民總醫院特成立「台北榮民總醫院頭頸癌病友會」,希望藉由病友的集體力量,鼓舞頭頸癌病患及家人。根據衛生署最新調查發現,在國人十大死因排行榜中,癌症連續蟬聯30年的第一名。如以各項癌症的粗死亡率排序,100年國內10大主要癌症依次為肺癌、肝癌、結腸直腸癌、女性乳癌、口腔癌(含口咽及下咽)、胃癌、 攝護腺癌、胰臟癌、食道癌以及子宮頸癌。主要癌症排名與99年相同。令人擔憂的是,頭頸癌(口腔癌及食道癌)的死亡率,在近10年來,呈現兩位數的成長,其中以男性口腔癌成長最多,增加了49.1%。台北榮民總醫院除了成立頭頸癌病友會外,近來年相關醫護人員也盡心盡力為病患服務,更投入了個案管理師、傷口照護師、社工師、營養師,並結合院外資源(財團法人陽光社會福利基金會),希望能提昇頭頸癌病患存活及生活品質。

筆電放膝上 Wi-Fi電磁波易致不孕

筆電放膝上 Wi-Fi電磁波易致不孕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採訪報導)常用電腦和精子品質真的有闗係嗎? 一對雲林夫妻,因結婚五年都不曾懹孕,至門診做初步檢查後發現,太太除卵巢功能較低外,其他都正常,反而是先生的精液報告顯示精子活動力弱只有27%(正常要超過50%),這名先生的職業為工程師,一天到晚離不開筆電,太太好奇問醫師,是否和使用電腦有關?婦產科醫師蔡鋒博表示,的確,假如連續長時間(超過4小時)使用、筆電放膝上使用、用wi-fi傳輸那就有可能。iphone、手機、筆電、平板、iPad為人類帶來便利性,卻也帶來生育及不孕的威脅!在生育與絕育期刊2012年一月份的研究報告指出,筆記型電腦使用一、兩小時以上,易因睪丸局部溫度上升1~2℃,導致精蟲品質變差,更有美國及阿根廷的共同研究指出,無線傳輸(Wi-Fi)也可能導致不孕!美國維吉尼亞州的Sanchez博士,拿29位健康男性的精蟲檢體,分裝在兩個培養皿上其中一個放在筆記型電腦下,同時開放連結Wi-Fi四個小時,另一個則放在室溫下當對照組。四個小時後再度檢查同一人的兩個精液檢體,結果發現在Wi-Fi暴露下的精蟲染色體碎裂程度變嚴重,活躍有受精能力的精蟲比例由80%降至67%,死亡的精蟲比例也由9%上升至10%精子DNA有碎片(Fragmend)的比例,由3%上升到9%,可見Wi-Fi對精蟲品質有著負面的影響。 研究中也指出,不僅Wi-Fi,其他由手機、微波爐發射出電磁波,雖然短期間無害,但長期下來對精蟲品質多多少少有負面影響,因此蔡鋒博醫師建議,不孕病人,在計畫懷孕時,不孕病人先生最好少用電腦;尤其太太正在接受試管嬰兒或人工授精療程!另外當太太在打排卵針期間,先生就該禁止自己Wi-Fi上網,以遠離電磁波,也不要將筆電放置在膝上,以減少電磁波對精蟲的危害。

外食族增 當心膽固醇過高

外食族增 當心膽固醇過高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台灣人受到西方飲食文化的影響,加上忙碌的現代人經常以速食或便當草草果腹,三餐老是在外的外食人口暴增,導致罹患高血脂方面疾病者越來越多。從民眾的健康檢查報告中更發現,高血脂症有普遍化和年輕化的趨勢。尤其高血脂症剛開始沒有明顯症狀,往往等到突然爆發心肌梗塞才讓人警覺事態嚴重。阮綜合醫院內分泌科簡誌銘醫師解釋,高血脂症即是由於血中脂肪過高所產生的疾病,也是造成動脈硬化症和心臟病發生的重要危險因子,嚴重的話將造成血管阻塞、動脈硬化、心肌梗塞、腦中風和心臟病。引發高血脂症的禍首血脂肪,就是在血管內隨血液流動脂肪,包括膽固醇和三酸甘油脂兩種。其中膽固醇分為高密度膽固醇和低密度膽固醇兩種。低密度膽固醇含有大量小體積膽固醇,很容易滲入血管內壁造成動脈硬化,被稱為「壞的膽固醇」。反過來,高密度膽固醇含有大量磷脂類,可帶走血管內的膽固醇,更發揮清潔血管的作用,防止進一步的動脈硬化,又稱為「好的膽固醇」。此外,三酸甘油脂過高,也是造成動脈硬化的重要因素,只是影響程度略低於膽固醇。雖高血脂症多是遺傳或疾病因素如糖尿病、肥胖所引起,但因現代人多數以外食為主,常常吃得太過油膩,長久累積下來造就了不少人,從年輕就已經有血脂肪偏高的情形。飲食如每日脂肪攝取超過總熱量的40%、飽和脂肪酸超過總熱量的10%、膽固醇每日攝取超過 3 0 0亳克等,都會讓自己承受高風險。簡誌銘醫師提醒,高膽固醇的食物大多存在動物的內臟和蛋黃內,動物性的油脂更是高膽固醇的來源,這些食物應盡量少吃;但魚和植物油屬於不飽和脂肪酸,即可以多吃,蔬菜含有豐富纖維質又熱量低,多吃也有助降低血脂肪。此外,攝取過多熱量會在體內轉換成三酸甘油脂,醣類和澱粉不宜多吃。經過三個月生活和飲食的調整後,若沒有明顯改善,則應該接受藥物治療,特別是有家族遺傳體質者及更年期後婦女,需要長期服用藥物控制高血脂症,以預防心血管疾病發生。

夏日選用BB霜兼具防曬與清爽 成分很重要

夏日選用BB霜兼具防曬與清爽 成分很重要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夏天到了,愛美女孩最在意的就是臉部「防曬」及「妝感」兩大議題,上妝時總是瓶瓶罐罐往臉上擦,乳液、粉底、防曬油擦完不僅讓人覺得厚重,又有阻塞毛孔、導致粉刺的困擾。現在市面上推出許多同時能遮瑕、防曬又保濕的BB霜,讓人一瓶搞定底妝問題,然而是否真能達到上述功效,民眾必須認清成份,才能達到真正的清爽無負擔,清潔保養還是得兼顧。靜宜大學化妝品科學系張乃方講師表示,BB霜成份以粉體、矽酮油、乳化劑、防腐劑以及萃取物為主,其中矽酮油能達到順滑輔助著妝的質感效果,經由化學合成為「矽靈」;可分為親水性以及親油性兩種油脂,若選擇BB霜時,應以揮發快乾的親水性矽靈為主,尋求少油脂、少油膩,並且採用較多易揮發性成份的產品,使用起來妝感較佳,也會較乾爽。張乃方解釋,任何BB霜都無法完全使用水性成分,所以挑選時更應以無額外添加油脂的產品為主。現在最新的BB霜產品中,已加強重視BB霜零油脂及零香料的製成,搭配親水性的矽靈成分,做到讓皮膚呼吸的透氣感;而其他添加物如礦物成分,則是為了捨棄化學色料及防腐劑,做自然修護等用途。敏感肌膚在挑選產品時,張乃方建議挑選適合自己的單一產品即可,盡量避免一層一層塗抹化妝品至臉上。選用包含有效保濕成分及SPF防曬系數的BB霜,即可同時達到保溼與防曬效果。另外BB霜防曬等級亦同樣提升,目前市面上已有加入衛生署核可最高係數SPF50 PA+++的BB霜,可同時阻隔UVA、UVB。紐約開架BB霜龍頭品牌的公關經理表示:『目前擁有BB霜中最高防曬係數的產品,其妝效自然持久,純物理性防曬的成分也適合敏感性肌膚使用。』BB霜屬彩妝品,雖粉末細緻,仍該使用油性卸妝油進行清潔。張乃方提醒, BB霜一瓶抵多瓶固然方便,但是不論其質地多清爽,若未徹底卸妝,還是會對皮膚造成影響,故完整清潔,才是正確使用BB霜之道。

孕媽私密處感染 恐導致胎兒早產

孕媽私密處感染 恐導致胎兒早產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很多懷孕婦女在孕期時都會面臨到一個狀況,就是私密肌膚分泌物變多、搔癢難耐,讓準媽媽們感到非常不舒服,想要服用藥物治療,又怕服藥會影響胎兒健康,但沒想到置之不理,卻讓私密肌膚感染越來越嚴重。事實上,孕媽們若延誤黃金治療期,嚴重演變成子宮頸炎,反而還可能導致胎兒的早產,妳知道嗎?資深護理師許瓊文解釋,女性在懷孕後,由於體內荷爾蒙改變,引發陰道的酸鹼值上升,當原本弱酸性的環境改變後,就會導致陰道自淨功能的乳酸桿菌無法生存,乳酸分泌的數量便會大大減少;再加上懷孕雌激素上升,黃體素分泌增加,使得私密處的分泌物增多,當分泌物一多,乳酸菌數量又不夠形成人體的天然屏障時,懷孕婦女的私密肌膚就容易感染。許瓊文強調,私密處感染多半是由黴菌、白色念珠菌及滴蟲在作祟,若媽媽們發現私密處的分泌物出現怪味,形狀顯示乳酪狀、膿狀,且顏色呈現黃綠色或灰白色,同時伴隨搔癢難耐時,就很可能是私密處受到感染,應儘速就醫,否則延誤治療,嚴重還可能演變成子宮頸炎,造成胎兒的早產,甚至影響胎兒免疫系統的成長,面對此問題,孕媽可不能小看。為避免私密處受到感染,許瓊文特別提醒孕媽要把私密處保養當作日常肌膚保養的觀念,在懷孕期間需使用溫和且低敏成份的私密清潔品,來維持私密處的健康。英國皇家學院婦產科權威Janice Rymer教授研究報告建議,懷孕期間,孕媽應避免穿著緊身衣服、維持良好生活習慣、每天喝3公升的水,而在選擇私密保養產品時,需特別留意私密清潔用品是否有通過皮膚科與婦產科測試,因孕期私密肌膚酸鹼值失衡,所以可以選擇添加益生菌或蔓越橘成分的潔浴露,還原適合私密處清道夫乳酸桿菌生長的弱酸性環境,維持私密肌膚的自淨能力。引發陰道感染的原因很多,但大多都與媽媽們的生活習慣有關。因此,孕媽平時應注意私密肌膚的清潔,確保媽媽們私密處處於健康的弱酸性環境;再者,如果私密肌膚不適時,許瓊文建議可以試著喝些蔓越橘汁,這將幫助孕媽們減輕私密肌膚感染的不舒服感,但若症狀持續,就快去看醫生吧!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