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避免越減越老 豆漿、豆腐「凍卡固」

避免越減越老 豆漿、豆腐「凍卡固」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受到美魔女風潮影響,據楊氏診所調查輕熟女希望利用減重來增加自信心,但就成果看來,28.4%輕熟女出現皮膚粗糙的後遺症,嚴重性是年輕女性的2.8倍。原因為四成六輕熟女合併使用兩種以上錯誤減重方式,例如斷食、不吃特定食物等。楊承樺營養師建議輕熟女可利用無糖豆漿、蛋黃等,攝取蛋白質、卵磷脂及適當油脂,以避免越減越老。蛋白質是構成表皮細胞的重要材料,而表皮細胞膜是由磷脂質及油脂組成,當細胞膜健全時,水分容易被保留、皮膚也顯得光滑。隨著年齡增長、代謝變慢,舊細胞老化、新生的皮膚細胞更新不及,又沒有攝取足夠營養,就容易造成皮膚粗糙。楊承樺營養師表示減重所造成的皮膚老化,就算塗抹保養品也無法改善,輕熟女應從營養方面著手,由內而外做調整。楊承樺營養師提醒輕熟女減重要避免越減越老,蛋白質、卵磷脂及適量油脂不可少。首先,表皮組織的主要營養來源是蛋白質,若身體長期缺乏蛋白質,就會加速皮膚老化情況。其次,輕熟女也應補充卵磷脂及適當油脂,因為卵磷脂加上適當的油脂可協助建構健康的細胞膜,把水份留在細胞內。有鑑於不少上班族平日多外食,並不清楚各種食材的營養成分,楊承樺營養師提醒,可善用超商食物完整的營養標示,更重要是了解各種食物的營養素,在蛋白質攝取上,若擔心動物性脂肪含量過高,可與植物性蛋白質各半攝取,營養師建議每天食用4份植物性蛋白,例如:無糖豆漿、豆腐等,並搭配運動以維持新陳代謝。此外,在卵磷脂及適當油脂的攝取,如豆類製品、蛋黃、魚類油脂等都是很好的營養來源,可協助輕熟女達成凍齡減重目的。

醫訊/讓癌症遠離 醫師教你如何抗癌

醫訊/讓癌症遠離 醫師教你如何抗癌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得到癌症的患者,在第一時間常常不能接受,總是反問自己為什麼是我?10幾年前在馬偕醫院安寧病房服務過的黃鼎殷醫師說,這麼多年來他的確找到原因,而一個人之所以會罹癌,除了身體問題、情緒問題外,還有另一個更嚴重的關鍵,就是他們的死亡意願。黃鼎殷醫師以多年案例故事,要和大家分享一些故事,並且提出15天的抗癌計劃及癌症不復發的關鍵密碼。不論醫生告訴你身體的那個部位產生了癌細胞,都是因為身體「毒(素)出能(量)入」的功能出現了問題。東方醫聖張仲景的六經辨證或西方德國若克威克博士的疾病六期論不約而同指出,身體內的毒素累積都是從表到深,由外而內、從上到下的方式進行,所以如果某人的毒素是累積在腳部,則顯示此人的疾病已經到很嚴重的地步了。情緒壓抑產生的毒素是疾症惡化或癌症再度復發的重要因素。面對三種情緒迷失: 正面思考、情緒管理、沒有感動的遵循三好(做好事、 說好話、存好心),你該如何宣洩情緒、不失控、不當濫好人,坦然面對和經歷自己的情緒,讓它不但不會變成毒素反而會變成醫好疾病的動力。黃醫師從重症個案中,尤其是癌症患者身上,看見他們某些特定的性格及其設定所造成的死亡意願,他也提出13個人生課題,並分享身、心、靈全方面健康計畫,讓癌症遠離、永不復發的秘密!講座時間:2012年7月15日(日)10:00~12:00講座地點:高雄文學館講座洽詢:(02)2392-5338分機16黃小姐 

醫訊/找出婚姻問題 重現幸福曙光

醫訊/找出婚姻問題 重現幸福曙光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根據內政部統計處的調查,我國的離婚率逐年攀升,為協助有婚姻互動煩惱的已婚婦女,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特辦理「幸福補給站 婚姻培力團體」,邀請有相關困擾的民眾報名參加。讓專業的社工師陪伴一起面對婚姻中頭痛又矛盾的問題,使幸福重現曙光!此團體由豐富經驗的精神科社工帶領,以小團體方式互動,藉主題式討論,延伸至個人問題陳述、成員經驗分享等,活動中也將提供婚姻相處小秘訣,希望藉此能改善婦女面對婚姻的無助、憂鬱。   活動時間:每月2次,週一晚上或週三下午活動地點: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活動洽詢:(02)2737-2181分機1217 林泇賝社工, 手機0970-405-255(精神科門診掛號後,由醫師轉介)

超級愛健康/小動作別輕忽 對牙齒危害大

超級愛健康/小動作別輕忽 對牙齒危害大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口潔白的牙齒不僅會讓人覺得賞心悅目,而在享用美食之時,更能細細品味,牙齒 如果照顧得宜,它將會是自己一生中最受用的寶貝之一。但是很多人常常因為牙齒不夠美觀而感到苦惱,平時在人際的互動上也因此較缺乏自信心,你也有牙齒的困擾嗎?有研究發現,吃蘋果對牙齒的危害竟是汽水的3.7倍,甚至連喝果汁都會提高牙齒受損的風險。牙醫師呂孟頻說,其他像李子,石榴,葡萄,檸檬這類水果,儘管十分富有營養,但它們都含有高濃度的檸檬酸,蘋果酸或酒石酸。這些酸性物質會腐蝕牙齒的琺瑯質;因為pH值低於5.5,牙齒的琺瑯質就會受侵蝕。而市面上頗受歡迎的果汁和碳酸飲料,有些酸性偏高,恐侵蝕兒童牙齒的琺瑯質。呂醫師表示,根據美國研究顯示,當牙齒琺瑯質接觸運動飲料、提神飲料五天便會受到損害。特別是提神飲料,對牙齒琺瑯質的傷害更勝於運動飲料,提神飲料對牙齒的傷害程度更是運動飲料的兩倍之多。更不用說,碳酸飲料的酸度可到達pH值2.5,對牙齒的傷害更是嚴重。而許多人認為加強刷牙力道,可以讓牙齒更乾淨,但刷牙時用力過大,可能會讓你的琺瑯質有被磨損的現象,呂醫師也說,如何判斷是否力道過大?標誌是你的牙刷使用2至3個月即出現刷毛彎曲(在無接觸熱水的情況下)。刷牙用力過大會造成牙齒表層釉質與牙本質之間過分磨耗,出現牙齒過敏、牙髓暴露、甚至使牙齦損傷、退縮,露出被包埋的牙根部。我們平時很難注意到,很多人都是偏側咀嚼,這是一種不良習慣,呂醫師叮嚀,如果時間長了不予糾正,不常參與咀嚼的一側會因為缺少唾液的沖洗、食物的摩擦,自潔作用則降低,容易堆積菌斑、軟垢和牙石,出現齲齒和牙周疾病的幾率大大提高;還能引起顳下頜關節病、對側牙齒的咬合系統功能紊亂等,並且會造成面部兩側發育的不對稱,從而影響面部外觀、語言、呼吸和咀嚼等功能。更多影音報導,請上http://ihealth.uho.com.tw/view.asp?id=154

小動作別輕忽 對牙齒危害大

小動作別輕忽 對牙齒危害大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一口潔白的牙齒不僅會讓人覺得賞心悅目,而在享用美食之時,更能細細品味,牙齒 如果照顧得宜,它將會是自己一生中最受用的寶貝之一。但是很多人常常因為牙齒不夠美觀而感到苦惱,平時在人際的互動上也因此較缺乏自信心,你也有牙齒的困擾嗎?有研究發現,吃蘋果對牙齒的危害竟是汽水的3.7倍,甚至連喝果汁都會提高牙齒受損的風險。牙醫師呂孟頻說,其他像李子,石榴,葡萄,檸檬這類水果,儘管十分富有營養,但它們都含有高濃度的檸檬酸,蘋果酸或酒石酸。這些酸性物質會腐蝕牙齒的琺瑯質;因為pH值低於5.5,牙齒的琺瑯質就會受侵蝕。而市面上頗受歡迎的果汁和碳酸飲料,有些酸性偏高,恐侵蝕兒童牙齒的琺瑯質。呂醫師表示,根據美國研究顯示,當牙齒琺瑯質接觸運動飲料、提神飲料五天便會受到損害。特別是提神飲料,對牙齒琺瑯質的傷害更勝於運動飲料,提神飲料對牙齒的傷害程度更是運動飲料的兩倍之多。更不用說,碳酸飲料的酸度可到達pH值2.5,對牙齒的傷害更是嚴重。而許多人認為加強刷牙力道,可以讓牙齒更乾淨,但刷牙時用力過大,可能會讓你的琺瑯質有被磨損的現象,呂醫師也說,如何判斷是否力道過大?標誌是你的牙刷使用2至3個月即出現刷毛彎曲(在無接觸熱水的情況下)。刷牙用力過大會造成牙齒表層釉質與牙本質之間過分磨耗,出現牙齒過敏、牙髓暴露、甚至使牙齦損傷、退縮,露出被包埋的牙根部。我們平時很難注意到,很多人都是偏側咀嚼,這是一種不良習慣,呂醫師叮嚀,如果時間長了不予糾正,不常參與咀嚼的一側會因為缺少唾液的沖洗、食物的摩擦,自潔作用則降低,容易堆積菌斑、軟垢和牙石,出現齲齒和牙周疾病的幾率大大提高;還能引起顳下頜關節病、對側牙齒的咬合系統功能紊亂等,並且會造成面部兩側發育的不對稱,從而影響面部外觀、語言、呼吸和咀嚼等功能。

更年期經血量暴增 婦人包尿布上班

更年期經血量暴增 婦人包尿布上班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一名50歲何姓婦人正值更年期,每次只要月經來潮時,經血量暴增,如同「土石流」般,婦人只能包著尿布上班才能應付,後經醫師詳細檢查後,才得知是子宮肌瘤加上更年期荷爾蒙不穩交互影響,才會造成誇張的經血量,且因每次出血量太多,何婦人已有貧血等症狀,由於婦人經血量過多的情況十分嚴重,因此醫師建議,手術將子宮肌瘤及子宮切除,婦人目前生活正常。光田綜合醫院婦產科蘇棋楓醫師表示,更年期婦女常會出現經期不穩定的情況,有時幾個月來一次,有時一個月少量來多次,近年來女性朋友罹患子宮肌瘤的數量逐年增加,可能因為飲食西化、環境賀爾蒙等各種因素的影響,雖然子宮肌瘤多屬良性瘤,但可能導致女性不孕及流產,其中約有50%的患者還會出現經血流量增加的症狀,尤其位於子宮黏膜層的肌瘤特別容易造成經血增加的情形。但針對更年期前後的女性朋友,醫師通常會建議先觀察,等幾年後停經荷爾蒙減少時,肌瘤就會萎縮,但因更年期荷爾蒙分泌與子宮內膜生長都不穩定,有時可能會加重經血量多的症狀,如果症狀過於嚴重導致生活及健康狀況大受影響,而又無法透過藥物等其他方式控制時,醫師就不得不採取一般外科手術或腹腔鏡手術切除肌瘤。50歲以上、沒有再生育計劃的患者,醫師會建議患者考慮是否同時摘除子宮,免除往後罹患子宮頸癌、子宮內膜癌的顧慮。蘇棋楓醫師表示,雖然大部分的子宮肌瘤在停經後都會自然萎縮,但在這之前肌瘤仍可能會變大,造成頻尿、腰痠、經血量增加等問題。且據統計,每1000人中仍有2~3人可能會變成惡性腫瘤,因此還是建議有子宮肌瘤的更年期婦女朋友別輕忽,要每年定期到醫院追蹤檢查。如果發現下腹部出現可疑硬塊、小腹莫名原因變大、經血變多等情形時,應儘早到醫院婦產科接受檢查。

肝炎治療成效好 及早發現防發炎感染

肝炎治療成效好 及早發現防發炎感染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肝臟」是人體一個重要的排毒工廠,它幫我們代謝了體內的毒素,維持身體機能的運轉,但肝臟卻也是個沉默的器官,當它累了、病了,仍然辛苦的為我們工作,於是在我們的輕忽下,「肝癌」這個無形殺手,趁勢掠奪我們寶貴的健康。正如坊間流傳的一句名言:「肝若是好,人生是彩色的;肝若不好,人生是黑白的」,看似戲謔,卻是真實的人生寫照。肝病是我國的國病,其高盛行率與慢性B、C型肝炎有關,一旦感染B、C型肝炎病毒並演變成為慢性肝炎患者時,肝臟會因反覆發炎,導致肝硬化及肝癌國人應注意自己B、C型肝炎感染狀況,慢性B、C型肝炎患者及抽血肝指數過高者,請接受治療或定期接受肝功能及腹部超音波檢查。B型肝炎帶原者平常保健,應注意生活作息正常、均衡飲食及遠離菸酒。平常飲食上並沒有特別限制,但基隆市衛生局提醒,應避免吸菸、嚼檳榔及過量飲酒;避免食用含有人工添加、醃漬或有可能被黃麴毒素污染的食物,如花生製品、豆瓣醬、豆腐乳等發酵食品,避免服用成分不明的藥物或偏方,以免增加肝臟的負擔。肝炎的治療成效相當好,慢性B、C型肝炎患者,請務必到醫院接受進一步評估,需要治療的民眾應接受治療,方能遠離肝癌及肝病的威脅,以早期發現肝臟病變,早期治療。

外食族聰明吃 享瘦又健康

外食族聰明吃 享瘦又健康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於100年6月開始設置0800-367-100健康享瘦專線,讓有減重需求的民眾,有諮詢的窗口。此外也建議國人依據每日飲食指南建議,一天攝取2~4份水果,並等比例的增加蔬菜的攝取。例如需攝取1500大卡熱量的民眾,應攝取3份蔬菜、2份水果;需攝取2000大卡熱量的民眾,應攝取4份蔬菜、3份水果;需攝取2500大卡熱量的民眾,應攝取5份蔬菜、4份水果,可多食用蔬菜增加飽足感。外食族方面,建議需選擇多樣化的菜色,例如於中式餐館、快炒店、自助餐點菜時,建議減少油炸烹調的料理,增加各種不同顏色蔬菜,其中須包括一份深綠色蔬菜。若至麵店用餐,麵食中常無法提供足量的蔬菜,建議民眾可加點一盤燙青菜,或選擇涼拌類的小菜,如涼拌海帶、涼拌小黃瓜,以增加蔬菜類的攝取量。而衛生局健康管理處也曾指出,民眾可記錄每日飲食、運動及體重,藉此幫助減重者控制體重,雖然減重者可藉著控制熱量方式來減重,不過千萬不可完全禁食等,減重者每日攝取熱量不可低於1,200大卡,每天減少攝取500大卡熱量;或減少攝取300大卡熱量,加強體能活動多消耗200大卡,每週成功減重約0.5公斤,每月體重就可減輕約2公斤。減重目的是要減掉多餘的脂肪,遵守「聰明吃、快樂動、天天量體重」秘訣,再加上適當的肌力訓練,能讓身體曲線更緊實玲瓏有緻。

定期篩檢追捕瘜肉 才能「腸保健康」

定期篩檢追捕瘜肉 才能「腸保健康」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衛生署公布癌症發生人數持續上升,每6分2秒即有1人罹癌。隨著高齡化、生活型態改變、肥胖人口增加,及癌症篩檢的推廣,國人癌症發生人數持續上升。依98年癌症登記資料顯示,該年計有87,189人被診斷罹患癌症,較97年增加7,371人,其中增加人數最多前4種癌症以為大腸癌1,484人為首。55歲蔡姓男子因參加基隆市闔家歡健康篩檢進行大腸癌篩檢,大腸鏡檢查發現有多顆瘜肉,其中一顆四公分大的瘜肉在乙狀結腸的位置,經內視鏡下瘜肉切除術後,病理化驗為絨毛性腺瘤併有局部惡性病變的早期大腸癌。大腸癌是可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且治癒率很高的癌症。根據統計,早期的大腸癌如果妥善治療,存活率高達90%以上。大腸癌主要是由大腸內的腺瘤瘜肉癌化所造成,因此如能早期發現腺瘤瘜肉予以切除,可以減少大腸癌的發生。大腸癌已有符合實證之篩檢工具,糞便潛血免疫法檢查(FOBT)是檢查糞便中是否有血,不需飲食限制,因此相當簡單方便。大腸癌是可預防、可篩檢與可治療的,除了多蔬果、勤運動的預防工作外,定期篩檢更是不可少。基隆市仁愛區衛生所曾舜玲主任提醒大家,擁有良好的生活習慣及做好定期篩檢的工作,就有機會遠離大腸癌的侵襲!

日行萬步減肥 運動過度關節恐變形

日行萬步減肥 運動過度關節恐變形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一名60歲王女士, 4年前因為覺得日行一萬步可以減肥健身,所以每天上下班選擇走路運動,平均每天都要走上2到3個小時。大約一年前走路時,感覺膝蓋緊緊、酸酸的,去看醫生也沒有發現問題,於是每天靠吃維骨力保養,只是症狀還是沒有改善。半年前一次下班走在路上,突然雙腿無力,跌坐在地上爬不起來。後來到醫院骨科門診檢查,才發現是運動過度引起的膝關節軟骨磨損變形,經台北中山醫院骨科使用關節鏡軟骨修平穿洞再生術,才讓她再度可以走路。台北中山醫院骨科周正義醫師表示,門診中常見60歲以上中老年人,因長期不當使用膝蓋,造成膝關節面光滑的軟骨產生病變、磨損。發生的主因為外力物理因素或細部生物化學結構變化及遺傳有關。傳統治療方式多為減輕痛楚的症狀治療,包括口服止痛消炎藥、物理治療、針灸、軟骨營養劑和目前熱門的玻尿酸關節液黏稠補充劑,都是視為關節治療的一種輔助工具。周正義醫師說,膝蓋軟骨沒有血管神經組織,所以本身無再生能力,近年來的研究重點在於如何使軟骨重新再長出來。台北中山醫院累積超過10年的臨床經驗,顯示小傷口關節鏡軟骨修平穿洞再生術,經由關節鏡視下(住院需一天時間),以小傷口(0.3-0.4公分),來診斷病灶大小及嚴重性,並將病灶軟骨處碎片清除後,病灶位處鑽洞直徑2.4公釐/深度1公分直穿入骨髓,讓骨髓血液流通,以期由骨髓細胞轉化成新的軟骨組織。周正義醫師指出,以前的治療除了減緩症狀外,最後還是需要人工關節置換手術,如今關節鏡軟骨修平穿洞再生術確實提供早期膝關節炎患者一個新的選擇。建議平常應儘量避免從事跑步及登山等需要大量使用膝關節的活動,避免手提或背負重物,可使用手推車載運。此外,應儘量避免蹲、跪等動作,行走時,可使用枴杖、雨傘輔助。適度的運動有助於關節保健,患者平日可從事輕鬆游泳等運動,或多做膝關節肌力運動。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