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維護病患權益 北市查核救護車契約

維護病患權益 北市查核救護車契約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茂軒/綜合報導)臺北市政府法規委員會及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日前召開聯合記者會,發布現行臺北市12家急救責任醫院與救護車營業機構間契約之查核結果,內容大致符合簽約之參考規範。同時,消保官也提醒民眾,如有必要使用民間救護車時,應索取收據,並要求業者載明收費細項、總額、收費者名稱及聯絡方式,以確保自身權益。法規會兼代主任委員蔡立文表示,臺北市醫療資源豐富,轄內各醫療院所除自備救護車外,目前尚有12家具緊急傷病患收治能力之急救責任醫院與救護車營業機構簽訂契約,主要負責病患轉院、到院或離院之勤務。但因目前法令並未規範醫療機構與救護車營業機構間契約之內容,為免各醫院簽訂之契約有規範標準不一或未盡周延之情事,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於94年即訂定「臺北市急救責任醫院與救護車營業機構簽約之參考規範」,100年為因應緊急醫療相關法令修正及實務之需求,重行檢視修正上開參考規範,提請臺北市政府緊急醫療救護諮詢委員會決議通過後,於101年1月起提供本市急救責任醫院與救護車營業機構參考遵循。臺北市政府衛生局醫護管理處秘書吳秀娥表示,目前醫院之契約內容就合約機構之派車時間、車輛及人員保險、救護人員資格、健康情形證明、收費標準及權責劃分等事項均有規範,衛生局此次修訂更進一步將車輛保險或人員健檢等項目之細節(例如時間限制、車輛清潔頻率、保險種類及人員健檢項目等)明定在參考規範中,更增訂了「備援協議」。此協議是指當合約業者於合約規定時間內無法派車時,醫院可向其他業者請求協助,及時提供緊急傷病患所需之醫療服務,確保病患權益。未來也會加強督促急救責任醫院與救護車營業機構將修正項目列為契約修訂之範圍。此外,為有效落實此規範,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將於101年度臺北市急救責任醫院督導考核項目中增加「救護車營業機構委託契約」乙項,考評時將以參考規範內容為依據進行檢視,若發現醫院契約內容有闕漏,除了輔導其改善外,未來亦將作為醫院考核評分之依據。蔡立文進一步表示,依照救護車使用情形,消費關係可區分為將救護車營業機構視為醫院之履行輔助人或者將救護車營業機構視為運送契約之相對人。前者,如醫院轉診之情形,運送過程中如因救護車營業機構之故意或過失致病患權益受損,醫院應負責;後者,如醫院代為通知救護車之情形,民眾亦得因參考規範要求急救醫院與救護車營業機構簽約,而以利益第三人之地位受到簽約內容之保障,民眾權益可獲得確保。臺北市政府消保官張雅雯表示,對於救護車之費用收取,臺北市訂有「臺北市救護車設置機關(構)救護車收費基準」,明訂各項收費項目及收費上限,如有違反基準超收費用時,依緊急醫療救護法可處新臺幣六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罰鍰。未依限退還超收費用,可廢止救護車之設置許可。民眾如有必要使用救護車時,應索取收據,並要求業者載明收費細項、總額、收費者名稱及聯絡方式,以確保自身權益。民眾如對於緊急醫療有相關建議或疑問,可撥打市民熱線1999詢問,將由專人說明及處理。 圖:臺北市政府法規委員會及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日前召開記者會,發布現行臺北市12家急救責任醫院與救護車營業機構間契約之查核結果,以維護病患權益。(照片/優活資料照片,記者陳茂軒攝)

添加物充斥 食品怎麼吃才安心健康?

添加物充斥 食品怎麼吃才安心健康?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茂軒/綜合報導)人們在講求均衡營養、健康加分之際,一連串爆發的禽流感雞隻問題、塑化劑事件、瘦肉精疑慮,衛生單位抽檢出違法使用食品添加物案例等,在在引發民眾對吃的恐慌,食品安全頓時成為大家極度關切的焦點。對此,衛生署台南醫院在本(26)日早上舉辦「食在安心 營造健康」講座,由營養諮詢科營養師潘玲玲主講,教導民眾如何才能吃得安心又健康。潘玲玲營養師指出,「起雲劑」原是一種合法食品添加物,經常使用於果汁、飲料等食品中,通常是由阿拉伯膠、乳化劑、棕櫚油及多種食品添加物混合製成。而DEHP則是一種普遍用於塑膠材料之塑化劑,已被環保署公告為第四類毒性化學物質,長期高劑量暴露,會造成胎兒及幼童生殖系統的危害。去年發生的重大案件,是因不肖業者將塑化劑DEHP違法加入起雲劑中,經檢調與衛生署的查緝,此事件雖已落幕,但營養師仍建議民眾仍應少喝市售塑膠杯裝的飲料;少用塑膠袋、塑膠容器、塑膠膜盛裝熱食或微波加熱;少用保鮮膜進行微波或蒸煮,也不要用來包覆油性食物;少讓兒童在塑膠巧拼地板上吃東西、玩耍、睡覺;不給兒童未標示「不含塑化劑」的塑膠玩具、奶嘴;減少使用含香料的化妝品、保養品、個人衛生用品等;少吃不必要的保健食品或藥品;少吃加工食品;吃東西前要洗手,洗掉手上所沾的塑化劑;多喝白開水,取代瓶裝飲料、市售冷飲或含糖飲料;多吃天然新鮮蔬果,以加速塑化劑排出;多運動以加速新陳代謝;喝母乳,避免使用安撫奶嘴。至於前陣子媒體報導,中部地區某養雞場,因禽流感發生雞隻集體暴斃事件,導致民眾「聞雞色變」,連雞蛋也受累。潘玲玲營養師表示,其實禽流感病毒是不耐熱的, 56度C 加熱3小時、 60度C加熱30分鐘或100度C加熱1分鐘均可殺滅禽流感病毒。平常吃雞肉或鴨肉,只要煮熟絕對完全,雞肉煮熟時其湯汁澄清,且貼骨肉不應為粉紅色,避免食用生的和半熟的蛋類。潘玲玲營養師建議民眾購買家禽和蛋類時,應選擇有合格屠宰證明或經CAS認證之產品。蛋類應放在冰箱中儲藏;雞肉解凍應提前一晚置於冷藏室中解凍,且在下面放一盤子接住滴下的水滴,若在室溫下解凍,則會讓存活的病毒大量繁殖。處理未煮過或冷凍的生肉時,要注意避免碰觸鼻子、眼睛和嘴巴。處理熟食和生食的刀具及砧板,都應分開以避免交叉污染。潘玲玲營養師指出,瘦肉精是一種類交感神經興奮劑,學名是「腎上腺乙型接受體作用劑」,包括:萊克多巴胺、沙丁胺醇、特必林、克倫特羅等,大約有20餘種。由於能促進蛋白質的合成,增加飼料轉換率,讓動物多長肉、少脂肪,增加賣相,獲取更高利潤,所以被加在飼料中供動物食用。直接食入過量的萊克多巴胺,會產生噁心、肌肉顫抖、血壓上升、心悸、無力感及頭暈等症狀。目前瘦肉精仍是農委會公告禁止使用的動物用藥,因此衛生署在現行的動物用藥殘留標準中,並未訂定殘留標準,亦即不得檢出。所以只要是在台灣販售的肉品,不論是國產或進口,依規定是「不得檢出」瘦肉精。為避免吃到含瘦肉精的肉品,建議民眾不要購買太便宜、來源不明的肉品,選擇有合格屠宰證明或經CAS認證之產品仍為上策。食品藥物管理局目前正全力執行輸入食品邊境查驗措施,不符合我國食品衛生安全相關規定之產品,一律不得輸入,辦理退運或銷毀。潘玲玲營養師提醒,若民眾想確認所買的牛肉是從哪裏進口的,可先注意相關標示,因衛生署規定,販賣有完整包裝的牛肉,或在有公司、商業登記的賣場販賣的散裝牛肉,均須標示牛肉之來源。此外,在衛生單位定期抽驗市售食品中,違法添加食品添加物的案例時有所聞,對於在常溫下很容易腐敗變質的食材,廠商為增進賣相及延長保存,在加工過程中最常不當添加是過氧化氫與防腐劑。營養師指出,防腐劑苯甲酸,若食入過量則會剌激腸胃道,引起胃痛、腹瀉等症狀;己二烯酸若攝取過量,會加重肝臟負擔;去水醋酸則屬於防腐劑中毒性較強的一種,長期過量食入,可能傷腎、肝,嚴重影響健康。至於過氧化氫,俗稱雙氧水,是家庭中常用的漂白劑及消毒劑。在食品工業上,常用於食品的漂白、微生物的控制及無菌包裝容器的殺菌。過氧化氫若是在製造時添加過量或煮熟後浸泡過氧化氫,常會使食品中仍殘留過氧化氫。歷年來曾驗出過氧化氫殘留的食品有魚肉煉製品(如魚丸、魚板、魚捲及魷魚絲等)、魚翅乾品、麵製品(烏龍麵、溼麵條、油麵及米苔目等)、豆類製品(干絲、豆干及麵腸等)、新鮮蓮子及鹽水雞等,此外,免洗筷、竹籤及牙籤也有過氧化氫殘留的問題。過氧化氫若食用過多可能會引起噁心、嘔吐、腹瀉或腹脹等腸胃道症狀,甚至還會導致腸胃道潰瘍、出血、黏膜發炎等危險。提醒民眾選購食品時,勿以色澤為取向,對於異常白皙或偏離傳統色澤太多的食品,應提高警覺,並應認清完整標示,民眾若對所購食品有添加過氧化氫之疑慮,可至衛生局免費索取檢驗試劑,從顏色反應,答案便可分曉。

感受中元氣氛 戒菸就贏腸保健康

感受中元氣氛 戒菸就贏腸保健康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為讓老年人感受中元節熱鬧氣氛,讓老人了解戒菸的重要,基隆市衛生局特別舉辦「戒菸就贏~腸保健康摸彩活動」於25日在基隆市信義國小辦理當天活動會場有基隆市老人競賽活動,內容豐富,藉由騎腳踏車加入隊伍樂活運動,不但可以感受到老人樂活的動力,也可跟著一起舞動健康,分享摸彩得獎的喜悅。「2012基隆市社區長者團體健康促進表演競賽」活動中公開抽獎,歡迎參加摸彩活動之民眾共襄盛舉,本次預計抽出30台腳踏車得獎名單將公告於基隆市衛生局網站,並以電話聯繫方式通知得獎民眾,配合今年基隆中元祭活動至西二碼頭集合現場領取腳踏車並發送polor衫及精美禮品。請獲獎民眾一起響應基隆中元祭「騎心拒菸健康行、拒絕菸害保安康」遊行。得獎民眾或代替得獎者之家屬參加騎腳踏車者,務必攜帶本人及得獎者之身分證,於8月30日16點30至17點30至西二碼頭衛生局集合處領取腳踏車參與隊伍遊行至結束,不參加者由衛生局人員代表騎車參與遊行並請於8月31日領回。若有任何關於「戒菸就贏 腸保健康摸彩活動」暨中元祭鐵馬行活動之問題。詳情可上基隆市衛生局網查詢。

愛的延續 發揮生命價值

愛的延續 發揮生命價值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有些人的生命是在意想不到的情況下逝去!從衛生署公佈的100年國人的十大死亡原因分析中發現,有將近1,000個年輕健康的生命,因為意外事故傷害而奪去性命。當我們驚嚇、徬徨、焦慮不安之際,無不祈求上蒼讓摯愛活下來...但,如果無法挽回時,我們是否可以讓生命有意義的延續,透過器官捐贈的大愛,讓摯愛成為另一個生命得到繼續存活的「奇異恩典」。截至今年7月31日在財團法人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記載資料顯示,今年捐贈器官的總人數有99人,因為他們的大愛,讓296人得以繼續生命的機會。從捐贈數字就讓我們見識到生命的價值是可以如此延續與擴大的,但是還有更多生命(約7,900多人)等待著另一份奇蹟。這些等待者不敢向上蒼多一點奢求,他們清楚地知道他們的「生」,是用捐贈者的器官所換得的。因此,只有默默的等候,等候「奇異恩典」的出現。因為我們清楚地知道,不論是對捐贈者或受贈者而言,器官捐贈都是可遇不可求的機緣,一點點的遲疑都會讓這樣的美好機緣稍縱即逝,特別是捐贈者在器官摘取的當下,已無法為自己的善念或善舉表達意願。基隆市衛生局許明倫局長呼籲,讓愛延續,你我可能都是彼此生命中貴人,透過簽署「器官捐贈同意書」與健保卡註記,讓家人或親友在了解捐贈時候來臨時,更能從容面對,做出符合個人意願,讓愛繼續傳遞意願的重大決定。民眾可以自行上財團法人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網站登入捐贈意願或下載「器官捐贈同意書」,經簽署後回傳財團法人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建檔,再由中央健康保險局註記在捐贈者的健保卡晶片中。

防近視吃補效果有限 應注意用眼習慣

防近視吃補效果有限 應注意用眼習慣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隨著預防保健的觀念的普及,越來越多人會購買營養品來預防近視;有些家長怕小孩近視,所以會購買葉黃素、魚肝油或是魚油等營養素給小孩吃,但卻發現到小孩仍然得到近視眼。讓很多家長感覺到非常納悶。雖然補充營養素無助於近視,但因仍有些營養素,可以幫助眼睛恢復疲勞,讓眼睛不致於過度勞累,避免出現高度近視的後遺症。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科蘇秀悅主任指出,沒有任何營養素可以預防近視。因為近視是因為眼睛軸線變長的物理結果,並不是缺乏任何營養素所引起的,所以補充營養素並沒有辦法預防或是防止近視。想要保護視力,還是得從最基本的生活習慣做起,沒有任何偷懶的方法。目前已知對眼睛有幫助的營養素有:維生素A、胡蘿蔔素(生產維生素A的原料)、花青素、DHA、葉黃素及玉米黃質等。傳統醫學有大蒜有百益而獨害目的說法,視力差者要儘量避免。維生素A是眼睛感光細胞不可卻缺的營養素,如果眼睛少了維生素A,可能會引起夜盲症,造成夜間視力障礙。胡蘿蔔素除了能夠產生維生素A之外,還可以滋潤眼睛,防止眼睛發炎,對預防及改善視網膜黃斑區病變、白內障、乾眼症、眼睛疲勞等眼部問題十分重要。花青素是一種很強的抗氧化劑,存在藍莓、洛神、葡萄等紫黑色蔬果中,可以幫助眼睛感光物質「視紫質」的合成,促進視覺的敏銳度,增強眼睛在黑暗中的視野。此外,花青素還可以改善血管問題,間接降低眼球壓力,緩解眼睛的不適。DHA是視網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分,對於視網膜內感光細胞的光刺激傳導非常重要。這是因為DHA可通過血液視網膜屏障(Blood Retina Barrier),讓視網膜細胞變得較柔軟,刺激感光細胞加速訊息傳遞,進而提升視覺能力,魚油當中含有豐富的DHA。想要擁有好視力,中藥當中的決明子、菊花與枸杞等,是最容易取得並廣泛應用的中藥材,可以說是中藥裡的明目三寶。決明子具有清肝明目及潤腸的功效,能改善眼睛腫痛、紅赤多淚,防止視力減弱。 菊花特別對肝火旺、用眼過度導致的雙眼乾澀有較好的療效。枸杞在人體內可轉化為維生素A,促進視網膜內視紫質的合成或再生,維持正常視力。 雖然近視無法透過營養素改善,但是能減少眼睛的疲勞避免近視的後遺症,是視力保健非常重要的環節。

母親抽菸傷孩童 恐導致生長遲緩

母親抽菸傷孩童 恐導致生長遲緩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許多人很難想像小朋友抽菸會是什麼狀況。家中的孩童如果常常反覆呼吸道感染,慢性咳嗽,痰多,甚至出現類似氣喘的現象,都可能與父母親吸菸有相當大的關係,其實就是間接得讓小朋友抽菸。從胚胎時期開始,母親的吸菸卻能決定小朋友一生的幸福健康。若母親懷孕時抽菸不但容易早產,還會有胎兒生長遲緩的問題,其體重也會比一般孩子輕。研究發現,這些孩子出生之後,在嬰兒時期比較容易發生嬰兒猝死症,日後罹患氣喘的比率也增加。而且,母親抽菸的孩童,其住院率較母親不抽菸的孩童高出70%。上呼吸道是人體的第一道防衛防線,二手菸則是經由呼吸道進入體,呼吸道黏膜會受二手菸中的化學物質刺激,容易導致急性呼吸道感染、鼻竇炎,及其他慢性呼吸道疾病,甚至產生肺部囊狀纖維化,而降低肺臟功能。日後發生過敏疾病的機會,也會有明顯增加的趨勢。 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的專家學者,除了提出對二手菸的警告之外,更強調有所謂「三手菸」影響環境的新觀念。許多抽菸的家長以為,只要打開窗戶或電風扇吹得「煙消雲散」,就可避免小孩吸入二手菸,卻不知抽菸的同時,也會產生大量的有毒氣體和顆粒,吸附在吸菸者的頭髮和衣物,甚至地毯或家俱中也會存有這些有害物質。「三手菸」。儘管通風可以使得煙霧排到屋外,但是殘留物包括重金屬,致癌物質,甚至放射性物質卻留了下來,除了會讓呼吸道出了問題,肺部的發育不全,肺功能下降,甚至還會影響到行為認知與閱讀能力。抽菸所帶來的傷害並不是「眼見為憑」,看不見的「三手菸」所帶來的危害一樣是可怕的。自98年的元旦起,為了下一代的健康著想,「大人戒菸」不僅可以提供孩童最清潔安全的環境,更是等同付出最大之愛心。

勿讓孩子成B肝帶原者 出生接種疫苗

勿讓孩子成B肝帶原者 出生接種疫苗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肝癌在台灣每年奪走12000條生命,平均每天有25-30人死於感染B型肝炎病毒所引發的肝癌、肝硬化等併發症;母親若為高傳染性B肝帶原者(e抗原陽性),於懷孕期間新生兒約有90%會透過母子垂直途徑被傳染,而成為帶原者。為截斷母子垂直感染,應在出生24小時內接種B肝疫苗,高傳染性B型肝炎帶原者之幼兒更需在出生滿1個月、6個月接種3劑B型肝炎疫苗。早期的預防接種能有效預防B型肝炎的感染,但仍有10%機率會成為B肝帶原者;若母親為高傳染性B型肝炎帶原者之幼兒,應於出生24小時內立即接種B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與B型肝炎疫苗,及出生滿1個月、6個月完成共3劑B型肝炎疫苗接種;於寶寶滿12個月大時接受B肝標劑血液篩檢(如:B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B型肝炎e抗原-HBeAg),即早評估其疫苗接種成效與感染狀況,儘速採取後續補接種疫苗與追蹤措施。自75年7月起施行的嬰幼兒B型肝炎疫苗免費接種政策,以經多年努力,目前六歲幼兒帶原率已由B肝疫苗接種計畫實施前之10.5%下降至0.8%左右,顯示在B型肝炎的防治上已有明顯的效果。

水痘群聚感染頻傳 感染對象多為幼童

水痘群聚感染頻傳 感染對象多為幼童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基隆市衛生局許明倫局長表示自101年6月以來,監測到數起水痘群聚事件,由於水痘的感染對象多屬於學齡前或在學的兒童,學童於校園的相處時間長,孩童之間的交談、玩耍等近距離接觸行為特別容易造成病毒傳播,進而引發接二連三的群聚感染。水痘是由水痘病毒致病,主要是人與人之間經由皮膚直接接觸或經飛沫傳染,也可經由被水疱液和黏膜分泌物污染的器物間接傳染,為最具傳染性的疾病之一,特別是在發疹早期。此病的潛伏期2~3週,一般為13~17天。目前發現約60%的病例是3~9歲孩童。水痘的前驅症狀包括微燒(37.5~39°C)、顫抖、腹痛、肌肉或關節酸痛約2~5天,隨後全身性的皮疹逐漸顯現,變成水疱,最後形成粒狀痂皮。偶爾會在孩童身上出現敗血症和腦炎等嚴重併發症。在水痘復原之後,病毒更會潛伏於神經節中,當宿主免疫力減弱時,便會活化並沿著神經皮節散布,造成帶狀疱疹,即俗稱的「皮蛇」。基隆市衛生局局長許明倫提醒家長,若發現孩童有水痘症狀時,請儘速帶孩童就醫診治,且若確診為感染水痘者,則需與其他健康的孩童適當隔離。若是有皮疹狀況出現,應至少停止上學5 天,或是直到水疱變乾為止,以避免患者與可被感染者接觸而造成疫情擴散,而環境中可能遭到鼻腔、喉嚨分泌物和水疱液污染的器物,亦須同時進行消毒,為防範水痘症狀,目前政府也提供92年以後出生滿15個月幼兒施打水痘疫苗,也希望符合條件的幼兒能按時接種。

父母可多傾聽 陪伴青少年健康成長

父母可多傾聽 陪伴青少年健康成長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前些日子發生多起青少年自殺案件,而青少年自殺方式多樣化,根據全國自殺防治中心今年自殺通報資料顯示,青少年自殺多是因為感情、家人間情感問題、人際適應問題,另外少數合併有物質濫用或生涯問題,以此看來,青少年的情緒控管能力及面對挫折的態度,都慢慢在改變,此時該如何面對青少年的情緒發展,如何與青少年建立穩定關係已經成為重要議題了。青少年時期在發展階段處在於一個由青澀邁向成熟的銜接時期,在身心條件都尚未成熟的狀況下,若是經常處在不穩定的關係中會嚴重影響日後人格的養成,在青少年階段,情緒是紛擾不穩定的,情緒的起伏程度非常大且常會表現出極端的行為,甚至有盲目跟從的行為,但隨著年齡及經驗的增長累積,情緒會趨於穩定。青少年階段是生命中重要的發展階段,此階段除了追求自我認定、生涯定向外,也是轉換至成人角色及擔負責任的關鍵時期,青少年除了須適應身心急速的變化外,也必須學習面對親子關係的轉變,而父母對於孩子的轉變及適應將是影響青少年發展的重要關鍵。青少年的轉變對於父母也常形成壓力,因青少年雖對於父母的依附仍高,但因對同儕依附的增加而有親子關係變遠的感覺,此外孩子聽從建議的對象不再只是父母,使父母感受不再那麼被需要或是影響力降低,且即使父母已經做好孩子成長的心理準備,但在孩子的改變、獨立的要求與父母允許的速度有差異時,兩方的需求無法達成平衡的狀況時更容易造成親子間的衝突及壓力。青少年因處在發展轉銜時期,尚在學習適應脫離兒童凡事需對他人的依賴,但身心環境又尚未允許自己完全獨立,因此常陷入情緒糾結及關係的不穩定中,青少年對自己複雜的內在衝突常感矛盾及困擾,此時父母或社會環境若能持續給予傾聽、陪伴,協助釐清青少年的內在衝突,持續給予單純穩定的關係,對於親子間及青少年自身的發展都將是最好的助益。基隆市衛生局局長許明倫呼籲,青少年是生命歷程中重要的發展階段,需持續給予健康穩定的支持關係,共同協助、陪伴青少年度過發展階段,與青少年一同邁向健康成人的成長道路。

打造高齡友善城市 實踐「在地老化」

打造高齡友善城市 實踐「在地老化」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台灣醫療科技日新月異,加上健保措施完善,使得國人平均餘命延長,老年人口也逐年增加,基隆市現有老年人口比率已高達總人口數11.19%,符合世界衛生組織(WHO)高齡化社會定義。 有鑑於此,打造高齡友善健康城市已是刻不容緩。基隆市以世界衛生組(WHO)「高齡友善城市」中「無礙」、「暢行」、「安居」、「親老」、「敬老」、「不老」、「連通」和「康健」等八大面向作為基礎,積極打造適合高齡者居住的友善城市。為豐富基隆市社區長者健康生活,已達健康老化與在地老化之精神,激發其參與社區活動動機,衛生局於8月25日於基隆市信義國小活動中心辦理長者健康促進競賽活動,希望藉此提供一個專屬老人展現健康活力與生命價值的舞臺,讓長者可以盡情發揮所長,並帶動社區不老風潮,徹底實踐「在地老化」與「活躍老化」的理念。活動先由基隆市各區衛生所辦理初賽,推出前三名參加全市複賽。此次參賽隊伍雖屬聯誼性質, 但各中較勁的味道不容忽視,大家都是有備而來的。為此各隊均拿出本領為要一決勝負。 同時此次也是基隆地區代表選拔賽,贏得第一名將代表基隆市參加全國大賽,因此每隊絞盡腦力創新,爭取好成績。希望藉由互相觀摩增加生活樂趣 ,民眾可到場為長者們加油打氣。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