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天秤回馬槍!北市應變中心嚴陣以待

天秤回馬槍!北市應變中心嚴陣以待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茂軒/綜合報導)中颱天秤第一次襲台時,重創台灣東、南部地區,造成多處有淹水災情傳出。根據中央氣象局提供之颱風最新動態顯示,天秤颱風目前位置在鵝鑾鼻的西南西方約 90 公里之海面上,再次朝向台灣撲來,如同回馬槍。而氣象局特別提醒恆春半島、臺灣東南部、東部地區及南部山區有局部性大豪雨或超大豪雨發生,居住於海邊的民眾也要提防長浪發生,低窪地區則要當心海水倒灌。為了防止第二波襲台的天秤再度造成災情,臺北市政府天秤颱風應變中心在27日下午二級開設,並立即召開第一次災害防救會報,指揮官消防局長蕭英文提醒民眾及各防救災單位,絕不可以掉以輕心,隨時做好災害防救工作。應變中心指出,依據中央氣象局資料顯示,天秤颱風預計將向東北東轉東北移動,預估27日晚間北部地區可能列入陸上警戒範圍內。因此,指揮官指示秘書處媒體事務組及觀光傳播局要運用各種媒體管道,呼籲民眾確實做好各項防颱、防洪整備工作。此外,在臺北市災害應變中心開設期間,「臺北市政府網站首頁防災專區」也提供各種訊息,民眾可以隨時上網查詢到最新的防救災狀況。根據中央氣象局的預測,天秤颱風極可能由恆春地區登陸並在臺東地區出海,再沿著東部海岸北上,對全臺地區都可能帶來強風豪雨,也可能為大臺北地區帶來災情。應變中心強調,一旦造成災情,相關防救災單位對於災情影響範圍較大或短時間無法處理完成時,會要求權管單位及區災害應變中心,將現況拍攝照片或影片回傳災害應變中心,以作為研判災情及應變措施參考。應變中心表示,至於有關停班、停課、水門啟閉、開放紅黃線停車等與民眾權益有關之訊息,人事處、教育局、工務局、交通局也將會依最新作業流程及早評估,並與鄰近縣市及經濟部水利署第十河川局保持密切溝通聯繫,適時發布相關訊息及執行應變作為。應變中心提醒民眾,在颱風到來之前要做好防颱準備,以減少可能帶來的損失。(照片/台北市政府消防局提供)

專業心理諮商排解問題 提供彈性思考

專業心理諮商排解問題 提供彈性思考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心理諮商在國外相當盛行,但是民眾心理狀態不佳時卻很少透過諮商的方式來排解。其實,在諮商的過程中,諮商師除了瞭解個案的狀況外,也會使個案重新檢視問題,一方面釐清自己真實的感覺和想法,另一方面也發覺自己的盲點和內外在資源,協助面對生活中的困擾,也學習更有效的因應壓力、解決問題。心理師將引導個案探討目前的難題、整理思緒、找出當中的意義、引領個案認識自己的能力及資源,並討論合適的行動策略。基隆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免費提供民眾的心理諮商服務流程如下:首先由中心人員先了解現況問題及想諮商問題,安排會談服務日期、時間,諮商室是一明亮、安靜的空間,由中心人員帶領進行諮商前相關行政事項的說明與準備,心理師或社工師將共同在隔音且舒適的空間裡進行深入晤談。最後,個案將帶著新的領悟,自我覺察到的正向特質,更有彈性的思考或行為、有效的解決策略與不同的觀點,在實際生活中運用。 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遇到許多問題,而擔心自己被看成有問題的人嗎?但是誰不會遇到問題呢?如果真有這樣的擔心,或許可以問問自己,是否對自己沒有信心,才會覺得不安呢?其實,諮商就像是找朋友聊聊,你可以很放鬆地傾訴心事,進一步找出處理問題的辦法,並在當中促進當事人的自我察覺。基隆市衛生局許明倫局長表示基隆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提供一個安全與安心的環境進行「社區高關懷個案會談服務會談」,希望能陪伴您重新一起走過生活的困頓,迎向陽光。

新生兒聽障難確診 補助低收入戶檢查

新生兒聽障難確診 補助低收入戶檢查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新生兒很難被診斷出聽力障礙,在學術研究顯示台灣新生兒先天性雙耳中重度聽障的發生率約為千分之ㄧ至千分之二,先天性聽力障礙建議於6個月大前就接受輔具及復健,能使嬰幼兒有正常的語言發展歷程。只利用觀察的方式來看新生兒對聲音的反應,是無法正確診斷,需要聽力儀器才能正確診斷出新生兒的聽力損失。衛生署自99年起優先提供低收入戶「新生兒聽力篩檢」之費用補助,於今(101)年3月15日(含)以後出生,設籍本國未滿3個月之新生兒全面補助,該項服務目的是讓聽損兒可及早被發現與治療,讓聽損兒未來可進入正常教育與學習。該項補助對象為於101年3月15日(含)以後出生,必須設籍本國未滿3個月之新生兒,請家長攜帶健兒手冊及健保卡、戶口名簿於健保特約醫療院所,每案補助700元,基隆市目前共有3家接生院所提供篩檢,分別是王孫斌婦產科:針對該診所出生新生兒,可回診所作篩檢不收掛號費,非該診所出生新生兒需自付掛號費150元、王立文婦產科:接受預約,針對該診所出生新生兒,可回診所作篩檢不收掛號費,非該診所出生新生兒需自付掛號費150元,以及行政院衛生署基隆醫院:接受預約,非該院出生新生兒需自付掛號費80元。

重視自殺防治 南市舉辦心理健康週

重視自殺防治 南市舉辦心理健康週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根據臺南市政府衛生局統計台南市100年度自殺死亡共334人,自殺為台南市死因第12位,代表造成334個破碎家庭,其中男性238人,女性96人,男女自殺死亡性別比為2.5:1,臺北市男女自殺死亡性別比為1.6:1,全國平均則為1.8:1。臺南市特別訂定每年9月第二週為台南市「心理健康週」,今年逢9月3日至9月10日期間,衛生局訂定今年的主題「幸福樂活101,清新健康心活力」。自殺為台南市死因第12位,而台南市男性因自殺死亡為男性死因第9位、女性因自殺死亡為女性死因第13位,顯見自殺死亡的嚴重性。自殺行為是受到疾病因素、經濟景氣、社會環境、家庭及個人等多重因素之影響。而依5%~10%之憂鬱症盛行率推估,大臺南至少有近9萬3500人正為憂鬱症所苦。而要能有效預防自殺,市民的「心理健康」是很重要的因素,每年9月10日為世界自殺防治日,為響應這重要的日子。衛生局與市府各局處、區公所、衛生所及醫療院所,於心理健康週期間共同規劃了57場次的心理健康活動,每場活動皆聘請專業講師負責解說與帶領市民朋友參與。活動內容分別有:DIY紓壓、有氧舞蹈、笑笑功、歌唱、精油、穴道、食療、園遊會等動態活動有27場;心靈健康講座共29場;心靈書展1場。活動訊息可於各區公所、衛生所、醫院、市立文化中心、臺南車站、臺南市立圖書館及統一超商門市等索取,或上臺南市政府衛生局網站查詢活動資訊,

發現小孩怪異行為 勿拖延速就醫治療

發現小孩怪異行為 勿拖延速就醫治療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當小孩表現出語言理解和表達的困難、難與身旁的人建立情感、喜歡獨自遊戲時,您是否已經發覺孩子的不一樣,若家長不以為意或是以為小孩只是卡到陰,而採取民間療法,如求神問卜、收驚,可能因此錯失治療時機,自閉症的特徵會隨著年齡、智商及嚴重程度而不同。症狀還有情緒不穩定、無端哭泣或傻笑等等,此外,會出現鸚鵡學話、用腳尖走路等怪異行為。台南市衛生局日前接獲一位家長求助,表示家中5歲多的兒子出現情緒不穩定、人際互動差、無端哭泣或傻笑,甚至出現拉扯頭髮、鸚鵡學話…等怪異行為,家人以為是「卡到陰」而求助於民俗療法,但經過一段時間後,小孩的情況非但沒有改善反倒越來越嚴重,衛生局建議家屬儘早帶小朋友求助兒童青少年精神科,後來經醫師診斷為自閉症,家長才恍然大悟,自責差點延誤病情。若發現孩子有自閉症該如何去面對小孩的教養問題?除了定期帶小孩就醫及督促規律服藥外,在日常生活中應多觀察小孩喜歡的事物藉以轉移注意力,更重要的是要協助小孩表達自己的情緒及內心的想法,安排規律的生活..等等。自閉症的小孩對於理解和接受愛的方式可能與一般的小孩不同,他們需要父母的愛及包容才能在有安全感的環境下成長、學習。衛生局呼籲民眾,但現今社會很多家長忙於工作,大幅減少與孩子互動及溝通的時間,因而無法體察孩子的問題,一旦家中小孩有行為異常情形應儘速就醫,求神問卜也許能獲得心靈上的慰藉,但唯有正確的醫療觀念與態度,才能幫助小孩獲得適切的治療。當然家長也無須因小孩罹患自閉症而感到羞恥,疾病經過治療仍有痊癒的機會,倘若忌諱就醫,只會拖延治療的黃金時期。

台南市食品抽查 4.8%不合格

台南市食品抽查 4.8%不合格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中元普渡民眾常前往大賣場及量販店購買祭拜的蔬果及加工食品,為確保民眾吃的安全、買的安心,臺南市政府衛生局今年7月份針對市售食品進行抽驗,共抽驗125件產品,包括:肉品12件、蔬菜水果16件、飲品配料30件、麵濕製品30件、燒餅油條等產品20件、乳製品10件、其他類產品27件,檢驗結果其中6件不合格,不合格率4.8%。不合格品項及檢驗項目為:蔬菜3件(農藥殘留)、蒟蒻1件(防腐劑)、豆乾2件(殺菌劑);蔬菜不合格者源頭係來自彰化縣全聯果菜生產合作社、南投縣埔里高山有機農場及嘉義縣樂活農業,食品添加物不合格來源為高雄市冰心滿福有限公司、屏東縣嘉全行、雲林縣春風食品,已移請當地衛生主管機關處辦。抽驗地點針對本市各傳統市場、超市、超商、大賣場等販售之各式肉品、蔬菜水果、麵濕製品(麵條、米粉、饅頭等)、飲品配料(椰果粉圓等)、乳製品(奶油、乳酪等)、膠囊食品等作業場所衛生稽查及抽驗,檢驗項目為動物用藥殘留、農藥殘留、抗氧化劑、硼砂、過氧化氫、防腐劑、食品攙西藥等。臺南市政府衛生局林聖哲局長表示,衛生局除加強食品衛生安全稽查外,特別呼籲本市市民應避免購買外表色澤太過鮮豔的食品,多挑選天然食材,以免吃到過量或違法的食品添加物,在選購食品時最好多觀察現場製作販售場所之環境是否衛生?購買後應儘速食用,或以適當的溫度存放(冷藏7℃以下,冷凍-18℃以下),以免細菌滋生。另也呼籲業者平時應落實自主管理,注意從業人員的個人衛生,讓民眾買得安心也吃得放心。

清潔家園注意防護 避免受傷染細菌

清潔家園注意防護 避免受傷染細菌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茂軒/綜合報導)疾管局指出,近日雙颱帶來豐沛雨量,導致低窪地區傳出淹水災情,呼籲淹水地區的民眾務必注意飲食及環境衛生,積水退後清理家園時應作好個人防護,並依「清除、清潔、消毒」防疫三步驟,做好環境衛生,避免感染傳染病。疾管局並於各區調度消毒藥水,提供受災民眾家戶環境消毒使用,同時針對雨後病媒蚊孳生源列管地區進行清查與防治,持續監視災後傳染病作業,提醒民眾應特別加強以下預防工作:一、清理家園時,切忌赤足及穿著拖鞋打掃,避免細菌感染疾管局表示,災後易接觸到污水、污泥或災害廢棄物,可能因此感染鉤端螺旋體病、類鼻疽、破傷風及其他皮膚病,提醒民眾清理家園時,務必穿著雨鞋或防水長靴、配戴防水手套及口罩,做好個人防護措施,也應留意避免被生鏽器物(如鐵釘、鐵片等)刺傷或割傷,工作結束後,應以肥皂及清水洗手,並仔細檢視有無傷口。老年人、身體衰弱、免疫功能不佳、慢性病患者(糖尿病、心臟病、高血壓、癌症及酒癮者等)及皮膚有外傷者,應避免皮膚接觸污水或淤泥,否則引發細菌感染,嚴重時可能需截肢。如被生鏽器物割傷或出現發燒、頭痛、肌肉痛、腹痛、腹瀉、黃疸、倦怠或其他身體不適的症狀,請儘快就醫。就醫時務必告訴醫師居住地區、污水淤泥接觸史、創傷原因及傷口污染情形,以利醫師提供妥適的診療服務。二、注意飲水、食物及環境衛生,預防腸道傳染病疾管局指出,豪雨可能導致飲用水受到汙染,若住宅的蓄水池淹水,應確實清洗消毒後再蓄水;飲用水要徹底煮沸或飲用包裝水;泡水之廚房用具及餐具要消毒後才能使用,泡過水或解凍過久的食物也不要食用;民眾可自行購買市售含氯漂白水並稀釋100倍,擦拭居家環境,而餐具部分應煮沸消毒,不能煮沸者,用清水10公升加40毫升漂白水稀釋消毒。三、清除病媒蚊孳生源,預防登革熱疾管局表示,目前是登革熱流行季,颱風豪雨過後會產生大量積水容器,易形成病媒蚊孳生源,呼籲民眾及社區主動清除居家環境內外積水容器;屋頂陽台、大樓地下室應經常巡視,排除積水;住家四周環境的廢棄容器,例如輪胎、鐵鋁罐、帆布、寶特瓶、盆栽墊盤等,也都要加以清理,不要讓病媒蚊孳生。民眾若有災後防疫相關疑問,亦可聯絡各縣市衛生局,或撥打國內免費民眾疫情通報與關懷專線1922洽詢。(圖片/取材自中央氣象局網頁)

穩定醫療按規服藥 精神疾病可治癒

穩定醫療按規服藥 精神疾病可治癒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其實從出生有早療、情緒障礙問題者到青少年人際、課業壓力者、男女情感、婚姻障礙者再到年長有失落、失智等現象者,無一不是精神醫療服務的範圍,那麼透過相關精神醫療專業人員的幫忙,希望能協助有需求的人們渡過人生的低潮與障礙!讓接下來的路能走的順暢且不孤單!基隆市衛生局許明倫局長表示:「精神疾病有先天的成因也有後天的成因;其泛指腦部的認知、判斷、思考的障礙致使個人知覺、情緒、行為、驅動力(如飲食、睡眠)等功能產生不正常現象;這樣的不正常的現象有可能因為外在環境的影響而產生一種暫時過渡的情緒、生心理反應,如失業或生離死別等創痛所導致個人失眠、焦慮、憂鬱等;但也有可能造成較長期的影響,致使一個人生活功能障礙的發生,這時就進到病症的診斷需要透過精神科專科醫師的協助了!而事實證明現代醫療、藥物的發達,透過穩定醫療、按規服藥,任何疾病─不論精神或身體,都是可被治療痊癒的」。許明倫局長表示:其實愈認識精神疾病,愈是沒有可恐懼的,尤其是已進到精神醫療機構被專業人員服務的確診個案,大部分都是按規服藥物情緒穩定的民眾,多給一些包容與協助?讓他們也能順利的走完接下來的人生?沒有一個人誰能保證自己的腦部在未來不會因為生理、心理及社會環境的影響而暫時或永久的需要被精神醫療所服務?在這普世的光譜中學習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颱風後積水嚴重 掃除家園防傳染病

颱風後積水嚴重 掃除家園防傳染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天秤颱風過後雨勢不斷,更造成中南部分地區淹水,不僅農業損失慘重、許多民眾家中積水無法排除,衛生局呼籲淹水地區民眾務必注意個人防護、飲食及環境衛生,並強調民眾積水退後清理家更應落實個人防護,以避免災後傳染病發生。災後整理家園時,請同時注意清除室內外所有積水容器、垃圾及廢棄物,以防止病媒蚊孳生。豪雨過後可能導致飲用水濁度上升,影響用水安全,若住宅的蓄水池淹水,應確實清洗消毒後再蓄水;飲用水要徹底煮沸或飲用包裝水;泡水廚房用具及餐具要消毒後才能使用,也不要食用泡過水或解凍過久的食物;並依「清除、清潔、消毒」三步驟,做好環境衛生。清理家園後如有出現發燒、頭痛、肌肉痛、腹痛、腹瀉、黃疸、倦怠或其他身體不適的症狀,請儘快就醫。就醫時務必告訴醫師居住地區及污水淤泥曝露史,以利診斷。清理家園環境時,請穿著雨鞋或防水長靴、配戴防水手套及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工作完畢或裝備卸除後,仍應以清水及肥皂洗手。老年人、身體衰弱、免疫功能不佳、慢性病患者(糖尿病、心臟病、高血壓、癌症及酒癮者等)及皮膚外傷者,應避免直接暴露於污水或淤泥、避免鉤端螺旋體及類鼻疽感染。民眾若有災後防疫相關疑問,可聯絡臺中市政府衛生局 或撥打疾病管制局免費民眾疫情通報與諮詢專線洽詢。

眼前鬼影幢幢?當心黃斑部病變致盲

眼前鬼影幢幢?當心黃斑部病變致盲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茂軒/採訪報導)眼前不斷出現黑影,難道是農曆七月見鬼了嗎?今年高齡106歲的林姓老翁,先前因看東西會出現黑影,就醫檢查後發現是黃斑部病變,醫師建議林老先生接受針劑的治療,儘管身旁的朋友不斷跟老翁說「老了本來就會這樣」、「打針會很不舒服」,但一想到有可能會失明,還是遵照醫師指示治療。目前林老先生已經注射7次新生血管抑制劑,並沒有朋友擔心的這麼可怕,更幫助他成功保住視力。根據統計,台灣10%的65歲以上老人患有黃斑部病變問題,隨著人口老化影響,估計2050年患者數將成長3倍,激增為70萬人。同時,台灣老年人口中有視力障礙的人,每4人就有1人是黃斑部病變引起,若輕忽治療,嚴重者更可能失明,卻有許多比林老先生還要年輕的老人家,消極不願意接受治療。台北榮民總醫院眼科部視網膜科醫師林伯剛表示,患者因對疾病缺乏認識,多數容易誤以為是老化等因素,而錯過治療的最佳黃金時機,目前最新治療方法已有健保給付,臨床經驗顯示,患者若積極治療,有機會可以維持甚至改善視力。林伯剛醫師指出,黃斑部病變是老人失明的主要原因,其惡化速度相當快,兩年內未積極治療,九成患者的視力可能惡化至 0.1 以下,達到法定失明標準。醫師表示,隨著年齡增加,眼部的沉積物會逐漸堆積,血管也會開始增生,就有可能導致黃斑部病變。此外,除了年齡,家族史、抽菸、肥胖、高血壓、高血脂、常接觸強烈陽光、高度近視也是高危險群,不管老少都不要輕忽。林伯剛醫師指出,許多老人家在黃斑部病變的初期,只覺得視線暗暗的,閱讀上有些困難以為是老花眼,但漸漸的視野中央出現灰灰黑黑的、扭曲變形,看不清楚,常誤以為是白內障引起的,由於大眾對黃斑部病變認識不夠,常等到患者視力嚴重喪失,家屬發現後才就醫,往往錯過黃金治療期。在自我檢測方面,醫師建議,年紀超過50歲的民眾,可多利用簡便的自我評估工具「阿姆斯勒方格表(Amsler Grid)」(或「家中磁磚」、「窗框」等直橫條排列處),只要「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左右單眼依序注視格線,若視線模糊、扭曲變形,甚至中央有黑影或部分出現空缺,就應盡速向「視網膜專科」醫生尋求專業諮詢,把握黃金就診期。除了透過阿姆斯勒方格表等自我檢測外,50歲以上者亦應定期至眼科檢查。治療方面,林伯剛醫師表示,目前老年性黃斑部病變治療方式包括光動力療法、雷射光凝固療法、及最新治療方法─使用「新生血管抑制劑」。目前普遍採取新生血管抑制劑治療,每個月注射一次,可有效阻止新生血管增生,改善或穩定視力。治療的費用一年3針約10萬元,目前已有健保給付,超過3針的部分則需自費。醫師指出,有些病患在施打兩、三針後,視力很快恢復,慶幸改善之餘,忽略持續接受追蹤治療,等到再次回診,視力變更差,前功盡棄。根據研究顯示,要維持穩定視力,患者第一年平均需施打 5.6 針,呼籲先前已接受過治療的患者,應持續積極與醫師配合並定期追蹤檢查,以達到最佳治療效果,保護雙眼遠離失明威脅。圖:醫師建議,年紀超過50歲的民眾,可多利用簡便的自我評估工具「阿姆斯勒方格表」,只要「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左右單眼依序注視格線,若視線模糊、扭曲變形,甚至中央有黑影或部分出現空缺,就應盡速就醫。(照片/林伯剛醫師提供)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