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重視安全與隱私 公共場所親餵好放心

重視安全與隱私 公共場所親餵好放心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母乳是嬰兒最佳食品,具有許多好處:如可提供適當的營養、增強嬰兒身體抵抗力、降低過敏情形、滿足其吸吮本能及顧及心理發展、並培養良好親子關係;對媽媽而言亦有降低疾病發生率,如卵巢癌、乳癌及骨質疏鬆及促進產後身材恢復等優點。因此,行政院衛生署為保障全國哺乳婦女於公共場所之母乳哺育權,自99年11月24日公布並施行「公共場所母乳哺育條例」,規範特定場所達一定樓地板面積以上,需設置哺集乳室。 推廣母乳哺育的終極目標,是要將母乳哺育視為最自然不過的事,每個母親都有哺乳的權利,哺乳應該被看見,被視為常態,只要寶寶餓了,媽媽就可以直接的餵奶,而不應該只能在特定的場所、空間哺乳。在推廣母乳哺育的過程中,在公眾場合哺乳仍然是一項牢不可破的禁忌,當國內的母乳哺育風氣還不成熟時,在公共場合設置育嬰室以提倡媽媽哺乳,確實有其必要性。為了將母乳哺育文化傳遞下去,基隆市七堵區衛生所內部目前設有哺集乳室提供出門在外的哺乳媽媽們有個安全舒適又顧及隱私的友善哺育母乳環境,歡迎所有媽媽們儘量利用。

白內障年輕化 小心近視瞬間暴增!

白內障年輕化 小心近視瞬間暴增!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你是整天盯電腦,且時常拿著智慧型手機勤做「低頭族」的人嗎?那可得小心白內障找上門!某位44歲李姓員警去年發現視力模糊,近視度數瞬間暴增,經檢查原來是白內障作祟;榮總台南分院眼科主任李尹暘說,白內障趨於年輕化,以前門診每月僅一例早發性白內障,現在卻是每周一例!原本只發生在老年人身上的白內障,如今也找上青壯年族群。一名44歲李性員警,被調派於專門處理資訊之職務,因眼睛長期緊盯電腦螢幕,導致數月內,近視從850度瞬間暴增至1800度,讓驗光師嚇了一跳! 李尹暘表示,診斷後發現李姓男子的雙眼都罹患早發性白內障。經施以微切口、無縫線超音波門診手術後,所幸視力已經恢復正常值到50度。他解釋,一般人認為老年人才容易罹患白內障,但有愈來愈多青壯族群,因長時間看電腦或手機螢幕,導致近視度數增加,再由高度近視引發早發性白內障。李尹暘提醒,如果發現近視度數不尋常增加、或看東西出現疊影、夜間視力變差等情況時,就應趕緊就醫。

根管治療後牙齒較脆弱 增強牙齒保護

根管治療後牙齒較脆弱 增強牙齒保護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現在許多人會使用根管治療來保住牙齒,但是根管治療後的牙齒往往會因去除蛀牙,而使殘存的健康齒質減少。另因根管治療要清除牙髓組織,造成牙齒脫水及礦物化。所以根管治療後的牙齒較脆弱且易斷裂。故而牙醫師多建議根管治療後的牙齒要加以適當的保護。根管治療挽救了許多以前被認為該拔除的牙齒,使牙齒仍舊能正常的使用。一般常採用的保護裝置有兩種;一種是齒內的的保護裝置,另一種是牙齒外的保護裝置。牙齒內的保護裝置(強化釘):即是在根管治療後的根管內放入強化釘。就如同水泥中加入鋼筋,使其更加穩固,不僅可以增強牙齒承受力,尤其可對抗水平橫向斷裂。牙齒外的保護(牙套):即在牙齒外套上牙套。如同戴安全帽一般,可保護牙齒結構,尤其是對抗垂直咬合壓力。基隆市立醫院牙科于運順醫師提醒民眾,有些牙齒在根管治療後齒質缺損不大,又沒有很大的咬合受力時,即使不用加強化釘及牙套也可以直接填補起來。一般而言,強化釘與牙冠是必要的,它們不但可保護根管治療後的牙齒,亦可恢復咬合功能和外觀。

醫訊/「為老人家做一件事」影像徵件開跑

醫訊/「為老人家做一件事」影像徵件開跑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粒麥子基金會(台東基督教醫院創設)將於今年十一月歡慶創立十週年,特於九月十五日起舉辦「為老人家做一件事,一粒麥子快樂紀行」網路影像徵件活動,邀請社會大眾以手機、相機拍攝照片,並撰寫三百字心得上傳活動專頁,一起關心周遭老人家。只要是對影像記錄有興趣者,不限年齡,皆可報名參加「為老人家做一件事,一粒麥子快樂紀行」網路影像徵件活動,活動期間為九月十五日至十月卅一日,活動截止後,將由評審嚴選並彙整出得獎者後,於活動官網公布得獎名單;此外,十一月一日至十一月五日將開放網友票選,選出最佳人氣獎一名。一粒麥子基金會將於十週年慶現場頒發獎項。時    間:2012年9月15日(六)地    點:一粒麥子基金會洽    詢:電洽(089)960220轉6151洪小姐

醫訊/孕媽注意!無痛分娩講座開跑

醫訊/孕媽注意!無痛分娩講座開跑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減少產婦在分娩過程中不必要的體能消耗,讓產婦在整個分娩過程中痛楚減輕,並能夠充分享受分娩中的滿足感,是每位產婦的盼望。但,小寶寶要從窄小的子宮頸娩出,陰道會受到極大的壓迫與撕裂,伴隨的疼痛感劇烈,此外,子宮的持續收縮也會引起疼痛,雙重的痛楚,讓許多孕媽很是擔憂。為了減緩產程的疼痛感,無痛分娩也應運而生。無痛分娩是指在生產時用一些止痛或麻醉藥品,在不影響母親和胎兒健康安全的前提下,減少或消除生產過程的疼痛。基於此,萬芳醫院舉辦無痛分娩講座,讓孕媽們能更加認識無痛分娩。時間:2012年9月15日,下午一點半到兩點半地點:萬芳醫院第七會議室洽詢:02-29307930

含糖飲料天天喝 一個月恐增一公斤

含糖飲料天天喝 一個月恐增一公斤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炎熱天氣,你都是喝什麼在解渴?水、果汁、茶飲料、碳酸飲料或運動飲料?一般飲料,通常添加了糖,喝了往往更加口渴,需喝更多的飲料解渴,增加許多額外熱量。水是維持生命的必要物質,不含熱量、不經消化、人體可直接吸收利用,因此口渴時,白開水是最佳的選擇。基隆市衛生局指出,一瓶600c.c.的含糖包裝飲料通常含有250大卡的熱量,如果每天喝一瓶,每個月就會多攝取7,500大卡,這樣的熱量,足以讓您每個月增加約1公斤體重。吸收過多的醣類會使體內脂肪細胞堆積,還會讓血中三酸甘油酯升高,引發脂肪肝。近年來奶茶和多種含糖飲料日漸風行,根據調查研究顯示:國人喝含糖飲料愈多者,其體重愈重,腰圍愈大;且與10年前之調查資料比較,國人的腰圍有明顯增加趨勢,年輕族群增加尤其明顯。在選擇飲料時應盡量減少含糖飲料的攝取或降低糖的含量,以避免攝取多餘的糖分過多的熱量,如此一來,才可以降低肥胖、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等代謝症候群的風險。

刷牙時會流血 當心罹患牙周病

刷牙時會流血 當心罹患牙周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在台灣大約90%的人都有牙周或牙齦發炎的困擾!也就是說每10個人,有九個人患有牙齦問題,症狀如使用牙線或刷牙時會流血、牙齦紅腫伴隨口臭、牙齒經常對冷熱食物敏感、牙齦萎縮、咀嚼無力感、牙齒縫隙越來越大、牙齒搖動幅度變大等,就很有可能罹患牙周病。 以28歲的許小姐為例,參加基隆市社區闔家歡健康篩檢,檢查出有牙周方面的問題,電話訪視表示有此問題已經很久,常常會刷牙流血,吃冰的東西時,牙齒會有酸麻的感覺,經衛生所轉介後有持續在牙醫診所做治療中,很感謝衛生所關心。基隆市安樂區衛生所建議民眾,要養成正確刷牙的習慣,三餐飯後一定要記得刷牙,以免牙菌斑聚集附在牙齒上,千萬不要怕牙齦流血就畏懼刷牙,牙齦流血更要刷牙!此外,也可以選擇添加抑制細菌在口腔孳生的牙膏,消滅口腔的細菌,維持口腔環境的衛生,最後呼籲民眾要特別注意,一旦牙周出現問題一定要把握早期治療的黃金時期,確實做好口腔保健的工作,將傷害降到最低。

歡慶中秋不要胖 高市推健康月餅食譜

歡慶中秋不要胖 高市推健康月餅食譜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中秋團圓的時刻即將來到,因應國人習慣在中秋佳節品嘗月餅,高雄市政府衛生局特別請營養師設計了「健康減卡」的兩款月餅,經社區媽媽實作,深獲好評,想要試做的民眾,即日起可在衛生局網站下載食譜。這次推薦的健康月餅共有兩款,分別為「健康高纖蛋黃酥」及「全麥松子綠豆酥」。每一款月餅不僅熱量較傳統月餅低(健康月餅熱量約為210~310大卡,一般市售月餅視大小熱量約為250~530大卡),更有高纖、不含反式脂肪等特點。第一款:健康高纖蛋黃酥以地瓜泥取代傳統的豆沙餡,不加糖也可以嚐到地瓜天然的甜味,另加入蔓越莓乾、核桃增加口感,減半的鹹蛋黃大大的減少了熱量與膽固醇,建議也可以用栗子仁取代鹹蛋黃,不僅美味更健康。第二款:全麥松子綠豆酥,餅皮加入全麥麵粉,不僅增添色澤也增加了營養素及膳食纖維,餡料中加入起司粉及松子讓風味及口感更佳。衛生局也呼籲民眾在中秋節期間不要忘了持續保持運動習慣,增加快走1小時或慢跑30分鐘,皆可多消耗約250大卡的熱量。讓您在享用美食時更無後顧之憂,也能促進身體的健康。

削瘦骷髏臉 怎麼辦?

削瘦骷髏臉 怎麼辦?

文/尹海崴在瘦就是美的時代,纖瘦如骷髏人,還是會帶來許多難言的困擾。曾因主演《小鬼當家》一砲而紅的好萊塢男星麥考利.克金(Macaulay Culkin),儘管不斷澄清,現身公開活動,仍因暴瘦而惹來沈淪毒海的耳語。而怎麼吃都吃不胖的Elaine,最大的困擾,也是臉整個凹陷下去,自覺看起來很像骷髏頭,甚至被朋友開玩笑說,「像是有吸毒」,她因牙齒咬合不正,有一點戽斗,曾諮詢過牙醫的意見,但龐大的自費額,讓她頓時捨棄整牙求美的念頭。嘴唇單薄的她,不笑時,看起來會很兇,剛認識她的人,常會誤以為她很不好相處,讓她感到困擾。前一陣,看到姐姐作了微整形的效果還不錯,才讓她鼓起勇氣嘗試看看。Elaine的主治醫師洪凱風說,「牙床的結構,的確會影響到外貌。臉型削瘦,希望看起來飽滿一點,可以運用玻尿酸來加強蘋果肌、法令紋,拉提臉部的線條,同時施打豐唇,改善唇部過於單薄的困擾。」而經過這些微整形美容,原本看起來頗為削瘦的Elaine,臉部線條柔和許多。圖文:整形達人雜誌提供

急診滿床亂象 衛生署要求各地衛生局確實掌握

急診滿床亂象 衛生署要求各地衛生局確實掌握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媒體報導,急診室人滿為患,甚至沒有推床可用,使部分患者必須要躺在地上接受診療,嚴重影響患者就醫權益。對此,衛生署醫事處發表聲明指出,已請各地衛生局了解各醫院調床配套機制,並建立轉診機制,以確保緊急傷病患的就醫權益。衛生署表示,針對急診滿床之情形,已於101年8月21日函請各縣市衛生局務須積極加強了解、監測、輔導所轄醫院急診之運作與醫院調床配套機制,以避免醫院急診室發生病人滿載無推床可用等緊急醫療品質下降之情事發生,確保緊急傷病患就醫之品質。同時,亦在101年9月6至7日舉辦醫政研討會,要求各縣市政府衛生局,針對轄內急救責任醫院確實掌握急診室狀況。衛生署指出,在緊急醫療救護法第36條中已明訂「醫院為有效調度人力與設備,應建立緊急傷病患處理作業流程及內部協調指揮系統,……其無法提供適切治療時,應先做適當處置,並協助安排轉診至適當之醫療機構……」,若經調度人力,湧入之病患人數仍已超過醫院負荷,也應即時通報地方衛生局,必要時由衛生局協助轄區醫院疏散大量傷病患湧入急診之病患轉診問題。此外,衛生署也於101年8月31日公告101至103年度「提升急診暨轉診品質計畫」,該計畫預期由重度級急救責任醫院整合所在區域內之一般級、中度級急救責任醫院或本署補助之特殊急重症照護中心,建立緊急傷病患轉診網絡,並與網絡醫院訂定「緊急傷病患轉診合作協議」,同時建立完善之上、下轉機制,藉此落實急救責任醫院之緊急醫療能力分級制度,進而紓解急診壅塞狀況,以確保緊急醫療品質。圖:急診室人滿為患,甚至沒有推床可用,使部分患者必須要躺在地上接受診療,醫護人員同樣苦不堪言。(圖片/翻攝自「醫療盟」FB網頁)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