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想避免臭酸汗味 先從飲食下手吧!

想避免臭酸汗味 先從飲食下手吧!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連日高溫,熱浪襲人,在戶外走動難免就會汗流浹背。衣物被汗水沾濕,滿佈汗漬的衣服已經夠叫人尷尬,這時如果再加上體味更是會引人側目!夏天一到,狐臭患者又要發愁了,無論男性還是女性,一旦有了狐臭,總會引來旁人的異樣眼光,中醫師陳旺全說,其實絕大部分的狐臭都與遺傳及體質有關,少部分的人則是因為皮脂分泌旺盛,因大汗腺(頂漿腺)分泌的汗液與毛髮及皮膚上的細菌產生交互作用因而產生狐臭。陳旺全說,要防止狐臭首重清潔,如毛髮旺盛,也可考慮除毛手術,以減少細菌滋生的環境,其次也可使用止汗劑或或使用生薑片與75%酒精混合做擦拭,皆會有抑菌除臭的功能;食物方面可多喝茶類,因兒茶素有抗氧化抑制細菌產生的效果。相信你一定遇過,夏天的車上,不僅擁擠悶熱,還總是不時傳出陣陣汗臭味,而汗會產生臭酸味,大多與汗腺分泌異常或與內分泌失調(甲狀腺失調)有關。也與飲食息息相關,現代人普遍吃的口味較重,加上肉類吃多,蛋白質含量高,也會使汗味較重。陳醫師提到,想改善體味問題,平日應養成規律的作息及飲食並多喝水,減少食用加工食品及刺激性食物、辛香料食物的攝取。可吃些清淡的食物及吃些補氣的食品,如:人参、白朮、當歸都可以慢慢改善異味的產生。

回到醫療原點 史瓦濟蘭義診團從心出發

回到醫療原點 史瓦濟蘭義診團從心出發

(優活健康網特約記者楊琇雯/報導、攝影)只要心裡有愛,沒有到不了的地方!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國際醫療團在神經外科醫師杜繼誠的帶領下,從2009年開始就長駐非洲友好邦交國史瓦濟蘭,除了在首都史京醫院與來自全球的優秀國際醫療團隊共同服務病患之外,每年更被特別指派到史瓦濟蘭國王、王母的家鄉等偏遠山區義診。我駐史瓦濟蘭大使蔡明耀也在轉調大阪前參與了北醫在史國的其中一場義診,並與醫療團隊、志工一同午餐,勉勵大家要把這份善心與愛心持續下去。設身處地為當地患者著想在陌生的國度裡救治病人,有時候需要打破自己的慣性思考,不能再以自我為中心,而是設身處地從當地資源來考量。北醫駐史瓦濟蘭醫療團副團長廖學聰醫師提到,義診的主要工作內容有三:到醫療資源缺乏的偏遠地區開診、將需要轉診到醫院治療、需做進一步檢查的患者轉介到鄰近醫院。而醫護人員本身的專業知識技能只是基礎必備,更重要的是,必須瞭解當地醫療資源分佈情況,例如距離最近的醫院裡有哪些科別?有無能力救治這些病人?後續的疾病照顧有無困難?史瓦濟蘭有著極大的社會階級落差,人民所得收入差別也很大,全國7成人民生活在貧窮線以下,但首都超市裡的物價卻和台灣不相上下。當地的交通費用很高,全國又只有8家醫療院所,所以醫療的可近性不高,患者經常因為交通費過於昂貴,只好3到4個月才看一次醫師,有病痛也只能忍著,所以每次義診時發出的藥物幾乎都是以解熱鎮痛劑、抗生素、止咳化痰藥等這些常備藥物為主。而診斷之外,醫護人員們更是把握難得的機會同時對患者做衛生教育,希望能多少帶給他們影響,從日常預防開始做起。也因為深切知道「困苦在哪裡?就往哪裡去。」義診團的醫師們都認為這樣的醫病關係就像是回到醫療的原點,也許沒有最先進的儀器設備;也許沒有充足的人力,但學習尊重生命、明白「幸福就在那裡!」是醫治殿堂裡最難能可貴的經驗。

吃熟食小心! 便當大腸桿菌超標

吃熟食小心! 便當大腸桿菌超標

(優活健康網記者顏賽芬/綜合報導)熟食買了隨手吃好方便,可是食品安全實在堪慮!台北市政府衛生局抽查50件即食熟食,檢驗超商關東煮的防腐劑含量及其他產品的衛生指標菌含量,結果有2件便當食品初抽、複抽都不符合衛生標準,不合格率為4%。初次抽查結果共有5項產品不符規定,其中3項產品業者在期限內改善,複查時以符合食品衛生管理法的規定。唯有大潤發的和風雞腿便當與家樂福的排骨便當,在複查時仍驗出大腸桿菌超標,台北市衛生局依法開罰,可處新臺幣3~300萬元罰鍰。大腸桿菌不易致病 但可檢測產製過程衛生如果食材、器具、包裝過程遭受汙染,或水源不潔,都可能造成大腸桿菌數超標。衛生局表示,雖然大腸桿菌不是食品中毒病原菌,不至於影響身體健康,但是大腸桿菌群常被用來作為監測食品是否遭受污染,或是製作過程是否有衛生缺失的重要指標之一。衛生局呼籲熟食業者做好衛生管理,應選用新鮮食材、生食熟食的刀具砧板要分開,避免交叉汙染。民眾在購買的時候也應該觀察食品外觀,注意色澤和氣味是否正常,購買後應立即食用完畢,以免細菌在常溫之過度滋生,影響身體健康。

樂閱讀/吃太飽會降低免疫力

樂閱讀/吃太飽會降低免疫力

所謂的免疫力,就是指在體內任意游動的白血球所具有的能力。那麼,白血球又是什麼呢?大約在30億年前,地球上出現了最早的生命,也就是如變形蟲般的單細胞生物。後來這種單細胞生物開始產生細胞分裂,在增殖後逐漸進化成多細胞生物,並且在最後演變形成了人類。這個身為人類起源的單細胞生物,如今仍在一片名為血液的大海中游動著,此即為白血球。在人體裡,大約具有500億個白血球。它們負責吞噬細菌或是對抗癌細胞,並且清除身體內的老舊廢棄物。這些白血球所具有的功能,就被稱為「免疫力」。如果我們肚子裡塞滿食物,血液中的脂肪跟醣類、維他命等都會隨之增加。這時白血球也會跟我們一樣攝取這些眾多的營養素,並且變成滿腹的狀態。此刻若有細菌或過敏原等入侵體內,甚至是出現癌細胞,白血球也無法進行吞噬消滅的動作,因為白血球內已經沒有多餘的空間了。由此可知,免疫力在飽腹的狀態下會降低。但一般人的想法卻剛好相反,總以為拼命吃就可以提升免疫能力,結果反而導致疾病產生。更甚者,這些因為飲食過度所引發的病症,往往都是難以治療的疾病。當我們處於空腹狀態時,血液中的醣類、脂肪或維他命等也會變少。於是理所當然的,此時白血球就會因為空腹而不斷吞噬細菌或癌細胞。所以這種時候就可稱為是「免疫力提升的狀態」。不論是人類或其他動物,在疾病的影響下,使得身體狀況非常糟糕時,就會失去食慾。失去食慾,其實反而是一件好事。如果身體的機制是設計成吃東西就能提升免疫力,那麼生病時就更應該要大吃大喝,因為,這是一種基於本能的行動。不過事實上,生病時是會失去食慾的。由此可見,空腹才能提升免疫力,像這樣的私人見解,相信大家都能接受吧。我認為一天當中不只是一次,而是兩次、三次地刻意保持一段空腹的時間,不這麼做的話就無法維持身體的健康。當我們活動身體或是泡澡溫暖身體時,血液循環就會變好,食慾也會增加。同樣的,當體溫上升時,白血球的能力會變強,因此,生病發燒時最好什麼都不要吃,這麼做能增強免疫力,並且治好疾病。糖尿病患者因為血液中的糖分濃度很高,導致白血球跟著吞噬許多糖分而形成滿腹狀態,最後失去作用,進而導致免疫力降低,這就跟攝取過多甜食而讓白血球的功能減半是一樣的道理。相反的,空腹或正在進行斷食的人,血液裡的白血球(中性白血球)吞噬細菌或老舊廢棄物的能力則會倍增。生病時會出現食慾不振的現象,就是身體自然產生的治療能力正在發揮作用的結果。(本文作者/石原結實)(摘自/體溫力革命:守護身體的健康密碼/方舟文化出版)

樂閱讀/小心!皮膚年齡透露健康指數

樂閱讀/小心!皮膚年齡透露健康指數

老化的皮膚呈現乾又薄、產生皺紋、色澤不良、虛弱、無彈性,而且有些老人,皮膚幾乎是透明的,像羊皮紙一般。皮膚極鬆弛或常摩擦之處,如鼠蹊、腋下及女性的乳方下方,可能會形成表皮肉垂。這類小瘤通常出現在40幾歲的女性及50幾歲男性的身上。通常是良性,很少是惡性的;但有時可能是皮膚癌前兆。皮膚老化時有時產生「脂漏性角化病」,這是棕色突起的斑點,看起來很像疣,雖然不致危害健康,但有礙觀瞻,可以刮除或用液態氮消除。「日光性角化症」也是皮膚老化症狀之一,是惡性前兆疾病,可用液態氮來冷凍摧毀。「日光性角化症」則是長在長期接觸陽光的皮膚部位,而且最常出現在金髮及紅髮者身上。長得像小疣,但表面粗糙,有時摸起來硬硬的。顏色多半是深灰色,不像脂漏性角化病多半是棕色的。老人斑又名肝斑,醫學上稱為「著色班」,也是老化象徵之一,面積大而扁平、形狀不規則,顏色與周圍皮膚不同;多出現於皮膚最常曝曬到陽光之處,例如:臉部、手背及雙腳。隨著年齡增加,皮膚會開始出現小小鮮紅的櫻桃血管瘤,大約85%的老人皮膚都會長這東西。多半長在軀幹上,不在四肢,而且只是擴張的小血管,這是老化的徵兆之一,對人體無害。另外一種皮膚老化的徵兆為「紫斑」,多出現在皮膚薄、無彈性、失去脂肪和結締組織的老人身上。由於年紀大了之後皮下血管無法得到良好的支撐,因此很容易受傷。如果這些痕跡出現在衣著覆蓋的皮膚上或與身上某處流血同時出現,就必須就醫。皮膚老化的「自然」結果,流失彈性蛋白和膠原蛋白、皮膚細胞重生速度減慢、汗腺的數量減少和皮脂腺分泌的皮脂量下降等現象,都會因日曬、情緒壓力、營養不良、體重反覆升降、酗酒、污染及抽煙而加速惡化。其中最重大的危險因子就是陽光傷害。(本文作者/江晃榮)(摘自/吃對酵素/方舟文化出版)

ADHD延誤治療 孩童竟患憂鬱症?

ADHD延誤治療 孩童竟患憂鬱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喬喬從小是位活潑好動的小男孩,上國小後卻因為好動、情緒起伏大的問題常和同學發生衝突,被學校歸為問題學生,再加上因為課業跟不上同學,而漸漸成為班上的邊緣人物;上了國中後更因為情緒低落出現自傷行為,被老師發現才查覺喬喬自小即罹患「注意力不足過動症」,但因長期未接受治療導致課業無法跟上、人際關係不佳,自信心低落而罹患憂鬱症。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兒童精神科劉黛玲醫師表示,許多研究皆顯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孩子有較高的比例未來會合併憂鬱、焦慮等情緒障礙,呼籲照顧者不可不慎!不專心、好動 孩子可能罹患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如果孩子不喜歡寫功課、做事拖拖拉拉,上課總是神遊、坐不住等,老是被老師抱怨上課不專心,小心,孩子可能患有「注意力不集中過動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劉黛玲醫師表示,目前ADHD的致病原因尚未有定論,但科學證據傾向為基因遺傳,也有研究指出可能與母親懷孕過程中營養不足、早產、抽菸或腦傷等造成,患者主要症狀為過動、衝動及注意力不足。錯過黃金治療期 焦慮、憂鬱情緒跟著來劉黛玲醫師補充,臨床上常見許多孩子有注意力不佳及過動的問題,卻容易被家長、老師忽略或是被歸類為頑皮、不認真的壞小孩,不但失去治療的黃金時間、對學習造成影響,甚至可能耽誤孩童的人格發展。她進一步解釋,因為孩子注意力不佳,自然會影響學習效果,即使再努力成績仍是落後同學一大截,久而久之除了失去對學業的自信心,也容易伴隨焦慮、憂鬱等症狀,甚至為了獲得成就感,容易流於不好的行為,好比結交壞朋友、未婚懷孕、沈迷於網路等反社會行為。及早診斷、及早治療 適時給予孩子支持鼓勵事實上,ADHD孩童若能早期診斷,及早治療,搭配適合的行為矯正或藥物治療,ADHD孩童也能有優異的表現!劉醫師表示,美國研究指出,目前ADHD的治療以藥物合併行為治療成果最顯著,但實際是否需要用藥仍視孩子的狀況為主。提醒家長,很多孩子做出不正確行為並非是故意的,家長若遇到小孩有疑似過動或注意力不集中等狀況,應尋求專業醫師幫助,並主動瞭解ADHD的正確認知,並給予孩子最大的支持及鼓勵,才有助於ADHD病童的治療效果!

新增一例!中市死亡鼬獾確診狂犬病

新增一例!中市死亡鼬獾確診狂犬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自從第一起狂犬病爆發後,染狂犬病野生動物確診案例接二連三的發生,讓許多民眾都害怕,狂犬病疫情是否早已在台擴散蔓延?而日前台中市新社發現一隻死亡鼬獾,被民眾送檢,確認是遭染狂犬病而死亡,台中市政府動物保護防疫處也指出,已成立疫情指揮中心展開圍堵政策。中市備妥疫苗 供新社民眾飼養犬貓施打台中市府動保處指出,7月26日接獲民眾通報,在新社區及太平區各發現1隻鼬獾死亡、南屯區及后里山區發現各1隻白鼻心死亡。經送農委會家畜衛生試驗所檢驗,今天接獲檢驗結果,新社區死亡的鼬獾,確診為狂犬病例。對此,台中市府動保處長余建中表示,已備妥1400劑疫苗免費提供新社區民眾飼養的犬貓施打,也已出動35人前往新社區公所、新社區協成里、廣溪里、中興里及中和里等處提供施打服務,未來仍持續進行,呼籲民眾攜飼養犬貓前往施打,以防擴散。

錢鼠遭染狂犬病 環署籲進行滅鼠大作戰

錢鼠遭染狂犬病 環署籲進行滅鼠大作戰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為因應台東縣日前發生一隻錢鼠驗出有疑似狂犬病毒,環保署籲請民眾於平時即應做好居家環境整頓工作,以「做好環境整頓為主、投以滅鼠餌劑為輔」、「不讓鼠來、不讓鼠住、不讓鼠吃」等防治策略原則,避免鼠類孳生。滅鼠作戰 防狂犬病 環保署表示,民眾可自行檢查居家是否有老鼠出沒,當居家中有老鼠或發現鼠糞、鼠囓咬痕、鼠跡、鼠穴時,應立刻進行防治,沿著牆壁、牆角或鼠類經常活動的路徑置放捕鼠籠、捕鼠夾、粘鼠板,以避免、毒餌等以捕殺鼠隻,另外,置放粘鼠板、捕鼠夾及毒餌,應選擇安全、隱蔽的處所,以免兒童、寵物等誤踩或誤食。因為錢鼠不是老鼠,是「食蟲目」的哺乳動物,食性為葷食,主要吃蟑螂、昆蟲,也會吃廚餘,民眾可以置放新的捕鼠籠,以烤過或口味較重的肉塊做為食餌,如烤過的香腸,較易捕獲。 對此,環保署籲請民眾澈底做好環境整頓工作,因為防鼠工作的最高原則是「三不政策」,也就是「不讓鼠來、不讓鼠住、不讓鼠吃」。不讓它住的最佳方法就是經常整理居家環境,不堆積廢棄物,修補紗窗及紗門,維持環境清潔,儲藏室、櫥櫃、水溝等都應經常清掃。不讓它吃的作法就是廚餘要包裝好並每天清除,垃圾筒內不要留有可吃的食物,食物儲存必須以容器盛裝,以免被侵食。

小遊戲不簡單 助早療兒童學飛

小遊戲不簡單 助早療兒童學飛

(優活健康網記者顏賽芬/綜合報導)你的孩子能夠隨著音樂唱唱跳跳嗎?觀察孩子能不能隨音樂唱跳、模仿跳舞動作,是判斷兒童需不需要早期療育的重要方式之一。雙和醫院舉辦為期兩個禮拜的早期療育活動,用一系列闖關活動來測試6歲以下兒童的發育狀況,現場也看到許多經過早療的小朋友,已經能夠跟上節拍,融入團體生活。唱跳活動 觀察手眼協調能力雙和醫院復健科職能治療師潘介玉表示,0-6歲是孩子接受早期療育的黃金期,家長可以透過參加各式各樣的闖關活動判斷孩子需不需要接受療育。例如,簡單的有獎徵答活動,可以測試孩子的記憶力與注意力;「圈圈叉叉跳一跳」的指令活動也能夠觀察孩子對語言的理解能力,以及身體的反應速度。潘介玉表示,由於治療對象是兒童,早期療育通常是透過遊戲來達到治療的目的。看似程序簡單的遊戲,其中其實隱含大學問。舉例來說,「吹紙鶴」的小遊戲,可以看出孩子的嘴部肌肉是否協調,家長若能將這些小活動帶入日常生活,家中的慢飛天使進步速度會更快。慢慢來比較快 早療兒父母須耐心雙和醫院利用兩週時間介紹早期療育給新北市民眾,希望讓早療概念走進家庭。潘介玉也提醒家長,發展遲緩、有自閉症的孩子需要時間與耐心,家長學會教育孩子的方式能夠加速孩子的進步,但也不及操之過急,循序漸進的進步才最穩定。

美麗有「髮」 乳癌病友創意變髮競賽

美麗有「髮」 乳癌病友創意變髮競賽

(優活健康網記者顏賽芬/綜合報導)性感女神安潔莉納裘莉今年宣布為防乳癌,進行乳腺切除手術,勇敢自在的態度令人敬佩。乳癌是台灣女性好發癌症第一名,罹患乳癌可能需要切除胸部,許多女性因此喪失自信,此外,接受化療之後的掉髮問題,也是乳癌病友最難接受的副作用。損女性魅力 乳癌病友抗化療頭髮是許多女人的第二生命,掉髮問題也是不少乳癌病友抗拒化療的主要原因。乳癌防治基金會與台灣乳房醫學會、弘廬基金會為了鼓勵病友,共同舉辦「乳此人生 美麗抗癌」的創意髮型比賽,邀請知名造型師吳依霖共同響應。透過創意髮型比賽,希望乳癌病友能夠重拾信心,主動分享自己的故事,並在活動中找回自信亮麗的外表。盼陪孩子長大 罹癌媽媽重新面對人生乳癌防治基金會董事長張金堅分享一位年輕媽媽的故事,這位32歲的媽媽剛迎接新生命,在哺餵母乳時覺得異常腫脹,就醫後發現是乳癌第三期,生子的喜悅心情瞬間跌至谷底。化療之後的掉髮副作用更打擊這位年輕美麗的媽媽,對人生頓時失去信心。幸好,剛出生不久的孩子帶給媽媽面對病痛的力量,她決定要陪孩子長大,從此勇敢面對外表的改變,積極接受治療。張金堅表示,化療引起掉髮副作用,容易對病友造成心理障礙,因此抗拒治療。他希望能夠藉由這次的競賽活動,鼓勵所有病友勇敢接受治療,重拾信心。創意髮型比賽報名日期為8月1日至9月15日,第一名的病友還能接受造型師吳依霖免費造型服務一次。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