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H7N9添新例 大陸河北恐列二級疫區

H7N9添新例 大陸河北恐列二級疫區

(優活健康網記者顏賽芬/綜合報導)要前往中國大陸旅遊的民眾要注意了!世界衛生組織通知,中國大陸河北省在7月20日出現第一例H7N9確診病例,建議各國將河北升級為第二級疫區。如果民眾仍要前往河北,衛生署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醒保持衛生習慣,避免與禽鳥類直接接觸。接觸活禽攤位 婦人病情嚴重這起確診病例發生在河北廊坊市,患者是一名61歲女性,7月10日出現咳嗽、發燒等症狀,7月18日轉診至北京市朝揚醫院,期間病情不斷惡化,目前仍在醫院積極治療當中。這名婦人在染病之前,未曾離開過居住地,但6月30至7月9日期間,曾到有活禽攤位的菜市場買菜,可能是染病主因。中國大陸地區累積至今共有133名確診病例,其中有43人已死亡,死亡率達32%。台灣目前確診病例僅有今年四月檢出的李姓台商一例,旦邊境檢疫從6月1日起,自疫情流行地區返國的旅客中,共有423名在入境時有症狀,其中2例須要後送。遠離禽鳥死屍 禽鳥肉、蛋類應熟食疫情指揮中心提醒民眾,前往中國大陸應該盡量避免接觸禽鳥類,尤其不要撿拾鳥屍,不要生食雞、鴨、鵝肉與各種蛋類,並且隨時洗手、注意個人衛生。如果返抵國門時,如果出現發燒或其他流感症狀,應該主動告知機場或港口的檢疫人員。若症狀在返國後才出現,應該向醫師報備旅遊史,以利掌握疫情。

外表看起來比實際年齡老?該讓細胞優化管理了

外表看起來比實際年齡老?該讓細胞優化管理了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明明只有25歲的李小姐,每次不化妝時,總是會被朋友戲稱是阿姨,最後都以「老起來等」笑鬧過去,講到年紀,真是心酸誰人知?其實外表看起來比實際年齡老,是因為肌膚老化、細胞衰老所造成,當人沒有管理好細胞時,外貌就會比實際年齡看起來更老。幹細胞分裂更新細胞緩慢 人體老化抗衰老醫學中心院長洛桑加參醫師表示,人體的單位從基因、DNA、染色體、細胞、最後形成人這個主體,由小到大的一連串進程,老舊細胞會不斷更新,而幹細胞就是擔負更新細胞的重要媒介。幹細胞分化是由染色體所控制,染色體末端有大量重複的DNA端粒,會隨著細胞分裂而變短,當端粒耗損,幹細胞分裂更新細胞趨於緩慢時,人體就會隨之老化。而現代人的飲食、代謝、生活習慣以及外在的紫外線等環境因素,都會影響細胞分化而產生老化現象。對抗老化 注意DNA健康+維持幹細胞數量洛桑加參醫師說明,要對抗細胞老化的現象,就必須注意DNA的健康並維持幹細胞一定的數量,才能使細胞分裂及修護系統維持平衡。幹細胞可以說是器官中的根本,當內在細胞分化趕不上老化速度時,會形成一種冬眠狀態,必須適時的補充幹細胞,以喚醒活化組織。而該個案的皮膚狀況也應做由內而外的照護,才能真正達到抗老化的效果。抗老 應由內而外人體老化,也就是身體器官活力度下降。洛桑加參醫師建議,由內而外的抗老化,首重運動,有氧運動會使身體器官放慢老化的速度;而飲食及水同時也是美容最佳的良藥,蔬菜水果的分量要充足,以番茄為例,其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鉀離子和鎂離子,對於細紋弭平及皮膚光滑細膩都有幫助。另外,適度的饌飲葡萄酒、紅酒對肌膚的保養也有助益,其中的白藜蘆醇是天然的抗氧化劑,能防止人體氧化反應,對抗老化、抗自由基都有好處。從內到外的抗老運動 做好細胞優化管理洛桑加參醫師補充,拒絕「老起來等」,應做好細胞優化管理系統,無論是體內或肌膚,從「細胞」開始下功夫,在飲食控制上,注意蔬果、飲食、水的攝取量充足,再搭配運動,就是從體內將細胞優化;而肌膚保養,也是從肌膚細胞開始改善,如選擇結合多種生長因子的保養品,像是EGF、FGF、IGF、VEGF、PGF、TGF等,就是藉由生長因子可修復細胞的作用原理,來達到肌膚細胞的優化管理。

陳綺貞號召萬人粉絲 買T恤做公益

陳綺貞號召萬人粉絲 買T恤做公益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昨日下午,羅慧夫顱顏基金會舉辦之第三屆《愛.玩流行》公益活動,由代言人陳綺貞穿上設計比賽第一名作品-「Building Love」,並現場抽出20位穿著「Building Love」T恤的粉絲一同上台合照,號召萬人粉絲透過T-shirt的購買讓顱顏患童度過經濟的寒冬。陳綺貞表示:「用愛彌補的意義在於,這些孩子沒有得到完美的五官,但他們也絕對享有成長權、治療權、平等權。我也想藉由這次的機會,去分享這樣的信念,一起幫助他們平等的去面對未來、教育、還有人生方向,我覺得我們可以做更多,也希望更多人可以用同理心去看待他們。」在台灣每年約有300至400 位「先天性顱顏缺陷患者」出生,羅慧夫顱顏基金會秉持著「生命中的不完美,可以用愛來彌補」的理念,成立至今已給予超過25,000名窮困顱顏患者醫療費補助。此次活動藉由T恤設計比賽,以「用愛彌補Love makes whole」做為概念,一同將愛、勇氣與鼓勵融入作品當中。陳綺貞熱情擔任「愛.玩流行」公益大使羅慧夫顱顏基金會首次邀請陳綺貞擔任第三屆「愛.玩流行」公益大使,拍攝宣傳照當日不但首先到現場等候,還相當熱心的安撫害羞的顱顏孩童,並教導小朋友們如何敲擊鐵琴、彈奏烏克麗麗,現場的氣氛相當歡樂愉悅!陳綺貞呼籲大眾:「就去做吧!你想要關心誰,你想要去愛誰,你想要彌補什麼缺憾,就去做吧!」不管是唇顎裂還是小耳症的孩子,他們的生命比我們多了一道裂縫,羅慧夫顱顏基金會邀請您與陳綺貞一同穿上「Building Love」T恤,用「愛」讓顱顏患童跟我們一樣活出自信,擁有燦爛微笑!

夏日沙拉減重法 選對醬料才是關鍵

夏日沙拉減重法 選對醬料才是關鍵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夏日氣溫直線飆升,真想吃些冰涼清爽的食物,爽口的生菜沙拉、涼麵正是炎炎夏日不錯的選擇!但您知道在清爽的表象下,所隱藏不為人知的肥胖陷阱嗎? 一份健康的生菜沙拉,選對沙拉醬是關鍵!沙拉醬是整道沙拉料理的靈魂,市面常用的千島醬,是用美奶滋、番茄醬攪拌而成,一湯匙(約15公克)的美奶滋,就有45到50大卡的熱量,加入兩湯匙,吃進的熱量差不多是三分之一碗白飯,有些人想藉由吃生菜沙拉減重,卻淋上厚厚的沙拉醬,稍不留意身材將日漸「茁壯」。臺安醫院林子又營養師建議民眾,醬汁部分,盡量選熱量、油脂量低的和風或油醋醬,油脂較多的芝麻醬最好只加半包,而添加美乃滋的凱薩醬、千島醬除了熱量高,當中的飽和脂肪酸也易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較不建議食用,平日飲食過後,除了運動外,也可有技巧地選擇健康營養的輕食,幫忙甩掉悄悄上身的肥油喔。技巧一:適當的熱量適當的熱量是根據個人體重及活動量估算熱量需求,女性一天約需要1,500 – 1,800 kcal,男性約需2,000 – 2,300 kcal,以午、晚餐各占一天的五分之二計算,如果計畫減重時,建議女性可選用500 - 600 kcal的餐點,而男性可選用700 - 800 kcal的餐飲,還要配合適度的運動,才能有效減重。技巧二:均衡飲食飲食熱量除因個人的體重計算外,平時選擇食物類別,更要注意均衡原則。均衡飲食就是吃到符合人體所需的熱量和各種營養的飲食,注意攝取適當的豆魚肉蛋類、多一些的蔬菜及水果、足夠的全穀根莖類,並注意減少高油脂的烹調方式,選擇多樣化的蔬果,這樣的輕食原則,才是現代人的健康飲食之道。

你零食成癮了嗎? 7成學童常吃零食!

你零食成癮了嗎? 7成學童常吃零食!

(優活健康網記者顏賽芬/採訪報導)據教育部統計,國小、國中學童肥胖比例超過25%,也就是說,每4個學童就有1名體重過重。兒童福利聯盟調查背後主因,從孩子最愛吃的「零食」著手。兒盟以問卷調查台灣本島19個縣市,發現竟有高達7成學童有吃零食的習慣,其中父母扮演重要的影響角色。熱門零食排行榜:洋芋片、飲料、冰淇淋根據兒盟統計,學童最愛零食排行榜前三名分別是洋芋片、含糖飲料以及冰淇淋,3樣食物都是高熱量、高脂肪、高含糖(鹽),無怪乎全台小胖子特別多。其中知名團購爆米花含油量更驚人,每250公克的爆米花就含有60公克的油,孩子若越吃越「涮嘴」,不知不覺中恐怕已經吃下一肚子油。馬偕醫院營養室課長蔡一賢表示,從小攝取這些易致胖的食物,會增加孩子體內脂肪細胞的數量,長大以後若飲食習慣沒有改善,脂肪細胞體積會增大,小胖子變成大胖子。此外,蔡一賢還提醒,零食大多含有高含量的食品添加物,長期食用對孩子的健康傷害很大。團購零食隨手可得 無聊伸手就吃根據統計,學童愛吃零食的原因竟大多是因為「太無聊」、「嘴饞」,還有不少學童有邊看電視邊吃零食的習慣。除此之外,兒盟執行秘書黃韻璇表示,家長在孩子養成吃零食習慣的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有些父母上班團購食物,回家便成為孩子的零食,包括知名爆米花、薯條餅乾、蛋捲等,都是孩子常吃到的團購食物,熱量當然也都超標。黃韻璇指出,愛吃零食的家長容易養出愛吃零食的孩子,有些家長甚至以零食作為孩子好表現的獎勵,造成孩子對零食有「快樂聯想」。經年累月之後,孩子可能出現「零食成癮症」的現象,例如不給零食吃會鬧脾氣、肚子餓不想吃正餐只想吃零食等。如果孩子已經出現這些反應,家長要特別留意。

醫訊/癌友如何平安快樂健康的旅遊

醫訊/癌友如何平安快樂健康的旅遊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有多久沒外出,好好放鬆心情了呢?是否因為擔心疾病會造成的出遊不方便,而不敢踏出門呢?其實,癌症患者不是不能出遊,只要病況控制得宜,經由醫師評估沒有問題,避免規畫過於勞累的行程,出遊也是散心的一種方式,反而增進 身心的健康。因此,台灣癌症基金會特安排「病友團體聯誼會」活動,這次主題為「如何平安快樂健康的旅遊」,邀請到宏恩醫院家庭醫學科譚健民醫師與大家一同分享癌症患者旅遊醫療之觀念。額滿為止。恕不受理當日報名,活動內容日期時間人員設備項目規則流程名額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當天請自備喝水容器與筆記。名稱:如何平安快樂健康的旅遊時間:報名截止102年7月23日(二)下午15:00;上課102年7月25日(四)下午14:00~16:00地點:基金會綜合教室(台北南京東路5段16號5樓之2)洽詢:02-8787 9907轉218鄭小姐、207王小姐

醫訊/眼部疾病及相關用藥介紹

醫訊/眼部疾病及相關用藥介紹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隨著時代進步,每天用眼的時間不知不覺中變長了,如果你是喜歡玩手機的低頭族、工作需要緊盯螢幕的電腦族或是長時間配戴隱形眼鏡的眼鏡族,當心眼睛疾病找上身。有鑑於此,亞東醫院將舉辦「眼部疾病及相關用藥介紹」講座,邀請該單位彭孟云藥師主講,藥師將在課程中與您分享常見的眼部疾病及用藥觀念。活動內容日期時間地點以主辦單位最新公告為準,本活動無需報名,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當天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眼部疾病及相關用藥介紹時間:102年7月24日(三)下午13:00~14:00地點:亞東醫院(新北板橋區南雅南路2段21號;捷運藍線亞東醫院站出口3)1樓思源廳洽詢:02-7728 2123

醫訊/產後媽咪如何健康吃

醫訊/產後媽咪如何健康吃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哺餵母乳對寶寶及媽媽皆有許多好處,建議媽媽產後儘可能哺餵母乳。為兼顧媽媽與寶寶的營養。有鑑於此,亞東醫院將舉辦「產後媽咪健康吃」講座,邀請該單位營養科欒家菁營養師主講,本課堂中營養師將建議哺乳的媽咪如何選擇及攝取6大類食物,以 獲得均衡的營養;以及提醒哺餵母乳時需注意之事項。產後身材恢復的問題亦造成多數媽媽的困擾,營養師也將介紹許多飲食小訣竅,供產後媽咪參考。活動內容日期時間地點以主辦單位最新公告為準,本活動無需報名,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當天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產後媽咪健康吃時間:102年7月24日(三)下午15:00~16:00地點:亞東醫院(新北板橋區南雅南路2段21號;捷運藍線亞東醫院站出口3)4B討論室洽詢:02-7728 1001

零食成癮怎麼辦? 父母是關鍵!

零食成癮怎麼辦? 父母是關鍵!

(優活健康網記者顏賽芬/採訪報導)電視廣告偶像表情陶醉吃洋芋片、放學走路回家途經香味四溢的鹽酥雞攤,孩子每天受到的「零食誘惑」非常多。要怎麼抵抗這些吸引力十足的高熱量食物呢?兒福聯盟執行秘書黃韻璇表示:「父母角色非常重要。」以下為不知所措的父母,整理出對抗零食三大招!第一招:家裡不囤積零食根據統計,孩子吃零食的原因是太無聊、嘴饞,也有很高比例的孩子是邊看電視邊吃零嘴。如果家裡沒有數量充足的零食,孩子就不會「看電視、配零食」。此外,台北馬偕醫院營養室課長蔡一賢建議,暑假期間父母可以多安排戶外活動,一來可以增加孩子的活動力,二來可以減少孩子在家沒事就想吃零食的機率。第二招:養成孩子健康的飲食概念黃韻璇表示,根據兒盟統計,學童對食物營養的認知不一定正確,例如:有3成學童以為吃水果乾等於吃水果、喝奶茶等於補充牛奶養分。這些錯誤觀念都可能造成孩子獨自購買食物時,做出錯誤的選擇。家長可以把握與孩子一起逛商店的時間,進行機會教育,讓孩子正確認識食品營養。第三招:選擇替代食品,滿足口腹慾如果孩子已經出現零食成癮、依賴的狀況,在吃不到零食的時候,可能會與家長鬧脾氣。蔡一賢建議,家長可以選擇營養價值高、食品添加物少的食物先滿足孩子的口腹慾望,例如到超商不一定要買餅乾,可以買茶葉蛋、醇奶布丁等;想喝飲料的時候,不選奶茶,可以以燕麥奶、優酪乳或鮮奶代替。零食誘惑多,家長把關角色非常關鍵。此外,兒盟呼籲,政府要加強食品成分把關;業者在標示食品成分時,也應該要標示整包零食的總含量,若單以「一份」標示,會讓孩童誤會整包零食熱量僅止於此,不小心吃下過量油脂。

常自覺不健康? 恐患健康焦慮症

常自覺不健康? 恐患健康焦慮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顏賽芬/編譯)你整天覺得自己這裡痛、那裡痛嗎?醫生進一步檢查會讓你的心情異常緊張嗎?根據英國健康媒體NHS報導,如果你長時間憂慮自己的健康狀況,可能就是健康焦慮症(health anxiety)的患者。健康焦慮症會造成惡性循環,原本不嚴重的身體疾病,可能因為過度擔心,反而轉變為心理疾病。以為身體生病? 可能是心理生病了健康焦慮症的患者會因為長期頭痛、背痛,對自己的健康狀況變得非常敏感。患者尋求的解決方式可能是不斷地求診、作檢查。但專業醫師表示,身體狀況本來就會因飲食、生活作息有起伏,但若持續時間不長,不見得會惡化為疾病。若太密切檢查,反而會小題大作,造成不必要的恐慌。健康焦慮恐為憂鬱症前兆 家醫能協助判斷造成健康焦慮症的原因相當多元,最常見是因身邊有親友生重病或因病過世,使人產生自己是否也生病的恐慌,本身具有憂鬱體質的患者,可能會因身體稍有不適,而鑽牛角尖,擴大身體不適的嚴重性。醫師指出,健康焦慮症也可能是憂鬱、焦慮症的前兆,有需要的民眾,可以求助家庭醫科。家庭醫科比各科的專業醫師更能準確判斷患者是否有健康焦慮症的症狀,若經家庭醫師判斷有健康焦慮症傾向,可能會轉診至心理諮商師,會處方抗憂鬱藥物。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