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女生長的高易罹癌?每高十公分罹癌風險恐增一成

女生長的高易罹癌?每高十公分罹癌風險恐增一成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女生長的高,罹癌風險竟然也跟著升高?!根據美國的研究指出,停經後的婦女,每高十公分,婦女罹癌的風險就會提高百分之十三。身高較高 器官較大所以較易罹癌?女生長的高也有問題?根據在美國癌症研究學會發行的「癌症流行病學、生物標記與預防」期刊上的研究報告顯示,50至79歲的停經後婦女,發現身高每高10公分,婦女罹癌風險就升高13%。身高較高的婦女也可能比較容易罹患乳癌、大腸癌、子宮內膜癌、腎臟癌、卵巢癌、甲狀腺癌、多發性骨髓瘤及黑色素瘤。對此項研究結果,研究人員表示,可能是因為身高較高的人器官較大,皮膚面積也較大,有較多細胞可能轉化成惡性細胞。另外,研究主筆也說,根本上,癌症是與生長過程有關的疾病,所以荷爾蒙或其他影響身高的生長因子也可能影響罹癌風險。但研究人員還是提醒,別忘了身體質量指數、吸菸等因素,才是造成癌症的主要原因!

老人患骨鬆 逾半數有骨折現象

老人患骨鬆 逾半數有骨折現象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骨質疏鬆症是老年人常見的骨骼疾病,由於骨量減少和骨骼顯微結構退化,骨頭的脆度增高,增加了潛在的骨折危險。衛生福利部豐原醫院骨科陳彥名醫師表示,經皮椎體成型術是近年發展的一種新的微創技術,能有效治療老年性胸腰椎壓迫性骨折,除可提高病人的生活品質,亦能減低因臥床而發生的併發症。百分之五十骨質疏鬆症老人 有骨折現象陳彥名指出,骨質疏鬆症常見的併發症為骨折,如脊椎壓迫性骨折、髖部和橈骨遠端骨折等。據統計,70歲以上患有骨質疏鬆症的老人50%有不同程度的脊椎壓迫性骨折,停經後婦女則有18%的壓迫性骨折發生率。而骨質疏鬆所造成的脊椎壓迫性骨折,其臨床症狀主要是腰背疼痛和駝背畸形,發生在胸腰椎交界處,病人一旦發生椎體骨折,會常因胸、腰、背部劇烈疼痛,而翻身困難、無法下床行走,以往對此類骨折只能採用臥床休息、背架保護及服用止痛藥物等保守治療,療效不甚滿意。微創經皮椎體成型術 可望迅速安全改善微創經皮椎體成型術是近年發展起的一種新技術,手術只需局部麻醉,經由向壓迫骨折的椎體內注入骨水泥來增強椎體強度,可以有效緩解椎體壓迫性骨折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者的生活品質。主要應用在亞急性脊椎壓迫性骨折,一般為骨折發生後4~12週內,且無脊髓、神經壓迫症狀者方可施行。陳彥名說,臺灣醫療科技發達逐漸走向老人化社會,老年人骨質疏鬆症不斷增加,胸腰椎壓迫性骨折也越來越多。經皮椎體成型術治療老年性骨質疏鬆症胸腰椎壓迫性骨折,具有微創的優點,安全且能夠迅速達到良好的止痛效果、可以早期活動、提高患者的生活品質,減低因臥床發生的併發症,大部分病人療效都很滿意。最後,陳彥名呼籲,食物中鈣質攝取不足、吸菸、飲酒多、咖啡過量、體重太輕、長時間服用藥物如類固醇、甲狀腺素、抗癲癇藥物等都會加重骨質流失。建議多加注意日常生活的許多細節,小心避免跌倒,並規律的日常運動,均是加強骨質避免發生骨折的重要方法。

耳道有異物要注意 勿自行嘗試取出

耳道有異物要注意 勿自行嘗試取出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當有異物誤闖您的耳朵時,如果它恣意的叮咬,會讓您感覺耳朵痛的要命;如果它在耳朵內衝來飛去的,會讓您感覺耳鳴;如果像蟑螂等體型較大的昆蟲,更會讓您感覺耳朵好像塞住般,聽聲音好像隔著一層東西。很多人直接的反應,就是拿棉花棒或手指來挖耳朵,試圖將這異物給掏出來。動物性耳內異物通常為意外造成,去郊外時應注意周遭環境及預防昆蟲進入外耳道,如果有昆蟲誤闖入耳朵內,可用照光法和倒油法兩種方式,如果有中耳炎、耳膜穿孔時,就不可用倒油法只能選擇照光法。如果您的耳膜沒有破洞的話,首先躺下來,有昆蟲進入的耳朵朝上,您可以將家中的嬰兒油、 或者甘油甚至沙拉油,慢慢的倒入耳朵,直到整個耳朵充滿為止。再讓它泡個 5-6 分鐘,然後將耳朵朝下,讓倒入耳朵內的油,慢慢的流出即可。也可以利用昆蟲的驅光性,使用照光法,就是拿一支手電筒 ,照著外耳道,等昆蟲慢慢爬出來。耳朵異物最常發生在十二歲以下的小朋友,發現耳朵有異物時,不要自行嘗試用鑷子去夾,不但拿不出來,有時反而會將異物推到更深的地方甚至於造成耳朵內部受傷。

首創「運將專寵服務區」以休息取代嚼檳

首創「運將專寵服務區」以休息取代嚼檳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泰安服務區」不僅是南來北往的必經之地,更是國道用路人休憩、用餐經常性的選擇。而奔波載運貨物的職業駕駛們,也時常進入泰安服務區解決民生問題。陽光基金會於今日於泰安服務區南站舉辦記者會暨篩檢活動。打造泰安服務區成全國首創的「運將專寵服務區」,推廣「以休息取代嚼檳」的觀念,為職業駕駛的健康把關!生病前曾開大吊車的崔大哥,為了提神總是菸、檳榔不離身,在口腔發現異狀時,雖曾經到牙科診所就醫,卻因害怕而未進一步到大醫院進行檢查,直到確診為口腔癌才為了孩子積極接受開刀治療。陽光基金會在服務病友的過程中,除了心疼病友來不及早知道外,也希望藉由病友的經驗去奉勸為了生計而忽略自己口腔健康的貨運職業駕駛。「運將專寵服務區」整合服務區原已有的按摩小站及免費駕駛人休息室等休憩服務,在服務區中進行走動式的宣導,讓運將們在急促的行程中,可即時獲得口腔健康的資訊,希望進入泰安服務區的職業駕駛,都能了解適當休息比嚼檳榔、抽菸更能獲得身體與精神的充電,不僅可以安全上路完成工作,更能保障自己的口腔健康。

別怕危險! 讓孩子從烹飪中學習專注

別怕危險! 讓孩子從烹飪中學習專注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怎麼培養孩子的專注力?相信這是很多爸爸媽媽都想問的問題。但其實從日常生活中就可以養成,像是從媽媽們每天的例行事「做菜」下手,知名廚具總經理蔡蕙玲表示,烹飪可以讓孩子專心在一件事情上,經由細心教導,別怕危險,讓孩子可以培養仔細、專注的能力。暑假將至,許多父母開始計畫為孩子安排各式各樣課程,而不少業者也瞄準此商機,紛紛推出與生活有關的體驗營,讓孩子在學習過程中獲得寶貴的經驗,其中「烹飪」也是家長們常替孩子報名的課程。蔡蕙玲表示,原本完全不會做菜的小朋友,透過團隊的教導,從最基礎的選菜、洗菜、切菜開始學起,進而掌握到難度較高的煎、煮、炒、炸、烤等技巧,舉凡榛果豬排、蔬菜蛋披薩、培根雞蛋麵、小麵糰肉球、馬來風味鮭魚飯、水蜜桃燒雞、香甜水果瑞士捲、巧克力蛋糕;還是煙燻起司鮮蝦餃、雞柳玉米通心麵、美味薄餅蝦鬆、紅豆鍋餅、鮮蝦燒賣、加州燻雞潛水艇等異國料理,樣樣都難不倒小朋友。蔡蕙玲說明,家長們不要擔心讓孩子那麼小學做菜,其實透過正確且安全的做法,人人都可以成為廚藝精湛的廚師,尤其孩子在烹飪過程中,需保持高度的專注力及邏輯性,同時還需與他人互相配合,才能完成一道道美味又可口的菜餚,過程中除了讓孩子了解不同食材的營養價值及用法,也潛移默化提升孩子的專注力、組織力及團隊合作的精神,還能成為家中廚房最佳的小幫手。

孩子做菜給爸媽吃 幸福不再是夢想!

孩子做菜給爸媽吃 幸福不再是夢想!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每天做菜給孩子吃的你,會不會想著哪天自己老了,換他們煮給自己吃呢?也許不用等未來,這個暑假就讓孩子們烹出一桌好菜來回饋養育之恩,知名廚具總經理蔡蕙玲表示,暑假將至,許多家長開始安排各式各樣課程,計畫讓孩子在學習中獲得寶貴經驗,其中,烹飪課程就是一個很好的學習,除了能讓孩子們從小了解不同食材的營養價值及用法,最重要的是可以透過烹飪的過程,培養孩子的專注力、組織力,及團隊合作的精神。暑假將至,許多父母開始計畫為孩子安排各式各樣課程,而不少業者也瞄準此商機,紛紛推出與生活有關的體驗營,讓孩子在學習過程中獲得寶貴的經驗,其中「烹飪」也是家長們常替孩子報名的課程。蔡蕙玲表示,原本完全不會做菜的小朋友,透過團隊的教導,從最基礎的選菜、洗菜、切菜開始學起,進而掌握到難度較高的煎、煮、炒、炸、烤等技巧,舉凡榛果豬排、蔬菜蛋披薩、培根雞蛋麵、小麵糰肉球、馬來風味鮭魚飯、水蜜桃燒雞、香甜水果瑞士捲、巧克力蛋糕;還是煙燻起司鮮蝦餃、雞柳玉米通心麵、美味薄餅蝦鬆、紅豆鍋餅、鮮蝦燒賣、加州燻雞潛水艇等異國料理,樣樣都難不倒小朋友。蔡蕙玲說明,家長們不要擔心讓孩子那麼小學做菜,其實透過正確且安全的做法,人人都可以成為廚藝精湛的廚師,尤其孩子在烹飪過程中,需保持高度的專注力及邏輯性,同時還需與他人互相配合,才能完成一道道美味又可口的菜餚,過程中除了讓孩子了解不同食材的營養價值及用法,也潛移默化提升孩子的專注力、組織力及團隊合作的精神,還能成為家中廚房最佳的小幫手。

樂閱讀/培養寶寶良好的飲食習慣

樂閱讀/培養寶寶良好的飲食習慣

「醫生,每次餵寶寶吃飯時,我都有點痛苦,該怎麼辦呢?」親愛的媽媽, 常在餵寶寶吃飯時,又哄又騙的,的確是有點辛苦。但是媽媽們也別氣餒,有些方法可以培養寶寶良好的飲食習慣,讓媽媽餵食可以輕鬆一點喔。• 提供愉快的吃飯環境,並且在固定時間吃飯。• 絕不強迫寶寶吃東西,但是要耐心地餵孩子食物,並微笑鼓勵寶寶吃。• 給寶寶可以用手抓的食物,慢慢讓寶寶學習自己吃東西。• 變換不同類型的食物,讓味道和口感多樣化。注意飲食衛生/因為寶寶免疫系統還未非常健全,所以副食品的衛生非常重要,才不會讓寶寶受到病毒侵入而生病。• 製作過程保持清潔,入廁、給嬰兒換尿布、接觸動物之後都記得要洗手。• 生食與熟食分開處理,避免二者相接觸。• 徹底煮熟食物,尤其是肉類、蛋和海產。• 副食品最好是現做的,並且在一小時內吃完。• 在常溫下,食物保存不能超過二小時,乳品沒吃完則要冰冰箱,並盡量在當天食用完畢。• 奶瓶和奶嘴每天至少消毒一次。煮沸消毒:將瓶子、奶嘴完全浸泡在水中,表面沸騰至少15鐘。蒸汽消毒:將奶瓶、奶嘴等放在蒸鍋裡蒸15分鐘。• 讓寶寶遠離有毒的化學物質,以及容易噎到的東西,以免寶寶亂抓放入嘴裡。(本文作者/郭美滿、羅仕寬)(摘自/寶寶不是磨人精!:0~12m嬰幼兒聰明照護/博思智庫出版)

樂閱讀/情緒是什麼?它如何影響我們?

樂閱讀/情緒是什麼?它如何影響我們?

情緒其實非常多樣,所謂的主要情緒,例如焦慮、悲傷以及生氣等,就像是基礎色彩一般,都是基本且不可侵犯褻瀆的。但,如同畫家調色盤上的主要顏色,經過調色結合後,就可成為燦爛的新創作,而我們的情緒相互融合後,也可以形成各種可以想像得到的色調。由於感覺的範圍極大,部分理論家將情緒歸類分成兩類,每一類都包含廣泛的感覺, 這兩類分別是:「配價」(valence,例如喜悅至生氣)以及「覺醒」(arousal,冷靜到興奮)等。也有其他的人,例如著名心理學家與作家理察.拉札勒斯(Richard S Lazarus),則把人類的情緒分成好幾個清楚類別:有一些是「令人難受的」的情緒(生氣、羨慕、忌妒)、有一些是「移情的」情緒(感謝、同情)、有的是「存在」情緒(焦慮驚嚇、罪惡感、羞恥),以及由生活情境所誘發的情緒,包括受人歡迎的(快樂、驕傲、喜愛)以及令人不愉快的(鬆一口氣、期望、悲傷、沮喪)等。無論你如何分類,情緒有許多名稱也有多種型態:例如擔心、恐慌、緊張、壓力、悲傷、絕望、挫敗、生氣、惱怒等。情緒是感受得到,也可以用言語表達出來,它可能以突然高漲的焦慮感呈現,或是讓我們瞬間感覺到挫敗。情緒像是一種他人看不見的沉默反思,但我們卻可感受得到。悲傷、焦慮、生氣是我們情緒色譜中的基本色:藍、黃、紅,它們相互關聯、能夠產生作用,可以成為彼此的能量養份,也可以輪流混亂你已規劃好的計劃與有條理的大腦。延續上述以藝術色彩所做的譬喻,這些情緒可以有秩序的成為你生活中的色彩與形狀,並且讓它們看起來像是畫家傑克森.波拉克(Jackson Pollock)的油畫作品。對於那些感到混亂脫序、無法負荷、被情緒所駕馭的人們而言,那些情緒調色盤中的「基礎顏色」,通常是這些人的情緒本質。雖然我們對它們全部都很熟悉,或者都太過瞭解了,我認為再一次的仔細闡述它們的定義,依然會對大家有所幫助: • 焦慮/對於可能發生的事情感到憂心或不自在。• 悲傷/不快樂、憂傷的狀態。• 憤怒/惱怒、敵意。這些常見的情緒,如何造成本文中我們所探討的失序或混亂呢?例如,你可能對於自己的混亂失序所將產生的結果,感到焦慮(例如:下周上班的時候,如果遺失了那個重要文件,會有什麼結果?);對於自己無能進行改變,並對其所造成的後果感到悲傷(例如:為什麼我無法停止繼續遺失東西?);或者,對手邊的挑戰感到生氣(例如:我必須重頭再來,並且花很多個小時重新做一次,只因為我很愚蠢!)。但我也曾經診治過一些同時擁有這三種情緒的患者,他們必須與這些基本情緒對抗博鬥:焦慮、悲傷、生氣,他們各自的希望,都是可以好好掌握自己的生活。(本文作者/保羅.哈默納斯醫師、瑪格麗特.摩爾、約翰.漢克)(摘自/練好專注力,事情再多也不煩!/大寫出版)

醫訊/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病友分享會

醫訊/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病友分享會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是白血病(血癌)的一種,它會造成白血球的不正常增生繁殖,相對於急性白血病,比較沒有立刻致死,因此叫做「慢性」。其因骨髓造血細胞基因突變所引發,進而讓骨髓細胞製造白血球功能病變。為此,癌症希望基金會特舉辦「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病友分享會」,邀請實踐大學社工系鄭凱芸助理教授主講。參加對象: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病友及家屬。需要報名,活動內容日期時間人員設備項目規則流程名額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當場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病友分享會時間:102年7月27日(六)上午11:00~16:00地點:崇友文教基金會(台北中正區公園路30號10樓)洽詢:02-3322 6286轉131 林護理師

醫訊/小心飯錯傷健康~無毒生活學問大

醫訊/小心飯錯傷健康~無毒生活學問大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毒澱粉、毒醬油,聽到就讓人心慌慌,怎麼看米是否有問題?五穀米、十穀米真的比較健康嗎,小心愈吃愈嚴重?米好吃有訣竅,清除體內壞菌、甩掉慢性病痛,就靠最天然、最健康的發酵食物!韓國泡菜和日本納豆是世界5大健康食物之一!吃天然酵母做的麵包比較不容易脹氣!預防骨質疏鬆,喝優酪乳的效果比直接喝牛奶更好!每天喝2碗味噌湯,女性得乳癌的機率減少26%!你知道以上這五種食物的共同點是什麼嗎? 它們都是富含營養的「高酵能食物」。許多人聽到「發酵」二字就敬而遠之,事實上,這是白白錯失了預防慢性病的良機。發酵食物跟醃漬品不一樣,更不是腐敗!而是利用無處不在的乳酸菌、酵母菌等微生物,讓食物的營養價值再昇華,進行「預消化」以減輕身體負擔,幫助留住我們體內的酵素及好菌,甚至還能抗老化!然而,在加工食品充斥的今天,要如何分辨純天然的發酵食物與人工產品?發酵食物又該怎麼吃才能發揮最大的健康效益呢?因此,純青社福基金會將舉辦「美好人生」講座,其中的「身心健康」系列專題,這次主題為「身心健康-小心飯錯傷健康!無毒生活學問大」,特邀請養生專家王明勇老師主講,他將教導好撇步,吃飯學問。徹底認識由穀類、豆類、酒釀、醋和茶葉等製成的10大發酵食物,更傳授24道私房食譜,讓你輕鬆上手、美味入口,享受最天然的健康生活。王老師因為從事建築工作受傷,後轉有機及綠色產業,曾遠赴德國、瑞士、日本、美國、加拿大體驗研習。目前致力於推廣食用者好,生產者好,環境更好,並分享將傳統美食健康化的觀念。他是台北醫學大學營養保健學分班、台北醫學大學食膳保健學分班、澳洲生藥學院結業。日本時間差療法協會會員,德國葛森 布魯士自然療法中心研習,常上健康節目擔任來賓。並出版多本飲食健康著作,擔任各機構課程講師。活動須事先報名,名額有限,請及早報名,活動內容日期時間以主辦單位最新公告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做確認,以免臨時更動或取消,當天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身心健康-小心『飯』錯傷健康!無毒生活學問大時間:102年7月27日(六)上午10:00~12:00地點:基金會(台北信義區東興路69 號3樓)洽詢:02-2763 1650報名:http://www.chun-ching.org.tw/classpost.asp?pno=273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