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高溫操兵 應遵守「熱適應」程序

高溫操兵 應遵守「熱適應」程序

(優活健康網記者顏賽芬/綜合報導)洪仲丘一案引發外界對軍中操兵方式的質疑,參與洪仲丘急救過程的三軍總醫院中暑防治中心主任朱柏齡表示,無論是士兵或是一般民眾,只要長時間處在高溫、日照直射的環境活動,就應該採取階段式的「熱適應」過程。如果沒有適應期,直接長時間曝曬在高溫環境,容易造成熱衰竭、中暑等症狀。熱適應分兩種 循序漸進急不得朱柏齡解釋,熱適應的過程分為兩種,一種適用於之前沒有在高溫環境工作過的人,第一天的工作量應該是正常工作量的50%,往後每一天工作量增加10%,六天之後便能負荷100%的工作量。第二種則適用於已經過熱適應訓練但中間休息超過4天至7天的人,第一天工作量也是50%,往後每一天增加20%,四天後便能正常工作。BMI>28 中暑機率增除了所處環境溫度高之外,有些體質的中暑機率也較高。BMI超過28的人、睡眠不足、缺乏水份的人都比較容易中暑,本身已有感冒、發燒症狀的人,在高溫環境更容易產生中暑反應。有些藥物可能導致排汗不良,讓身體無法散熱,也會提高中暑機率。有上述體質的民眾,在夏天應該要多補充水分,避免長期處於太陽底下。烈日當頭做好補水措施是避免中暑的最好方法,不過平日養成運動習慣,維持健康的BMI值,也非常重要。黃柏齡醫師分享兩個病例,一位是35歲、BMI值在正常範圍之內的健康男性,在參加馬拉松比賽之前熬夜工作,造成比賽當天中暑休克,之後進入加護病房治療三天之後救回一命。但另一位162公分、82公斤的中尉就沒那麼幸運了,在正規班入學進行體能鑑測時昏倒,兩週後死亡。

有便秘困擾? 日走20分鐘就能改善

有便秘困擾? 日走20分鐘就能改善

(優活健康網記者顏賽芬/綜合報導)大腸癌高踞國人十大死因,加上今年劇場大師李國修因大腸癌逝世,讓許多民眾對自己的腸道健康越來越重視。物理治療師陳子敬表示,其實維持腸道健康並不難,每天走路20分鐘就能改善便秘問題,就連維持正確坐姿,也能促進腸道健康喔!有運動習慣者 不易生大腸息肉一項大腸鏡檢查研究顯示,每週運動1小時以上的人,比沒有運動習慣的人容易剪出大腸息肉。若運動習慣維持超過3年以上,長息肉的比例又更低。陳子敬表示,每天維持運動習慣,讓腹腰有力量能撐起腸胃,腸胃便不易下垂,還能預防大腸息肉、保持骨質密度、控制糖尿病,最重要的是,運動促進大腦腦內啡分泌,讓人越運動心情越愉悅。相反地,長期久坐缺乏運動,會導致腸胃蠕動變慢,造成便秘問題,嚴重還會導致大腸直腸癌。若因工作需求必須久坐,陳子敬建議維持坐姿端正,抬頭挺胸,背部打直,否則長期駝背會影響肺功能,並造成橫結腸下垂、腸胃蠕動慢及新陳代謝變慢等問題。

北市果菜市場驗農藥殘留 皆合格

北市果菜市場驗農藥殘留 皆合格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為維護民眾食用生鮮蔬果之安全,臺北市衛生局依計畫按月前往台北市農產運銷公司果菜批發市場抽驗生鮮蔬果殘留農藥情形,6月共抽驗20件產品,檢驗結果皆符合規定。本次抽驗20件生鮮蔬果中,有2件檢出殘留農藥,其檢出量皆在「殘留農藥安全容許量標準」限量範圍內,符合規定。衛生局特別表示,食品安全首重源頭把關,於市面抽驗產品屬於終端的管理,只有落實源頭田間監測及產地加強輔導農民於栽種時正確施用農藥,才能有效減少蔬果殘留農藥的問題。為維護民眾食用安全,衛生局呼籲農友於栽種蔬果施用農藥,應符合相關法令,同時提醒民眾為減少攝入蔬菜可能之殘留農藥,建議清洗蔬菜時應去除外葉,先用水沖洗蔬菜根部,將泥沙清除,並將根部摘除,以水浸泡10至20分鐘,接著用流動的自來水沖洗2至3遍,可有助於去除殘餘的農藥。此外,一般消費大眾亦可用烹煮、選擇當季蔬果等方法,來減低農藥的殘留;炒菜時,將鍋蓋打開,亦可促使農藥隨蒸氣而揮散。

醫訊/慢飛天使如何親師溝通

醫訊/慢飛天使如何親師溝通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根據W.T.O.統計,發展遲緩兒(慢飛天使)的盛行率約為6%~8%,由於發展遲緩兒只要接受早期療育,不僅可降低障礙程度,也可省去日後所承擔的社會成本,對父母而言不但可減輕家庭壓力,也可使小朋友的發展早日趨於正常。有鑑於此,國泰醫院總院特舉辦「天使爸媽看這裡 慢飛天使的親師溝通」講座,邀請台北南區特教資源中心學前巡迴輔導老師魏淑華主講。該活動需事先報名,名額有限,請及早報名,活動內容日期時間人員設備項目規則流程名額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當場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天使爸媽看這裡 慢飛天使的親師溝通時間:102年7月27日(六)下午13:30~15:30地點:國泰醫院(台北大安區仁愛路4段280號)本館7樓視訊會議室洽詢:02-2708-2121轉1901、1905

永遠吃不飽 小孩胃像無底洞

永遠吃不飽 小孩胃像無底洞

(優活健康網記者顏賽芬/編譯)你家小孩常喊肚子餓嗎?常抓點心吃不停嗎?英國BBC報導關於小孩暴食問題,但專家不敢斷定這是一種「疾病」,恐怕是每人胃口大小不同,或與父母的教養方式有關。英國媽媽Emily非常擔心4歲大的女兒,不但吃不飽,還懂得帶食物出門以防肚子餓。第1天上學 就吃2份營養午餐倫敦大學的肥胖專家Stephen Bloom教授表示,每個人生下來本就不同,有些孩子吃飯要人哄,有些孩子胃口天生比較好,不能說吃得多是一種「異常」。不過,許多有暴食習慣的兒童通常都有肥胖問題,這也是父母擔心的主要原因。Emily的女兒上學第一天,就像老師要第二份營養午餐,Emily決定從今以後自備午餐,「只有這樣,我才知道我女兒吃了什麼、吃了多少。」但是Emily也知道,等女兒長大,一定會有新難題。Michelle 11歲大的兒子常常覺得飢餓,「但我不覺得他生病了,他不需要吃藥也不需要刻意的飲食控制,就像一般健康的孩子,只是天生比較容易飢餓。我能為他做的就是準備健康食物,不讓他吃太多不健康的東西。」除此之外,Michelle教兒子判斷吃哪些東西對身體好,哪些是垃圾食物,不過她已經開始擔心兒子離開家之後能不能維持良好的飲食習慣。選擇健康食物、多運動 維持能量平衡劍橋大學的Sadaf Farooqi教授表示,對於「胃口」這個概念醫學上所知甚少,一般來說基因構造所造成的先天特質,不須要過度苛責孩子。英國全國肥胖論壇發言人Tam Fry表示:「一般而言,孩子不會攝取超過他們所需要的食物量,如果他們吃完東西增胖了,父母就帶出去運動,平衡攝取與消耗的熱量。」

冰品冷飲生菌數超量 知名飲料店也上榜

冰品冷飲生菌數超量 知名飲料店也上榜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夏日炎炎,許多人都喜歡來杯冰品、冷飲消消暑,為保障食品衛生安全,桃園縣衛生局公布第二波冰品冷飲抽驗結果,檢驗項目為生菌數、大腸桿菌及大腸桿菌群,共抽驗75件產品,13件不符合食品衛生標準,不合格率17.3%,分別是1件麥茶、1件冬瓜茶、2件綠茶、2件紅茶、6件冰塊及1件冰淇淋有生菌數超量、大腸桿菌群過高等情形,本次不合格名單包括舞茶道楊梅店、清玉手調原味茶、早餐店如巨林美而美及瑞麟美而美等店,衛生局已要求業者限期改善其作業環境並將進行複驗。 生菌數、大腸桿菌群及大腸桿菌為衛生指標菌,如超過標準即表示在製作過程當中的衛生狀況、食材品質、包裝流程及工作人員不當操作器具皆可能導致食品遭受污染,如:冰杓直接置於冰塊槽內、製冰用之濾水器未定期更換濾心、茶水桶出水口積垢、容器具清潔不徹底、原物料儲存不當等,衛生局呼籲業者應加強食品製程符合安全衛生原則,以避免食品汙染。 衛生局叮嚀,炎炎夏日除了冰品衛生要注意外,吃下去的熱量也要多加留意。普遍的消暑聖品,珍珠奶茶等各式現搖冷飲、配料豐富的剉冰,這些冰品飲料雖能讓人透心涼,它所帶來的熱量卻很驚人,想要消暑又顧健康,衛生局建議可以自己動手DIY,選擇熱量較低的材料及新鮮蔬果製作冰品,除了能享受到冰品的清涼,還可以攝取到豐富的維生素,這樣才能吃的健康、安全、無負擔。

醫訊/失智症影城及講座

醫訊/失智症影城及講座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根據國際阿茲海默氏症協會研究顯示,2010年全世界大約有3560萬人口患有失智症,估計每年新增770 萬人,相當於每4秒鐘增加1位失智症患者。推估2050年全球將有1億1540萬失智患者。有鑑於此,台北衛生局及圖書館合辦失智症主題電影「昨日的記憶」電影賞析,希望透過與失智症主題電影的播映及座談,提高民眾對失智症的認知,及認識其真實面貌,並期待用正確的態度來面對與接納,場次有7/28、8/11、8/17、8/25、9/1、9/6、9/8、9/15、9/22、9/29、10/5、10/13、10/20、10/27、11/23,時間地點片名等詳情請參考http://www.wshc.taipei.gov.tw/ct.asp?xItem=53298924&ctNode=22181&mp=109121。活動內容日期時間人員設備項目規則流程名額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當場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昨日的記憶~失智症主題電影賞析時間:102年7月28日(日)~11月23日(六)地點:台北圖書館總館及各分館洽詢:02-2755 2823轉2801或洽各播送分館

醫訊/中醫對咳嗽及頭痛保健

醫訊/中醫對咳嗽及頭痛保健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咳嗽在中醫理論來看,是因為肺失宣降、肺氣上逆,並常咳吐痰液。咳嗽最主要出問題的是肺,肺為貯痰之所在。痰的產生是從消化系統來的,貯存在肺部,迫使肺部產生黏液。對此,中國醫大附醫院特舉辦「咳嗽的中醫診治;談頭痛的成因和中醫保健」講座,當天將邀請中醫內科廖祥琳醫師、林欣瑩醫師主講。活動內容日期時間人員設備項目規則流程名額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當場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咳嗽的中醫診治;談頭痛的成因和中醫保健時間:102年7月27日(六)上午09:30~11:30地點:中國醫大附醫院(台中市育德路2號)癌症中心階梯會議室洽詢:04-2205 2121轉1185

狂犬病疫苗舒緩!1萬劑疫苗下周將抵台

狂犬病疫苗舒緩!1萬劑疫苗下周將抵台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狂犬病疫情延燒,今行政院跨部會工作小組召開第二次會議,疾管署表示,人用狂犬病疫苗已緊急進口1,800劑,並於今日配送至各縣市指定醫院使用,預計下週可再配送700劑。另經多方追尋疫苗國際貨源,預計於8月2日前將再進口10,000劑,疫苗短缺情形獲得舒緩,除提供民眾暴露後疫苗接種外,也已規劃高風險動物從業人員「預防性」疫苗預防接種,並依序通知自費施打。疾病管制署也再次呼籲民眾,應避免接觸或豢養來源不明的野生動物;遇罹病野生動物,勿以手部直接撿拾。民眾如遭動物抓咬傷,請立即以肥皂及大量清水清洗傷口15分鐘,再以優碘或70%酒精消毒後儘速就醫,由醫師評估並進行必要的醫療處置,以降低感染風險。疾管署提醒臨床醫師,如有發現野生動物咬傷案例,請務必瞭解咬傷地點、動物種類、動物是否留置觀察等,如有符合「狂犬病暴露後疫苗接種對象」者,請主動聯繫疾病管制署各區管制中心或1922專線,以利狂犬病疫苗等免疫製劑申請作業。

樂閱讀/三餐不超過八小時 能減肥?

樂閱讀/三餐不超過八小時 能減肥?

你知道嗎?如果將美國疾病防治中心(CDC)的糖尿病地圖,和美國國家航空太空總署(NASA)的夜間衛星地圖重疊在一起,你會發現兩者幾乎一模一樣──某個地區晚上的燈光愈多,罹患糖尿病的機率也愈高。索爾克研究所的調節生物學專家潘達表示,這是因為你的肝臟需要睡覺——人們每天需要一段明確的空腹期。在人類整個進化史上,天黑之後的時間,除了睡覺,真的無法做太多事。「我們起初是白天活動的動物,」潘達說,「但是學會控制火之後,讓我們脫離白天的條件限制,進入夜間活動的空間。」突然之間,我們可以整天捕獵,並在太陽下山之後繼續煮東西來吃。有了電力和工業革命,人類更進一步求索︰為什麼只能在白天12個小時內生產器具?只要按下開關,組裝線就能一天24小時不停運轉,輪班工作於焉產生。「晚上工作的人罹患代謝性疾病的機率比一般人高150%,」潘達說。而且,美國人平均每月看160個小時以上的電視,「我們有1億到1.2億的人是夜生活動物。」你認為NASA夜間地圖上閃爍的燈光,和糖尿病地圖那麼吻合,是因為那些燈光從夜間工作的工廠發出嗎?才不是呢。那主要是因為天黑之後,美國人家裡的電視螢幕仍繼續跳動個不停,電視演得天花亂墜,許多美國人也因此選擇晚上回家「加班」、享受夜生活,與工廠晚班勞工無異──「這群人比較容易罹患各種代謝性疾病,」潘達表示。晚上活動之所以較容易罹患代謝性疾病,第一個原因很明顯: 如果你醒著的時間比較長,就會吃得比較多。潘達指出,美國人一天的卡路里有30%是晚上8點以後吃進肚子的,如果有辦法製作一張夜間聽覺地圖,你會在聽到在電視螢幕亮光的相同地區,一群人同時大聲咀嚼。但是在夜間大快朵頤所造成的影響,不僅是讓人體重升高而已。我們來進一步觀察你的肝臟。肝臟有許多功能,其中之一是以肝糖的形式,儲存多餘的卡路里,然後在你飢餓的時候,將肝糖轉化成有用的葡萄糖。這些工作是由肝臟中小小的自主粒線體負責進行,粒線體就像數以百萬的單細胞生物,不斷死亡和分裂,大致上維持一個固定的數量。一般來說,到了晚上,粒線體的食物處理工作量降低、也應該降低了,這些粒線體就會進行分裂。「人類的晝夜節律鐘會在一天內不同的時間,執行不同的機能,好讓器官維持健康,」潘達說。粒線體無法同時做好許多不同的工作,如果在應該分裂時仍繼續進行其他工作,將大幅提高去氧核糖核酸(DNA)複製錯誤的可能;日積月累,就會悄悄發生突變,並產生各式各樣的代謝不良。肝臟裡面的時鐘並不是日昝儀,不是單純地監視光亮和黑暗, 並根據一天不同時間,滴答作響地啟動它的器官機能;相反地,潘達說:「肝臟是從我們什麼時候吃東西,取得時間方面的資訊。」你的肝臟需要知道晚上什麼時候吃下最後一口食物,才能通知粒線體,安全地進行分裂。「如果你一直在吃東西,時鐘就會得到太多次提示,並設法不斷調整,永遠不知道什麼時候是早餐。」電力問世之前數百萬年,人類的身體慢慢優化,但是,簡單地說,我們並沒有獲得足夠的時間進化,準備好進行夜間工作;也就是我們身體的時鐘並沒有那麼靈敏、無法隨時修改時間表,讓我們在整個週間白天睡覺,到了週末晚上照樣能夠呼呼大睡,甚至立即換班、再度日夜顛倒。潘達決定用老鼠來探究此事。他讓老鼠每天只進食八個小時, 發現老鼠很快就會調整自己的習慣,並與每天吃上16個小時的老鼠,吃下相同數量的卡路里。供給進食8小時與16小時兩組老鼠同樣數量的卡路里,表面上察覺不出這兩組老鼠之間有任何健康上的差異,但是進食8個小時的老鼠活得比較久。而且,眾所皆知, 吃高脂肪的食物會變胖,對吧?但潘達的新研究卻顯示,只要在八個小時之內進食高脂肪食物,體重便不會增加。「放眼世界各地的百歲人瑞,大家飲食不同、職業不同,但是,你會發現他們有個共同點,」潘達說。「他們都嚴格遵守定時進食的型態,而且晚餐總是吃得早,有一段相當明確的空腹期。」所以,如果你想要活得久、活得健康,晚上不要吃東西;如果你不想放棄目前的高脂肪飲食,但是又希望減輕體重,請在8個小時之內吃下那些卡路里。潘達(Satchidananda Panda)/美國加州索爾克研究所(Salk Institute)調節生物學實驗室副教授。(本文作者/嘉斯.桑頓)(摘自/怪咖生活實驗室/天下雜誌出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