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樂閱讀/態度決定生命力度

樂閱讀/態度決定生命力度

有件簡單的事,可以立刻讓直覺成為你生命中一致、穩定的一部分,那就是正面預期和信賴的態度。你要不斷提醒自己,直覺的狀態是靈魂自然的狀態。心智和情緒的困惑、混亂並非與生俱來,每當你失去直覺能力時,只要深呼吸之後,直覺就會回來。你唯一要做的是,有意識地選擇最好的世界觀,一個可以提升關連、信任及愛的心智經驗,這種心態永遠能啟動你的直覺。我們每個人都遵循某種看待世界的特定方式,它受到愛和恐懼等整體信念所影響,幫助我們決定如何開展自己的生命。要發展清明、有意識的直覺,必須熟悉這個可以擴展和局限生活經驗的非意識心智結構。就像水龍頭可以讓水流出來或關閉,你的態度可以開啟或關閉直覺,讓直覺只在你集中注意或是你想要的領域提升。伊蓮對於顯現自己在生命中的需求,過程都抱持開放的態度。她輕鬆看待,認定命運或多或少站在自己這一邊。當車子故障時,她雖然買不起新車卻不慌張抱怨。伊蓮保持直覺的開放,相信自己的預感,跟客戶聊天時將自己的處境告訴這位有錢的客戶,正巧他的車庫裡放了一輛平常不用、他妻子也不喜歡的紅色跑車,因此把車借給伊蓮使用。伊蓮以愛和信念的方式看待這個世界,因此提高了共時性(沒有純屬意外的巧合,所有巧合都是有意義的)和奇蹟發生的可能性。這樣的世界觀就是自我賦予力量,促進了直覺的拓展。記住!當你的世界觀能幫助成長、聯繫及信任,你的直覺能力便會增加。(本文作者/潘妮.皮爾斯)(摘自/不思考就得到答案/大是文化出版)

樂閱讀/福禍相依 飲食有法

樂閱讀/福禍相依 飲食有法

忽必烈所處的時代,正是中國空前大統一的元代。前朝唐、宋,古代中國的科學文化技術(包括醫學在內)已到達了顛峰;到了元代,中醫學、中藥學、方劑學、養生學、食療學,以及中成藥製作工藝等,均已漸趨於完善,這是忽必烈和他的子民們身體健康長壽的物質基礎之一。歷代帝王大多注重養生,忽必烈更不例外,有鑑於中年開始常受痛風之苦,他格外重視身體保養,儘管他對自身關節疼痛的機理一竅不通,元代飲膳太醫忽思慧說他「食飲必稽於本草,動靜必準乎法度,是以身躋上壽」。他設置執掌飲膳的太醫四人,負責宮廷的「補養調護之術、飲食百味之宜」,且令將每日「所職何人,所用何物標注於歷,以驗後效」,建立了嚴明的規章制度,對總結食療經驗是十分有利的。可見忽必烈除了在預防痛風方面的觀念較落後之外,其他方面做得還算科學、合理,否則很難解釋為何這位好酒好肉的大胖漢竟然活到了當時難得的79歲。值得一提的是,決定一個人長壽與否的,並非只有養生的物質基礎和方法習慣,還得看這個人的綜合條件,包括人生態度、思想修養、性格志向乃至心理素質等,而這些離不開長期的艱苦歷練。忽必烈獲得天年,但兒子早逝,最後也得「白髮人送黑髮人」。中國歷史上披荊斬棘的開國皇帝往往較為長壽,而他們過著鐘鳴鼎食日子的後代卻經常早殤,你能悟出其中的道理嗎?【遠離病榻】如何預防痛風發作?舊時皇家富貴病,飛入尋常百姓家。隨著人們物質愈來愈豐盛,痛風也變得愈來愈常見。從現代醫學角度看,預防痛風的發作應注意以下幾點?1)節制飲食,防止過胖,避免攝食過多容易引起尿酸升高的食物,如豬、羊、牛肉、動物的肝腎等內臟、沙丁魚、鴿肉、貝類等各種海鮮以及各種肉湯、港式煲湯等。2)應攝取充足的鹼性食品,因尿酸在鹼性液體中益瑜溶解並排出體外。鹼性食品包括白菜、芹菜、花菜、黃瓜、西瓜、茄子、蘿蔔、胡蘿蔔、番茄、馬鈴薯、香蕉、梨、杏、桃、蘋果等。3)戒酒,避免過度勞累、緊張、受寒和關節損傷。4)宜多飲水,每日應飲水二公升以上。飲水的時間不局限於白天,可在睡前或半夜飲水,以防止夜尿濃縮。(本文作者/譚健鍬)(摘自/病榻上的龍/時報文化出版)

樂閱讀/對婚姻親密關係的新思維

樂閱讀/對婚姻親密關係的新思維

在婚姻性生活和倫理的想像調色盤上,無性戀和換妻似乎是對比色。但在更深的層次上,它們屬於同樣的後浪漫色調。兩者都蔑視專一性關係,不認為那是婚姻的主要指令,或甚至相關因素。專一性關係有如婚姻的盲腸。它仍在那裡,是舊時代某些必要功能的遺跡,譬如確定父子關係,但它現在仍能發揮這些作用嗎?蒐集這一系列故事,從刻意的無性戀、乖戾的不性福、祕密的不忠、緘默的外遇默許、合乎倫理的開放婚姻,到興高采烈的換妻婚姻,我傾向於認為,我們應該停止稱非專一性關係為婚姻問題,改稱之為婚姻文化。婚內非專一性關係對21世紀而言,也許就像婚前性行為對20世紀的意義:一個從被禁止和限制,逐漸變成被容忍和愈來愈普通的行為。親密關係的象徵也許從獨佔、閉合圓環的婚戒,變成更廣佈、多重連結的網路,網路是婚姻的新型態學。我不只一次聽到,未婚的20來歲年輕人輕快地自稱「劈腿族」。根據法律原理,欺騙使契約無效。婚姻關係愈誠實,愈不可能變成「一夫一妻騙局」。伊莉莎白.艾孟思(Elizabeth Emens)教授走在法律思想尖端,挑釁地質疑,為什麼當我們已挑戰這麼多其他的婚姻基礎,性專一規則仍不受批判地屹立不搖。她的思想符合將婚姻契約看成類似其他私人契約的更大趨勢。她推測:「如果人們可以選擇專一,或其他形式的婚姻關係,而不是被力勸做出專一性關係的自動承諾,也許可以減少一些醜陋、痛苦的背叛。也許更多重視性愛、非獨佔性的人,會找到彼此。也許更容易相信你的一夫一妻制配偶,真正想要一夫一妻式關係。」艾孟思建議我們用法律去「鼓勵配偶討論和同意,雙方關係在性愛獨佔性方面的規則。」我的感想是,性自由意志論會繼續成長,終身單一性伴侶,也會繼續失去它做為長期婚姻假設的默認地位。決定締結海誓山盟的愛侶,也許在婚前必須慎重、誠懇和自覺地討論專一性關係。無庸置疑,很多人仍會選擇它,但我們不可能知道多少人,因為如艾孟思所言,我們缺乏一個社會認可的方式去討論它。或者,配偶可能決定在不同的關鍵時刻,重新檢討性愛倫理。也許他們會同意在某些情況下,他們可能忽視不忠。也許他們會在婚姻的某些階段,例如撫養稚齡子女期間等,選擇專一性關係,但未必永遠和無條件選擇它。也許他們會發現自己確定、而非假定,性愛獨佔性和肉體親密性,真的是婚姻的支柱。這個由衷、明示的確認,只會強化他們使婚姻成功的決心。在這描述的不從俗婚姻,有些東西已取代專一性關係做為婚姻的架構;否則,如任何胡亂建造的建築,它們恐怕已經倒塌了。那個替代物一再顯示是一個柏拉圖式的倫理標準,借自友情。一位無性戀妻子說:「我們希望與我們的配偶建立一種基本不同的親密關係。我們摸著石頭過河。」一位處於非專一婚姻關係的妻子有同樣看法。「婚姻牽涉很多東西,絕非只有專一性關係!在所有我們的決定中,有一個決定是像夥伴一樣過我們的生活。任何人從一個好關係得到什麼?信賴。信心。夥伴關係。」在1970年代,當激情退燒,這些夫妻可能會離婚。在1950年代和之前的婚姻共識時代,他們可能覺得別無選擇,只能留在一起。也許在我們的時代,或許是家庭價值運動本身始料未及的附帶作用,性愛不從俗或混亂的夫妻,正在抗拒浪漫主義的誘人陷阱,更努力維持婚姻。(本文作者/潘蜜拉.海格)(摘自/半幸福婚姻/天下雜誌出版)

醫訊/中醫養身保健

醫訊/中醫養身保健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炎炎夏日常常動一下就汗流浹背,濕濕黏黏相當不舒服,待在冷氣房裡,吹電扇、喝冰水、喝青草茶讓身體降火氣......臉上長了痘痘就是火氣大,為了消滅討厭的痘痘,吃黃蓮降火解毒也一起戰痘.....為了維持苗條的身材、良好的體態,進行節食不吃澱粉,8點以後不吃東西......平常都是這樣對待身體嗎?這些都是正確的養生方式,還是錯誤的迷思呢?因而,台北社會局東區單親家庭服務中心特地舉辦「珍女人社群聚會」,此次主題為「中醫養身保健」,邀請歐景騰(中)醫師主講,歐醫師經歷:中國醫藥大學學士後中醫系學士、台大植物系碩士,曾任北醫大附醫院傳統醫學科主治醫師、台北市立忠孝醫院產後護理之家中醫師。對象:以20人為限,不限男女。請及早預先報名。活動內容日期時間人員設備項目規則流程名額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當場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中醫養身保健時間:102年7月27日(六)下午14:00~17:00地點:服務中心大團體室(台北松山區南京東路5段251巷46弄5號8樓)洽詢:02-2768 5256轉 社工組

醫訊/別跟小牛搶食物~母乳哺餵

醫訊/別跟小牛搶食物~母乳哺餵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人奶是給寶寶最珍貴的禮物,比非人奶更好,但是聽說授乳要時時補充營養?但是不知道要攝取哪些才可以保持健康,此外,還有哪些禁忌?對媽媽與寶寶不好。這時候最好有相關專科醫護人員來解說及諮詢。為此,新店慈濟醫院舉辦「淺談新生兒營養」講座,此次主題為「別跟小牛搶食物~談母乳哺餵」,邀請該單位李孟蓉護理長、5A區的黃詩婷護師分享。活動內容日期時間人員設備項目規則流程名額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當場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別跟小牛搶食物~談母乳哺餵時間:102年7月27日(六)上午10:00~12:00地點:醫院(新北新店區建國路289號,捷運綠線大坪林站出口4有醫院接駁車)5樓樓茶軒洽詢:02-6628 9779

嚇人!台灣每半小時就一人罹大腸直腸癌

嚇人!台灣每半小時就一人罹大腸直腸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在我國民眾日常生活、飲食習慣,逐漸失常之下,我國民眾罹患大腸直腸癌的風險逐年攀高,根據統計,台灣平均每三十七分鐘就有一名民眾不幸罹患大腸直腸癌,近十年之間,每年罹患此癌症的人數則暴增到兩倍之多,可見大腸直腸癌儼然成為我國民眾的健康殺手之一!大腸直腸癌轉移患者 容易害怕導致放棄但是,大腸直腸癌的病患尤其癌細胞已經轉移的患者,則會產生一些疑問,導致病患在治療上,時常保持懷疑以及害怕的心態。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一般外科魏柏立主任表示,轉移性大腸直腸癌病患治療的兩大疑問就是「是否有效?」、「要花多少錢?」,但在我國醫療技術日漸進步,及健保補助之下,已為患者帶來更好的效果以及更低的經濟負擔,但病患對開刀、或化療等的恐懼感,則需要醫病之間的良好溝通及詳加說明,還有病患本身面對的勇氣。標靶藥物治療配合化療 一成病患可望治癒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胃腸及一般外科莊捷翰醫師就指出,轉移性大腸直腸癌約有10%左右有機會痊癒,配合標靶加化療,如果可以將轉移病灶切除乾淨,有很好的5年存活率,等於是治癒。莊捷翰進一步指出,標靶結合化療藥物比起單獨使用化療,可以提高10~20%轉移切除比例,標靶藥物目前更有健保給付,給醫師、病人更多的武器,病患也有更好的機會。健保給付標靶藥物 病患可省高達百萬元!而如果標靶藥物,健保無給付的話,會有九成的病患無法負擔,但目前,一和三線治療都可享有健保給付,病患經濟負擔最低,預計能為大腸直腸癌轉移患者省下高達一百萬元左右的費用!對此,魏柏立鼓勵轉移性大腸直腸癌病患千萬不要放棄一線生機,尤其癌症的治療,醫病溝通是最重要的,溝通可以讓病人及家屬同時得到身與心的照顧,因此應與醫師詳細討論,運用一、三線皆有健保標靶藥物可使用之治療優勢,病患也有機會獲得更好的治療、更少的經濟負擔、更好的生活品質。

婦人為照顧丈夫 放直腸癌病徵不管檢查時已第三期

婦人為照顧丈夫 放直腸癌病徵不管檢查時已第三期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一名六十歲的王姓婦人,三年前發現了臀部長了一塊息肉,因為自己的老伴也病了,心想,如自己病了,那誰還來照顧老伴?因此,放著這樣的病徵不管,沒想大一年之後,大號開始不正常且會痛,才讓她到醫院就診檢查,發現是直腸癌第三期!婦吃麻辣鍋 以為排便不正常是長痔瘡治療這名病患的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一般外科魏柏立主任表示,此名患者因上大號時疼痛、出血,原以為是痔瘡,就醫檢查才發現已經是直腸癌三期。而王女也說,當初會以為是痔瘡,是因為那陣子常吃麻辣鍋,甚至一個禮拜吃兩次,生活作息不正常加上晚睡,自認家族裡沒有病例,但其實是因為自己沒顧好身體。婦怕開刀 逃避治療長達兩年病情復發之後,王女進行接受放射治療及化療後,再次檢查時腫瘤已大幅縮小,但接下來因為必須進行開刀,王女卻臨時退縮,逃避了治療,一拖就是兩年,但王女卻在這關鍵時刻退縮了,這一拖就是兩年,沒看醫生也沒追蹤,直到病症又再度復發,才乖乖回診,所幸癌症只轉移的骨盆腔淋巴,受醫師的治療建議配合標靶藥物的使用後腫瘤再次縮小及改善,之後進行達文希機械手臂開刀切除腫瘤,穩定控制病情至今。對此,王女指出,因為健保對於標靶藥物補助、家人的支持和醫師的支持,是她對抗疾病的三大動力。健保給付標靶藥物減輕許多經濟壓力和心理負擔,「如果是自費就需要考慮,因為長期下來經濟壓力會很大,小孩畢竟都是上班族」,王女士說。王女士呼籲大家及早認識疾病,不要延誤就醫,聽從醫生的治療建議,也可以和疾病和平共存。  

狂犬病疫情恐已擴散 疾管署急備疫苗防堵

狂犬病疫情恐已擴散 疾管署急備疫苗防堵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針對臺東民眾遭染狂犬病鼬獾咬傷案,疾管署已緊急送達人用狂犬病疫苗,且該民眾已於今日凌晨接種免疫球蛋白與第一劑疫苗,疾管署將密切追蹤民眾健康狀況。因應此事件,衛生福利部與農委會立即成立狂犬病防治跨部會工作小組,並由衛福部部長邱文達親自主持及協調,在會中作出決議。疾管署做出決議 防堵狂犬病蔓延疾管署指出,符合ACIP建議之三類高風險暴露後接種對象,所需治療用疫苗及免疫球蛋白,將由政府支應,至於狂犬病暴露前預防接種,仍須由民眾自行負擔。且該署緊急調撥人用狂犬病疫苗仍將優先供應上述三類高風險民眾暴露後接種使用,並持續接洽採購疫苗及免疫球蛋白。衛福部同步擴充國內醫療院所人用狂犬病疫苗施打地點,由原15家醫院擴增至25家醫院,確保各縣市均有人用狂犬病疫苗接種地點。對於動物從業人員反應暴露前預防接種的需求,已由農委會協調及依風險程度排定人員優先接種順序,俟人用狂犬病疫苗補充後,將依序通知接種。並加強宣導民眾如發現疑似狂犬病動物,立即向地方動物防疫機關通報,並確立農政單位與衛生單位保持密切聯繫之作業方式。而目前,疾管署已立即通知各醫療院所,針對疾管署已公佈「疑似狂犬病動物抓咬傷臨床處置指引」及相關教材,進行院內相關醫護人員教育訓練,以確保國人被野生動物抓咬傷就醫後之臨床評估及處置。最後疾管署再次呼籲民眾,目前應避免接觸或豢養來源不明的野生動物;遇罹病野生動物,勿以手部直接撿拾。民眾如遭動物抓咬傷,請立即以肥皂及大量清水清洗傷口15分鐘,再以優碘或70%酒精消毒後儘速就醫,由醫師評估並進行必要的醫療處置,以降低感染風險。

不需害怕結核病 自我管理7分法

不需害怕結核病 自我管理7分法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顏佩瑩/綜合報導)高雄市又驚傳一起國小老師感染肺結核病歷,與他接觸的學生有廿五名呈現陽性反應。其實結核病不可怕,經醫師診療服藥兩週、痰檢驗呈陰性,後即不會傳染,衛生局提醒民眾平時可使用簡易的七分篩檢法進行自我健康管理。 結核病是由結核桿菌引起飛沫傳染病,且結核病菌喜愛潮濕、不通風的地方,但懼怕陽光與熱,不論哪個年齡層,只要抵抗力變弱時,就可能感染、發病。衛生局提醒乾咳兩周以上建議做X光片檢查,以排除罹患肺癌、肺結核的可能性。 結核菌是一種好氧性的抗酸性細菌,進入人體後,不會立即產生反應,大約九成五的人第一次感染結核桿菌時,不會直接發病,但日後可能再次感染而發病,只有百分之五的病患第一次感染結核桿菌時,結核桿菌會透過血液與淋巴液造成肺結核或肺外結核,所以民眾不用恐慌,結核病也不會經由衣服或食器傳染,而且病患經二週規律服藥後,痰檢查陰性後即不具傳染力,再持續服藥六至九個月後即可治癒。 衛生局表示,民眾平時可使用簡易的七分篩檢法進行自我健康管理,初步了解是否有感染結核病的徵兆,內容包括:是否持續咳嗽兩週以上(二分)、咳嗽有痰(二分)、胸部疼痛(一分)、沒有食慾吃不下飯(一分)、體重無故減輕(一分),如上述症狀合計達到五分或以上時,建議儘速至醫療院所之胸腔科、感染科就醫以維護自身的健康。

千萬別誤信藥妝廣告 新北市查獲78件違規

千萬別誤信藥妝廣告 新北市查獲78件違規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顏佩瑩/綜合報導)新北市政府102年上半年查處藥物、化粧品違規廣告78件,共開罰280萬5千元。其中,化粧品佔了71件,佔91%;傳播媒介則以網路62件居冠,其次是電視9 件、平面媒體7件。衛生局說明,化粧品違規廣告有38件都是未申請核准即刊登,其餘是刊登內容未依核定內容刊登,常見的違規詞句像是可促進生理機能 (例如:促進細胞修復、除去細菌和病毒...等),誇大效能如可促進傷口癒合、預防掉髮、抗皺商品、美白產品等。皆依違反化粧品衛生管理條例第24條規定爰依同條例第30條處5萬元以下之罰鍰。特殊的是,廣告刊登販售的是一般商品,但廣告詞卻強調搭贈化粧品效能,使民眾誤解該商品具有化粧品效能,而造成混淆,且該搭配之化粧品雖有申請廣告核定字號,但廣告詞句仍超出所核定之內容,亦違反條例。還有廣告內容涉及「活化腦細胞」等字眼,顯已超出原核定之廣告核定表內容,衛生局以違反藥事法裁罰20萬元整。違規藥物廣告計7件,依違反藥事法第66條,處20萬元以上500萬元以下罰鍰,另查上半年處分之案件中,有業者因屢次違規加重裁罰27萬元之罰緩。而網路廣告違規比例偏高,因其便利性使民眾可輕易上網刊登資訊。目前衛生署僅開放持有藥商執照之機構可於虛擬通路(網路、郵購通路等)販售第一等級醫療器材,如肢體護具(護膝、護腕等)、OK繃、透氣膠帶、醫療彈性襪、滅菌棉棒等產品,惟必須事前向當地衛生主管機關申請郵購買賣通路連結、類型等登記許可。否則可依違反藥事法第27條規定處3萬元以上15萬元以下罰鍰。

Menu